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4802中国灾害经济:理论构架与实证研究

西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灾害经济:理论构架与实证研究
姓名:何爱平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贾明德
20020101
摘要
论文题目:中国灾害经济:理论构架与实证研究
专业:政治经济学
博士生:何爱平
指导教师:贾明德
摘要
签名
签名
灾害问题的严重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威
胁,促使各国不得不日益重视采取相关的行动来减轻灾害问题。我国是世界
上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且频次高、强度大、
影响面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人为灾害也呈不断恶化的趋
势,频繁发生的灾害己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制约因素。因此,
开展灾害经济研究,从灾害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减灾防灾
问题,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灾害经济问题研究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一是现阶段对灾害
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自然科学界对灾害的成因机理和防控技术方面的
探索,对人为或社会灾害的研究极少且真正参与研究灾害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界人士相当少见。二是单纯从灾害发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灾害问题与经济
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导致灾害严重化的经济原因缺乏
足够的重视。三是基本上处于分散的、各专业范围(如水利、地震、农业等
部门)研究的局面,对中国灾害经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国
内尚未开展。
从经济学界来看,迄今为止,经济学仍被认为是探求经济增长与发展的
学科,经济学界对类似于灾害引起的经济负增长或负发展等减值经济现象尚
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对灾害经济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不仅是灾害科
学的薄弱环节,也是经济学科的薄弱环节。本文以我国愈演愈烈的灾害为背
景,对灾害经济的理论构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研究,论证了“灾
害风险最小化”的“深绿色”经济发展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灾害经济
.Z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系统开展实证研究,并以生态最为脆弱的西部作为典型地区,全面研究西部
地区的灾害整体,针对性地提出了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的经济对策。
全文分五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创新如下:
1.灾害经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论述了开展灾
害经济研究的重大意义。指出灾害经济研究不仅是当代经济发展与减灾实践
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助于克服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狭隘性和不足之处,完善
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丰富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灾害经济分析的理论构架与研究方法。由于目前灾害经济研究正处
于初创阶段,有关灾害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开展灾害经济研究的
理论基础尚未形成完整规范体系。因此,本章首先澄清并梳理了有关基本概
念,初步建立了灾害经济理论构架,并论证了灾害弪济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3.灾害的社会经济根源。在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基础上,考察
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致灾效应,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灾害的产生,指出市
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产生环境灾变的两大原因。
4.“灾害风险最小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分析。评析现行经济发展模式
的缺陷,全面论证了“灾害风险最小化”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迸而提出
了实现灾害风险最小化的合理途径。
5.中国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在总结中国灾害基本特征的
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灾害形成的自然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运用大量翔实的
最新统计资料,对中国灾害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气候变化的最新研
究成果,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灾害风险作了概略评估。
6.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的灾情极为严重,已成为这
一地区脱贫的枷锁,致富的桎梏,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西部地区的灾害经
济状况事关整个中华民族存亡和今后几百年发展的大计。因此,西部的灾害
经济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章对西部地区灾情现状、灾害成因及减灾防
灾的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灾害;灾害经济:灾害风险;经济发展模型:西部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Z2.
Abstr8ct
TitIe:Theoretical Framework a11d Positive Study of Disaster
Economy of China
Major:Political Economics
Student:He Aiping
Tutor:Jia Mingde
Abstract
Signature
Signature:
A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articula订y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J℃atened seriously by disasters,each govemment ha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ake active to reduce tIle 10ss of disasters.C址na is one of the minoritv countries
which disasters are very serious in the world,A11 types Of natural disasters,with
m曲frequency and intensity,occur frequently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w血0us disastel苫continue to deteriorate.Frequent
disasters have restricted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for a long time.
Therefore,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ducing a11d preventing disasters is of momentous currem and fhr-reaching
sigllificance.
So far,study of disaster economy in our coun拓y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as
f0110ws:fh吼,most of me research works are only about causes and technology
of disasters which h啪aIl or social disasters js“lrelv in natural science矗eld.
Researchers in economic circles who study disaster economy are in血e minority.
Second.fbcus is lack of mll anemion to the economic causes that make disasters
seriously,which is ollly taken蠹om tlle angle of disasters occurrence instead of
combining disasters、Ⅳith tlle model of economic gro、Ⅳth and development.Third,
studies are mainly in scatter and narrow s口ecial field such as irrigation、vorks,
seismic works,agriculture and sO 0n.Systemic theoretical and positive studies
about disaster economv have not been done in our coun饥
up to now,economic is regarded as a subject which study economic growth
arld deveIopment in the ecOnomic circles,Which is lack Of thorough and
Systemic researches on reduction of value such as negative grow七h,negative
development and so on.Therefore,Systemic researches are weak 1ink in both
disaster science and economic science. Based on the back窖round of the
increasingly worsen disasters, the dissertation do some initial studies on
tlleoretical疔amework aIld methodology,elaborating也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of“disaster risk minimizing”and“deep green”.On the basis of this,the
paper d0口ositive research 0n disaster economy of china,taking the west china as
a typicaI regional and putting forward tll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disaster
£生2:211:!生苎i!!!!里!!!望!!!里!!!垩!!坚竺堡墨!些婪!璺唑璺望!垃!坚.旦一一
preve砸on alld feduction.
The dissertation coIlsists 0f five pans,the main cOntem and innovation is as
follows:
1.Background a11d significallce of disaster economic research.This part
discusses也e imponant significaIl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The essay poim out
that the study is necessary important to not 0nly me deVelopment of mOdem
economy but also to practice of reducing disaSter,a11d血nhcr more,it is of great
t11eoretical value,w11ich is suggestible to oVercome the narrOw scope and
shortcomings oftraditioIlal economic meory ofgmwm.
2.The meoretical fhmework arld study methodology.As disaSter ecOnomic
study is at elementary stage,the、vhole systems of basic conc印ts,principIe a11d
山eoretical basis have not been infbnned.So basic concepts concemed cleared up.
the theOretical行anlework is founded aIld the study memod0109y system is
discussed.
3.Social and economic root cause of disaSteL BaSed on intmspecting
classical gm州h economic theo阱“s part expounds the causing disaster effcct
on pmcess of production arld pJlt fonⅣard that market failure aIld goVeⅡu工lent
failure is two causes leading to disasters mrough analyzing the disaster
occurrence from the point of“ew ofecOnOmics.
4.TheoreticaI economic developmem nlodel of“disaSter risk minimizing”.
Commentin窖on ttle shortcomings of the pres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model,me paper discusses也e sustaim【ble development model of
“disaster risk mi工limizin岔’and puts forw趾d rational ways.
5.BaSic features a11d positive analysis of disaster economy in china.On the
baSis of concluding the baSic fbatllres,expounding t11e natural aIld social
economic back譬round,也e essay does me positive analysis with mll and accurate
出妇.Then,using new acllievemems in climate chaflging research,t}le disaster
risk is estimated rou曲l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uture ages.
6。Research on吐le disaster economv in、vest clliJla.Disasters are verv
seriously in nle west pan,which are me obstacle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Disaster economy is of Vitalimponance to tlle Chinese nation.So
we must pay如ll attemion to the disaSter economy口roblem.This part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aster and discllss thorou曲Iy the causes and
cOunte册ea_sures.
【Key Words】DisasterI Disaster Economy;Disaster Risk;
Economic DeVel叩ment Model;W音st China
【Type ofThesis】Theoretic Study
灾害经济研究的昔景反毫文
“文明人走过地球表面,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一片荒地。文明人掠夺了
他长期栖息的大部分土地,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进步文明从一个地方转移到
另一个地方的理由。文明人是如何掠夺优厚的环境呢?它主要是通过耗尽
或破坏自然资源来掠夺的。他从植满树木的山坡和山谷里,砍伐或者焚烧
大部分有用的木材,在饲养牲畜的草地上过度放牧,使草地成为秃土。他
捕杀大部分野生动物、大量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他听任土壤侵蚀夺取他
农场的肥沃表土。在许多情况下,他使用并浪费大部分容易开采的金属或
其他需要的矿物质.于是他的文明在他自己创造的掠夺中衰落下去,或者
迁移到新的土地上去。已经有十至三十种不同的文明沿着这条路走向灭
亡。”
——£·F·舒马赫
1.1问题的提出:灾害的严重性
地球上的灾害既广泛而又频繁,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
障碍。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已有约500万人死于自然灾害,8亿
人的生活受到影响,人类每年创造的财富约有10%被各种自然灾害所吞
噬。总体而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的防灾抗灾能力在逐
步提高,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过度干预
或破坏,加之人口的恶性膨胀和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
恶化,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灾害的加剧。据1990—1992年的资料,与25年
前相比,自然灾害的频次和严重程度有增无减,频次增加了3.2倍,年死
亡人数和受灾人数分别增加了5.2倍和6.9倍,而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增加
了30倍。在最近的30多年中,至少有300万人因灾死亡,上亿人受灾害
影响,据此期间的资料研究,全球平均每年每31个人中就有1人遭灾,
每3.1万人中就有1人死于自然灾害。1994到1996年,全球自然灾害直
一1一
0Il 灾的害背经景济及研意究义
曲诧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伍论文
接经济损失分别为650亿美元、1830亿美元和2400亿美元,灾损直线上
升。在一些受灾严重的国家,近10%的国内生产总值因灾损失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
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里明显上升趋势,灾
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1996年和1998年全国自然
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分别高达2800亿元和3007亿元。平均每年的直接经济
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
要因素。近50年来,中国因为自然灾害付出了25000亿元的代价,洪涝、
干旱、地震、生物等各种灾害,侵袭着中国约三分之一的国土。
可以看出,无论是全世界还是我国国内,自然灾害均对社会经济的发
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
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和严峻的问
题。发达国家由于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和防治开展的较早,研究成果相对发
展中国家而言也较成熟,防灾减灾的投入也较大,所以其灾损率比其它的
发展中国家要低的多。为此,联合国早在1987年就决定把199∞2000年
的lO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旨在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
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失
调。这表明减轻各种灾害及其危害后果,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
题。
西部地区是我国下一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然而,由于其地
处亚欧大陆腹地且地质构造复杂,干旱、高寒的气候,荒漠、半荒漠的地
理环境,复杂崎岖的地形条件使本地区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且频
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之
一,加之自然的和历史的原因,人为灾害也很严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西部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必须将减
灾防灾与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协调起来,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生
态环境的关系,提高本地区的综合减灾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
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尽量减免人为灾害及其对自然灾害的放大作用,谋
求社会一经济一生态的协调发展。
灾害经啼碍完的{|舞最素文
1.2灾害经济问题研究现状
1.2.1西方灾害经济问题研究状况
西方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据一些学者的研究,
最早研究自然灾害经济影响的文献是“Economic AsDects of the waco.
Texas Disaster OfMay ll,1953” (Brannen,Ted R.,1954)。由于20世纪
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关于人为灾害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战争灾害
的研究则更早一些。在文献中较早使用“灾害经济学”一词的是Howard
Kunreuther和E.S.FIORE(1966),当时发表的文章题目为“The AIaskan
Earnlqualce;A CaSe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Disaster”。1984年美匡【佛罗
里达大学召开过一次“自然灾害及减灾的经济学学术会议(Conference on
the Economics ofNatml Hazards and Their Mmgation)”。通过近50年的
研究,灾害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大多数方面都已有文献论及,研究方法
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之中。
西方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领域,一是研究灾害对经济
系统物质方面(PhysicaI Infrastnlcture)的影响,一是研究灾害对经济系统
制度方面(InstitutionalIn舳stnlcttlre)的影响。物质方面的分析主要研究灾
害对生产活动要素投入的影响以及间接后果的分析,这些要素包括土地、
劳动力、资本、能源及其他物质因素。制度方面的分析主要研究灾害对生
产性经济活动的制度环境的影响,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制度,
其中经济制度主要包括货币制度、财政制度、经济组织等。
灾害对经济系统物质方面影响的分析主要关心的问题可以归纳四个
方面:①灾害发生后经济系统恢复的必要条件研究。如winter sidney
G.(1963)曾对于经济系统在核袭击后的恢复给出了~个概念性的条件,即,
经济恢复是在重要物资消耗速度和生产能力恢复速度之间的竞赛,如果生
产速度赶不上物资消耗速度,则经济系统不能正常恢复。②灾后经济运行
状况的估计,即对灾后的经济运行的某些方面作出数量上的分析,通常包
括对灾后国民生产总值的估计、灾后生产瓶颈或制约产业的确定、以及剩
余灾后资源能维持的最大人口数量估计等。③对各类不同的灾后政策效果
的分析,即研究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政策选择及其对经济恢复的影响。这
一3一
西北土学经诤謦糟学抗博士学位论文
些政策中最重要的是为消除经济恢复中的瓶颈而采取的对某些特殊行业
的投资倾斜政策。④对各类不同的灾前预防措施效果的研究。这些措施包
括军事上对特殊设施的防护以及非军事的对特定经济资源的保护等。
灾害对经济系统制度方面影响的研究也可以分为四个方面:①经济组
织及其稳定性。其中包括对政府在灾后经济恢复中作用的建议和评论,以
及对政府在灾后加速经济发展的政策的研究。②货币制度的研究。其中包
括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灾后应急处理阶段发行新型货币(Blue Money)
代替原有货币的可行性研究;二是灾后多种货币并存的管理和规划。③财
政制度研究。主要是研究灾后税收政策的调整方案。④灾害损失补偿问题
研究。包括战争损失补偿和一般自然灾害补偿。
西方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对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视。如1979年
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在研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十分重视
灾害的负作用,把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来考察,
呼吁世人要防灾减灾。他在其名著《经济增长理论》中写道:“大自然对
人类并不特别仁慈,如果听天由命,人就会被杂草、洪水、流行病和其它
天灾吞没。”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用交换权利理论
(Exchange entitlement)对发展中国家灾荒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进行了深
入细致的研究。在不否定粮食匮乏会触发饥荒的前提下,他认为由旱灾、
洪灾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粮食供应较少(FAD)不是引起饥荒的唯一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是由于各种制度缺陷而导致的一些社会经济群体丧失了获
得食品的“权利”。因此,森认为,当灾荒发生时,不能只是采取发放救
济食品、迁徙灾民等一般措施,更应该采取特殊的政策来使灾民取得他们
期望得到食品的权利。他的专著《贫困与饥荒一论权利与剥夺》(POvERTY
AND FAMINES:An Essay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可称得上是西方灾
害经济实证研究的开篇巨著。
总的来讲,西方灾害经济学研究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研究范围的广
泛性。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几乎涉及经济学的各种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因
此,对灾害经济学深入的讨论需要研究者具备全面的经济学素养。其二是
一^一
灾害经济研究峙背景反意文
研究方法的演进性。由于灾害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经济学方法能
不断创新必然导致灾害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更替,每次方法的更新都导致了
对灾害经济行为理解的深入。其三是研究问题的实用性。西方灾害经济学
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很少有纯粹的理论分析。通过研穷
常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减灾管理提供帮助。
1.2.2中国灾害经济问题研究现状
鉴于灾害问题的日趋严重性与普遍性,在中国,人们已经开始对灾害
问题与经济问题进行关联式的思考与初步研究。迄今为止中国理论晃对灾
害经济问题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如下两个时段:
】.倡议阶段(20世纪8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是中国灾
害经济学研究的首倡者,他不仅提出了建设灾害经济学问题,而且身体力
行,发表了多篇论及灾害经济问题的文章,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其中:
1985年9月25日,子光远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灾害
经济学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灾害经济学;在他的推动下,1987年5
月15~18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灾害经济学学术讨论会,他在
会议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灾害经济问题的一些观点,为灾害经济问
题的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2.初步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迄今)。在于光远先生的倡导下在
一部分经济学者与非经济学者的努力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
理论界不断地取得了一些灾害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灾害与灾害经济》
(论文集)、《害虫防治经济学》、《农业灾害经济》、《灾害生态经济
学》等以研究某一灾害经济问题为己任的著作出版和一部分学术论文的发
表,即表明对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事实上已经在中国起步。此外,国内学
者还在以各种灾害问题为风险基础的保险学、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方面取
得多方面的成果,它们亦为灾害经济理论研究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郑功成教授的《灾害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灾害经济的研究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从现状与总体出发,对中国现阶段灾害经济理论研究的现状可作如下
综合评价:
一5一
哥北文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灾害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开始增多,在个别领域已经取得了有
水平的成果。主要标志为:一是出版了前文列举的对水灾害经济问题、农
业灾害经济问题、害虫防治经济问题、安全经济问题等的研究成果:二是
发表了一批灾害经济方面的学术论文,如部分学者对地质灾害经济问题、
防灾经济学问题、灾害统计问题等进行过一些探讨;三是在个别领域已经
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果,如在对灾害损失的评估方面,就有一些学者进行
了多方面的探索,有人还提出了灾度、灾级的概念。这些成果为灾害经济
学的发展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并可以起到个案研究的参考作用。
第二,灾害经济研究不仅是经济学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灾害问题研
究中的薄弱环节。前面已经分析了经济学界对灾害经济问题研究的现状,
表明了其是经济学中的薄弱环节,即使在新兴的灾害学中,灾害经济研究
也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如在钱学森、于光远等著名学者的推动下和马宗晋
等一批自然科学家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理论学术界对灾害问题的
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一系列的灾害学论著得以出版,《灾害学》(西安)、
《中国减灾》、(北京)、《自然灾害学报》(哈尔滨)、《中国减灾报》、
(北京)、《生命与灾祸》(上海)等一批灾害方面的专业报刊得以创办,
表明了灾害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理论界的高度重
视,灾害学科正在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不过,现阶段对灾害问题的研究
又基本上局限于自然科学界对灾害问题的成因机理和防控技术方面进行
探索。对灾害经济问题的成因机理和防控技术方面进行探索,对灾害经济
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的成果,无论在著作方面还是在论文方面都属于极少
数。因此,对灾害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不仅是作为古老的经济学大学科
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也是刚刚在国内外兴起的灾害学科的薄弱环节。
第三,现阶段的灾害经济问题研究还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一是基本
上处于分散的、小专业范围研究的局面,即还缺乏系统的灾害经济学基础
理论研究;二是重自然灾害、轻人为或社会灾害的经济问题研究,研究者
多将眼光放在自然灾害方面且主要是洪水、地质灾害等方面,对人为或社
会灾害方面的经济问题研究极少,从而表现出灾害经济问题研究的失衡;
三是多一般性研究、缺特色性研究,即更多的是从研究者原有的研究角度
来研究,如水利部门研究防洪经济问题,地震部门研究地震灾害评估问题
灾害经济研究曲警景反t文
等,作为独立的灾害经济学科的特色并不明朗:四是灾害学界研究多、经
济学界研究少,即研究灾害经济问题的理论工作者大多是自然科技工作
者,并主要局限于与水利、地震、农业等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者,真正参
与研究灾害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界人士相当少见,这是明显地有别于其他经
济学发展的现象。
综上可见,中国灾害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已经起步,一些成果已经为灾
害经济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研究者极少、成果极少、专业局
限、灾种分割、内容分散、缺少特色仍然是现阶段灾害经济理论研究的主
体标志。目前的关键是需要确定灾害经济学科的适当地位,投入相当的研
究力量,将灾害经济理论问题作为一门独特的经济学科加以建设。
1.3灾害经济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
研究灾害经济问题,既是当代减灾防灾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代经济
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因此灾害经济研究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与理论意
义。
1.3.1当代经济发展与减灾实践的必然要求
面对愈演愈烈的自然灾害,减灾防灾是人类对待自然灾害冲击最主要
的应对方式和策略选择,也是投入产出效益最高的事业。减灾即意味着增
加GDP和增产粮食,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增加持续发展的能力。应把防灾减灾事业作为政府优先投资领域之一,西
部开发的生态环境建设尤其要放在非常优先的地位,应把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为西部开发的最重要战略之一。
综观世界,尽管灾害问题在局部地区、局部领域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
但全球灾害问题恶化的势头还难以遏制,并在总体上表现为恶化型。尤其
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在按照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加速实现自己的工业化,从
而正在成为全球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的重要污染源,并成为全球生态环境
灾害的熏灾区,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正在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在发展
经济的进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经济发展对环
境、灾害产生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和严
峻的现实问题。灾害问题的实质即是经济问题,灾害问题的严重性、普遍
一7一
西北土学经济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性和特殊性,迫切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具体来讲,开展灾害经济研究,一是能够深刻揭示灾害与经济增长和
经济发展之间内在的、复杂的互馈关系,指导人们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或
经济发展模式,有助于人们在适度获取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
有效地保护已有劳动成果和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二是能够对灾害造成的损
失进行准确的统计和计量,从而为减灾防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有助
于政府与社会乃至家庭或个人对包括防灾、救灾、抗灾、保险等在内的各
种健在措旋的投资效益进行科学评价,强化减灾防灾观念,提高减灾的经
济效益。四是运用灾害经济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来系统研究各种灾害问题,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预测、控制和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1.3.2发展与完善当代经济学的客观需要
迄今为止,经济学仍被认为是探求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学科,经济学界
对类似于灾害引起的经济负增长或负发展等减值经济现象尚缺乏深入系
统的研究。在国外,只有少数经济学家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不同程度地涉
及到灾害经济问题,在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是建立灾害经济学
的首倡者,他以远见卓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建立灾害经济
学的问题,并发表过一系列观点:199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郑功
成先生编着的第一部灾害经济学专著,初步较为全面地论证了灾害经济学
的一些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为我国系统研究灾害经济问题奠定了基础:
其后,不少的学者开始对灾害经济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总体而言,
对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的灾害问题缺乏系统研究,仍是当代经济学发展的‘个重大现实缺陷。建
立灾害经济学是弥补这一缺陷,发展与完善当代经济学的客观需要。
(1)灾害经济学修正了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观。长期以来,
经济学界的理论与实际部门都是从财富创造与积累的创业增值角度来研
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忽狃工垄丝莲要蠢量鲨垒财富密集程度不断提
高和龙童鱼童旦笪剧型笪婆重登基互.J盛塞熟墨擅主塑篁:壅壅塾量保护
生芒垄!堂是理堂丝鎏茎屋数簦塑面查垫的基奎±勤缸灾毒丝堕兰丛盟昌
有资源及其创造价值、的———守———业_——经——济'^-—‘角——度———研———究——经——_济。+—增——_。长’‘,’——其~ 经济效益体现在避
免、减少可能造成已有物厦娄源—A力监运!壁型墨塑垄童遇!塑塑些劳
一8一
灾害经婿研竟曲昔舞反素义
动的损失上,融合乇国民经迸的总体效益鬯。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守业减
灾效益往往比创业增值效益更容易获取。据专家测算,如果将灾后用于救
灾、救济和恢复资金的1%用于灾前的各种预防性投入,就能大大地减少
灾害带来的损失,减灾投资效益是极为显著的。由此可见,灾害经济学克
服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狭隘性和不足之处。
(2)灾害经济学完善了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
了佐证。传统笪丝济发展捶毯丝童源直逛全:至撞盔壁坯:灭害事故频生
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非可持续发展篮法是造成灾害损失日
趋加剧的主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一般经济学也仅仅以改善人们的物质
生活水平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研究目标.(道·诺斯,1995),忽略了
如堡越轻丞壅人祸才能保证人们现有!咝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被损宅学问运,更忽视亍i亍=瑚魂弱乏目鬲幂军菊至话质蔓而可荔哥两蔼蕊甄礅
害问题,这显然丕符合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
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
成危害”的目标。灾害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寻求经济发展进程中灾害
损失的最小化,因此它既关注如何保证人们现有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
被损害的问题,也星重塑塑塑尽豇能降低厶娄经溘活麴致坯搅盗源负蒯[
应而维持经济一生态—减灾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问题。
(3)灾害经济学丰富了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作为一门交叉的、边缘
的新兴经济学科,灾害经济学在扩展了经济学与灾害学等学科研究内容的
同时,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从而丰富了当代经济学的学科体
系。
总之,灾害经济学建立与发展,不仅能够科学地从经济学的角度总结
出各种灾害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规律,阐明灾害问题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
理论,同时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寻求灾害损失最小化的对策与方
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必定丰富当代经济学的内
容。因此研究灾害经济问题,建立灾害经济学无疑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
与理论意义。
一9一
函姑太学经济管理学芘博士学位论文
2 灾害经济分析的理
论构架与研究方法
“增长经济学家的主要盲点是他们缺乏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多层
含义的理解,他们也没有认识到为人类生活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自然系统的
重要·『生和脆弱性,而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形成的熵流日益扩大,
正在破坏这个系统的正常功能.”
。——赫尔曼·E·戴利
2.1基本概念辨析
目前灾害经济研究正处于初创阶段,众多研究者对灾害经济的有关基
本概念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因此,本文首先阐述文中所采用的概念
并进行理论界定。
2.1.1灾害与灾害经济
在众多现代文献中,对灾害的定义和解释千差万别。根据灾害产生和
发展的特征,我们把灾害定义为:曲于某种不可控制或未能预料的破坏性
因素的作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突发性或累积性的破坏或恶化,
并超越当地社会经济系统容忍限度而引起人群伤亡和社会财富灭失的现
象和过程√灾害之所以成为灾害,是因为它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构成了危
害,因此灾害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如果把灾害作为一个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客观实体看待,它由灾害体
和受灾体两部分组成:灾害体是指灾害动力活动及其参与灾害活动的物
质,如岩崩、滑坡、泥石流、洪水、风暴潮、台风活动及其发生异常运动
的岩石、土壤、水、空气等;受灾体是指遭受灾害破坏或威胁的人类及其
社会经济系统。在一般情况下,灾害体作用于受灾体,产生各种灾害后果。
一10-
灾害经婿分析确理论构罄与舛竟方法
但由于人类和社会经济系统对多种灾害及其产生的基础条件具有越来越
强烈的反馈作用,所以它一方面是受灾体,另一方面又是灾害体的直接组
成或灾害体的影响因素。灾害体与受灾体的相互作用,使灾害具有自然的
社会的双重属性,因此进一步决定了灾害的程度与时空分布规律。
有关灾害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很多,由于侧重面不同,分类的目的不同,
所以很难达到统一。从灾害的基本成因来看,一类完全或主要是由自然因
素造成的,属纯自然型灾害,如暴雨、台风、冰雹、地震等;第二类是在
一定的自然环境背景下由于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属自然一人为复合型灾
害。例如,乱砍滥伐、盲目开荒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而使洪涝、干旱
频繁发生,又如人们对“三废”的乱排滥放造成环境污染、疫病流行。第
三类则主要或者完全是由经济活动中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属纯人为型灾
害。如战争、爆炸、中毒、沉船、翻车、倒楼、塌桥等等。
无论什么灾害,一旦发生,必然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程度不同的
损失。而且灾后的恢复、重建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谓的
灾童丝鎏:星塑垄壅宣墨笙皇丝童墨堑盟担戛壁丕丛塑亘堡旦!:壅声给
人类社会造盛鳆互丛让量趁经溘损生爱A类减疵脏宾的经疰i舌动一如防灾
的投入与产出、灾害的损失与补偿等。可见,灾害经济包括两方面,一是
灾害对经济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其中既包括直接影
响和间接影响也包括即期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另~方面是经济
对灾害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可以减轻灾害,成为
灾害恶化的有效制约因素,如植树造林不仅能够生产木材,而且可以防止
水土流失和土壤沙漠化,进而有效的遏制水、旱、风灾。消极影响则会加
重灾害,成为灾害恶化的助长因素,如不考虑灾害因子的经济增长方式,
它虽然能够产生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必然带来严重的灾难后果,我国的一
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局面。灾害经济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求减少损失的
经济规律与方法,其着眼点是“灾害损失的最小化”。
2.1.2灾害学与灾害经济学
灾害学是以灾害及灾害系统作为特定对象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灾害发
生的原因,探求灾害形成的规律性,通过综合分析方法和预测技术来寻求
灾害发生的可能机会,从而把灾害的影响与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灾害
一11-
南北土学经湃管理学院博士学位恪文
学是一门内容广泛而又复杂的边缘学科,它以灾害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然
而,作为自然一社会综合系统物质能量运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灾害
现象和过程的种类是很多的,可以说它存在于自然一社会综合系统的每一
个领域和每一个发展阶段,它反映了系统的一类特殊的本质特征。因此,
灾害学的研究跨度很大,不仅涉及天文、地理、水文、气象、地质、生物
等众多自然科学,而且涉及政治、经济、人口等众多社会科学。由于灾害
科学的复杂性,所以迄今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灾害科学体
系。
灾害经济学,是以人类社会的灾害经济关系及其运行为研究对象的一
门特殊的、新型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是各种灾
害。一方面,灾害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许
多人为灾害。因此,在灾害经济学的研究中,灾害具有整体性,是指一切
给人类社会造成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的灾害,包括客观存在且不断发展的
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或社会灾害。研究的第二层次是灾害对经济的直接与
间接影响。各种灾害在不同层面上对经济造成的打击和损失包括直接经济
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第三层次是经济对灾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高
低、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都会对灾害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经济建设
中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是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重
要内容。灾害经济学研究的第四层次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部门灾害经济问
题以及区域灾害经济问题,它们是灾害经济关系的具体化,也是灾害经济
研究中应予充分关注的内容。第五层次是灾害经济关系运行的具体形式和
内容。如防灾的投入与产出、灾害的损失与补偿等具体的灾害经济活动。
总之,灾害经济学研究的不是常规经济学所研究的能产生“增值效应”的
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而是有悖常规的、不确定的并产生“减值
效应”的灾害经济关系。
2.1.3环境、生态与灾害经济研究
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
经济增长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同时世界人口也出现了爆炸性增长。伴随
着经济和人口的巨大增长,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
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三方面的变化又在不
一12—
灾害经许分析的理论构杂与嗣f究方娃
同程度上加剧和诱发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发生。因而,在20世纪中
后期,世界上出现了一股回顾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研究当前面临的世界问
题,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探索发展道路与发展战略,对传统的经济学、环
境与生态问题进行反思的热潮。以环境、生态、灾害为研究对象的环境经
济学、生态经济学、灾害经济学就是在这期间提出并得到发展的。
环境与环境经济学.在环境科学中,广义的“环境”是指围绕某一主
体的外部世界。因此,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主体而言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
的环境,如鸟类环境、人类环境等。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环境,即围
绕着人群空间并且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
因素的总和。换句话说,以人类为中心,人以外的、充满着各种有生命和
无生命的物质空间、条件和状况皆称为环境。环境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
来研究环境问题,主要研究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污染、环境
资源浪费及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控制解决的方法以及环境治理的经济评
价。它是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既是环境
科学的分支学科,又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环境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主要课
题是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并使这种效应转化为经济信息,反馈到国民经
济平衡与核算中,为正确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各项经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
据,为制定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环境经济学的根
本任务,就是正确地控制、调节“经济—环境”系统,在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之间寻求相对的平衡,以保证既为当前的生产发展服务,又为长远的
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提供自然物质基础,维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为
子孙后代造福。
生态与生态经济学.在生态学中,将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无机环境称
为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一般包括阳光、非生命物质、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和还原者(微生物)五种成分。而人类出于自身利益对自
然生态系统进行改造和调控后形成的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生态系统或生态
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渗透、有机结合形成
的新型边缘学科,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边缘学科。生态经
济学以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二者之间的
关系与矛盾运动规律,揭示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依赖和冲击,以及生态
一13—
西北太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系统对来自经济系统方面作用力的反映敏感性。从根本上讲,生态经济学
研究的任务在于建立一个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即通过生态
经济学的研究,促使建立一个既有较高经济效益,又能进行良性生态循环
的生态经济系统:既能够保持持久繁荣,又有一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良
好环境。具体来讲,就是综合运用生态观点、经济观点,研究经济发展和
生态环境的关系,并评价人类干预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效益,为制定有关保护和改进生态环境法令和方针政策提供基础。
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与灾害经济学的学科关系.关于生态经济学
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关系,学术界存在较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二者是统
一的。如日本东洋大学神里公教授就认为:“生态经济学是研究自然和经
济相互作用的学科。但也不妨把它叫做‘环境经济学’,只是‘环境’一
词在这里的含义不仅包括着公害和条件等内容,而且意味着与人生命有关
的整个自然界(包括资源)。我们也可以把这一学问称作‘广义的经济学’,
因为它不象过去的经济学那样把范围只限于和市场、价格等有关的问题,
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中来看待经济。”(神里公,1980)另外一种观点指
出,二者的研究范围是有差别的,并具涵盖关系,其中有的认为生态经济
学范围较宽,包括了环境经济学(马传栋,1986),有的则认为后者包括
了前者(姚建,2001)。笔者以为,如果从广义生态环境概念的角度来理
解,生态经济学就和环境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基本重合的;若从
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二者的研究对象与侧重点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其中生
态经济学重点在于揭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征及生态系统中生命
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经济系统进入环境系统的污染物质
超过一定限度后,使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失调的特征及要使被污染了
的生态系统恢复、再建和保持一定的环境质量所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环
境经济学关注的是环境系统的运动规律,主要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
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对环境保护进行经济评价,如运用投入
产出法对废物流失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运用费用效益分析法等评价方法
评价环境工程方案与环境标准选择等等。
灾害经济学以各种灾害为研究对象,研究灾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馈
关系。它不仅关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的环境公害和生态灾难,而且
一14—
灾害经许分析的理论构杂与研究方法
重视各种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见,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
究内容更为宽泛。
2.1.4脆弱性与易损·陛
脆弱性和易损性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用于描述自
然环境系统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灾害的易发性,后者则主要用于评价
社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易损性有时也称脆弱性。
脆弱性是指系统在一定机制作用下,容易从一种状态演变成另一种状
态,遭变后又缺乏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周劲松,1997)。系统的脆弱
性一般都具有三个共同特征:①稳定性差,变化机率高、幅度大:②敏感
性强,抗外界干扰能力差;⑨易损性强,在外来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
迫下系统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害或损失,并且难以复原。脆弱性的成因不
外乎两类:一是系统自身的内部结构存在先天的不稳定性和敏感性,称之
为结构性脆弱性;二是在外界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的压力或干扰下易使系
统遭受损失或产生不利变化,称之为胁迫性脆弱性(刘燕华,2001)。
易损性是指灾害一旦发生时承灾体容易受到伤害或损坏的程度,它反
映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对灾害损失的敏感程度。灾
害的发生是由致灾环境的危险性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易损性综合决定的。前
者的产生与存在在相当程度上是自然的、必然的,有着绝对性的一面,要
改变致灾因子是困难的。而承灾体则不同,人为因素对其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相同灾种、相同强度的灾害在不同承灾体上会造成不同的后果,人
类和其居住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否以及平衡的程度都可能影响到灾情的严
重程度,而这种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通过人类的管理和规划等活动
得以改善。社会经济系统的易损性越低,其承灾能力越强,灾害造成的损
害也就越小。因此,区域灾害防治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降低承灾体的易损性,
增强社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和抗灾功能。
脆弱性和易损性研究对于研究区域减灾、减灾投资及灾害保险等有着
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已引起灾害管理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997年
国际减灾活动主题的说明中指出,降低灾害易损失性的关键是把自然灾害
的问题同可持续性发展联系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02年的世界气
象日则把“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定为主题。
一15—
西北土学往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1.5灾害风险
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状态,它是指危险爆发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以
及危险的危害性后果(财产的损失、人员的伤亡与生态环境的破坏)。风
险通常可表示为危险发生的概率与危害后果的乘积形式。灾害风险是指由
自然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并通过自然生态环境的媒介作用,对受灾体构成
潜在威胁的一种危险状态。
灾害风险是灾害的演变过程中所处的一种状态,是灾害在孕育期与潜
伏期的表征形式。它是一种潜在的灾害,灾害风险是否会演变为灾害取决
于灾害风险的控制机制或限制因素、传递过程及受灾体的分布等。只有当
控制机制失效,并由自然生态环境传递到受灾体,造成受灾体严重损害时,
灾害风险才完成向灾害的转化,进而爆发灾害。并不是所有的灾害风险都
将转化为灾害,除了风险的限制因素外,灾害风险的大小(可能性与危害
性后果的严重程度)也是灾害风险是否转化为灾害的决定因素,只有那些
风险值大,危害性后果严重的灾害风险才有可能转化为灾害。
灾害是客观存在的,人类不可能完全控制灾害的发生与发展,灾害风
险就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人类的头顶,这就需要通过风险识别、风险
分析和社会评估等方法,正确识别风险源,科学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及由
此造成的可能损失,通过风险一效益分析寻求公众可接受的合理的风险水
平,把灾害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2.1.6灾害损失与减灾效益
灾害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属性是其影响的负面性,从其造成的实际后果
来看,损失可以是物质财富的灭失和经济利益的丧失,也可以是社会利益
和政治利益的丧失,既可以是有形的经济损失,也可以是无形的心灵创伤
或尊严的丧失等。在损失的利益方面,损失即可以是既得利益,也可以是
预期利益或未来利益。可见灾害损失是一个包容了各种利益丧失的内涵和
外延都十分广泛的概念。灾害经济损失是指因各种灾害事故导致的经济利
益的丧失。灾害事故中的非经济损害虽然并不表现为经济损失,但对受灾
体的负面影响仍然很大。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各种灾害事故发生过程中直接
造成的现场经济损失,如地震导致房屋倒塌、大火烧毁森林资源等均属于
一1B一
灾害经许分析的理论袖杂与研究方法
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对这些经济损失而言,灾害事故是起决定性、支配性
作用的原因;而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则是指各种灾害事故发生时或发生后造
成的非现场经济损失,往往表现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延伸或滞后反映。
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还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
以及温室效应等,后者即为环境污染的间接经济损失。灾害经济学研究的
仅仅是可以通过价值尺度度量的灾害经济损失而非其它损失,并把重点放
在各种灾害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
在常规经济学中,效益通常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
的对比关系,通常表现在社会财富的增加或经济的增长上。减灾作为一种
经济活动,一方面是以减灾投入为前提,另一方面则要求有减灾效益。灾
害经济学认为,防灾减灾之后不考虑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而是对已有资
源和已创造价值的保护,表现为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的减少,即负向增值。
其结果是守业作用,即保护已有的自然资源和已创造物化劳动免遭损失或
少受损失,而不是新创造价值。减灾投入形成的价值主要以无形的方式隐
藏在新旧价值之中(罗祖德,徐长乐,1998)。
从减灾效益的经济意义出发,可以对减灾效益下如下定义,即减灾效
益是减灾投入与减灾成果的比较,它主要体现为损失减少额减去减灾投入
额后的数额。因盏缝塞塑△笪星盟当!要塑塑!!鱼:墼奠!灾害造成的损
失部分也是负效益,但由于减灾投入发挥作用,使得灾害损失减少的部分
是正效益,因此减灾投入的经济效益可以用“以负换正”或“负负得正”
来概括。任何减灾活动都需要有投入,任何减灾活动都会有相应的成果,
减灾成果的大小乃至减灾成果的性质取决于减灾工程本身的科学性、先进
性和规模。尽管许多减灾活动一般会带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等综合效益,但作为一门经济学,灾害经济学关注的仍然是它的经济效益。
2.2灾害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2.1灾害经济的动态性
自然灾害是~个动态系统,具有各种尺度的准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变
化规律,随着自然灾害的变化,各项人类经济活动也相对呈现出各种尺度
的时间变化过程,并渗透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灾害
一17—
西北土学经许管理学虎博士学位论文
经济系统的动态演变。
1.灾害经济的历史演变
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形式及在此基础上
产生的人类社会的结构形态,人类活动范围和人地关系,可将人类社会经
济发展划分为采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等
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背景的国家而言,
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中每个发展阶段由于其经济活动模式和社会经济系
统抑制灾害能力的差别,其灾害经济关系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表2.1)。
表2.1灾害经济系统的阶段演变
特征
项目
采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挤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公元前l万年一
时间尺度约I万年以前1700年~夸未来
公元1700年
社会结构个体、部落区域或国家国家或洲际洲际或全球
社会经济水平
溶于天然初级水平高级水平优化水平
经济
食物链中(农业为主) (工业为主) (决策,管理为主)
采食渔猎自给型经济商品型经济协调型经济
结构经济形式
个体延续(简单再生产) (复杂再生产) (高教,摊调、再生)
简单技术和工智力转化与
生产模式从手到口复杂技术及其体系
具再循环体系
人地关系依附自然靠天吃饭改天换地人地和谐
抗灾能力无较低较低~较高很高
灾害
易掼性强强强弱
经济环境效应
无污染
缓慢退化
环境大污染
关系无千扰资源大破坏
环境进化,资源再生
灾害对社会灾害对社会
灾害严重制约杜灾害仍然是制约社会
制约机制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发展影响
会经济发展,而且灾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害与经济发展彤成灾害与经济发展逐步
粮小. 较大,
不良循环. 形成良性循环。
2.灾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都存在着不同尺度的准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伴随
着灾害的准周期性变化,各项人类经济活动也相对里现出准周期性的变化
过程,并渗透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及社会心理的各个方面,从而
形成灾害经济的准周期性变化。
在中短时间尺度上,自然灾害一般都具有由集聚、爆发、扩展、消散
和再集聚等组成的四位相变化,作为对灾害的响应,社会经济活动也相对
呈现出四位相的准周期性变化过程,形成灾害经济系统的准周期性振荡。
一18—
灾害经婿分析的理论构架与研竞方法
这种周期性的振荡无论是对应于突发性灾害(如地震、暴雨洪水等)还是
对应于渐变性灾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都极为显著。以我国半干
旱区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为例,处于干旱区和湿润区过渡地带的半干旱
区,一般存在着不同尺度的干(旱)湿(涝)交替的气候变化周期。湿润
期期间,半干旱区水草丰美,人类便大规模的垦地牧畜,待到干早来临,
农田荒芜,草场退化,地表因失去植被而遭受侵蚀,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创造了条件。湿润区开荒、干早期沙化和水土流失的循环反复进行,造成
了土地资源不可逆转的恶化,形成永久性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灾害。曾经
孕育古代文明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边缘、印度西北部的塔尔沙漠和我国的
黄土高原地区及毛乌素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地都曾有过相似的历史发展
过程,不幸的是这样的过程在我国及世界上其它半干旱区还在继续重演
(张家诚,1989)。
在较长时间尺度上,灾害的变化多表现为灾害群发期和少灾稳定期交
替出现的准周期性,作为对这种自然周期的响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则呈现
出朝代衰兴更替的周期性波动,灾害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互为因果、
互相强化,是造成这种周期性振荡的根本原因,其演变的模式大致可概括
为兴盛期一衰退期一消亡期三位相型。据史料统计,在日本历史上,因自
然灾害问题改年号的就达15次之多。中国历史上历次较大的社会战乱的
暴发大多都与灾害因素有关,天灾与战乱相互交织放大,直接削弱或摧毁
了王朝统治(表2.2)(李永善等,199l:张善余,1997)。又据余国政
的研究,中国从西周幽王到清朝光绪年间,共有15个皇帝在地震灾害发
生的当年或连续几年发生地震后发生皇位更迭,有100余次地震发生后当
年或次年皇帝年号改变(马宗晋等,1990)。
研究灾害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1)灾害经济系统的
准周期性振荡是灾害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互为因果、互相强化的结
果,灾害系统的准周期性变化过程中,灾害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既有
相互放大的作用,也存在着相互抑制的作用。要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就
必须改变人类社会活动受自然灾害制约的周期性变化,把两种周期性变化
的相互强化转变为相互抑制。(2)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
财富损毁,造成一定时期内政府职能的丧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可使社会
一19—
两北土学经汗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表2-2中国历代朝代更替与天灾人祸关系简表
历史年代自然灾害因素社台政治因素社台政治后果
灾害群发期.史称
^口锐减.氏族公社
公元前2000年前后“翼禹宇宙期”,持续部落闻爆发多次大战
制衰亡。
多年特大洪灾。
人口减少40%以上.
公元前l000年前后低温干旱,灾害群发。社会大动乱
商灭周兴。
公元前209年暴雨,洪水陈胜、吴广起义人口丈减.秦灭亡
王莽墓汉、匈奴人侵. 人口援少50%以上, 公元前12年—公元25年旱灾
绿林瓣盾起义。西汉灭亡。
蝗灾.洪灾愈演愈黄巾军农戛起义.军人口减少65%。东汉
公元l 84—208年
;}l{.“犬疫”流行。阐混战。王朝衰亡。
军圈混战,中国历史上最南北朝灭亡,人口大
公元316—439年洪水泛滥.灾害群发。
黑暗,最混乱的时期。减。
隋朝灭亡,人口剧减公元6ll—622年水,旱灾隋末农民起义
30%。
公元870一907年求.旱.虫灾黄巢起义唐朝灭亡
方腊起义北宋王朝削弱,人口
公元1120—1127年旱灾
“蜻康之难” 耗损三成。
元朝灭亡.人口减少
公元135I—1368年水.早、虫灾韩山童,刘福通起义
J/4。
早.虫.水等灾害群
人口剧减少50%明
公元162警一1“4年发期.史称“职清宇宙李自成农民起义
期”。
朝灭亡。
太平天固革命人口剧减少20%.湃公元1840—1844年水灾
鸦片战争朝灭亡。
军溷混战民田灭亡.新中田成公元19ll—1949年水.早、地震
白军人侵立。
陷入一片混乱的无政府状态,甚至触发或放大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关系失
调,诱发战乱,最终引起社会经济崩溃。在现代中国,总体而言,灾害能
够得到及时防救,灾后能够及时恢复和妥善安置,灾害链效应一般不会发
展扩大,但灾害仍然程度不等地影响着政局的稳定,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3)人类社会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其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和社会经济系统
抑制灾害能力的差别,其灾害社会关系也各具不同的特点。灾害一社会经
济系统的阶段性演变规律表明:社会经济系统最脆弱的社会既不是最落后
的原始社会,也不是最发达的知识经济社会,而是处于迅速过渡或现代化
过程中的前工业文明时代。就地域分布而言,处于二元经济时代的广大发
展中国家的承灾能力最为脆弱,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巨大。因
此,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灾害问题更具有重大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
—20一
灾害经济分析的理论构杂与研究方i主
2.2.2灾害经济的区域性
自然灾害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即具有国际性。
而且类型又十分多样。但在世界不同地区,其灾害的类型是不同的,每一
种灾害又都有自己特定的分布区域,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规律,而社会经济
的发展也具有区域性质。二者交互作用就形成了灾害经济的区域性。灾害
经济的区域性是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进行综合经济区划的重要
依据。
区域性是指灾害的种类、数量、频率及危害程度危害对象在不同的区
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不同性表现在:一是灾害种类在地区分布上不平
衡,甲地有的灾害乙地不一定有:二是不同地区的主要灾害(对当地经济、
社会造成重大损害后果并经常发生的灾害)结构不同,北方有北方的主要
灾害,南方有南方的主要灾害,发达地区有发达她区的主要灾害,落后地
区有落后地区的主要灾害,沿海、内陆、边远地区各有不同的主要灾害;
三是灾害的危害对象与危害后果在地区上有差异,既有重灾、多灾地区,
也有轻灾、少灾地区,既有主要威胁物质财富的受灾地区,也有主要威胁
人身安全的受灾地区等。
灾害的地域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为任何灾害的发生都要
求有相应的自然、人文等生成条件。如洪水灾害一般发生在大江大河的中、
下游;车祸的发生就通常受车辆质量、道路、驾驶员、周围环境等因素的
影响,等等。考察各种灾害的发生过程,可以发现其影响因素主要为以下
三个方面:
首先是自然因素。它包括:一是地理位置。如沿海地区、沿江河湖库
地区、山区、丘陵、平原地区、高原地区等,其灾害的结构及其危害的后
果是不同的:二是气候条件。如干旱区、半干旱区与湿润地区,就会因降
雨量的偏少或偏多而出现严重旱灾与水灾的差异,北方有雪灾、南方无雪
灾,等等:三是地质条件。如华北与西南地区属于典型的板内强震区,地
震灾害作为中国的主要灾害,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这两个地区等。四是特殊
地形等其他自然条件,如有的地区多雷击火灾,有的地区多大风天气,等
等。自然因素是自然灾害区域分布的基本制约或影响因素,但也会对人为
灾害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21—
哥北土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其次是人文因素。它包括:一是城市与乡村。如城市多人为事故灾害,
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则多自然灾害。二是经济布局。如工矿区的灾害,不
同的农作物布局亦会有不同的灾害。三是人口密度,一般人口密度愈高,
灾害的危害后果就愈严重;反之亦然。四是防灾、抗灾的设施与能力,该
项因素直接影响并制约着灾害的危害后果,如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
将使一部分经常受到长江水灾威胁的地区基本上摆脱水灾的威胁,类似的
例子在历史上就有四川成都的都江堰等。五是灾害意识与社会公德。灾害
意识是否强,社会公德是否好,都会对一些灾种的分布及其危害后果起制
约作用。因此,人文因素作为制约并影响人为灾害事故的主要因素.同时
也对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产生直接影响。
再次是经济政策因素。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下,因经济发展
政策取向不一,亦会影响到灾害的区域组合规律。如在山区,有的地方开
发山区特有的资源,走山区经济发展道路,一般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等灾害:
有的山区通过毁林开荒、增加耕地来发展经济,结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带来新的水、旱灾害。在城市,有的城市走高科技、低污染的经济发展道
路;而有的城市却不加选择,结果形成的是低效益、高污染的经济结构,
其灾害种类及其后果都会有差异。
最后,灾害之间还存在着群发性与关联性,在一个区域内,灾害是以
群体存在的,具有群发性特点;灾害之间亦存在着关联性,并产生相互影
响,如果人类能够对区域内主要的灾种进行有效的防范,缓和的将不仅是
这一灾种的问题。如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往往多干热风等灾害;沿海地
区多飓风,亦多风暴潮灾害;地震往往伴生着水灾、火灾、泥石流等灾害;
水灾往往伴生着疫病等灾害。因此,灾害之间的群发性与关联性,也是研
究灾害的区域性必须重视的影响因素。
综上可见,灾害的分布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自
然条件、人文条件乃至经济发展政策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差异,各种灾害
也就不可能被平均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只有适合区域内的特殊环境的
灾害,才能在区域内发生并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灾害的区域性与经济发展布局的区域性往往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强调灾害的区域性规律,有助于准确认识并把握区域内的灾害问题,了解
一22—
欠害经沸分稀曲理论辆梁与研竞方往
区域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威胁的主要灾害属性,指导区域内的合理经
济布局,为真正有效地开展减灾工作提供具体的科学的依据。
2.2.3灾害经济的对立统一
灾害与人类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一方面,直接破坏和阻碍社会经济的
发展;而另一方面,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与生产力布局又加剧了灾害的发生
和发展。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灾害的发生具有交
互影响的互馈关系,从而形成灾害与经济的对立统一。
1.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灾害造成严重的社会财富和生命健康损失,对社会经济发展产
生直接阻滞和破坏影响。灾害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局部地区、一定时
期内甚至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倒退。如古埃及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
国之一,曾经有着较先进的生产与发达的经济,但后来亦在日益恶劣的自
然灾变(如沙漠化、水旱灾害等)中走向衰落,文明古国变成了十分落后
的国家:中国也是文明古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近二百年来的衰
落过程中,有社会制度和统制腐败的原因,也有灾害严重的制约作用。以
史为鉴,以灾为鉴,正确认识灾害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将有助于当代经济、
社会的发展。
其次,灾害制约着对资源的开发与增值,加剧了资源短缺,资源短缺
又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方面,世界的人口还在持续增长,经济的发
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对资源需求的持续扩张;另一方面,
环境灾变却在持续减少着可用资源,并使资源短缺的危机曰益严重。
第三,灾害问题造成经济发展成本的上升,收益减少,经济发展速度
减缓。一方面,在环境、灾害问题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迫使
国家首先不得不加大减灾和污染治理投入,造成经济发展的成本或代价上
升;另一方面,在社会总投入一定的前提下,防灾减灾投入的扩大,导致
发展经济直接投入的减少,社会再生产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
2.社会经济因素对灾害的影响
(1)不舍理的经济活动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人类的社会经济
活动,一方面是向大自然攫取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将各种废料不加处理地
还给大自然,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
一23—
西诧大学经许管,l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主要表现为:诱发或产生新的灾害源:强化了致灾源的强度;加剧灾害链
效应,扩大了灾害的影响范围:降低了承灾体的承灾能力,强化了社会经
济系统的易损性;财富的快速增长和人口在灾泛区的高度集中,加剧了致
灾度。违反科学规律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虽然能给人类带来暂时的可观利
益,但同时也对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反过来又破坏和制约了经
济建设和经济发展。
(2)社会经济系统承灾功能对灾害的影响。灾害的最终承受客体是
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因而致灾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致灾力源的强弱,而且还
决定于灾泛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对灾变承受和调整能力的高低。我国是一
个发展中国家,整个社会物质储备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低,灾泛区物质财
富和人口的临灾可转移性差;经济活动对自然因素的依赖性强。因此社会
经济系统对环境灾害的承受能力弱,调整能力差,易损性强,环境灾变的
致灾效应强烈,成灾率较高。
(3)社会经济要素的布局与结构对灾害的影响。在同样强度的致灾
力源条件下,灾泛区人口愈密集,社会财富密度愈大,灾害损失就越严重。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灾泛区的人口密度和社会财富在快速增
长和高度集中,一旦遭受超设防标准灾害的袭击,便会造成更大的财富损
失和人身伤亡。90年代以来,我国的洪灾几乎都发生在经济迅猛发展的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下游、海河入海口等地区,这些地区是中
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而每次洪灾都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现代经济社
会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社会分工细化,生产与消费,上游产业与下游
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密切。某一区域受灾,就会引起灾害的连锁反应,
使灾害的影响加重。
(4)人类科学、合理的行动能化害为利,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我
们对各种灾害进行全面客观的考察,就会发现,灾害并非只有害的一面,
它也有利的一面,害与利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处在对立统一
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如台风既会导致物质财富的毁灭和人员伤亡,也能够
带来雨水、缓解旱情;航天事故能造成巨额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能促使科
技工作者进一步找出事故原因,进而使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得到更好、更快
的发展。又如,我国北方针对近期不可避免的水土流失现象,采取分洪淤
一24—
灾害妊蜂分析的理论袖奈与研究方;i
田等一系列措施,将一个地方的表层土壤位移作为另一个地方的表层土
壤,就是利用灾利互变的原理,从中诱导达到造田和改良农田的目的。可
见,灾害以窖为主体,但其中又包含了部分利的因素。
因而,害与利均不是绝对的,二者是可以转化的。政府与社会应当努
力追求化害为利,同时尽量避免害上加害,利转化为害的现象。
2.2.4灾害危害的必然性
从客观意义上讲,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变过程,是自然力的一种运动
形式,具有发生的必然性和永久性;从社会意义上来讲,灾害又是相对于
人类社会特有的异常现象,它不仅与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进程相始终,
而且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展而发展。因此灾害作为影响人类社会正
常运行的重大负面因素,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稀缺性要素相比,具
有非稀缺性。具体表现在灾害和灾害损失发生的不可避免性与不断发展性
1-灾害与灾害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界及社会中各种灾害的发生都是无法
完全避免的;二是各种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也是无法完全避免
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自然界和社会的演化发展都有其不可抗拒的内
在规律性,各种灾害现象是这些演化发展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他们同其
他的自然现象和社会历史现象一样,都具有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只要
自然界和社会还在演化发展,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社会灾害就不会完全消
失;第二,人类具有无穷无尽的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但就每一个
社会历史阶段来说,这种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改造自然的经济力量又总是有
限的,并不存在任何情况下人能去灾、人定胜灾的客观必然性。
因而,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或人为一自然灾害,都是不可
绝对避免的、客观的自然、社会现象,人类减轻灾害的行为不是要消灭灾
害与灾害损失,而是寻求有效的减轻灾害与损失的路径和方法。
2.灾害与灾害损失在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灾害与灾害损失也是不断发展的。灾害的发
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有些因素却是可能控
制的,但从总体上讲,不断发展规律仍然是灾害问题无法逆转的基本规律。
由于地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开放系统,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需
一25—
西北土学经济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要开展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因此,灾害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变异与人的影
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自然因素方面,大至天体运行,小至微
观世界的物质运动,都有其客观发展规律,都会对各种自然灾害与各种人
为一自然灾害产生深刻影响,有时甚至助长着一些人为事故的形成;在人
为因素方面,人类社会的生活与生活活动是引起各种人为事故灾害和人为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因素,人类应当对灾害问题的恶化负主要责任。除自然
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直接影响外,人口的繁衍与财富的积累也是灾害不断发
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是人口的剧增会导致人类向自然进一步索取,进而
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性后果:二是人口剧增与财富的积累使灾害直接威胁
的对象倍增,灾害造成的损害后果即会不断扩大,从而使灾害的危害与影
响不断发展。
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使着灾害在总体下向前不断发展,并且
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研究灾害经济问题,还不能只将着眼点放在现在,
而且必须考虑灾害在未来时期的发展变化。
2.2.5灾害损失的可减性
尽管各种灾害与灾害损失在总体上都是无法避免的,尽管人类的繁衍
和财富的积累使灾害危害的对象与价值在总量上急剧增加,灾害损失不断
扩大的趋势几乎不可逆转,但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仍然可以对灾害与灾害
损失进行适度的控制,或者使灾害与灾害的损失得到减轻,或者会有效地
缓和灾害损失上升的趋势(郑功成,1998)。无数实例说明,在灾害与灾
害损失不可避免的条件下,人类的减灾行为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具体而言,人类使灾害与灾害损失得以减轻的行为主要包括:
(1)通过在灾害发生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能够使个别灾害或
灾害损失得以避免。如禁止酒后驾车、禁止不合格驾驶员驾车等,即能够
有效地避免个体车祸事故的发生;对滑坡灾害进行及时的监测和预报,通
过对滑坡灾害发生之前转移危险地区的人口、财产等,即使不能制止滑坡
灾害的发生,但必定能够避免滑坡灾害的损失或将其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
度。至于利用植树造林来防止水流失和控制水灾,利用水利工程来减轻水、
旱灾害等,均是自古以来就为人类高度重视的减灾方式。实践证明,有效
的预防措施是减轻灾害与灾害损失的必要且主要的途径。
一26—
灾害经济分析的理论构杂与研究方法
(2)通过在灾害发生时或灾害发生后采取有效的抢救性措施,能够
有效地减轻灾害的危害程度及其损失。如在旱灾发生时,通过人工降雨来
缓解旱情;当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时,通过喷洒农药或采取天敌扑灭等措施,
可以保证农作物不受损害或少受损失;当火灾发生时,通过及时扑救,可
以使火灾熄灭;当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会使众多受伤害的人员得
到救治,人员的伤亡率必定得以减轻等等。类似行为尽管不能避免灾害的
发生,但能够减轻灾害的损害程度。
(3)通过牺牲局部利益维护整体利益,亦能够减轻灾害的总量损失。
如建立分洪区、蓄洪区等可以大幅度地减轻水灾的损失,但以牺牲分洪区、
蓄洪区的财产为代价,这种代价相对整体利益而言是必要的,它虽然不能
避免灾害的发生,甚至在局部地区加重了灾害的损害后果,但从总体上却
可能收到减轻灾害总损失的效果。
(4)利用分散灾害风险和灾后救助或保险的手段,亦可使灾害危害
的区域、单位和居民家庭尽快从灾害的打击中恢复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
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灾害的间接损失。如政府救灾、灾害保险等
措施,都可以对受灾对象进行经济上的补偿,使受灾单位或家庭在灾后迅
速恢复重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灾害的连锁反应得到抑制,最终结果虽
然不是从总体上减少灾害与灾害的直接损失,但可以在总体上减少灾害的
间接损失,同时使部分受灾单位与家庭得到灾害损失的补偿。
2.3灾害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3.1统计物理学理论
统计物理学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系统中各子
系统的综合分析来刻划系统的宏观行为。鉴于各种灾害和灾害经济系统一
般均具有宏观尺度大、内部结构复杂、整体行为反常突发的基本特征,统
计物理学理应成为灾害经济研究中普遍适用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1.灾害经济系统是具耗散结构特点的开放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非平衡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
特定的阂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的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
质,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
一27—
西北土学经{I卜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状态,这种非平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普里高津认为,
耗散结构普遍具有三个共同特征,即开放性、远离平衡性和非线性。灾害
系统无论是自然灾害系统还是人为灾害系统,就其本质而言,都可以看成
是由天、地、人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结果,从而使其结构表现具有耗散结构的特点。
灾害系统是一个庞大系统,其每一个子系统又包含了若干范围小的和
更小的子系统。如自然灾害系统是由气象灾害系统、海洋灾害系统、地质
灾害系统、生物灾害系统所构成。每一个子系统都主要是由所在圈层的物
质运动和变异形成的,并受到地球整体运动的控制和其他圈层运动变化乃
至天文的影响。每一个更小的子系统,有自身运动的特殊性,但又受大系
统的总体的结构和演变的制约。因此,彼此相联系的灾害系统的形成,受
控于地球及各个圈层整体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太阳等天体的影响。各种
灾害及其诱发的衍生灾害,都是这个整体系统中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构
成部分。
灾害系统具有非线性性质。灾害系统对于环境输入的响应不具备线性
叠加的性质。灾害系统的这种非线性性质,使得它在演化过程中不但呈现
多种形式的时间变化序列,而且可能出现更加复杂的突变或其他形式的非
连续变化。例如,对于一定水平以下的某种输入,灾害系统不予响应;对
于一定水平以上的某种输入,灾害系统突变为性质不同的灾害系统;对于
一定水平之间的某种输入,灾害系统的响应能力与输出水平呈曲线相关。
以降雨过程与灾害系统为例对此问题加以说明: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当
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处于一定水平以下时,洪涝、滑坡、泥石流都不会发生,
即不响应:随着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提高,首先可能发生洪涝灾害,但其
危害性不一定与降雨量或强度直线相关:若降雨量继续加大,或强度继续
提高,则可能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现象。原先由单一的洪涝灾害形成的灾害
系统,其响应能力远远高于洪涝灾害单一系统,因此这一转变是一种突变。
灾害系统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它与其他系统不断进行物质的、能量
的以及信息交换。在这一过程中,灾害系统既可能引起正熵流,也可能引
起负熵流。灾害系统的输入、输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而且输入、输出的
性质与强度在不断变化,因此,灾害系统的结构、功能也随之变化。当灾
一28—
炙害经许分杆皓理语构杂与研究方杖
害系统不断从外部吸收正熵肘,将激发或增加系统内部的无序性非协同运
动,从而导致或促进灾害活动。当灾害系统不断从外部吸收负熵时,它便
有可能克服内部的增熵,增加系统内部的有序性,走向自组织,保持系统
的协同运动。这种情况不仅对于整个灾害系统可能存在,而且对于它的予
系统也可能存在。
灾害系统具有动态性。灾害系统的时间性极强,它随着时间而不断发
展变化。这是由于它的环境系统在不断地变化,引起输入输出强度与性质
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引起灾害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从而呈现出显著的
动态性。
灾害具有不确定性。灾害系统的边界、结构和功能都具有模糊性,即
难以辨识:灾害系统中各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灾害的成灾要素难以预
测;灾害系统的中各灾害的征兆、后果具有模糊性,难以判断和衡量。所
有这些都造成了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开展灾害系统研究
困难的症结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逐渐能够准确辨识灾害系
统本身所发出的模糊的信息,从而了解灾害并能在~定程度上控制灾害系
统。
2.统计物理学理论在灾害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灾害经济研究中经常涉及到的统计物理学的研究主题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涨落放大问题
在统计物理学中,所谓“涨落”即系统对过程平均程度的偏离。自然
界中的任何系统中都存在着涨落。这种涨落平时一般都保持在相对平衡态
的一定偏离度上,称其为微涨落;但当系统要从某~相态突变为另一相态
时,这种涨落就会“放大”,成为巨涨落,巨涨落会使系统产生一个宏观
性质的突变。在各种灾害系统中,涨落放大现象处处可见。例如,热带气
旋的形成就是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局部低压中心不断涨落放大的产物;地
震、滑坡、海啸、赤潮、太阳黑子等的突变现象及其生成过程,无一不可
视为某种涨落放大的结果。在非平衡系统内,涨落的存在对于系统的性质
起着重要的作用(许飞琼,1998)。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内部的涨落放大虽然发生在系统宏观相态突变的
一29—
西北土学钍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前夕,但是它并不构成系统发生宏观相变的充要条件,而是与系统环境的
变化密切相关的。当系统环境的扰动与系统内部的涨落放大相适应时,就
会导致系统更快更猛烈的相交。如,每次大的火山爆发总会伴随着地震的
出现,特大洪水的产生又会与太阳黑子的剧烈活动相关。
(2)熵增过程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总是不断的要进行生产与生活活动,而
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就是人类自身系统获取更多的负熵流,而对负熵流的不
断索取就必然引起自然生态环境总熵的增长,尽管太阳的能流是“无限”
的,它可以通过负熵流的诸如,使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耗散
结构);但组成地表的物质与能量却是有限的。所以,不管太阳能照耀多
久,人类开发与利用物质与能量的强度越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能量
资源越早被耗尽。一旦人类作用强度超过这一有限的外界条件,以此为约
束条件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耗散结构向有序方向进化的过程将被打乱,人
类将面临巨大的熵增灾难-因此,可丛丛域与莛墼缝塑鱼鏖丛塑珏境塞罟
的垄盛生i直丝扭制。在灾害的孕育期,生态环境系统在外界条件维持下处
于一种远离平衡的不稳定状态,一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有序结构(耗散结
构)。这时生态环境系统在外界条件下维持一种低熵状态。例如:淮河水
环境灾害的孕育期,大量污水被闸坝阻挡在上游地区,流域水环境系统处
于一种远离平衡的不稳定状态,一种时空上的有序结构。由于系统内部异
常活跃,污水不断排放,涨落不断加剧,形成巨涨落。如果此时外界条件
足够强,系统通过涨落将形成一种新的更高级更有序结构(由耗散结构理
论决定):污水将被水中微生物借助太阳光能同化掉,或被人类利用各种
外界能量,将污水净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相反如果外界条件不是很强,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决定了系统将向熵增方向发展。于是大量污
水被排向下游地区,爆发水环境灾害,而这些灾害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熵增
过程。可见,环境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厶类贪婪索取与短为丕当,
造成直然生态竖境敛熵增过塾致馕鱼太聪&维持的虽然生查瓤境冉有
序、复杂.复趔立自的进化的过程越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向无序、简单与
低级的方向退化过程。
各种人为灾害又反馈于自然灾害系统,对许多自然灾害产生强化或抑
一30一
灾害经许分拆曲理论构杂与q究方法
制作用,因此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灾害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同步消长的
关系。例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他们都是地球动力
作用的结果,但同时受到水土环境、气候植被环境等的控制——这些环境
的恶化,加剧了灾害活动;灾害活动又促使这些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如
此反复循环,同步发展。可见,客害经迹丕统笪垄盛:塾量丝蕉圭至厶娄e亟
熵的增加。
J_。’‘-__。●--_一
(3)自组织过程
自组织是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整体协同作用的一个过程,而新的有
序结构的产生便是这种整体协同效应的结果,可见协同实质上就是自组织
过程的具体机制。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要成为自组织系统,就必须
具备以下两个最为基本的条件:①就系统内部而言,组成系统的要素必须
大于三个,这是保证系统内部存在相互作用的前提,而非线性相互作用又
是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基本动力;②就系统外部而言,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即只有当外部环境向系统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达到一定的闽值时,系
统的自组织才能发生。
灾害经济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自组织系统。根据耗散结
构理论,开放系统在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中,如获得
足够的负熵流在系统内部的流通转化就会诱导整个系统产生自组织过程.
使系统不断由混沌到不均匀再到多等级的层次出现,从而产生有序稳定结
构,这就是开放系统的有序化。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组织的,有其自主性
和内在的逻辑,即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我们只能认识和顺应这种规律,并
按照灾害发生演化的本来面目去描述或刻画灾害发生系统:同时,不能以
人类的不合理行为或目前自认为合理的行为去破坏灾害系统发生的自组
织性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有何利弊,以及
人类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得自然与人类在科学而和谐的协同作用之中
永续发展等,无疑都是灾害自组织过程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4)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是现代统计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它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是:不含任何随机因素的确定性因素系统中是怎样产生出随机的、非确定
性行为的?自组织过程形成的有序结构的进一步有序化发展,可能会导致
一31—
每|I乇土季经婿蕾理量魄博士季位论文
一种新的似乎是无序状态的产生,这种新的无序状态,在自组织理论中被
称为“混沌状态”。在现代混沌理论中,混沌是指与“有序”和“无序”
并列存在的一种事物状态,是一种具有丰富内部层次和精细组织结构的特
殊的“序”。如台风,从外面看结构混乱,瞬息万变,但在其内部则风平
浪静,结构稳定。混沌理论把系统在演化时间趋于无穷大时所达到的终极
状态称为“吸引子”,垫果吸引丰在确宾牲系统转变为随机系统驹临毒辣,
系统这种向“混沌状态”的演化,在时间上表现为长时段的不可预测性。
各种灾害,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一般都属于非线性问题。
因此,灾害系统的某些演化阶段上都会出现奇异吸引子。系统一旦进入混
沌状态,就有可能导致灾害。如“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周期性变迁的
改变,引发气候反复无常,使之处于不稳定的混沌无序态,灾难性气候正
是这种不稳定的混沌无序态的集中表现。就混沌理论在灾害经济研究中的
作用而言,它一方面揭示了灾害系统精确的长程预测是不可能的,这是人
类预测灾害能力的本质局限;另一方面它又为采用简单的法则来解释各种
随机灾害现象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开辟了各种环境系统中有效发现规律性
的灾害经济研究新道路。
2.3.2可持续发展理论
传统发展理论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志,把一个国家
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是现代化实现的标志。在现实经济生
活中,表现为对GNP、对高速增长目标的热烈追求。由此带来的一个严
重的后果是: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趋短缺,自然灾害频繁等。20世纪
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对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反思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全新的发展观念。但是,对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概
括起来,其内容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发展,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大多数人生活质量
的改善。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
但发展的内涵均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并创造一
炙害经婿分析略理论构杂与舛究方ji
个能够永续生存发展的社会。世界银行的资源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认为,
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在尽可能长的人类生存时间内,保证最多人数的生
活,达到目标的途径是零人口增长和对不可再生资源使用速度和人均消费
的控制。他提出的“稳态经济”的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戴利强调,传统的增长是一种物理上的数量性扩张,发展则是一种质量上、
功能上的改善,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超越增长的发展,是建立以福利为中
心原则的质量性发展。巴伯在其著作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
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
大限度,以保证维持最多数人的生存”。

2.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寻求经济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动态平衡。一些
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将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
产和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产能力的发展,是
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
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戴利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强调经济只是
外部有限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宏观经济的数量性增长是有规模的,
而不是无限的。雷德利夫特指出当由于经济行为导致的环境污染使生态差
异量和种类减少,环境质量下降时,生产和经济系统在遭受环境和其它条
件恶化影响下的恢复性就降低,这样,从长期来看,系统就难以保持持续
发展。因此,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维持生产和经济系统的恢复性,即寻求
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3.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公平性,维持几代人经济福利。布伦特兰
在她提交给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我们共同的未来》
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
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论述在国际社会得到普遍认同和
广泛引用。公平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它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公
平以及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
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当今世界的现
实使一部分人富足,而另一部分人则处于贫困状态。这种贫富悬殊、两极
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代际公平,蒂坦伯格指出,可持
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公平性,要使后代的经济福利至少不低于现一代,即现
一33—
西北袁学经许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一代在利用环境资源时不使后代的生活标准低于现一代。经济学家皮尔斯
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追求代际公平的问题,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
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
总之,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
与自然的和谐。其中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
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
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不对后
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鼓励,对环境不利的经济活动应予摒弃。
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GN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
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
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的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向
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一种十分明智的选
择。
我国是一个多灾大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
碍,另一方面,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的增长方式不仅诱发了更为严重的
自然灾害,强化了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还导致了新的人为灾害。因此,
我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借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
作为灾害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2.3_3交换权利理论
交换权利理论(excllange entitlement也esis)又称权利方法(entitlement
approach),是由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啊a
sen)提出来的。他通过对印度、盂加拉、撒哈拉、埃塞俄比亚等灾害严
重的发展中国家的灾荒问题的实证研究,对饥荒是由粮食供应减少(Food
availabilny decline)造成的传统理论(即食物供给下降理论,简称FAD
廿1esis)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森认为,饥荒可以在粮食供给没有出现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发生,即使
在人均粮食没有出现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促成饥荒的因果机制中也必然包
含着粮食供给之外的众多因素。因为FAD理论无法解释在多次饥荒中所
观察的种种奇怪现象。比如,某些年份的粮食供应并没有少于前几年却发
一34—
炙害经婿分析的理论构杂与碍究方法
生了饥荒,突出的例子是,当1943年印度盂加拉邦因暴风洪灾发生饥荒
时,当年粮食生产却很正常,甚至好于往年。或者,在饥荒期间尽管某些
特定的社会阶层如农民、工人、手工业者成千上万地死于灾荒饥饿,某些
社会阶层如地主和商人却在灾荒期间大发横财。因此,森认为之所以在国
家有充足的食品供应的情况下还会出现饥荒,是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一
些社会经济弱势群体没有获得享用食品的“权利”(Entitlement),即他
们没有进入食品市场的购买力,而非真正的粮食供应减少。他认为,在每
个经济社会中,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资源秉赋(endoment),其中包括劳
动能力、土地、资金、耐用物品、金融资产等,因此每个人都可以以一定
的经济活动方式(贸易、生产或二者结合)将其秉赋转换成食品(生活必
需品),从而实现权利的交换。而资源秉赋的丧失或交换权利映射(为每
个人的每一资源秉赋组合规定他可以支配的商品组合集合的函数,由备择
商品的组合构成)的改变也就意味着交换权利的失效。比如,工人失业、
农民失去土地、物价上涨等都意味着秉赋的丧失或改变,从而导致享用生
活必需品“权利”的被剥夺。例如,1974年孟加拉国发生饥荒的原因就
是由于洪灾使粮食价格大幅度提高,农业工人由于洪灾而丧失不少劳动机
会,以至于他们的真实收入下降,购买力不足,从而使这一群体阶层不相
称地遭受到了饥荒。
森的权利方法集中反映在他的灾害经济学专著《贫困与饥荒一论权利
与剥夺》(Pove哪and F姗ines:A11 Essay Entillement a11d De砸vation)一
书中。权利方法提供了一个分析饥荒的一般框架,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检
验饥荒是否与权利失败有关,而在于说明权利失败发生的本质和原因,区
别不同类型的权利失败,对于理解饥荒的真正原因,以及制定减灾防灾政
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权利分析法强调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粮食的支配和
控制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社会中的权利关系,而权利关系又决定于法律、
经济、政治等社会特性。因此权利分析法可以使我们透过经济现象,深入
到社会、政治和法律的层面,去探究灾荒的深层原因。概括起来,交换权
利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结论有以下几方面:
(1)权利方法把饥荒看成是经济灾难,而不是粮食危机。大量的实
证分析表明(表2,3),即使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粮食供给下降,饥荒也照样
—35—
曲娃土学经许蕾理季院博士学隹论文
能够发生,这一结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在常规的饥荒分析中,人们总是使
用食物供给减少理论(FAD),这有时会造成灾难性的政策失败。最突出
的例子是1943年印度孟加拉邦饥荒,灾害发生时.由于政府过于重视粮
食供给总量的统计数字,因而没有预测到大饥荒的来临,也未采取有效的
政策措施,结果导致300万人死亡。
表2.3权利分析法对四次饥荒的实证研究结果比较
粮食供灾民最
是否是否遭受了权利变化总体经
自然灾害
饥荒有大量直接权贸易投济环境
给情况的阶层情况
资源裹赋利失默乖J失败状况
1943年
没下降
农村
不不是繁荣
暴风雨
印度盂加拉帮饥荒劳动力病虫害
1973年
埃塞俄比亚饥荒
没下降农民很少..是不. 衰退严重旱灾
1974年
埃塞俄比亚饥荒
下降牧民是是是衰退严重旱灾
1974年农村
盂加拉国饥荒
没下降早期是不是混合洪涝灾害
劳动力
(2)无论是经济繁荣时期还是经济衰退时期,饥荒都有可能发生。
经济衰退时期发生的饥荒称之为“衰退型饥荒”(slum噼‰ine),经济繁
荣时期发生的饥荒称之为“扩张型饥荒” (boom胁ine)。由于粮食支
配体系(如市场拉动)可能会对某些特殊阶层的人极为不利,扩张型饥荒
很有可能在农业全面增产的情况下发生。即如果经济繁荣表现为不平等的
扩大,繁荣过程自身就有可能成为饥荒的诱因。在争夺市场控制或支配权
利的竞争中,一部分人会因另一部分人的繁荣而受损,“迟者遭殃”(DeviI
tal【ing the hindmost)。
(3)如何建立国际保险制度以降低一些国家粮食供给的脆弱性是更
值得考虑的问题。鉴于与粮食生产毫无关系的一些因素可能成为饥荒的原
因,权利方法在不否认粮食生产重要性的前提下,把粮食生产放在权利关
系网中加以分析,说明即使粮食生产不发生变化,权利关系的变化也能引
发严重的饥荒。也就是说整个权利关系决定着某些人是否有能力得到足够
的粮食以避免饥饿,而粮食供给只是能够对其权利关系产生影响的众多因
素之一。人与粮食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涉及到或取决于市场机制、公共
政策、宏观经济发展、微观经济机制失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一38—
灾害柽济分针醇理论构帮与研究方法
(4)实证研究认为,市场机制不能通过粮食流动来消除灾荒。事实
上,在许多灾荒中,饥荒正在蔓延时,而受灾的国家或地区却正在出口粮
食。例如在1906年的中国,由于英国放任遭受饥荒的湖南省向外出口粮
食而引发了灾民暴动,后来在1910年著名的长沙大米暴乱中也出现了类
似问题。从权利角度来看,市场机制促使粮食从遭受饥荒的地区向其他地
区反向流动是因为市场需求所反映的不是生物学上的需求或心理学上的
欲望,而是建立在权利关系之上的选择,因而从遭受饥荒的地区向其他地
区出口粮食恰是市场尊重权利而不是尊重欲望的“自然特性”。
(5)建立有效的减灾防灾机制。要解决食物问题的脆弱性问题,就
需要建立~个机制,既通过公共机构确保每一个人的食物权利。森在研究
撒哈拉地区的干旱与饥荒时认为,撒哈拉地区的食物问题,主要取决于影
响事物权利的制度因素,这一影响是通过生产和交换实现的。他提出的减
灾防灾思路是:①干旱是难以避免的,但干旱的影响却可以避免。②撒哈
拉地区减灾的关键问题不是如何把粮食弄到这些国家来,而是受灾者如何
获得这些粮食,必须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遭受干旱和其它灾难的人们
能够得到足够的食物。@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保险体系,在建立对易遭灾害
影响的人口的粮食保险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④认识到农业经济日
益商业化、因政治辖区划分使牧民迁移受限、过度放牧和牲畜数量不断增
加(产生“囚徒的困境”或“公共地悲剧”效应)等,是撒哈拉经济中存
在的使撒哈拉地区容易遭受灾害的长期因素(易损性),解决这一问题有
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从诸如税收和补贴之类的激励措施,或政府管制牧群
的规模,到建立牧民之间的合作等。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每个人都会对自己
牲畜所有权作出积极反应,而对他人的牲畜所有权作出消极反应的私人权
利,以使每个牧民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牲畜数量。
(6)防灾对策。我们要做的不是保证“食物供应”,而是保护“食物
权利”。因此,当灾荒发生时,不能只是采取发放救济食品、迁徙灾民等
一般措施,更应该采取特殊的政策来使灾民取得他们期望得到食品的权
利。
阿玛蒂亚·森的交换权利理论与防灾救灾的独到见解对于分析研究中
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灾害经济成因及制定减灾防灾对策具有特别重要的
一37—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指导意义。
2.4本文的研究方法
由于灾害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其发生与发展
规律,阐明灾害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和本质特征,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理
论,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
2.4.1灾害经济研究的技术路线
1.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在研究工作中成功地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是某一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
标志,它可以增强研究问题及其结论的深刻性、精确性和准确性:但是,
定量方法并不能替代定性方法的作用,在研究工作中重视定性描述的应用
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社会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的,有些研究问题无法计量
而只能进行定性分析,即使是有些研究问题可以用计量方法,而其结论仍
需转化成定性语言(包括方案实施的环境与条件分析)才能被采用,只有
定量分析而没有定性描述就会变成一种纯粹的数学游戏。因此,在经济社
会研究工作中,应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有机地结合起来,灾害经济学
的研究更应如此。一方面,灾害经济损失的计算、灾害防御措施的经济效
益分析、灾害与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相关分析等均需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另
一方面,对灾害经济规律的揭示、灾害防御规划与方案的拟定、灾害防御
措施的确定以及灾害防御过程的组织等,则需要采用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
法,以便达到使灾害经济研究更加接近事物本质,更加贴近现实灾害防御
工作的目的。
2.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灾害经济学必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必须有一
些基本的概念、基本的范畴和基本的原则,这就需要开展灾害经济学的理
论研究,理论研究要以事实为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事实,应该揭示事物
虚假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但是,灾害经济学又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只
有理论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开展实证性研究,运用理论研究成果;研究
和解决灾害防御中的若干重大实际问题,并提出处理问题的思想及对策。
灾害经济学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同样重要,并
一38—
灾害经沸分坼曲理论构杂与研究方法
且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即用实践探讨的成果丰富理论研究,
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指导实践探讨。
3.问题分析与观点综合相结合
分析与综合是经济社会现象研究的一对基本方法,对灾害经济学研究
也应采取问题分析与观点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问题分析的方法,就是采取
“解剖麻雀”的办法,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各个方面的详尽分析,研究问
题的每一个局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况,如同对森林中的每一种植物
及每一个体进行详细的观察与研究一样,以掌握具体的、局部的、详尽的
信息;观点综合的方法,就是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高屋建瓴”、“总
览全局”的方式对事物的全貌和问题的总体进行把握,得到事物的整体运
行规律,避免问题分析得出的局部结论的片面性,以掌握一般的、整体的、
大概的信息。问题分析与观点综合在研究工作中往往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有问题分析而无观点综合,就好像“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如果只有观点综合而无问题分析,则如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二种情况都应该力求避免。
4.微观分析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灾害经济学既要研究微观经济问题,又要研究宏观经济问题。所谓灾
害的微观经济,是指生产单位内部的灾害防御经济问题或某项防灾措施运
作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这些是灾害经济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所谓灾害的宏
观经济问题,是指研究地区或国家范围内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关系、灾害防
御的宏观经济政策等,这些是灾害经济中一般问题或共同问题,也是必须
研究解决的问题。在灾害经济问题研究中,仅有微观分析或仅有宏观探讨
都是不够的、片面的,应该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从研究的范围上对灾
害经济问题进行全面研究。
2.4.2灾害经济研究的具体方法
1.系统分析方法
所谓系统分析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去考察与分析
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部的联系性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
方法,对系统的功能、必要条件、费用等进行分析,进而导出系统的特征,
掌握构成系统的信息,以便选择适当的系统构成成分及结合方式,使之满
一39—
西北土学经许蕾理学虎博士学位论文
足系统的必要条件以实现系统目标最大化。传统的灾害研究基本上都是咀
具体的灾害事件为中心进行分析和认识并对具体灾害对象实施针对性的
防治措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减灾效果,但无法遏
制灾害发展的趋势。运用系统科学观点与方法研究灾害及其与人类的关
系,认为各种灾害之间具有复杂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结
构、功能和运动特征的灾害系统;这个系统又与人类的社会经济系统相互
影响,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灾害经济系统。在这个巨大系统中,一方面灾害
频繁地威胁和危害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
的严重破坏又加大了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致灾度,使得灾害一社会一经济一
生态环境处于逆向演替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必须对灾害开展多学科系统
研究,进而制定综合减灾对策与措施,才能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破坏降低
到最低限度。根据这一思想寻求有效的减灾途径,为彻底战胜灾害,实现
减灾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数量分析方法
所谓数量分析方法,就是运用统计学或数学分析工具,研究经济社会
现象的有关数量问题,以准确地掌握事物本性及其运动规律,促进决策与
管理的科学化,从而实现事物预定的目标。在运用此方法时,一是合理选
择数量方法研究的领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灾害经济问题都可以用或都需
要用数量分析方法;二是注重数学或统计方法本身的科学性、适用性及计
算过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三是对计算结果的应用环境、应用
条件进行分析,对相抵触者,要么调整结果以适应环境与条件,要么调整
环境,创造条件,以达到计算结果所预示的耳标。总之,运用数量分析方
法通过对有关灾害数据的整理与汇总,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灾害的大小、危
害程度、损失规模等情况,从而科学评估各种灾害的损失度,从复杂的灾
害系统中找出各种灾害运动形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普遍性、稳定性规
律。揭示各种灾害问题的总体变异规律,提供各种灾害问题的数据资料,
为政府与社会减灾服务。
3.规范分析方法
所谓规范分析方法,就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
为分析问题的尺度,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
一40一
灾害经许分竹的理论枸杂与研究方法
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规范分析方法的显著特点,一是它主要以既
定的价值标准为判断依据,而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它侧重于逻辑
推理;三是它不关心经济体制实际如何运行,只关心应该如何运行,即回
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四是它所研究的内容不强调客观性,得出的结
论也无法通过经验来检验。在灾害经济学中,运用规范分析方法也是非常
必要的,它对于建立完整的科学的灾害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大有益处的。
4.实证分析方法
所谓实证分析方法,就是对现实经济社会问题与现象进行实际的分析
或考察,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对假说迸行证实或证伪,回答客观事
物“是什么”的问题。实证方法的显著特点,一是它以事实为依据,而不
是以既定的价值标准为依据;二是它只表述和分析现存的情况,不建议如
何改变现实的问题;三是它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的结论是否正确
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进行检验。从目前情况看,对灾害经济学进行实证分
析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概括和总结实践经验,弄清客观事实情
况,也使我们得出的结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5.结构分析方法
所谓结构分析方法,就是从分析事物内部的结构成分、结构变化及结
构转换等问题入手,研究结构问题对经济社会总量增减变化的影响,从而
为确立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结构及实际结构的顺利转换提供指导。
在灾害经济学中,也有借鉴结构分析方法研究灾害成因及有关经济问题的
必要。目前我国日益严重的灾害,无不与生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
的失衡有着密切的关系,灾害对社会也往往造成结构性的经济破坏与影
响。我国目前还处于传统的以粗放式经营为主的结构阶段,这是造成灾害
防御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运用结构分析方法,研究如何实现
传统经济结构向现代的以集约式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结构转化的问题。
6.制度分析方法
所谓制度分析方法,就是从经济社会制度的形式、内涵、成熟度、形
成原因以及制度变迁等问题分析入手,研究制度因素对经济社会总量增减
变动的作用与影响,探讨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组织制度及激励机
制,为制度的成熟和安排有促进作用的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依据。灾害经济
一4卜
西北太学经婿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问题研究也离不开制度分析,灾害的形成以及危害的日趋严重,也有制度
上的原因,防御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制度合力,由于无效的制度安排致使灾
害防御在责、权、利方面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关系难以形成。所有这些,都
需要我们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对加大灾害防御力度作出制度上的合理安
排,对现有灾害防御有关的制度进行取舍性的合理评价,并落实富有成效
的制度变迁,以促进灾害防御事业的发展。
7.逆向思维法
常规经济学研究经济的发展与增长问题,确定的是正常的投入、产出
关系和正常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灾害经济问题着眼点是“灾害损失的最
小化”,寻求减少损失的经济规律。如果说常规经济学是以增值现象为研
究对象的“增值经济学”,则灾害经济学可说是研究减值现象的“减值经
济学”。灾害经济的投入一般不会有正常的产出,其所追求的效益不是经
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而主要体现在减少了多少可以计量的灾害损失,
所以,在灾害经济的研究中,与常规经济学研究方法相区别,需要采用逆
向思维的研究方法。
以上具体研究方法各有利弊,有的相互对应、相互补充,有的相互联
系、相互交叉。在本论文的研究中,首先从理论上研究灾害总体,得到了
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应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别对中国灾害经济系
统以及西部地区的灾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文章分别涉及灾害的理论和实
际问题.上下呼应,相互印证。通过文献查阅、资料研究、统计分析和社
会调查等多条途径获取研究数据和材料,不同来源的数据与材料相互印
证,去伪存真,保证了资料可靠性。
灾害的牡套经济根源
3 灾害的社会
经济根源
“增长的最大失败就是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军备竞赛,这里增长不仅没
有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安全,恰恰相反它降低了人们的安全,增长还把赌注
从对单个生命的损失扩展到了大规模的生态灭绝.过度激增的人口、有毒
的废物、酸雨、气候变化,热带雨林的毁坏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降低
等等,这些由于反环境的人为侵略所造成的环境恶化现象诠释着增长的失
败。”
——世界银行的资源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
3.1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
从迄今为止的发展结果来评价,人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并
不亚于自然过程中的突变因素的影响。但是,无论是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还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均以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为研
究重点。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仅仅被当作一个提供资源、容纳生产废
弃物的载体,未被纳入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体系。因此,面对环境的
恶化问题,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1.经济增长理论忽视自然资源的特性,视自然资源为可替代品
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被认为只是资本、技术、储
蓄率、就业等的函数,资源能够被相互替代或被“其他生产要素”所替代。
从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始,财富的增长、经济
发展被认为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专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是
人口和资本的增加引起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的增加,而劳动者人数的增加
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取决于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动以及资本积累的增
西北太学经湃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加,另外,制度的因素,包括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市场机制是生产效率
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李嘉图对经济增长因素的看法与斯密基本~致。不
同之处在于他把研究的重点从生产转向分配,认为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激励
能够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
典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经济发展是渐进的、和谐的
和经济利益逐步分澜到社会全体的过程,他们相信,人类的能力能够克服
物质环境对经济增长施加的限制,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会形成报
酬渐增的历史趋势从而经济能够持续不断发展。
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
它从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学分析转向了“有效需求原理”、“总量分析”
的研究。在允析和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他认为,通过刺激有效的消费需
求,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之后,哈罗德、多马等人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
提出了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式,并认为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是“与人
们想要进行的那个储蓄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而需要的资本货物相
应的”增长率,其公式表达为:G。=sd/C,,其中G。代表有保证的增长率,
sd为意愿的充分就业下的储蓄率,c,为追求利润极大化的企业家认为是理
想的边际资本一产出比。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稳定条件是人们意愿进行
的储蓄恰好等于投资者预期的投资需求,经济就可以实现稳定增长。这一
模式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认为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
的重要约束,其他因素都只是起副作用,决定不了经济的增长,增长决定
于储蓄率。但是,当满意的储蓄率既定时,有保证的增长率就只有一个唯
一值,这使得稳定的经济增长很难实现,大部分情况却是不稳定增长。针
对这一问题,索罗、斯旺等人对哈罗德一多马模式作了修改和补充,将其
发展为新古典特征的“索罗~斯旺模式”。这一模式假设:①资本与劳动
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一劳动比率可以改变;⑦产出的增长主要由资本
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推动,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呈递减趋势;⑦市
场是完全竞争的,价格机制起着主要调节作用;④不存在技术进步,即技
术进步属于哈罗德中性技术,其变化不影响资本一产出比,因而,规模收
益保持不变。在这些假设条件下,索罗和斯旺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
数,以技术不变为假设,提出了一个总量生产函数:Y=f(K,L),Y代
灾害的牡套经济根源
表资本,L代表劳动。与此同时,索罗仍以总量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的基础,
在生产函数中增加一个因子,即技术变化,建立了一个技术进步条件下的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Q=A(t)f(K,L)。为了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
长所作的贡献,索洛将人均产出的增长中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部分和由人均
资本占有量的变化引起的部分分开来,技术变化作为一个单项独立存在,
计为A(t)。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以
求说明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以及收入分配关系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并得出资本利润率r,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和经济增长g的关
系为:F∥sp。
库兹涅茨根据他的经验统计分析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一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
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
想意识的相应调整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物质产品生产能力的
提高,即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能力的提高:经济增长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和源
泉,以制度(政治与法律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和思想意识的不
断调整为必要条件。库兹涅茨经过大量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结构中,25%归因于生产资源投入量的增长,
75%归因于投入要素的生产率(效率)的提高,因此,经济增长主要是靠
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是技术不断进步引起的,所以,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经
济增长的源泉。
在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
的新增长理论。这~理论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的动力归
为无法解释的外在技术进步之不足,通过运用边干边学模型、人力资本积
累、R&D理论等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从而很好地刻画了经济增长的内生
机制。但是,在有限的资源存量约束下如何将经济增长势头保持下去,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环境与经济增长如何相协调等并未在新经济增长理
论中找到一席之地。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增长理论中,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不起决
定作用,而且资源特性和其他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的特性一样,要素可以
西畦太学经济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相互替代。这种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性。从物理学意义对自然资源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两个规则: (1)资源一经使用,熵必定增长(从经济学意
义上讲,资源的价值便有所损失)。(2)虽然是消费资源和能量,但物
质和能量并不消失,它们是守恒的。由此可知:资源一经消费,就变成熵
增的废热与废物。因此,讨论资源的枯竭问题时,首先应该考虑废热废物
堆放场地的枯竭或污染问题。目前的经济学只研究资源的枯竭问题和替代
资源的开发问题,而对使用资源之后所产生的废热与废物毫不关心,忽视
了资源的其他特性。经济学对经济活动是否经济的核算,主要是从经济活
动本身直接形成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的。所谓的“不经济”是指一种事物不
能赢得足够的现金利益就是不经济。把资源特性看作与劳动力、资本的特
性完全一样,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种活动尽管耗尽自然资源、加
害于环境,却可能是经济的,而一种活动尽管付出一些代价去保护环境和
保存资源,却是不经济的。这种忽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即无视自然资源
特性的思想是以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所固有的缺
陷(周海林,2001)。
2.增长理论把经济系统看作孤立系统,未考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戴利认为,所有的经济系统都是一个大生态系统上相互依赖的生物物
理系统的子系统,这个生物物理系统存在一系列所有经济系统都必须服从
的约束。经济系统的运行须臾离不开环境系统的支持,而且两者之间一直
进行着错综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但是传统经济学却把经济系统看成
是一个独立于生态环境以外的封闭系统,很少甚至没有考虑环境因素的影
响与作用,只在孤立的经济体系内寻求解释经济增长的最佳答案。由于长
期以来人们熟视无睹或对环境与经济关系的片面理解,从而造成了当今环
境问题的积重难返。生态环境灾变问题,本质上说是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不
当、效率低下、废物堆弃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等造成的。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总是在环境中进行的,经济系统应作为更大的、
但有限的而且是非增长的生态环境系统的一部分。增长理论却假定,环境
资源是无穷尽的,环境吸纳废弃物的能力也是无穷尽的,环境系统根据个
人支付意愿原则为经济系统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质与能量。因而,经济不依
赖物质的环境,而仅依赖于不断流动的货币收入,丽货币收入在理论上可
灾害的社会经许根源
以无穷大。经济学家承认普遍稀缺原理,但认为世界相对人类行动的范围
而言足够大,因此,认为在有限环境中的经济增长的后果是不可能发生的。
人类的智慧和技术进步为人类提供了“无限的资源”,这种资源将解决世
界是有限的这个问题。即技术进步的速率将超过资源和环境净化能力衰竭
的速率,世界经济在所能预见的将来,能够持续增长而不会发生任何灾难。
因此,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规模生产函数一般不考虑自然和自然资源。
按照经济学逻辑,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参与生产过程),
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问题”就是生产成本问题。这一逻辑也许是构成
整个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基本原因。把“资源问题”演绎成单纯的“生
产成本问题”几乎是所有经济增长模型的前提。经济学原理把自然资源看
作是从自然环境中提取出的“独立的生产要素”,即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
利用,资源利用的成本增加;对经济发展而言,资源数量的减少,结果只
是成本增加了。随着技术、知识的进步,“成本问题”相对于增长、资本
积累、收益等,不足以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障碍,因为技术进步可
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降低成本。所以,经济增长依然是技术、
资本及制度问题。环境被认为没有价值,是可以免费获得的资源。根据成
本定义,成本不包括任何“免费物资”,也就是说,排除了自然赋予的整
个环境(私人占有的环境部分外)(周海林,2001)。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是不可能回收利用的,最终,所有的能
量都将转化为废热。同样,物质的百分之百回收利用也是不可能的。在每
一次循环中,总有一些物质不可避免的损失掉了。因此,罗根认为,经济
过程仅仅是把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低熵)转化为废弃物(高熵)。从熵的
角度来说,任何生物的或者经济的行为,其成本总是高于产出,即导致“赤
字”。从目前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看,我们留给后代的可能不
只是高成本开采的自然资源,而是整个资源环境系统的破坏乃至坍塌。因
此,资源环境的问题不只是“经济发展的成本”问题。自然资源被开发利
用,数量不断减少,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总体特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
化。进而经济系统所处的自然环境系统发生变化,变得脆弱,从而使得整
个“经济增长、发展”的基础发生动摇。
一47—
曲北土季经许謦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3.2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致灾效应
自然界演变、进化孕育了灾害发生的自然累积过程,而灾害的暴发则
是在资源、环境、人口及其他社会经济条件和背景下发生、发展的。如果
一种自然现象没有对人类社会带来危害,那么它也仅仅是一种自然过程,
并不构成灾害。因而,灾害是相对于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异常现象,它不仅
与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进程相始终,而且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展
而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与强度有
很大差别。早期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近期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
环境所起作用不断加大。生产方式的日益现代化和人类追求发展与享乐的
欲望永无止境,经济的发展与财力的增强使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
提高,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又反过来促使各种灾害不断走向恶化。在当代社
会,尽管各种灾害的发生仍具有客观性,但几乎任何灾害的发生都可以从
中找到人类自身的不良影响与不当行为的影子。
(1)狩猎—采集社会
这一时期,人类使用最原始的工具,主要是以采集自然界现成的植物
果实和猎取野生动物为生,本身不具备生产能力。人类的活动既不足以制
造重大灾变,更缺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一阶段人类在灾害(主要是
自然灾害)面前主要采取逃避的对策,这时的致灾因素主要在自然界。人
类对灾害问题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早期与后期的狩猎者与采集者仍都属
于“自然中的人”,他们通过适应自然来求生存(陈静生等,2001)。
(2)农业经济时代
真正的农业是随着畜力(野生动物驯化)的使用和金属犁等农具的发
明而出现的,并随后导致以农业为基础的城市社会的出现。农业在给人类
带来文明的舒适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众多毁
灭性打击。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有限土地上的劳动密集型耕作不能提
供更多的产出,农产品供应主要取决于耕地面积的扩大。然而在大多数地
区,土地资源相当稀缺,人地矛盾突出,为取得更多的耕地.就不得不采
取伐林毁草开荒、围湖围河遣地等掠夺性的方式,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大量自然植被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物种贫乏的种植业,致使大量物种在
一48—
灾害曲社套经济根源
不知不觉中消亡;过度放牧及不合理灌溉等致使草原及耕地沙化、盐渍化,
水土流失加剧,进而诱发或加剧了严重的干旱、洪涝等灾害。一些地方的
水源、土地、森林、草地和野生生物等重要资源基础的逐渐退化,是历史
上一度辉煌的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农牧业发展意味着人类已从狩猪者与
采集者那种“自然中的人”变成了农民、牧民和城市居民这种“与自然对
抗的人”(陈静生等,2001)。有些学者认为,这正是今天资源与环境灾
害问题的发轫。
(3)工业经济时代
当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由于产业革命的开展,出现了机器
生产,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和工业化,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时代步入工
业时代。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稀缺自然资源的占有、开发、配鼍
和利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世界人口的剧增,稀缺的自然资
源开始严重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迫使人类以盲目扩大外延的方式对
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和滥用,从而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
剧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诱发更为严重的灾害。
纵观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工业技术革命及产业革命在
给人类社会创造无比丰富的财富和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种种负面效应,产生了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酸雨、温室效应、工业锅炉爆炸、核爆炸、毒气泄露、臭氧层被破坏等一
系列严重的工业灾害,并日益严重地威胁着环境资源,阻碍社会经济的持
续稳定发展。
工业化使人类抗争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于是人们自以为征服自然的
能力更加强化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人更是“与自然对抗的人”。随着生态
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资源的渐趋枯竭,环境灾害的不断加剧,工业文明
还能持续多久?
(4)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也不断升级,而人类又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调整这种冲突。工业社会出
西北土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现的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严重威胁,使人们寄希望于科学技
术的更快发展。知识经济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传
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的一种新的未来经济形
态。但是,人类在极度兴奋中迎接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时,各种环
境灾害问题却仍在变得越来越严重,技术并不能完全没有解决灾害问题。
不可否认,知识经济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程度将减小,可更新资源
将得到可持续利用,对灾害的认识将日益深刻,并逐步掌握其发生规律,
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社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也将大为提高,一般或较大
灾害的成灾损失将大为减少,从而实现人地关系新的协调。然而,知识经
济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经济,而高新技术是一种高风险产业,缺乏高可
靠度保障措施(如被人滥用或误用)的高新技术系统往往具有更高的孕灾
潜势和事故风险,一旦技术失控或发生超标准灾害,将有可能对社会经济
产生更为沉重的打击。诸如原子弹、化学武器、细菌武器等科学技术对人
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灾难,已是众所周知的滥用科技的事例。
如果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科学技术进步使人类物质文明提高的同
时,也加快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自然环境的损耗,科学技术在人地关
系中的作用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蔡运龙,1995)。
3.3灾害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1.公共地悲剧和经济的外部性
公共地悲剧这一概念来自哈丁所著的同名论文,它的描述性模型是一
个对所有牧民开放的牧场。在这个草地生态系统中,草场是公有的,畜群
则是私有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每个牧民都力求使个人的眼前利益最大化。
于是便发生了公共地悲剧。
站在个人利益的立场上,人们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每增加
一头牲畜,他另一方面,获得由此带来的全部收入。当草场的畜群承载能
力难以长期维持更多牲畜时,再增加一头牲畜会给草场带来某种损害。但
是,这一损害是全体牧人分担的。于是,作为理性人就会在眼前利益的驱
使下,努力地增加各自的牲畜,最终导致牧场越来越退化,直至毁灭。这
一例子证明了如下的观点: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
一5D灾
害的杜套经许根源
对这种资源的滥用。最终导致公共资源的毁灭并进而回报到曾经受益者的
身上。
经济的外部性被一些学者称之为“公共地悲剧的现代版”。这一概念
是剑桥大学的马歇尔和庇古在本世纪提出的。它是指未被反映在产品价格
上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可分为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外部
不经济最典型的例子是生产过程中在自由排放条件下所造成的污染。假定
某个工厂排放的废气对社会是有害的,同时这种排放是免费的,由于安装
净化设备会增加其产品的成本,因此,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几乎必然选
择免费排放的道路,环境的恶化则难以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此有两种选择,一是听任环境恶化,二是拿出
钱来治理污染。在后一种情况下,很明显是社会替企业承担了减污费用。
在前一种情况下,污染给社会带来损害,事实上是社会以另一种形式替企
业承担了部分成本。所以,这种通过外部性转移的成本又被称之为社会成
本。如果这一成本转移是被禁止的,企业必须治理自己产生的污染,在治
理中产生的成本会在价格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这部分成本在市场体系
“内部”得到了体现。而在免费排污的情况下,这部分成本在产品价格中
消失了,被转移到了市场“外部”,这是外部性最基本的含义。从现代经
济学的观点来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经济和社会行为
过程中,环境的价格作为零来看待。按照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任何一种东
西以价格为零供给的话,它的需求就比有价格的东西需求大,也就是说人
们对环境这一财富的消费是不受经济因素约束的。如图3.1,D表示对自
然资源服务的需求曲线,当对自然环境消费需要支付费用时,价格越高,
需求量就越少。在一定社会经济时期,自然环境的供给一般是一常量,如
图中的供给曲线S是垂直的。如果自然环境存在市场时,当价格为P-时,
消费的环境量为Ql;但在现实中不存在自然环境的市场,也就是价格为
零,消费量为Qo,环境被过度消费。
下面再用供求理论来探讨一下环境污染与社会费用的关系。如图3-2,
SPSP表示企业生产某产品的供给曲线(=私人边际费用曲线),DD表示
该产品需求曲线(;边际收入曲线),纵轴表示生产每单位产品的费用,
横轴表示生产量。如果企业考虑的费用不包括环境污染费用,需求曲线与
一51—
蚤北大学经许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供给曲线的交点EP就是市场均衡点,对应的最大利润的生产规模为QP。
实际上,企业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污染物,如果把治理环境污
染的费用考虑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曲线SPSP就将上升到STST。从社会
效益来看,最佳点是曲线DD和曲线STsT的交点Es,而不是市场均衡点EP。
从社会最佳水准和市场均衡对比中会发现从均衡状态到最佳状态消费者
的收益仅减少了EsQsQPEP部分。另外,在最佳状态生产量也减少了,由
于外部不经济带来的社会费用也减了EsQsQPEI部分。因此,最佳状态与
均衡状态相比增加了收益EsEPEl部分。
P
0
Ql Qo Q
图3-l 不存在市场条件下的自然环境利用
Qs QP Q
囤3·2环境污染与社会费用
人们的消费行为同样会产生外部不经济。一种消费品如果在消费过程
灾害曲牡套经济根源
中对环境产生消极作用,而产品价格只包括了市场体系内的各种成本,无
论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没有为使用过程中的这种副作用付出应有的代价,
从而形成了外部的不经济性。以日用洗涤剂为例,即使生产过程中的外部
性被消除,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也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由于消费者并未为此付出相应的费用,生活污水中洗涤剂对环境的破坏所
造成的损失就这样成为外部的不经济性。消费领域中产生的外部性很广,
如私人小轿车排放的尾气,一次性包装所产生的污染,以及人们不适当的
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如近些年来某些地区滥杀、滥食野生动物破坏生态
环境等等。与生产领域的外部性相比,消费领域的外部性有一明显的特点,
既它的分散性。由于消费活动是分散进行的,每个人或每个家庭引起消费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往往微不足道,甚至难以察觉。但是,千百万人的“微
不足道”的影响聚集起来,就可能形成巨大的环境损害。对于这类现象,
西方环境经济学界称之为“微小行为的暴行”。许多消费活动的外部性都
是以这种方式产生和累积起来的,从而给治理增加了困难。
无疑,外部性的存在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当人们可以通过滥用环
境来逃避生活和生产成本的时候,对最大化目标的追求就会使这种滥用行
为迅速扩散。因此,需要研究如何抑制外部性的产生和扩展。与此相关,
首先需要研究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2.公共物品的特性
公共物品是指社会共同享有的各种服务和设施的总称。公共物品的一
个特性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它是指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其他人对
该物品的消费,在一定范围内向再多一个人供应这种物品的边际社会成本
为零。即公共物品的消费权或享有权并不是由某个人所有,而是为社会共
同占有。大气是典型的环境公共物品,对它的使用是非竞争的。一个人的
呼吸不会影响另一个人的同样消费活动,因此这个人呼吸的边际社会成本
为零。在免费排污的条件下,内在的假设也是同样的。一个企业的排污并
不影响另一个企业以同样的方式排放污水。当然,所谓边际社会成本为零
的真正含义是这种成本没有被认识、测度和实现,而非真正为零。公共物
品的这种性质实际上是“没产权”,这往往使得对它的使用超出了合理的
限度,造成资源的耗竭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一53—
曲北土学经济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大部分外部性具有公共性。可称之为公共负物品。“公地的悲剧”说
明了对公有财产的使用难以达到有效率的状态,或者换句话说,维护公共
产权有效使用的成本太高,超过了有效率对它的要求。这时,确立排他性
的产权或许能够解决公共产权带来的效率问题。如果将草场分成100分,
分别交给100个农户,那么每个农户都将十分关心自己的草地资源的使用
状况,过度放牧的情况就能够有效避免。“公地的悲剧”的排他性产权解
决办法,进一步说明了产权的功能。在界定了排他性产权的边界以后,每
个农户对其经济活动的预期收益才可以进行合理的预期。并且,建立产权
的方法在多数情况下较之99个农户联合行动更节约费用。由此也可以看
出产权界定的作用。
公共物品的另一个特征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通过市场自行实现。从
公共物品的生产过程来看,在这一过程中,需求方式明确的,即某个地区
的全体成员,那么,谁应该是生产者呢?显然,由私人生产公共物品是不
可能的。以空气为例,因为私人生产要求利润,而只有将他的产品销售出
去才能获利。但是,他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不可能做到将好的空气
和坏的空气分开,让那些愿意付钱的消费者呼吸好的空气,而不愿意付钱
的人呼吸被污染的空气。由于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一公共物品获益,不可能
排斥任何人,这就会产生所谓“白搭车”现象。所谓白搭车者,意味着这
样的人会隐瞒自己的偏好,从而享受不用付费的好处。于是白搭车的存在
意味着市场在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方面同样是无能为力的。强调公共
物品特性实践上是强调政府的作用。对于大气质量这样一种非竞争和不可
耗竭的公共物品,需要政府通过加大投入改善环境质量,即政府承担生产
公共物品的责任,当然,所有纳税人得多交税。
例如,我国各大水系上游的森林如果希望得到有效保护,一个重要前
提是必须承认这些森林向全流域甚至全国提供了公共物品。通常在一个流
域中,下游总是较发达的,而上游较为贫困。但如果上游因贫困而使森林
遭受破坏,下游受到的冲击会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和严重的。承认这一点
并在此基础上使保护森林的责任被合理地分割,当地政府和下游各地政府
根据受益程度确定各自投入的比重,才能使上游森林得到有效保护。当然,
后者的投入更有效地行使应该表现为中央政府的投入,即,中央政府向下
一54—
灾害曲杜套经许根源
游各地方政府征收上游森林保护税,然后投入于上游地区。
3.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博弈论”分析
以渔场为例,在一个团体捕较多的鱼意味着其他团体收获量较少的前
提下,所有渔民会有一种动力去增加其捕鱼量。这里,资源的稀缺性价值
被忽视了。其结果是过渔并使资源存量下降到不能自我维持的水平。一个
突出的例子是我国南海恶性扩散的电网捕鱼。电网捕鱼的收获量比一般捕
鱼实践要高得多,能给使用者带来很高的短期利益, 但电网捕鱼会导致
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大幅度下降甚至枯竭,其危害性显而易见。这种有害
的实践在一些地方迅速蔓延,致使当地渔业资源不断萎缩,甚至到了无鱼
可捕的地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原因在于每个渔民都相当于面临
一种囚徒的困境:在总体上有加大捕鱼量的可能(至少加大捕鱼量自己还
能增加收益)时,自己加大捕鱼量而别人不加大则自己得利,自己加大捕
鱼量但其他人也加大捕鱼量则自己不至于吃亏,最终是所有人都加大捕鱼
量直至不能再加大的纳什均衡水平,而这个水平肯定是高于能实现渔业资
源利用最佳总体效率。
表3.1说明在一个开放进入的渔场中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过渔的动力。
假定南海渔场只有渔民甲和乙以捕鱼为生。它们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么进
行合作,制定关于禁止电网捕鱼的协议,要么不合作,各自依然用电网捕
鱼。在合作的条件下,每人每天捕鱼30吨,但如果甲使用电网而乙使用
普通渔网,甲可捕鱼40吨,而乙仅10吨。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双方都
使用电网,就会导致渔业资源的衰退,每人只能获得15吨。显然,社会
的最优资源利用方式是进行合作,因为这定动总的捕鱼量达到60吨,高
于其他所有选择。幅M
表3.1开放进入与囚徒的困境
但从技术上将,对每一方的优势策略都是不合作。一是该优势策略能
一55—
西此土学经费管艰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给参与者较大的回报,而无论其他参与者作何种选择。在我们的例子中,
不合作的回报是40>30(自己不合作,对方采取合作),和15>10(双
方都持不合作态度,这时的收益比自己单方面采取合作高)。二是担心自
己采取合作态度不使用电网,但对方依然使用。于是表中的结果就成了必
然,双方都不合作的结果是渔业资源不断衰退,各自的收获量也不断下降,
最终会下降到是双方都无利可图的水平,即达到纳什均衡水平。
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一个囚徒困境的问题。如果大家都出钱兴办公用事
业,所有人的福利都会增加。问题是,如果我出钱你不出钱,我得不偿失,
而如果你出钱我不出钱,我就可以占你的便宜。所以,在许多需要人类生
产、提供的公共设施的问题上,做搭便车者总是比提供者合算,这种纳什
均衡使得所有人的福利都得不到提高(戴星翼,1998)1’一
公共资源的博弈论分析说明了在公共资源的利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
面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制约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可以说是政府之所以存在
的根本理由之一。
4.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外部性问题
(1)经典理论的反思
在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和抨击中,有许多内容是针
对掠夺式开发和破坏自然行为的。例如,“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
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
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
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
然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和技术的结合,只是由于
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第552、55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恩格斯则从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论述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
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
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
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
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518
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一58—
灾害曲杜套经济椎源
但是,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态学”还只是一个地方的生物群落
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而非来自对未来生态危机的预见。当时的生态学研究
也仅仅是少数植物学家的事情,至于工业污染和因不适当开发引起的生态
退化,当时虽然存在,但没有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条
件和自身的理论任务,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构想中没有完整
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理论,笔者以为,在关于共产主义的构想
中也没有把地球资源在时间和地域上的有限性考虑进去,这不能不说是一
个历史性的缺憾。
在社会主义国家后来的发展历程中,尽管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
人为灾害,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们大都没有认真研究这一问题,而
将生态问题的根源归因于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如我国于1975年出版的《国
外公害概况》(人民出版社),认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之所以严重,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制度是当代严重公害的根源。”
(2)社会主义社会中外部性的存在条件
根据马、恩的设想,在新的社会制度下,“一切生产部门将有整个社
会来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公共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
加下来经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7.218页.人民出
版社1972年版)。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又指出:“生产资料的社
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
的明显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浪费和破坏在目前是不可分离的伴侣,并且在
危机时达到顶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17—518页,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既然生态破坏也是对生产力的破坏,因而是不
应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按照传统理论。社会主义公有制被明确定位
为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样,因为企业是全社会的,生产目的
也是为全社会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企业为获利而向社会转嫁成本的问题。
这个推理使社会主义国家环境治理的一个重大理论障碍。
不仅如此,由于政府直接行使经济职能,导致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象
企业那样,为自己的所辖范围争夺资源和转嫁成本。在这个意义上,传统
体制下的外部不经济性的存在范围更为广泛。而且,管理不善、国有资产
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几乎是国有企业的通病,普遍存在于企业的“跑冒滴
一57—
矗北土学经许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漏”现象又是污染的重要原因。据对我国某化工企业的调查分析表明,因
管理混乱引起的原料流失占其总流失量的60.80%。流失就是污染,而且
是双重污染,因为它还使污染治理的财力流失了。
3.4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1.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发展经济学家吉利斯认为,在一个国家中,正确运行的市场是促进资
源有效利用、减少环境退化和刺激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机制(吉利斯,
1998)。但是市场的正常运行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所有资源的产权一般来
说是清晰的;所有稀缺资源必须进入市场,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信息
完整并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人类行为没有明显的外部性,。公共产品数量不
多:不存在短期行为、不确定性和不可逆决策。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
市场就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或者资源配置达不到社会最佳状态。这种现象
称之为市场失灵。实践证明,大多数环境恶化和资源的低效率使用就是由
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扭曲或根本不存在造成的(张帆,1998)。
外部性问题的存在说明市场不仅不能解决灾害问题,而且因为其追逐利益
的最大化还可能助长灾害。
在环境灾变问题上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环境资源产权不安
全、不存在,很多资源市场还没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这时,市场在
发出这一资源的真实稀缺信号方面是失败的。市场的失灵扭盐了价格信
号,导致了资源过度使用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低效率和强烈的致灾效应,
并由此导致经济福利的损失。例如农村土地、森林的产权不清晰,就可能
引发农民短期行为,滥砍滥伐,掠夺式使用。其次,交易费用过高。交易
费用是交易中取得信息、相互合作、讨价还价和执行合同的费用。当交易
费用超过交易收益或买者和卖者太少时,市场就难以确立。如牧场“公地
悲剧”发生时,将所有牧民集在一起达成协议的成本很高,不可行。同样,
建立和执行产权也有成本。如果这些成本高于产权带来的收益,产权和与
之相联系的市场也不会发生。例如,为了通过建立产权保护渔业资源,一
种方案是把茫茫大海分给渔民,但这样做成本太高,以至于根本无法完成。
再次,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成性。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系统了解较少,各
一58—
灾害的牡会经济根源
种信息(包括环境信息与灾变信息)十分稀缺。而且,由于信息的公共性
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又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市场机制在环境问
题上往往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综上,在市场失
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或政府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灾害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减灾防灾等方面,政府客观上承担着宏观
而又具体的责任。例如,对人口再生产的控制,经济制度的合理化,经济
增长方式的科学化,经济发展速度的可持续化,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合
理兼顾,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统筹兼顾等,均需政府采取有效的行动才
能促进经济发展与减灾之间关系的良性化。
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制定相应政策,用政策规范并引导
有关各方的行为(例如,如果上游乱砍滥伐破坏森林造成下游洪水,政府
就应向上游林业和下游农业征税,来补贴上游森林的再种植);二是确定
合理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方式(如通过明晰产权制度减免公共地悲剧);
三是对经济利益实行宏观调控;四是作为公共地责任人,严格监督市场主
体的行为。
2.政府失灵与决策失误
理论上政府干预的目的在于通过税收、管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制度改
革来纠正市场失灵。然而政府干预往往不能改正市场失灵,有时反而使市
场进一步扭曲。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有:①没有把纠正市场失灵作为主要
目标;@政府干预常有未预料的副作用⑦不同的政府政策干预相互影响;
④与环境无关的政策有时比环境政策对环境的影响更大。例如,对资本投
资的补贴和最低工资刺激了对森林的过度开发。这样,环境恶化和生态灾
害加剧不仅是市场失灵的结果,也是政府政策扭曲的激励机制结果。政府
失灵既包括需要干预时没干预,也包括不需要干预时干预。政府失灵对环
境及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政策失灵。项目政策涉及政府对公共项目和私人项目的审
批和管理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公共项目如公路、铁路、能源、水利等基
础设施项目的规模远比私人项目大得多,对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也比较
大,政府有时为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例如,十几年前泰国北部的低地还
被原始森林覆盖,后来国家修建了一条主要公路。无地农民开始从别处迁
一59—
西北_支学经许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入把林地变为耕地,使森林惨遭破坏,导致严重水土流失,使林业和农业
都不能持续发展。同样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反复发生过。研究表明,人
口密度、贫穷和基础设旅的建设对森林和环境的破坏都起着重要作用。
(2)部门政策失灵或冲突。如土地政策,由于不安全的土地产权(如
承包期短、产权不明确等),就可能引起农民的短期行为,过度使用资源,
导致水土资源的恶化。为了避免农民的短期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政府几次宣布延长土地承包使用期。再如产业政策方面,对工业的补
贴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对土地投入的
减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林业和采矿挖掘业转移,增加了破坏森林和矿产
资源的可能性。
. (3)宏观政策失灵或决策失误。人口、财政等宏观政策对资源配置
和环境管理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建国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失误是我国生态
恶化的重要原因。首先是鼓励生育的政策,致使人口剧增,大大超过自然
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其次是20世纪50年代末开展的“大跃进”运动,
由于盲目追求高速度,乱建、乱砍、滥捕、滥牧,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大规
模的冲击和破坏;三是改革开放后,财政体制发生了变化,中央和地方政
府实行“分灶吃饭”。西部因贫穷而无力应付财政开支,中央也缺乏足够
的转移支付,使得西部地区为了经济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采,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总之,环境破坏和灾害加剧往往是由人们的行为造成的。在市场可以
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在市场不能正常工
作的情况下,出现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一个原因,政府干预
在减灾防灾中的巨大作用不可否认,但有时政府干预并不一定比市场失灵
更好,盲目的干预和错误的决策都会对环境产生致灾效应。市场失灵和政
府失灵是环境恶化的两大原因。
一80一
”炙害风隆最小化”皓经济蓝蔗理论谣型
“从热力学角度看,物质一能量以低熵的状态进入经济过程,以高熵
状态出来。”所以,“人类经济奋斗的中心是环境的低熵;⋯从不同意义
上讲,环境中的低熵比李嘉图的土地更稀缺。”
——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
4.1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
4.1.1经济增长方式的局限性
根据现实经济生活中使用生产要事的密集程度即其中内涵技术参数
的多寡,我们可以将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粗略分为两种类型: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近期一些学者又提出“环保型经济增长模
式”,笔者将分别进行评析。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一般而言,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来维持的经济增长可视为粗
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通常被采用于一国经济发展
的初期。因为此时该国经济基础较薄弱,科技水平也较低,工业门类尚不
齐全,但相对而言可供开采利用的自然资源较多,劳动力数量丰富且成本
低廉。这样,较多的廉价劳动力加上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赶超发达国家的
现实背景条件的刺激下,必然走上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粗放型经济增长
方式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经济建设规模
不断扩大,不顾现实经济承受能力,盲目上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
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看数量增加了多少,而不注重增长的质量;第三,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很慢,拉动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技
一B1一
硷展最理妒粑4一粼
番北大学经湃蕾理学托博士学隹静文
术进步或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率是微不足道的,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
的贡献率非常低;第四,在与环境的关系上,表现为对资源的严重依赖,
是资源依赖型的增长方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
状态,但这种高速度基本上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模式之上的。例
如,我国能源利用率仅32%,比发达国家低18个百分点:我国每亿美元
GNP能耗为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的7.7倍,意大利的9.7倍,
印度的2.9倍。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发展,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
大浪费,而且环境污染严重,一些地区正在遭受着自然灾害加剧和环境灾
害日益严重的报复。
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实现的经济增长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近
乎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获得的。同时,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未
经大量返回环境,因此,粗放型经济增长在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
都给环境以很大压力。采取这种增长方式的必然后果是资源消耗量大,综
合利用率低,生产废弃物多,环境污染严重,人类居住环境受到很大影响,
难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和人类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因而.它带有阶段
性和过渡性。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是单纯依靠资本与劳动的数量扩张来拉动经济
增长,而是在生产要素数量投入提高的基础上注重技术进步的作用,提高
要素的技术含量,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这种
经济增长方式称之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
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通常采用这种增长方式。经过初期的
增长,该国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和科技水平会有所提高,同时能源、原材料
同经济增长的矛盾开始变得突出起来,资源获取的成本上升,在这种背景
条件下,单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与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变得困难重重,
日益严重的污染也影响到人类的居住环境。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以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以及产品科技含量的增加来实现增长,它更注重增长的质量,而不仅仅是
夕}延上量的扩大;第二,它依靠科技进步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对资源进行
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生产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较高,对资源破坏和环境污
“灾害风险罩小化。的经济式展理论挂型
染却较小。因此,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同环
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关系较为和谐;第三,衡量经济增长成果的指标系统集
中于经济目标领域。
由于集约型经济增长仍只是从经济目标来衡量经济活动的成果,因此
这种增长方式自身并不能解决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不能自觉地保
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这样就势必阻碍了实现经
济发展水平和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无法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及人类
与自然的充分和谐。
3.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
针对上述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一些学者提出了环保型经济增长
方式(焦必方,2001)。所谓环保型经济增长,就是一方面通过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和新科技与新管理的应用,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减少经
济发展对环境的依赖,从而解决从资源获取方面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另一
方面,在经济活动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减少伴生物及废弃物的产生,同
时通过环保设备的使用,对生产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以废弃物的零排
放为目标,努力实现生产废物的达标排放:再一方面,从生态角度解决产
品自身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提高产品的可分
解性及零部件的循环利用率,形成环保型工业和农业。环保型经济增长能
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它把环境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环境作为
一个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进行组合,最终要参与利润的分配,因此,环境
就有了更新自身的经济基础,得以维持物质与能量的循环。环保型经济增
长方式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同时又
考虑了环境因素,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起到保护人
类生存环境的目的。
但是,环保型经济增长仅仅考虑了经济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等引起的环境灾害风险,未考虑发展中的自然灾害风险和人为灾害风险问
题,因此这种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值得怀疑的。实际上,经济增长并
非只是环境保护问题,在一个地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同时考虑到
本地区的资源特性、生态环境特点以及各种灾害(包括自然与人为灾害)
风险,尽可能避开潜在灾害。由于缺乏灾害风险意识,我国仍有许多工业
一63—
西北土学经许蕾诬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设施和建筑群建在诸如已有材料证明是地面下沉的危险区,或可能被海水
淹没地区,还有些新型的城镇建在滑坡体的危险区等等。例如,建国以来,
在长江沿岸的滩涂上围垦形成的“民垸”大量发展,多数民垸已是人口众
多、村镇密集,工农业生产具有较高的水平。民垸不仅阻挡了洪水通道,
加剧了灾情,而且在大灾面前,民垸往往又首当其冲。在较为紧急的时刻,
民垸还会被用作分洪区。1998年长江洪水,绝大多数灾民都是“垸民”,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许几年乃至十几年辛苦劳作积累的财富被一场
大水付诸东流。又如,在地震带上进行开发建设如果不充分考虑该地区的
地震烈度及防震标准,若干年的经济建设成果就可能会毁于一旦。上述例
子说明:单纯环境保护,并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步发展,在经济发
展中必须充分考虑灾害风险,走“灾害风硷最小化”的经济发展道路。综
上所述,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种“浅绿色”发展模式,“灾害风险
最小化”的经济发展则属于“深绿色”的发展模式。
4.1.2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弊端
过去,我国对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基本是建立在自然环境资源
无限的理念上,所有对环境利用的成本都不进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也
不进入国民经济的统计体系。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利用水资源总量的减少、水处理成本上升,这些成本在现有的核算体系中
得不到反映。其他如大气质量、土地、植被和矿产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上的
变化也同样如此。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些变动应以现实成本或自然资
本折旧的方式表现。由于现有国民账户不反映这些变动,导致资源定价过
低,资源被滥用。二犁自然资源的环境质量的退化应被视为环境债务的增
加上堡鲨耋堡垒塑望垫垄国民篷鎏缠让盐歪史厘映不出来。由于这一缺陷,
无论决策者还是公众,在连续的环境恶化和环境债务累积的现实中依然难
以对环境形势作出清醒的判断,当然更难以采取正确的对策。三是在GDP
计算方式中,耀茧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需要环境治理,型是,珏境
损参来丛最终避趣堕±塑隧z但淦理费吊却列夫子骶蚊厶。不适当的砍
一64—
“灾害风隆素小化。的经济宜展理论挂型
伐导致森林资源的损失,这一损失未作扣除,而砍下的木材却列为收入。
这样的统计显然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违背,也不能真实反映社会福利状
况。总的来讲,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问题是将环境与经济发展在观念
和指标体系上分离开来,使人们难以整体把握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戴
星翼,1998)。
由此给人们造成的印象是:经济产出仅仅是经济投入的结果,不包括
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利用。没有资源环境的投入,自然资源的存量与环境
质量的动态变化只是纯粹的自然过程,与当期经济过程没有关系。这样,
自然资源与环境就成为了游离于经济过程之外的存在,经济系统与自然生
态系统仿佛是完全分离的。另一方面,只核算经济过程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成本,却不计其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这显然低估了经济过程的投入价值,
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过程的新创造价值;而高估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净值又
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当善霉收入的高估,其次高估的收入又会进
一步转化为高估的投资和消费。实际上这些高估的产值、收入、投资和消
费都来源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转移,是一种自然资产价值转化成物质
资产价值。所以,现行的经济核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决策者通过对自
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过度“外部不经济”来实现所谓的经济高速
增长。其结果是人们在得到高估的产值或收入的同时,却暂时或永久地失
去了所拥有的财富。
4.1.3“外部治理模式”的局限性
所谓“外部治理模式”是指将工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或外
部成本,利用工业的剩余在工业化生产系统的外部建立战略系统,以加大
外部成本来消除外部不经济的做法。由于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对环境的污染
或生态的破坏没有纳入经济核算,因而,环境的灾变就不可避免。当经济
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其造成的灾害开始危害人类的生活时,或者过度
的污染使良好的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的东西时,为环境定价并进行成本核
算就成为必要。经过核算,人们发现经济活动造成的外部成本越来越大于
经济活动本身创造的净收益,这就是庇古所讲的在市场失灵下出现的外部
不经济问题。事实上这不仅是个市场失灵问题,而是一个传统的工业经济
模式运行失灵的问题。
一65—
由此_大学位许管理学院博士謦隹论文
对于现行的工业经济活动造成的外部效应,主要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来
解决:一是征收“庇古税”,即对造成损害(如污染)一方征税,解决私
人收益和社会收益发生的偏离,重新恢复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边际条件。二
是通过环保法规强制性要求企业改变生产程序,安装降低污染的设备,来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由于与这些方法都是在不触动原工业生产体系的基础
上专门针对工业经济活动造成的外部效应采取的,所以它们都属于外部性
治理。
在原经济系统之外建立的治理结构,虽然缓解了原经济模式的不可持
续性和面临的困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工业经济面临的困境。这
种外部治理模式只能是一种过渡模式。不论是征收“庇古税”,还是法律
强制,其结果都表现为一种对经济增长剩余的扣除,而且这种扣除随着经
济的增长而增长。在经济系统之外新增加的治理系统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
而存在,这不仅加大了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而且外部治理的过程又形成
了资源的再次消耗。
采取外部治理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
这种改善是在资源消耗没有减少的前提下,通过工业化剩余实现的,仍是
一种缺乏可持续性的环境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对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中
国而言局限性更大。
在人口数量作用下,决定了中国未来的经济规模将是一个超大型的经
济规模。按照世行划定的标准,如果未来中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3000
美元(世行划定的标准中高收入是3125美元~9656美元),即使按现在
的人口计算,中国的经济总规模将是现在的4倍。巨大的经济规模会形成
对巨额资源的需求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根据有关预测表明,在采用世
界现有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和加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假定条件下,到
2010~2020年我国国内一次能源的供应缺口为8%~lO%,2050年的缺口
为24%左右。对石油来说,供求缺口将会更大,2020年将达45%。我国
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居世界第2位。随
着能源消费的增长,至202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翻一番达到
世界第一位。
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是他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之后遇
一66—
“灾害风险幸d·化“的经济式展理论棋型
到的,由此为西方对环境实行外部治理创造了两大条件,一是可以利用优
势将污染工业转移到不发达国家;二是利用工业化增长的剩余进行环境治
理。这两个条件对于当代中国而言都不存在。由于中国不仅是后期开始工
业化的国家,而且也是在工业化的初期就遇到环境约束的国家,由此决定
了中国既不可能通过污染转移来改善环境,也不可能像西方那样能咀巨额
工业经济增长剩余来治理环境。继续沿用外部治理模式,会使中国在工业
化初期就背上沉重的环境治理成本,这对于工业化的进程显然是巨大障
碍。
4.2“灾害风险最小化”经济发展理论模型的构建
4.2.1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想。
在人类经济演化史上,从~种经济模式向另一种经济模式的演化总是
沿着最经济的路径进行。尽管在某些时期和地区往往存在着对不经济路径
的依赖,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时,不断从不经济的发展模式向经济的模式
演化是人类经济演化的主要方向。现代工业化经济模式的演进之所以遇到
了困境,就是因为工业经济出现了外部不经济,从表面上看,只要对外部
不经济进行治理之后,整个经济就会变得经济起来。事实上并非如此,现
代工业化经济出现外部不经济,在本质上是工业经济本身运行不经济的表
现。由于流行于全球的工业化经济的形成的初期,并没有遇到严重的人为
灾害如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所以在整个工业经济系统中,不论是
技术和资本的投入,还是在工艺流程的设计上都没有考虑灾害风险问题。
在这样一种将生产系统之上形成的城市化居住系统和生活方式,也同样具
有传统生产系统的特征,也同样是一种建立在高消耗基础上的不经济的居
住系统和生活方式。所以传统工业化模式的不经济是包括生产、居住和生
活三大系统在内的整个工业文明的不经济。
所谓“灾害风险最小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将灾害风险纳入整个
经济系统要素前提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制衡统一
生态观的指导下,以技术和知识创新为动力,制度创新为核心,产业结构、
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形态重建为内容,在新的生产运行系统、居住
系统和生活方式中充分考虑灾害风险因素,把减灾防灾纳入经济活动全过
一67—
西北土学经湃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程,使生产力在一个更加经济的模式中持续性的发展。
与灾害的概念相对应,这里所述的灾害风险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
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台风等:二是经济活动导致环境生态破坏的环境
灾害风险,如环境污染、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三是由技术事故等引起的
人为灾害风险.如核泄漏、战争等。根据“灾害风险最小化”的经济发展
模式的内在要求,建构“灾害风险最小化”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构
思如下:
1.观念转变,理论创新是建构“灾害风险最小化”发展模式的先导
建立“灾害风险最小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
系统工程中,观念转变,理论创新是建构“灾害风险最小化”发展模式的
先导。。在理论支撑下建立总体发展战略是构建“灾害风险最小化?。发展模
式的前提。从战略的角度,适应模式转换面临着两大转变:一是由单纯追
求生产力的发展向在模式建构中发展生产力的转变;二是由单纯的“外部
治理”转变到以模式建构为主的发展战略上来。
2.科技创新体系是构建“灾害风险最小化”发展模式的首要条件
传统的工业经济虽然也伴随着技术创新,但这是在“外部治理模式”
中的创新。围绕“灾害风险最小化”发展模式建立的新技术创新体系与传
统的技术创新体系相比,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由对非再生能源的开发
为主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二是由对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的治理,转向
对生产原材料的洁净化;三是由线性的“生产——排放”的生产流程设计
和控制转向非线性循环再生利用的生态化生产流程开发:四是由传统的非
再生能源与化学、物理相结合的科技开发模式向可再生能源与生命科学、
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开发模式转变。总之,新的技术创新就是将原
先重在治理的技术转向新能源、新工艺、新流程的技术创新上来。
3.建立低能耗、多元化、健康型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和居住方式是模
式重构的主要内容之一
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是刺激生产、交换、分配
与消费的动力基础,但享乐型生活方式也是促使人类过度掠夺自然资源、
恶化生态环境的经济根源。因为奢华型消费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必定会
产生更多垃圾或废物,也必然会对现有的环境产生更严重的危害。中国是
一68—
。炙害风隆重小化”的经许式展理论攫型
一个人口大国,在未来将经济规模控制在资源与环境支撑的程度内,避免
陷入规模不经济的陷阱,是21世纪中国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一
切享乐型产品的问世及其普及化,都标志着我们朝着灾害性的后果又走近
了一步,尽管灾难性后果只是部分地报复在当代人身上,但会加倍地报复
在下一代甚至下几代人身上。因而,应当节制人的享乐欲望,并改变不合
适的生活方式,建立低能耗、多元化、健康型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将人们
的消费欲望从畸形、无穷的超过生理需求的物质消费欲望,转向多元化的
文化、艺术、知识等精神追求上来。在物质、精神、文化多元消费中实现
质量更高的新生活。
4.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灾害风险最小化”的新经济体系
,在限制或适度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将经济增长的空间转向开拓新产
业上,未来的新型产业主要有三大产业:一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二是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产业;三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电子信息产
业。这三大产业的发展又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为
基础,这也正是支撑未来知识经济的三大产业。这三大产业的发展不仅使
传统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会为未来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5.制度创新是发展模式重建的核心
目前我国存在的制度体系是一种有利于传统经济、传统技术和消费方
式发展的制度。所谓制度创新就是适应模式重构的需要,为激励新技术、
新经济、新产业、新生活成长制定新的游戏规则、组织和法律保证体系。
新发展模式提出的技术、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创新内容和目标,只有成为
一种稳定的制度体系时,这种模式重构的创新才能从理论走向社会。
6.构建综合减灾体系,是实现“灾害风险最小化”的根本保证
构建综合减灾体系,积极开展灾害监测、风险评估与预测,防灾、抗
灾、救灾以及保险与援助、宣传与立法等项工作,通过采取多种途径、多
种措施,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统筹安排,形成结构完整、有序运作的减
灾系统工程;同时,将减灾与经济建设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考虑,制
定社会经济与减灾同步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城市减灾、企业减灾、农业
减灾以及科学减灾法规。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风险,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
供根本保证。
一69—
哥北土学任许管理謦院博士学位论文
4.2.2理论模型
1.“浅绿色”的发展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衡量经济发展尺度是产量尺度,即用产品和服
务的数量来衡量经济发展。常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
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不是对福利本身的衡量,GNP的各组成部
分对福利的影响是不同的。GNP减去折旧等于国民净产值(NNP)。国民
净产值只减去了人造资本的折旧,但是没有考虑可再生的自然资本(森林、
渔业)折旧和非再生自然资源的(石油、天然气)存量的减少。人造资本
在使用中磨损,磨损部分被计为折旧,从国民净产值中扣除,但是自然资
源的损耗或折旧并没有从国民净产值中扣除。可见,单纯GNP的增长并不
能反映国民福利的改善或恶化。
针对现行经济增长模式的缺陷,一些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相继提出了
考虑环境保护的“绿色的发展”。即把由于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对环境资源
的消耗和破坏所造成的的影响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环境状况的损害考虑
在内。由世界银行在80年代初提出的“绿色核算”以及随后提出的“绿
色GNP/可持续收入”概念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其基本思路是尽可能保留
现有统计体系的概念和原则,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用环境资源价值的增加或减少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
民生产净值,使有关统计指标和宏观评价体系准确反映经济活动所造成的
资源和环境变化。其理论模型可表示如下:
浅绿色GNP=GNP—D.一D。一D。(4—1)
其中D.表示人造资本折旧,按照绿色GNP的定义,还应再减去环境资
源的折旧D。。另外,由于在GNP的计算中包含了对环境损失计量的一些扭
曲,因此,为了矫正这种扭曲,还应在GNP中减去由在经济增长总过程中
环境资源过分开采所引起的包括所有环保活动的成本以及环境损坏治理
的开支D。。
2.考虑“灾害风险”的“深绿色”模型
绿色GNP是依据环境经济学方法进行评价的。它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
损耗和环境损失,从而和原有指标相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国民的福利状况。
一70—
”灾害风隆t小化”的经沸宣展理论挂型
但是,由于全球范围的各种灾害不断加剧,人类每年创造的财富当中有很
大部分被灾害所吞噬(从本文第5,6章的实证分析中可进一步得到证实)。
不考虑发展中带来的灾害风险,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仍值得怀疑。因此,在
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减灾问题,把减灾纳入政府的发展指标中,把
环境、灾害等不利因素扣除之后的GNP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指标。所以,
笔者将综合考虑各种灾害风险的发展称为“深绿色”发展。
深绿色GNP=GNP—D。一D:一D。一D。(4—2)
D4是指各种自然灾害损失以及人为灾害损失。
总之,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经济增长给人
类带来的并不全是福音。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不考虑自
身行为的致灾效应,则不仅会破坏生产力的源泉导致人民总体福利水平下
降,而且最终可能会使增长产生的负效应超过增长带来的好处,这时的增
长也将难以为继。
3.对1998年我国GNP增长率的重新核算
根据本文第5章的实证分析,我们对中国各种灾害初步估算的结果显
示:20世纪90年代我国环境灾害的损失大致占GNP的lO%,各种人为事
故损失一般为GNP的4.5%。因为1998年是我国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年,
我们选取1998年作为典型年份进行核算。1998年的GNP为76967.2亿元,
自然灾害损失为3007亿元。重新核算的GNP为:
76967.2—3007—76967.2 x(10%+4.5%)=62799.96(亿元)
将这一调整的数据与上一年的GNP(未调整的)按可比价计算,该年
经济增长率为一1.2%。这一结果说明:其一,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实际上
仍是建立在“资本高投入、资源高消耗”基础上的“生态赤字经济”,经
济的发展是以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其二,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各种灾
害所吞噬。尽管自然灾害的发生存在着各种人类无法预料的自然因素,但
经济系统承灾力弱,易损性强是灾害损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忽
视人为事故风险的防范使得人为灾害损失逐年增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
重视。
一7卜
西北土学经许蕾理学院博士季隹论文
4.3灾害风险最小化的合理途径
4.3.1减灾行为的总体评价
我国作为一个多灾的国家,政府历来重视减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符
合中国国情的减灾方针、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兴建了
大批减灾工程项目,使减灾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
效。但也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1.社会综合减灾能力比较低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近20年来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持续增长,但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还十分有限,特别是人均水平不但远远
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基于上述情况,我国的减灾工
作从总体上看仍处予较低水平,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远不能适应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防洪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本土河流的年径流
量约1.7万亿立方米,已建水库总库容达1万亿立方米,可控制河流的年径
流量的60%;中国河流年年径流量约2.7亿立方米,己建水库总库容达
457l亿立方米,仅占河流年径流量的17%。密西西比河的防洪标准达到
150~500年一遇,超过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大洪水水平;在其它河流的城
市和重要经济区达到100一遇标准;一般农田保护区采用50年一遇标准。
其它多数发达国家多采用历史上最大洪水或100年一遇防洪标准。我国目
前大江大河的防洪能力一般只能防御10~20年一遇的洪水,高者也仅能
抗御50~60年一遇的洪水。一般中小河流的防灾标准更低。我国现有的
生产和生活工程的抗灾能力普遍较弱,许多位于严重灾泛区的人工生态系
统在设计建造中根本就没有考虑防灾要求。现有防灾兴利工程标准较低、
病险较多。此外,中国减灾科技能力、管理水平以及民众的减灾意识与知
识水平比较低,加上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生产总值、人均产值、政府财政
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比较低,农民人口和农业产值比较大,救灾能力比
较差,所以综合救灾能力比较低。
我国现有减灾能力不但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很不适应社会经济
发展需要。由于减灾投入不足,减灾能力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近
一72—
“灾害风隆摹小化”的轾许式展理论模型
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在这一进程中,减灾投入却增
加缓慢,与中国严重的自然灾害灾情以及不断发展的减灾需求相比,既有
的减灾投入明显不足。广泛而又频繁的自然灾害不仅每年都要造成巨大的
经济损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直接危害,而且加剧了资源破坏和
环境恶化,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深远影响。
2.单纯从灾害发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灾害问题与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来减灾
这是减灾活动的重大缺陷,阻碍了减灾事业的发展。几十年来,中国
~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与防灾抗灾,另一方面由于对导致灾
害问题严重化的经济原因的忽略,伴随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在许多
地区过度开发或掠夺式开发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
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因此不但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
及泥石流、大风、沙尘暴等环境灾害,而且引发了日益严重的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等灾害。
据有关研究成果,中国水土流失历史悠久,在其发展历程中,有几个
急剧发展时期,其中近几十年是发展最快的时期。统计资料表明,1985
年全国发生水土流失地耕地面积12920万公顷,至今lO余年时间,虽然
治理了6932万公顷,但水土流失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18266
万公顷。中国沙漠化的发展与之相类似:平均每年扩展的速度超过了10
万公顷。
由于长期超强度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日益严重的污染,使江河湖泊等
地表水不断萎缩,许多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例如,号称
“千湖之省”的湖北,1949年时有大小湖泊1066个,几十年来不断萎缩
干涸,所余不足300个,而且水域面积和水深也在不断减小,继续向消亡
趋势发展。超强度开采地下水,使全国60多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在辽
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区的29个县市,因地地下水位下降,发生海水入
侵,累计面积达1400多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环境灾害.虽然不
像地震、洪水那样猛烈,~般不会造成人员死伤,但它们具有顽固的持久
效应,并对其它突发性灾害具有强烈的诱发推动作用。如水土流失除直接
一73—
函北土学经婿管理学院博士季位论文
破坏土地资源外,还大大加剧了洪水灾害和泥石流灾害;土地沙漠化除直
接破坏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外,还加剧了风灾、沙尘暴灾害;地面沉降除
直接破坏工程设施外,还加剧了洪涝和风暴潮灾害;海水入侵破坏淡水资
源,进一步导致生物资源的破坏。
在自然状态下,资源的再生过程和环境的良化过程非常缓慢,所以各
种环境灾害的危害程度和治理难度往往超过多数突发性灾害。过度的资源
开发和其它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增加了减灾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减
灾效果,使减灾措施常常事倍功半,甚至停滞不前。
3.减灾管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减灾实践的需要
第一,减灾系统不完善,综合减灾薄弱。单纯从自然灾害出发而未将
人为事故纳入其中,对环境灾害问题关注的力度明显不够。这有多方面的
原因,一是自然灾害较人为灾害更易直接引起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大,从
而更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和政府的重视。二是自然灾害多是爆发式的,迅速
发生,迅猛产生后果,具有爆发性“震动效应”,而人为灾害的影响往往
是隐蔽性的,长期性的,一时一地很难看出来;三是自然灾害在我国自古
就有,历史上形成了较丰富的防灾抗灾经验,而人为灾害的“历史”较短,
在工农业生产不够发达的地区也不很突出。但是,事实上,由于人为灾害
的后果具有较强的累积性,因此对它的轻视必然会造成重大灾难的发生。
因此,过去以救灾和工程预防为主题的传统减灾模式远不能适应现代减灾
的需要。
第二,缺乏减灾的整体观念,重“救”轻“防”。虽然面对灾害的威
胁,我国制定有“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总方针,但这一方针没有一定
的组织和措施作保证,不能落到实处。在组织上,对于所有的灾害都缺少
一个统管的部门,比如说旱灾抗旱是由水利部管,但发生蝗灾了就要到农
业部;水灾也是一样,防汛是水利部,但洪涝引发了泥石流就是国土资源
部的事情了。而这些分散的各部门的减灾工作落实到下面又是集中的——
都是由地、县政府承担,所以当来自各方面的政令有些不一致的时候,基
层政府往往无所适从。灾害发生前,很少有哪个部门真正关心灾害的防治,
灾害发生后,多家机构出面,进行的工作停留在救人、抗荒的水平上,手
段则是我国历代相传的粮食救济、补助、贷款等。等到灾害事件的影响特
一74—
。灾害风隆重小化。的经许袁展理论挂型
别是政治和社会影响大体消除,灾害防治工作也告完成。这样,治标不治
本,灾害不断发生,不断增多、增强。
第三,传统救灾管理还有一个弊病是单纯强调减灾的政府行为,忽视
减灾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特点。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一项纯粹的公
益性事业,由政府包揽防灾、救灾、重建等一切工作。这种体制虽然高度
体现政府对人民的充分关心和负责精神,并且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实施减灾工程,但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弊病。最突出的是造就了地方、企业
和民众的依赖思想.难以发挥各方面的减灾积极性,难以形成广泛的社会
化行动。这种机制除了导致社会减灾意识薄弱外,还造成减灾能力严重不
足。中国地域辽阔,灾害频发,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使日益沉重的减灾工
作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和力不从心。此外,单纯的政府行为往往忽视了减
灾的经济效益和产业性质,。抑制了中国减灾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4.3.2减灾防灾的对策与措施
1.更新观念,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灾害问题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对待自然界
的传统态度,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长期以来,在人们所习
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最典型的是所谓“人定
胜天”。如果我们还仍以对立的关系处理人和自然,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
的协调关系。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同自身的关系。人类以
来自然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代表着人类的根本利益。破坏自然生态就意
味着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必须从自身与自然生态统一
的“天人合一”的立场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确立人与自然协调的伦理
尺度,即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承
载能力范围内,既要满足人类需要,又要保护生物圈,自觉调解人与自然
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
面,我们必须摒弃过激化的“人定胜天”观念,改变对自然的掠夺,代之
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发展实践,在发展中珍惜
一切自然资源,与自然界各种动、植物资源等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生
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人们应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使物
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消费特征与生活习惯等不断理智化、科学化,将人类
一75—
西北土学经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生活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减轻到最低限度,将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都纳入到
生态环境系统中重新加以审视与调整。树立消费新观念,指导人们适度消
费、无废或少废生活:动员社会力量消除与环境保护明显相违背的生活方
式与彳亍为习惯,大力提倡“清洁生活”。
2.谋求经济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高投入、环境大破坏、灾害事故频生为代
价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不可取的。据联合国人
道主义事务部的统计:60年代以来,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
失翻了四番。如此快速的增长,决不仅仅是自然的力量,非可持续发展的
做法是自然灾害增加的主要因素。因而,我们必须转交经济发展模式,尽
可能降低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负面效应。1997年国际减灾活动主题
的说明中也指出,降低灾害易损失性的关键是把自然灾害的问题同可持续
性发展联系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首先,加强我国产权制度,尤其是主要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建设,通
过明晰产权关系,实现资源,尤其是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再次,调整
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市场
潜力而又能节约资源与能源、可减少废弃物排放的产业领域,如农业中的
节水农业、资源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农业等;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限
制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的产业发展。
3.成立减灾综合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的减灾工作缺乏统一领导,例如,旱灾归水利部管,蝗灾
的防范归农业部;水利部负责防汛工作,但洪涝引发的泥石流就由国土资
源部管理。当多种灾害同时发生时,多头领导就会导致下级基层部门无所
适从。所以,应建立一个有效的、综合的减灾管理机构,由一位国务院副
总理负责,统一协调各部门的抗灾救灾工作,气象、水利、农业、国土资
源部等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促进减灾工作有效开展。
4.经济发展中必须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和减轻灾害问题,努力提高社
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
灾害只有在致灾力源的作用超过作为承灾体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抗御
能力时,才会发生。减灾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弱灾害源,保护易损性的承灾
一76—
”灾害风隆幸小化。的经许宜展理论挂型
体和提高其承载能力的过程。由于灾害的频繁和巨大的破坏力,目前及未
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人类的应付和驾驭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灾害源及其致
灾介质,而通过对承灾体的保护,减少社会经济系统的易损性,是减轻灾
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因而,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将减灾
纳入到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减轻灾害问题做更多的工作,即在
经济发展的投入当中应当计入用于减灾的支出,从而使减轻灾害与经济发
展相结合。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系统承灾能力的主要措施有:
首先,增加防灾投入,提高有形抗灾能力。要保护和修缮现有防灾
工程,尽量做到工程配套,充分发挥各种防灾兴利工程的防灾效益;据国
家的需要与可能,有计划地兴建一批必要的骨干防灾工程,增加有形抗灾
能力;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对严重灾泛区,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生
活生产工程实施加固,凡新建工程都要按防灾的要求修建。
其次,提高对重大灾害的测报能力。逐步建立完整的灾害测报体系
和灾害情报信息中心;探索重大环境灾害预测预报的理论与方法,从总体
上提高我国对重大灾异测报的科技水平和综合防御能力以及对灾害快速
应急响应和抗灾能力。既要研制应用新一代的灾害监测技术设备,又要注
意群众的经验,提倡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防灾治理体系,群测群防。
4.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产业化
将减灾工作渗透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均应将
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灾系统计划,并纳入社会发
展与经济建设总体计划,大力推行与完善减灾系统工程,发展减灾产业,
使各个环节逐步走向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公众的防灾教育,
使减灾成为一项社会公众事业,使公众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减灾
的意识和责任,树立“减灾就是效益,减灾就是保护经济发展”的思想;
提高全社会合理利用资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防灾抗灾的技术水
平,懂得在危急时刻采取相应的自救行动抗御灾害;提高全民对灾害的心
理承受能力,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5.建立以灾害保险为主体的综合救灾保障体系
灾害是一种自然变异过程,目前我们尚无法控制其发生。及时有效
的救灾能迅速切断或控制灾害链的扩展,帮助灾区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一77—
南北土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从而将灾害损失降到较低限度。所以,救灾既是减灾的有效手段,也是发
展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救灾是一种经济活动,在经济社会里就必然
受经济规律的制约。传统的救灾方式以人道主义援助和政府无偿救助为
主,这不仅使一些政府部门和非受灾地区把救灾看成是一个影响经济发展
的负担,从而影响救助者的积极性:而且也在客观上助长了一些灾民和基
层组织中存在的对待灾害的消极行为。大力开展有偿救灾,建立以灾害保
险为主,国家财政后备为辅,自保自救及社会捐赠等其它多种形式为补充
的综合救灾保障体系,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1)逐步完善灾害保险制度。灾害保险是通过收取一定的保险费
建立起来的一种有偿救灾手段。它主要通过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资金,化
分散为集中,建立雄厚的资金后备,保障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维持正常生
活秩序,~提高社会的抗灾能力。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i‘目前灾害保险范围
还极为有限,巨灾准备金也不足,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减灾防灾的需要,急
待大力发展和完善。
(2)建立专项救灾基金,有偿使用国家财政后备。将每年用于救灾
的财政后备的一部分转化为基金形式,在灾害发生后以投资的形式支持灾
区企业,帮助灾区摆脱困境,发展经济,投资盈利用于进一步充实基金,
逐年累积,滚动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克服灾区的依赖心理,提高减灾的主
动性,而且随着基金的增值,灾泛区的抗灾能力也随之提高,反过来促进
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6.大力开展灾害经济区划工作
灾害与环境恶变的发生和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规律,因此灾害不仅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影响地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而生产布局
一旦形成,一般难以易地搬迁。为了避免因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尽快
进行灾害普查,分析区域灾种、差异对工农业生产布置及各生产部门的区
域合理配套的影响,划分我国各类灾害不同等级的灾害经济区,据此制定
各级防灾规划;新建重点工程要远离严重灾泛区;对严重灾害威胁地段的
居民及其贵重财物应有计划地组织搬迁或临灾前的安全撤离。要协调各方
面的力量,在研究灾害系统发展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充分考虑生
态环境变异因子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一78—
中国灾害经许的基本特征和实证分嘶
中国灾害经济的基
本特征和实证分析
。人类将会杀死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她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
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贪婪,人类
则能使她重返青春.人类的贪婪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一一包括人类在内的
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司之谜.”
_历史学泰斗阿诺德·汤因比
5.1中国灾害的基本特征
1.中国自古多灾难
中国在其五千多年的生存与发展历史中,曾遭受了各种各样自然灾害
的侵袭,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且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
强度居世界首位。中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荒”之说。据历史资料,
自公元前206年起至1949年的2155年中,中国共发生水灾1029次,较
大的早灾1056次,水旱灾害几乎每年发生。死亡万人以上的早涝灾害平
均每10~20年就出现一次,常常是旱涝先后交替或同时、异地出现。而
且历史上许多重大灾害的强度和灾情的严重性在世界上常常也是罕见的。
据统计,1900~1987年世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了54次,中国为7次,居
世界首位。在全球历史上死亡人数大于5万人的17次大地震中,有7次
发生在中国,其中死亡人数大于20万人的4次大地震全在中国;全球7
级以上的陆源地震,有30%发生在中国。
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中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随时间呈加快
趋势。根据历史资料统计计算,历史上各朝代每年平均受灾(指旱涝灾害)
频数为:隋朝O.6次,唐朝1.6次,两宋l_8次,元朝3.2次,明朝3.7次,
清朝3.8次,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又以一直危害十分严重的黄河水灾为例,
—.79—
西北土学槛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秦汉时期平均每26年黄河决口一次,三国至五代时期平均每10年决口一
次,元代至清代时期约每4__7个月决口一次,决口频率也呈加快的趋势。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相当高,而且随着人口不
断增长,自然生态环境加速破坏,自然灾害发生次数不断增多,时间间隔
不断缩短。
在一定空间地域内,自然灾害的强度和出现频率往往呈周期性和群发
集中性,即轻灾期与重灾期,多灾期与少灾期交替出现的特征。根据历史
资料的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群发期可分为夏禹群发期,西汉群发期,明
清群发期,清末群发期。在此期间,各种灾害的强度和频率高于其他时期,
相应的灾情也重于其他时期。又如本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1976),
中国经历了长达10多年的“灾害集中期”,发生大暴雨2次,大地震14
次。1972年全国性大旱及1965年(华北)、1966年(江淮)、1967年
(浙、闽)和1969年(华西)等区域性大早。而1976年后的10多年,
地震相对较少,旱涝灾害亦相对减少。
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大
于财产损失,“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和饥荒”,次生灾害灾情不亚于原生灾
害灾情,而且灾情蔓延造成的间接后果往往比直接的灾害损失更为严重。
这是造成历史上灾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根据对中国自然灾害人数
的统计(梁鸿光,1990)从公元前180至1949年因旱灾以及导致的饥灾
造成的人员死亡数远远高于现代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即使像唐山
地震这样的巨灾,造成24.2万人死亡,也不及一次饥灾就造成36万多人
死亡的历史记录,更不及三年自然灾害约1500万人因饥饿而死的现代记
录。
总之,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灾害类型齐全、发生频繁、
强度大和影响面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十分严重
的自然灾害一直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敌,始终对中国的社会、政治
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灾害分布广,区域性强
我国灾害类型多且广泛存在,全国每一个地区几乎都有发生灾害的可
能,只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灾害。灾害的分布横贯东西,纵穿南北,或
中国灾害桎婿曲基本暗征和实证分新
点状、带状,集中突发;或面状(流域),迅速蔓延,威胁大部分国土范
围。在空间上具集中性和不平衡性,时间上呈周期性和不稳定性。中国自
然灾害的区域分异主要受制于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即地质、地貌和第
一气候要素(主要为水、熟两项)的空间分异,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
区内、带内集中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特点(杨建新,1998)。如受季
风影响所造成的降水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灾害(洪涝、暴雨等)主要分布于
东部季风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附近及地
质构造带上,如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以及华北、西
北和川西地震带等。
分布广,面积大的生态环境脆弱带是中国多种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带。
生态环境脆弱带是两类不同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处于能量、物质、结构和
功能的非均衡状态,变化速率快,空间移动能力强,被替代概率大,恢复
原状机会小,抗干扰能力差,同时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区。据研究,中
国的脆弱生态环境主要分布在7个地区:北方半干旱.半湿润脆弱区、西
北半干旱脆弱区、西南山地脆弱区、西南石灰岩山地脆弱区、青藏高原脆
弱区、南方丘陵地区和华北平原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地区分
布及特点见表5.1。
表5—1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娄型多发、重发地区及分布特点
灾害类型主耍分布地区分布特点
东部平原地区。以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最
早灾大范围面状分布.
为严重,其次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职川盆地.
主要江河中、下游平原,包括长江中下游平
集中于平原、河套地
洪涝灾原,黄淮海平原,松花江,辽河,珠江流域以东
区,咀面状威带状分布
南沿海地区.
华北、西北,东部沿海地区,咀及喜马拉雅
呈带抗分布于新构造
地震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研}
地震带.
近及其他地质构造带上。
暴雨、风暴潮东部沿海地区,尤以东南沿海为重. 带状或集中点状分布.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 面状、带状分布。
西北塔星术盆地.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
沙漠呈现面状、带状蔓延。
等盆地,绿洲边缘或农牧变错带.
注r鞋|毛来潭:张丕远.主风毽:论馥轻覆雹自然宠軎鹌区域鞋簟.t中盈硅戎1.1辨1年t蒋
2卷.萆3捆.
一B1一
西北大学诬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灾窖管理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可分
为三种类型地区:
第一类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少数在北部。此类地区直接经济损失的
绝对值较小,但由于经济欠发达,直接经济损失率(即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中等或较大,抗灾能力较弱。此类地区大部分是
我国的严重干早区,人口密度较低。主要灾害是干旱、雪灾、地震,其次
为沙尘暴、滑坡、泥石流及山洪,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t
第二类地区大部分分布在中部,少数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地。此类
地区经济发展、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抗灾能力为中等水平;北部受极
地反气旋影响较大,南部为亚热带多雨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中游地区;
人口密度中等或较大。主要灾害是干旱、洪涝、地震、冻害、风雹、农业
病虫窖,其次为滑坡、泥石流和森林自然灾害,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业影响较大。
第三类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此类地区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
失的绝对值较大,但由于经济较发达,直接经济损失率为中等或较小,抗
灾能力较强;受副热带高压与热带气旋影响最大,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下游
地区;人口密度大。主要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风暴潮,其次为地震、
冰雹、地面沉降。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都有影响。
3.灾损严重,长期制约经济发展
灾害造成的损失既包括直接的人员、财产损失,也包括间接灾害损失
尤其是后者的损失常常大于前者,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随着人口迅速增
加和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经济发展带来的财产密度加大和价格上升,以
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不合理的人类行为等因素,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
失随时间迅速加大已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我国建国40多年以来,中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袭击下,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增多,受灾、成灾面积不断增加,灾害损失呈不断
加重趋势。据初步统计,50年代出现中灾以上灾害频率为12.5%,60年
代为42.9%,70年代为60%,80年代为70%,90年代为100%。农作物
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不断扩大。这反映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危害不断加重。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灾害损失也在逐年增加。据国家统
一82—
中国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新
计局和民政部统计,50年代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
年约480亿元(1990年价格,下同)60年代平均每年约为570亿元,70
年代平均每年约为590亿元,80年代平均每年约为600亿元,90年代中
后期平均达到2000多亿元。1950—1989年的40年间,我国由于自然灾
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占财政收入的30%,与
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年均灾损高出几十倍。(见表5.2)且每种灾害造
成的损失以及总灾害损失,占世界很大比重。
表5.2美、日、中三国灾损比例比较
、、\ 国别
灾损比例、—\ 美国日本中国
直接经济损失,GNP 0.27% 0.5% 6%左右
直接经济损失,财政收入0.78% 30%左右
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意味着国民财产和社会资产的极大损失,
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方面,严重的灾害是出现贫困区的基
本原因之一。中国的贫困区集中出现在中西部地区。这里是地质灾害最严
重的地带,也是中国水土流失灾害、土地荒漠化灾害、干旱灾害严重的地
区,由此造成的自然环境恶化、生态脆弱是出现贫困的基本原因之一。另
一方面,愈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灾害损失程度就愈大。由于人口不断增长,
社会财富不断积累,财产密度不断增大,即使是同样强度和规模的灾害,
经济发达地区的损失大于不发达地区。这是现代社会自然灾害的普遍特
点。
未来时期,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愈来愈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愈
来愈强。频繁发生的灾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长期性制约因素。
4.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人为灾害不断加剧
我国人口基数大,近些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收入水平的迅
速提高,庞大的人口对粮食和燃料的巨大需求,迫使人们采取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乱采滥挖、过度放牧等一系列不合理行为,导致生态失衡,环
境恶化。由此造成自然因子的异常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可能性。植被、
一83—
曲北土学经许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水面、土壤是自然过程的巨大调节系统,对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和环境系
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破坏植被,缩小水面,土壤退化会削弱生态环境系
统的稳定性,降低调节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例如,森林和草原的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山洪暴发和泥石流发生。而水土流失、泥石流又造成江、
河、库、渠的淤积,加上围湖造天使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少,蓄洪能力大大
下降,洪涝灾害加重。
建国50多年来,中国治沙的速度赶不上沙漠化的速度,从20世纪
50~90年代,每年沙化的土地扩大面积从560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
公里,而中国强沙尘暴发生的次数也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90年代的
23次,2000年则一年超过了10次。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一直呈发展趋势,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程度
加剧。随着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肥力衰退,中低产
田的比例由50.60年代的2/3增加到90年代的4/5。
自70年开始环境监测以来,就整体而言我国的环境状态一直处于恶
化过程。这期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局部的改善,但是,
这些来之不易的环境生态改善大都局限于局部地区或某些特定区域。伴随
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趋于恶化。中国主要流域和湖泊的水质,
只有26.9%的断面可供人体接触或做饮用水源:已有37.7%的工农业用水
均不能使用,失去了可利用价值。城市饮用水源破坏严重,国内饮用合乎
标准水的人口不足总人口的1/2。目前,我国的水污染程度是世界上最严
重的国家之一,且仍在恶化。
大气污染的各种类型在我国都普遍存在,大气颗粒物在全国全年都处
于很高水平。我国是世界上的三大酸雨区之一,目前全国已经形成华中、
西南、华东、华南等几大酸雨区,而且,酸雨区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据
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近8年来我国酸雨面积扩大了约100万平方公里,
全国降水H+浓度平均升高2-8倍,是世界上已知降水最酸的地区。
固体废弃物问题也相当严重,因固体废弃物每年造成的污染损失和资
源未得到利用,经济损失约42亿元。城市垃圾年产生量已达1.4亿吨.
仅少数经过无害化处理,大多数露天排放,垃圾围城成为普遍性城市问题。
环境污染一方面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对灾窖的缓冲
一84—
寸国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
力和恢复力,另一方面使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
些问题与自然灾害相互促进,同步增长,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
刻又深远的影响。
5.2中国灾害经济成因分析
5.2.1灾害形成的自然背景
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变过程,是自然力的一种运动形式,具有发生的客
观必然性和永久性。在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
发生着有规律的运动。这种正常状态和运动维系着系统的相对稳定,使之
能够正常行使功能。但是,任何系统的稳定都是相对的,由于系统的复杂
性,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都可以引起其他元素的相应变化,从而引起
整个系统的变化。当其中某个或某些元素处于异常状态或发生异常运动
时,整个系统也可能呈现出异常状态与运动,当这种异常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有可能改变系统的结构,使之不能正常地行使功能,于是就有可能产生
灾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异常可以在能量和物质的聚散、分布、运动与状态
等方面表现出多种形式,但在本质上都标志着系统由平衡态走向远离平衡
态。而灾害的发生则可以使不平衡态的“紧张状态”解除,系统才有可能
回到新的平衡态。灾害的发生可以说是使系统由不平衡态恢复到平衡态的
途径。
总之,自然生态系统的异常状态与运动是灾害发生的最根本原因。一
个国家或地区复杂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必然对灾害的形成产生
深刻的影响。从我国来看,我国的自然生态地理条件极其复杂,突出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l_不稳定的季风气候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典型的大陆季风性气候,季风影响十分明显,
其影响区域约占全国面积的46%。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气候脆弱区之一。季
风进退异常和年际变化使早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时有发生,也是水
资源短缺和土地沙漠化长期存在的根由。季风一方面带来丰沛的雨量,为
农业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季风引起的降水变率较大,而且雨量的空间
一直5一
曲北土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分布很不均衡,结果造成中国东部季风区域早涝灾害交替频繁发生。如华
北地区冬春的干旱和盛夏的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的伏旱和夏秋的洪
涝几乎年年发生,只是程度各年不同而已。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
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极端
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人口多达6亿多人次,对国计民生影响很大。1991
年的江淮大水,1994年的高温少雨,1998年的长江、松花江和嫩江大水,
近几年持续的北方大旱,每年的台风袭击等等都造成了巨大损失。
2.十分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
中国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地高原面积很大(约占国土面积的66%),
西高东低的三大台阶,使水力侵蚀与冲刷、重力侵蚀都非常严重。加上大
部分山地表层土层瘠薄,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面积逐年扩大,滑坡、
泥石流有增无减。9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比50年代增长了40%。在水土流
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0%,其中严重
水土流失地区占一半以上。中国泥石流灾害波及全国23个省区,有近百
座县城处于泥石流包围之中。滑坡几乎遍及各省区,已受到其威胁和可能
威胁的地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4.4%。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往往导致河
道、湖泊淤积,水库破坏,流域生态失衡,可能诱发更大的自然灾害(如
洪涝灾害)。
3.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
中国地处欧亚、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不但位于环太平
洋地震带上,而且还地处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经过的地方,地质构造
运动活跃,地震、山崩、滑坡、海啸频频发生。中国有史以来就是地震频
发国家。在过去2 200多年间曾发生了800多次破坏性的大地震,有里氏
7级以上地震史的地区达3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2.5%,大中城
市有45%坐落在地震带上,且中国地震大多为浅源地震,危害更烈(梁鸿
光,1990)。1966~1976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跃,先后发生里氏7级
以上大地震14次,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一次唐山7.8级地震
即造成24万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其间接损失更为严
重。
一86—
中国灾害经许的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
4.漫长的海陆交界地带
海陆交界地带遭受来自陆地灾害和海洋灾害的双重侵袭,因而往往是
易灾重灾带。沿着中国180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共有12个省市区,3
亿多人口。由于属于陆地与海洋过渡的浅海和海岸地区,气候条件不稳定
(风和水为主),致灾能力相互交叠,多种灾害集群并发或连锁蔓延,成
灾强度常常很大,历史上多次发生巨灾。沿海地区主要遭受洪涝、干旱、
地震、台风、风暴潮、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平均每年
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约占全国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的一半
(杨建新,1997)。中国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平
均7个。台风及由此引起的狂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对中国人口密集、
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地带构成了严重威胁。80年代以来年均受灾面积4500
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王伟中,1999)。
5.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条件
中国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多样,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衍
的条件,生物灾害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内都有发生。生物灾害使农业生产
上仅次于气象灾害的第二大灾害,也是制约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重大
障碍。中国农作物复种及间套面积大,各种病害虫种类繁多。据统计,在
我国农业生产上造成过严重危害的病虫草鼠害就有1648种,其中病害724
种,害虫838种,恶性杂草64种,害鼠22种。多数类群易于爆发或复发,
经常造成大面积、大幅度农作物减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异常气候
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蝗虫发生逐年加重,1998、1999、2000、2001
年连续四年蝗虫大发生,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我国农业每年因生物
灾害损失粮食达200亿斤,损失棉花400万担,并且降低了水果、蔬菜、
油料和其它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王伟中,1999)。因病虫害造成的损
失大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25%(王苏民等,2002)。我国森林病虫害
也很严重,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中每年受病虫害面积65万公顷左右,约
占该工程人工造林面积的70%。
一87—
曲北土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5.2.2灾害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
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从来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任何社会生态
环境问题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寒”而始于当代,实由积渐所至,有其
深厚的历史根源。
1.传统农业的致灾效应
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自古“以农为本,工商为末”。农业被认为
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和基础,是保障人民生存的基本手段,更是国家稳定的
根本保证。农业,特别是农耕是社会稳定的唯一产业的观念在人们思想里
根深蒂固。围绕着重农思想,国家实行了一整套重农经济政策,并建立了
适合重农政策的管理体制。值得指出的是,重农政策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
旧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普遍采取一系列社会措施,稳定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
力,将农民与土地紧密结合,以便控制农民于土地之上。(张云飞,1996)
但是,长期“以农为本”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产生致灾效应。
首先,过度农业开发导致大量“造田”行为破坏生态环境。如围湖造
田是天然水域面积减少,减弱了湖泊等水体对区域性气候及雨水的调节能
力,使水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加,危害加重;又如对湿地和坡地的过度开
垦。目前我国有大于25度的坡耕地606.67万公顷,这些坡地主要集中在
贵州、云南、四川、重庆、陕西和甘肃等西部地区,而且大多分布在长江、
黄河中上游主河道和支流水系岸边。由于长期过度开垦和不合理耕作,上
述陡坡地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了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
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水土流失严重。据测算,贵州、
四川、重庆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量在6亿吨左右,约占长江上游每年输入
长江泥沙量的60%。水土流失不仅造成江河下游河道淤积,留下洪灾隐患,
而且引起当地山洪、泥石流、波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此外由于耕地的
过度开垦,我国湿地面积逐年减少,后果是气候的改变和许多生物种群的
减少与灭绝。其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中“石油农业”
弊端加剧。突出表现是,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和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和除草
剂,它们流失后大面积污染和破坏了土壤主水环境,形成农业面源污染。
在西部的一些牧区,由于大量施用农药灭鼠,毒死了鼠的天敌,破坏了自
然的生态平衡,使一些害虫、害兽更加猖獗。还有农用地膜污染。地膜使
一88—
中国灾害经济曲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
用后,约20%残留在土壤中,不仅影响景观,而且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影
响农业的产量。第三,农业开发过程中对水资源过度索取也是影响生态环
境的重要因素。如灌溉普遍采用深浇漫灌方式,灌溉定额很高,不仅导致
盐渍化不断发展,而且造成江河断流、绿洲消失,生态系统急剧恶化。
2.众多的人口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巨大压力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总量成倍的增长,然而耕地总量却没有多少
增长。近代以来还因城市化、工业化和交通现代化等使耕地面积有所缩小。
目前,中国以占世界总量不到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约22%的人口。中
国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处于人口负荷过重的临界状态,并有可能超过资源
承载极限。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的学者研究,中国目前土地资源生
产力的合理承载量为11.5亿人,若按照温饱标准计算,中国土地资源的
最大承载能力为15~16亿人口。若严格控制人口的目标能实现,2030年
人口将达到资源承载极限。若按目前的人口增长率,2叭5年就会突破这
一极限。面对着人口的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的亚
力,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严峻的资源状况承载着历史上最大人口数的危机
时刻。在“人与水争地”、“人与林争地”之后,必然出现人与灾害常相伴
的现象。可怕的是,往往近期内的“争地”现象与远期的灾害结果呼应(张
晓,1996)造成前人“争地”,后人“遭殃”的局面,形成典型的不可持
续发展。中国的开发建设已经由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国人有意无意地“制
造”了一系列环境灾害发生的背景。对此,我们不能一味的责备前人,毕
竟,人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证这种生存,特别
是后人生存的持续性。面对扔不掉的人口重负和极为有限的人均资源量,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制定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从而减
少或避免灾害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
3.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和消费习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中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除了恶劣脆弱的自然条件外,历代统治阶
级的掠夺破坏和不利于环境资源保护的文化、消费习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的原因。
中国社会的贫富悬殊较大,产生了需求不足和资源浪费的双重效果。
一89—
哥北土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一方面,大多数人生活水平极低,温饱尚无保证,更谈不上对新产品、新
技术有什么需求,多数人不需要的物品,便缺乏发生发展的动力。何况几
千年来中国统治者从不放弃的一条原则就是愚民政策,在“没有需求”和
“有意压制”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确实很难发展。
抗灾的能力也很薄弱。
几千年来,中国统治阶级实行的都是“赤字经济”(张晓等.2000)。
从自然生态来看,中国的生态环境历来总是破坏大于恢复,逐步恶化的趋
势一直在持续着。从社会政治来看,中国几千年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没
有民主监督,社会矛盾不能及时解决,帝王的弊政总是一错到底,不到改
朝换代就不可能纠正,累计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和冤假错案越来越多,直到
危机的总爆发来临的那一天为止。生态赤字和社会政治赤字都是矛盾积累
和激化的过程,于是当天灾人祸交织在一起时,表面稳定的“太平盛世”
就必然崩溃。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总是强大破坏、大毁灭告终的。
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消费习惯无疑也是推动和加速生态环境破坏
的因素之一。例如,中国历代的人居文化是森林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中
国建筑是“土木建筑”,“土”是需要大量地表土壤来制造砖瓦,会毁掉许
多宜耕土地;“木”需要砍伐大量森林。几千年来,在中原地区,作为建
筑材料和燃料的木材需求量总是远远超过木材生长量,这就使得森林面积
越来越小。中国的木结构房屋建筑消耗大量木材,破坏起来却非常容易,
只要一把火就行了。中国古代的城市,特别是首都,总是屡毁屡建,城市
多次重建大量砍伐森林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由于
生活用能的需要,砍伐树木用做薪柴,樵柴的方式通常是大片的连根挖掘,
使地表植被和土壤遭到彻底破坏,在风力作用下大面积固定、半固定沙地
顷刻之间变成流沙。另外,许多村庄把饲料以外的剩余秸秆,以及大量牲
畜粪便用作燃料烧掉,使其不能还田,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盐
碱化。又如,中国饮食文化和传统中医理论中均认为食野味有增加营养、
滋补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些不良的饮食行为。
滥食野生动物现象十分严重,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问
卷表明,被调查者中46.6%的人吃过野生动物。据有关专家研究,滥食野
生动物不仅容易患狂犬病等十五种野生动物和人类共患的疾病,而且由于
中国灾害经许曲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
环境污染对野生动物的毒害和动物体内的内源型毒性物质,均可对人体造
成危害,严重者可以致人于死命。滥食野生动物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最
终危害生态环境。
5.3中国灾害经济的实证分析
5.3.1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看,自然灾害对各产业都会带来危害,但是,
总体而言,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要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并且,由于农
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波动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
展。因此,我们主要分析灾害对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的影响。
^
1.我国农业具有先天的脆弱性,极易受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
首先,农业不同于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它是人们利用生物有机的生
长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原材料的
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以自然再生产作为基
础和出发点,因而,农业生产过程对自然过程(含灾害性过程)自然环境
和自然因素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最容
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强烈影响。其次,我国地理条件复杂,生态环境基
础脆弱,气候条件多变,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
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加之我国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生产水平落后,抗
灾能力差,多半耕地还是靠天吃饭,故农业经济对自然环境变化和各种灾
害的敏感度高,灾害的致灾效应强烈,农业收成好坏直接与自然灾害的轻
重相关联。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受灾面积不断扩大,由表5.3可以看出,受灾面
积由50年代平均每年2500万公顷上升为90年代的4955万公顷,受灾率
(指受灾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由50年代的16.7%上升到90年代
的32.7%;成灾面积由50年代平均每年1046,6万公顷上升为90年代的
2517.6万公顷,成灾率(指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之比)由50年代的41.9%
上升到90年代的50.5%。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灾情有进
一步加剧的趋势,2000年农业受灾面积增至5468.8万公顷,比50年代增
一91—
西北土学经许蕾理学虎博士学位论文
加了一倍,受灾率升至35%,即平均每年约1,3以上的农作物面积受灾,
而成灾率已高达62.9%,也就是说,有60%以上的受灾面积成灾,减产幅
度在30%以上。
表5.3我国平均每年受灾、成灾面积以及受灾率、成灾率
\Ⅶ目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受灾率成灾率牵劈\ (万公顷/年) (万公顷,年) (%) (%)
1952—1959 2499.8 1046.6 16.7 41.9
1960_一1966 3760.3 1773.1 26.0 47,2
1970-一1979 3766.8 1158.4 25,3 30.8
1980一1989 4154.8 2038.0 28.60 49.1
1990_一1999 4955+2 2517_3 32.7 50.54
2000 5468.8 * 3437|4 35.0 62.9
洼:拯据《中国统计年鉴》t2∞i)数据计算,
图5-1表明了建国以来受灾率和成灾率变动的趋势。可以看出,受灾
率由低增高,由高略有下降,然后进一步提高。这反映出我国自然灾害频
率加快,危害不断加重。我国成灾面积和成灾率先升后降,然后再上升,
抗灾能力先降后升,然后再下降。全国农作物平均每年成灾面积,90年
代相当于50年代平均水平的2.40倍,2000年已达50年代的3.28倍。这
反映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实际损失远远超过50年代。自然灾害对农业增长
波动的影响不是在减弱,而是在强化。
1990一
碰1980一
=1970—
1960一
1952一
●⋯__●●●⋯-●⋯⋯⋯⋯⋯⋯-_-●⋯⋯⋯●●●●⋯⋯⋯⋯●●●●
图5-1不同年代农作物受灾率、成灾率变化图
一92—
中国灾害经许的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
2.灾害对农业生产周期波动的影响
周期发展是灾害经济中的重要原理,这一原理在农业灾害经济尤其是
粮食生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三岁一饥,六岁一
衰,十二岁一荒”的说法,其概括的即是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周
期性的。丰收几年后必有灾年出现,大灾之后则可能出现风调雨顺、五谷
丰登之年。在我国,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仍非常明显。表5—4列举了全
国平均每年因灾粮食减产数。其中成灾面积是指农作物比常年减产30%
以上的耕地面积。每年因灾粮食减产量是指当年粮食单产乘以粮食作物成
灾面积(成灾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再乘以30%。实际
损失量应当高于笔者计算数。由此数计算的粮食损失率,即粮食减产量占
粮食总产量比重。
表5-4全国平均每年园自然灾害粮食减产数
\\项目每年因自然灾害每年粮食损失量
聿努\\ 粮食减产数总产量占总产量比重
\ (万t) (万t) (%)
1952一1959 379.5 18025.1 2.1
1960—1966 612.3 17386.1 3.5
1970一1979 662.7 27612.4 2.4
1980_一1989 1595.1 37716.4 4 2
1990—1999 2370.O 47117.8 5.0
2000 3049.3 46217.5 6.6
资料来源:据《中营境计年鉴》有美数据计算,
全国每年因为灾害(治水、旱、霜、冻、风、雹等灾害)造成的粮食
减产数不断上升,在50年代,平均每年粮食损失量为379万t,约占粮食
总产量的2.1%;到90年代,平均每年粮食损失量为2370万t,约占粮食
总产量的5.O%,期间粮食损失率虽有下降,但总趋势则是不断上升。这
表明,虽然全国因灾害粮食减产不可避免,但由于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不
函北土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断增加,粮食单产提高,使粮食损失量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粮食增长波
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的统计资料,笔者对1980一2000年间我
国粮食产量的周期波动情况和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周期波动情况作了对比
分析(图5.2)。结果表明,在1980.2000年间,我国农业生产的周期波
动十分明显,大致经历了6个周期:且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年增长率与粮食
产量的年匿缝墼奎查间查婴占查垄董星董堕墨塑羞苤壅二太2复堡垒生玺为
~个周期。有关学者研究的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2(曾玉平,
1997)。胡鞍钢所做的分析也表明,中国存在明显的“气象周期”,平均
长度在3.O.3.5年之间,与历史上“三岁一饥”的说法基本一致。从1953-1966
年期问曾出现4次周期,平均每次周期长度为3.5年:在1971.1991年期
间曾出现7次周期,平均每次周期长度为3.O年,即平均每3.0.3.5年受灾
一次。自然灾害对粮食增长波动的相关性分析也显示,建国以来,自然灾
害具有周期性,呈不断恶化趋势,对农业生产波动作用不是在减弱而是在
不断加强,并导致因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量增大(胡鞍钢,1997)。
图5—2 1980一2000年中国粮食产量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变化周期对比
类似的灾害周期在林业生产、养殖业生产中亦会出现,只不过周期的
长短和波动的程度会因生产对象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一94—
中国灾害经济曲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
关于农业波动是否影响经济波动,经济学界存在争议。英国经济学家
杰文斯父子(W.SIJevons,H.S.Jevons)提出“太阳黑子论”用农业收获
周期解释18世纪和19世纪的商业周期;庇古(A.C.P幢ou)、罗伯逊
(D.H-R0bertson)及狄莫辛科(v.P.Timoshenko)则认为农业波动是经济周期
的一种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或最重要的因素,狄莫辛科还根据美国的
分析,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40年间,即工业化初期,农业波动是
经济周期的直接的最为重要的原因:第三种见解主要以汉森(Alvin
H.Hansen)及小克拉克(J.M.CIark)为代表,否认农业波动是经济周期性变
动的原因,认为农业不是一种主动因素,而只是一种被动因素。美国经济
学家哈伯勒(Gott缸ed Haberler)则持折衷态度。它的结论是,不能用周
期变动的“农业学说”代替周期变动的“货币学说”或“投资学说”,但
农业波动的确是经济变动的一种潜在的激发力量。张培刚在他的《农业国
工业化问题》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广义地解释经济周期,甚至将产业
革命时期以前或产业革命早期经济现象的周期变动也包括在内,则农业在
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内,在引起和形成经济周期方面可以发生重要的甚至
支配的作用。”“如果我们在解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进步和周期变动
时,认为只有企业创建精神及生产技术是波动的因素。”
许多学者对中国建国以来农业波动与经济波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多数
观点认为,其一,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波动是经济波动的发动者,随着工
业化程度的提高,这一影响作用将随之下降;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农业波
动对经济波动不产生多大的影响。其二,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而且,人口与资源矛盾相当尖锐,
我国用世乔上7%的可耕地面积养活者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不及
世界人均水平的1/3。因此,农业波动也是经济波动的基础,这是由我国
的国情决定的。
5.3.2我国环境灾害的经济损失
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人为一自然灾害种类很多,迄今尚无统
一95—
西此土学桎许蕾耀学光博士学位论文
一的分类方法,但这类灾害的发生都主要由人为原因引起,同时也受到自
然因素的影响。这里主要分析对我们影响最深的环境破坏带来的经济损
失。
环境破坏,从人地关系角度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废弃
物排放引起的污染问题,即所谓“污染破坏”,一类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
合理的开发利用所引起的退化问题,即所谓“生态破坏”。
一般认为,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其他
污染。其中,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包括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失、酸雨
破坏的损失。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二氧化硫(S02)、室内污
染以及铅污染都会对健康带来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室内污染及铅污染不
断加重,铅的排放量将一直呈上升趋势。酸雨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作
物、森林的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我国酸雨污染自80年代以来日
益严重,范围已从西南地区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
目前中国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中唯一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迅速扩大的
地区。
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对人体健康损失以及对工业、渔业、
农业、旅游业等产业造成的损失。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污染
加剧了缺水的严重程度,给工业、农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此外,农业损
失中还包括污灌区、农用化学品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的渔业和水体
旅游资源也受到水污染的威胁,研究指出,按照目前工业污水排放增长的
趋势,近期渔业和旅游业的损失还将继续增加。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
消费、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固态、半固态和高密度液态废物。
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是占用耕地,对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土壤
构成的污染。
关于我国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究竟有多大规模,不同研究者的结
果有较大差异。徐嵩龄曾将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时期所做的结果进行了详
细的对比分析,在此之后,郑易生等人又对90年代中期环境污染经济损
失进行估算。我们将这些不同结果进行汇总如下(表5.5)。
一96一
中国灾害经济曲基本特征和实证分祈
表5.5关于中国环境经济损失的几项研究成果的结果比较
不同研究单位的计算结果(亿元)
环境经济损失
类型过一张模金鉴明等
中国社科院环保局政策
环发中心研究中心
美国东西方研世界银行中国社科院环
型(1983) (1985) 究中心(1990) (1997) 拉中心(1995)
(1993) (1992)
大气123.99 483 5 605 2 15l(±41) 4110 30l
污垫(32 50%) (44 56%) (5519煳“1.14㈨(92 8呦(16 05¨)
水污染25l 83 568.4 477 6 1 18.5(士2l 5) 320 1428 9

(66.OO%) (52 38蜘(43 56蛳(32 29%) (72%) (76.20蜘
染固废5,73 33.2 13.7 97 5(士7 5) 145 2
损物染(1 50%) (3 06%) (1 25蜘(26 57%) (7 7%)

总损失38l 5 1085.1 1096 5 367(±70) 4430 1875.1
占当年
6 75% 316% 4.5% 2 I(土0.4)% 7 7% 3 27%
GNPC呦
11359 359.55 584 27 557(士158)
森林
(22 83蜘(34.59峋(43 36哟(s8.48锄
22 157 57 123 53 草原45 5‘土8.5)
(044呦(1518%) (917%) (4.78%)
363.28 463 79 516 26 9l(土32) 农田
(73 02呦(“61呦(38 3I%) (9 55%)
生湿地
3 5‘士1.5)
态(0 37%)
破土壤187(±77)
坏侵蚀(19 63%)
人致
1013 0
灾害
1039 5
总损失497 52 2360 5 952 5(士29 55)
2
占当年
89% 12.47% 6 87% 54(士l 6)%
GNPC%)
环境损失
之和
883.08 3445 6 1325(±375)
占当年GNP㈤15 6% 10 03% 7 5(士2 O)%
洼:表中两行数据的上一行是损失簸lT孺带括号鹩是占总损失构百分比,
瓷辩来源:撩嵩龄.19钟.t串馥软科学》第il期r雒易生等.1999.《管理世界》蒂2魏。
从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几个环境经济损失的基本结论: (1)中
国20世纪80年代前期环境污染损失约为GNP的6%,在90年代前期约
为GNP的2.4%(如果我们取中国社科院环境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环保局
政策研究中心与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的平均值,则为3.25%)。在1980~
1995期间,中国环境破坏的速率低于经济增长率,表明我国环境管理取
一97—
西北土学经济蕾理学虎博士学位倍文
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90年代中期环境污染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各方
差异较大。世界银行报告估计中国90年代中期环境污染造成的年度经济
损失约为Q岬的7.7%,这一估计值远高于中国社科院环发中心郑易生等
人的估计(约为3.27%,尽管郑易生后来指出其计算数据不够完整,在方
法上存在困难,因而认为3.27%这一数据只能表明中国部分环境污染的损
失)。这是因为,世界银行是按照支付意愿法来计算的,即“以美国为避
免未成年死亡的支付意愿(wTP)的中间范围估计值(300万美元/人)并
通过两国人均比值进行调整”来作为中国一个人的生命赋值的。这一赋值
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此,这种处理方法所得出的数据也不能令
人信服。世界银行按人力资本法计算出的环境损失约为GNP的3.5%,据
我国人大的消息,90年代末期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NP的4%
(转引自刘燕华,2001)。据此,可认为我国90年代中后期环境污染造
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NP的4%。(2)对于生态破坏带来的损失,80年代
约为GNP的9.12%,90年代约为GNP的5.7%。这两个时期的生态破坏
值差异尽管有计算方法不同的影响,但总体上也说明了我国生态破坏的速
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保护的效益。(3)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环境破坏的总经济损失在80年代超过了GNP的15%,
在90年代约占GNP的lO%,尽管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我们可以得出一
个共同的结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中,有相当
一部分为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所抵消。(4)同期的生态破坏损失要高于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这一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为生态环境破坏的
恢复比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改善要难得多,如果人类的开发活动超过了生态
环境自我调节的最大阈值,就会造成生态不可逆转的恶化,形成逆向演替
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建立起
充分考虑灾害因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环境污染除以上几方面外,还包括噪声污染、有毒化学品和放射性物
质造成的污染。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较缺乏,还没有完整的统计数
据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另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带来间接的或潜在的
经济损失。比如,废气中的氟利昂等氯氟碳化物大量逸入大气,严重破坏
了臭氧层。臭氧层的耗竭形成空洞,会使紫外线过多地到达地面,造成谷
一98—
中国灾害经济的基本恃征和实证分析
物减产,并使皮肤癌和眼球疾患者增加。再如,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资源的
不合理使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多,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引起全球
气温升高。一些科学家认为,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5℃至4.5℃,
结果将导致极地冰盖消融,海水增加,海平面上升。从而有可能使大片沿
海地带被淹没,亿万人无家可归。从目前来看,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异常
诱发了多种自然灾害已经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此外,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还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这种变化对地球和人类产生危害目前还难以
估量,只有一些定性的描述。所以,上述研究者的测算并不能反映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全部经济损失,只不过有一些损失成为了全球经济
发展的“外部成本”,实际的全部经济损失要远远高于上述的计算结果。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潜在的经济损失比直接经济
损失要高出2~3倍,甚至10倍(秦大河,2002)。
5.3.3人为灾害损失
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忽视增长质量,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
还包括严重的人为灾害或人为事故。我国也没有超越高增长多事故的畸形
发展模式。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各种人为灾害也在迅速增
多,并且遍及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在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中,火灾、
交通事故、工伤始终是危害最大、影响最广的种类。
建国以来,火灾总体上呈加重趋势。据统计,仅森林火灾平均每年发
生1.5万起,平均损失数十亿元,而扑救火灾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更是无法计量。如1987年5月6日一6月2日的东北大兴安岭森林火灾,
死亡11人,重伤200多人,轻伤2万多人,过火面积大1950万亩,损失
木材积蓄量8000万m2,烧毁林场9个、房舍61.4万m2、各种设备2488
台、铁路线9.2公里、通讯线路483公里、输变电线路284公里。剔除森
林损失和灭火费用,其他各项损失就达5亿多元,恢复家园动用国家投资
3.8亿元。而在公安部提供的统计数字中,1987年全年的火灾损失仅有
80560.8万元,显然比实际数字小。有资料介绍,我国因火灾每年造成的
建筑物、运输工具、各种财产物资、森林、农牧业等的损失至少在loo亿
元以上(郑功成,1994)。以loo亿元来计算,火灾每年造成的损失大约
西北土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占GNP的1%。
交通事故的严z重性,不仅在于机动车辆本身的直接损坏,而且经常给
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根据公安部的统计资料,我国历年的交通
事故也是十分严重的,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国际上的统计测算,世界
上大多数国家的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和间接)约占
GNP的1.2%。我们取下限即l%,作为近些年来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全
部损失。
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时间内因发生各种意外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总
称。我国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中所发生的工伤事故数目之多,程度之重,
令人触目j凉心。但目前我国尚无工伤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根据国际
劳工组织的统计,每年因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相当于各
国GNP的5%(含职业病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有的学者建议把2.5%
作为我国工伤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梁言顺,1999)。
除上述三方面外,人为灾害还包括,空难、沉船、爆炸、倒楼、塌桥、
医疗事故等等,由于这方面的经济损失缺少必要的统计资料和研究资料,
我们舍去不计。单是以上三方面所的经济损失大约占Qo的4.5%。
5.4未来环境变化的致灾风险评估
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未来50年至
100年的预测表明,全球变暖将继续下去,这种趋势将会对我国的生态环
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多种致灾因子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环
境变化的致灾潜势,对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和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制定相
应的减灾对策,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1.中国面临新的灾害严重时期,巨灾威胁加大
自然灾害的发展是非稳态的,由于受大气环流、厄尔尼诺、拉尼娜、
气温、太阳活动、地球自转、地壳运动等具有多种周期性变化的致灾因素
的综合影响,自然灾害的态势呈复杂的似周期性的波浪变化。据高庆华研
究,中国受灾率高的有三个时段即1959~1963年、1976~1978年、1991~
一100—
中国灾害经济曲基本蚌征和实证分析
1994年,受灾率达55%以上;受灾率低的三个时段为1950~1952年、
1967~1970年、198l~1984年,受灾率为15~35%。根据受灾率曲线的
初步外延,并结合太阳活动、地球自转、气温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综
合分析,初步认为2007~2011年可能为一个新的灾害多发期,同时,巨
灾风险加大。如不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灾害最严重的年头受灾率可达
60%,平均年直接损失可达2500亿元,甚至更多。中国巨灾风险主要来
自特大洪水、大面积持续性严重干旱和发生在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的
强烈台风、特大风暴潮和大地震。巨灾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冲
击,是全国民众时刻关注的大问题。未来时期,各大河流是否会发生大洪
水?北方地区是否会发生大面积干旱?城市或人口高密度区是否会发生
破坏性地震?这些都是减灾与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2.洪涝灾害形势严峻
中国是一个洪水灾害频繁发生且又严重深受其害的国家。全国2/3以
上的固定资产和人口、5亿多亩耕地、600余座城市面临着洪水灾害的威
胁。七大江河流域近20年来都普遍遭遇过特大或较大洪水的袭击,蒙受
过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乡镇化的快速
推进,人口资产的迅速增长与集中,以及用于洪水控制工程建设的国土资
源相对贫乏与短缺,全国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急剧上升的态势。
90年代以来,全国洪水灾害累计损失已经超过一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国
家财政收入的l/5。根据许多专家多种预测方法所获得的综合结果认为,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产生洪水的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加之江
河湖泊的自然演变以及不合理的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导致了江河淤积,
湖泊萎缩和消亡。而行洪滩地及滞洪区域被大量占用,又使江河行洪能力、
湖泊滩地及滞洪区域的洪水调蓄能力急速下降,加之主要江河的防洪标准
普遍偏低,现有的防洪工程不能满足应急需要,因此,未来中国防洪形势
十分严峻。我国主要的易洪区是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及东北
地区。长江、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的“悬河”段是易发生洪水巨灾
的地段。一些专家认为在21世纪初和2010年以后是洪涝灾害相对增多时
期。如果我们不加强洪水风险意识,统一规划,协同行动,强化投入,改
变现有的防洪被动局面,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努力有很大部分将被洪水所
一101—
西北土学经济蕾理学院博士季隹论文
吞噬。
3.北方地区干旱化趋势加剧
有关专家根据地质记录、历史文献记载、树木年轮、冰川、沙漠、湖
泊的演变和水文纪录的综合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干早最干旱的中
间。从百年尺度看正处于干暖期,特别是近几十年干旱化的趋势越来越明
显。一是干早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呈逐年加剧趋势。以陕北为例,陕北
干旱以春、夏旱或春夏秋连旱为主:但进入70年代后春、夏、秋、冬四
季连旱频繁发生,在50年代末发生四季连旱,60年代出现2次,70年代
4次,80年代6次,90年代7次。除了季节连旱外,连年旱也呈加剧趋
势,如陕北北部1964年秋季开始的干旱持续到1966年夏季,1979年秋
季开始的干旱一直延续到1983年夏,1993年春季开始的干旱一直持续到
1996年春,相隔一年后的1998年秋季开始的大旱至今还未结束。二是湖
泊水位下降,面积缩小,甚至干涸。近30多年来,我国湖泊变化的总趋
势是大湖泊面积缩小,小湖泊之间干涸,水位不断下降。据新疆自治区的
资料,20世纪50年代大于5平方公里的湖泊位52个,总面积为9700平
方公里,现已缩小了4952平方公里。三是河川径流量有减少的趋势,不
少地下水位也有明显减少。如乌鲁木齐近期井水每年下降2~3米,石河
子每年下降0.5~1.O米。
4.沿海带灾害将大幅度增长
沿海带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社会财富密集度最高以及相当长
的历史时期和今后发展最快的区域,也是受海洋影响最直接的区域,对各
类自然变异反映都相对比较脆弱,致使那些起因于海洋的灾害,包括热带
气旋、风暴潮、风暴海浪、赤潮(以及其他生物灾害)等突发性较强的灾
害,以及海岸侵蚀、海湾淤积、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沿海土地盐渍化
等缓发性灾害等十分严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海洋灾害经济损失在成
倍增长。综合分析各种海洋性灾害的自然风险性和经济损失:50年代平
均每年不足l亿元,60年代为每年1~2亿元,70年代5~6亿元,80年
代每年十几亿元至数十亿元,1990年海洋性灾害的经济损失增加到92亿
元左右,1992年102亿元,1997年超过500亿元。这些损失的80~90%
一102_
中国灾害经婿曲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
发生在沿海地带。沿海带在全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中的比例,在80年代
和90年代初,已达到大约10%左右,近年已大大超过这一比例(高庆华,
1999)。
据国家海洋局2001年3月发布的《中国海平面公报》指出,我国沿
海海平面近50年来呈上升趋势,平均以每年1—3毫米的速率上升。特别
是近三年来,上升速率有所加快,每年达2.5毫米。海平面变化与人类生
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沿海城市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4米,最
低的还不到l米。海平面变化加剧了风暴潮灾害,加大了洪涝威胁,减弱
了港口功能,并且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问题,造成沿
海湿地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使按照原设计标准建设的沿海城市市政排污
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威胁,直接影响沿海经济的
发展。
5.农业生物灾害的灾情加重
据有关专家研究,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四个生物灾害频发高峰
期:1949~1956年、1958~1964年、1970~1977年、1985~1990年。现
在正处于第五个频发高峰期,中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生物灾害的新挑战:一
是次要的有害生物上升为主要灾害,二是少数已被控制的致灾生物种类再
度回升,三是重大流行性病害得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频繁,四是新的致灾
病虫时有发生,五是农田草害、鼠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六是有害生物的抗
药性逐年增强。此外,由于长期受研究经费和条件所限,直接影响了对一
些重大的农业生物灾害的暴发成因和灾变规律及其对环境、生态影响的研
究和整体预报能力。而且减灾手段普遍落后,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仅20%
左右,盲目用药现象十分严重,大量的化学农药进入农田土壤和自然水域,
加重了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副产品的污染。进而直接危及亿万农民及城镇
居民的安全。因此,有效地控制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和最大限度的减轻农
业生物灾害,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需要。
6.生态环境灾害问题更为突出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
一103—
西诧太学经湃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程度还在加剧。主要表现为:
(1)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现有荒漠
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目前荒漠化面积不断扩
展,按现在荒漠化发展的速度,30年后,沙漠化土地、严重水土流失土
地和盐碱地数量将翻一番。严重的荒漠化,将导致土地资源锐减,土地生
产力下降,每年发生沙尘暴的日数成倍增加,强度也将继续加大。
(2)森林减少,土地退化,草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一些地区变
得不适宜人们生存,人们不得不退出自己的家园。首先可能出现这种情景
的有内蒙古额济那旗地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
下游民勤地区、广西与贵州“石漠化”严重发展地区。上述地区约50万~
60万人可能成为生态难民(王苏民,2002)。按国际通用标准生态破坏、
土地退化损失约占当年GNPlO%左右估算,30年后,每年这部分损失达2
亿元左右。西部水、汉、沙尘暴灾害加重,每年救灾款会超过万亿元。
(3)环境污染物总量增加,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呈下降趋势。据国家
环保局公布的消息,目前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仍远远高于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全国生
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
一104—
十国曷部地区史害证婿问氲研霓
6 中国西部地区灾
害经济问题研究
“挣扎在生存边缘上的人们.曲然把凡能找到的耕地、牧场和燃料都利用起
来.而不顾对世界资源的影响.”
——摘自Ⅸ公元2000年全球研究》.美国环境质量委员舍
匹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部地区,跨越52个经度和32个纬度以上,包
括西北、西南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内蒙古、广西,共12个省区市,
面积660.83万平方公里,人口3.55亿,分别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8_83%和
总人口的27.4l%。西部地区拥有喜马拉雅、唐古拉、昆仑山、祁连山、
天山等巨大山系,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四大高
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四大盆地,构成了西部的宏观
地貌格局.发育了冰川、草原、戈壁、沙漠、绿洲、湖泊、湿地等景观类
型。由于西部深居欧亚太陆腹地,地形复杂,大部分位于干早、半干旱或
高寒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加
之目然的和历史的原因,人为灾害也很严重。灾害已盛为这=地区脱贫的
枷锁,致富的桎梏: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此外,也是造成邻近地区灾害
的祸源:因此,我们在运筹西部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举措之时,必须从整个
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重视减灾防灾,尽量减免人为灾害及其对自然灾害的放大作用,以谋求社
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无论是西方国家工业时代的原始积累时期还是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经
济起飞阶段,用于环保的费用都很低,可以说,几乎就等于零,因为那个
时候人们都还没有这个意识。但是如今开发西部地区时却不得不将是否符
合环保要求当成招商引资的重要否决因素,这样看来.似乎命运对西部有
一105—
西北土学经济蕾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点不公,但西部地区是中国的水源地,承载着哺育整个中华民族的重任,
可以说,它工业水平的落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使我们因祸得福。如
果上海排污,直接可以流到大海里,如果江苏省内企业排污,污染的是其
下游的几个县市,但如果青、藏、川都排污,下流的几个省就会遭受危害。
因此说保护西部植被和水源的清洁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存亡和今后几
百年发展的大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部的灾害经济问题更应引起高度
重视。本章在分析西部地区灾情现状、灾害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减
灾防灾的综合经济对策。
6.1西部地区的灾情现状
6.1.1气候灾害频仍
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变化很大,常出现干旱、洪涝、沙尘暴、寒
潮、冰雹、暴风雪等灾害性极端气候现象,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
产造成很大损失和影响。
1.干旱
西部地区是干旱敏感地区,除夏季外,各季几乎4~5年出现一次早灾。
西部地区的干旱具有春早严重、发生频繁、持续时间长、区域性强的特点。
干旱是西部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象明崇祯十三年
和民国十八年的特大干旱。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又接二连三发生
大旱,造成水资源严重不足,农业歉收,粮食大幅度减产。90年代西北
地区平均每年农田受早面积为357万公顷,其中陕西最大,为166万公顷;
西南地区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为269万公顷,其中四川最大,为168万
公顷;整个西部地区受旱最严重的是内蒙古,达189万公顷/年。1997年、
1999年和2000年西部地区遭受三年大早危害,平均每年受早面积都达
1000万公顷以上,减产粮食数十亿公斤。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陕西、甘
肃、青海及内蒙古。陕甘两省1994年、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0
年5年平均受旱面积都在360万公顷以上,是1950年以来受旱面积最大
的5年。
西北地区干旱已有长期历史。但随着人口增长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
一108一
中国南部I薯区灾害经济问般竹究
然资源,使干旱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波及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
重。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干旱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干旱出现
的频率显著增加,旱灾频发。以陕西省为例,在1949~1995年47年间,
全省性和大范围的干旱共发生51次,其中,20世纪50年代7次,60年
代11次,70年代12次,80年代14次,进入90年代以后,大早更是不
断发生,1994年、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0年连年出现5次大
早。
河川径流减少、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萎缩、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展等
也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化的明显表现。如甘肃河西走廊,由于祈连山等山
区水源涵养林遭到大面积砍伐,加之全球气候趋暖,高山冰川过度融化,
雪线上升,冰川后退,水源地缩小,地表径流减少,干旱程度逐步加剧。
近30年因缺水灌溉,已弃耕农田12万公顷。新疆塔里木河与艾化湖流城
等地,工农业生产也受到水源不足的严重制约,且对环境已构成潜在破坏
性。如果不尽早采取适应性措施,千年建设的绿洲和千万顷良田、牧场、
将被风沙淹没消亡。
2.洪涝
西部地区各地气候差异很大,由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在性质上也有很
大差别。如广西既有洪灾也有涝灾,而新疆则只有洪灾无涝灾。洪涝灾害
在西北地区相对较轻,从20世纪90年代平均洪涝灾害面积看,西南地区
及广西农田洪涝灾害占整个自然灾害面积的比重在30%以上;西北地区及
内蒙古洪涝灾害所占比重较小,略大于10%。
西南地区出现的特大暴雨往往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危害重。
其中尤以四川盆地多洪涝灾害最为严重,区域性洪涝灾害每年发生3次。
1959~1961年、1980~1982年及9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生的区域性洪涝范围
广,强度大,灾情比较突出。例如,1981年7月,四川盆地西部和中部
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使全省有119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
1584万,经济损失高达25亿元。1994年6~7月间,广西西江流域出现
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水,给广西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区有85个县
(市)受灾,受灾人口219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5万公顷,损失粮
食105万吨,死亡551人,直接经济损失368亿元(张塞等,1995)。又
一107一
番畦土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以陕南为例,在20世纪70~80年代,仅汉水流域、安康、丹江、汉中等
5次洪水灾害,就造成了3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83.8”安康水灾,则使
安康老城遭到灭顶之灾,城内一片汪洋,公私财物荡然无存,仅城区直接
经济损失就达5亿元之多。
陕、甘、青、新等西北省份虽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因降水变率
大,也往往酿成暴雨洪水灾害。主要是局地性短历时暴雨。如,1985年8
月12日,甘肃省武山县天局村发生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70分钟降雨量
436mm,形成罕见的泥石流洪水,死亡91人,直接经济损失282万元。
其中天局村遭受毁灭性破坏(胡思明,1988)。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对西部地区
的影响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如贵州省195∞1996年,农作物平均每年洪涝
灾害面积为19.67万公顷,50年代平均不足lO万公顷,80与90年代平
均则达60万公顷,最高年份达117万公顷;1991年、1995年、1996年
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达19亿元、65亿元和160亿元(许炳南,
2000)。
3.大风与沙尘暴
大风与沙尘暴亦是西部主要气象灾害性天气。大风是在一定环流和天
气形势下发生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且在不同的季节造成不同的灾害。
强风可直接摧毁建筑物及公菇设施、树木等,甚至造成人畜伤亡。春、夏
季大风可加剧土壤蒸发失墒,秋季大风可使成熟的各类作物严重落粒而减
产,冬季大风可加重越冬作物冻害。特别是对于植被条件较差的半干旱地
区,频繁的大风,加速林区和农作物蒸发失水,土地蒸发失墒,导致或促
使旱灾加重。风蚀作用轻者刮走表层沃土,重者可使农作物根系外露或连
苗刮走,同时在强烈的风蚀作用下,土地很快沙化,半固定沙丘在大风作
用下而活化,风沙活动导致沙丘迁移,掩埋附近农田、灌溉渠道、村舍、
道路、草场等。
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
小于1000米的灾害天气现象,是重要的气候灾害之一。它除了具备大风
的危害外,沙尘暴最为普遍的危害是污染环境,沙尘中有几千种化学元素,
大大增加了大气中固态污染物的浓度,使空气含尘量严重超标,甚至其浮
一108—
十国西螂地区灾害枉济问越研宛
尘随高空气流向下游地区扩散可达数百公里和上千公里,恶劣的能见度造
成机场关闭及引发各种交通事故。沙尘对精密仪器、精密化工等有着严重
的破坏性影响,沙尘颗粒可伤害人民眼睛和呼吸系统,大风使地面表层蒸
发强烈,空气湿度大大降低,也使空气中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危害人们的
身体健康。
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着大片的沙漠戈壁、沙地
及农牧过渡带,具有丰富的沙尘源,是我国沙尘暴天气发生的主要地区。
从多年平均情况看,沙尘暴出现的天数在整个西部地区除了秦岭以南地
区、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外,每年至少发生一次。中国西部主要存在四个
主要沙尘暴源区: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区、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及草
原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区和蒙陕宁长城沿线旱作农业区。
据近百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表明,50年代以来,我国除西藏高原等部
分地区以外,西北和华北每年沙尘暴发生的日数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丁一
汇,2001)。但是,据调查统计表明:强和特强沙尘暴灾害事件发生的频
率,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在增加,50年代发生5次,60年代8次,
70年代13次,80年代4次,而90年代23次,且波及范围越来越广,造
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图6.1)。而90年代尤其突出,如1993年5月5曰
(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的特强沙尘暴为近50年所罕见。“5.5
沙尘暴”瞬时最大风速34米/秒,黑霾墙最高700米,能见度∞100米,
横扫河西走廊、宁夏、陕西和内蒙古4省区72个县,造成85人死亡,直
接经济损失5.5亿元(方宗义等,1997)。进入二十一世纪,沙尘暴更是
有增无减,2000年春季西部连续发生15次范围较大的沙尘天气,沙尘暴
危害到西北东部、东北西南部、华北北部等地,并波及长江中下游及其以
南地区,其发生时间之早、频率之高、影响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多年来
同期所罕见,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人民生活都带来了很大影响。
沙尘暴虽源起于西部,但其影响已遍及西北、华北、东北西部及黄淮
一带,上海、江苏、山东以及台湾等东部省区也己遭受沙尘的影响和危害。
沙尘暴天气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又有利于强沙
尘暴天气的发生,二者互为因果,从而成为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109一
岳北土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4.寒潮、雪灾
寒潮是冬半年的一种主要灾害性天气。受寒潮影响,除出现剧烈降温
外,还造成大范围的风沙、风雪、冻窖等严重灾害。西部寒潮多发地区有
两个:一是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平均每年达弘8次以上:二是从阿尔泰山
到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右旗一带,年平均发生5~6次。寒潮和冷空气
活动不仅对西北地区有严重影响,对西南地区的农业也有很大危害。
195l~1986年间西北地区共发生寒潮85次,平均每年2.4次,其中以
全区性寒潮为主,达46次,平均每年1.1次(丁一汇,王守荣,2001)。
无论是全区性寒潮还是非全区性寒潮,均以20世纪50年代发生次数最多,
80年代最少,基本呈递减趋势(图6-2)。这主要是由于50~70年代,全
球气候处于相对较冷的时期,气温较低,因此寒潮爆发频繁,而80年代
以来,全球及我国气候显著增暖,因此寒潮发生次数减少。另据统计(图
6-3),云南省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寒潮出现的次数较50年代和
60年代有所增加,特别是在世纪之交,1999~2001年连续出现多次强寒潮
过程,其影响范围之广,损失之重,都是历史上所罕见的。这表明,全国
性寒潮减少并不等于区域性寒潮也减少。
由于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寒潮特别是强寒潮入侵所带来的灾
害是极为严重的。2000年年底至2001年年初,我国不断遭受强寒潮袭击,
致使部分地区遭受百年奇冷,其中内蒙古和新疆受影响最大。由寒潮带来
的大风、降温和降雪,使内蒙古东部地区和新疆北部地区出现了几十年不
一110-
中国曷部地区灾害任许问题JI}究
遇的严重灾害。内蒙古受灾人口163.9万人,冻死21人,草场受灾面积
2420万公顷,因灾死亡牲畜20.6万头(只)。新疆受灾牧民达92.4万人,
因灾死亡13人,因灾死亡牲畜10.9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3.14亿元。
广西1999年受寒潮影响,农作物受冻害面积高达78万公顷,2000年又
遭强寒潮袭击,农作物受害面积达23万公顷,且超过当年洪涝等其它自
然灾害的受害面积,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雪灾主要包括牧区常见的“白灾”(因草场积雪过厚牲畜采食困难而
发生的灾害)、风吹雪和雪崩,其中“白灾”对牧业的危害最大。雪灾主
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北疆、内蒙古和东北一带的三大积雪区。1993年1~3
月,青海大部地区发生严重雪灾,累计死亡牲畜达147万头。1995年末,
青海南部及西藏部分牧区降雪频繁,西藏连续5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雪过
程,造成45万人和900万头牲畜受灾。
研究表明,雪灾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准周期性波动。青藏高原地区大
体上有2~3年一小灾,5—6年一中灾,10年左右一大灾的特点。青海牧区
从1954~1999年有26年发生雪灾,发生几率达57%,其中严重雪灾1 1
西北土学经许管理学花博士学位论文
次,特大雪灾4次,也有2~3年的准周期性。从20世纪60、70年代到
80和90年代,雪灾频次有增加趋势,如新疆牧区和青藏高原牧区20世
纪60年代合计雪灾站次为30,70年代上升到69站次,80年代为73站
次。90年代雪灾增加十分更为明显,很多牧区进入雪灾多发期。青海牧
区90年代年年发生不同程度的雪灾,新疆牧区尤其是北疆也大致如此(丁
一汇,王守荣,2001;中央气象局,1998)。
6.1.2地质灾害活跃
1.地震
西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强震活动区,地震活动极为频繁。西南地区的
川西和云南大部分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汾渭河谷、天山南北、祁连山地、
银川平原及甘肃东部等地,均为地震活动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烈地
震。据史料记载及不完全资料统计,公元前780年至公元1988年间,该
地区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6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52次,占我国同期同
级大陆地震的41.4%,其中本世纪以来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约占
全国同期同级大陆地震的l/3。1970—1990年的20年间,滇西地区发生7
级以上地震6次,造成。1.8万人死亡,3.5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亿元,其中仅1988年的耿马一澜仓7.6级地震的经济损失就达10亿多
元。发生于1920年12月16日的宁夏海原8.5级特大地震,波及西北、
华北、华中的10余个省区,在包括海原、固原等7县区极震区内,房屋
几乎全毁,人口伤亡率达70~80%。
强烈的地震活动不仅本身造成了巨大的财富灭失和人畜伤亡,且经常
引起洪水、滑坡、崩蹋等次生灾害,而后二者又往往成为泥石流的重要物
质来源。同时,由于该地区许多经济命脉分布在地震带上,加之其社会生
活、生产工程抗震能力校低.从而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多地震危害和威胁最
为严重的地区。
2.崩塌、滑坡、泥石流
西部地区地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两大阶梯,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质构造复杂,表层岩体破
碎,自然营力活跃,加之地震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使这里出现了各种地
一112—
中国西部地区灾害经许问箍研究
质灾害复合叠加的险恶局面,形成地震一崩塌一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暴
雨山洪一崩塌滑坡一泥石流灾害链,冰雪暴融一崩塌滑坡一冰川泥石流灾
害链等。
崩、滑、流灾害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西北黄土高原、西南土石山区、
藏东河谷及陇南山地等。其分布的区域特点是:四川、云南、陕西、重庆、
西藏、新疆、甘肃的灾害成带、成片、成群集中分布:贵州、广西的灾害
呈散状分布;宁夏、青海及内蒙古的灾害较稀疏,呈零星分布。灾害分布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区差异性。起于成都至于拉萨的川藏公路素有“地
质灾害博物馆”之称,沿线共有大中型崩、滑、流灾害近3000余处,致
使这条藏区大动脉每年的堵车断道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云
南全省共有滑坡1500处,较大的泥石流沟317条,分布范围占全省面积
的1,7。1965年l 1月发生于云南禄劝金沙江南岸的特大型滑坡是我国滑
坡史上最大的岩质滑坡:1981年,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沟突发泥石流,摧
毁大桥,颠覆列车,致使300多人伤亡,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甘肃
省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灾区,全省共有滑坡4万余处,大小的
泥石流沟7000多条,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7%。震惊中外的甘肃东乡
洒勒山滑坡,滑坡体积约达4000万立方米,滑坡仅发生数十秒钟,三个
村庄便荡然无存,死难者达277人,破坏农田近3000亩。
6.1.3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1.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又称土壤侵蚀,按主导侵蚀营力,可以分为水力、风力和冻
融侵蚀三大类。水土流失是山区潜在危害最大的生态环境灾害之一,西部
地区尤为严重。据水利部1997年发布的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和1992年
公布的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普查结果(表6.1),西部地区轻度以上侵蚀面
积4lO.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轻度以上侵蚀面积的83.42%。其中,西部
地区水蚀面积占全国水蚀面积的58.Ol%;风蚀和冻融侵蚀几乎都在西部
地区,分别占全国风蚀和冻融侵蚀面积的97.38%和98.86%。
西部水土流失区域分异明显。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
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蚀为主,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青藏高原山地
一113—
由北土学经许管理学圪博士学位论文
及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山地冰川、冻土发育,以冻融侵蚀为主;水蚀分布
十分广泛,其中以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特别是长江上游更为严重、集中。
表6—1中国西部土壤侵蚀分布
幅员面积侵蚀面积占幅土壤侵蚀面积(万平方公里)
省区
(万平方公里) 员面积(%) 总计水蚀风蚀冻融侵蚀
陕西20.57 64.17 13 20 12.04 1.16
甘肃4I.38 60.39 24.99 10.69 12.93 I.37
宁夏5.18 75.10 3.68 2.29 1.60
青海7I 74 46 57 33 41 4.0l 12.26 15 14
新疆166 31 59.27 98 57 1I.38 83.“ 3 55
四川48 34 41.33 1999 13 52 6.47
重庆8.23 59.54 4.90 4.90
贵州17.6l 43.55 7.67 7.67
云南38.54 37.99 14.65 14,45 0 20
西藏120.46 85.85 103.43 6.2l 5 06 92 16
广西23 67 4 69 l ll l,II
内蒙古114.97 73.91 84.97 15.8l “.05 5.1l
合计677 60.67 4lO.78 【04.08 182.70 124
资科教据来豫:秦太铜甚i褊t中国蘧都环境演变译估》第一卷.Pn6.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被厚层黄土所覆盖,耕垦历史悠久,水土流失面
积广阔,其中强度侵蚀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
的地区。黄河素有“一碗水、半碗泥”之称,它的最大年输沙量已达近
44亿吨。黄土高原强烈的水土流失不仅给本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带
来了严重危害,而且还是构成黄河下游水患威胁的根源。甘肃、宁夏两省
区流失的氮磷钾,相当于损失化肥2222万吨,为全国1年的化肥生产总
量,造成土壤日趋贫瘠、产量低下,
西南地区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
农民生活贫困。
1949年以来人口急增,水土流失也
日益加剧。1957一1986年的3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一半多,
水土流失面积则由50年代的29.95万平方公里增至80年代的35.22万平
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62.6%,占上游土地面积的35%。目
前,长江的年输沙量已达20亿吨,超出黄河一半。而长江泥沙的70%来
自上游,在川江的某些河段,最大含沙量己达742公斤/立方米,相当于
一114_
中国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题碍竟
每吨水带了3吨泥沙。这些泥沙在下游地区湖泊、水库、堰塘严重淤积,
使河道不断淤高,调洪能力大大降低,导致洪水灾害频生,危害加剧。
2.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是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沙漠化一般是指在风力
侵蚀潜在条件下及不合理的人为经济活动作用下而引起土壤结构变差的
过程,主要存在于农牧交错地带的半农半牧区及干旱地区的绿洲边缘。其
中陕、甘、宁、新、内蒙古和西藏等7个省区是我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
主要分布区。一般根据植被覆盖度等主要指标,将沙漠化土地划为轻度、
中度、重度三个等级类型。据周欢水的最新统计(表6.2),目前我国西
部地区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59.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化面积的
95%;重度沙漠化面积100.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化面积的60%。
表6—2中国西部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分布
沙漠面积沙漠化面积(万平方公里)
省匡
(万平方公里) 总计轻度中度重度
新疆43 8l 76 92 2 57 8 42 65 92
西藏l 6l 19 97 846 II.18 0 34
青海6 66 lI 63 I 93 l 24 8.46
甘肃3 05 ll 67 I 53 l 04 9 09
宁夏O 80 I 24 0.53 O 29 0 42
陕西I 2l l 46 1.0l 0 3l Ol 5
内蒙古22 79 35 55 16 62 3 02 15 92
四JIl 0 03 0 95 0 89 O 04 0 02
贵州0 95 0 Ol 00l
广西O Ol O 24 0 24
云南008 0.08 0.03 0 04 O 01
合计8l I 59 72 33 82 25 58 lOO 33
数据采深:秦大溺总主编t中萤强鞴环境演变证4估》第一卷.Pl憾:商欢承.200l,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的正过程明显增大。
如我国北方沙漠区,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扩展速度为
1560平方公里/年,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增至2100平方公里/年,到
90年代前5年达到2460平方公里/年,后5年则达到3436平方公里/年,
一115—
西北土学经汗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每年沙漠化的土地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董光荣等,1999)。
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塔里木河下游,目前年南侵速度在10米以上,170
公里长的绿色走廊在消退。西北地区约有393万公顷良田493万公顷草原
及2000多公里铁路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在柴达木等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目前已经形成“沙进人退”的局面,沙漠对城镇、农田、交通和水利工程
构成了严重威胁。草原退化速度也日益加快。目前西北地区已有1/3面积
的草原退化,仅青海省退化草场面积达967万公顷,产草量下降一半:新
疆因草场退化年损失达18亿元。由土地沙漠化引起的黑风暴灾害也日趋
频繁,自1952一1996年,西北地区就有50次强沙尘暴,其中黑风暴达
30次,频频发生的沙尘暴,使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及新疆、
宁夏等地区遭到严重损失。更为严重的是黑风暴将给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
和生态系统灾变及环境破坏等造成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3.土地盐渍化
西部干旱区气候干燥,地面的强烈蒸发将水中的盐分积聚在土壤表
层,形成盐渍土。盐渍土也称盐碱土,其共同特征是土体中盐碱含量高,
具有不良物理化学性质,致使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
至不能生长成活。此外,盐渍土对公路、铁路及房屋建筑等的基础工程也
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西部干旱地区的农业基本上是建立在灌溉基础上的,
若不能达到排灌结合,就会形成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使农田逐渐退化。
我国西部的盐渍土主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六
省区。西部六省区盐渍化土地分布广,面积大,占可利用土地比率高。据
有关资料统计(石玉林,1991),西部六省区共有盐渍土2506.3l万平方
公里,占六省区可利用土地面积的9.4%,占全国盐渍土面积的69.03%:
共有次生盐渍化耕地344.70万平方公里,占该区耕地面积的13.93%,占
全国盐渍化耕地的37.4%;六省区后备耕地资源中盐溃化土地7lO.83万平
方公里,占该区后备耕地资源32.82%,占全国后各耕地资源盐渍化面积
的82.79%。由此可见,对西部六省区来说,无论是提高当前土地利用率
和耕地单产,还是扩大可耕地面积,盐渍化始终是个重要制约因素。
4.生物多样性
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表现为哺乳动物约占全国的52%,爬
一116—
十国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越研究
行动物占1,3弱,两栖动物占50%,动植物特有种数约占全国的80%;植
物种类更具多样性,仅苔藓植物就占全国的仅l/2,特有种占全国的l/4,
蕨类植物仅西南地区就在1500种以上。西部地区地区的生态系统也具多
样性。但是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大跃进”、
“大炼钢铁”以及“以粮为纲”年代,破坏森林和开垦草原达到了空前的
规模,使大量野生动植物物种急剧减少甚至毁灭,天然森林和草原生态系
统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多样性保
护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种树植草等措旌,使有
些生物得到保护,生态系统和动物区系局部有所修复。但由于滥垦、滥牧、
滥伐、滥采、滥捕、滥渔等不合理的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已大量减少的动
植物物种更趋于减少、濒危或灭绝,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甚至长期丧失。
5.工业“三废”污染及酸雨
尽管西部地区工业生产远较东部地区落后,但由于在资源开发、经济
建设中忽视了环境保护,从而在一些地区已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
污染。许多地区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中,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滥挖滥采现
象十分严重,许多个体采矿者没有环境意识,加之生产水平落后,设备简
陋,开采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不仅资源浪费惊人,且造成了巨大的环境
破坏。如陕西神府煤田的开采一度出现的无序开采的混乱现象导致新增水
土流失面积2600多平方公里,使建国40多年来榆林地区所进行的防风固
沙、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遭到严重损失。延安地区在
开采石油中,因对岩屑、泥浆、含油废水及落地原油未能认真处理,致使
昔日的“清清延河水”变成了油河,水生生物濒于灭绝,两岸树木枯死,
泉水变咸,人畜饮水出现困难。而大量的小金矿使用的化学剧毒物质对周
围环境的破坏和居民健康的影响更大。在西部的一些工业城市均程度不等
地出现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及土壤污染现象,工业文明的兰州市已成为世
界上环境污染严重的十大城市之一。
酸雨的危害在我国是从西部开始的,最早以重庆、贵阳为中心,并逐
步向东部地区扩散。四川和贵州两省受酸雨沉降影响的森林面积分别为
2755平方公里和1400平方公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达3.6亿元和
O.5亿元,其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则更大。
一”7一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6.2西部地区灾害经济的成因分析
6.2.1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西部地区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极其复杂,加上千百年来的多次战乱和自
然灾害及各种人为原因,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在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不断加剧,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特殊的地理地质
结构和气候环境使得西部地区的环境系统同时具有结构性脆弱和胁迫性
脆弱的双重成因,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从而使的经济建设面临诸多的灾害
风险。
据研究,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带主要分布在7个地区,其中5个位于
我国西部:北方半干旱.半湿润脆弱区、西北干旱脆弱区、西南山地脆弱
区、西南石灰岩山地脆弱区和青藏高原脆弱区。西部脆弱区的面积约占全
国脆弱生态环境总面积的82%。若按照脆弱强度指标划分,西部12个省
区市几乎全部位于极强和强度脆弱区,而极强脆弱的8个省区市,有7个
是西部的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具有变化频率高、幅度大、突发性强等脆
弱性特征,因而常伴有较大的环境变化梯度和环境灾害的积聚。
北方半干旱.半湿润脆弱区,北起呼伦贝尔,向西延伸至河西走廊东段,
使我国范围最大的一个脆弱区,也是特征最为显著的一条过渡带。它是我
国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向东南湿润、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带,也是内陆水
系和沿海外流水系的分水岭,又是草地与森林交替的过渡带和农业与牧业
的过渡带,作物生长对夏季降水特别敏感。总之,该带对环境演变的反应
最敏感,也最脆弱,往往是一个环境要素出现波动,整个系统随之演变,
造成灾害而对自然生态平衡和人工生态系统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且因之
进一步削弱自身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而形成难以逆转的恶性循环,在历史
上农牧界限变化频繁,水土流失严重,风蚀沙化及各种自然灾害不断。
西南山地脆弱区主要包括川西山地、云南北部和西部地区。由于该带
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形结构使得该带成为我国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
的其问具有成生和成灾关联性的自然灾害系统,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
自然环境变化梯度最为强烈和自然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西北半干旱脆弱区,其西部成带状,包括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沙漠
一118—
中国西部地区灾害经许问越研竟
边缘区:东部成条带,从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至罗布泊。该区位于我国
西北内陆腹地,干旱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大风频繁,风蚀沙化严重,草
地退化,对水资源条件最为敏感,干旱、沙尘暴等灾害频繁。
西南石灰山地脆弱区,包括黔、桂、滇、及川、湘等省的部分地区,
该区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集中。主要问题是干旱及流水侵蚀导致的环境
退化及资源利用程度降低,塌陷和崩塌灾害多发。尤其是石灰岩山地,地
表保水能力差,土层瘠薄,水土易流失,土地生产能力易受到干扰而降低
或丧失。
青藏高原脆弱区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处于半干
旱向半湿润过渡地域,土地生物量低、波动大。多干旱、低温冷害及强风,
土壤风蚀沙化及过牧超载严重。
6.2.2经济系统的易损性
@部地区灾害广发频生,这客观上要求社会经济系统必须具有较弱
的易损性和较强的抗灾能力。然而由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至今未能摆脱贫困落后的困境,因而,整个社会物质储备不足;交通运输
能力低,灾运匿物匿五备塑△旦塑些壅里茎移性差:经遂塑堑塞垦然因素
的依赖牲强。因此社会经济系统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弱,调整能力差,易损/一—————————————弋—————————一
性强!竖撞玄銮的墼壅塾鏖塑型:.成灾率较高/
西部地区现有的防灾工程老化、标准低、不配套、病险较多、抗灾能
力普遍较弱,许多位于严重灾泛区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设计建造中根本就没
有考虑防灾要求。以甘肃省为例,全省现有万亩以上灌区设计灌溉面积
1 100万亩,但由于工程不配套,还有200多万亩效益没有发挥出来,国
家管理的2l处提灌灌溉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9万亩,实灌面积只有65.9
万亩,仅占51%;不少水利工程都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工程标准低,
老化也很严重。这就大大降低了防灾效益。增加了水害灾害的灾情。
再以抗灾生命线工程公路为例,西部地区的公路“一差、两低、三
不足”(公路网的行车条件差;公路技术等级低;公路通达水平低;区公
路交通建设资金不足;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支持保障能力不足。)问题非
常突出,作为西部之西部的西藏尤是如此。西藏是全国惟一不通铁路和没
一119—
西北土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有现代水运的省区,公路是西藏的命脉,但在西藏的2.5万公里公路中,
设养里程仅为50%左右。阿里地区至今还没有一寸沥青路面的公路。战略
重地墨脱是全国惟一不通公路的县。2000年4月9日易贡发生世界罕见
的山体崩塌、泥石流,6月10日又发生溃坝,因疏通及时,没冲走一人。
但为了恢复被冲毁的14.5公里川藏路段,27位武警战士和民工牺牲在工
地。
西部地区只有占全国27.41%的人口,表面上看似乎不存在人口压力
问题。但西部自然条件严酷,土地承载力低,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陕北、
甘肃河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已处于超负荷状态。而新疆伊犁谷地、南
疆绿洲、藏南、鲁东等地,则已处于满负荷状态。西部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环保意识淡漠。西部的许多生态与环境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人口压力
过大、滥垦滥伐、过度放牧有关。
6.2.3人类活动的破坏性
。从西部区域开发历史来看,越接近近代,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越大,
呈现某种非线性增长的趋势,它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处于更加脆弱或恶
化的境地,人耋透筮的巫撞塞蛊有增无减。
据研究,西部地区大约在20万年前出现了古人类活动,直到西汉时
期人类活动依然微弱,环境变化的主导因子仍然在自然界。到工唐代,人
口逐渐增多,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山地开发速度加快,有些地方已直接受
到流沙威胁。这时,以土地为核心的自然环境开始受到人类活动的冲击,
但自然环境仍有能力恢复到自然的平衡状态。咀清时期,人口急速骤增及
大规模的移民和屯垦戍边,人类活动成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子,强烈冲击
着脆弱的生态系统。据史料记载,明朝十分注重屯垦,从最西南的云南到
北部长城沿线土地和自然植被均遭受大规模开发。清乾隆时期,人口快速
增长,清政府实行移民戍边政策,农耕区越过长城进入内蒙古,并向东北、
西南和北疆发展,使我国几乎全部天然林覆盖区和北方的部分草原均受到
干扰和破坏。在近2000年来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我国森林覆盏率由原始
状况的64%左右下降到清代初期的21%左右,到20世纪中期更下降到
8.6%。其中西部森林覆盖率由原始状况的3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8.68%。
一120-
中国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赶研究
i匠披。由于人口激增、战乱及统治者大兴土木,致使西部地区森林植
被锐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显著递增。清末民国以来,
西部地区的森林植被在乱世中经受着砍伐和破坏。如民国初年四川森林覆
盖率为40%,在1935~1947年间又从34%下降到20%:云南森林在民国
初年覆盖率为52.7%,到1949年下降为40%;贵州在民国初年森林覆盖
率为21%,到1949年下降为9%。
建国哒后,从“一五”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在中央直接投
资下,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土地承载力低,人口相对密
集,加上资本稀缺和技术落后,因而不得不以拓展生存空间的粗放方式来
维持生计。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建设中往往缺乏有效的防灾
减灾和环境保护措施,甚至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推动经济发展,
致使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环境灾害和灾害隐患变得愈加严重。20世纪50
年代,由于政策失误和盲目开采,长江中上游森林遭受了自明清以后最为
严重的一次耗损。到20世纪80年代,长江三峡地区森林覆盖率已降至
10~15%,宜宾是以上的金沙江、大渡河两岸森林也所剩无几。四川的森
林覆盖率从20世纪50年代前的20%下降到80年代的13%,四川盆地仅
为4%。岷江上游各支流的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40~
60%,经过30多年大面积砍伐,已降为20~30%。森林大面积破坏,导
致岷江上游洪水量大量增加,枯水期流量急剧减少,平均含沙量增加了1~
3倍(穆兴民,李锐,1999)。
据动态观测和分析研究,我国土地沙化的快速扩展,5%是气候干旱
原因,95%是人为因素,其中滥垦、滥牧、滥伐、滥挖、滥用水资源等“五
滥”是主要原因。仅1994~1999年间,全国固定沙地及草地上开垦的耕地
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其中变成流动和半固定沙地的面积约占一半。西
部沙区草场牲畜超载率为50~120%,个别地区高达300%,致使草场严重
退化。局部地区因滥伐导致土地沙化十分严重,如新疆和田地区因樵柴烧
柴,使胡杨、灰杨等天然荒漠林5年共破坏5.7万亩。沙区滥挖中药材、
搂发菜及无序开矿等破坏植被现象屡禁不止。这种违反科学规律的非可持
续发展模式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厶工二仝恶性循邱构:I圣匾:固丝济落
后要扣迭丝遗建亟!亘堕堑壁塑丝堑堡塑量塑生盔生街—生态破坯透崖的
一121—
西北土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各种灾害又抵消了经济建设的既得利益,从而破坏和延滞了社会经济发
展。如果不彻底改变“先破坏、后治理”或“边破坏、边治理”的怪现象,
生态恶化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6.3东部灾害向西郝的转移
6.3.1资源开发付出生态代价
以上均分布在西部地区,据已有资料估算,西部12省区煤炭总资源量占
全国总量的76%,石油资源总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3%,天然气资源总
量占全国总量的60%,锰、铜、铅、锌、钾、铬等资源总量也占全国资源
总量的50%以上,因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而东部地区除石油、天然
气和个别矿种具有优势外,其它资源相对短缺,因而其所需资源大量来自
西部。我国东部的经济发展与西部的资源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改革开
放20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其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和国家给予的政策
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持续增加,加之
国窒的垩垦筮选缚向,导致自然资源的长期低价和无价,形鹧I酉塑鎏鏖开
采童丛童遢啦局面,从亘垫型王堕塑垫匡盟堑撞灾署效应。因而在我国经
济发展包括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不仅为之邀出了重要贡
献,同时也支付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西部资源的开发客观上对西部地区的
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从这个意义来讲,东西部之间存在着环境灾害的转
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历史时期历来的屯田开荒,虽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对中华
民族的生息繁衍、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却同时破坏了西部
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2)近代东部地区从西部的资源开发中获取利益,但却对西部的生
态环境造成了损害。能源、矿产开发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均是生态破坏
严重的产业,且矿产开发项目都需要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和生产能力,因而
它造成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建设时期的环境影响在短期内全部施加于周围
一122—
中国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题研究
环境中,这种高强度的集中作用远远高于环境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速度。
因此,对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能矿资源开发的相
关产业如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也均属于资源消耗强度大、废弃物排
放量大的产业。因此,能矿资源的开发仅仅是起点,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对环境的破坏具有累积效应和连锁反应。为了有效解决远距离运煤的低
效率和不经济问题,保证东部发达地区有更好的环境质量,西部许多能源
基地开发建设中采取了以输电替代运煤的形式向东部提供能源,这势必导
致西北燃煤量的急剧上升,从而加重了该地区的大气污染。
(3)东西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一方面使得两大地带在发展过程中存
在着如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所说的“回波效应”。具体表现为西部的人
才、资金、资源大量外流,从而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东部
地区居民较高水平的生活消费也对落后地区居民产生一种“示范”效应,
导致了西部许多地区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近些年大
量出现的滥砍滥伐森林、个体经营者盲目开采自然资源诸如内蒙出现的大
面积毁草挖发菜等现象正是这一问题的反映,从而加剧了灾害发生的频率
和灾情。
6.3.2直接向西部转移污染企业
随着东部发达地区主业独技盔升级、结构调整,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
高,高能耗、高污粟歪亚在东部难以生存,而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并未削
弱,这些企业便借参与西部大拜发r奏援西部建超主二名,堂而皇之地前往
西部。而西部贫困地区,急于借西部开发东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却
往往饥不择食,引入淘汰企业、引入污染,结果经济未见多大发展,环境
污染却亮起了红灯。据新华社的报道称:在西部大开发招商过程中,许多
在东部被封杀了的“垃圾企业”纷纷西进寻找生路,一批明令淘汰或禁止投
资的设备、工艺、产品、技术落后的企业纷纷在西部一些地方开工建设,
不少污染企业也大举向西部转移,某些地方甚至还在酝酿新建或扩建“化
学城”、“陶城”、“造纸城”、“芒硝城”等污染项目以发展地方经济。那些跑
到西部淘金的“垃圾企业”多数是在对西部资源进行毁坏性的开发。如陕
西、贵州的一些土法采矿,老板没能力综合开发其中的各种稀有资源,只
一123—
岳北土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是挖个洞淘走一小部分矿产,其余的就都当作矿土散落于山野,既污染了
周围环境水源,又严重浪费了矿产资源。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表
明:近年来,工业产值“东迁”,而工业污染却“谣移”,这两个方向的
迁移加重了西部地区的污染程度。1986年,东、中、西部工业产值分别
占全国的59%、27%和14%,1995年变成64%、24%和12%,即10年间,
工业产值向东部“迁移”了5%;1986年东、中、西部COD(化学需氧
量)排放量占全国的份额分别为50%、36%和14%,s02排放量的份额分
别占48%、24%和28%,1995年cOD相应变为43%、31%和26%,s02
相应变为45%、27%和28%,即近10年来cOD向西迁移了12%,s02
向中部迁移了3%(梁云,2001)。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在西部开发之初就曾联合发文,严禁污染
企业向西部转移,不能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但为什么仍有禁不止,明
知故犯昵?其动因主要有有以下两个方面:
(1)低成本的利益驱使污染企业拔足西征
西部地区的经济和企业发展存在诸多劣势。从地銎上看,西部既不临
海又少公路,生产企业的交通运输成本过高,产品没有竞争力;从童源上
看,西部地貌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但综合利用程度低:从市垣角度看,
今天的西部面对是一个几近饱和的市场,在这一点上,它的机会无法与东
部当年大发展相比,东部的发展正赶上短缺经济的转折点,市场庞大,人
们购买欲旺盛,今天的西部缺少这样的机会;从企业层面看,西部的企业
中军工产业占的比例比较高,第三产业主要是建立在商业、饮食服务业、
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直接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科技推广服
务、咨询业、教育等发展严重不足,金融证券市场不发达,影响了经济发
展的后劲。
在这种的前提下,吸引赢利型的企业到西部发展的驱动力就很有限
了。因此,除了中央指示对口支援的行为之外,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
产业之所以能向西部转移一定是市场之手在起作用,其驱动因素不外乎以
下三点:其一,看重西部较为短缺的消费市场,西进建厂节约产地到市场
的运费:其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要素成本逐年上涨,如土地、工资、
环保等方面,有些因为环保的原因甚至被政府强令禁止;其三,办企业就
一124—
中国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题研究
要讲成本和利润,在西部,唯一的优势是人力成本低,但人员的素质不是
很理想,不具备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条件,只适合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
存,而污染也主要是与这样的产业相联结(陈栋生,2001)。例如造纸厂,
如果按照国家要求,在“九五”期间都要实现达标排放,因而不仅需要一次
性投入很多资金建设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的变动成本每吨废水还要增加l
元左右。对于本来利润就不大的小型造纸企业来说,增加的这部分成本是
致命的。一些企业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环保意识低于招商意识的
西部。
(2)眼前局部利益使污染企业在西部落户
西部地区工业水平的落后,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生活极为贫困,对
于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来说,究竟是造福子孙的环保大计重要还是眼
前的吃饭穿衣重要呢?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抉择。西部尤其是老少边穷地
区招到一个项目是很难的,在就业拙饱面煎,当地政府往往急壬题贫而
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接纳“垃圾企业”。当然,还有一些地区由于信息的
闭塞,科技文化落后,在转移之初根本不知道要来的企业是高污染的“垃
圾”,等到发现危害。已经为时太晚。
根据规定,所有企业向西部转移的过程中都要通过省级环保部门的审
查才能建设开工。但实际的情况远非如此。由于我国环保管理体制上不是
纵向管理而是采取条块分割形式,使得地方环保部门权力受限,视听闭塞,
对于破坏环保的项目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只能采取突击性检查,事后
罚款查办的方式进行监管。在现行管理机制下,污染的反弹和垃圾企业钻
空子的行为是必然的,在一些不发达地区,重污染企业的利税可能占到当
地财政收入的几分之一。而且企业与地方政府通常有着无法分割的“骨肉
亲情”,从局部的经济利益出发,在利益驱动下企业与政府很容易达成默
契,污染不达标就关闭的政策在很多地方根本行不通。例如西部某省会城
市的一个有4万名职工的国有企业,是污染大户,你让它停产,职工就面
临全部下岗,地方财政就要崩溃,社会稳定因而不保。面对这样的情况,
地方环保部门甚至国家环保部门也只能望“污”兴叹。
西部生查巫境奎就士允脆弱,拣郡污染西移将使得西部生态珲境雪上.
加霾。遥商瓢资成了纳废引污,西部大开发将变成西部大破坏,西部乃至
一125—
西畦大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6.4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的经济对策
6.4.1降低灾害风险,营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
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时,如果继续沿用不顾
环境、损害生态的非可持续发展模式,无疑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问题,
而灾害问题的不断恶化又使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力不断地扩张,中
央提出西部开发的重点之一是生态建设,正是出于这种战略考虑。下决心
退耕还林、下决心种草种树、下决心建设山川秀美的西部,是不能再犹豫
的发展重心,那种急功近利、不惜破坏资源和环境发展以求“脱贫”的做
法,尤需警惕。在中央财政的帮助下,通过造林、种草、彻底改变生态环
境而取得“灾害风险最小化”经济发展的条件,是西部发展的惟一可行之
道。
1.继续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增加防灾投入,加强西部地区环境
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监测与研究工作,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继
续建设防护林工程、绿化工程,逐步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荒漠,
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灾害的进一步扩展。要继续开展梯田建设
和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工作,保护和修缮现有防灾工程,充分发挥各种防
灾兴利工程的防灾效益,应据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与可能,不失时机地建设
一批防洪蓄水、引水的大中型项目,增加有形抗灾能力:另一方面,在深
入研究重大灾害成灾机理的基础上,利用卫星、航空等高科技手段监测灾
害因子的变化动态,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灾级加以通报,为人
们采取防灾救灾措施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以科学监测、预报为前提,人们
进而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非工程措施等手段对灾害进行综
合治理,从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开发人力资源。人口过度增长是构成西部农
业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因而必须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使西部人口控制在
土地承载力的限度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灾害问题。为使生态平衡尽快得
到恢复,可采取环境移民的办法,努力使生态环境退化地区的人口数量逐
渐减少。用新措施调整西部人才结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切实抓好
一12B一
中国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赶竹究
西部地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展中等和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大力
培训具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要积
极营造高技术人才脱颗而出的机制和政策环境,培养一批农业高技术人才
和职业企业家。
3.建立、健全各种减灾法规,做到依法减灾。加强执法力度,纠正、
惩戒违反减灾、防灾等法规的行为,以避免、控制或减少不合理、不适度
的经济行为,加强自然资源的依法管理和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6.4.2构建经济发展与减灾相协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西部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资源配
置方式的不合理,因此要解决西部经济发展和减灾防灾的矛盾时,应注重
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形成有利于减灾和环保的资源配置机制。目前要从
资源产权明晰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入手,调动人们参与灾害治理的积
极性:适时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有市场潜力又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
排放的产业领域的发展;集中解决资源瓶颈,如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解
决西南地区多水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和调整的最终目
标是要促进污然控制和无害环净的资源配置机制的建立。
2.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建立以“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内
容的节约型、保护型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经济利益的不良诱导是导致灾害
发生或助长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化解开发与减灾的矛盾,离不开利益
调节手段。·有偿使用的资源不仅包括土地、矿产,而且还包括一切稀缺而
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如水面、荒地、森林等,即使对于空气和水系,
尽管难以有偿使用,也要尽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收费政策。通过资源的价
格、开发费用、灾害治理费用等,发展节约资源的产业,实现减灾防灾和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公平。
3.强化政府调控机制。强化政府减灾功能,通过法律、政策、规划、
税收、财政等手段和行政管理职能,限制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等行为,使
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秩序。主要措施有:①税收政策:增加对可持续
发展的财政税收支援,尽快取消或减少影响可持续发展生产的各种补贴;
⑦价格政策:产品的价格应尽可能反映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
一127—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本和间接外部环境成本,以相应提高对生态影响较大如林木、鱼类产品的
价格,使环境损失在产品价格中得以补偿,同时限制这类产品的开发与生
产。@扶植政策:建立和健全奖励机制,对实施重大减灾项目进行投资的
企业或个人给予各种优惠待遇。如可以考虑将一定面积待开发治理土地以
低价、无偿或先期注入资金扶持的方式,承包、分租或批租给某单位和个
人,在治理开发的前期给予贷款、补贴、贴息、雇佣工人工资、医疗有保
障等政策,规定几十年不变,使承包或承租者拥有充分的土地使用、转让
和经营管理权:待到土地治理开发产生明显经济效益时,政府再通过各种
手段鼓励承租者将所得利润用于土地更大面积的治理开发,一直到形成土
地开发的良性循环。
6.4.3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减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1)通过技术创新转变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粗放式经营为特
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在农业上,要大力推广各种生态农业适用技术。实践
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在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同时,实施对资源环境保
护的有效途径,要不断探索和总结推广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
要包括: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态结构而设计的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技术:
利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原理设计的食物链结构的工程技术,使一个系统的
产出(包括废弃物)成为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以种
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相结合的四套生态工程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农
业生态系统技术;农业能源开发技术,如塑料膜育苗,大棚蔬菜瓜果等利
用太阳能技术、利用风能、水能技术、利用地热能技术等都是农村可以开
发的能源实用技术;大力种树种草,建造水源涵养林、护坡林、护堤林、
防风林等防止水土流失;培育和采用抗病、抗虫的农作物、畜、禽品种技
术;实行轮作倒茬技术:利用昆虫无敌技术等综合防治农业病虫害。
(2)在工业方面,努力改造传统的技术工艺,特别是要改造乡镇企
业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技术:通过技术进步,将乡镇企业自然利用率大大
提高,减少“三废”排放。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生产以及矿产品深加
工技术,西部的汽车、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废”处理和
综合防治技术等。
一128—
中国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题研究
(3)通过技术进步,壮大环保产业,改进、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这些产业应是资源节约性和轻微污染性的产业,推进清洁生产。利用新能
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利用技术,新材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环
保技术交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等。
6.4.4构建受益者对西部的生态补偿机制
西部生态与减灾建设艰巨而又复杂,从公平的法理角度分析,西部地
区将难以解决也不应当独立解决上述资金困难,国家和东部受益者应对西
部地区予以相应补偿,从而构建起一种良性运转的区域补偿机制,促进西
部的生态保护与减灾建设。
1.生态补偿的法理依据
国家和东部受益区对西部生态与减灾建设予以补偿的法理依据:其一
是历史时期,由于屯田垦荒、政策失误、资源掠夺式开发等原因,国家和
东部受益者给西部带来了一定的生态损害,因此东部对西部地区环境的恶
变和灾害的加剧负有不可推却的历史与现实责任;其二是由于西部地区是
我国的江河源区和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不仅将为东部提
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水资源,还将使东部地区避免灾害带来的
巨大损失,东部尤其是下游受益区将从西部的生态与减灾建设中获取巨大
利益。对此,东部受益者理应给予补偿。此外,治理西部的水土流失、沙
漠化、酸雨等环境灾害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西部的减灾和生态建设
也必须对产业发展如木材采伐加工业作出限制,使西部丧失许多既得和可
得利益,这对不发达地区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从这一角度讲,西部地
区要求受益者补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从长远来看,西部的生态建设不仅
将改善气候,保证水资源供应,提高国家自然资源存量,而且还将保障国
家生态安全,减少整个国家的环境灾害。这些都是无法由西部地区单独受
用的巨大利益。因此,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2.生态补偿的原则与方法
区域生态补偿一般应遵循受益者补偿、公平合理等原则。按照“谁受
益、谁补偿”的原则,生态补偿的主体应包括国家、社会和西部地区自身,
其中国家补偿是指中央政府对西部生态建设给予的财政拨款和补贴:社会
一129—
西北土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补偿包括各种形式的捐助、资源开发利用者对生态恢复的补偿、资源输入
地对资源输出地的补偿、下游受益地区对上游地区的补偿等。
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办法,必须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一套
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办法。对于西部地区种树种草、涵养水源、预
防洪涝、提供下游清洁用水者,从中受益的下游地区应提供相应的补偿。
现在国务院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
使用方面已有所规定。按照森林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实行补偿,这不
仅对提高经营者经营的积极性是有益的,同时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应
尽快加以实施。这一制度在草地、沙地和湿地的管理中也应拟订出切实可
行的规定。例如,可由国家向东部资源利用者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者征
收生态补偿税,并将这些收入用于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后的生
态恢复上。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先易后难,探索多种量化标准与方法.比如
可在收取水、电费及出售能源矿物产品时,每单位产品(立方米、千瓦时、
吨)按一定比例提取减灾防灾与环境保护专项费用。西气东输工程,天然
气的开发和输送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和破坏,就可从气费中附加
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输出地区的生态环境补偿。
总之,只有尽快确定西部地区获得补偿的权利,才能长久地、从根本
上遏制环境恶变的趋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近十年来,国家确定
了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种关系尚
未深入到减灾防灾上来,且规模小不稳定。生态补偿政策就是要将东部发
达地区的生态补偿义务固定化、制度化,使西部生态与减灾建设有一个确
定的长期资金来源。
6.4.5有效控制环境灾害西移转嫁
对于环境灾害西移转嫁的问题,我们在责怪个别经营者唯利是图和一
些地方官员急功近利的同时,也应该对西部地区要环保还是要发展的两难
抉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在情与法、长远与眼前、发展与环保之间,
探寻一条最佳途径来解决东部与西部企业之间的交叉互融,形成一个健康
的流动渠道,既振兴落后西部地区,也保障可持续发展,使引资与环保两
全其美。
一13D一
中国曲部地区灾害经许问赶研究
1.继续强化环境监管力度
完全控制污染企业西移是不现实的,但逐步控制西移企业的所造成的
污染是可以办得到的。从西部的各项条件看,最适合从东部转移过去发展
的是一二产业中的传统工业企业,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快地改变西部的落后
面貌。但这样的企业在生产中几乎不可能不排放废水废气,没有排污就没
有发展,花钱治污又会令企业背上包袱而想方设法逃避。事实上,治污并
不单是一种生产链外的额外开支,也是可以治出效益来的。如宁夏所有的
新上项目、改造项目都要经过环保部门的预审,这种从事后管理到提前介
入的改变不仅可以有效地引进优质企业,要生产先治污,生产设备与三废
治理设备同步开工建设。此举不仅能有效筛掉想钻空子的“垃圾企业”,还
减少了资源与投资的浪费。银川市的一家铁合金厂,以前是大气污染大户,
投入4000万元治污以后,每年能从废气中回收5000缱二氧化硅,增加收
入looO万元,利润400多万元。但这样的企业毕竟有限,而中国广袤的
西部地区还有很多地方投资条件比银川这样的省会城市差得远,很难吸引
民间资本。
2.灵活执行环保排放标准
我国在环保排放监控上采取统一的国家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是最低
标准,现在一些东部地区越来越意识到投资环境中生态环境的重要而纷纷
提出更高的标准,但对大多数地区来讲,还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就目前西
部地区的状况来看,能够令东部企业自动流过去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都
太少,如果我们的环保部门不把工作做细,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定条件制定
环境控制政策,可以说多数正在转移中的企业都会转不成。当然,这不是
说可以放宽对环境的保护来换取经济利益。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
生曾建议:在人口密度小、大气质量好,但内陆河流多的西北部地区,可
以容纳一些有噪音和废气污染的企业,但坚决拒绝有废水污染的企业;而
对于雨量大、人口密集的西南部地区,则只能适当转移进一些有废水排放
的企业。如果国家能制定略有差别的控制标准,使东西部形成一些落差,
企业自然就会实现健康转移,同时也便于监控。否则,你不让转,我偷着
转,可能造成的环保隐患更大(陈栋生,2001)。
一13卜
曲北土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3.强化能矿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对能矿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可以通过法律、经济、行政
手段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
影响评价是实施各种技术治理手段和环境管理手段的依据,必须严格科学
地进行。针对能矿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具有累积性和连锁性特点,必须开
展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二是加强环境
保护的执法和监督工作。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特别是能矿资源开
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开发后的生态恢复
工作的执法和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
在经济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减灾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项目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将可能引起的次生环境恶变
和灾害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四是进行体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
选择一些重点地区建立资源型开发区,使其在观念转换、体制转轨、产业
结构调整、对内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国际上成功开发经验等方面先走一
步,为整个西部地区提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方
案和模式。五是加强公众的防灾教育。树立“减灾就是效益,减灾就是保
护经济发展”的意识,充分认识不合理经济活动的致灾效应,克服在资源
开发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抗御灾害
的能力,减轻灾害的影响,提高全社会合理利用资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
识。
一132—
结话
7 结语
经济学因其研究领域之广泛、理论之深奥、方法之精巧(在各种严格的
假定条件下)而在科学研究众学科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当今世界,经济学已
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经济学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就其本质来讲,经济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提高全社会的福利,并且使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灾害作为重大负面因素,对国民经
济的增长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产生重大影响,它可以将人们
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毁于~旦,甚至吞没人们宝贵的生命。另一方面,人类
不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和由此产生的种种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也是形
成并加剧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主流经济学中对灾害问题忽视,不能不说
是当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大缺憾。
目前灾害经济研究正处于初创阶段,灾害经济问题分析的理论构架及方
法论尚未形成完整规范体系,对中国灾害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还尚未系
统开展。本论文试图对中国灾害经济的理论构架与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和梳
理,并对我国的灾害经济系统初步开展实证研究。
7.1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1.将灾害问题纳入经济学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灾害经济研究能
够弥补主流经济学的缺陷,完善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丰富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2.当代最新的经济学理论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交
换权利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统计物理学的有关理论等为灾害经济研究
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因而,应纳入灾害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体
系。
3.生产力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
人类创造无比丰富的财富和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力也变得越
一133·
西北土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来越大。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不考虑自身行为的致灾效应,
则不仅会导致人民总体福利水平下降,而且最终可能会使增长产生的负效应
超过增长带来的好处,这时的增长也将难以为继。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市场
失灵和政府失灵是产生人为灾变的两大原因。
4.现行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重大的缺陷,单纯的环境保护也并不能实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步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灾害风险,走
“灾害风险最小化”的经济发展道路。
5.中国灾害经济的形成既有复杂的自然背景,也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
景。对中国灾害经济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实际上仍是建立
在“资本高投入、资源高消耗”基础上的“生态赤字经济”,经济的发展是
以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各种灾害损失严重,未来经济发展中蕴含着巨
大的灾害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6.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加之自然的和
历史的原因,人为灾害也很严重。灾害己成为这一地区脱贫的枷锁,致富的
桎梏,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此外,也是造成邻近地区灾害的祸源。因此,
我们在运筹西部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举措之时,必须从整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
角度去考虑,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重视减灾防灾,尽量
减免人为灾害及其对自然灾害的放大作用,以谋求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
调发展。
7.2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由于灾害经济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论文只是在此方面的一个初步
探索,尚有许多问题需迸一步研究。
1.灾害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待迸一步完善。本文初步建立了灾害经济
理论构架,并论证了灾害经济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但是由于灾害经济的复杂
性与不确定性,灾害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灾害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有待深入研
究和概括:方法论体系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减灾防灾
一134.-
结话
实践。
2.灾害作为一种减值因素,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增值要素
之间的关系都需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3.本文按照灾害的三大类型(自然灾害、环境灾害、人为灾害)对中
国灾害经济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未涉及各种具体类型灾害损失的评估;
另外,在评价指标、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灾害风险评价、社会经济系统易
损性分析等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做大量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工作。
著名资源经济学家汤姆-戴尔这样说过:“人类不管是文明的还是野蛮
的,都是自然的孩子,而不是自然的主人。如果他要维持对环境的统治,他

必须使自己的行动符合某些自然规律。当他试图违背自然规律时。他总是破
坏维持他生存的自然环境,而当他的环境迅速恶化时,他的文明也就衰落。”
为了人类的共同家园,为了我们的共同未来,让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
缪,切实加强对灾害经济尤其是中国减灾防灾的经济学研究。
一135—
岳北土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叭】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l
【02】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
【04】《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
【05】世界银行, 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06】秦大河主编,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综合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07】丁一汇主编,中国西部环境变化的预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08】王绍武,董光荣主编,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09】王伟中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lO】戴星翼著,走向绿色的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1】王伟中主编,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洪银兴主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焦必方主编,环保性经济增长—2l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叭
【14】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著,人类一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I
【15】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6】马宗晋,郑功成.中国灾害研究丛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17】刘燕华、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l
【18】刘燕华,周宏春主编,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1
【19】王苏民,林而达,余之祥主编,环境演对中国西部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20】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编,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000
【21】丁一汇王守荣主编: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22】李锦、罗凉昭著:西部生态经济建设.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23】岸根卓郎著,粮食经济一未来21世纪的政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4】阿瑟·刘易斯著,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5】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6】赫尔曼·E·戴利著,诸大建,胡圣译,超越增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7】诺曼·迈尔斯著,王正平,金辉译,最终的安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28】加勒特·哈丁著.戴星翼,张真译,生活在极限之内,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9】阿瑟·刘易斯著.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0】张帆著.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l】陈佳贵主编,西北开发报告,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2】张晓等著,中国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3】王进峰等著,人地关系演进及其调控———全球变化、自然灾害、人类活动中
国典型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3】胡鞍钢等著,中国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4】张培刚著,发展经济学通论,第—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4】郝晓辉著,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35】陈文科等著,农业灾害经济学原理,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36】常云昆著,黄河断流与黄河水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7】洪大用著,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北京,首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8】何炼成,白永秀,中国西部区域市场经济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39】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著.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l
【40】陆大道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1】陈复等主编.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2000
【42】吉利斯等著,发展经济学,彭刚等译,发展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998
【43】斯蒂格里茨著,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4】丹尼森·梅多斯著,增长的极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37—
西北土学经许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45】H·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6】哈罗德·德姆塞茨,段毅才等译,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
织,北京:经济科学出版杜,1999
【47】壬伟中主编,地方可持续发展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8】严瑞珍,程淑兰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1
【49】余正荣著,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0】沈华嵩著.经济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l
【5l】张维迎著,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52】曾维华、程声通著.环境灾害学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53】马翼著,人类生存环境蓝皮书,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
【54】陈宗兴等,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5
【55】严军平著,灾害地理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56】何爱平著,灾害经济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57】马宗晋等,灾害与社会,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58】王军著,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59】严茂超著,生态经济学新论,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l
【59】陈文科等著,农业灾害经济学原理,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60】金磊、李沉编著,西部危情,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l
【6l】朱启贵著,可持续发展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62】郭强等编.灾害大百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63】邓楠主编,可持续发展:人类安全与生存,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64】孙启宏,王金南,可持续消费,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l
【6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6】梁言顺著,低代价经济增长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7】申曙光著,灾害生态经济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68】于法稳编著,水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69】梅忠堂著:西部生态大扫描,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
—138—
参考文献
【70】罗祖德,徐长乐,灾害科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l】郭学德,郭彦森,席会芬著,百年大灾大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72】姚建主编,环境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3】徐嵩龄,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它的意义、方法、成果及研究建议,
《中国软科学》,1997,11
【74】郑易生等,90年代中期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 《管理世界》1999,2
【75】赵永国,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灾变特征的初步研究, 《灾害学》,1991,4
【76】何爱平,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灾害问题及其对策,《中国软科学》,2000·6
【77】吴巧生.王华,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环境因素, 《中国软科学》,2001 t 4
【78】张家诚,灾害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准周期振动初探, 《灾害学》,1989,3
【79】张显东,西方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灾害学》,1998,4
【80】李永善等,减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初探. 《灾害学》,1991,4
【8l】何爱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灾害问题与对策, 《人文杂志》,1998,6
【82】胡政等, 关于社会因素对灾害的影响, 《灾害学》,1998.1
【83】方福前,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当代经济研究》,2000,lO
【84】田翠琴,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交互作用和运行机制, 《中国软科
学》,1999.10
【85】何爱平,西部地区的灾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管理》,2002,l
【86】王克敏,范长江,生态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学动态》,1998,6
【87】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 《新华文摘》,2001,4
【88】樊胜岳.高新才,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模式与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2000,6
【89】周海林,经济增长理论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经济评论》,2001,2
【90】李爱年,关于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存在的立法问题及完善的建议。《中国软
科学》,2001,1
【91】周霞等,我国流域水资源产权特性与制度建设,始嬲论与经济管理》,200l,12
【92】达凤全,西部生态建设的战略举措——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的调查研究,
《求是》,200l,11
【93】夏光,赵毅红《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与研究》, 《管理世界》,1995,6
【94】杜学成,关于“清洁生活”的理论框架及现实意义,《生态科学》,1999,2
【95】Panayotou,T.,Gr酣一胁虎拈?豫P&D打o,,2加0厂跏枷1口6据DPvP却m鲫t ICs
Press.1993
【96】Baum01.WiJliam J.,and、№IIace E.Oates,豫e砌倒y∥砌V泐删翩州凡雎斜
2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hy Press.1988
【97】Tietenberg'T.,砌v扣D月肼阴脚』耐脚删船o“rcP Ro加所伽.3rd edition.
Hamer CoIIlns Publisher.1992
【98】MunaSinglle,Mohan锄d Clarke,car0Ijne.D蛔舯P胛w—f加,计鼬删M6拓
肪坩如硎P”t IDNDR arId WorId Bank.1995
【99】Handme“and ThompSon,P.髓彻啪fc 4盯哪所e删巧D括甜据r埘牡卿幻”.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5jIy 1997
【100】Dacy,Dougl笛c.觚d Howard Kunreulher,豫8 E删Dm沁QrⅣ口眦删D括甜阳坩
hplicnti。m F加Fe出r4l P0iicy.It∞Pre暑s,、969
【101】wced.D“r(’o删mon n·m,e.Oxford Univers时Press,1987
【102】D,w.Pearce, J.J.warfbrd. 耽删,阳幻“勘正Oxfbrd Univers}Iy Press,
1992
【103】RogerA.Amold脓cmPc们D肿脚.3rd edition,westPublishingCompany.1996
【104】WiIli锄J.BaumoI,AIalls+Blinder.^犯mg∞Ho坍如.5m edition.Harcouft Brace
Jovanovich.Inc.1991
nOsl s缸ant.s州.Exhm岱tIbk Re50wces^nd md粥伊i口z S挣帖ture:A Nash·C0urnol
4印m∞^乃豫口耽r搿坳r妇t Joumal ofPolitical Economy.s4,1079—1093.1976
—140—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l司的主要研究成果成果
[01]灾害经济学(西北大学“2ll工程”资助项目),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02]西部地区的灾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管理》,2002,1
[03】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灾害问题及其对策,《中国软科学》,2000,6
[04】对发展中国家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经济学动态》,1999,10
[05]我国西部农业灾害的特点及减灾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l,1
[06]世界农业现代化比较与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思考,《经济改革》,1999,4
[07]灾害社会经济系统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08]生产劳动新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09]发展中国家灾害经济的成因与减灾对策.《当代甄太》,2000,4
[10]西部地区的灾害经济问题与对策,《青海社会科学》,200l,l
[11]发展中国家灾害经济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灾害学》,2000,2;
【12]西方发达国家转移环境灾害的途径、原因及对策,《灾害学》,2000-3;
[13】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灾害问题及其防治对策,《西部大开发一战略、政策、论
证》,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14]西部农业灾害经济的特点成因与减灾对策,《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专辑),2000
n5]西部地区的灾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16]世界农业现代化比较与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思考,人大复印资料中心:《农
业经济》,1999.11
(注:本人的研究成果或观点已被国内一些著名的专著、期刊等参考}
用或转载。)
一141—
后诌
就在我将要完成这篇论文之际,耳边又传来凛冽的风声。
尽管我紧闭门窗,可是无孔不入的沙尘不一会几就在我的书桌
上落下了厚厚一层。窗外,遮天蔽目的黄沙漫天飞舞,晴朗的
天空已经变成了土黄色。不远处原本清晰可见的建筑物与大树
都笼罩在漫漫黄沙申⋯⋯据中央气象台报道,今年“3-20”特
大沙尘暴是近十几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频率最高的一次。
我国长江以北几乎所有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沙尘天气的
影响,席卷国土面积约14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迭113亿。
在内蒙古、甘肃的一些强沙尘暴地区,空气能见度一度为零,
堪称“伸手不见五指”。专家预测:我国沙尘暴形势严峻,近年
内,强沙尘暴仍会频频发生。研究表明,人为破坏是诱发沙尘
暴的重要原因,肆虐的沙尘暴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长期以
来,在物质财富的生产不断增加的同时,人类生存环境却面临
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频繁的自然灾害、急剧的环境恶变、动
物灭绝、触目惊心的人为灾难等等。盲目的人类行为遭到了“无
情的报复”。如何降低人类行为的致灾风险,实现社会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人对灾害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始于中国发生惊心动魄
大洪灾的1998年。几年间,发表了20余篇相关文章和一本《灾
害经济学》专著,本论文就是在前期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
和研究。如果说这些年我的初步研究尚有可取之处的话,首先
得益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点由何炼成教授倡导的“言
之有理,自圊其说”的研究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由、
平等、民主的学术氛围,得益于各位老师的帮助。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贾明德教授,在我三年的博士学习
期间,贾老师的热情指导与帮助使我获益匪浅。该论文从选题、
一142—
结构安排及撰写都得到了贾老师悉心指教,才使论文得以最终
定稿。
我要特别感谢何炼成教授,从我开始学习经济学到攻读博
士,何教授深邃的理论分析和谆谆教诲,使我感念至深,终生
受益。我还要感谢李鼎新教授、王忠民教授、白永秀教授、韦
苇教授、许崇正教授、叶祥松教授、姚慧琴教授对我的指导。
感谢冯子标教授、刘家声教授、邹东涛教授、黄少安教授对我
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指导与帮助。感谢与我共同在博士点学习的
师兄弟姐妹们,同窗之谊,令人难忘。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几百种中外文献,凡直接引
用思想、观点、数据的文献均在文中注明并列入了参考文献。
在此,我对这些专家、学者们深表谢意。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先生和女儿,他们的巨大支持
与理解是我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
何爱平
2002年4月
一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