« 上一篇下一篇 »

# 1232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姓名:翟书斌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张培刚;宋德勇
20050513
I
摘要
自从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
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必然要全方位高层次地融入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去
但是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未完成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二元结构矛盾
突出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特别
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
此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加快信息化进程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

自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
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后新型工业化就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国新型工业化不是发
达国家工业化的翻版而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创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
须协调好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以及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经济
高速增长人口与就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产业
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梳理工业化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以及制度
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及运作框架在此基础上把中国新型
工业化发展路径作为视角以中国经济结构跨越式升级及其制度安排为主线对中国
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总体战略内容产业融合制度创新等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重
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
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依据发展经济学家对工业化的研究 本文提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着眼
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从有利于将中国现实
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所走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
道路其主要内容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由外生性生产要素变为内生性生产要素
并渗透到主要生产要素之中通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改变传统产业的结构和素
质提升传统产业的知识技术集约度从而实现传统工业的转型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II
的转变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工业化
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题 知识经济时代的降临为传
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提供了技术手段也为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发展提供了契机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产
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转换的关键是促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耦合与互动, 经
济结构优化升级所带来结构效率将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源泉
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最为关键的是构建新型工业化战略所必需的有效制度安
排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潜在的后发优势但这种优势只是一种理论上存在
的可能优势要将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的比较优势就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基础
和政策保障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比较世界经济史的深入研究表明制
度创新是导致美国德国及日本相对于英国后来居上的最重要因素赶超成功者无不
从本国国情出发以制度创新为利器在东亚地区受到日本近代以来现代化赶超成
功范例的影响许多东亚国家都把日本而非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作为模仿修改
和适应并加以创新的学习对象积极发挥跨国制度创新是众多后进国家现代化赶超战
略成功保持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最新进展主要从以下三
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对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和总体战略定位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
的框架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二是在对中国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
加速信息产业融合以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论述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
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以及农村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三是创新提出了推进中国新
型工业化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结构跨越战略 制度创新
III
Abstract
Since 1990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human society has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global information-based tide. In this case, China must incorporate
herself to the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based processes from high levels and all of
directions. But on the contrary, China is still at medium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on the
whole, which can be shown by the conspicuous contradiction of dual-structure, the bad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low level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service, trade industry, the technological levels of industry, as well 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 it’s an important and arduous historical task to continue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based process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New-style Industrialization (NSI) has been a hot topic after it was mentioned in
the report of the 16th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CPC, which focuses on 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ization with industrialization, making a new-style industrialization framework
with high technology levels, earning good economic profits, consuming little resources, less
pollut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employment. But among many papers on this issue,
only few about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path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can
be found. In this paper, we think that, firstly, China's New-style Industrialization is not a
copy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a kind of innovation to meet the new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Secondly, The NSI framework should be well
coordinated with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etc. Moreover, NSI
should deal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resource limita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conomy
growth, population increasing and employment need dual-structure. In these cases, we
studied the literatures on industrializations,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ontinually we use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o prove our framework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NSI. In this case, we regard the NSI development path as our
perspective, and also make research on NSI’s total strategy, industry merg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long the thread of th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IV
arrange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So, there are not only important theoretical meanings,
but also a practical guideline to build our rich and harmonizing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economists’ studies to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proves that the NSI is a Chinese-characterized industrialization way, by which China is
focusing on the context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y. Basing on the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inese present and
potent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 essential of NSI is a process in which knowledge
becomes endogenous production factor from exogenous production factor, incorporates to
all of production factors to reform traditional industry information, improves the
technologic concentration ratio 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enhances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qualitie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update is the thesi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ization stage. The knowledge economy provides technological
tools for the reformation to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provides a chance for the industrial
upgrade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ore of NSI is to reform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ke informationalization realize industrialization.
The incentive of NSI is to improve the structural efficiency. The key for the switch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formation i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high-tech industries.
The most critical to practice the NSI is to create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it. The latter development advantage in LDCs’ is only a theoretical potential advantage. The
former condition for changing the potential advantage to practical advantage is to build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basis and policy guarantee.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world
economic history shows that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makes America and Germen catch up with British. In Asia, many Eastern Asian countries
took Japanese, not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their model. The main reason, for many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economic successes, i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Comparing with others studies,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firstly, is to define the
New-style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eply analyze the contents and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the framework of NSI; secondly, it is to show the way of thinking to accelerate the
V
information industry incorporation, analyz the path dependence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reform to traditional industries, urbanization and NSI coordination; thirdly, it is to practice
our strategic framework, policy advice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to the new-style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Structure leap-over strategy Institution innovation
1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
正当历史的纪元在工业化创造的无数 神话中送走20 世纪之际席卷全球的
信息化浪潮又在21 世纪开始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既为发达国家再创辉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至今仍
在苦苦追求富强的占世界总人口的80 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思

二战结束以后 许多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了民族解放和政治独立但如何使发展
中国家尽快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却让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魂牵梦绕在这个问题上绝大
多数经济学家的答案是加速工业化进程解决欠发达国家严重的结构问题落后的
农业部门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太大而加速资本积累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和解决二元经
济结构问题的关键至于如何加快资本积累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依赖国外援助仰仗
技术进步利用收入分配政策等种种论点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们认为只
要能够充分利用欠发达国家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就足以解决他们的资本积累问题和工
业化问题刘易斯等人的工业化理论深深影响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这些国家的
工业化实践[1] 然而大约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许多坚持刘易斯工业化模式的发
展中国家发现在本国经济尚未走出不发达困境之前经济发展又不同程度陷入劳动
和资本双重过剩状态这种新情况的出现使人们开始疑惑也使刘易斯等人的传统
工业化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2]
中国从 19 世纪中叶启动现代工业发展后由于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干扰到新中
国成立之时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此后工业化才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
主题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也大大加快到上世纪70 年代末期中国已经由一个以农
业总产值为主的国家转变成为以工业产值为主的国家但这一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始终
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和低效率问题伴随着体制的转型80 年代以来工业化的快速
推进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结构转换到90 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形态实现了
从短缺向过剩的转变但制度创新的滞后和传统工业化以高开采高生产
高消费高排放为特征的弊病同时也已表现出传统工业化模式与国情和经济社会
2
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和不相容传统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不通中国今后实现工业化
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要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以往工业
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
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创新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工业化理论的挑战更重要
的是为中国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的富民强国之路
1.1.1 加速完成工业化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自 1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化事实上己构成了各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工业
化是一个国家用来实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一个必要手段它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整个
社会全面迅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乃至经济现代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作为经
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阶段工业化不仅表现为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
业国的过程而且还包含着经济增长量的扩张和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
发展的质的变化推动国家工业化,尽可能地实现国家富强也早在百余年前就已成为
中华民族的共同目标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到民国的实业救国,都渴望改变中国几
千年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希望借此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回顾历史,我们感到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缓慢而曲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把实现工业化作为我们的基本奋斗
目标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我们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
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是,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目前 中国正处在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
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传统
产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产业结构层次低制造业内部结构与发达国家相
差深远以新兴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升级任务重人口城市化水
平低中国近13 亿的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39.1% 城市化任务艰巨人口的绝大多
数仍然生活在农村一半左右的劳动者在初级产业就业农业劳动力需要大规模转移
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消费结构需要升级成人文盲率高教育普及任务重支撑工业
化的人力资本水平低劳动资本比低生产要素质量需要提高贸易结构不发达国
际竞争力需要大力提高等等因此实现工业化无疑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
的历史任务实现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既是一项关系到我国
国民经济发展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3
1.1.2 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
路都有所不同各有其特点全球早期实现工业化国家的基本特点是依赖从世界广
大殖民地掠夺能源原材料并倾销其产品结果造成全球范围贫富两极分化资源
大量消耗和环境生态恶化我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国际环
境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已经走不通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
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又使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可能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 信息产业也只是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是面对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拉大的压力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再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地
走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常规发展道路而应该摆脱传统思维模式实施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超前战略走信息化与工业化互补共进同步发展的道路实现
跨越式发展迎头赶上世界发达国家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找准路
径作为后发展国家有机会看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个历程如果能够找到经济
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也就是找到了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能够从
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出发找准经济发展的起点也就是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
特殊性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沿着这条路径才可以
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 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
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
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关系全局的崭新概
念的提出是在对当今世界大势和中国国情的深刻分析与准确判断对历史经验教训
的全面总结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前瞻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道路规律的深刻揭示和
准确定位
1.1.3 有效制度安排是新型工业化实现的保证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最为关键的是创造新型工业化战略所必须的有效制度安
排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潜在的后发优势但这种优势只是一种理论上存在
的可能优势要将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的比较优势就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基础
和政策保障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比较世界经济史的深入研究表明制
4
度创新是导致美国德国及日本相对于英国后来居上的最重要因素赶超成功者无不
从本国国情出发以制度创新为利器在东亚地区受日本近代以来现代化赶超成功
影响许多东亚国家都把日本而非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作为模仿修改和适应并
加以创新的学习对象积极发挥跨国制度创新是众多后进国家现代化赶超战略成功
保持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国际经验表明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题由于
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工业结构
的不断演变和升级是工业化过程的重要特征乃至核心特征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
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正面临加速工业化和迎接信息化知识化挑战的双重任务在工
业化过程中又面临解决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现有工业竞争力不
足需求不足急需结构升级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较
低国际市场容量有限另一方面国内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开工不足因此促进
工业结构升级成为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收入
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加快工业内部门间国别间的
分工呈现出新的特征先发国家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有更多的
方面和理由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由于全球技术变动出
现新的趋势,为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发展提供了契机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转换的关
键是促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耦合与互动,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
产业,在关键领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产业群的集聚效应后发国家政府
应为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创造有利的制度支撑和政策保障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范畴之界定
1 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自从工业化一词于20 世纪初在经济学文献中出现以来工业化这一术语在学术
著作报刊杂志乃至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频繁然而对于工业化究竟是什么这样
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们作出的解释仍然存在分歧
人们对工业化定义的表述多种多样 国内外学者在对工业化研究中对工业化概念
形成不同观点
5
表l.1 国内学者对工业化概念的不同观点


内 涵 资料来源
1 工业化就是使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的过程 许涤新[3]
2 工业化就是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过程
辞海经济分
册[4]
3 工业化是指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张培刚[5]
4 工业化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机器大工业占据统治地位的发展过程 于建顺[6]
5
工业化指的是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或工业 农业国转化的一
种过程
辜胜阻[7]
6
工业化是指一国通过发展制造业 并用它去影响和装备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使
国民经济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过程
吴敏一[8]
7
狭义的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过程 广义的工业化则是
发展和现代化
蔡思复[9]
8
工业化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由生产技术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国过渡到具
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先进工业国的过程
方 甲[10]
9
工业化是近代工业通过自身的变革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国民经济乃至整
个社会都得到改造的过程
吴天然[11]
10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活动持续增长及其中一系列的生产函数(或生产
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苗长虹[12]
11
工业化一般是指工业(或者制造业第二产业)在国家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
重持续上升的过程
简新华[13]
表 1.2 国外学者对工业化概念的不同观点


内 涵 资料来由
1
指经济中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组织 其特征是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运用技术机
械电力来补充和代替人的劳动它也是现代的一体化的以城市为基地制
造业的建立
科帕垂克
[14]
2 指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为起源的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
吕贝尔特
[15]
3
指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 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
务业的份额的上升
撒克 [16]
4 指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种过程
西蒙 库
兹涅茨
[17]
5
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是 首先一般说来国民收入(或地区
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
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这两
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
新帕尔格
雷夫 [18]
6 指以各种不同的要素供给组合去满足类似的各种需求增长格局的一种途径 钱纳里[19]
7 工业化是一个在经济 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发生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变化的过程
杰弗里.W.
哈恩[20]
6
从现有的经济学文献看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其一 从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组合关系的变化角度来定义早在20 世纪40 年代
张培刚先生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把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
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根据他的论述基要生产函数是指在整个经济中居于
支配地位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联系效应很大的生产函数并最好是用交通运输
动力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诸部门来说明这种生产函数的变化能够引起其他
生产函数的变化根据他的观点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发展而且包括工业化了的
农业的发展在后来的研究中张培刚又赋予工业化以动态演进的内容按照他的
新论述工业化即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
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其二 从结构演变的角度来定义工业化例如印度经济学家撒克(Thaker S.Y.)
把工业化定义为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份额下降非农产
业份额上升的过程按照这个定义工业化的定义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其三 从工业化的表现形式来定义把工业化理解为工业在国民经济和劳动人口
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这个定义以1992 年西方出版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
辞典为典型代表在该辞典中工业化被认为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的过程第一
来自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份额一般上升第二从事制造业和第二产
业的劳动人口一般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21]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还具
体给出了如何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数量指标他认为可以用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的份额来度量工业化水平
其四 从工业化推动因素的角度来定义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H.Chenery)认为:
工业化是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的其原因是国内需求的变
动工业产品中间使用量的增加以及随着要素比例变动而发生的比较优势的变化
从广义上看工业化还包括生产率增长的某些方面和政府政策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其五 从经济社会政治等广泛领域来定义杰弗里w 哈恩认为工业化
是一个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发生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变化过程工业化将使经济
方面发生以下变化:农业人口的比例减少工业人口比例增加技术日益成为提高生产
率的重要手段劳动分工日益复杂职业流动迅速增加以成就而不是以门第出身衡
量人具有高度的结构分化根据现代科层制原则进行管理工业化在社会方面也将
发生这样一些变化:人口增长率得到控制核心家庭取代大家庭妇女社会参与率提高
7
教育普及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中间力量都市化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人们更加独立
自主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世俗化从相信宗教神学变为相信努力工作科学技术
理性和进步等工业文化工业化在政治方面的变化是:民众的参政要求提高技术
专家在政治权力中的作用上升国家在经济计划和技术管理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运用法律成为普遍性的而不是特殊性的事成文法取代习俗和惯例
上述关于工业化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界定了工业化的特征和内涵根据这
些概念所包括的内容理论界将工业化定义划分为以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为主的狭义工
业化和张培刚先生为代表的广义工业化本文对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论述是建立在
张培刚先生的广义工业化概念和理论框架基础上从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和所要解决的任务看工业化的含义应该从制度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来把握从制
度来看工业化是工业生产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制度取代传统生产方式和小生产制度
并成为社会中居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的过程在工业化过程中传统的手
工生产方式相继被机器大生产自动化生产方式和智能化生产方式取代传统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相继被商品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简单分工让位于社会化大分工
工厂制度和企业法人成为社会生产单位的基本组织形态从结构来看工业化是一个
急剧的和长期的经济社会结构全面变化的过程这种结构变化既包括工业在国民生产
总值中的比重上升所引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包括由此派生出来的就业结构需求
结构供给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从效率来看工业化是经济增长
质量和效率提高的过程工业化的本质是专业化分工它表现为人的专业化和物
的专业化前者是劳动力不断从低素质的全能选手向较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转变
通常表现为人口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后者是物的专业化表现为产业区域产
品工序等各个层次的专业化工业化也叫产业化经过产业革命生产技术发生了
根本变革工场手工业为机器大工业所代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根本变革也使传统
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选择自由度得到大改观
2 信息化 ( Informationization )
信息化是一个年轻的 新兴的概念然而由于信息化本身的魅力,使得这一概念很
快风靡全球,并被人们广泛认可信息化所反映的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
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一种发展过程近年来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十分火爆呈现出新
的特点:一是把信息化当作21 世纪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来研究二是把信
息化当作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来研究有专家评说城镇化信息化是21 世
8
纪初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增长点三是把信息化当作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大趋势来研究中国很多学者探讨了信息化的概念但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尚无统一
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关于信息化的研究在中国虽不足20 年但有关信息化的定
义不下二三十种信息化一词出现以来[22]含义一直模糊不清但大体上可从四
个方面阐释首先信息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是相对于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整体
及其各个领域的信息生产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和利用的能力和水平而言的其
次信息化又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它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
息社会逐渐演进的动态过程每一个新的进展都是前一阶段的结果同时又是下一发
展阶段的新起点第三社会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
要标志最后信息化中的信息资源本身就是科学技术所以信息化也是一种最具有
活力和高渗透性的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重要的意义
关于信息化的内涵 多数学者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信息化是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
态过程它包括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等几个多个
方面信息化的主要标志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社会信息利用非常广泛科技知识
和信息成为当代生产力的主要动力从而形成信息生产力概而言之信息化就是指在
国家宏观信息政策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人才的配置
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需求从而加速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发
展以推进到信息社会的过程
1.2.2 结构优化与新型工业化
1 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被称为传统的工业化,这种传统工业化大体上有以下
几个特点:一是完成工业化的时间较长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
如果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算起(18 世纪70 年代) 英国的工业化大约用了100 年左右的
时间(到19 世纪70 年代基本完成) 到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期欧美主要发达国家
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到20 世纪末,全世界200 多个国家中只有60 70 个国家基本
实现了工业化二是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带动了工业部门的迅速扩张三是传统的
工业化生产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推进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
之上四是传统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早期的工业化过程一直伴
随着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直到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接近完成或完成之后治
理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被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总之传统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
9
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也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同时
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自动化出现过严重的失业问题
新型工业化是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
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从国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走出一条不同
于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的工业化道路创新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路径是运用高
新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信息技术使得组织协作资源配置在更大的范围内成
为可能,使得生产组织的精细化方式成为可能传统的产业分工长链条全能型的生
产组织方式已经过时产业和企业必须进行业务分解和结构重组这就要求鼓励包括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各个产业及其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
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一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是一条科技含
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
这一道路内涵极其丰富它的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和采取跨越式发展思路实
现我们的工业化目标
目前对新型工业化定义的理解多表现在对其特征的描述 借鉴工业化的定义本
文认为关于新型工业化的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进行研究狭义新型工业化的
涵义主要指工业领域的信息化改造现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的广泛
应用通过提升工业的结构和质量实现传统工业的转型从广义上讲新型工业化是
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实现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
化的过程是传统劳动方式不断被信息化技术(包括现在的电脑因特网等日益先进的
工具形式)操作方式所代替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根本转型和经济社会的整体优化与协
调发展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的工业化
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按照丹尼尔 贝尔关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理论[23]以及阿尔
温托夫勒的三次浪潮学说[24]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以农业经济
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
所谓工业化就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而信息化则是由工业社会向信
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根据社会发展系统动力学原理,在社会发展关系链条上工业
化与信息化是两个具有密切前后向联系的社会发展过程它们总体上依次递进但在
10
若干阶段又呈错落交叉状态并共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工业化诞生了信
息化信息化发展了工业化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工业化与
信息化又有着质的区别工业化孕育了信息化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就没有信息化的
兴起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资装备能源资金
技术智力支持以及广阔的应用市场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并产生倍增和
催化效应
对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关系 理论界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25] 一种观点认为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相互融合的:一方面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需求之源是新
经济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最新发展阶段和引擎它赋予工
业化以崭新的内容和现代化的意义它是现代的工业化或者说是工业化的现代
化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是工业化的现代形式工业化包含信息化另一种观
点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新阶段
西方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后工业化社会或信息社会如果信息服务业高度发达覆盖
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一个社会从工业化进人了信息化笔者认
为从广义工业化的含义看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相互融合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
基础和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和推动引擎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
大规模高效率的制造业并以此带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向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产
品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社会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从
而提高社会各领域生产服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
务工业化与信息化统一于现代经济增长中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条件和必要保证没有发达的工业化作基础信息化就缺少相应的物质基础产业依
托和技术支撑同时信息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是带动度极高的现代经济增长
源它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其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因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
动效应
3 工业化与经济结构演变的一般理论
1 配第克拉克理论
在产业结构理论中 最著名的学说应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
结构如何变化的理论17 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1623 1687)在其名著政治
算术中描述过这样的现象制造业劳动者比农业劳动者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
到更多的收入[26]这种不同产业间劳动者收入的相对差异促进了劳动力向能够获得
11
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虽然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 威廉配第较早注意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
存在关联的但受时代的限制他还不能从理论上精确地论证按人口平均产值的高增
长率与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真正对此关系首先做出经验性概括的是
英国经济学家G.克拉克他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他搜集和整理了二十几个
国家总产出和各部门劳动力的时间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提示了经济进步过程中产业部
门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验证了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历史关系即随着人均国民收
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
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27]这一定理只是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
向的粗略揭示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主要缺陷是只使用了单一的劳动力指标不能从
更深入的层次上揭示产业结构演变的总趋向
2 库兹涅茨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GNP 之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进一步搜集和整理了20 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甚至对一些国家的统计资料追溯
到了19 世纪(如英国) 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入手对伴随着经济
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深入的研究[28]根据时间序列的历史资料库兹涅茨对
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进趋势所作的统计分析结论如下
农业部门(A)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民收
入相对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均处于
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I)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工业
部门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如果综合各国的情况看则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
务部门(S)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国家中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国民收入
的相对比重却并不必然地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趋势同步综合起来看是大体
不变或略有上升
以上三条结论是按时间序列分析得到的 为了深化分析库兹涅茨还从横截面的
角度对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由低到高排列起来进行分析
库兹涅茨从中得到结论是在人均GDP 处于70 300 美元的组距内A 部门的产
值份额下降显著同时I 和S 部门的产值份额相应大幅度上升A 部门劳动力份额随
人均GDP 提高下降速度更为明确I 和S 部门劳动力份额上升趋势也更加强烈在
12
人均GDP 处于300 1000 美元的时点截面上A 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继续
下降而I 及S 部门则呈继续上升趋向其中I 部门产值份额上升了15 个以上的百
分点而S 部门的产值份额则维持基本不变的格局与此同时I 部门和S 部门的劳
动力份额都有较大比例的上升I 部门上升比S 部门更快对国民经济的非农业部
门来说在人均GDP 较低的组距内虽然其产值和劳动力份额上升迅速但其内部
结构转变比较缓和在人均GDP 水平较高的组距内非农部门(S+I)内部结构变化则
较为显著
将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分析结合起来 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 部门的相
对国民收入即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 而I 部门和S 部门的相对国民
收入则大于1 A 部门劳动力相对比重和国民收入相对比重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
前者下降的程度低于后者这一现象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现代化的某一过程中的普遍
情况I 部门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普遍上升但劳动力相对比重是微增或变化不大
因此I 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呈上升趋向的进入20 世纪后发达国家劳动力份额在
I 部门一直保持变化不大的状况S 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下降的但劳动力相对
比重却是上升的70 年代之后第三次产业已经成为三大产业中规模最大者无论是
劳动力还是国民收入其相对比重都要占到50%以上被称为经济服务化现象
3 钱纳里塞尔昆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H.B.钱纳里和其合作者塞尔昆在1975 年
合著的发展的格局1950 1970 一书中吸取了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
并将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钱纳里和塞尔昆对经济结构转变中各个产业的变动趋势作了经典分析[29]在
发展的格局(1950 1970) 一书中他们选择了27 个变量运用回归方程对上
百个国家20 多年的经济结构变动进行了经验总结揭示出了经济结构转变的一般
趋势(见表1.3) 从表1.3 可以看出包括农业和矿业在内的初级产业产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份额和劳动力就业份额都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而不断下降的相
反工业服务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份额却是在不断上升值得指出的是在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到400 美元时工业产值份额开始超过初级产业在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达到800 美元时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就业份额也分别超过初级产业成为劳动
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
13
表1.3 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变化
生产结构 % 劳动就业结构 %
人均收入
初级产业 工业 公共产业 服务业 初级产业 工业 服务业
100 以下52.2 12.5 5.3 30.0 71.2 7.8 21.0
100 45.2 14.9 6.1 33.8 65.8 9.1 25.1
200 32.7 21.5 7.2 38.5 55.7 16.4 27.9
300 26.2 25.1 7.9 40.3 48.9 20.6 30.4
400 22.8 27.6 8.5 41.1 43.8 23.5 32.7
500 20.2 29.4 8.9 41.6 39.5 25.8 34.7
800 15.6 33.1 9.8 41.6 30.0 30.3 39.6
1000 13.8 34.7 10.2 41.3 25.2 32.5 42.3
>1000 12.7 37.9 10.9 38.6 15.9 36.8 47.3
注 人均收入指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964 年美元初级产业指的是农业和矿业公
共产业指的是社会基础设施人均收入为美元
资料来源 根据钱纳里和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 1970)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年4
月版第22 23 页提供的数据整理
4 跨越式发展与中国新型工业化
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成功是建立在后发优势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后发优势是由后发
国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
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俄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
论(Gerchenkron 1962) 格申克龙认为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差异将影响发展的进程
相对落后程度越高其增长速度就越快其核心假说是相对的经济落后性具有积极作
用即经济上的相对落后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爆发性的经济增长在格申克
龙提出后发优势假说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列维levy 于1966 年从现代化的角度对其
进行了具体化他认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有五个方面的后发优势一是后发国家对现
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家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的认识丰富的多二是后发者
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者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项适应的组织结构三
是后发国家可以跳跃先发国家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四是由于先
发国家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以使后发国家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
14
预测五是先发国家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家提供帮助同时列维也认为后
发国家存在明显的后发劣势一是现代化的范围和速度方面后发国家必须由政府组
织大规模的行动来实现这个过程这可能会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二是在社会各种因
素相互依赖方面后发国家往往容易看到先发国家的成果却忽视了获得这些成果的
因素条件以及成果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内在关系三是先发国家的现代化与后发国家
现代化之间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社会转型方面差距很大这容易造成失望情绪[30]
之后阿伯拉莫维茨(M. Abramovitz, 1989)将后发优势论提高到一般性的理论层次提
出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与其经济增长速度呈反向关系的追赶假说他同时指出
这一假说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只有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才能成立限制条件包括
作为外在因素的技术差距作为内在因素的社会能力以及一国历史现实及国际环
境的变化特别是他关于社会能力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后进国能
够成功赶上先进国家而大部分后进国与先进国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的历史
现实赫尔希曼O.Hirschman 南亮进金泳镐等通过对拉美以及日本韩国等亚
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分析将后发优势论应用于拉美东亚经济发展的
实际印证并修正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和阿伯拉莫维茨追赶假说使其更有广适
性更具解释力伯利兹克鲁格曼兹东等Brezis, Paul Krugman, Tsiddon 1993
提出蛙跳leap-frogging 理论认为先发国基于原有技术的沉淀成本资产专用性
及技术转换的高机会成本可能会延滞对新思想新技术的采用而被锁定在原技术水
平上而后发国因为后发优势及选择性政策干预通过更好地把握新技术和机会直
接选择和采用某些处于技术生命周期成熟前阶段的技术以高新技术为起点在某些
产业某些领域实施技术赶超可能会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 从而证明后进国家的
后发优势不仅体现于跟随性的模仿创新而且体现于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本国
已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后进国可以直接选择和采用某些处于技术生命周期
成熟前阶段的技术以高新技术为起点在某些领域某些产业实施技术赶超蛙
跳效应表明历史既有连续性累积性又有跳跃性和更替性先进与后进发达
与不发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先发国与后发国是会兴衰交替的
新古典平衡发展理论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偏重劳动资本等传统经济要素
主张在部门地区之间平衡投资以打破低水平均衡陷阱迅速实现工业化由于该平
衡发展观忽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的作用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新
古典非均衡发展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主张集中有限资源和要素发展关联
大的产业和优势区位通过极化效应和聚合效应形成增长极再通过扩散
15
效应和涓滴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的跳跃式发展这种理论忽视了区域经
济和优势产业发展自身增强机制对落后地区或产业带来的挤出效应也不符合知
识经济发展的实际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业结构演进加速构筑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
动力机制和制度安排正是中国新型工业化要探讨的问题
历史性的跨越式赶超式发展 必须依赖于新产业革命必须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
转型与升级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必须把加速现代化建设与
积极推进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
升级适应产业革命的新趋势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1.2.3 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的进一步评述制度的引入
制度范畴是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前提 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前提和保障制
度一词在中国思想史上久已有之经济学文献对制度的解释是同凡勃伦
(T.B Veblen) 米契尔(Wesley.C.Mitchell) 康芒斯(J.R.Commons) 哈耶克(F.A Hayek)
舒尔茨(T.W.Schultz) 科斯(R.H.Coase) 诺斯(D.C.North)以及博弈论的代表人物肖特
(Andrew Schotter) 青木昌彦(Aoki)等人的研究工作密切相联的由此形成了制度的多
种分析视角[31]康芒斯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通过所有权关系来实现的对个人行动的控
制舒尔茨诺斯拉坦(V.Ruttan) 布罗姆利(D.W.Bromley)等也都从制度和人的行
为的关系出发对制度作了较为相近的定义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
法程序和希望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
为[32]并将组织包含在制度概念之中或与组织并列使用博弈论的观点是制度是
博弈的参与人博弈规则和博弈过程中参与人的均衡策略是行为人的行为均衡
(equilibrium of behavior)(肖特1981 青木昌彦1996) 从制度安排的多样性和制度变迁
的过程理解可将制度概括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理念的自我维系系
统博弈重复进行的方式等同于博弈规则制度作为共有理念的自我维系系统
其实质是对博弈均衡的扼要表征或信息浓缩它作为许多可能的表征形式之一起着协
调参与人理念的作用依规则的起源而定可将制度作内在制度(internal institutions)
与外在制度(external institutions)之区分依对制度实施惩罚的方式制度可作非正式
性和正式性制度世界银行(2003)认为制度是用以协调人类行为的法规组织和社
会规范从非正规的一面来说它们包括的内容从信誉到其他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包
16
括根深蒂固的支配社会行为的规范)到非正规的机制和协调网络从正规的一面来看
它们包括国家列入法典的规章条例和法律以及制订修改解释和执行规章条例和
法律的程序和机构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也非常广泛地使用制度这一概念从他们使用这一
概念的场合看制度是指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整体的社会制度包括经
济基础及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在一定历史阶段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
的与之相应制度也是复杂多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由生产力决定
的经济制度是具体化的生产关系其功能在于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面的制
度安排使生产机制分配机制交换机制和消费机制有效运行以确保经济系统循
环的顺利实现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很多概念已有了认识上的推进中国一些经济
学者把生产关系的总和的可操作的概念定义为制度认为制度是人类对稀缺世界的适
应形式制度的本质是某种特定的信息制度就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合作时所必要的共
同信息[31]
关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也有许多成果如诺斯的制
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林毅夫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及再论制度
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介绍和分析了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
自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以来 现代化赶超一直是后进国家发展的主题比较世界
经济史的深入研究表明制度创新是导致美国德国及日本相对于英国后来居上的最
重要因素在东亚地区受到日本近代以来现代化赶超成功范例的影响许多东亚国
家都把日本而非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作为模仿修改和适应并加以创新的学习对
象积极发挥跨国制度创新是众多后进国家现代化赶超战略取得成功保持经济迅速
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同时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深入探
讨和借鉴世界各国制度创新与赶超战略之间的关系对现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是非常
必要的
1.3 本文的结构和方法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
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未完成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中
期阶段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加快信息化进程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
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如何全方位高层次地融入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是我们面临的一
17
个重大难题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梳
理工业化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以及制度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路径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把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作为视角以中国经济结构跨
越式发展及其制度安排为主线对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总体战略定位产业融合
制度创新等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的具体安排大致如下第1章为导论主要就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理论以及
工业化推进的路径与制度等作一般的论述第2 章是对工业化历史的回顾主要从
历史角度对欧美国家前苏联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以及中国工业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并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对工业化影响第3 章回顾了工业化演进的理
论并分析我国工业化的阶段论述了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转型提出了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战略内容和框架第4 章是本文的核心通过工业化与
结构转变以及新型工业化推进与结构跨越式发展机理的分析论述了产业转型主导
产业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
径和我国加快产业融合的思路第5 章论述了制度创新与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结构创
新及升级的辩证关系并对影响结构创新及升级的企业制度融资制度就业制度
技术创新制度进行分析第6 章在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结构跨越型战略界定的
基础上提出实现该战略的思路以及相应的制度与政策创新建议第7 章是研究展

在分析方法上 由于本文的选题具有跨度大理论涉及面宽等特点所以在对该
问题的研究方法上不能仅仅拘泥于某一种现成的模式本文综合运用逻辑分析与历
史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体制分析与发展分析相结合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等方法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适应中国的
国情与实际
18
2 工业化及其历史透视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国或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揭示了工业化的机理也就基本揭示了经济发展现代化和国家兴衰的奥秘工业化
是一个历史且现实的概念它是现代发达国家发展进程中衍生出的理论概念同时又
富有较强的现代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不应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翻版而应是适应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创新并表现出当今经济发展某些趋势性特征
2.1 工业化及其内容
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一个国家用来实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一个必要手段
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33]作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
历史阶段工业化不仅表现为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而
且还包含着经济增长量的扩张和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质的变

虽然工业化一直是经济学 经济史学及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但
时至今日在有关文献中对工业化概念的表述一直存在异议工业化作为反映或概
括人类社会中各个民族或国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是个复杂而深刻的综
合性范畴尽管学者们对工业化概念的具体表达方式不一内容有差异但这些观点
并没有根本的冲突不同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两类即狭义工业化和广义工
业化狭义的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
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
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狭义工业化的定义和衡量标准是用工业发展来代
表工业化虽然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绝不能顾名思义地狭
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
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
的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
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正因如此张培刚先生在其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
中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34]后期研究中他又
将工业化定义修改完善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
19
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35]同时张先生一再强调其工业
化定义可以反映产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的主要变化它既包括工业本身也包括农业和
农村的现代化1这一广义工业化定义将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技术进步结构变化
甚至制度变迁等内容都纳入了工业化范畴
工业化是一个农业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
渐下降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和社会
结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含义一是工业化表现为工业在国民生产
总值和总就业人口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二是工业化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社会经
济资源配置向工业和第三产业集中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三是工业化意味着社会经
济关系的变革和人类文明的阶段性演进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工业化的演进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变革
和文明进化的过程首先工业化直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它表现在1 工业化
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态变化过程这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
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一系列经济指标来衡量2 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
的变革和优化过程这种结构变革包括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以及由此所
必然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结构变化如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分配结构资本结构及城
乡结构等3 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过程随着商品化市场化
的推进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并伴随着一系列经
济制度方面的变革包括产权制度企业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国家宏观调控
制度等
其次 工业化推动着社会变革无论是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开始阶段
还是当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起飞阶段都发生过剧烈的社会运动其原因在于工业
化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必然打破自然经济传统的生产方式大量农村劳动力或农
业剩余劳动力转向工业和流入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必然改变着社会阶级
结构带来不同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再分配从而可能引发许多政治问题而导致社
会变革与此同步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也冲击着一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
德导致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冲突以及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变由此改变着原有的
社会秩序
1 张先生在 20 世纪30 年代初就指出我们要做到的工业化不但要建设工业化的城市而且也要建设工业化的
农村谭慧编学海扁舟张培刚学术生涯及其经济思想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年第117 页
20
第三工业化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化现代工业文明逐渐渗透到经济和社会活动
的一切领域和环节文化与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文化经济一体化己经成为工
业化发展的大趋势工业化对于人类发展而言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文明的崭新的工
业文明工业化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生产社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
和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民主化与文化多元化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多重社会变革
总之 工业化是工业生产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制度取代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小
农经济生产方式并成为社会中居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的过程在工业化
过程中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相继被机器大生产自动化生产方式和智能化生产方式
取代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继被商品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简单分工让位
于社会化大分工工厂制度和企业法人成为社会生产单位的基本组织形态与上述制
度变迁和创新同步工业化带来一个急剧的和长期的经济结构全面变化这种变化既
包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包括由此派生出来的就业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
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伴随经济结构的升级工业化推动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
提高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选择自由度得以根本的改观
2.2 工业化的历史回顾
2.2.1 资本主义早期的工业化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工业化阶段 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
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它既是生产技术
上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19 世纪法国历史学家保尔芒图[36]在十
八世纪产业革命中指出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就是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的普遍出现
产业革命带来的直接经济和社会后果是小生产者破产工业资本主义出现城市的扩
张和城市人口集中生产者分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在生
产技术上发生根本变革原来的工场手工业为机器大工业所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确立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发展早期资本主义工业化一般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因为轻工业资本周转较快可以用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多的利润轻工业的发展为资本
主义积累了大量资金并产生对新的生产设备机器动力工具等的需求促进了
重工业的迅速发展
1 自由放任型的英美工业化
在 18 世纪30 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产业革命这一工业化过程首先从纺织工业
21
部门开始1733 年J 凯(1704 1764)发明了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成为机
械发明的创始人1769 年水力纺纱机问世接着第一座棉纱厂建成此后大规
模的织布厂就随之出现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它改变了人
类以人力畜力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使各种机器有了强大的动力导致了人
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作为机器的动力在1784 年应用到棉纺织厂
在棉纺织业的带动和刺激下其他轻工业部门也从工场手工业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
渡轻工业部门的机器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了重工业的技术革新18 世纪末蒸汽压
力鼓风机开始应用于冶铁业使英国的冶金工业迅速发展进入19 世纪蒸汽抽水
机在矿井中普遍得到应用并陆续出现和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使英国的煤产量迅速上
升同时各种锻压设备和金属加工机床陆续发明出来相继制造出镟床铣床钻
床使机器制造业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在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的强大推
动下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到19 世纪30 40 年代英国基本上实现了
早期的工业化
英国的工业化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由市场自发推动工
业化英国工业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农业的先行发展进而推动工业的发展15 世纪
末的圈地运动使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转而被雇用农业率先实现了商品化生产降低
了农产品的价格农业的先行发展使人口得以持续增长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
场和充足廉价的劳动力机械生产降低了单位产品的价格又使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
提高为工业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二是工业化的结构转变周期长产业关联度大并依
次推进纺织业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了纺织业生产率纺织品
的产量增大后又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运输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而运输业的
发展有赖于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发展因此交通业也带动了其它相关部门的发展使工
业化逐渐扩散到各工业生产部门及交通运输业三是工业化的推进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几乎是同步进行四是工业化过程中遵循正常的产业结构
演进规律即以轻工业优先发展通过产业联系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美国在 18 世纪70 年代以前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在经济上主要依
赖英国没有什么近代工业经过1812 1814 年的英美战争才走上独立发展工业
的道路1790 年仿制出英国的水力纺纱机建立起第一座棉纺厂随着棉纺织业的
发展毛纺织制铁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业部门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厂
到19 世纪中叶机器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在1828 年美国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到
22
1865 年铁路线全长已达35000 英里大规模的铁路建筑不仅带动了东部重工业的
发展也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发展到南北战争(1861 1865 年)前美国基本上完
成了早期的工业化并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美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广泛地利用
了英国工业的技术以及欧洲的资金和国外移民所带来的生产经验
美国工业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美国在英国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
化内部创新建立了更先进的生产模式分散的市场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
是能够充分地调动各经济行为主体的积极性第二创立了新的工厂体制由于美国
工业化时人力匮乏但土地广阔水利资源丰富于是他们把原来一些分散的制作过
程加以合并实行新的分工并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并组织股份公司解决这种工厂
制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资金这种股份公司是美国企业体制的重大创新为工业化打下
了良好基础第三通用制是美国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通用制使大规模的生产成
为可能产生了规模生产制而通用制的出现使得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和大量投放
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第四美国培养了一批企业家队伍创业成功的关键
因素之一是企业家美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涌现的一批富有挑战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是世
界工业化的一大特色他们给美国的企业带来勃勃生机
2 市场加计划的法国工业化
法国经过 1789 1794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封建障碍开始了早期工业化
过程法国的工业化也是从纺织工业部门采用机器开始进而逐渐扩展到冶金采矿
和机器制造业在19 世纪60 年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取得统治地位完成了工业化
但由于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居于优势因此工业化进程较慢在完成产业革命后法
国的工业化程度比英国和美国落后
相比英国和美国 法国的工业化过程比较坎坷一是因为法国不具备与英国完全
相同的社会结构政治组织合理的个人主义及国民务实的传统等英国的政治体制
是民主的经济政策是自由放任的而法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拥有较为强大的国家
政权且这些政权不但未成为工业化的促进力量反而在很多时候成了发展的障碍
二是对英国经验的简单模仿所付出的代价18 世纪后期法国社会把建立民主体制视
为经济发展的前提而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却引起了反复和剧烈的社会动荡法国以建
立政治民主体制为先导的方式最终未能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反而在某种特定
的阶段阻碍了法国经济的起飞三是经济发展基础不如英国比如法国的农业相对
英国不够发达矿产资源分布不集中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法国的工业化进程
23
在付出了沉重代价后经过反思法国意识到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已经过时于是选择
了一种介于自由放任和集中计划两种模式之间的类型模式探索如何将政治民主化与
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道路并取得了工业化的成功
3 政府主导型的德日工业化
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比英国晚半个多世纪 直到19 世纪30 40 年代德国
还是一个农业国产业工人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98% 1848 年资产阶级革命后机
器大工业才逐步确立起来1871 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实现了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在
19 世纪70 年代末工业化程度达到了足以与英法匹敌的地位
日本早期工业化进程起步最晚 日本在1868 年明治维新以前还是一个以农业
为主的封建国家国民收入85%来自农业15%来自商业和手工业经过明治维新
日本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但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工业化水平很低1880
年输入了新式纺织机以后纺织工业才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在国家的推动引导
和扶持下出现了开办企业的高潮到1885 年产业革命迅速展开1894 年的中日
甲午战争是日本近代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依靠在中国开设工厂及其他商业的特权和
战争赔款使其大工业交通运输银行贸易等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工
业化进程到20 世纪初日本近代工业的主要部门都已建立起来完成了早期工业

德 日两国的工业化进程都比较快且成效显著它们的工业化过程有许多共同
点:第一两国都发挥后发优势在发展模式上都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随着英国等先进国家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据优势那种自由放任式的工业化已经难以有
效推进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没有政府的干预工业化的起步都
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也无论其统治集团是否在主观上对此有所意识
其政府都不可避免地充当了其工业化的代理人第二德日两国的企业卡特尔化在
工业化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在两国工业化过程中企业卡特尔化成为工业化的一种主
要趋势和选择形式带动了产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为一个国家
如果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没有产生出一批具有影响的国际性大公司其经济发展水平就
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而且在国际经济领域内也缺乏真正的影响力第三
德日两国着力提高科教水平来促进工业化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其重视教育并
使教育制度化的努力都是世界其他国家所罕见的这种重视教育不是政府一时的喜
好而是一种长久的国策并真正做到了以科技教育立国这种对教育的重视最终
24
得到了远比它的投入为多的回报第四借助于外力完成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彻底现代
化德日两国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彻底现代化是在二战以后借助于外力完成的
德日两国作为二战战败国由美国对其进行的强制性民主改造使德日由最初强
权推行的赶超模式最终回到了民主体制下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从而使其现代化任务得
以彻底完成第五重视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转换日本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以
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在短短的20 多年里先后经历了以电力钢铁为主导以钢
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导以汽车家电为主导部门的几个结构快速转换阶段
西方工业化对我国的借鉴第一工业化过程的长期性工业化是一个长期奋斗
的过程绝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走捷径一蹴而就工业化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第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须以协调化为前提只有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随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才能逐步使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工业化必须以专业化为前提工业化首先表现为人的专业化劳动力专业化素
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工业化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第四工业化必须高度重
视产业的聚集度美国的工业化表现为明显的产业聚集区域专业化和人口集中(城市
化) 第五制度安排十分重要正确的制度选择是美国工业化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
美国选择了有利于工业化的土地制度专利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教育人才制度等
第六贸易保护政策对这些国家尤其美国等成功实现赶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这启示我们在全球化迅猛发展和我国已加入WTO 的大背景下不能忘了我国
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幼稚产业需要保护要理直气壮地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应
有权益但是在国内则要尽快消除地方保护区域封锁等加快实现全国贸易自由
化形成统一市场
2.2.2 中央高度集权的前苏联工业化
前苏联在20 世纪20 30 年代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集
中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切都是对在落后的农业国家中如何发展工业化的社会主义经济
的尝试前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从1918 年6 月开始的到1921 年初结束其
主要内容表现在国有经济的巨大增长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置于国家控制之下通
货膨胀失去控制使有产阶级和大部分农民破产导致农业生产率下降国内战争结
束后大量复员军人被指派到特别急需的岗位劳动力部分军事化限制人口流动
战时共产主义没有解决国家的经济问题前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从1921 年3 月开
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8 年结束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从
25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采取特殊的间接的和迂回过渡形式第二在农业中用粮食税代
替余粮收集制的政策第三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恢复工业振兴国民经济
第四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利用商品货币形式和市场来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实行了7
年在农业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它在解决工业化的主要问题方面没有多大起色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在前苏联出现了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见布哈林认为农业
繁荣是工业恢复的先决条件托洛茨基认为只有增加工业品的流动量谷物和原料
的生产才能上升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提出了更为极端的观点他宣扬社会主义原始积
累是必需的它必然地和私人积累相对立他认为不发达的工业部门不能提供必要的
资本国家必须从农民那里取得它正像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从非资本主义部门中取
得一样实际上斯大林接受了这种思想并沿用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作法
从1928 年开始率先采用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征是牺牲农
业的发展来迅速实现重工业化的目标抑制国内市场交易和减少对外贸易国家对生
产资料实行严格控制这种工业化模式虽然在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为取得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忽视了作为工业化基础的农业发展和消除了
国内市场交易从而较低了生产效率
苏联是至今以来世界上以中央集权为主体 通过集中计划管理实现工业化的唯一
实例其工业化进程最突出的特征有两个:一是社会经济调节的高度计划性主要工业
部门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国家成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投资主体直接行使生产经
营管理权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生产决策完全不受市场价格影响而由中央直接计
划调拨二是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929 年后苏联开始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方针政府通过加大重工业的投入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产业通过产业联系带动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以此来带动工业化这种高度集权集中资源和优势优先
发展基础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但是在这种工
业化模式下由于劳动好坏和经营效果不与经济利益挂钩劳动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
的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从而缺乏有效劳动和经营管理的动力和压力由于决策
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及时的纠错机制从而使决策失误的概率和损失增大决策失
误时有发生由于过度的注重重工业的投入而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最终造成民众的反感情绪
2.2.3 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
在战后世界经济 政治形势变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直接
26
作用下20世纪60-70年代以东亚拉美南欧等一批落后国家和地区步入现代工业
社会为转折点把长期以来只属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扩展到了广大落后的国
家和地区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崛起对世界造成的影
响绝不止于制造业和贸易方面它在世界工业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全球工
业化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37]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是一个广泛的含义 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地理意
义它主要指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克服了社会
经济的落后状态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定程度地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和地区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与发达国家的差别在于后者的资本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
当漫长的过程除日本等少数国家外而前者的工业化过程是在已有的空间范围内
不开拓新领土的情况下通过对本国资源潜力和所积累的工业和科技潜力进行发掘
从而自我发展实现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可归结为在适
应国际环境前提下在政府主导力量下通过实施工业发展导向型战略实现工业化和
经济赶超
作为后起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走出了独特之路新型工业化国
家和地区中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道路对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启示新加坡香
港台湾和韩国这四个国家或地区是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开发国内需求
实现进口替代战略在此战略中逐渐实现国家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实力的增强在
国内市场基本被满足后需求结构变化又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要求同时这些
国家和地区适应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开始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大幅增加
又加速了工业化四小龙的政府在工业化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政府不但要制定正
确的适合本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利用自身劳动力廉价的优势适应发达国家劳动密
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制成品出口产业而
且政府通过改革创造有利于工业化的环境如设立出口加工区注重利用外资和引
进技术改革企业组织(韩国的大集团战略)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等等[38]其他新兴工
业化国家有的是以进口替代战略实现工业化(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 有的是以
出口导向战略实现工业化(如南斯拉夫以色列等) 有的一直以国内导向型战略作为
工业化动力(如智利乌拉圭) 这些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制定都是适应国际环境和本国
实际的
27
2.3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透视
2.3.1 中国工业化的早期探索
中国工业化的早期探索可以追溯到清末的 洋务运动19 世纪60 90 年代清
政府共创办了24 家军工厂和船厂其中最早的是由曾国藩在1861 年创办的安庆军械
所1865 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这是清政府官办军事工业中规模最
大的一个中国近代军事企业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在技术和生产资料上极大地依赖外
国因而也带有半殖民地色彩
由于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 原料燃料和资金不足的困难需要解决同时
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寓强于富他们主张中国也仿照西方的
办法开始兴办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的
尝试后来虽然由于封建官僚的腐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压迫而最终失败但它是中国
向工业化迈出的第一步20 世纪初一些不甘于沦为殖民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富
强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希望通过发展民族工业实现中国的振兴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发展高潮但很快在帝
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和商品挤压下大量的民族工业归于破产由于受当时中国社会发
展的历史条件所限定实业救国的道路没有成功但这也是中国工业化历史上重
要的一步
20 世纪30 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在占领我国东北地区后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和
掠夺我国的资源开始兴建一批以钢铁煤炭为核心的重工业企业抗日战争爆发后
在美英的支持下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工业又出现了一个发展高潮但这些工业主
要是为战争服务的军事工业并没有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没有形成具有
经济规模的基础产业总之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中中国的工业化始终没有
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个时期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纯农业国家
2.3.2 建国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1 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化道路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 1953 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并
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战略选择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赶超的强烈意识是采取重化工
业战略的基本动因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又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榜样为
28
了尽快实现赶超目标采取了比前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方式试图在远比前苏
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而建立重化工业体系在经济体制上建立了高度
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和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
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迅速延伸到
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执行了30 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战略的贯彻
和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工业得到快速增长1952 年至1965 年期间重工业
总产值年均增长15.5% 高于轻工业年均增长率5.5 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 从1953 年到1980 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
业投资占54% 而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所占比重高达89% 主要投资于冶金电力
煤炭化学机械等行业在这一时期中国初步构造起了独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
系工业化进程也由起步阶段逐步进入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尽管评价这一工业化思路的得失不能脱离时代背景 但是其缺陷和失误也是明显
的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重工业增长自我服务和自我
循环的局面导致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结构性缺陷轻工业及其他产业严重
落后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的特征消费品严重短缺消费需求受到
严格抑制在此期间工业尽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二三次产
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
明显缺陷工业化过程经常处在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低工业发展
速度恢复比例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国民经济增长
处在严重波动的状态中国民经济因结构矛盾而缺少稳定持续的增长能力此外
以计划经济为体制背景的统购统销和户籍制度分别扭曲地将资本和劳动力集中分配
于城市和乡村城乡二元割据的形成导致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农业与非农业产值结
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调到1978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 年
的34.4%上升为1978 年的61.9% 却仍然有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轻重
比例关系失调1953 1978 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1% 产业结构超前转
换和畸形演进农业收入长期得不到改善高度封闭与保护的贸易体制和内向型进口
替代工业化战略也使国内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虽然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但经济
效率却居世界平均水平之下
2 结构纠偏轻重工业均衡化调整时期1979-1992 年
19 世纪70 年代末为了解决严重的结构矛盾中国开始工业化战略的重大调整
29
放弃了单纯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注重市场需求导向采取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
战略以纠正扭曲的产业结构自1980 年起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
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投资优先
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此后工业内部重工业自我循
环的结构被初步打破被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突然被释放出来成为工业化的巨大牵
引力这期间最重要的进展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
1984 年进行了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式改革改进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市场机制开
始作用于资源配置过去受到传统战略压制的轻纺工业在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强
刺激下推动了非国有经济更多地进入到这些领域因此重工业比重过高的扭曲结
构主要是通过非国有经济的进入而得以调整的到了1998 年轻工业中非国有经
济的比重达到77.1%
在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下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对产业结构的演进以
及在一定时期高增长产业的形成其作用是明显的自上世纪80 年代初中期开始
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呈现新的变化在吃穿的基本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后
转向了用的领域出现了家用电器等高档消费品的消费一致性倾向在市场需求快速
增长的情况下这些消费品立即供不应求从而强烈地刺激了家电产业的投资和发展
与此同时轻重工业逐步协调增长轻重工业的互动发展机制逐步形成重工业开始
加强轻工业所需的工业原料和机械设备的生产和供应而轻工业则通过产品的市场开
拓增加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
1984 年开始的农村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和农民的活力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从而自80 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土地上兴起了一股农村工业化潮流乡镇
企业异军突起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创举从90 年代初期起随着工业
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每年2000 万到3000 万的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
城市涌入1993 年乡镇企业就业人口达到1.2 亿超过了国有企业的就业人口乡镇
企业的产值曾达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双重工业化格局
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过去那种工业化与城市化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业化与城
市化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使占人口总数80%的农民逐渐融入到工业化之中从而极
大地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一阶段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 结构失衡的状况在不断纠正中趋于均衡资源配
置方式由单纯的计划手段转向计划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由封闭经济开始走向开放
30
经济工业化的总体进程也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过渡在这一阶段还形成
了两个长期机制一是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确立以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
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思路逐步清晰并贯穿于今后的工业化进程
中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加入到
工业化中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新的结构性矛盾即加工业的超高速发展后在80 年
代末和90 年代初出现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紧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
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3 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趋于高度化阶段1993 年至今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工业化过程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20 世纪80
90 年代中国完成了初步工业化过程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上半期出现了成
熟经济的各种现象[39]其主要标志是一般的工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加工工艺广泛扩散
产量迅速增长并接近最大化均衡状态利润率降低产业集中化加快并出现生产能力
过剩现象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制约中国工业增长的因素己从过去的供应能
力不足历史性地转变为有效需求的制约迫使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走技术集约和制度创
新之路追求产品的差异性和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其在国际市
场上的竞争也将由传统的比较优势竞争和追求产品的互补性转变为注重竞争优势和
产品的替代性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成为中国经济尤
其是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消费结构的明显升级并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的演进 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特
点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出现升级在彩
电冰箱等传统家电类的消费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空调器个人计算机和通信
等需求领域以更高速度增长从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1994 年1995 年
的电子工业产值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3.4% 32.7% 电子工业成为这一时期极为显著
的高增长行业并保持了长时间的持续高增长通信电子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
重由1989 年的1.4%提高到2001 年的4.2% 2001 年电子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
重由1989 年的不到5%上升到近10% 达到1.3 万亿元规模总量的快速扩张使其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 由于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度高的特点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居民的
消费结构由吃穿用向住行的升级和转变从而使得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
的高增长产业由于汽车等行业具有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强
31
尤其是对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的产生了较大需求工业增长转向以重工业为
主导的格局也使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出现了重化工业势头但是此次重化工业的增
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计客观条件的盲目跨
越而前者结构变动的趋势基本上符合工业演变的规律当然在此阶段的初始时
期是以解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制约瓶颈为目的而2000 年之后出现的重
化工业更为显著的特征是在房地产以及随后的汽车等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下而发生
的例如2002 年中国钢铁消费量2 亿吨中新增量的60%是用于房地产建设的
9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也经历了工业化进程中从未遇到的情况即短缺经济的结
束告别短缺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但是当真正结束了中国经济一直被短缺所困扰的
局面后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依靠数量扩张扩大生产能力的外延式发展的后遗症突显
出来结构性矛盾深入到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等更深的层次为了解决这
些问题采取了扩大内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国
有经济实行布局的战略调整推动企业重组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深层
次的结构调整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主线
这一时期工业化的特征是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趋向一体化以不断降低关税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等方式推进工业经济的国际化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2.4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化
2.4.1 经济全球化对工业化的影响
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和最明显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
词最早是由T· 莱维于1985 年提出的对于其定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现在都还
没有一致的认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 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40]曾对
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
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美国
全球化理论权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 奈则认为全球化的第一层含
义是经济领域指商品服务资金信息远距离的流动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
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
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等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
32
争和制约的趋势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基本
特征之一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
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生产要素
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
不同制度和不同层次国家的共同体制这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第二贸
易的全球化二战以来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不断扩大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
来这一增长趋势更加明显在贸易量迅速增大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
化国际贸易的种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它不仅包括商品贸易而且还包括技术贸
易服务贸易劳务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的领域在迅速发展第三生产的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生产全球化
主要表现在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广度上讲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
地区已遍及全球从深度上讲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已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
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第四企业的全球化经营
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跨国公司既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反
过来它又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跨国公司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
要素特别是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流通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在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和垂
直分工第五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金融进一步自由化20 世纪90 年
代以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
的解除和“电子货币”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使经济信息资
源在全球迅速准确地传递这大大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第六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以来明显加快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从产业角度来看
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使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快从贸易角度来看区域
内贸易自由化在一定范围内对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抑制有利于削弱不公平贸易从
金融角度来看区域内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从而有利于全球
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
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作为协调和监督世界经济运行的国际性组织其权威性和作用越
来越明显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必不
可少的一部分
33
2 经济全球化对工业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任何国家特别
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能是接受它适应它在此前提下充分考虑到本国的现实情况和
可能的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使
国内资源得到最为充分的合理配置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全球化的市场资金技术
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所急需的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
还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
加快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市场范围进一步由一国或地区内部转向全球就产品市
场而言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国家国内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一
体化市场的情况下迅速开放并面对全球性的市场在商品市场方面必然有许多不相
适应之处而对要素市场来说全球化趋势就是将生产要素的配置由一个国家和地区
之内扩展到全球范围由于市场经济是按市场原则配置资源这就要求资源在条件最
好的地方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或大公司都在为适应这一全球化的市场
进行产业的重新组织这对于市场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将是一个严峻的挑
战发展中国家传统上依靠劳动密集优势和天然资源优势它们自己本身就需要进行
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便适应未来经济竞争方面的新形势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工业化方式的转换原来发
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主要依靠本国的自然资源其需求则以国内市场为主通过关税和
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出口相对技术水平较低的制造业产品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迅速发展制造业本身工艺过程的变
化导致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生产的发展和扩大这也造成多数发展中国家贸易条
件的恶化随着工业化的方式的改变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
动力所形成的比较优势难以维持其竞争力从而需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2l 世纪
这些国家能不能从依赖传统天然要素条件转向依靠一些新的因素是它们工业化发展
的关键企业家素质创新技能技术水平以及对外部市场的渗透力等因素的重组
可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些因素往往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跨边境非资产形式的商业
合作等外部联系而得以加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自由化与区域集团化同时并存
相互作用信息革命正在使资本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迅速改变着传统产业的面貌
34
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愈来愈快快速的技术进步导致并加强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极大
地改变了工业竞争力的特征范围以及企业层次上的组织结构强烈地影响着工业化
的进程和国际贸易环境使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竞争取代了传统的价格竞争并使
竞争跨越了国界且愈发地激烈改造着所有的工业部门包括一度停滞的劳动密集型
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绿色壁垒成为新的主要的国际
贸易壁垒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经济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因而也有利于全球经济
的增长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并不一定平均地扩散到每一个国家尤其对于发展
中国家来说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地位的改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需要仔细地
分析其利弊制定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
2.4.2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化
1 知识经济的概念
随着新技术革命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
转变知识资源正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知识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将主宰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知识经济这一名词更多为欧洲国家及经合组织的文献所采
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经济这
一概念的内涵所作的界定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
的经济知识经济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一种否定又是一种提升否定的是工业
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时代特征地位提升的是它们的内在素质和水平41]知
识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传统工业技术发明的
指导思想都是单一的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础上甚
至以向自然掠夺为目的极少考虑生态效益而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把
科学技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科学全面的
认识高技术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第二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以知识决策为导向以信息为基础的经
济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则是知识
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知识经
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知识可以转化为信息通过计算器和通讯网络进行编码化
和传播彻底改变了知识的社会化生产传播应用及存储获取知识成本的降低以
35
及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出现促使产品生命周期变短技术淘汰速度加快以及全球
化进程加剧导致经济模式发生改变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中投资方向正发生着深刻
的变化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倾斜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
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高新技术园区迅速崛起企业内部
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第三 知识经济是一种服务型经济技术进步促进商品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意味
着购买力和就业机会向服务部门转移用户对提供服务的方式渠道质量以及时间
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提供高增加值的服务是增强经济实力和
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而更加强调技术的价值服务手段和人力资本的质量
第四 知识经济是一个强调不断学习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与
企业家才能的结合由于所有经济部门的发展都依赖于知识的增长强化劳动力的技
能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项必要内容终身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
习创造性和灵活性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越来越重要而经验和传统的作用都在
降低学习不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甚至对于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
个人的就业和命运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竞争力的提

知识经济下 科学家专家的本身同时也是企业家这种结合做到了资本劳动较
少投入而利润和产品价值含量增加且以全新的概念提供商品和服务它改变了传统
产业结构形成了新的以科学技术相融合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效益相兼顾相统一的
现代科学技术群这种高新科技产业群的迅速形成和崛起带动其它知识密集型产业
从而推动整个知识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又以知识共享效应和收益递增效应推动整个产
业结构优化和不断高级化最终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长期持续增长和发展
2 知识经济发展对工业化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其他新技术正在推动着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知识型人才在生产力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经济发展使发达国
家人们对需求的多样化日益重视柔性生产正在替代批量生产方式人们的物质生活
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对于非物质的服务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此外跨国公司的
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使企业的竞争必需面对国内与国际市场等等因此发
展中国家需要认真研究知识经济对本国工业化的影响结合自己的国情制定知识经济
下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36
经济结构调整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持续永恒的动态过程因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
前进中发展的经济发展的最基本任务是尽可能有效地应用一切资源去最大限度地满
足人们对商品与服务的无限需求[42]虽然需求也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但总体上需
求是随着发展而增长和变化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 发展中国家可获得国外资金(包括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和信息
促进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以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出口型工业转变技术的
更替往往为跳跃式发展提供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由于工业科技基础薄弱加
之自主研究开发成本越来越高知识和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创新能力越来越集中到发
达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低工资不
再能成功地保持竞争力发展中国家资源加工或三来一补型工业制品的竞争力减
弱利润降低能否成功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成为竞争胜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需要加快工业化进程
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忽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把加快工业化与推进信息化结合起
来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
统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跟踪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潮流要实施工业化
与信息化同时进行的战略具体说就是要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
业使其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
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速国家信息化进程全面推进国民经济
和社会信息化发展[43]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
升级
37
3 新型工业化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创新
新型工业化是在总结发达国家和中国传统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 从中国工业化的
现实状况出发针对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而做出的战略转型与创新本章通过对我
国独特的工业化演进过程和工业化阶段的分析推论出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任务和战
略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国新型工业化模式和框架
3.1 工业化的演进与中国工业化的阶段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产业结构迅
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下面从反映工业化阶段演进内容的人均收人水平(GDP 或
GNP) 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外贸结构五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工
业化所处的阶段
第一 依据人均GDP 水平中国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
人均 GDP 水平是用来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
水平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钱纳里等人按人均GDP 水平将所研究国家的工业
化分为4 个不同的阶段(见表3.1) 该划分方法被人们称为钱纳里的一般标准工业化模

表 3.1 人均GDP 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
工业化阶段
1964 年美元1970 年美元1982 年美元1996 年美元1998 年美元a/1998 年美元
第 1 阶段
第 2 阶段
第 3 阶段
第 4 阶段
200-400
400-800
800-1500
1500-2400
280-560
560-1120
1120-2100
2100-3360
728-1456
1456-2912
2912-5460
5460-8736
1240-2480
2480-4960
4960-9300
9300-14880
1200-2400/3010-5350
2400-4800/5350-8590
4800-9000/8590-11530
9000-16600/11530-16850
注 1998 年美元a 为按汇率测算1998 年美元b 为按购买力平价(PPP)测算1996 年美元为周叔
莲郭克莎计算所得1998 年美元a/1998 年美元b 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年第53 页
[44]王梦奎陆百甫卢中原等新阶段的中国经济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256 页[45]
38
表3.1 中若干年份数额表明不同的阶段由于国际美元币制的变动其所反映
的美元数额是有所差别的例如1964 年第一阶段工业化的标准额为200 400 美元
而到1982 年第一阶段工业化的标准额则上升到728 1456 美元两者相差528 1056
美元与此同时钱纳里等人还概括了准工业国家的标准模型准工业国家的人均收
入水平一般处于第一至第三阶段以1970 年美元来衡量准工业国家人均收入的一
般模式是350 美元大国模式是300 美元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国家是500 美元换算
为1996 年美元进入准工业国家的一般大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1860 美元
表 3.2 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同测算数据
年份 世界银行图表集
人均GNP 当年
美元
世界银行 PPP 方法人
均GNP 现值国际
美元
麦迪森人均
GDP 1990 美

按 1:2 的PPP 值换算人
均GDP(1990 年美元)
199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370
470
490
530
620
750
860
750
800
848
1950
1910
2330
2510
2920
3570
1858
2098
2277
2475
2653
817
993
1114
1241
1356
1470
1582
1688
注 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所得笔者根据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
资料来源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 年第3 期第60
71 页[46]
对照一般标准模式 结合表3.1 和表3.2 可以判断人均收入水平层面中国工业化
的水平或阶段第一根据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计算的人均GDP 美元数中国至今
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的第一阶段1990 年中国人均GDP 为370 美元相当于1964 年
1970 年工业化第一阶段水平分别低于1982 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的水平358 1086
美元到2000 年中国人均GDP 美元数仍只有850 美元与1996 年工业化第一阶段
水平相差390 1630 美元与1998 年工业化第一阶段水平相差350 1550 美元第
二根据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PPP 方法计算的人均GDP 美元数中国自1994 年起进
39
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1994 年中国人均GDP 美元数为2510 美元处于钱纳里1982
年工业化第二阶段水平标准美元额度1997 年中国人均GDP 美元数为3570 美元
跨入钱纳里1982 年工业化的第三阶段水平另外按麦迪森的测算1994 年中国人
均GDP 美元数为2457 美元比较接近1982 年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水平标准美元额度
第三根据郭克莎按1 2 的PPP 值计算的人均GDP 美元数中国自1993 年开始进
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1990 年中国人均GDP 美元数为817 美元接近钱纳里1982
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边缘1993 年中国人均GDP 美元数升为1114 美元正式步入钱
纳里1982 年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第四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按购买力平价法计
算的人均GDP 美元数中国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1998 年中国人均
GDP 美元数为3220 美元与工业化第一个阶段3010 5350 美元比较靠近略高于最
低数3010 美元但低于最高数(5350 美元)2130 美元
第二 依据产业结构水平中国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
产业结构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考察产业结
构主要运用两类经济指标一是各产业的资本数量及所占比例各产业就业人数及所
占比例二是各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工业化作为产
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反映出来
表 3.3 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1989)
产业结构(%)
人均 GDP(1980 年美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0
300
500
1000
2000
4000
48.0
39.4
31.7
22.8
15.4
9.7
21.0
28.2
33.4
39.2
43.4
45.6
31.0
32.4
34.6
37.8
41.2
44.7
资料来源 Syrquin.M and H.B.Chenery(1989),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ation,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Vol3,PP152. 3.[47]
根据赛尔奎因与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见表3.3) 产业结构变动具有一定的规律
性从三次产业GDP 结构的变动看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
业的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
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具体衡量标准为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低到20%以
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 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了
40
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
工业化则到了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赛尔奎因与钱
纳里等人还概括了准工业国家的制造业标准模型在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即准工业化国
家制造业产出在GDP 中的比重一般模式为18% 大国模式为19% 随后逐步提高
与人均收入从280 美元到2100 美元(1970 年美元)变动相联系制造业产出在GDP 中的
比重上升到36%的最高水平形成自然限制此时为工业化的后期结束阶段
对照赛尔奎因和钱纳里结构模式结合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见表3.4) 中
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一是1990 年至2002 年第二产业一直占最大比重并且
呈不断上升趋势二是1991 年至1995 年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为46.0% 1996 年至2002
年第二产业比重年均为50.0% 均高于一般工业化模式中工业化完成阶段的第二产业
比重三是第一产业比重从1997 年18.7%下降到2002 年的14.5% 年均下降16.73%
而第二产业比重1997 年至2002 年比第三产业年均高出17.1 个百分点四是1996 至
2002 年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年均为41.7% 41.7%的比重达到了一般工业化模
式中工业化结束阶段的第二产业比重标准对照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国工业化水平
大致相当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的第四与第五阶段即人均GDP2000
4000 美元时的结构状况所以当前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
表 3.4 1990 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水平
占 GDP 比重(%)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7.1
24.5
21.8
19.9
20.2
20.5
20.4
18.7
18.4
17.7
15.9
15.2
14.5
41.6
42.1
43.9
47.4
47.9
48.8
49.5
49.2
48.7
49.3
50.9
51.1
51.7
31.3
33.4
34.3
32.7
31.9
30.7
30.1
32.1
32.9
33.0
33.2
33.6
33.7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8] 2002 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人民日报2003 年2 月28 日[49]
41
第三依据就业结构中国工业化处于初级与中级过渡阶段
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一样 反映着在工业化中劳动力从第一产业
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过程根据
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理论三次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随着工业化的起步
和推进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
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不再显著大量农业劳动力开
始向第三产业转移并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持续下降与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的
持续上升
表 3.5 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1989)
就业结构(%)
人均 GDP(1980 年美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0
300
500
1000
2000
4000
81.0
74.9
65.1
51.7
38.1
24.2
7.0
9.2
13.2
19.2
25.6
32.6
12.0
15.9
21.7
29.1
36.3
43.2
资料来源 Syrquin.M and H.B.Chenery(1989)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atio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Vol3 P152.[50]
对照就业结构标准模式(见表3.5) 结合中国就业结构的变化(见表3.6) 可以看出
中国工业化正处于初级阶段一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1990 年以来第一产
业的就业比重由60.1%下降为2001 年的50.0% 下降10.1 个百分点二是第二第
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到2000 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990 年的21.4%上升到
24.0% 到2002 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90 年的18.9%上升到28.6% 三是大量农业
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1990 年以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但第一产业
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则持续上升2001 年第一产业就业仍高达
50.0% 而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只有22.3%和27.7% 这种就业结构所反映的水
平大致处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的第三第四阶段和克拉克就业结构模
式的第三阶段即人均GDP500 1000 美元或1529 美元时的结构状况所以当前
42
中国就业结构水平下的工业化相当于一般模式中的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之间它与中
国劳动力人数庞大第三产业不发达有很大关系
表 3.6 1990 年以来中国就业结构变动水平
就业比重(%)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60.1 21.4 18.9
59.7 21.4 19.8
58.5 21.7 21.2
56.4 22.4 23.0
54.3 22.7 24.8
52.2 23.0 26.0
50.5 23.5 26.4
49.9 23.7 26.7
49.8 23.5 26.7
50.1 23.0 26.9
49.0 24.0 27.0
50.0 22.3 27.7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50.0 21.4 28.6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51]
第四 依据消费结构中国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
消费结构的变动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 一方面消费需求决定于城乡
居民的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变动则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工业化的变化阶段另一方
面消费需求的变化要快于工业供给结构的变化从消费需求的变化可以洞悉工业消费
品等市场供求的变化并进而分析工业化的具体阶段通常用一般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
的比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食品消费比重逐渐减少同时出
现非食品消费增加和投资份额的上升这将导致生产资料和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份额
增大从人均GNP 水平看当人均GNP 在1000 美元以下时食品消费占家庭的比
重为28% 52% 当人均GNP 在1000 4000 美元之间时食品消费比重为15% 45%
当人均GNP 在4000 10000 美元之间时食品消费比重为13% 15% 当人均GNP
43
在10000 美元以上时食品消费比重为8% 20% 根据2002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
1989 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为54.5% 农村居民食品消费
比重为54.8% 2001 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下降到37.9% 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比重
下降到47.8% 与一般标准模式相对照消费结构水平下的中国工业化处在工业化的
第二阶段亦即中期阶段
第五 依据工业结构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
理论界一般把工业内部结构变动划分为 3 个阶段6 个时期第一阶段是重工业化
阶段分为以基础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和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二阶段是
高加工度化阶段分为以一般加工为重心和以技术密集加工工业为重心的两个时期
第三阶段是技术密集化阶段分为以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和以高新技术密集型
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判断工业化所处阶段的标志当工业结构处于重工业化阶段的
第一个时期(以原材料基础工业为重心)时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当工业结构由重
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迅速推进(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时工业化进入中期
阶段当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以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
重心)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时工业化就到了后期阶段
工业结构的演变顺序为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工业高技术加
工业现代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始于矫正传统产业结构的扭曲问题总体变
化基本上遵循并符合世界各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到1990 年前后中国已基本完成
了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努力向技术密集型工业靠近1994 年以
来中国工业开始迈入高加工度化阶段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明显呈现高度
化特征2000 年重工业比重突破60% 重化工业呈现分水岭的特征对照工业结构变
动的一般规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中国工业化当前工业结构水平下大致处于
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逐步推进的时期亦即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第六 依据外贸结构中国工业化大约处于中期阶段
在外贸结构变动中 工业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出口商品构成比重变化
二是进口依存度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据中国对外贸易
年鉴显示1979 2001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按美元计算年均增长15.0% 其中出
口总额年均增长15.5% 进口总额年均增长14.5% 1990 2001 年中国实际利用外
资额年均增长14.2% 2002 年进出口总额达6208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贸易国
44
从中国进出口构成看外贸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990 1998 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
由25.6%降至11.2% 工业制成品出口由74.4%升至88.8% 1990 1998 年初级产品
进口比重由1990 年的18.3%降至1998 年的16.4% 工业制成品进口由81.6%上升至
83.6% 1980 年以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1980
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12.6% 2002 年上升为50.2% 提高了37.6 个百分点在中国进
出口的25 大类产业中轻工业部门已经具有比较高的出口依存度已开始转换成出
口产业并继续扩大出口重工业部门出口依存度较低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还需要进
行进口替代这也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见表3.7
表 3.7 1980 年以来中国外贸依存度变动情况
年份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合同外资额
(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额
(亿美元)
外贸依存度(%)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2
381.4
696
1154.4
2808.6
4742.9
6208
-
98.7
120.9
1032.1
711.3
828
-
44.6
102.9
1032.1
711.3
828
12.6
23.0
30.0
40.2
44.5
50.2
资料来源 对外贸易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9/2002 年第427-430 页[52]
综合以上分析 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动决定着需求结构的变动是工业化阶段演进
的基本动因因而人均收入水平反映的工业化阶段是一个较为客观的指标而三次产
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外贸结构的变动受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产业政策的影
响其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往往包含了一定的主观因素特别是我国结构偏差(工业比重
过高)的特点使产业结构水平难以直接作为判断工业化阶段的依据因此如果以人均
收入水平指标为主要依据以产业结构水平和工业结构高度两个指标为辅助依据来判
断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三阶段的划分中我国目前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上半
期在四个阶段的划分中我国目前总体处于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当然也不排除个
别区域或个别产业在工业化阶段上的偏差总体上看中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期发
展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转向
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
45
3.2 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主要问题和任务
3.2.1 中国工业化过程的特殊性及其问题
1 中国工业化过程的特殊性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第一 我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迅速推进工业化的工业比重提高与
人均收入水平上升长期背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特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低和人口数目巨大使人均收入水平很低1952 年开始工业化时我国的人均GDP 只
有119 元人民币按当时平均汇率换算大体相当于50 美元在改革前的26 年中工
业比重的迅速上升几乎与人均收入水平相分离的特殊现象一直持续到改革后很长一
段时期
第二 我国是在市场化落后的条件下迅速推进工业化的市场化长期被排斥于工
业化进程之外经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市场化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随着
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市场化继续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而我国在工业化迅
速推进的过程中市场化没有得到相应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没有逐步提高从而导致
了改革初期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偏高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结构性
偏差
第三 我国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偏好的超强制的工业
化模式我国计划推动的工业化模式必然导致产出结构的变动与需求结构的变动相分
离这不仅表现为在人均收人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强制性高速推进工业化以及工业比
重片面提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结构偏差而且留下明显的负面影响一是工业化
与城市化脱节工业的产值比重很高的同时农业的就业比重仍居高不下农业剩余劳
动力不能转移出去二是计划推动的工业化任务基本上由国有工业来承担造成国有
工业的产业分布很宽而国有企业难以从衰退产业中退出缺乏有效的淘汰和破产机
制制约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阶段的演进三是计划推动的工业化与市场化进
程的分割导致第三产业中的很多部门至今仍是国有企业居垄断地位经营效率低下
使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与工业化的进程相协调
2 工业化中的问题
我国的工业化是从 50 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的基于当时特殊的
46
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采取了工业优先特别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这种工业化
模式虽然也使中国由一个以农业总产值为主的国家转变成为以工业产值为主的国家
但工业化进程始终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和低效率问题伴随着体制的转型80 年代
以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结构转换到90 年代中期中
国经济形态实现了从短缺向过剩的转变但制度创新的滞后和传统工业化以
高开采高生产高消费高排放为特征的弊病使中国工业化的实绩充满了矛
盾同时也表现出传统工业化模式与国情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和不相

我国工业化推进中的结构偏差问题涉及面广并引发了我国经济中一系列主要
结构性矛盾[53]一是三次产业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产出结构中的第二产
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扭转而在就业结构中突出表现
在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停留在农业领域二是城乡之间的矛盾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城市化进程落后不仅表现
在部分工业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城市的聚积效应而且表现在城市类
型功能等方面的结构不合理三是地区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从全国范围来
说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人员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更
多地流向东南沿海地区在省市自治区内部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
题另一方面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存在着产品与生产要素市场分割对外封锁对内
自我保护的现象四是产品和生产能力结构的矛盾现阶段经济运行中表现出来的产
品和生产能力过剩主要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产品和生产能力过剩而许多高
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而又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生产能力则供给不足甚至大量依
赖进口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是产品和生产能力结构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五是产业组
织结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着低水平过度重复分散
小规模等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行政性条块之间的重复建设在企业内部追求大而
全小而全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六是消费结构矛盾我国城镇居民吃穿
部分用的需求基本满足但在向以住行和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性消费为重点的
需求结构升级中遇到困难从而出现了低层次消费过剩高层次消费不足的“消费断
层”现象在农村也存在着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使某些消费难以实现的问题七是
就业结构矛盾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中心的工业化模式必然使政府将推进工业化的主
要依靠对象放在大企业身上而对产值贡献相对较小但就业创造能力强机制灵活
47
市场适应性强的中小企业则予以轻视并在行业准入等政策方面进行限制同时
由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更易提高产值政府一般会将工业化的重心放在资金和技
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上轻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难以根据本国的资源禀赋状况
或比较优势来选择竞争优势产业并形成严重的失业问题由此也造成企业的结构和
产业组织不合理垄断性企业多竞争性企业少市场竞争不充分就业岗位严重不

上述结构性矛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54]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
和城市的转移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完成以前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艰难的任务由此而
导致的城乡结构矛盾表现在产业和地区层面上就是三次产业结构矛盾和地区结构
矛盾城市化进程缓慢大量劳动力停留于农村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过高东南沿
海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前者的城市化水平显著高于后者近年来
我国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增速减缓主要是由于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减缓向非
农产业转移速度减缓的直接原因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受阻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受
阻则是因为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遇到困难其根源是因为行政性过度重复建设
以及低效率产业和企业的退出障碍这些问题又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密切相关所以
从解决结构升级消除行政性过度重复建设和退出障碍等体制和制度问题入手推动
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将构成新阶段我
国工业化推进的主要内容
3 我国工业化中结构问题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 工业化的重要作用是带动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和提高经济增
长的质量但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多年来的结构问题却在相当长时期影响经济运
行的效率和增长态势
首先 工业化中的结构偏差问题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受到需求制约一国的产业结
构如果长时期大幅度偏离于一般模式则必然表现为结构偏差它表明生产结构不适应
人均收入水平所决定的一般需求结构需求的增长是由需求结构的变动决定的所以
生产结构偏差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会受到需求增长的制约从理论上说我国的工业比重
过高所导致的工业品的供给水平超过了人均收入水平及需求结构决定的正常需求水
平虽然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工业品消费比重一直很高并
形成了惯性但需求结构变动中物质产品需求比重下降而服务产品需求比重上升的规
律的趋势(恩格尔定理的扩展说明了这个趋势的普遍性) 对工业品的需求增长不能不
48
受到这种趋势的制约其结果是在市场机制起调节作用并且没有外力干预的条件下
工业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越来越突出这表面上是总需求不足的影响从根本
上看这其实是产业结构偏差导致的需求结构的制约
工业化中的结构偏差问题对需求制约还表现在 工业结构升级缓慢导致工业品的
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动对内不能适应城市消费水平提高和农村消费领域扩大
以引导和拉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对外不能较快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促进商品出口的
稳定扩大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和发展水平落后我国消费性服务的规模种
类和质量不适应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由于服务消费与产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可替代性生产结构的偏差难以通过消
费结构的调整来缓解加上服务的特点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服务供给不发达服
务需求就难以表现出来潜在的服务需求更不可能被开发出来
其次 工业化中的结构偏差问题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究其原因一是第
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影响了第一二产业和整个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第三产业中的很
大一部分是为第一二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服务的如交通运输邮电
通信商业仓储金融保险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等产业部门不仅是连接生产
与市场的中间环节而且是其它产业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这些第三产业部门的
发展滞后会影响第一二产业以至整个经济的协调增长和增长效率的提高我国教育
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则一直很低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同时期
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也直接制约了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二是工业结构升级缓慢
影响了工业和整个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重制造业的较快发展和比重上升是国民经济
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增长质量的基本条件也是工业结构由高加工业化向技术集约化
转变从而工业增长质量上升的重要前提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更应如此我国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更新和升级不可能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
更多地要靠国内重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工业的发展来提供而不能过多依靠进口但90
年代以来工业结构未能实现向这个方面的转变导致工业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缓慢
质量和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对内不能有效拓展消费需求对外不能较快增强国际竞争
力工业增长质量以至整个经济增长质量不能取得较大的改进
3.2.2 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任务
我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继续推进工业化依然是我国经济
中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的特殊性以及产业结构偏差的
49
存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工业
化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内容当前推进工业化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但中国独特的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
差别使得其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尤为突出我国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其一是
三农问题比较棘手农业仍然是最脆弱的产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缺乏稳定的增长机
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全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
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
都十分落后“三农”问题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其二城市
化水平低城乡关系不协调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城市化
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从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妨碍着全国
“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世界银行在1987 年世界发展
报告中说世界银行始终认为工业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生产率和收入的一
个手段[55]而要达到工业化的这两个目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使农
业剩余劳动实现非农化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相当庞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
移关系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是工业以至整个经济稳定增长的基
本条件因此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项既重要又迫切的任务
第二 推动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前提也是
工业化演进的条件我国由于市场化明显滞后并影响了工业化的有效推进使市场化
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成为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市场化落后的基本表现
是各种市场和市场中介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中心
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太低只有促进各种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的迅速发
展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才能为工业化的有效
推进创造条件就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看工业化应当与城市化协调推进的而我
国由于农村人口数目庞大加上经济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
业化的发展城市化滞后不仅导致了农村工业的分散性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
资源并破坏了环境影响了工业化的效率而且妨碍了市场化的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
展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较快转移因此要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和效率必须加
快城市化的速度使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第三 推动工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工业化的基
50
本支撑力量是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技术变化专业化以及贸易扩张从经济发达国家
的经验看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一般伴随着工业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上升而我国
工业结构升级缓慢则影响了这两个方面的进展目前我国工业比重过高的结构性偏差
问题使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超过人均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决定的需求水平这明显
制约了工业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及国际市场的拓展但是没有工业结构的
较快升级我国工业的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进因此在现阶
段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加快工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工业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
提高是一个重要任务
3.3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科学选择
3.3.1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转型
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转型包括由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体制转型由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增长方式的转型进入21 世纪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经
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中国经济在体制转型增长方式转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
转型的基础上开始进入了中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历史性转换阶段
1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世界工业化新趋势背景下的转型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趋势日益明显
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电子技术计算机的发明信息技术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的新产业群的兴起使新材料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激光人工智能等技术成
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
会向信息化时代迈进使经济发展的动力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随着世界经济结构
的调整与转换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也日益加深全球化也对
世界工业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与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相比较我国的工业化存
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企业规模方面我国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都比较小化学工业
石油加工业钢铁工业的平均规模的国际差距很突出2002 年中国企业500 强的
平均生产规模只有世界500 强的6.5% 平均的营业收入只有500 强的5.3% [56]在工
业生产效率方面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也有较大
的差距同时工业的生产设备产品质量研究和开发能力与国际水平相比较差距更
51
大这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表现得特别突出目前我国虽然具有了世
界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但是要实现新型工业化还有许多艰巨的任务要完成
因此中国完成工业化不能再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来完成必须进行工业化发展路
径的转型
2 新型工业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路径的转型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日益明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
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融入到了国际分工体系中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给中国
工业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信息化发展的挑战经济全球
化的根本推动力是新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则以信息革命为标志信息革命促使社会
生产由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我国在经济的信息化方面迈出了很大
的步伐但总体上我国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中国工业化
发展面临着生产全球化的挑战生产全球化居于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地位在生产全球
化过程中境外生产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出口贸易而我国企业基本上
还停留在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和国内生产国际销售的传统状态之中三是经济全球
化加大了中国工业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经济竞争难度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将
更为激烈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竞争的劣势是技术劣势
和综合实力的劣势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要在全球化背景下
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进行工业化路径的转型
3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加速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路径转型
加速完成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但是要加速完成工业化就必须从中国
的国情出发对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进行反思实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型我国国情
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二元结构特殊存在巨大的城乡发展差距2002
年全国总人口为128453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78241 万人占总人口的60.9% 城镇
人口为50212 万人占总人口的39.1%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7703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
均纯收入为2476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
32.14% [57]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差发展成本高6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丘陵33%
的国土面积为干旱区荒漠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的生活和生产17%的国土
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如果世界平均的发展成本为1 则中国发展成本与世界平均值
的比为1.2 1 工业发展成本是1.25 1 农业发展成本是1.05 1 基础设施成本
1.28 1 区域开发成本是1.25 1 [58]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必须努力克服传统
52
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进行工业化发展路径的转型走出一条既不同于发达国家
也不同于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与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完全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3.2 新型工业化的内容与特点
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的后来者 从经济发展的质态水平上看和发达工业化国的
程度落差是明显的启动工业化的动力因素也根本不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
中工业化是由自身的制度结构文化传统促成的是内部创新所引起的经济社会
变迁尽管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冲突但总体上这种矛盾和冲突是以一种线性的时间
序列展现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和冲突就被消融于历时性的发展过程中与
发达国家内发型工业化相反中国的工业化一开始就具有被动抉择的性质它不是由
内部促成的自然发生的过程而是一种由外到内的传导性经济社会变迁传统与现代
性的冲突表现为两种异质文明的冲突正当我们大力推进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时西方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业已完成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工业化痛楚和发展性危机
引起人们的普遍批判与反思这时信息化潮流首先在发达国家涌起并迅速席卷全球
中国处在前后夹击之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压力自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
和现代化的引力等多种力量在中国发展路径中耦合[59]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非均衡性多种经济形态按地域与行业分布混合交叉存在
同时面临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社会历史的发展使二者共生于同一历史空
间也必将纳入同一历史进程
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中间过程 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
业化时代而发展中国家正在奋力进行工业化但由于国情不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的工业化是在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技术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各国进
行工业化时所走的路径也并不完全相同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在国内国际环境制约下
的一个必然选择其实质内涵在于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避免其带来的负效应通过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创新党的十六大指出新工业化道路
是一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是一条科技含
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
这一道路的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遇到来自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
面的压力同时也面临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等新的历史性机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
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53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从我国的资
源禀赋出发有利于将我国现实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所走
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应包
括以下内容
第一中国新型工业化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新
型工业化是后发式的与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水平差距依
然很大这种差距客观上使我们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这主要表
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利用原发式国家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同时还可借
鉴原发式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二是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走完
原发式国家用了很长时间才能走完的路程三是没有结构调整的沉重包袱改革
和创新发展的阻力小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对经济发展很重要但要实现后发优势需
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它需要借助一定社会能力主
要是指企业家队伍现代公司制度资本积累技术积累和比较完备的政治经济
法律文化等制度结构等且这种社会能力越强后发优势也就越容易发挥出来
其次后发优势的发挥是一个不断重复学习积累创造的过程要发挥后发优势首
先要学习和模仿然后是积累和创造这就是模仿创新因此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
就是不断模仿创新的过程第三是后发优势是一种相对优势后发优势源于落后落
后是一种劣势但在现实中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就看后发国家能否创造转换条件
它决定后发劣势向后发优势的转化
中国新型工业化是跨越式的 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是指落后国家直接吸收发达国
家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制度等人类先进文明成果超越一些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
快速提升工业化水平使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实现跃进的一种工业化方式
跨越式工业化打破了以往经济发展缓慢渐进稳步的常规顺序以快速突进的特
征出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由较低生产形态向高级生产形态转变使生产力水平迅速
提高进而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跨越式发展
第二 新型工业化应是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在工业化的推进机制上
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世界经济史表明建立在个人或社会资本产
权明晰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是目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发展的唯
一的制度基础这也是20 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自由化浪潮势不可挡的根本原因要
发挥好后发优势在我国新一轮工业化中的作用就必须充分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性
54
坚持走民间发动为主的工业化之路避免发展道路上的失误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
型的工业化道路既能够发挥市场机制的巨大推动作用又可以通过政府导向弥补市
场的不足缓解经济的周期波动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60]而且新型工业化的
推进不再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和国有经济的发展还要更多地借助民间的力量和非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采用一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以
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第三 新型工业化必须融入全球化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新型工业化是在全
球化飞速发展我国已加入WTO 和全面实现对外开放的新背景下进行的虽然我国
仍然具有大国的某些优势如人口多市场大资源品种相对齐全各地经济具有一
定的互补性等但已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搞“大而全”和“小而全”
不顾国际市场需求和自身的优劣势建立国内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而必须以
全球市场为舞台以各国跨国公司为竞争对手以国际统一规则为约束以发挥自身
比较优势为策略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手段以占领国际市场为目标积极主动参与
国际分工走开放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 中国新型工业化应坚持产业间动态平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工业化与城
市化协调发展工业化的本意是产业化实质是专业化而不仅仅是发展工业在市
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工业农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由市场
需求和竞争决定的各个产业的发展和地位变化有其内在规律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是
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在依靠市场来推动工业化的先行工业化国家是没有城市
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之分的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
动具有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的农村可以依据经济规律演化为新兴城市在农村
与城市之间不存在鲜明的鸿沟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边际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是基本相当
的如果存在较大的悬殊劳动力和其他要素就会选择向较高边际生产率和生活水平
的地区转移工业化是在城乡之间协调推进的
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内在发展机制促进其良性发展 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推进工
业化进程中同步地推进城市化一方面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工业化逐步
诱导城市化进程并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促进
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工业化有力地促进了初始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反过来给
经济增长注入强大的动力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互相促进的机
制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可形象地称之为“发动机”与“加速器”的关系缺乏工
55
业化支撑的城市化是缺乏基础的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也失
去依托难以为继
第五 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按照新型
工业化的要求工业化的过程应当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互为推动力量的过程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是基础这个基础的现代化水平越高信息化的效益就明
显首先以高新信息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
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提升和改造要鼓励传统产业的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
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其次建立支撑信息化的新产业体系建立我国自己的信息技术产业并使信息产业
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从而为制造业信息化提供强大后盾同
时还要建立新的适应信息化需求的教育体系第三全面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 企
业应该将信息化广泛应用于企业重组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和产业调整中使企业数
据通信网络化经营管理电子化生产流程自动化产品设计智能化信息服务社会
化同时应加快电子认证现代支付系统和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微电子计算机网
络技术的应用加快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
争能力这是在信息化条件下以企业为主题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前提[61]第四
走“工业化的信息化”道路注意以工业化的方法工业化的观念和工业化的企业规模
实现信息化否则也不可能形成我国信息化的工业化发展势必拖延我国信息化的
进程我国的信息化企业也不可能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第六 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以人为本”的新
型工业化简单说就是指以尽可能多的人为主体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需求的工业化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就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宝贵财富反
之则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在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应从发展劳动力资源
优势角度出发注意把握经济增长和就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第三产业与工业化协调等方面的关系
我们要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区域如各类城市城市带和产业聚集区等大
力发展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的适用技术和中性技术将更多的农民纳入工业化轨道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工业化或就业的岗位要建立和完
善劳动力市场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加强就业服务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让
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工业化或就业的能力只有“以人为本” 才能在工业化过程中重
56
视增加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才能尊重劳动者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才能优
先发展教育不断提升人的素质才能依靠国民的主体农民来推进工业化才能让
尽可能多的国民分享工业化的成果
第七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
的过程中基本上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世界自然资源日益短缺
环境不断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不允许再走这样的工业化道路唯一的选择
只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62]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
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主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本质上
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
新型工业化开辟出了新的思路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
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通过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
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
可以将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
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造成污染的废弃物
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同的
根本特点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保护
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走边发展边
保护的新路子
3.4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战略定位与框架
3.4.1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战略定位
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基本挑战即人口总量就
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三大高峰相继来临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生态
环境进一步恶化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上述这些挑战严重制约着中国
未来发展面对全球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和中国传统工业化的
经验教训从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现状出发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包括以下几方

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和定位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双重目标 一方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工业化的
57
任务另一方面要迎接信息化的挑战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第
一要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很不平衡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
期阶段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加速实
现和完成工业化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第二要实现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和升级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要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实现工业产业结
构的高级化和现代化第三要加快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农村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新型
工业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传统工业化仅从单方面考虑工业发展损害了农业的发
展忽视了工业对农业的带动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在走新工业化道路时必须把农
村的工业化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不可缺少的内容第四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将我
国传统的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工业化转变为以集约型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新
型工业化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强调利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2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定位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容有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
在新型工业化的建设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以信息和技术为动
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二以
可持续发展指导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我国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
进程中要特别强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来降低工业化的社会成本和经济代价第三以技
术进步推动集约式经济增长的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是现代科学成果在工业领
域得到广泛综合地运用的过程因此新型工业化应建立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基础
第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较低所以在新型工
业化进程中要以充分就业为先导要处理好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
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要扩大就业实现劳
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3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定位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以战略创新推动中国新型工业
化的实现首先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路径创新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
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吸取发达
国家和中国传统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在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中走资源节约和环保型的工
业化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保型的工业化体系以经济效益
58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目标第三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创新
把科技的产业化放在新型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的突出地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
结合第四实施加速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创新战略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新型工业化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必须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要与世界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保持同步在那些对我国新型工
业化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科技领域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第五实
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创新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教育
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推行素质教育扩大教育资源加快创新
人才的培养[63]
4 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创新
就推进新型工业化而言 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首先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中要以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作为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大力发
展并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导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为补充的
新所有制结构格局其次进行市场制度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大力促进市
场的发育特别是要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消除市场发育的障碍变市场直接干
预为间接调控切实打破市场的条块分割第三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加
快国有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改变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的状况强化产权的激励
和约束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新的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为前提使政企职责分开第四促进产业制度的创新产业制度的创新既要面
对世界工业化的趋势又要立足于中国工业化的现实状况依据主导产业更替的作用
机理和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应作好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产业发展规划第五加
快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政策指导下市场就业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劳动制度
推行多种就业形式统筹城乡就业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利用国际国内
两个市场扩大就业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3.4.2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框架设计
从中国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框架设计应包括以下内
容[64]
1 目标环节
工业化概念的内涵本身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因而衡量工业化实现程度的具
59
体内容和标志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作为一个后起国家中国实质上只能
是在动态地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中去实现自己的工业化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在有关工业化的几项基本指标上取得快于先进国家的增长和进展邓小平同志
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在2050 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就
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指明了追赶的方向和相应的数量标识
2 中心环节
制度创新是新型工业化模式构建的中心环节 对于中国来说实现工业化重要的
并不在于自然资源是否丰富人力资本数量是否充足而在于我们的政治经济体制的
不断改革完善和创新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期
在新旧体制的交替中存在着大量的制度空白或制度缺失甚至还存在着与旧有社会结
构相适应的制度严重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因此政府应积极地进行制度创新主
要应包括鼓励技术和技术转移的制度创新鼓励产业结构转换的制度创新资源利用
和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创新等从微观经济主体看要在产业组织技术研究与开发
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因而制度创新是新型工业模式的核心
3 基础环节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新型工业化模式的基础环节 构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
型工业化模式首要的问题和关键所在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人力资源具有动态性其智力技
能知识有一个形成更新的过程人力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会
提高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资源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传
统产业的渗透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信息技术使自然资源得到节约加强了信息的替代功能从而减少了物质生产造成的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总之实现工业化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转变增长方式必
须依赖于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
4 实现环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途径是信息产业融合所带动的结构跨越式发展 主要体现
在传统工业化方式的根本转变上即产业间对信息共享知识协同和交互服务等方面
的同质性的增强而不同产业在实体产品制造工艺和物耗等方面的异质性则相对缩
小其核心是要由信息化来改造工业化使工业化摆脱传统发展框架实现工业化与
60
信息化的互动其结合点便是产业融合由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不仅仅是技术
上的互动或更大范围内的经济性互动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互动随着产业
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普遍性会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
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最终改变整个经济和社
会的面貌我们要坚持全面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新的产业模式塑造新的产业带形成新的地区分工和新型
城乡结构
5 调控环节
在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的政府宏观调控是新型工业化推进的重要环节 从工业化
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模式也可以看出似乎没有比市场经济模式更优越的体制但市场
失灵同样不可避免以至于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先进国家政府政策对工业化进程
中某些方面的干预往往会收到市场机制难以达到的效果尤其作为后起国要在本世
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工业化过程中主要发展指标的增长速度至
少必须相对快于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增长速度这是一种超常规的跨越式的发展这
样一种超常规的发展过程只依赖作为常规模式制度基础的市场制度是无法实现的必
须同时借助政府的行政干预通过政府主导下的各种社会和经济的改革措施学习先
进国家或地区有效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工业化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政府工业化战略
和政策对某些市场调节过程的有效替代以加快工业化进程[65]
6 保障环节
完善的法律和高效的制度是新型工业化模式的保障环节 构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
目的首先在于发展即把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来考虑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宗旨
是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模式的目标
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及制度作为保障同时辅助各种政策以保证工业化过程中良好
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7 监测环节
我国工业化还处于较低水平并带有 二元结构特征由于过去走的是一条重工
业为主的数量型扩张道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结构调整和优化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
的重点因此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必须对经济的增长质量做出监测和导向建立一
套系统全面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根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
基本国情按照新型工业化内涵和可比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借鉴国内外关于工
61
业化阶段性标准应构建综合反映评价和衡量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结构变动
科技含量经济效益资源环境状况人力资源利用与劳动生产率产业信息化水平
等的指标体系更好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起到导向和监控作用[66]
62
4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路径结构跨越式升级
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题 知识经济时代的降临为传
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提供了技术手段也为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升级提供了契机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产业结
构知识化跨越转换的关键是促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耦合与互动, 经济结
构优化升级所带来结构效率将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源泉
4.1 产业转型结构调整与结构跨越式升级
4.1.1 结构调整与优化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
1 经济结构的内涵
经济结构包括资源配置结构 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以及与这些结构相联系的城乡
结构地区结构和制度结构在现实经济中经济结构是一个复合体它是各种社会
经济和自然资源要素按照一定制度规则在产业地区以及企业之间进行配置的比例
关系以及产出和分配关系等
从资源要素的配置角度分析 经济结构就是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在产业
地区企业之间的配置关系状况它包括了资本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土地
能源原材料等资源配置结构等这是经济结构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就一个国家或
一个企业来说生产要素配置或投入结构状况是衡量其经济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量化
指标一般说来凡是资本技术等现代要素投入比例较高的国家经济发展能力也
较高相反主要依靠活劳动密集投入的国家经济发展能力都较低从产出角度分
析经济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的全部生产总量在产业地区企业之间的构成比例状况
它包括二次产业结构农业结构工业结构服务业结构产品结构等这些是经济
结构的主要内容产出及其结构是反映投入的结果它是衡量一国或某一地区经济发
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看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凡是农业产出
所占比重越高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比较低而工业服务
业产出所占比重越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比较高从需求和
供给角度分析经济结构是由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组成的它是经济结构中两个高度
相关的方面有什么样的需求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供给结构但是供给结构也会
63
对需求结构起引导作用特别是在某一社会经济发展时期或特殊的制度结构背景下
供给结构还会决定社会的需求结构制度结构同社会资源要素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和
需求结构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而言投入结构产出结构甚至还包括需求结构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人们经济行为的制度结构道格拉斯C 诺斯指出制度
结构决定着一个经济的实绩及知识技术存量的增长速率人类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
形式以及组织人类活动的规则的执行体制是经济史的核心这些规则不仅造就了引导
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和非激励系统而且还决定了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的基础[67]
合理的制度结构会导出合理的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并影响和约束需求结构
2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
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 一个是在经济结构不变的条件下
由产业部门同步扩张引起的经济增长另一个是由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即在一些产
业部门迅速兴起扩张并不断替代其他产业部门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通过结构的
规律性调整和转换而实现的在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换体制和组织
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提供动力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的形成往往
伴随着一次大的经济结构调整
在结构转变过程中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与非农产业的地位不断上
升是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规律在17 世纪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
社会经济结构它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自从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现并迅速得到普及
之后工业体系很快形成并作为完整的现代产业部门迅速扩张随着工业的飞速发
展社会物质财富由工业部门贡献的份额不断增大这使得工业部门逐渐取代了农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统治地位成为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在工业部门的不断
膨胀过程中社会对服务产业的需求也在扩展于是交通通讯商业零售金融
信贷科技文化和教育卫生等产业部门迅速成长起来这时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
重开始下降服务业比重开始上升当社会物质财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服务业在国
民生产中的比重最终超过工业变成经济结构中最大的产业部门总之一国的现代
经济增长就是要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社会即工业化社会
而后再向服务业为主的社会转变即后工业化社会
在近现代经济史上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由不同产业部门增长动力的消长和变
64
动实现的其中主导部门的转换使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结构调整对发
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除了传统的资本
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外资源再配置对增长和效率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中最重要
的是资源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结构性转移二战以后一大批后起国家经济
的快速成长依赖于经济结构的全面转换近些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原有
的分工格局和资源配置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要转变发达国家在调整新兴工业
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也在调整尽管调整的内容难点各不相同所
共同表现出来是经济结构总是由较低级的简单的结构层次向较高级复杂的结构
层次转换与此同步社会资源要素一般都表现出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由此
推动了新兴产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并导致了传统部门的萎缩和衰落
3 结构调整和优化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经过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迈
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效益低
下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实施结构调整
不仅是保持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国际挑战的需要在知识经
济的强大冲击下传统的非知识密集型产业普遍面临生产能力过剩过度竞争和边际
收益下降的问题结构调整成为世界性大潮流调整的快慢成功与否决定着一国
的竞争力水平影响着一国未来的国际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 要想成功实施赶超战略就必须顺应世界潮流从我国长远发展
的战略高度认识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从而加速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和
转型进程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迎头赶上只有理顺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提高经济
增长的质量在21 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
一次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定位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
措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
发展知识经济的快速兴起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这两大潮流对我们提出了严峻挑
战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离实现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不能
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后发效应将工业化与信息化
结合起来直接利用知识经济浪潮带来的新技术新思维新的管理方式来改造
我们的传统产业这样才能大大缩短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培育条件并实现经济跳跃
式发展
65
4.1.2 结构跨越式升级及其理论阐释
1 结构跨越式升级及其特征
结构跨越式升级 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业结构由落后状态快速转换为先进状
态或是快速跨越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长规发展行为它是与产
业结构渐进式发展方式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发展方式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
对产业结构发挥作用和产业非线性发展的结果是产业结构后发优势的体现[68]
结构跨越式升级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生产力发展过程的加速化通过深入考
察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就可以发现生产力发展加速化所呈现的是一种规律性现象从
产业结构发展的进程来看每一个新的经济形态的生产力都比它先前的经济形态的生
产力发展得快而且呈现越来越快的加速度态势特别是人类进入近代大工业机器时
代后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的投入时间产品的产出时间产品的流通
时间和产品的消费时间都呈现出了大为缩短的状态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以
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新材料技术产业新能源技术产业等新兴技术产业群
的迅速崛起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将具有更大的推动力和牵引力以拉动产业跨越式发
展二是生产力发展结构的快速扩张化生产力发展结构的扩张主要是指生产力系统
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新的集约增值体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结构与优化效益生产力
发展结构的扩张化正是在生产力系统开放扩展之中生成并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
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三是生产力发展要素的智能化生产力
发展要素的智能化主要是指人在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其职能不断发展并且
日益对象化物化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去并表现出智能化趋势首先是劳动主体的智
能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人工智能生产系统部分劳动者是掌握现代
科学技术的科技劳动者劳动者除了必须具有体力和以经验和技巧为内容的智力外
还必须接受现代教育劳动者变成知识型劳动者其次是劳动资料的智能化这包
括生产工具能源设施交通通信工具等方面再次是劳动对象的智能化这表现
为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大化材料化和精细化包括劳动对象的品种规格不断增加
质量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出现了人工合成材料代替天然材料的趋势生
产力要素的不断智能化揭示了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源泉蕴藏着结构跨越式升级的巨
大潜能四是主导产业(群)的知识化是结构跨越式升级的直接动力理论和实践均证
明非均衡是经济增长的普遍规律经济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
新能力的产业(群) 实现结构跨跃发展的关键在于将知识和信息技术植入主导产业
66
形成新兴主导产业群一旦由知识创新所推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将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区位优势产业间因技术物流等紧密联系而构建成一
定规模的产业群保持其对主要竞争者的优势主导产业群通过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
效应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将引起若干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产生飞跃从而推动产业
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推动知识化跨跃发展的实现
2 结构跨越式升级的理论阐释
1 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的理论阐释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要素市场是均衡的无论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的角度
看资源都达到了长期的有效配置即帕累托最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国民生产
总值增长看作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这些观点集中反
映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新古典增长模型为
GU = GA + bKGK + bLGL
式中 U G K G L G 分别代表总产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K b L b 分别代表资本和
劳动的收入份额A G 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新古典理论以竞争均衡假设为前提 把各种投入划分为资本和劳动两大类而总
产出增长同资本和劳动加权平均增长的差额则构成整个经济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的数量但是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行政机制都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均衡调整因此
不同部门中劳动收益便会有差别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
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优化便会加速经济增长因此在经济增长因
素上结构主义者在新古典主义所分析的几个因素基础上加上了结构因素即将A G
分解为包括资源配置(即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较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及规模经济等
项目钱纳里鲁宾逊费德等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加进一些
结构变量以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结构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一研究所设立
的模型其回归方程一般式为
0 1 2 3 4 5 6 (1/ ) v L E A F D G =a +a Y +a G +a X +a X +a X +a X
式中 v G 是总产出,1/Y 是投资与GNP 的比率(资本存量增长的替代变量) L G 是劳动力
增长的度量E X 是劳动质量(或教育)的度量A X 是出口增长的度量F X 是国际收支
67
逆差的度量XD是发展水平的度量ai (i =1— 6)为常数
根据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
系现代经济的迅速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即表现为国民收入的增长
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高
级化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动
力不同产业部门的内在关联要素是它们之间的技术联系传统产业受到市场容量和
科技进步的制约经济增长必须转而依靠高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持通过结
构性转换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信息技术以其极强的渗透性极高的倍增效应
体现出最活跃的现代生产力特征成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核心与代表极大地影
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程度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引致了生
产率较高的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壮大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等
各领域的普遍采用使这些传统产业得以改造与优化促进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
合理化与高度化信息技术还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了产品中的技术含
量和竞争力
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阐释
首先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众
多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与学派对经济增长因素及其作用的认定不尽相同索洛(Solow)
在1956 年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假定了一个效益为常数的两要素生产函数
Y = F(K, L) (K 为资本L 为劳动Y 表示产出)
从上式可以看出 索洛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L 按固定的比率增长这
个增长率n 被假定为外生的如果将生产函数表述成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
斯函数即Y = Ka L1-a 可以证明人均资本增长率可表述成如下形式K/ K sKa 1 n
·
= - -
(s 为储蓄倾向)如果假定人均资本增长率为常数上式两边再对时间求导可得
0 = s(a -1)K/ K
g
由于a <1, s ¹ 0 因此K/ K
g
0 表明为常数的人均资本增长率为零
可见 索洛的古典模型以规模经济效益为常数的生产函数为特征是一个与完全
竞争相一致的假定它考虑两个方面的生产要素一方面是可积累的资本另一方面
是可积累的劳动在没有外生变量(如技术进步有规律的人口增长)的情况下资本
边际效率无限递减的结果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边际效率越来越低最终将导致
68
经济增长源泉的枯竭因此依据索洛的模型长期的经济增长只有在外生变量的作
用下才能实现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及其追随者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组以内生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的
论文探讨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
罗默于 1986 年建立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除了考虑资本和劳动两个
生产要素外还加进了第三个要素知识相比之下罗默的理论更趋合理其主要表
现在第一罗默承认知识能提高投资收益从而说明了一定时期内投资收益率的现
象和各国间经济增长率的非收敛性及长期收益增长的原因第二新古典理论认为技
术进步只是外生决定的偶然的无成本的资源而罗默等人的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
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必然像在机器上投资一样在知识上投资第三罗默承认投
资促进知识积累知识又刺激投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得出投资的持续增长能
永久地提高增长率的结论[69]
罗默于 1990 年给出了第二个模型其中假定有四种投入资本劳动人力资
本和技术经济中有三种类型的部门研究部门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最
终产出(Y)是劳动力(L)物质资本(X)和用于最终产品生产的人力资本(H)的函数其生
产函数可写成
1
1
( , , )
i
Y H X L H a Lb X a b
u
¥
- -
=
= å ( , 为小于1 的常数)
中间产品的生产指对资本品的生产 研究部门的投入是人力资本和己有的知识存量
产出是新设计新技术而模型假定每种特定的资本品对产出具有单独作用模型中
引入了知识的外在性将资本品的种类作为描述专业化的变量来研究专业化对经济
增长的影响对世界各国间生产率的差异作了较好解释
其次 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是内生经济增长的源泉按传统的增长理论经济增
长取决于可利用物质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随着科学技术影响的日益增大传统的
增长理论已无法解释很多经济现象比如对于劳动力价格较低的穷国同样的投资应
比富国雇用更多的劳动力进而更快地促进经济增长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其中致命
的缺陷在于传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假定为由某种外生力量所决定并按某种外生
的速度发展技术进步不在资本物品中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反内生经济增长理
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并且原有意义上的劳动力概念也应为人力资本故此
69
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应为人力资源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管理效能和技术水
平其中人力资源(以受教育程度衡量)和技术水平(以专利权数衡量)实质上就是科学
技术人力资源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源技术水平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
成果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还将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专业化的知识强调专业知识和人力
资本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可使经济产生递增收益罗默在其内生增长
模型中进一步将知识视为除资本劳动之外的第三个生产要素认为知识作为生产
函数的投入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更为重要投资收益更为明显
第三 信息化加速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是知识的来源
知识是由信息提炼而来的而信息化加速了信息向知识的升华从生产力要
素构成上看信息化使得知识与技术的投入己经成为生产力各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
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更为突出同时知识与技术也成为决定劳动力素质生
产要素优化组合物质与能源开发及利用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使经济发展的面貌
得以彻底改观[70]
总之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不仅从结构因素方面推动着经济增
长而且它本身就作为内在的源泉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也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直
接理论依据
4.1.3 产业转型与新型工业化
1 中国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对中国而言 在继续完成工业化阶段任务的同时又必须面对和适应信息时代的
更加艰巨和更加高级的目标要同时实现国家信息化生态化集约化竞争力全
球化和社会公平等多元化目标必须在统一理解的共同基础上应用动态形式的理念
和追击模型的设计同步地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进行周期性定量对照与比较最终求
得实实在在的“零距离”逼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种典型二元式的中国工业化进程
只有发挥后发优势和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通过“体制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的全面进步才能完成新型工业化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国推进
新型工业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首先 中国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镇化水平偏低就业压力大国际
上通常用三个结构性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达到工业化的标准农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
人口上升到60%以上1979 年在中国GDP 总量中第一产业占28% 第二产业占
70
48% 第三产业占24% 2002 年上述比例变为15% 51%和34% 从产出角度看
我国已经大体上完成了传统工业化过程我国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员的比重虽然从1978
年的70.5%下降到了2002 年的49.5% 但远未达到农业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
比重应该低于20%的要求我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虽然由1978 年的17.92%上升到
2002 年的39.11% 但仍然远低于国际标准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是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最为重要最为艰难的任务
其次 资源环境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矛盾资源总量丰富和人均资源不足是
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由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高成长时期经济的高速增
长是必然的选择而伴随着高增长的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材耗同时我国水土流
失严重草原生态退化森林资源减少大气环境恶化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生物物
种安全问题等使得我国国家生态安全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
展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作用将日益突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虽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
但同时这一矛盾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制约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真正实现
第三 企业规模小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低一是制造业
规模太小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不高我国缺少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有综
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尚没有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其配
套协作的企业群体企业普遍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形不成规模经济产品不能适应市
场需求变化根本无法与有实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抗衡二是制造业结构仍然偏轻表
现为装备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仅为26.5% 1999 年远低于美国41.9% 日本
43.63% 德国46.4% 法国39.63% 英国37.33% 韩国45.3% 等国
特别是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的大国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仍然比
较薄弱工业设计滞后产品开发周期过长我国企业普遍重经营轻设计工业设
计滞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
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71]
第四 新型工业化基础不平衡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并存尽管东中西部的资
源和经济技术环境存在很大差别但在工业产品结构中相似程度却很高趋同化涉
及的产业和产品众多从初级产品到以家电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再到支柱产业目前
还有继续加深的趋势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突出问题低水平
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低技术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能力又十分不足
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贸易与要素流动的壁垒不仅扭曲了资源配置降低了生产效率
71
而且不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能力同时也阻碍了地区优势的发挥加剧了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第五 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较低一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数字鸿沟”有
加深迹象数字鸿沟就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由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
资源掌握的多寡而出现的差距现象二是地区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这种
地域性信息化不平衡现象的表现是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内地
三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全民信息意识薄弱主要问题有全社会对推
进信息化的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信息产业发展规模小质
量不高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四是信息管理体制和机制不
适应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需要条块分割垄断严重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
息孤岛”状态企业集成应用和信息共享少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建设成本过高
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人才普
遍短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五是政府有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建设滞后长期以来
除少数机构外其信息系统数据库等也处在技术水平低规模小资源少的状况下
而且还大多是自成体系以内部服务为主的封闭系统没有向社会开放这种现象不
仅反映出现有紧缺的计算机设备被大材小用信息资源被人为闲置更反映出某些部
门的“信息化”只是徒有虚名
2 加快产业转型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1 产业转型的基本内容
产业转型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科技等发展
现状和趋势采取特定的产业金融财政等政策措施对其现存产业结构进行直接
或间接的调整产业转型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实质是产业创新就我国当前来讲
产业转型即指从旧的产业布局转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服务业全面提升的产业新格局通过结构的不断转换和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传
统工业转型就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推
动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传统农业转型是以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实行改造
包括加强信息技术在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畜牧养殖自动化
自然灾害和农作物产量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应用建成覆盖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信息网
络形成农业产销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政务信息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等信息系
统依托农业信息网进行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创建网上农业市场等等
72
2 产业转型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 信息技术相当于现代产业中的神经
系统已经渗透到了工业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产业转型的目的是要实现我国经济发
展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
的平台使各产业实现产品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市场供需信息化和决策与管理
的信息化
二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由于产业转型要以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来改造我国
的传统产业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就能使工业化时间缩短进程加快对于
工业产业来说传统的工业化进程一般要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业化和
知识技术集约化等四个顺次演变的阶段从生产要素的构成上看则表现为劳动密集
资本密集知识技术密集等三个顺次演变的阶段从产出效果上看主要体现为低附
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而产业转型要求我们打破常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向工
业化的各个高级阶段演变使第二产业演变的速度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及服务
业的融合能够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
三是提高整个工业的技术水平 效益水平和竞争力产业转型对科技进步和劳动
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继续加强国内研究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上
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大技术引进和技术交流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利
用国内外多种渠道多个层面的科技资源使我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得到
迅速发展1996 2002 年我国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21.6%
比同期全部工业产值增长速度高10 个百分点以上事实证明产业转型能够促进科技
进步而科技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是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业转型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良好的
产业格局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较少的国家要保持经济社会
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产业转型就是要实现产业结
构的优化升级只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保持长期增长的势头做到高增长低
能耗低物耗少污染
4.2 信息化与产业融合
4.2.1 信息化与产业融合趋势
1 产业结构的知识化趋势
73
知识技术进步能有效改变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变化国际竞争的经验
表明知识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技术进步对产业国际
竞争力的作用体现在知识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
能从而促进产品竞争力提高同时知识技术进步对管理和组织制度创新具有促进
作用通过管理和组织制度创新可以保持和扩大工业品国际竞争的企业规模优势
资本实力优势和市场营销优势从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意味着知识已取代了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不
仅是教育和科研活动的基础要素而且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直接影响新产业的形成
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并加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首先 产业结构日趋知识化产业结构的知识化是促进产业演进的基本动力一
般表现为知识产业在全部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规
模扩大知识产品的价值在产业产出的价值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产业结构的知识化
主要从两条路径同时推进的其一是新兴的知识产业迅速发展知识产业取代传统产
业成为主导产业其二是用新知识和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就是传统产业的知识化
改造高技术融入传统产业后焕发了传统产业的活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升
了整个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
其次 知识关联度影响产业关联度[72]产业关联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之间
的投入关联和产出关联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围绕着知识生产知识扩散知
识应用的过程展开产业之间围绕知识生产和价值实现形成产业系统知识产业群中
的上游产业是知识生产业主要由科研组织承担它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其他产业提供
知识产品或劳务由此形成了以知识产出和投入为联系纽带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知识
扩散主要由教育培训机构承担知识应用主要由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承担它
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科研部门提供的知识产品而是依据本产业部门再生产的要求对知
识产品形成需求知识在科研部门扩散部门和应用部门之间的转移比例是产业关
联度的决定因素也是确定产业之间联系方式的重要因素
第三 产业分化与融合重组趋势不断加强产业分化的加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知识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随着知识生产的发展原有的知识不断分解
衍生出新的学科体系在知识分解衍生的同时大量的新产业在新的知识学科体系
的基础上形成另一方面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产品日益知识密集化全能型生产
企业难以满足新的更高效率的要求一部分服务性业务从制造业企业中分离出来由
74
专业管理公司信息服务中介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服务类企业承担从而加快了产业
分化同时产业融合与重组也在不断加强产业重组是指原来专业分工明确的产业
重新组合成新的产业或形成产业界限模糊的复合型产业如机械制造技术与电子技
术的融合形成机器人制造业生物技术与医疗技术的结合产生了生命科学产业光技
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衍生出光电子产业等产业在知识技术的推动下经过分化
重组不但形成大量新的产业而且使产业结构体系的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发生质的
变化由于知识具有良好的融合性随着知识的融合产业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原
来专业分工明确的产业组合成新的产业形成难分彼此专业界限模糊的新的产业关

第四 区域间产业结构在知识经济中得到调整在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产业
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要素成为最重
要的资源知识产业在指向上对原料能源产地的依赖较少对信息密度公共实验
条件科研条件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知识产业尤其是教育和科研两大产业将逐
步向科研基础条件好信息密度高具有技术协作优势的城市或科技园区转移由于
知识具有可移动性可以在地区之间广泛传播和扩散因而高新技术和知识产品将迅
速地从一个地区推广到其他地区推动低递度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各地区间协作和
联络扩大将为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创造有利条件
2 信息化与产业融合趋势
自从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莫尔学院问世以来信息技术以惊人的
速度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主流技术其发展经历了数据处理时代微处理
时代网络时代三个阶段基于internet 和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可以认为是一种最先进
影响最广最深刻的技术组合能够深入到各个领域嫁接许多技术和工艺随着信
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信息的经济主导性日益增加迈克尔L 德图佐斯
认为现在信息工作变成了一种日常事务并占据了整个世界经济的1/4 全世界的
人们都在进行着人类信息技能的买卖[73]特别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可以明显看到
信息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越来越成为经济系统的主要方式和核心内容表现为
信息活动在所有活动中的比重和贡献得到增强信息因素超过物质因素或者说信息
含量超过非信息含量显然商品价值主要来源于土地资本和劳动与商品价值主
要来源于知识和信息其经济主导性是完全不同的商品经济已经和工业经济相脱离
而且一种信号经济或者称信息经济已经出现这种经济的规模比商品经济高出两个
75
等级增长速度是商品经济的两倍半这说明信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日益成为主导性
因素即主要从信息资源获取的价值
产业融合一般指产业之间在技术 业务与市场等方面的融合当信息化快速发展
的今天信息产业内部与外部的产业融合现象普遍存在:一是信息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的
融合如以计算机通信和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的音频视频文字图像数值等
信息内容的融合亦即狭义上的产业融合二是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通过改
造传统产业使之获得生机三是信息技术与其他高技术产业如生物航空海洋等产
业的融合产生了新兴的边缘产业如生物信息产业航空电子信息产业海洋信息产
业等创造出了新的产业门类后两种情况通常被人们称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或信息化
虽然其融合的程度不及信息产业内部的融合但也可将其归入到广义的信息产业融合
的范畴中无论出现于何种情况信息产业融合却有其共同的特征即以网络化和数
值化为基础或多或少打上了网络经济或数值经济的烙印
信息产业就是这种具有高成长性 高关联性和高渗透性的产业这已经为多数学
者所证实和认同例如中国学者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联度
作出了测算他们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工业和信息服务业将传统产业分为农业工
业服务业得出了如下的结果:
表 4.1 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灰色关联度[74]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信息工业 0.610 0.745 0.805
信息服务业 0.623 0.680 0.836
信息产业 0.617 0.713 0.821
从表 1 中可见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联度都大于0 .6 并且信息产业与服务
业关联度最高与工业关联度次之与农业的关联度最小从增长率来看信息产业
的增长率是最高的其次是服务业再次是工业农业最小所以表4.1 中得出的关
联度顺序与增长率的结果相一致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渗透性 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信息化进
程的加快必然加速产业融合的趋势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使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
融合成为可能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已覆盖到生产制造产品设计办公室业
务教育商业娱乐等许多方面信息技术对信息产业及其他产业都具有很强的带
76
动性在产业内部信息技术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超导等产业的发展在
产业外部则带动了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制造仪器仪表海洋航天航空等到产
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倍增性的特点使信息得以低成本扩张迅速开拓新的业务和市场
加速产业融合系统在信息技术中无处不在信息技术对系统的依赖性意味着企业不
仅要重视竞争对手还要重视合作伙伴组成联盟扶持伙伴和实现兼容对企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4.2.2 产业融合的结构升级效应
1 信息产业融合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传导机制
首先 产业融合的学习过程与技术进步产业之间具有不同的技术组织和管理
特点在产业融合中一个产业吸收与融合另一产业的技术组织和管理水平一般
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自我创新即通过自我研究自我探索的方式达到二是仿
制即通过模仿其他生产者的行为而达到这两种情况离不开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
学习过程
图 4.1 技术融合的学习曲线[75]
资料来源 Gaines Brian R. 1998. The Learning Curves Under1ying Convergenc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57 P7-34
根据学者们对组织学习和技术学习的过程的经验研究 可以描述出产业融合过程
中技术业务和组织学习的一般规律学习的开始存在着一个较难的突破和整合过
程因而学习曲线上升得较为缓慢当技术业务变得熟悉时学习速度加快学习
曲线上升较快而当技术业务成熟时学习便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学习曲线趋
于平缓通过学习过程发生产业融合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强的生产
与价值创造能力产业融合带动经济结构转换与升级主要是通过产业融合在产业内
的企业之间和各产业之间的模仿扩散过程实现的
77
其次产业融合在产业内企业之间的模仿扩散根据模仿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可知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必定存在着首先发生融合的某些强势企业这些企业通过
融合过程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特征获得了更高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其他企业为了达到
与这些先发企业相同的技术组织和业务状况必然纷纷模仿这些强势企业的行为
逐渐达到产业融合的水平因而通过产业内企业的技术组织和业务的学习过程
经过一定的时间该产业内的多数企业获得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高的价值创造能
力从而使该产业获得了升级
第三 产业融合在产业之间的扩散传导某些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的关
联性它与其关联性较强的其他产业的融合提高了这些关联产业的技术水平或价值
创造能力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就是这样首先与信息技术发生融合的是机械
电力汽车等产业例如机械与电子产业的融合形成了机械电子产业通过技术业
务与市场的创新获得了新的增长能力使传统的机械产业和电子产业摆脱了衰退的命
运由于机械与电子产业的融合起到了示范人的作用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为了适应
新的竞争环境和追求新的机会其他后起产业如医药房地产生物等产业纷纷模仿
先发产业的技术生产或投资行为从而增加这些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的程度
所有其他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都使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得到提
高从而社会各产业结构得到升级
2 信息产业融合的经济结构升级效应
传统理论对经济结构转换与升级动因的解释主要有需求收入弹性说 生产率上升
说和制度经济学观点这些理论关于经济结构升级动因的解释可以较好地解释传统
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演变规律然而对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动
因解释则可能无能为力例如制度经济学的解释过分强调交易成本节约而忽视由
于技术条件变化导致的社会生产成本的普遍降低现实表明由于网络经济的高效率
性高灵活性和高渗透性网络化和信息化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或服务环节的成本制
度经济学只是注重了企业分工与组织变化和制度安排的改变所导致的交易成本节约
而没有预料到网络和信息融合所带来的企业生产或服务特征的改变以及由此导致的
社会价值增值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制度经济学观点对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动因的解释需要得到修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网络经济表现为高效率高增值
高智力等基本特征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动因表现为网络融合所带来的交易成本
的降低信息技术融合所带来的劳动效率提高和生产成本的节约以及信息与网络融
78
合所带来的信息传递与利用效率的提高
第一 网络融合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在信息时代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信息流通比传统的以通讯和运输为基础的信息与物质流通更迅速更准确更能够节
约更多的交易费用从而极大地增强产业的价值增值能力据专家估计网络化使全
球企业存货平均减少20% 家庭办公减少交通费用20% 30% 各类人员就地举行电
话会议电视会议使旅行开支减少20% 畅通的信息极大地降低了市场调研产品推
销售后服务等费用正是因为网络融合具有节约更多的交易费用的功能因而以网
络为基础的信息流通很快就替代了传统有形的信息传递与物质流通的方式
第二 信息技术融合将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生产环节的成本企业除了通
过网络的利用来降低交易成本外还通过生产环节的信息技术融合来提高劳动效率和
节约生产成本据统计由于计算机工业自动化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使汽车金属
加工纺织等产业节约劳动力30% 40% 最多可达85% 在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制
造业中信息技术使制造业每个工人平均创造的价值提高了24% [76]数控机床工业
机器人和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为信息技术与机械制造等产业融合的产物它们的应
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的效率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且信息
技术与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过程的结合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管理费用和生产决策的费

第三 信息与网络融合将导致的信息传递与利用效率的提高信息包括数据文
本图像和声音等它可以储存于组织或个人的软件系统数据库或操作技术之中
信息与网络融合提高信息传递与利用效率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说明以数值技术和
网络技术结合为基础的网络信息传输是一种成本更低的信息传递方式信息与网络
融合具有规模效率递增的性质能够产生正反馈的经济效果首先以数字网络为基
础的信息传输其成本主要来自于网络线路的折旧费用或租金信息传递成本包
括网络间的结算运营管理维护等成本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制作成本这些成
本主要表现为固定成本的形态即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成本接近于零平均成
本呈明显递减趋势这使得信息的利用呈现出边际报酬递增的规律第二信息与网
络融合还能通过改变服务的内容特征或方式提供应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强或质量
更高的价值增值服务充分挖掘潜在的信息资源
总而言之 正是由于网络和信息融合的上述功能在追求更大的价值增值空间和
更高的效率中不断导致了信息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同时直接参与到网络
79
和信息融合的其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相配套的其他产业也在这种对效率和价值增
值的追求中获得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并由此带动了一国整体经济结构的软化和
高级化
4.3 产业融合与结构跨越式升级
4.3.1 产业融合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1 传统产业改造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传统产业是建立在一般技术基础上的产业部门 当先进技术进入技术的饱和期
原有技术转变为传统技术相应产业部门也变成传统产业部门传统产业在相当长时
间内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其改造升级是
其发展的必经之路
首先 传统产业现状不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一方面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工
业的主体有巨大的国内外市场是最主要的生产能力就业场地和财税来源当前
及今后一段时期冶金石化轻纺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在我国仍有广阔的市场需
求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据统计传统产业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90%
国有增加值的91% 实现利润的86% 从业人员的94% 出口的87% [77]另一方面
传统产业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存在工艺装备和技术陈旧管理方法落后
资源利用率低职工素质与特别是科技水平低下传统产业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较低相对盈利能力低下因此传统产业只有注入高新技术才能提高产品的科技
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实现优化升级和提高竞争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其次 改造传统产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我国作为尚未完成传统产
业革命的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点党的十六大指出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与高新
技术产业相辅相成两者只有同时推进互相促进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
展通过把高新技术引入传统的生产模式向传统产业渗透扩散和融合加快传统
产业的升级换代才能使传统产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
成与发展第一它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中国现阶段劳动力优
势只有在传统产业部门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保留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部门有利
于解决就业难题否则失业率过高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稳定也势必威胁到
处于萌芽状态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依赖于传统产业的改造
80
升级目前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迅速把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要依靠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就是我国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第三高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
传统产业提供必需的生产装备目前中国装备工业的综合实力只相当于美国20 世纪
50 年代初日本20 世纪60 年代初的水平仅处于以机械化为主单机自动化阶段
数控机床拥有量仅占机床总量的0.7% 产品技术平均比发达国家落后15 20 年[78]
高新技术发展已经受到了传统产业方面的极大制约不突破这种制约它就不能得到
长足的发展
2 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的实现方式
传统产业是相对于新兴产业而言的 有较长发展历史的产业目前仍是我国创造
物质财富的主要产业现阶段我国传统产业主要包括农业传统工业及服务业信息
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本质上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微观体现信息产业和传统产
业在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方面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信息产业是高渗透
高增殖高带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除了在产业内部循环自我增殖外更重要的是
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使传统产业增殖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市场发展空间前
者即为信息产业化后者则为产业信息化
以我国为例 近几年我国传统企业信息化取得长足的进展计算机及其技术在企
业得到广泛推广运用在我国300 家国家重点企业中80%以上已建立了办公自动化
系统(OA)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70%以上接入互联网5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从九五部分验收项目看通过CAD 技术的应用投入产出比为1 17 新增产
值70 亿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应用工程已在200 余家企业中开展平均缩
短产品开发周期36% 减少库存13% 降低成本20% 不仅如此信息化还有助于提
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国60%以上的中等城市采用计算
机在管网上进行自来水的自动监测和调度每年可减少约20 亿吨自来水的损失全
国70%变电站采用无功率控制系统可节电100 亿度有色金属行业80%的铝电解槽
实现计算机控制每年节电上亿度利用微机控制系统改造工业窑炉平均可节能
10% 机动车装上燃油控制系统可节油12% 这是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发展的巨大
带动另一方面1998 年300 户国家重点企业用于信息化的投资为14.8 亿元1999
年为17.1 亿元增长15.5% 为改造传统产业而投入的资金又形成了对信息产业的巨
大需求从而给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我国九五
81
期间信息产业平均以三倍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高速发展的动力这是传统产业的信
息化建设中对信息产业的巨大促进
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产业信息化是信息产业化的基础
它为信息产业化的兴起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壤与气候条件信息产业化往往
萌芽壮大于产业信息化的过程之中直至最后相对独立为一个产业分支同时它又
大大加快产业信息化的过程并促使其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两者之间密不可
分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这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是通过信息产业的有效供给与传
统产业对其的有效需求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的这也是信息产业演进的最基本规律
为了揭示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这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建立了一个描述性模
型见图4.2
图 4.2 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模型
从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模型中可以看出 传统产业为信息产业提供巨大的
应用市场信息产业则向传统产业提供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
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能极大增强竞争力而实现方式
则有渗透提升分化重组引致创新拓展市场等四大方面(l)渗透提升信息技术
渗透提升传统产业信息生产力具有极大的渗透性如在农业市场中发展精准农业
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实现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系列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和农业专家系统加速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在工业中大
力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制造成本满足用户多
增强
竞争力
产业
信息化
需求
拉动
供给
推动
需求
拉动
供给
推动
产业
信息化
增强
竞争力



































信息技术 设备
信息内容
信息服务
资金
人才
原始数据
82
样化的需求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更新换代(2)分化重组信息技术能够促
进传统产业的分化和重组有的被淘汰出局有的实现了升级换代信息技术还催生
出一批新产业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等通过信
息化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信息产
业因其关联度感应度带动度大能提供高技术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突破现
有的需求约束创造新的需求带动新产业的发展(3)引致创新传统产业在采用信
息技术后必然引导致技术创新(如开发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如工艺
管理创新销售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产权结构组织制度)等(4)拓展市场基于网
络的商业模式突破了传统产业的时空限制使产品能够便捷低成本地进入全球市场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更加紧密[79]
所以 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极大地增强了竞争力从而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结构
升级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国家用信息产业来改造传统产业
用传统产业来支撑信息产业尤显重要
4.3.2 加快信息产业融合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
1 我国信息产业融合的现实障碍
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过程中现阶段我国主
要有以下一些障碍
第一 作为产业融合平台的技术基础和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产业融合的质量和规
模制约了产业融合在结构调整中的能力我国在信息网络与业务的融合过程中对
于骨干网的建设已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基本形成了遍布各省区的宽带网络体系由
于受政策体制和需求条件等制约宽带接入网建设速度较为缓慢接入网与骨干网
难以实现有效的对接对于信息产业内部的融合来说虽然三网融合已经不存在明显
的技术障碍但是统一的技术标准却难以形成行业规则监管政策需要及时制定及
完善因而不能形成产业融合完整的技术基础
第二 信息等资源的非自由流动性限制了产业融合扩散的速度和程度在资源自
由流动性假设下产业融合的障碍越小可以得到越大程度的扩散但是由于历史
的原因我国存在着不同形式与不同体制的经济形式各个产业或行业的管理体制与
规则也不一某些行业已经形成了既定的垄断格局与垄断势力打破这种既定的格局
尚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同时现实经济中存在着限制资源自由流动的非排他性产权的
因素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的产业融合和信息化的进程阻碍了资源利用效率
83
和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
第三 产业管制政策制约着产业融合的质量和水平在产业管制政策限制下产
业融合的诸多决策是由政府做出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
等因素的存在政府产业管制政策的制定不一定符合产业融合的方向和目标尤其是
处于转轨经济时期的中国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才刚刚兴起还没
有探索出适合于新兴产业自身发展以及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科学的产业
管理体制
第四 融合产品的需求增长受到限制首先我国传统文化以崇尚节俭为美德在
一定程度制约了人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使得人们对创新性商品的接受速度较
慢从而抑制了融合新产品的需求增长其次我国目前较低的收入水平限制了融合
新产品的需求增长例如由于发达国家收入水平比较高其数字电视推出后可以较
快地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因而其需求的模仿扩散速度较快为产业融合提供了良好的
需求支持这种需求增长优势是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因而发展中国家
需要从宏观上对产业融合的需求进行引导和调节创造产业融合需求增长的良好环

2 加快信息产业融合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加快信息产业融合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80]
第一 加快三网融合的进程随着三网融合趋势的来临世界各国的信
息通信和媒体企业正加紧调整各自未来的发展战略纷纷采取措施向新兴的信息服务
企业转型近几年我国不仅通过产业管制政策的逐步放松以促进产业之间相互融合
而且通过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调整来重塑企业间的竞争模式与产业组织模式以适
应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中明确强调在十五期间要大力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其目
的就是要把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因特网有机融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为不断加快
的信息化进程服务因此政策上的明确使得三网融合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
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媒体和通信企业正按照未来产业融合的方向与目标积极制定
措施提高企业实力竞争优势和促进企业的成长
现阶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我国 三网融合进程采取分步实施战略推进网
络融合进程政府应适时地放松产业管制政策抓住机遇整合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
资源形成一批跨媒体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大型骨干信息企业从而全面实现三网
84
融合目标加强和调整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信息基础领域的研究和技术标准
的设定加快统一技术标准和网络规范的设定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监管措施保证
网络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网络利用的质量
第二 通过主导产业选择和优势企业培育加快信息化融合进程信息技术产业将
在21 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主导产业而存在不仅一直以较快的速度保持高增长
而且还通过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摆脱衰退的状态并
焕发生机因此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强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指导和培育以尽快
地实现我国企业和产业的信息化融合作为主导产业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培育可以采
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积极开发核心技术增强计算
机与网络产品通信和数字视听产品及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的制造能力缩小与国际先
进水平的差距重点推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超高速
网络系统新一代移动通信装备和数字电视系统等核心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二是积极
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实施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积极创
造条件促进政务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建立起产业信息化融合的示
范人通过模仿扩散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信息化融合发展网络信息和各类专业信息
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融合提供条件三是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
用速度努力改变信息资源开发落后的状况
第三 创造产业融合和企业信息化融合的制度环境由于产业融合本质上是一种
创新这种创新在利益动机驱使下通过人类模仿行为的作用在产业内的企业间和
产业之间得到扩散因此创造产业融合的有利条件与环境保证产业融合模仿扩散
过程的顺利进行成为以产业融合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有效途径针对限制与
制约产业融合及扩散过程的因素应采取以下一些政策措施来加速信息产业融合和企
业的信息化融合过程1 按照产业融合的原则和目标及时地调整现有的产业管制
政策确保产业管制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目前欧洲的大多数国家正在通过取消
对电信业的管制激发企业对网络建设和网络融合的投入其产业管制政策的放松
打破了信息通信产业的垄断性格局促使网络产业之间的竞争通过市场结构的改善
提高了这些产业的效率在传统行政势力较强的我国更应采取积极的和开放的产业
管制政策直接与国际接轨2 打破现有的部门分割和行政垄断的局面采取经济
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产业或行业间的产业融合进程在传统形成的利益格
局下如果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必然会加大产业融合的难度因而必要时需借助于
85
行政手段按照产业融合的方向与目标加强现阶段各部门或行业间的资源整合同时
根据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重新设置现有的政府管理机构及调整其相应的职能
打破原有的部门分割和行政垄断的局面扫除产业融合过程中的管理障碍3 在信
息通信与媒体产业融合过程中允许非公有产权参与产业融合的投资与竞争实现产
权多元化一方面产业融合的技术平台基础设施需要极大的投资和承受较大的风
险单靠政府的投资难以完成我国产业融合的任务必须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让民间
资本参与到融合投资中以产权变革来促进产业融合的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改善另
一方面非公有产权参与产业融合投资及管理有利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形成改
善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降低产业融合过程中的管理与组织障碍从而降低产
业融合的成本并提高效率[81]
第四 以需求结构政策等引导创造产业融合的市场空间从市场的需求方面来说
应积极引导和培育健康进步的消费环境以产业融合产品需求的增长来适应产业融
合规模扩大的需要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以供给结构的引导促进需
求结构的改善与升级国家可以通过财政金融税收和财务杠杆等来调节产品的供
给结构例如对于符合产业融合方向和信息化发展的产品生产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
给予较多的金融与财务支持而对于即将被融合产品替代的传统产品采取限制生产
的政策供给结构的改善将直接刺激需求结构的改善因为创新性商品在市场上普遍
出现和充斥市场将引导消费者自发和自觉地消费融合的新产品其次以消费需求的
鼓励与限制政策来调整需求结构应鼓励适合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新产品的消费具体可
以通过消费税的调整与制定来引导消费结构来实施第三创造健康进步的需求环境
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消费者对融合创新的产品的认识对融合创新产品进行及时的宣传
与消费引导发挥新兴消费市场的扩散效应加强融合创新产品的信息疏导保证新兴
商品流通信息的畅通转变消费者的传统消费观念培育新兴的消费文化等以信息产
业融合为导向发挥政府的资源导向优势调动企业与消费者的积极性
4.4 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推进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为了缩小自身与发达国家之间现代化水平的差距 尽快赶上发
达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而采取的进取性很强的一种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在新型工
业化条件下低水平的城市化将更加不能适应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并进的要求
必须形成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强力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成为新
86
型城市化的强大推动力拉动力和承接力的良性互动格局
中国建国后经历了非城市化和弱城市化的工业化过程阶段目前正在建立工业化
与城市化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其关键的环节是通过新型工业化战略建立以现代高
档耐用消费品工业和装备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进而拉动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的快
速发展和第二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的持续推进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同时城市化
进程将有力拉动市场扩张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效市场空间
4.4.1 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制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对孪生姊妹 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是不完整的无依托的工业
化同样离开工业化的城市化是不健康的畸形的城市化二者共同构成社会经济发
展的两条主旋律工业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城市化的速度规模和质量有决定性
影响反之城市化进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化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因此
二者需要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包括如
下主要内容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和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
化通过产业结构转变不断提高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城市化也是居民消费水平不
断提高和市场不断扩张的过程城市化最终实现城市现代文明不断向广大农村渗透和
城乡一体化城市化具有其深刻丰富的经济内涵和社会内涵加速城市化进程是中国
结构转型期实现社会结构同步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
图 4.2 明确地反映出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存在着两次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浪潮随着一批批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一个国家逐渐由农村社
会转变为城市社会
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逻辑模型中 城市化与工业化存在有良性的互动关系工业
化为城市化提供经济支持城市化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的空间依托在这一良性的互动
关系中产业结构的递次升级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城市化
过程中第一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由市场条件下的轻工业大规模发展所引致第二次劳
动力转移浪潮则是由伴随着重工业化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的结果在非农产业中
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性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空间重工业
具有资金密集型特征及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它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并不十分强
大重工业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重工业在创建和发展中
能够吸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重工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87
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重工业化才能够造就一大批需要广泛社会服
务的现代化企业以及进入中高档消费阶层的民众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没有
高质量的重工业化过程发展第三产业如同空中楼阁城市化同样也缺乏根基实际
上正是重工业化过程中的企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成为现代第三产业发展的经济前
提从而构成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中的关键环节(图中以粗线条表示)
图 4.3 城市化与结构转型的逻辑模型[82]
4.4.2 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长期以来 中国走了一条以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发展严重短缺建
制镇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规模小聚集效益低不能够为产
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难以以此为依托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中国迫切需要
破除制度障碍加快现代城市的发展走一条以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为新型工
业化提供有效的空间依托
1 结构转型将成为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在 21 世纪崛起和强大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产业化扩大了城市经济的内涵增强了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信息
产业扩大了工业化的范围以信息的生产加工网络技术微电子以及航天新材料
充实城市化的经济基础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递次升级
城市的规模化发展
大众广泛参与其中
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
重工业
完善工业化的环境
第三产业
条件 1 轻工业
条件 2
条件 3
条件 4
第一次浪潮
第二次浪潮



88
等为代表的信息与技术要素密集型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内容也就必然成为城市
化的拉力之一发展现代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基本路径一个国家的国际竞
争力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竞争力上在发达国家虽然国内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主导
但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制造业是主导一个国家拥有发达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
制造业体系这个国家必然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当今世界发达
国家主要是通过商品贸易来赢得国际贸易利益的表4.3 反映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贸
易中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格局
在以商品贸易占主体的国际贸易格局中 中国要增加国际市场份额只能通过提
高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深度参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分工
在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份额中赢得更多国际贸易利益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工业
发展有助于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扩大城市化的经济空间 在全球经济的战略性
重组中加入WTO 后的中国以其低廉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持续
高速增长的经济必将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首选之地跨国公司在进行
全球布局过程中纷纷把其制造业部分移向中国的趋势也充分显示了国际经济界将中
国变成世界工厂的战略倾向但是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除
了占有世界工业品市场的相当份额外还要拥有一大批在世界同类产业中的领头企
业这些企业以其具有竞争力的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
理水平等在工业品制造和交易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作为制造业重中之重的
装备业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使中国目前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
界工厂因此通过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
使中国能够尽快成为世界工厂
表 4.2 示中国当前的国际贸易结构也是以商品贸易为主与发达国家的差别体
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比较低而且技术结构升级远远慢于
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25 德国的1/20 中国要参与国际经
济竞争建设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必须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要以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以现代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来武装中国的制造业体系这正是中国新型
工业化的战略任务第二我们占国际贸易的份额较低2002 年占世界贸易额前三位
的分别是美国德国和日本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分别为14.7% 8.3%和5.7% 而中国
仅占4.3% 中国要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占世界贸易的份额要随着GDP 份额的上
升而大幅上升这只能靠提高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89
表4.2 2002 年世界排名前10 位的国家(地区)商品贸易和服务业贸易结构
贸易额 亿美元贸易结构 %
合计 商品贸易 服务业贸易 商品贸易 服务业
贸易
世界 161697 131090 30607 81.1 18.9
美国 23822.7 18960.2 4862.5 79.6 20.4
德国 13432.2 11055.6 2376.6 82.3 17.7
日本 9223.8 7523.7 1700.1 81.6 18.4
法国 8042.4 6559.4 1483 81.6 18.4
中国 7022.9 6207.7 815.2 88.4 11.6
英国 8347.1 6157.4 2189.7 73.8 26.2
意大利 6134.3 4930.9 1203.4 80.4 19.6
加拿大 5580.2 4801.2 779 86.0 14.0
荷兰 5717.1 4610.7 1106.4 80.6 19.4
中国香港 4771.4 4092.2 679.2 85.8 14.2
未来 10 20 年新型工业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必须通过一系
列战略性的结构转型来实现主要包括建立以现代技术为主体的技术结构实现高
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建立以高档耐用消费品和现代装
备机械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企业结
构实现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要由低端市场为主体向中高端市场转化和国际
国内两个市场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培育以大都市群和城市化地区为主要发展依托的空
间结构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包括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市场结构乃至
于空间结构发生重大转型与变化的过程其中产业结构转型是贯穿始终并对城市化
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重大影响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将成为新时期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 其作用路径
是第一现代装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现代装备产业是新
型工业化的先导产业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关键现代装备产业的发展既是产业结
构升级的过程也是中国整个国民经济技术装备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前提是建立新型
产业体系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依托第二现代装备产业先行快
90
速扩张为农业轻工业服务业以及重工业本身提供大量先进的技术装备为企业
低成本实现技术进步提供广泛的条件企业普遍地实现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
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逐渐提高中国产品在中高端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份额第三
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装备产业和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作为主导主要起着引领着
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第四企业广泛地实现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有力促进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包括直接为教育研发金融房地产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
务业提供充分的市场以及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为生活服务业市场提供广泛而持
久的需求拉力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一起支撑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促进
中国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第五现代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铺就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
的协调发展之路现代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将引致第二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的持续推进
从而为非农产业扩大就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前提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随着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的快速扩张农村人口大量而相对稳定地进入城市由
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逐渐促进中国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完
成中国的城市化过程
综上所述 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实际上是一条新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
展之路是整个产业体系在更高技术层次上广泛扩张的过程从而也是一个国家经济
社会结构实现根本性转型的过程
2 中国城市化对结构转型的促进机制
现阶段加快推进城市化 不仅有利国内市场开拓把潜在的消费需求转换成现实
的购买力从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市场约束而且对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还有更
多的推动作用和溢出效应中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主要表现为
第一 城市化通过需求扩张拉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是扩张市场需
求的重要力量城市化有利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投资需求随着人口在城市
的集中和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不仅带动本地市场消费需求增加进而带动服务产品生
产的增长农村人口从进入城市之日起就不断地消耗交通能源房地产绿化
学校广场警察城市安全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根据研究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
需基础设施投资6 万元(包括国家投资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 如果每年进入城市人
口1284 万人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7700 亿元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将为基础设施产
业提供持续扩张的市场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助推器城市化也带来消
91
费品市场需求的扩张城乡居民的自发性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都存在着差异城市化
的过程就是变农村低消费群体为城市高消费群体的过程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对消费有
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随着人口的城市化一次性自发性消费增加了对消费需求的增
长做出了一次性的贡献二是随着人均年收入的增加城市的生活性消费支出需求大
于农村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人口的支撑也就越大这会导致需求
总量和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品在总需求中的份额不断上升2002 年中国城市人均
可支配收入为7703 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476 元不足城市的1/3 城市居民人
均消费性支出为6030 元农村仅为1834 元是城市平均水平的30.4% 以2002 年城
乡消费性支出差距计算如果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 个百分点即有1284 万农村居
民进入城市拉动538.8 亿元[(6030 1813)/1284 万元]的消费品市场相当于每年为
1 万个500 万销售额的新企业提供市场空间
城市化拉动的新增市场是一个不断升级的商品和劳务市场 也将为新型工业化推
进中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相应的市场基础表4.3 反映了2002 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及消费结构的差异
表 4.3 2002 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异
消费性支出(元/人年) 消费结构(%)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总计 6030 1834 100 100
食品 2272 848 37.7 46.3
衣着 591 105 9.8 5.7
居住 624 300 10.4 16.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389 80 6.4 4.4
医疗保健 430 104 7.1 5.7
交通通讯 626 129 10.4 7.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902 210 15.0 11.5
人均国内旅游花费 740 210 - -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3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从表 4.4 中可以看出城市化通过改变市场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一是城市化将
形成对工业产品和劳务市场的有效需求2002 年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6.3%
92
还处于温饱阶段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和居住支出占62.7% 对其他商品和劳务的支
出仅占37.2% 而城市居民的非食品居住支出比重为51.9% 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在市
场上首先表现为对工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需求比重的增加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就食品和居住需求看农村和城市也是不同的农村居民对食品和居住的需求只有少
部分形成有效市场需求大部分都属于自给自足领域而城市居民对食品和居住的需
求则全部通过市场得到满足分别形成农产品工业品和房地产的有效市场需求因
此同样是食品和居住需求在城市可以拉动市场扩张在农村则与市场循环相脱节
二是城市化的聚集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
要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充分的专业化同时更需要人口和工业生产在空间上的集
中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中的第三产业属于短腿究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滞后和工
业化的分散布局只有集聚才能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城市化的过程
表现为生产要素和人口不断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聚集,从农村向城镇的聚集,地
理上的集中可以获得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使得城市的某些公共服务事业
的提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成为可能公共交通文化娱乐体育场馆餐饮旅店
商业银行机构等都需要密集的人群和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英国城市经济学家K.J.
巴顿将聚集经济效益划分为十大类包括一定规模的本地市场生产的专业化公共
服务事业的提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熟练劳动力汇聚和适应当地工业发展需要的一
种职业安置制度经营者与企业家的聚集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范围更为
广泛的设施工商业者可以面对面的打交道刺激企业去改革同一产业(行业)的企
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由于聚集在特定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可以获得许多
外部经济如通过共用基础设施通过提供潜力较大的本地市场通过提供熟练劳动
力与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减少相关联产业的交易成本与运输成本等方面都可以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相对收益产生聚集经济效益而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化的主要
利益所在如果以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代表对第二产业产品的需求以医疗保健交
通通讯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代表对第三产业的服务需求则2002 年城市居民人均对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需求分别是980 元和1958 元而农村居民分别为185 元和443
元城市居民人均对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品的需求分别比农村居民多795 元和1515 元
城市化过程中第三产业市场扩张快于第二产业的市场扩张是一个国家促进第三产业
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是城市化将促进制造业产品市场结构的升级 表4.5 反映出1995 2002 年中国
93
城乡居民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反映出城乡居民对主要消费品需求的市场结构及扩张
趋势表4.4 反映城市居民生活必需品已经得到满足其消费结构正在由一般性耐
用消费品向高档耐用消费品过渡农村居民则还处在由生活必需品向一般性耐用消费
品过渡
城市化过程一方面将加速进入城市的农村居民对一般性耐用消费品的购买 为中
国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及同类商品层次的制造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如果
以每年进入城市人口1284 万人及平均每户3.5 人计算每年中国通过农村人口进入城
市将增加81 万户如果按照城乡一般性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差异每年新增城市
住户将产生的市场需求家用电脑15.8 万部洗衣机49.6 万台电冰箱58.8 万台
照相机 33.0 万架彩电53.5 万台空调机39.6 万台等等这些新增城市居民在城
市生活若干年后其消费结构与城市居民差异缩小其中一部分也开始由一般性耐用
消费品向高档耐用消费品过渡这是中国汽车空调计算机以及众多高档耐用消费
品市场扩张的持续直至是中国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的市场保障
表 4.4 1995 2002 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弹性系数
城镇居民消费实物量 农村居民消费实物量 收入弹性
系数
1995 2002 1995 2002 城镇 农村
粮食 公斤/人年97 78.48 258.92 236.5 -0.576 -0.249
猪肉 公斤/人年17.24 18.12 10.58 13.7 0.138 0.737
酒 公斤/人年9.93 9.12 6.53 7.5 -0.234 0.390
自行车 辆/百户194.26 162.72 147.02 121.32 -0.484 -0.524
电冰箱 台/百户66.22 87.38 5.15 14.83 0.792 3.272
彩电 台/百户89.79 126.38 16.92 60.45 0.983 4.028
照相机 架/百户30.56 44.08 1.42 3.34 1.056 2.591
空调 台/百户8.09 51.1 0.18 2.29 6.191 9.209
家用电器 台/百户5.91 20.63 - - 4.058 -
家用汽车 辆/百户0.34 0.88 - - 2.993 -
注 1 粮食猪肉酒为居民平均人年购买的商品量猪肉为2001 年和2002 年的平均数
其他为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拥有量其中家用电脑和家用汽车为1999-2002 年的发展状
况中国人均GDP 年平均增长1995-2002 年为7.2% 1999-2002 年7.0% 2 资料来源中
国统计年鉴1996-2003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3[83]
94
第二城市化通过加速积累人力资本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
化最大的差别在于资源结构传统工业化是一条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外延粗放型发展
之路新型工业化则主要依赖技术进步走内生集约型发展之路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就必须准备实现技术进步的高素质就业队伍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
重要任务城市化是低成本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路径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学
说人力资本积累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实现与任何投资一样人力资本投资也
要追求高效率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对于基础教育来说
由于中国村庄聚落的高度分散和规模小要为相同数量的儿童提供基础教育所需要的
成本比城市高得多这正是至今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不能完成基础教育的基本原因
对于成人继续教育而言 成人高考电大函授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都需要发达的通讯网络才能够实现要普及农村地区的继续教育在当前几乎是不可能
的此外提高人的素质还有赖于很多因素接近进步的人群良好的公共秩序享
受先进的社会服务等等与教育相比在农村地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加困难
大部分公共设施由于其起码的经济技术要求不可能在农村地区发展农民远离现代
生产生活方式没有机会切身感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气息要成长为现代化的合格就业
人员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推进城市化将大部分国民集中于城市才能够快速实现
人力资本积累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第三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提高产业效率的重要前提新型工业化主要依靠科
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企业来完成只有现代化的城市才能够为现代企业提供
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空间依托城市经济学认为当考虑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时产业
效率模型可以表述为
q = f (k, e,Q, N)
其中 q 为某产业的劳动生产率k 为每个工人所操纵的资本设备e 为工人的
教育水平Q为该产业的总产量N 为城市地区的人口总量
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工人的技术装备水平( k )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如
果是专业化发展那么该产业效率还随着专业化部门积聚规模(产业产量Q)的提高而
提高以及随着城市规模(城市人口N )的提高而提高这种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带来
企业和产业经济效率提高的现象就称之为城市化经济
城市化经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提高 从世界范围看巴黎东京纽约伦
95
敦等一批超大城市集聚了最先进的世界级企业集团引领着世界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的潮流从中国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最发达城市也是中国一流企业最集中
的地方因此中国的城市化不能够满足于建制镇数量的增加所带来的低水平扩张
必须重视城市发展质量只有加速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才能真正为产业
结构转型提供条件
4.5 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及其路径选择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也包括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如何将推进新型工业
化战略与解决三农问题联系起来应充分注意到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具体特点和特
殊要求从新的视角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坚实的经济基础
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4.5.1 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1 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建立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优先和城乡二元体制基础上 虽然
这种模式使中国由一个以农业总产值为主的国家转变成为以工业产值为主的国家但
工业化进程始终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和低效率问题同时也表现出与国情和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和不相容集中体现在一是过度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发展
甚至不惜剥夺和挤压农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来优先发展工业农业剩余大量流向工
业导致农业国际竞争力低下和竞争优势的丧失成为中国农业陷入低水平恶性循环
的重要根源二是重视城市轻视农村重视资金从农业或农村向工业或城市的转移
而轻视劳动力从农业或农村向工业或城市的转移将农村仅仅作为向城市提供粮食
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基地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和二元结构恶化造成农村的贫
穷与落后三是过度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造成工业结构扭曲
和产业组织不合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传统工业化模式是以超强制地保持农业落后为基本前提的并通过计划人为地割
断农业和工业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工业化的推进虽然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
些利益但是在政府强制干预下过度转移农业资本资源延迟就业结构转换和城市
化进程控制居民收入增长等使农业受到了严重损害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并
导致三农问题陷入困境出现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局面
96
2 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界定
在我国 农村既是一个产业地域概念更是一个体制概念所谓农村指的
是在现有城市体制之外不享受现有体制下城市居民各项福利待遇的广大农民及其所
居住的区域根据这一农村概念农村工业化主要指在现有城市以外的广大农村地区
(包括农村小城镇) 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渐由农业向工业和其它非农产业转化以及
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农村工业化而农村工业化的根本不
在于农村工业的单纯增长而在于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中国农村的发展绝非单纯是
农村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综合发展相互协调促进的大型系统工程
长期以来 我们对农村工业化的战略定位主要由农村承接城市传统工业的扩散
形成城市以现代大工业高新技术工业为主农村以劳动力密集型中小型工业传统
工业为主的所谓新的城乡工业分工体系虽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经证明有其合理和
成功之处但中国农村工业化推进的结果并没有彻底完成传统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
的转换而是形成了由城市工业农村工业和农业构成的三元经济结构[84] 从工
业化演进的历史看工业化表现为产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中国国情决定了农村工
业化不能只停留在通过传统工业的农村化来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以解决
三农问题而需要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构建农村新型工业化战
略的框架由此农村新型工业化应该从制度结构和技术三个方面来把握从制度
来看它是可持续发展观念支配下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
从结构来看农村新型工业化是一个急剧的经济社会结构全面变化的过程这种结构
变化既包括农业农村工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动所引致的产业结
构的变化也包括由此派生出来的就业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化
从技术来看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农村新型工业化深刻改变传统生产要素构成及其
配置方式提升农业和农村工业的知识技术集约度改造农村产业的结构和素质从
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路径选择应与中国三农
问题结合起来以培育现代农民作为农村新型工业化的主体以构筑现代农业经营体
系为主要内容以农村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为重点的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4.5.2 推进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我国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社会特征 从现实看制约我国农村推进新型工业化的
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环境与农村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97
稀缺的耕地资源与过剩劳动力资源的矛盾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基本国情虽然
中国用10%的耕地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但却付出了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严重
污染的代价而且这种趋势在局部地区仍在继续恶化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
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
现在第一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水土资源短缺耕地资源受到严重蚕食农业自
然资源日渐衰竭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
城镇急剧扩大使本来就人均占有量很少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更加紧张第二人口
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巨大不合理开发乱采乱伐和超载放牧导致水土流失土地
荒漠化三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造成生态恶化加剧第三农业环境污染加重
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工矿企业及城市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的直接排
放和农业生产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造成了农业和农村环境的严重污染
直接威胁到食物安全第四农业抗灾能力降低每年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
和病虫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构成较大威胁第五海洋生态环境变坏
近海海域水质不断恶化赤潮发生次数增加面积扩大围海造地和养殖的过度开发
导致我国沿海自然滩涂湿地总面积大大减少
2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产业扩张和农民就业存在矛盾
农村教育落后 低素质人口数量依然巨大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人力资本短缺
我国庞大的农业劳动力队伍中有半数以上文化程度在小学水平以下势必降低农民对
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和理解能力不利于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转
化减缓了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也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增长的新要
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且不断
恶化我国目前大约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近l.5 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 农业就业
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35.9% 全国农村每年有200 多万青少年辍学失学新
的文盲队伍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的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在全国近6000 万残疾人
口中农村占70% 每年出生的人口中大约30 万婴儿有缺陷二是乡村干部素质
低下农村干部科技知识水平差许多农村干部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系统的管
理培训远远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管理目标错位不是引导农民如何适
应和引导市场以科教兴农引民致富为目标而是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行政任务反
而造成干群关系十分紧张三是农村教育落后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源严重缺乏现有
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成人教育远不适应新阶段农民培育目标的需要科技投入明显
98
不足科技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农业科技人员流失和农业技术机构萎缩情况严重这
种状况严重束缚了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使现代科技难以被接受并转化为现实生
产力
3 城乡地区二元经济与城乡统筹地区均衡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中国特殊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与地区差别所引发的矛盾尤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
一是三农问题比较棘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人多
地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全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
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都十分落后现行的城乡社会是一个政治不平
等利益不均衡发展机遇不公平生存环境反差很大的失衡的社会三农问题
已经突破经济层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二是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关系不
协调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城镇化水平却只达到39.1% 低水平的城镇
化难以构建工业化和信息化良性互动的机制三是地区发展不均衡1978 年改革开放
以后中央政府“非均衡布局战略”的实施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地区横向之
间发展不平衡矛盾越来越突出东中西部地区在农村经济总量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经济效益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方面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任由这种地区差距继
续扩大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4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与农村新型工业化不适应的矛盾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长期不足 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支撑新型工业化
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目前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中的横向“信息孤岛”与纵向
“网站雷同”问题突出农业信息对政府宏观决策的支撑对农户生产经营服务的引导
对政府农产品市场监管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还没有发挥充分有效的作用突出表现在
我国工业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和资
源共享机制农业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农民使用的有效信息资源严重不足
农业信息化专门人才缺乏且研究力量分散水平低地区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
题突出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数字鸿沟现象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农村信息流通不畅
农民信息意识薄弱与农业产业化运作存在明显的矛盾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
低远远无法满足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5 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和乡村治理不完善与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的不协调
传统工业化战略下的制度安排既扼杀了农村产生诱致性制度变迁主体的可能性
又阻碍了中国农村基层政府的制度创新或变迁使得能够促进发展农村的制度供给显
99
得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发展始终遭受制度供给瓶颈的约束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这
一较为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在提高农民积极性增加农产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
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及其内在缺陷与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存在明显的冲突一是我
国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着部门分割职能重叠管理环节多行政垄断地方保护主义
严重等弊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内外贸管理相互脱节二是农村法制化建设
滞后法律规范不完善在农业宏观调控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农村社会保障
村民自治及农民和农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三是农村基层组织不适
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明行政效率低下和行政管理成本高农民负担难以降低
4.5.3 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路径
1 发展知识型农业加速中国农业从资源依存型的传统农业向科技依
存型的现代农业的转变
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要求我国农业从“资源依存型”
的传统农业走向“科技依存型”的知识型农业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知识经济
时代的来临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吸收与应用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
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成果使科学技术融入农业经济的运作之中提高农业的知识含
量知识和技术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促使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投入资金投入劳动
投入的效率获得“倍增效应” 发展知识型农业既是保证农产品有效数量质量供给和
实现结构优化的需要也是农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发展知识型
农业能促使新兴农业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我国农业产业领
域实现农业人口的充分就业和农民增收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构建知识经济下的现
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并迅速提升农业持续发展能力以无限的无形资源替代有限的
有形资源以软要素突破硬约束构筑融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
一体的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才能有效培育农村智力系统创新能力并增强农业可持
续发展能力
2 消除对农民的制度性歧视推进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工业化
农村新型工业化是新时期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的工业化即以广
大农民为主体并使广大农民分享工业成果的工业化这就意味着工业化不仅要发展资
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的专业化
分工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根据农民已经成为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劳动
主体服务主体这个事实推进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工业化必须从根源上
100
破除现行产生“三农”问题的缺乏社会公平和经济理性的制度给予农民应有的国民待
遇消除对他们造成的制度性歧视第一废除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民以真正自由的
人身权利这是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前提有效率的经济制度要求各种生产要
素能自由流动废除城乡隔绝的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民以真正的自由迁移权利不仅
是制度伦理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实现劳动力与资本的自由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
选择也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改进第二遵循制度运行的平等原则改革不平衡
的财税体制和教育体制使农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品供应首先改革传统农业税收
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税制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投入逐
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从分配关系上突破我国城乡传统二元利益格局的
根本途径其次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构建适合现代农民的农村教育体系和终身
教育体系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为核心加大农村教育改革的力
度要突破过去就教育抓教育的传统思路实施农村转移人口教育培训工程建
立和完善以能力为本的就业培训制度通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边干边学的途径
和多种形式使农民自身素质得到较快的提高能很快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
3 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战略通过农
业信息化带动农村生产力跨越发展
农业信息化能够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 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
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
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尤其对
于农业这样的传统产业大量的知识和技术高度渗透并运用于农业生产不仅改造着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且创新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手段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必
须从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实际出发第一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
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并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完善农村网络建设实现信息资源
共享切实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工作提供大量经过筛选的符合农民需求的有效的信
息资源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共享等环节的规
范化建立高效权威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搜集处理网络系统搞好重点数据库
项目及大型信息处理中心项目的建设形成农业信息主流渠道第三提高农民素质
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应尽可能地减少信息成本降低价格并保证信息的质
量以此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使农民通过利用信息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
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101
4 统筹城乡发展以农村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为重点实现信息化与农村工
业化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农村新型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要以知识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村工业以信息化推进县域
经济发展第一实施信息化带动农村工业化战略以信息技术改造和发展农村工业
现阶段农村工业化包含了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县域主导产业等的发展它是县域
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首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动农业工业化必须首先借助农
业产业化而获得推进基点和动力农业产业化的显著特点是用工业组织和工业生产方
式来改造农业以工业资本技术和管理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通过拉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终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其次全面启动农村工业信息化工程
企业应该将信息化广泛应用于企业重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市场开拓
和产业调整中同时应加快电子认证现代支付系统和信用制度建设加快企业间电
子商务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第二统筹城乡经济
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回避的经济
发展阶段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村工业化它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问题的关
键也是城镇化的基础首先重视产业集群的培育产业集群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农
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小企业的发展而产业集群中
技术溢出和衍生企业的便利性能够促进新创企业不断产生而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可
以不断提高本地基础设施与企业的发展环境其次调整农村工业发展战略实现城
乡工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改变目前主要局限于农村内部的农
村工业化发展策略在合理分工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必
须进一步明确和引导农村工业的发展方向乡镇企业要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
要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作为乡镇企业发
展重点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小城镇合理集聚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乡镇
企业的主体也是增加农村就业的主要领域要在税收信贷市场准入培训等方
面对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采取扶持政策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02
5 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制度分析
有效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
并通过资源配置作用和规定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效率制度变迁既可改变生产要
素的配置环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和产业之间的配置量产生差异进而使经
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它还可以增强技术发明和应用激励加快技术进步促进
经济结构的升级
5.1 制度概述
5.1.1 制度及其功能
关于制度的涵义 研究者出于研究不同问题或者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而对制度做
出的理解从其被纳入研究视野就存在不同的界定1 但不管如何定义基本上都是围
绕规则而展开的即限定人类行为的规则是制度的核心而其它的特征属性及其
附属说明不过是派生物而已作为制度核心的规则通常是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规
则的实施机制构成[85] 实施机制是规则发挥其功能的手段渠道方式的统一体包括
对人们行为遵守规则的识别对违反规则程度的度量以及对实施规则的反馈等[86]
对制度范畴的理解涉及制度结构 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等相关概念制度安排在
新制度经济学中经常使用是管束特定行为模型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87] 从制度的基
本涵义可以推出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制度结构则是所有正
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总和但是不同的制度(安排)在制度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不
相同的有的制度具有根本性意义它不仅决定人们的基本行为规则而且决定了其
它的制度安排的特征和制度变迁的形式和范围这一类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环
境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 [88]
1 凡勃伦认为 制度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习惯行为准则权力与财富原则道格拉斯.C.诺
思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一些游戏规则或者更正式地说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相互关系的一些
约束条件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
大化的个人行为T.W.舒尔茨则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
为斯考特尔认为社会制度指的是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赞同的社会行为中带有某种规则性的东西这种规则
集体表现在各种特定的往复发生的情境之中并且能够自行实行或由某种外在权威施行以上定义分别参见道格
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革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0)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
店(1994) R.科斯A.阿尔钦D.C 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
联书店(1994)
103
由于制度是限定人类行为的规则因此在分析制度功能时首先应该对人类行为
进行假定作为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基础人类行为假设可以归纳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
化需求偏好的多样化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等另外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人
类除了相互之间打交道外还要与人之外的环境发生联系在分析制度功能时必须
考虑客观存在的环境因素以人类行为假设和环境特性假设的结合为基础制度的功
能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功能这是制度的基础性功能例如新古
典经济学认为市场制度能够传递完全信息可以通过价格信号能够使人们不断调整自
己的行为从而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不过新制度经济学修正古典经济学的信息完
全假设认为市场制度不能够传递完全信息计划制度是另一种信息传递制度它希
望通过行政计划决定的各项数量指标来传递信息二是资源配置功能有两个问题影
响资源配置效果第一个问题是以需求偏好存在多样性为考虑前提如何使得经济
的产出与需求偏好以及需求的变动相适应如果产出不能够适应需求偏好的变动由
此而形成的偏差由于投入产出的关联性而扩展到整个资源配置活动最终影响资源配
置效率第二个问题是在既定的需求下具有多种资源配置方式即资本劳动和
技术等资源的安排可以进行多种选择这就会涉及到机会成本规模经济等问题制
度的配置功能就是对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做出的反应从而使得资源配置达到某种状
态三是激励约束功能激励与约束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约束从另一个角度就是
负激励二者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重大化的行为假设为前提促使当事人有效从
事经济活动制度的激励功能是否有效与制度中的经济活动当事人的努力与报酬的
接近程度相关诺思等认为英国荷兰采取对财产所有权和科技发明权的保护这
种激励制度使得国家走向现代经济增长之路[89] 约束功能是为了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倾
向有两种制度可以对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约束一种是建立直接的监督和惩罚规则
另一种则采取积极的制度安排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比如可以在集体行动中引入竞争
和通过明晰产权1以减少搭便车行为将专用性强的资产交易以内部一体化代替市场
放松政府管制等等
5.1.2 制度变迁
1 制度变迁的含义
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在原有制度内产生 壮大并全部或部分代替旧制度的过程
1 科斯认为可以通过界定初始产权而使外部效应如污染问题内在化 这实际上就是通过产权制度安排减少机会主
义行为参见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 年
104
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任何制度变迁都需要考虑成本收益问题制度不均衡是制
度变迁和创新的动因只要存在边际成本不相等的情况制度就不均衡就有存在制
度变迁的可能制度的供给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将保持制度的均衡因为
这时制度的供给者增加和减少制度的供给都不会带来更多的收益所以他们不具有改
变制度现状的动力制度的需求者也不可能通过改变制度的需求使制度的供给者得到
更多的利益而增加制度供给但制度均衡未必是永久的因为人类的需求无止境的增
长人们对利益最大化也是无限度的追求这构成了制度持续变迁的根源诺思认为
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90] 所谓潜在利润就是指
外部利润也就是在既有制度安排结构中主体无法获取的利润要获取外部利润就
必须进行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从而使存在现存制度安排结构外的利润内部化
制度变迁根源于人们的利益需求 而且随着人类需求的拓展向更高层次发展然
而利益反过来可能成为阻碍制度变迁的因素如果变迁中受损者得不到补偿(在大多
数情况下他们确实得不到补偿) 他们将明确反对这一变迁只有当社会中大多数人的
利益取向决定放弃原来的制度并接受新的制度时制度才生产变迁
一般而言 制度变迁的主体包括国家(政府) 自愿联合体个人按照主体的不
同可以将制度分为三类一是由个人独自推进然后大家仿效制度二是大家自
愿联合形成的制度三是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在这三类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
的其原因至少包括第一制度具有公共产品特性个人具有搭便车行为容
易出现制度供给不足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制度由政府生产比由私人生产更有效率
第二政府安排制度的组织成本可能是最低的因为政府安排制度可以采取强制手段
不要求获得一致同意无论赞成与否每个人必须服从政府规则而团体的自愿安排
则要求一致同意但一致同意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既有国家(中央
政府)作为制度创新主体地方政府也是制度创新主体而且在中国的体制转轨时期
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的作用非常大
2 开放经济下的制度变迁
对外经济开放的原意是使各种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起来但开放的结果却远远超出
了要素流动本身开放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一国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放可以强化
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制度创新的需求改变制度供给的成本和收益进而使一
国的制度安排发生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认识到发展中
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安排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贫困的制度均衡陷
105
阱即尽管贫困但人们满足于既定的制度安排无意或无力改变现行制度要打
破贫困的制度均衡陷阱是困难的一方面是缺乏可以带来经济发展的制度另一
方面则是由于自然环境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人们也缺乏制度安排变
革的需求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要打破贫困的制度均衡陷阱尤为困难在这种
情况下外部因素的引入和冲击对于制度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1 对外开放与制度需求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说明 任何一次制度变迁的发生都是由制度创新的强烈需求
推动的发展中国家制度安排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制度创新需求的滞后
对外开放则会有效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制度创新需求的不足促使新的制度安排的
产生进而促进经济发展首先对外开放要求一国制度发生变革以符合开放的前
提和条件尤其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状况下不仅商品技术资金等物的流通在某
种程度上实现了国际化而且最突出的是市场经济原则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成为各国
对外开放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国如果想实行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的洪流中去就
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次对外经济交往中国际上通行的制度安排的运行会刺
激一国制度创新需求的产生正像对商品的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其他国家的示范效应形
成一样制度安排同样存在示范效应这些制度安排会刺激一国产生制度创新的需求
第三对外开放可使一国对不同制度安排的效率加以比较认识到制度创新的利益
选择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从而内在地形成制度创新的需求第四对外开放可增加公
众的选择集为了确立交易费用更低的选择集人们就会产生变革现有制度安排的要
求在开放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集和生产者的生产集都扩大这增加了消费者和生
产者从新的选择集中获益的可能性但如果在原有的制度安排下从新的选择集中获
益的同时市场中的交易费用也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就会要求变革现有的制度安排
降低交易成本第五对外开放所引发的规模经济效应也会产生制度创新的需求开
放会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突出规模经济效应从静态的角度看给定时点上的开放
程度会影响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所占有的份额是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基本前提
从动态的角度看对外开放强化市场竞争必然促使企业走规模经济之路这种获取
规模经济的压力和动力也会推动企业组织方式发生变革第六对外开放强化了技术
进步的压力也提供了加快技术进步的条件技术进步并不只是一种知识和方法的创
新还必须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于是为了实现技术进步而开展制度创
新就成为许多国家最容易推动制度创新的途径
106
2 对外开放与制度供给
在制度预期收益一定的情况下 制度供给成本的降低必然会增加制度供给的激励
对外开放会从多方面降低制度供给的设计成本和实施成本进而增加制度供给第一
对外开放可使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发生变化降低制度供给成本对外开放后外来思
想会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形成强有力的冲击虽然在短时期内可能会发生信仰混乱和道
德真空但经过一定时期以后制度创新安排的观念等会确立其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从而使制度创新的成本大大减少第二市场规模的扩大改变了特定制度安排的利益
和费用市场规模也是决定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因为制度安排最终是为人们提供一
种服务当对某种服务的需求很小时提供这种服务的制度安排的成本就会较高但
随着该种服务需求的扩大该制度安排供给的成本就会降低对外开放后国内市场
主体面对整个国际市场交易量扩大这对服务于生产和消费活动的特定的制度创新
供给来讲就意味着供给成本的降低第三外来社会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引入
不仅增加了制度创新的潜在利润而且降低了某些制度安排的操作成本对外开放后
外来先进技术的引入迅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另一方面外来社会科学知识的
传播可在许多方面节省真伪和对错的辨别成本使制度安排更加合理有效第四
在开放条件下可以借鉴外国制度安排或者引入制度创新降低新的制度安排的供
给成本引入制度创新不管是通过扩散过程还是通过社会经济与政治程序所进
行的制度转化它们都会进一步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一个社会对外经济的开放度越
大它所能接触的了解和其他制度的层次就越多从中可以借鉴的制度安排也可能就
越多所以说学习和借鉴的效率是与开放的时长度和开放程度成正比的
5.1.3 制度变迁的结构升级效应
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是资本 劳动和技术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有的研究成果已表明制度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且在其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制度作为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则以其内在的激励机制决定着经济主体的行为
模式和效率经济体制是各种制度的集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多种制度构成了一
个有机的体制整体其效率如何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和宏观经济的运行绩效制度也
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稀缺要素对于后进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后进国
家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经济制度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只有在
有效制度下才能发挥功能实现最佳组合因此后进国家的政府更应自觉地承担起
制度供给的使命
107
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是以既定的制度为假设条件经济增长由资本和劳
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长率和由于技术进步产生的全要素生产增长率决定不涉及制
度变迁和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因而不存在制度变迁和结构转换带来的增长效
应虽然结构主义理论考虑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特性认识到各种结构的变
化规律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然而它也未真正涉及制度的作用即制度仍被作为
既定的前提条件以外生变量的形式发挥作用
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制度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和
理论基础形成了一种新的增长观点以交易成本为核心的制度分析揭示了不同制
度之间的效率差异使制度比较和制度设计成为可能为制度改革的目标设定提供了
理论基础这一新的分析视角使外生的制度内生化制度表现为生产函数中的一个内
生变量影响着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一方面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起到
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的变化对制度形
态提出新的要求制度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的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把制度分析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
比结构分析更进一步触及到了影响增长的更基础因素扩大了增长分析的范围和工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制度安排与产业结构转换是相互联系综合发挥作用的而
不是相互分离和互不影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适宜的制度安排是顺利实现结构升级
的前提条件结构变化是技术进步和组织形式发展的结果制度作为决定组织形式及
其效率的规则制度安排不合理将导致组织效率的低下和阻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由此降低结构变动的速度和影响结构升级二是结构变化的每一阶段要求有与之相
匹配的组织制度形式产业结构变动作为经济增长的结果形成了在新的结构条件下
的新经济增长机制和增长方式进一步的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要求做出与此相适应的
制度调整在产业结构发展到某一高级阶段都要求有与相应生产方式相匹配的更高
级的组织制度形式制度变革如不能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要求适时做出调
整和变革那么就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分析说明 制度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连锁互动的关系制度安排是
经济增长的基础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并通过资源配置作用
规定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效率制度变迁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有密切的关系制
度变迁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决定和影响经济结构变动一是通过制度变迁改变生产
108
资源的配置环境使生产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中的配置产生差异进而使经济结构得
以协调优化二是通过制度变迁增强技术发明和应用激励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生
产过程和产品中的技术含量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在现实经济的发展中这两种途径
同时在发挥作用
图 5.1 制度结构与经济增长互动
制度 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的如图5.1 所示但是制度变迁
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间关系并不总是自动地达成一致的[91] 作为经济增长基本要素的
制度和结构如不能根据经济增长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而是陷于停滞状态制度机
能下降和结构升级迟缓那么必然导致经济陷于停滞反之制度变迁结构升级与
经济增长三者间如能进行良性循环则三者呈螺旋式上升
5.2 企业制度与结构升级
5.2.1 企业制度概述
结构升级实际上是不同产业企业变动的结果 产权制度(指原始产权制度)相同的
企业其企业制度不一定相同企业制度作为企业存在的微观制度基础影响着企业行
为由于企业制度的差异不同企业制度的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会呈现不同的作用
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结构) 企业治理机制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等内容企业组织
管理制度属于企业内部日常管理制度它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而产权制度和企业
治理机制则对企业行为决策起决定作用
依据企业不同的原始产权制度可将企业划分为公有制企业和私有制企业两种类
型私有制企业中按财产关系和法律地位的不同可以把企业制度分为业主制合
伙制和公司制业主制企业下企业主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代理成本以及监督
费用很少几乎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合伙制企业下的合伙人既是出资人又是经营
者但是也可能合伙人之间在监督管理时存在搭便车动机和行为而且产权转让
或出售有明显的局限性从而这种制度的发展受到限制[92]公司制作为一种典型的现
经济增长
结构升级 制度变迁
109
代企业制度它发端于19 世纪40 年代末的美国铁路业然后逐步渗透到金融业通
讯业到20 世纪50 年代已成为现代工商企业普遍采用的企业制度虽然业主制和合
伙制在企业数量上还占极大的比重但公司制无疑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
企业制度的出发点是如何解决经营者按所有者要求进行活动业主制和合伙制不存在
(或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而公司制出现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就存在委托代理问
题或者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问题
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虽然表面上是国家 但却没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
表国家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行使产权也就出现了人们一般所说的所有者缺位问题
长期以来国有产权模糊对国有企业造成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但要解决大企业的委托
代理问题仅有产权清晰是不够的必须和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相结
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治理机制的建立问题企业治理机制所要解决的是由所有
权与经营权分离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一般认为对于公司制企业而言公司治
理机制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即股东贷款人管理人员和职工之间关系以实
现经济目标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研究企业制度的关键是企业治理机制而企业治理机
制的核心则是如何监督和激励经营者根据不同的控制方式可以把企业治理模式分
为两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市场控制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具有
以下特点股权结构中的企业大股东是机构投资者重视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即股东通过资本市场的用脚投票方式来监督经营者而资本市场的恶意收购
也对经营者的激励监督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发达的经理市场和竞争的产品市场也对
经理构成一种约束机制另一种是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银行和大投资者治理模式
这种企业的大股东是银行和实业公司这些大股东对企业进行强有力地控制而且在
日本大股东通过集团内部之间交叉持股或者通过形成环型法人持股方式形成一个
庞大的股东会来来保持企业股权的稳定1 经理市场不发达企业经理主要是从企业内
部提拔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并不明显
5.2.2 企业产权制度与结构优化升级
传统国有产权制度下 企业追求的不是利润目标而是社会等多重目标企业缺
乏创新的动力其创新机制是一种被动的创新机制即企业创新主要来自于政府的安
排而不是市场的需要而私有产权制度下的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市场
1 在日本 法人持股从20 世纪60 年代初期的40%上升到90 年代初期的近80% 参见终福全西方国家公私混
合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组织构成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4 期
110
竞争使得企业具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从而形成一种主动的创新机制业主制或者合
伙制是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企业制度产权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这种集权式的产权结
构有利于所有者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但不足之处就是所有者必需承担所有风险而
且受到大规模生产的限制作为创新的现代工商企业则是普遍采用公司制这种制度
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从当今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情况看现代工商企业成
为工业结构升级的微观主体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实现工业结构协调发展
并促进工业结构升级
企业产权制度对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产权结构安排与企业创新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收益但同时也会
给企业带来风险产权结构对创新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股东监督企业创
新的搭便车行为企业创新是企业绩效提高的一个主要来源在产权结构集中度某个
范围大股东有动力监督代理人的创新行为但这种监督有效的前提是大股东也有创
新动力(根据钱德勒的观点企业经理是有创新精神的) 才能保证一个完整的企业家
职能二是代理人的创新动力问题即如何保证代理人按照所有者的意愿进行创新
按照企业理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将决定企业是否有创新动力产权结构安排在一定
意义上就是解决剩余索取权的归属问题剩余索取权的归属将决定代理人与所有者的
意愿是否保持一致和有动力进行创新通过有效产权结构的安排可赋予监督者剩余
索取权将促使他们克服偷懒具有创新的动力
企业产权结构的集中度也影响到企业绩效 从企业创新角度看就是股东对企业
经理创新行为的监督约束股权分散使得经理层具有更大的决策权对于具有创新精
神的企业经理而言这种股权结构是有利的钱德勒认为美国的股权分散企业决策
权很大程度在于企业经理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先锋工业是那些由少数大型由管理
人员经营的企业支配着的工业在处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中的美国经济核心的工
业中有关日常的经营和将来资源分配的关键决策是由现代工业企业领薪水的管理
人员作出的[93] 股东身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在中国国有企业中也体现明显目前
中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以国家股东为主导的企业产权结构国有股一股独大
国家股东可能具有更强的政治目标政府行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具有明显痕迹如企
业高层管理人员政府任命企业重大决策要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或经政府批准因此
传统国有企业创新的动力不足问题同样在现有的上市公司中存在
另一方面 企业自组织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自组织机制(self-organization)
是指不需要外界的特定干预就能自我组织自我建立秩序从一种组织状态向另一
111
种组织状态转变[94]因此企业建立自组织机制就是在不需要外界的特定干预下
企业能够在环境变量的作用下1自主建立某种结构协调和约束自身行为决策自己的
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以及自主承担自己的经济责任实现从一种组织状态向另一种
组织状态转变计划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干预企业是不可能建立自组
织机制的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有可能建立有效的自组织机制对企业制度要求
是1 建立自主性的企业制度企业必须是独立的法人产权主体或者说企业的产
权应该做到明晰化2 建立具有开放性的企业产权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制
和合伙制企业产权是明晰的在市场竞争中有动力进行创新活动也能够在市场竞争
中成长衰退乃至消亡但产权结构的封闭性决定企业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发展特别
通过并购活动进行发展因此这种企业制度不是最优的公司制的产权结构是开放
性的是市场经济中能够有效实现自组织行为的一种企业制度
计划体制国家的传统国有企业是单一的产权结构 这种企业制度从两个方面制约
了企业创新一是国家作为所有者具有多重目标从而对企业创新产生制约二是经
理人的创新偷懒行为这种偷懒是指企业经理缺乏主动创新的动机仅仅是不折不扣
的执行国家的计划指令传统国有企业制度是不可能建立自组织机制的以传统国有
企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就不可能实现自组织调节对企业建立自组织机制最为
有效的企业制度是公司制中国进行公司制改革使得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逐步
向开放性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要建立自组织机制至少还应该在以下
几个方面加强对企业制度的建设一是继续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造二是
要解决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三是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包括规
范董事会的行为促进企业经理职业化完善企业经理的激励监督机制等
5.2.3 企业治理机制与结构升级
市场主导模式下企业治理机制对结构升级的影响 [95]以美国为代表的企业产权结
构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而且股权分散两权分离促使企业治理机制的重心在于监
督激励企业职业经理董事会结构2 对企业经理实施股票期权报酬制度股东通过资
本市场用脚投票方式经理市场等等都属于企业治理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发达
1 环境变量最重要的是 效用(包括收益荣誉生活质量社会地位以及成就感幸福感等)和激励结构与取
向参见黄如金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11 期
2 董事会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表现为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构成情况二是表现为董事会内
部的职能分工情况参见孙永祥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经济研究2001 年第l 期吴淑馄等
人认为非执行董事的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参见吴淑馄刘忠明范建强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
析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9 期
112
的经理市场为企业经理提供了发展机会也提供了被替代的压力同时股票期权报酬
制度对企业经理的激励作用也不可忽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这种企业治理条件下
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固有的资产流动机制实现资本从低效领域流向高效领域[95]
那些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和产业能够容易从资本市场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在美国还设有
专门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融资的纳斯达克市场以开放的产权结构和发达的资本市
场为基础美国从19 世纪末到现在己经出现了五次并购浪潮从这五次并购的情况
看并购主体是企业而且企业规模正由过去的大企业逐步演化为巨型企业[96]每一
次企业并购浪潮都有效推动了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美国经济增长特别是第
五次即发生在20 世纪最后10 年的并购浪潮企业并购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信息
等产业领域大大促进了高技术产业高速发展
银行和大企业主导模式的企业治理机制对结构升级的影响 [97]以日本和德国为代
表国家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并不发达企业股权集中在银行家族财团和其他公司
通常是关键的供应商或客户公司之间交叉持股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些股东对
企业经理的监督和控制力大大超过美国的大型公司银行和其他大股东有积极性且有
能力监督经营解决分散股东在监督经营上的搭便车问题而且经营者可以避开
资本市场的短期压力集中精力从事经营和投资这种企业的产权结构实际上是封闭
的并购行为难以发生同时这种治理机制注重职工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利尽管没
有迹象表明职工拥有全部控制权但至少在监事会中拥有一种有效的抱怨机制
(mechanism of voice) [98]另外鼓励企业职工对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及职工行为长
期化这样有利于组织技能技术及人力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积累日本的年功序列
制是这种治理机制下的职工行为长期化的制度体现在这种治理机制下企业人员
比较稳定有利于企业平稳发展由于银行的参与对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而言企业
发展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日本德国在汽车机械钢铁等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与这种治理机制是密切相关的但由于债权人比股东厌恶风险这种治理机制不利于
高技术产业和高风险产业筹集资金而较强的股东控制和职工参与也可能会抑制企业
家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德国日本在生物电子通讯等高技术产业落后美国与这种
治理机制的缺陷也是密切相关的[99]
5.2.4 企业家制度与结构升级
企业家一般是指具有观察和评价经营机会的能力并敢于冒风险的经营者 也泛指
创建和发展自己企业的经营者现代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的区别主要在于现代企业家
113
的战略眼光以及观念和行为更具全局性开放性应变性他们已不单单是善于企业
经营管理的专家还是一批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具有政治头脑的新型企业家是能从技
术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考虑企业未来如何生存发展的全方位的战略家他们
最突出的特征是具有战略眼光创新精神和协调才能新一代企业家有的是由原有企
业家演变过来的有的是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形成的他们普遍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共同特点是具有新观念和勇于创新的行为方式
企业家天生所具有的冒险和创新精神以及开拓能力 是促使经济结构不断由低级
向高级转换的主要动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从经济发展演变的特征出发对企业家
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家天然的冒险精
神和不断追逐超额利润的动机促使他不断去寻找新的获利机会更可贵的是企业家
并不是消极地适应市场变化而是针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及其变化主动采取对策在
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企业家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会通过寻找更为廉
价和有效的投入品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销售渠道等方式降低经营成木
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单个企业家的这种创新给企业带来了巨额收益众多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汇集起来就如同一股巨大的力量不断地推动着经济摆脱旧有的
轨道和旧有的模式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实现新的发展
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动因 创新除了可以激发新的需求从而导致需求结
构发生变化最终刺激产业结构变动外还直接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按照熊彼
特的观点创新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提高社会潜在产出能力一是创新可
以带来新产品形成新产业二是创新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可
以提高产业产出效率改造传统产业另外创新也会加速一些传统产业的衰退如
由于技术创新而使得工程塑料在其各种性能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而在越来越
多的场合取代了钢铁而被用做基础材料大大加速了钢铁工业从成熟向衰退期转变
第一次产业革命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就是从纺纱机和蒸汽机技术的发明和
应用引起的同样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也是由于创新的结果
创新的微观主体是企业 企业在不断创新中通过扩散实现产业创新从而实现产
业结构不断升级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主导者马歇尔熊彼特加尔布雷斯纳克
斯列宾斯坦等人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企业家的理论其中以熊彼特的观点影响更为
广泛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那些实现新组合的人们企业家通过利用一种新
发明利用一种生产新商品或新方法生产老产品的没有试过的技术可能性通过开辟
114
原料供应的新来源或产品的新销路通过重组产业等等来改革生产模式或使它革命
化[100]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
企业家一旦当他建立起他的企业以后也就是当他安定下来经营这个企业就像其
它的人经营他们的企业一样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这种资格[101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不是所有的企业经理都是企业家也不是所有的企业经理都是企业家只有促使企业
不断创新的企业主或者企业经理才能够称作为企业家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一个国
家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具有一批企业家
传统国有企业体制下 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实际上承担着企业家的职能决定着企
业的投资经营生产等活动企业领导是准政府官员而不是企业家只是代理政府
看管企业政企合一的传统国有企业显然不可能产生企业家承包制改革后的国有企
业也是不可能产生企业家张维迎在分析中国进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承包
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后认为国有企业仍然不可能产生企业家因为它仍然不可能实现
政企分开国有产权制度下政府官员根本不会像股东或董事那样行事也就不可能保
证他们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所有权式的制约导致国有资产无人负责从而经营者出现
了行为短期化国有制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承担财产风险的主体难以实现预算约束硬
化1但是国有企业制度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出现企业家从以公司制改革为核心的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也出现了一批企业家他们为实现企业创新
乃至产业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做出重要的贡献
5.3 融资制度与结构升级
5.3.1 融资制度概述
对资金的配置有计划融资和市场融资两种制度计划融资制度与计划体制相对
应市场融资制度则与市场体制相对应作为高度集中的计划融资制度要求各部门
所需的货币资金由国家统一配置银行成为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发放拨款的出纳机关
金融经济运行方式表现为货币资金的配给制计划成为社会资金配置的唯一手段在
市场体制下储蓄转化为投资主要是通过金融活动来完成的市场成为资金的供给者
和需求者之间交易契约的结合点社会储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流向边际利润率高的
部门和企业从而实现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
1 张维迎把 政企分开的不可能性所有权约束的无效性解决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不可能顶算约束硬化的不
可能经营者与职工制衡关系的不可能称作是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
115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融资制度在不同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融资方式同时
不同的市场发育程度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会影响到融资方式的差异例如在典型
的英美市场体制中直接融资(资本市场融资)和间接融资(银行融资)都非常发达而东
亚国家和日本在经济发展初期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银行融资是这些国
家主要的融资方式而且这种银行融资方式是一种在金融压抑体制下进行的它保证
了东亚国家和日本经济的高速非平衡发展并实现经济赶超不同的行业也影响到具体
的融资方式例如高风险具有创新的产业可能采取股票市场融资更好而低风险
传统产业则采取银行融资方式更为有利但从总体上看在市场体制国家存在两种
形式的融资制度一种是典型的英美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融资制度它以证券市场
融资为主另一种是日本东亚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融资制度
它以银行融资为主[102]
5.3.2 融资制度与结构升级
关于计划融资制度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计
划融资制度可以按照国家发展产业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快速实现工业化摆脱
经济落后的局面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特别是资本和企业家的缺乏决定了难以
依靠市场融资制度去进行某些重点产业发展的计划体制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集中
资金发展重工业以期快速实现工业结构升级乃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发展采用
这种做法的国家确实基本上都在较短时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事实是对
计划融资制度有助于工业结构升级的有力支持另一种观点是计划融资制度导致经
济效率低下从而不能够促进工业结构有效升级这种结论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计划融资制度形成国营企业而传统国有企业又是政府附属物按照政府计划进
行生产活动不能够有效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二是国有企业运行效率低从而影
响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结构升级
从计划融资制度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在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
下国家比较容易对企业的财务进行严格的计划控制通过高度集权和高度组织化的
计划体制国家直接管理资金流动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企业创造的经济剩余按照
国家发展要求进行投资活动计划融资制度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随着经济
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社会信息量日益复杂作为决策者的政府(主要是
中央政府) 不可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反映全社会随时发生的资源变动情况和需求变动情
况的信息计划手段配置资金出现严重的局限并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低下[103]
116
市场融资制度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市场融资制度为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获得资
金促使金融资产优化配置从而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建立了一种有效机制在市场
融资制度下金融资源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进入产业从而出现在衰退产业资金退出
成熟产业资金稳定高技术产业资金逐步增加的资金流动趋势当然要保证资金有
效流动应该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金导向机制关键是建立商业性金融的利益竞争
导向机制和政策性金融的校正补充与引导机制这样才能通过金融资产的有效流动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市场融资制度也存在一种存量资产优化的机制对于业主
制和合伙制企业来说存在一种劣质资产淘汰机制对于国有制企业将在市场融资
制度下逐步由单一封闭式产权结构向多元开放式的产权结构转化企业之间产业之
间可以通过产权重组进行存量结构调整从而实现存量资产优化
5.3.3 市场融资方式与结构升级
1 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以日本和德国为典型国家 我们以日本为例分析银行主导型
融资制度的结构升级效应日本的银行融资制度实行主银行制度按照青木昌彦等人
的说法[104] 这种主银行制度包括相互补充的三个部分银行和企业订立关系型契约
银行之间形成特殊关系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一套特别的管制措施如市场准入管
制金融约束存款担保及对民间融资的限制等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形成了企业与银
行之间的一种关系型融资制度
日本的这种主银行制度对日本的工业结构升级具有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为产业发
展(企业发展)和创新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资金短缺融
资渠道单一主银行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在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
作为主要的债权人和股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对企业实施监控对于企业而言由于
融资工具缺乏企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大所需要的资金不得不依赖银行因此与银行保
持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对企业是有利的因为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充
分利用银行资金进行创新而不必担心每年要有多大的赢利率回报股东这一点比通
过证券融资具有更大的优势企业主银行在日本高速增长时期成为石化钢铁家电
等重要化学工业为中心的企业集团间的组成体系主义设备投资的主导在为其提
供融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05]二是一定程度可以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主银行通过对企业的相机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改善管理当然这种帮
助还是有限度的毕竟银行不是专职的企业管理者三是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由于控
117
制民间金融的发展在主银行制度下政府控制银行利率和贷款规模和方向一旦企
业(产业)被确定为优先发展则可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种融资制度也造成了日本的企业软预算约束而且难以促
进存量资产的流动一方面主银行制度下形成了日本企业特殊的产权结构即环形持
股这种产权结构使外部资本就很难进入企业缺乏被兼并的威胁在发展状况良好
的时候这种产权结构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就难以从某个产业
退出另一方面银行融资使得企业缺乏破产的威胁从理论上讲银行融资最可能对
企业破产形成威胁但由于关系型融资银行大量的资金投向企业而且又是企业股
东破产只是使得银行出问题所以难以破产进一步使得企业的存量资产僵化
2 证券市场主导型融资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一般认为证券市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配置资源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是通
过发行市场使得募集资金流向不同产业二是通过二级市场的证券价格信号引导
上市公司资源(也有非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新配置[106] 实际上证券市场融
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仅限于此如果从微观企业角度看还将通过影响企业家
行为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我们以美国为例分析证券市场主
导型融资制度的结构升级效应美国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主要融
资渠道是证券市场美国的证券市场融资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体现在
一是形成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 在证券市场融资下有多种形式约束企业家行为
第一所有者或者股东可以通过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的方式监督企业家比
较典型的是用脚投票形式它会引起该企业股票价格下跌导致企业面临一系列的困
难和危机如银行停止贷款财务状况恶化公司形象不佳市场份额下降以致企
业破产倒闭同时股票市场存在接管(takeover)的风险股票市场的灵活运作促
进了企业并购特别是杠杆收购和敌意收购的兴起和发展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就存
在被接管的可能企业经理(企业家)就可能被迫离开从而促使企业家努力工作第
二采用这种融资方式形成的债务融资使得企业具有破产的威胁采用债券形式筹集
资金债券融资需要企业到期偿还债务加大了企业破产的威胁同时企业与银行
的关系并不如日本式融资方式的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密切即这种融资是一种保持距
离型融资也就是说银行对企业除了债权债务关系并不对企业进行所谓的相机
治理在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时候会以债权人的身份申请破产而不是进行救助
企业的债务融资对企业家行为造成了一种压力第三可以采用股票期权方式激励企
118
业家行为股票期权是一种对企业家行为形成长期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在银行融资方
式下是不可能采用这种方式的股票期权有助于企业家形成一种长期行为进行创新
而不是单纯的追求企业的股价和当期的赢利
二是形成开放式产权结构 促进存量资产有效流动证券融资方式能够有效地解
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资产专用性与体制壁垒的矛盾促进资产从增量和存量两个
方面实现结构优化从存量角度看由于产权结构是开放式的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
行兼并收购有效实现存量流动重组具体方式包括优势企业收购兼并劣势企业的上
市或非上市公司向优势重点产业注入优质资产以及同行业的企业兼并提高规模
效应等通过股权转让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可以在短时期重新配置资产而且能够
较快使资源从盈利较少或者不盈利的企业或者产业退出促进资产合理流动从而使
存量结构得到优化[107]
三是风险投资基金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高技术产业发展以中小企业为创新主
体美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并形成所谓的新经济
主要是得益于电子生物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高速发展所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而这类产业的发展则是与风险投资特别是创业投资基金密切相关风险投资基金是
一种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行融资的一种特殊证券融资方式比较典型的是创业
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对高技术企业进行投资是为了要在企业成长后退出股权从
而获取高额利润因此它对企业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资金作为一种股权投资(从
企业角度就是股权融资) 要对企业进行相机治理
5.4 就业制度与结构升级
5.4.1 就业制度及其类型
就业制度是关于人力资本或者劳动力如何配置的制度 根据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所
涉及的因素就业制度一般包括人力资本形成制度报酬制度和用工制度三方面内容
就业制度一般有计划就业制度和市场就业制度两种类型[108]
计划就业制度和市场就业制度有本质区别 一是劳动力产权的区别计划就业制
度否认劳动力个人产权国家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投资者在市场就业制度下劳
动力产权是市场就业制度的基础条件二是企业产权的区别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属于
国家作为政府的附属物企业没有自主选择职工的权力而且它具有很多和政府相
类似的职能从而企业办社会也就成为国有企业的一大特点而私人企业(也包括
119
公众公司)以赢利为目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雇工就业和工资待遇等具有决定权
(当然也存在工会的作用) 企业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决定雇佣和解雇劳动者和决定职工
的工资报酬
5.4.2 不同就业制度与工业结构升级
就业制度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体现在对劳动力结构 劳动者行为和劳动者素质
三个方面计划就业制度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计划就业制度与劳动力结构转换 计划就业制度下国家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配
置劳动力1 同时采用统一的低工资制度以获得更多的低成本劳动力计划就业制度
使得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国家重工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但是这种就业制度对劳动力结构
造成更大的消极影响一是劳动力结构僵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在向城乡产业之间
以及企业之间流动非常困难计划就业制度使得劳动力的就业完全服从政府的安排
一般而言劳动力一旦进入某一企业很难重新到别的企业去企业的用工制度是只
进不出劳动力结构变动也只是一种增量调整不存在存量调整问题二是造成了隐
性失业问题由于是政府安排就业企业虽然被迫容纳超出边际产出水平的过剩劳动
力但由于自身利益不存在多大损害甚至还可能有相当益处为此企业存在对劳动
力无限扩张的欲望其最终结果就是不管劳动力的素质高低不管企业需不需要劳
动力企业按照政府的职工安排指标大量吸纳劳动力劳动力除非是退休否则难以
离开企业(即使是退休也是由企业负担其退休费用) 从而出现了严重的隐性失业问题
计划就业制度下的劳动力行为与工业结构升级 计划就业制度下劳动者的行为
规范存在两大限制一是工资固定二是择业权受到限制在统一的工资制度下工
资水平与个人的劳动努力程度无直接联系但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选择了
另一种激励方式即通过精神激励来刺激劳动者表现为权力强制和道德
感化即一方面以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严格控制投资和工资另一方面则是以强有力
的思想政治工作刺激劳动者努力工作虽然这种激励方式在一段时期内可以起到积极
作用但从长期的稳定角度看没有物质激励是得不到积极效果的而择业权的
限制使得劳动者难以实现优化配置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可能被安置的位置是不适
1 袁志刚等人认为 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建筑业作为重工业化的基础政府通过计划配置劳动力确保了基本建
设所必须的劳动力或者说统包统配的计划就业制度确保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时期建筑部门需要的劳动力供给
为顺利完成一五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随着基本建设的深入发展许多其它重要的产业也出现了劳动
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在各地区各产业出现了劳动力余缺不一的状况在参见袁志刚等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
第38 40 页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年
120
合其专业技能发挥也可能是在处于不能发挥其能力的环境(这种环境一般是指人际关
系) 也可能是某一职位更能发挥劳动者的能力等等但由于择业权的限制从而劳
动者无法改变现状劳动者能够选择的就是排除这些不能发挥其能力的障碍或者
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这两种方式都影响了劳动者的劳动供给[109]
另外 就业制度与福利保障的高度统一和平均配给也造成了隐性失业存在
而且无解雇的后患这使得劳动者没有劳动的积极性企业领导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动
力从整个产业看就是既不存在产业创新也不能够进行产业的存量结构调整最
终表现为工业结构僵化
市场就业制度对工业结构升级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市场就业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市场就业制度下的劳动者在经
济利益的驱动下会自由流动从而实现劳动力结构优化市场就业制度实现劳动力优
化配置的前提必须是劳动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但即使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市场经济
国家由于人力资本各种工会力量的存在(还有经济波动周期)等等都使得现实中的
劳动市场是不可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从而也只存在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
的劳动市场使得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也就是说劳动力并不总是能够找到最为满意
的工作劳动力失业与企业职位空缺并存劳动力配置结构不可能真正做到最优化[110]
市场就业制度下的劳动者行为与工业结构升级 在市场就业制度下劳动者的劳
动力供给转化为实际的劳动供给过程就是劳动力劳动行为选择换句话说即使劳动
者提供了劳动力但其劳动行为是不同的对产业(企业)产出影响也是不同的劳动
者在市场制度下其劳动行为应该是规范的从而这种行为对产出是最有效的这是因
为市场就业制度下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雇佣职工同时会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监
督机制来规范职工劳动行为例如市场工资制度为劳动者提供了合理的激励机制企
业通过到劳动市场雇佣(从而劳动力之间存在竞争)和自由解雇的方式来激励和约束劳
动者行为企业通过合理的产权安排和治理结构安排对管理者建立激励约束机制[111]
总之 市场就业制度下劳动力的行为比计划就业制度的劳动力行为具有更大的规
范性更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和产业素质
5.5 技术创新制度与结构升级
5.5.1 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及其结构升级效应 理论界对技术创新存在不同的理解美国工业调查
121
协会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实际应用新的材料设备和工艺或者是某种已经存在的事
物以新的方式在实践中的有效使用创新是一个承认新的需要确定新的解决方式
发展一个在经济上可行的工艺产品和服务并最后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完整过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技术创新的定义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
以及产品和工艺显著的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 或在生产工
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 那么说创新就完成了还有人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
制品的创新演进和开发的过程(V 莫尔) 技术创新是指第一次引进某项新的产
品工艺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活动的诸多步骤
(弗里曼) 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或研究成果进行开发并最后通过销售而创造利润的
过程(唐纳德瓦茨) 等等[112]
熊彼特把技术进步分为发明 创新和扩散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仅有发明不能够
成为创新也是不能称之为技术进步发明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它可以是有关
新产品新工艺的设想可以是一项新的技术也可以是某种新产品的模型或样品
发明的重要来源是科学研究发明是创新的重要基础但有了发明不一定就能够成为
创新只有将发明引入生产体系并投放到市场的行为才是创新扩散则是指将创新的
产品技术被其它企业产业采用的过程技术转移引进和模仿都是扩散的方式
因此从广义上看技术创新也应该包括扩散过程按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
它不是一个技术范畴而是经济范畴它不仅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
己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生产能力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引进新产
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熊
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与技术发明创造相关是技术创新的主要
内容
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包括一是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分工
而社会分工和深化又引起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二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从供给
和需求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方面使不经济的产品和落后
的产业逐渐消亡淘汰另一方面使新产品和新行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并促进主导产
业的形成三是技术进步改变国际竞争格局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技术创新的 溢出效应与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是技术创新的公
共产品特性的重要表现[113]溢出效应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创新技术的溢出效应创
新市场的溢出效应和创新利益的溢出效应从实践来看技术创新的溢出主要是通过
122
技术许可专利技术的公开公开出版物与各种技术会议与创新企业雇员的交谈
雇佣创新企业的雇员产品反向工程及独立的R&D 等渠道来实现溢出效应对产业
结构升级的影响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一是正面效应从企业角度看
由于获得溢出效应的企业可以减少创新成本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
扩散使得竞争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廉价的创新产品从整个产业和经济领域
看还会通过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负面效应这主要是降
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结构升级的持续性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受如
下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产权保护状况创新技术的复杂性溢出接收方积累的技术创
新能力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状况技术创新的平均收益率技术创新信息扩散的速
度等[114]
5.5.2 结构升级的技术创新制度分析
由于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 如何对技术创新者进行激励并保证技术创新溢
出效应发挥正面效应将影响到技术创新对工业结构升级的有效性从另一个角度看
激励技术创新和解决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就是将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内在化要解
决这些问题技术创新产权将起着关键作用
技术创新产权的及其功能 技术创新产权是从技术创新资产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的包括技术创新的有形资产产权和技术创新的无形资产产权有形资产产权是指技
术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有形资产所拥有的产权这些有形资产包括创新中使用的设
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权是指知识产权它包括专利制度版权制度商
标制度三大系列技术创新产权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激励创新知识产权使得创
新者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垄断技术的使用权模仿者即使获得了相关的技术如使用也
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创新利润是高额的从逐利的角度看这种制度激励人们进行
创新二是创新扩散从另一个角度看知识产权可以促进创新扩散从而最终实行
产业创新和整个经济领域的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政府与技术创新制度安排 在计划体制下政府参与技术创新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理由和建立国有企业一样技术创新是一项外部效应很高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强公
共产品特性和溢出效应社会收益率往往高于私人收益率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专利
制度的界定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不是所有的技术创新都可以通过专利保护来得到有
效激励市场作用不能完全解决技术创新不足问题按照诺思的观点国家是制度(产
权)的界定和实施者为此需要政府作用来解决技术创新的有关问题技术创新一般
123
包括三个阶段基础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和工艺技术开发不同阶段由于
表现不同的特性政府作用也就存在差异基础技术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的应用方向
性不确定而且效益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公共产品特性强应用的风险大企
业往往不愿意也没有这种实力从事这种开发往往是政府资助研究机构来进行应用
技术研究是以实现特定用途为目标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但不是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产
品研究开发其成果是产业基础技术应用面比较广也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特性
在这个阶段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最为强烈同时如果应用技术研究的成果为一个
企业所垄断也是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需要政府的参与产品
和工艺技术开发阶段研究开发是与某一特定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以盈利为目的的
产品和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在这个阶段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也是在这个阶段专利制
度能够发挥好的作用
政府参与技术创新形式选择 计划体制下政府直接参与创新的全过程企业只
是被动地接收政府(或者是政府的科研单位)的技术创新成果从而造成生产与科研相
脱节创新动力不足是计划体制下的常态而且创新技术往往不能够为企业所应用
从而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市场体制下单纯的依靠企业进行创新也会出现创新不足
问题政府参与技术创新的形式除了政府提供有关的制度包括技术创新产权制度外
还要维护市场结构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另外还包括政府投资政府财政补贴合作
开发等形式
有两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将影响技术创新 最终影响工业结构升级一是不同的技
术创新阶段的融资制度安排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需要政府资助(包括政府直接投
资或者是政府补贴) 在技术转化为成果时需要一种新的融资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
支持比较典型的就是风险投资制度风险投资一般是私人资本为高技术产业发展
提供资金的一种制度政府在这种制度中所起的作用只不过是如何完善和引导[115]
二是开发园区制度,开发园区制度可以通过园区产业群的范围经济作用带动整个
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无论是自发设立还是政府推动形成政府在这种制度中所起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基础设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二是教育和科研投入
二是提供种子基金作为高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四是提供鼓励发展的
优惠政策
124
6 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告别短缺经济时代又面
临需求约束的强化和入世后的挑战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方式
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全方位地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本章以此为背景对实现结
构跨越式升级的战略思路进行梳理并对制度与政策创新提出建议
6.1 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战略思路
6.1.1 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结构跨越式升级的背景研判
1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大国
首先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
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总体资源赋存较为丰富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结构体系
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具有内向化特点主要依托国内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作
为发展中大国的特殊性还表现在一方面中国正在进行的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
的工业化过程近13 亿人口同时进入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国内经济问题在规模
上远远超过了以往许多世界经济问题也超过了一般大国遇到的经济问题另一
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由于历史原因和以往长期的传统计划经济
体制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不仅是超常规性的而且变动的振荡性反复性较大
其次 作为特殊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起点相对较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非常严
重从中国产业结构整体来看具有多层次阶梯状的特点体现了工业化演进不同阶
段所具有的一些特征的混合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宏观结构上也体现在
产业发展的部门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上从产业发展的宏观结构来看结构错位
状态比较严重三次产业之间的劳动力结构比之产值结构处于更加滞后偏离度较大
的阶段从产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来看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多层次结构从产
业发展的地区结构来看不仅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水平落差很大而且各省区之间
省区内部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发展落差这种落差甚至要大于一
般中小国家全国性的落差总之现实中的产业结构是不同水平的部门结构和地区
结构交叉重叠从而在整体上呈现多元多层次阶梯状结构表现为工业化不同演进阶
段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混杂在一起
125
第三中国是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的大国虽然中国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
结构体系但从长期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来看能矿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由
此决定中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在初级产品生产部门虽然和一般发展中国
家相似中国产业发展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但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某些
产业也有较强的竞争力总体上无论是产业的比较优势还是产业的竞争优势也
具有多层次混合交叉的特点并已显示出追赶发达国家的态势
2 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结束了短缺经济已成
为世界工业大国许多行业产品已居世界前列工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主要因素
中国工业已完成数量赶超任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中国与发达国
家之间虽然总体仍是垂直分工但局部已向水平分工方向发展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总体处于水平分工状况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但局部也已在向垂直分工方向发展
在某些工业制品领域已拉开距离显示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总之与中国改
革开放以前比较目前中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总体上中国产业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仍处于较低层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
快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当代国际产业间分工和贸易越来越被产业内分工
和贸易所替代后者正在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并形成新一轮的国际分工格局真正
决定和显示一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地位高低的已不是工业化时代的要素而是对知
识经济时代要素结构(如知识型劳动力知识信息金融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制
度等要素)的拥有状况从一个个特定行业或产业内贸易来看中国大部分工业行业及
产品占据的是提供很少价值量的完全竞争环节与发达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
环节和获得价值链上最多价值增加值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中国产业发展如再考虑
到第一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那么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显然仍处于较低层次虽
然比改革开放前中国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在不断上升但总体地位还不高或仍
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116]
6.1.2 适应新型工业化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战略思路
1 结构跨越式升级战略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自 1817 年李嘉图提出以来到上世纪70 年代末新贸易理论兴起时
一直被视为指导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实际上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
为基础的比较成本原理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源禀赋论所涉及比较利益
126
只是静态比较利益按照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外贸只涉及各国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
基础上通过国际分工来获利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国通过对外开放来促进结
构升级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问题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
产品虽有比较优势但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因为国际市场上的现实贸易是按绝对优
势和竞争优势的方向进行的因而比较优势所显示的贸易潜在利益能否变为现实
取决于这些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之所以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关键在
于当代世界经济主流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比较优势在不断消失天赋的自然资
源不再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要素因为现代高技术产品所需自然资源很少更重要的是
世界正处在新材料科学革命之中这场革命将会带来更多的新型定制材料和人工合成
材料同样在新的国际经济条件下资本富有和资本贫乏的界限在不断模糊资本
和劳动力的比例也同样不再成为有重要意义的变数因为经过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
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所有这些都表明绝大多数发
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所具有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一定
具有竞争优势难以构成强有力的竞争要素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随着传统比较优势在不断消失真正构成比较优势来源的
要素是知识和技术并且知识和技术是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这意味着在科技
高速发展推动下的当代世界经济必须依靠知识和技术才能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
势或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此有的学者将比较优势分为两种即历史形成
现有的基于传统资源禀赋的外生比较优势和通过各种手段(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模仿
专业化)推动技术进步与技术积累及基于学习效应的内生比较优势[117]这里所谓学习
效应的含义是产量或产值是劳动时间的增函数学习效应的存在使得一个产业在发
展过程中产生递增收益而且愈是高技术产业(包括经高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 这种
递增特征表现得越明显
图 6.1 中L 为一条学习效应曲线表示内生比较优势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增S 曲
线为基于资源禀赋的外生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表示由于资源禀赋的收益递减性从
而随时间的推移其比较优势会呈现弱化的趋势我国一些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
特征这种特征符合劳动作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的配置状况这些传统产
业的发展轨迹因而可以用S 曲线来描述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加入WTO 对中国传统产
业劳动密集型特征的强化会延缓其比较优势的弱化趋势表现为图中S 曲线向右推移
127
为S1 曲线S 曲线最初高于L 曲线表示我国传统产业目前的基于资源禀赋的外生比
较优势要大于来源于技术进步的内生比较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L 曲线将会高过
S 曲线和S1 曲线即由技术进步中学习效应的递增性产生的内生比较优势最终将会
超过具有递减性的资源禀赋的外生比较优势这样传统产业的长期收益由于技术进步
的介入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这一模型的思想已经过严格的理论证明[118] 其蕴涵的
结论是要真正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长期收益最大化和结构升级必须
兼顾上述两种优势既要充分发挥基于资源禀赋的劳动密集型的外生比较优势又要
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以激发并确定其具有的内生比较优势而且这种内生比较优势的获
得是和知识与技术要素相联系的会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我国加入WTO 后面
临的国际竞争格局而言既要在产业升级基础上创造非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又要创
造资源禀赋的低成本比较优势
图 6.1 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
传统的无论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比较成本原理 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
础的资源禀赋论都是一种静态比较利益理论虽然基于这一静态比较优势的产业在
当前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但就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劳
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会得到保持因为就资源禀赋要素
的利用来说还可能会有竞争优势从投入要素的角度分析无论劳动密集型产品
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都有一个成本优势问题即使同样是高技术产品在中国生产的
劳动成本含量也会比在其他国家低具有价格竞争的优势不过对低劳动成本优势也
要注意不断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素质通过不断的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
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这样才能创造竞争优势当然从经
128
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
逐步减弱充分利用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应成为中国产业新的比较优势又一
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关键是要重视技术外溢的效应和干中学效应通过各种
手段(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等)获取内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升级基础上创造非资源
禀赋的比较优势[119]同时从中国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角度来看还应把
制度创新优势纳入新的比较优势体系中去这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发展中
的结构升级和超越因为通过制度创新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启动潜在的比较优势这些都有利于从基础层面上加快产业结
构跨越式升级以形成推动结构跨越式升级的综合战略性合力
2 结构跨越式升级战略的内容
进入 21 世纪和我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应付经
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环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在较长时期里保持中国产业的
高效快速发展应以结构跨越型战略指导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这
一战略的要求是要中国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其实质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
级从国际经验看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产业的国际竞争产业的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
力的基石只有不断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产业结构水平上上升到世界一流才
能成为一流经济强国这一战略既是一国产业发展战略也是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和21 世纪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部分同时它又是一种复合型的战略围
绕结构跨越这一轴心不仅涉及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这一战略手段而且还涉及
其他如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结构跨越型战略的构建与实施应围
绕结构升级这一目标来构建一个较完整的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
结构跨越型战略的要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战略的核心取向是以科技创新
立国为基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为轴心自主创新与多层
次参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第二实施新战略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之间的关系走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
续发展道路第三新战略实施必须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
作用同时政府要为产业企业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第四新战略必须
以国际市场(包括国内市场)为导向以全球资源为基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通过不断拓展产业活动空间在形成一体化
的国内外市场中来实现结构的升级[120]
129
3 结构跨越型战略对结构调整的要求
在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趋势和中国已加入 WTO 这一大背景下必须把中国产
业结构调整问题统一纳入全球战略性调整的视野结构的调整应体现战略性层次
其内容不仅具有动态超前的时间的含义而且也包含全球地域空间的内容
从时间意义上讲 具体包括以下要点第一超前性调整中国当前所要进行的
结构调整不只是在结构严重失衡和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更是在新
技术革命的全面带动和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大趋势而进行的调整调整同时具
有主动性和被动性以及时间超前性(2)多维性调整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
发展以及体制转型的多重过渡之中因此中国的结构调整不是单维度而是多维度的
是全面的调整而不是局部的调整因此产业调整既包括产业结构整体又涉及各地
区城乡及所有制结构的全面多维性的调整(3)升级性调整自从上世纪90 年代
中后期以来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劳动密集型和附加价值低的产业
比重高技术资金密集型和附加价值低的产业比重低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差缺乏
国际竞争力因此结构调整任务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
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4)规则性这种规则性调整既涉及政府行为规
则的调整也涉及市场规则的调整二者相互联系不可或缺而在我国现阶段制度
变革和社会急速转型期前者的调整对实现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

以空间内容而言 主要指结构调整的开放性外向化和国际化特点中国过去的
产业结构调整多表现为一种封闭型的结构自我调整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由产业升级技术扩散(也包括外资的进入)引致中国的工业品水平
与其他工业国逐步接近替代性增强差异性缩小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向国际水准靠拢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另
外国外大企业纷纷投资中国使中国国内市场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国际
市场的国内化和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发展相互交织加速融合中国将进一步全方位融
入世界经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既要面对来自发达国家提高国际水平分工程度
的挑战又要面对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提升传统制造业水平对中国形成的在国际垂直
分工格局中加大竞争程度的压力中国企业也将与国外企业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与合
作即在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中与世界各国相互关系的协调和共同发展中来实现结构
的战略性调整
130
6.2 适应结构跨越式升级的结构战略性调整思路
6.2.1 区域化与全球化并行 多层次多方向参与国际分工围绕结构升级与多种形
式的产业合作拓展多元发展空间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 区域化是一个与全球化并行不悖同样值得关注的客观大
趋势目前世界经济结构在全球化浪潮下早已呈现板块状格局不仅发展中国
家而且发达国家都在竞相拓展周边国家(地区)市场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通过将本区
域内的经济资源和市场空间集中使用来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同区域国家(地区)的经济
一体化就地缘经济战略而言中国应积极推进与东亚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合理的国际
分工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关系逐步推进和形成紧密型的东亚区域国际分工和合作网
络在优势互补中提高中国和区域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力同时正确把握中国全球化不断拓展的态势除积极开拓出口市场和努力实现进口
来源多元化以外还必须与全球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将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和国际技
术资源国际资本资源以及国际自然资源相结合只有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
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大力拓展多元产业发展空间中才能实现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先
要从全球化视野出发在全面参与国际贸易和拓展多元化外贸市场中进一步优化进
出口商品结构其次抓住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从中国国
情出发使利用外资为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升级服务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在国内努
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再
次大力拓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领域由外贸外资向更宽泛的多种方式的产业合作发
展包括通过各种新形式的产业技术方面的交流把较为先进的技术引进国内把外
贸外资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产业合作统一起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
围绕产业调整升级战略目标强化外贸外资和产业合作等对实现结构战略生调整
的促进作用
总之 通过发展多层次多方向的国际分工不仅使生产要素禀赋的各个方面都得
到充分开发利用而且在积极创造比较优势中使要素禀赋质量得到升级特别是要使中
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之间参与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的国际分工之间
形成一个良性互动机制使国际分工利益得失在全球不同国际区域分工子体系中相互补
偿和力争总体利益最大化使中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131
6.2.2 加快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进程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跨越式
升级相结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世界已步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成为经济发展
的火车头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际竞争新
的制高点对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已经失去了按传统工业化的要求
实现现代化的时机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出现了背离因此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要
同时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最好的方案就是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地结合
起来将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以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
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它必将给我国工业化带来巨大
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有效地协调劳动密集型与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以及第一产业第
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国家经济结构的总体优化在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第三产业
促进第二产业开拓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效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途

第一 强化信息经济意识形成利益驱动的相互融合共识实现信息产业发展与
产业结构升级互动促进的前提之一是要强化信息经济意识互相认可对方形成产
业必须联姻的共识作为现代信息产业部门要认识到信息产业作为向市场供给
各种信息产品的部门其发展的信息需求为外部推动力而传统产业具备这一需求的
最大空间只有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 搞好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合理规划协同攻关充分调动和利用民
间力量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放宽行业准入限制积极吸收民间
投资的进入切实搞好知识产权的合理认定与有效保护处理协调好信息产业创新与
信息核心技术产业化的关系
第三 建立科学有效的产业互动模式产业信息化是信息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信息产业化提供必要的发展基础和环境氛围信息产业化可以
加快产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并促使产业信息化不断向更高的阶段推进要使产业实
现共同升级必须在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各自领域实现其各自的基本目标即信息
产业通过产业互动逐步实现产业化科学化和高层次化传统产业通过产业互动逐步
实现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实现产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传统产业实现产
132
品生产服务信息化从根本上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内耗最终实现产品增值提高传
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 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无论是发展现
代信息产业还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信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
动都必须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才能加快步伐和实现后发优势要将引
进技术的吸收创新和紧跟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主流结合起来部分领域要力争实现核
心技术超越以便主动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形成产业的新优势不断增强产业的国际
竞争力
6.2.3 加强国内区域间合作积极推进地区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中国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和多层次性不仅体现在部门结构上 还突出表现在地区结
构上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沿海地区由于现有发展基础较好
投资环境较为完善应对WTO 的能力较强能够分享和获取比中西部地区更多的经
济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使产业转移加快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
动加速顺应这种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大趋势首先要突破仅从国内范围来研究该
问题的狭隘视角应从全球产业大调整技术跨国转移和参与国际分工的视角来研究
缩小国内地区间差距和解决地区结构不合理的方式将参与国际分工和带动各地区发
展与结构调整联系起来加强国内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实现产业由东向西形成联动式
的演进和升级
第一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优势互补中实现联动式发展和结构连锁型变动与升
级从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现有状况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发
展水平上的较大落差加入WTO 后不仅已影响国际要素流动而且中西部落后地
区的资金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以及农村地区资金向大中城市流动的趋势也会进一步
得到强化虽然这种资金流动趋势可以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区域资源
配置的效率但也会加剧地区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因
此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顺应这一走向在宏观上以新的地区发展战略加以引导目
前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已进入关键时期一方面要进一步顺应当
代国际分工的变化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并成为牵引中国中西部
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火车头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政策导向使沿海有
些产业向内地中西部资源优势地区扩散拓展东部结构调整和新产业发展的空间
这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结构效益和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必然选择总体上在优势互补
133
中形成联动式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连锁型变化与升级达到实现均衡发展的长远战
略目标
第二 发挥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促使产业在空间上达到合理布局由于过去长期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等诸多原因形成地区产业结构间相似程度很高这也是中国地
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产业结构趋同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突出问
题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造成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而
且也使各地区失去了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机会地区产业结构
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通过促进资源在地区之间的
合理转移和流动以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第三 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要实现中国产业由东向中西形成联动式的演进和升
级促使产业在空间上达到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特色产业的优势最终达到各地
区均衡发展和结构合理的战略目标必须彻底打破地区间经济封锁和行政分割造成资
产重组企业并购资源优化配置的巨大障碍同时通过制度创新等推进区际经贸与
产业合作促使全国统一市场的真正形成
6.2.4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为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创建新平台
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是产业结构的空间调整
国际经验表明城市(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城市)会产生明显的集聚效应从而带来更高
的规模收益更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更大的经济扩散效应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进而带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将构成新一轮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21]
由于中国工业化 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是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重叠在一起因而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对结构调整的战略作用有许多不同于发
达国家的特点在新时期和经济发展新阶段城市化对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作用主
要体现在一是城市化为新型工业化构筑了新载体工业化是一个产业在要素集聚中
不断扩张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产业结构在良性互动中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
二是城市化为加快信息化提供了新契机高度离散的农村工业既无法使信息基础设
施的建设和使用成为一种低成本可接受的供给也无法制造出维持信息化快速发展
的足够巨大的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还难以产生出合格的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
息化进程的主体城市是资源人才技术管理的最佳结合点也是各类信息资源的
最大生成地以及信息供求的最密集交换区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战场三是城市化
134
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创建了新平台城市是国际经济网络的节点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
要提高城市竞争力而城市竞争力提高与城市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城市尤其是大城
市作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窗口以及竞争
中取胜的制高点和平台
鉴于推进城市化在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此应
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化的认识通过城市化来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升级具体而言
应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集聚功能虽然经过二十多
年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已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特
别是中西部地区因此构筑高效适应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仍将是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以工业集聚产业扩张与产业结构升级为核
心提升工业化通过整合提升各类工业科技园区以园拓业以业兴城不断提
高园区的经济密度和产业水平带动地区特色经济和产业群的发展壮大形成若干个
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三以建设数字城市和网络应用为平台加快信
息化步伐同时还要以城市为中心加快建立区域创新平台并要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以适应地区产业发展和创新的要求大力普及现代文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
到城市化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的互动
6.2.5 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优先实施知识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意味着知识已取代了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不
仅是教育和科研活动的基础要素而且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直接影响新产业的形成
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并加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发展中的世界大国中国与
发达国家在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的应用与传播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只有优
先实施知识发展战略重点加快信息科技的发展才能尽快跨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
字鸿沟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从全球化的动力源头牢牢地掌握主动
权跟上全球化发展的步伐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以信息和通信业为代表的知识
型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生长点知识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和全球化等
已成为新经济的主要特征知识信息对经济的发展正起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巨大
的推动作用并导致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知识到技术再到经济的作用
过程大大缩短从而使得知识对经济的影响有了质的飞跃世界银行的1998 世界发
展报告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威胁目前发展
中国家普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知识经济的兴起可使其较快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充
135
分利用人类知识和信息资源打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以高起点低成本进入知识
经济时代这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 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
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其主要功
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
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它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政府部门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首先要大力加强国家
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高效信息传递机制一个较高水平的知识信
息基础设施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物质环境它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信息工
程其特点是信息数字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通过加速新知识新成果的传
播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对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实力有着立竿见
影的效果其次将知识发展战略确立21 世纪初期中国新的追赶战略以知识作为推
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福利和促进体制变革的最关键因素知识发展战略是新型的追
赶模式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即投资于体现在物质资本的知识中投资于人民改革
机构体制以提高吸收和利用知识的能力这一战略十分强调对软件投资对人力
资本的投资它旨在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同时促进缩小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的知识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该战略的发展目标是以人为本
当今世界一国或地区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有形因素上的优势不再是永远的
优势而知识及提高自己的知识潜力即动态比较优势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才是发展关键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有着极大的机遇发展得更快些甚至赶
上工业化国家第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其总体战略目标是建成总量充足配置
均衡能力优先体系现代的国民教育体系将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的全民终身学习型
社会提高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国际化程度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与人力资源跨越
式发展
6.3 适应新型工业化结构跨越式升级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思路
6.3.1 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定位
1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制度与体制背景分析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基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理
论所走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道路因此追赶型经济作为一种特殊
136
的现实经济形态具有不同于其他经济体系的结构特征和制度特征追赶型经济是一
种后发展经济作为发达国家自然发展过程的压缩其结构变动和制度变革是一个非
自然的演进过程这种发展的初始条件决定了追赶型经济独特的结构和制度形态
二元产业结构和二元制度结构新旧结构和新旧制度同时存在并相互结合需要指出
的是二元制度结构并不是经济完全落后的象征它的存在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制
度现代化虽是实现经济赶超的基本条件但是制度现代化并非一步到位而是一个渐
进的过程同时制度现代化的过程不可能脱离本国的具体国情往往是现代因素和
本国传统因素的一种特殊结合[122]
从改革开放至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是渐进改革这种渐进的改
革模式使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这一改革模式也使转轨期中国的结构调整具有独特的体制背景一是中国的结
构调整受到市场与政府双重调节和影响随着渐进式的体制转轨市场经济体制
框架的基本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形成企业和产业开始按
市场导向市场需求来自主做出生产调整但市场机制的不成熟加上经济发展阶段
还处在较低水平又决定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不受到政府的强有力的控制和影
响政府不仅在营造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产业结构调
整上也起着无法替代的直接推动作用二是中国的结构调整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双重控制转轨期政府干预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中
央政府集权现象明显弱化取而代之是通过分级管理使地方政府权利大大增强
这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大部分产权的双重控制进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
响成为转型期的又一个体制特征其结果必然导致各地重复建设和地区间产业结构的
趋同在各地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利益的代表往往通过
非经济手段保护本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结果又导致中国国内市场的分割使中国
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微观经济主体产权缺位或
残缺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转轨期的现行产权制度下尽管已形成多种所有
制并存的格局可是相当部分企业不是产权缺位就是产权残缺尤其是处于现代企
业制度改造中的国有企业虽然在产权制度安排上要优于传统国有企业但由于国有
企业不是独立的产权主体因而国有企业间无法进行产权交易这样从整体上产权交
易市场发育不良制约了资源由低效益部门(企业)向高效益部门(企业)转移这些都进
一步加大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并且与转轨体制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成为制约
137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体制性障碍
2 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导向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顺应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外向化和国际化的客观趋
势要求以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为基点以世界市场为导向建立一个在全球化
环境中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同时入世后中国经济将全方位地加入经济
全球化进程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规则也将与世界市场经济及其运行规
则全面接轨因此21 世纪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要紧跟当代世界产业
发展的主流通过具有超前意识的动态性调整促使结构调整加快并不断升级为最
终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确立坚实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全球地域空间上实现其调整
和升级纳入战略性调整的视野
在上述新型工业化推进的背景下 中国产业政策的定位要适应中国产业发展新阶
段和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在要求第一以结构跨越型战略作为新时期
中国产业政策的基本依据经济发展战略是一国对其经济发展所作的带有全局性和方
向性的长期规划和行动纲领而产业政策是要实现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战略所规划
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目标因此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即在不同时
期不同的内外经济环境下政策的内容范围和干预方式等有所不同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中国只有实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结构跨越
成为一流经济强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也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必然趋势第二以国
际化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国际化经营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基本导向入世后国内市
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进程加速因此产业政策不能再以过去从供给角度填
平补齐作为重心而应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为重心和导向唯有如此产业政
策才能顺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外向化国际化的客观趋势才能实
现以全球资源为基点以世界市场为导向在全球地域空间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
整的方向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一个进攻的时代一个不能动态地扩大国际市场份
额的企业或产业也就不可能长期主导国内市场以攻为守是这个时代的原则[123]
当然强调这一基本导向并不是忽略中国国内巨大的需求潜力更不是不要重视扩
大内需事实上中国市场的人口基数可以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容量产业政策的
基本导向也要和扩大内需联系起来尤其是要有利于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拉动
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已到了必须十分关注发展空间的新阶段
要建立一个在全球化环境中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仅仅将视野局限于国
138
内市场将难以维持下去必须是包括国内外市场需求关注世界主流市场需求作为
中国产业政策的基本导向
6.3.2 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进结构跨越式升级
效率是经济体制的机能特征 体制的基本功能是使经济活动有序并在有序状态
中获取效率而产业的竞争力强弱又与体制的优劣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实现中国产
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对现有的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要求即中国的体制改
革应同时加入到世界性的竞争体制中通过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快速地建立和健
全具有国内适应性也具有国际适应性更具有应变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1 进一步改革产权制度实现产权的分散化和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完善产权
激励机制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也是影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体制因素在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技术积累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微观经济主体如不
能真正成为拥有独立产权的主体产权不明晰产权就无法交易也就难以进推进结
构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产权不清就不能依法保护产权对产权所有者也就难以形
成创新和创造更多财富的激励机制尤其是难以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的核心力量因此通过实现产权的分散性和产权的多元化来明晰产权依法保护产
权建立产权激励机制显然成为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体制改革深化的一项重大任

明晰产权 实现产权分散化最重要的是合理界定国有产权让股份制成为国有
企业的主要企业制度形式使其产权结构更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要真正解决和改革
事实上由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控制产权垄断产权的制度使微观经济主体都成为真
正拥有独立财产的所有者或产权主体并规定各所有者的财产权利(特别是所有权)一
律平等在明晰产权实现产权分散化的基础上还应对各类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改
革首先要改变国有企业中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国有企业如果不实现产权多元化
就可能继续走有人决策而无人负责的老路其次非公有制企业也应实现产权多元化
否则其决策就缺乏制衡机制经营管理就难以步入符合国际惯例的规范化轨道相反
如果企业具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就可以为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决策机制动
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创造条件
建立健全产权激励机制 应给经营者一定的产权奖励[124] 现代代理理论研究表明
139
经理对企业经营的成败起决定作用而激励机制的设计对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有效的激励方式莫过于把经理的报酬与其经营绩效挂钩即让经营者拥有剩余索取
权从而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目标的基本兼容事实上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已经
在实行给经营者以股票期权的产权激励制度将部分产权分割给经营者为此需要
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经营者可以得到与其风险和业绩相对应的与企业经营状
况直接挂钩的一定比例的产权
2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新的竞争性市场结构营造公平竞争的体
制环境
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直接冲击着传统的市场结构 首先要加快改善国内市场
竞争环境提高国内市场效率同时在一些新兴产业和服务领域新技术的引进使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相对于管理效率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明显下降
新的生产方式要求打破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建立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此外适应
市场结构变化要求加强市场竞争取消和降低进入和退出壁垒强化市场功能营
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特别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新经济快速成长创造新的
市场环境
自 1994 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
性作用日益增强但是在一些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仍然存在着
对非国有企业和行政性条块以外企业的进入限制在银行保险通讯电力和
航空工业等领域垄断程度还较多行政性垄断特征十分明显另外过去为了吸引
外资不适当地给予各种优惠也造成了外资与内资的不平等竞争同时由于我国
企业规模较小规模不经济产业结构趋同众多企业面对同一个市场展开竞争不
仅竞争费用高昂而且难以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这些都说明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
性调整和实现结构跨越式升级体制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
迎接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必须一方面要增强市场的竞争性放松垄
断性领域和产业的市场准入限制拆除基于所有制地区和行业的进入壁垒除涉及
国家安全和国家有特殊规定的行业以外真正给各类企业以进入和竞争的机会并且
要注意解决外资的超国民待遇问题实现内外企业在税收法律等诸多方面政策
上的公平真正为各类企业和多种所有制主体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环
境另一方面在打破垄断放开市场准入在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的同时通过资产
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通过
140
建立健全新的竞争性市场结构使全社会资源得到优化进一步增强产业自身的竞争
能力
3 进一步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在发达国家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企
业有效管理半径空前扩大形成了巨无霸形态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和出现了各种
形式的企业联盟又使市场交易突破了技术瓶颈所导致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以往不
具备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具备了与大企业竞争的能力呈现出强劲的发展
势头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近年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来看虽然国有大企业是先
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但中小企业同样可以成为先进生产力的载体特别是高新技术
领域内的中小企业更是目前中国经济中最富有活力和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它代
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这些中国企业大部分是非国有的民营企业具有产权明晰和
多元化的产权结构经营管理层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公司内部
的激励机制相对完善和多样化公司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往往采取比较符合国际惯
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模式正是具有这些特点因此这些企业一般比在传统体制下
形成的企业更具活力更愿意在法律和规则许可的范围内经营而且对外部投资者也
更具有吸引力对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大力
促进非公有经济特别是民营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除了通过立法明确非公有非
国有企业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地位在政策上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以外还要运用多
种政策工具大力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迅速发展这样不仅能带动所有制结构的调
整而且能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4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和创新融资方式
目前 中国经济运行中由于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产品过剩和生产能力过剩
加剧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水平的低度化同时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
企业成长的投融资环境如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制刚起步很不健全还没有真正
建立起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现行的低效和
僵化的融资和投资体制创新融资方式
根据我国目前投融资体制方面的现状和国际经验现阶段的改革要着力抓好两个
方面一是在投融资上要政企分开让企业真正成为投资主体政府的投资要严格限
定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或科技成果产业化基金方面
141
以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这样的投资失误二是适应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存量调
整和资源再配置的需要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企业的资本形成资本积累与传
统产业相异的特点在现阶段要着力培育资本市场和加强资本市场的体系化建设加
强证券市场对产业重组和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过程的支持作用尤其是要适时推出
二板市场强化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功能利用证券市场中比较严格的监管体系
对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形成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率特别是要加快建
立风险投资机制在适度限定业务区域和投资范围的条件下鼓励以不同形式组建风
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总之通过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发展多样化的投融资方式建立健全适应产业存量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
体系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5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积极参与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 为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增强中国产
业的创新能力和提高中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真正解决好科技与经济脱节这一突出问题除了在国家层面上优化科技力量和科技资
源分布与配置加强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消除或减少创新活动的系统失效问
题外还要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不仅要鼓励企业增加
R&D 投入而且要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促进产学研结合同时政府
要探索将技术改造投资变为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资技术创新
技术改造大型项目由政府负责改为向社会招标由产业界和企业界负责放大杠杆效
应和传导效应另一方面顺应我国已加入WTO 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积极参与经
济科技全球化进程围绕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产业升级把引进人才
和技术作为利用外资的优先领域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同时应支持中
国科学技术专家参与世界科学技术工程和各种全球性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此外
还要积极参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国际知识产权以及高新产品技术标准等
新规则的制定等等总之在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基础上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
享维护知识产权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以增强我国产业的创新能力
6 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提升政府能力加快政府职能转换
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作用但同时要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支持引导作用国际经验表明追赶型
经济在起飞和快速发展中政府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为此需要大力
142
推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换
一是加强对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规划 引导和调控确保结构调整沿着正确的方向
和轨道推进具体而言一是科学规划要合理确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框架包括
处理好全面规划和重点突破的关系要有全球观念和高起点的意识力求准确把握市
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趋势以保证结构调整的超前性二是注重引导主要是将各种
社会主体的行为引导到有利于结构调整的轨道上来主要包含研究编制产业发展指
导目录强化信息发布有效引导社会投资发挥政府支持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企
业用增量投资盘活存量资产采取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激活低效存量资
产引导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三是有效调控对结构调整过程中出
现的突出问题加以调节和控制尤其要注意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可持
续发展
二是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为政府逐步退出对企业的直接支持创造条件更好地
通过市场机制来促使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这是政府在推进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把握
的基本原则为此需要注意培育促进结构调整的机制包括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
风险投资形成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采用融资租
赁股份制改造引资重组等有效途径形成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有效机
制形成落后企业的退出淘汰机制等等
三是加强要素市场建设 促进资源流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跨越式升级的实质是资
源的流动重组和优化配置大力发展要素市场使资源在流动中实现优化配置是促
进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要探索建立各类产权交易市场打破部门和地区壁垒促进
资产重组和股权流动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努力创新金融工具促进社会资本流向发
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产业加快人力资本市场的建设消除阻碍人力资本流动的各
种体制性障碍
四是积极推进软环境建设 为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一
要加快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提高办事效
率二要建立规范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形成诚实守信的市场规范这是加入
WTO 后全球软环境竞争的主要内容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政府工作重
点应真正转到公共服务上转到法制管理和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上不断推进
政府管理制度创新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转换提高在结构调整和升级中政府宏观调
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43
7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发展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通过梳理工业化
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以及制度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框
架在此基础上把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作为视角以中国经济结构跨越式发展
及其制度安排为主线对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总体战略定位产业融合制度创
新等进行系统研究中国新型工业化涉及内容极为广泛由于作者的时间精力以及
掌握知识资料的限制研究过程和结论有很多不足之处在研究中发现还有以下
问题等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一 新型工业化推进中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如何与中国人力资源优势
充分发挥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要充分发挥我国人
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实体经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
要途径为此中国新型工业化过程必须妥善处理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劳动就业
的关系从产业发展上正确把握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
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三大关系而更新换代和提升以劳动
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产业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与中国目前较少的人力资本存量
之间有明显的冲突因此如何优先实施知识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并达成与新型工业化
的互动急需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研究
第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推进结构跨越式升级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的速度快
慢质量高低取决于经济结构能否跨越式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跨越式
升级的中心环节目前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许多重要的
领域,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由此导致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
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拥有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的“硬实力” 在21 世纪国家核心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将取决于自主科
技创新能力的强弱这就要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的研发能力要形成
和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以及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促进自主创新机制的
形成
144
致谢
2002 年我终于如愿地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我所向往的著名高等学府并非常
荣幸地能师从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张培刚先生门下得到了德高望重的张老先生和学识
渊博的宋德勇教授的亲自指导三年来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经济学院我得到
了众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从各位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宝贵的东西特别是张培刚先
生夏振坤教授徐长生教授宋德勇教授方齐云教授张卫东教授汪小勤教授
张建华教授他们做学问的那种严谨求实的态度勤奋进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借此机会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
感谢论文的评阅人及论文的答辩委员夏振坤教授 魏龙教授徐长生教授方齐
云教授刘海云教授对论文提出宝贵的评审和修改意见感谢姚遂博士罗传健博士
易建桥老师和郑朝阳老师曾经给予的指点教导和帮助
我还要感谢胡放之 李伟李敏冯春丽刘仁军等同学以及我的大学同学李通
屏博士在我论文写作中所给予的帮助同时对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领导和同
事们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我的一些朋友的热情鼓励和帮助
一并表示感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在博士论文的写作和研究过程中我参阅了国内外许多专家
学者出版发表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和帮助在论文的有些章节
中还直接引用了上述论著的一些观点和数据作者除在文中脚注和书末所附的参考
文献中一一说明外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此外 我的妻子邝金丽女士多年来她一直无私地关心和支持我的学习和工作
我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她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在此我对她表示深深的谢意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题 通过几年来的学
习领会和实践作者已将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践作为今后长期跟踪研究的领域可
以说本论文的写作也是对这一领域开始学习和进行研究的开始由于作者的水平有
限文中的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保证我今后的研究
进一步深入拓展和提高
最后 对论文评阅教授和答辩委员会的全体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和崇高的致意
翟书斌
2005.3.26
145
参考文献
[1] Lewis, 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22 (May): 139-191. Lewis, W. A. Unlimited Labour: Further
Notes, The Manchester School, 1958, 26(1): 1-32
[2] 王检贵. 劳动与资本: 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
[3] 许涤新. 政治经济学大辞典(上). 人民出版社, 1980: 427
[4] 辞海. (经济分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3
[5] 张培刚. 农业与工业化(上).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4: 70-76
[6] 于建顺. 经济发展辞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9: 3
[7] 辜胜阻. 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15
[8] 吴敏一. 中国工业化理论和实践探索.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1
[9] 蔡思复. 发展经济学概论.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2: 202
[10]方甲. 现代工业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12
[11]吴天然. 中国农村工业化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126
[12]苗长虹.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 25-26
[13]简新华.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全国信息化工业化与数字城市研讨会,
2001, 3(30)
[14]C. H. Kirk Patrick,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Editor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3. 2
[15]鲁道夫 吕贝尔特. 工业化史(中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16][印]巴门拜, S. Y. Thaker.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英文版), 1995. 1
[17]Kuznets S. Modern Economic Growth: Rate, Structure and Speed [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18]新帕尔格雷夫. 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2 卷).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861
[19]H. 钱纳里.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 1996: 95
[20]杰弗里. W. 哈恩. 发达社会主义理论是苏联的趋同观点吗. 现代化理论研究,
127-128
[21]新帕尔格雷夫. 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2 卷).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861
[22]叶初升. 工业化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 全国研讨会综述. 经济学动态, 2001(10):
146
59-61
[23]丹尼尔· 贝尔. 工业化后社会的来临. 商务印书馆, 1984
[24]阿尔温· 托夫勒. 第三次浪潮. 朱志焱等译, 三联书店出版, 1984: 12
[25]姜爱林. 信息化基木涵义研究. 晋图学刊, 2003(3): 12-17
[26]威廉﹒配第. 政治算术. 商务印书馆, 1928
[27]柯林 克拉克. 经济进步的诸条件. 商务印书馆, 1940: 58-64
[28]Hirshman, A. O..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29]Chenery, H. B., and M. Syrquin. 1975.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0-1970.
[30]Romer, Paul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 (October 1986): 1002-1037
[31]李通屏. 中国消费制度变迁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32]李建德. 经济制度演进大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33]Lewis, W. Arthur,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London: George Allen Urwin,
1955
[34]张培刚. 农业与工业化. 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 年英文版).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4
[35]张培刚. 发展经济学通论. 第一卷. 湖南出版社, 1991
[36][法]保尔芒图.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商务印书馆, 1983
[37]World Bank. The East Asian Miracle: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Oxford Uneversity,
New York, 1993
[38]World Bank. The East Asian Miracle: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Oxford Uneversity,
New York, 1993.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2
[39]金碚. 中国的新世纪战略: 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J]. 中国工业经济, 2000(5):
27-34
[4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7 年世界经济展望, 1997
[41]OEC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OECD/GD(96)102, Paris
[42]堺屋太一. 知识价值革命. 三联书店, 1987
[43]葛伟民. 信息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44]周叔莲, 郭克莎. 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53
147
[45]王梦奎, 陆百甫, 卢中原等. 新阶段的中国经济. 人民出版社, 2002: 256
[46]郭克莎.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 中国社会科学, 2000(3): 60-71
[47]Syrquin. M and H. B. Chenery.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atio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1989, 3: 152
[48]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1).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49]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人民日报, 2003. 2. 28
[50]Syrquin. M and H. B. Chenery.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atio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1989, 3: 152. Chenery H B, Bruno M.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in An Open Economy: The Case of Israel [J]. Economic Journal, 1962, 72 March:
79-103
[51]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2).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52]对外贸易部.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1999/2002: 427-430
[5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课题组. 21 世纪初的中国经济. 人民出版社, 2001
[54]王梦奎, 陆百甫, 卢中原等. 新阶段的中国经济. 人民出版社, 2002
[55]世界银行. 1987 年世界发展报告. 第2 页, 专栏1. 1
[56]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人民日报,
2003. 3. 1
[57]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人民日报,
2003. 3. 1
[58]甄秦. 中国发展成本为何高于世界. 北京青年报, 2002. 3. 4
[59]Barnett, H. j. and Morse, C.. Scarcity and growth: the economic of natural resource
scarcity, Johns Hopkins Press, Baltimore, 1963
[60]卫兴华. 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组合论.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61]张正德. 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62]洪银兴.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2000
[63]任保平. 新型工业化: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 经济学家, 2003(2): 26-29
[64]王颖. 中国新型工业化模式的框架及设计. 社会科学战线, 2004(3): 261-262
[65]林毅夫等. 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66]谢德禄, 李琼, 王小明. 试析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改革, 2004(4):
148
30-38
[67]Nortn, D.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3
[68]于刃刚. 主导产业论. 人民出版社, 2003
[69]Romer, P.. Two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Using Ideas and Producing
Ideas. Proceeding of the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2
[70]Lucas, Robert E. , 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 July: 3-42. Solow, Rober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89-104
[71]徐振斌.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 经济研究参考, 2004(17): 34-48
[72]李平. 知识经济与产业变革.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39
[73]卖克尔. L. 得图佐斯. 未完成的革命: 以人为本的计算机时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74]徐巧云. 知识经济的支柱: 信息产业.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75]Gaines, Brian R.. The Learning Curves Under1ying Convergenc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8, 57: 7-34
[76]张正德. 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77]朱梅新. 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国民经济管理, 2002(9) 38-42
[78]周叔莲, 王伟光. 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1(2) 26-28
[79]周振华. 产业融合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天津社会科学, 2004(3): 71-76
[80]刘志彪. 经济结构优化论. 人民出版社, 2003
[81]周振华. 产业融合: 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工业经济, 2003(4): 28-32
[82]叶裕民.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 2004(6): 18
[83]中国统计年鉴. 1996-2003.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6-2003
[84]陈吉元, 胡必亮. 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济研究, 1994(4):
22-26
149
[85]North, Douglass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86]Schultz, Theodore W.. Institution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0(December 1968). Stokey, Nancy L.. 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Good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896:
701-17
[87]R. 科斯A. 阿尔钦D. C. 诺思.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
学派译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88]D. C. 诺思等. 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89]North, douglass C. , and Robert Paul Thomas, 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A New
Economic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Lewis W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5. Chenery, H. B.,
and M. Syrquin., 1975,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0-1970
[90]R. 科斯, A 阿尔钦, D. C. 诺思.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一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
派译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91]金明善等. 赶超经济理论. 人民出版社, 2001: 486
[92]张军. 现代产权经济学.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148-150
[93]小艾尔弗雷德. D. 钱德勒.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94]戴伯勋, 霍从刚. 论企业自组织兼并. 中国工业经济, 1999(12): 32-27
[95]Berglof. Erik. The Reform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Economic Policy, 1997, 24:
91-123
[96]陈文晖. 美国企业并购: 演进, 变迁和启示. 经济管理, 2001(21) 31-15
[97]A, A Ichian and H. oemsetz.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ncan Economic Review, 1972, 62
[98]MM. 布莱尔. 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 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 北京: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1999: 251
[99]Thomsen S. , Pedeen T. ,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Econotnic Perforrmance In Largest
EuroPean ComPan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 2000
150
[100]熊彼特.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0
[101]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 50
[102]黄泰岩, 侯利. 企业融资结构的国际比较. 中国工业经济, 2001(4) 32-39
[103]方晓霞. 中国企业融资: 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04]青木昌彦, 瑟达尔丁克. 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 经济社会体
制比较, 1997(6), 1998(l)
[105]吉川弘之等. 日本制造.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 318
[106]何旭强, 高道德. 证券市场价格信号的资源配置有效性. 经济研究, 2001(5) 26-29
[107]张昌彩. 中国融资方式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29-30
[108]Schultz, T. W. , 1961.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March). Schultz, T. W. Investing in People: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Qual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55. Ray D. Development Economics [M].
Precr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3-6. Rosenstein-Rodan P N. International Aid for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1,43 (May):
107-138
[108]李忠民. 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枢架及其对中国些问题的解释.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李建民. 人力资本通论. 上海三联书店, 1999
[109]周天勇. 劳动与经济增长.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110] Lin, Justin Y. , Fang Cai, and Zhou Li(1994). The China Mirac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Shanghai: People's Press and Sanlian Press. B.
Balassa, 1978,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 Further Evidenc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No. 5. Lin, Justin Yifu.(2000a)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in Asia: Causes and Long-term Implications,” The New Social
Policy Agenda in Asia: Proceedings of the Manila Social Forum, Manil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pp. 9-17.
[111]工明友. 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112]Rosenbeg N. science, 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Journal, 1974:
54-108
[113]Nelson RR.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R&D Efficienc, Quarter1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2, 97: 453-470
[114]王国刚. 创业板: 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中国工业经济, 2001(6) 40-45
[115]OCED: New Patterns of Industrial Globalization: Gross-border Mergers and
151
Acquisition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2001
[116] 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0
[117]杨小凯, 黄有光著.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 经济
科学出版社, 1999
[118]Yang, Xiaokai and Jeff Borland. 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460-82
[119]汪斌. 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120]Hirshman, A. O..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121]李京文等. 21 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122]王允贵. 产业政策的中长期主题: 发展中技术产业. 管理世界, 2002(4) 16-22
[123]王一鸣. 新科技革命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3) 28-32
152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 翟书斌. 论农村城镇化的需求效应. 商业研究, 2002(10) 155-157
[2] 翟书斌. 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 农业经济, 2002(1)
36-38
[3] 翟书斌. 论农村城镇化与国民经济持久增长需求的创造. 河南师大学报, 2002(3)
31-34
[4] 翟书斌. 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制度安排. 技术, 制度与发展, 2003(10)
268-302
[5] 翟书斌. 论化解三农问题的金融支持.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9) 46-48
[6] 翟书斌. 论现阶段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 河南金融管理学院学报, 2004(2) 24-26
[7] 翟书斌. 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及其路径选择道路探析.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1)
58-60
[8] 翟书斌. 农村也要走新型工业化. 经济日报(理论版). 2005. 3. 3
[9] 翟书斌. 强化龙头企业核心能力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 现代财经, 2005(8)
36-38
[10]翟书斌. Upgrade the key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eading enterprise, Promote 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北京国际农业科技大会提交出版论文 262-268
[11]翟书斌. Study on system arrangementof China’s Agriculture 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2. 8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论文集 270-273
[12]翟书斌. Study on the investment of agricultural human capital and the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2002. 8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论文集 275-278
[13]邝金丽 翟书斌.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14]裴少峰 翟书斌. 曹利强现代物流技术学.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153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
[1] 翟书斌. 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职业, 成人教育改革评价与控制体系研究(主
持).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EKB010881), 2001
[2] 翟书斌.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主持). 河南省高校青
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2001
[3] 翟书斌.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主持). 河南省科技厅
软科学项目(0213040800), 2002
[4] 翟书斌. 河南省种植业实施优质工程与名牌战略研究(主持)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
办项目(01CJJ08004), 2001
[5] 翟书斌. 面向21 世纪经济学类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主持子课
题) 2005 年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6] 翟书斌. 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创新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持). 2005 年河
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