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5032中国利用外资与民族工业的保护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利用外资与民族工业的保护
姓名:邹向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陈银娥
2001.1.1
硕士学位论丈
Ⅵ、、f ER o 11iE S【、
内容摘要
气既要利用外资、又要保护民族工业,是一个自18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被
世界理论界、实业界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鱼与熊掌”二者如
何“得兼”的问题。本文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利用外资的
现状与总结外国保护民族工业的得失的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得到了这样一个
结论:无论是利用外资,还是保护民族工业都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过”,
又不能“不及”。}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揭示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f辩证地从三方面进行了
论证:其一,在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的总体效应上,既肯定了外资对增加国内
外汇、补充国内资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充实国内市场有利的一面,又指出
了货币政策执行、资金闲置、结构调整、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被动的一面。其二,
分析了外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电子工业以及保险金融等行业将面临严峻挑战的
时局。其三,侧重就外资增量、存量及其结构调整和地区分布进行了前瞻性预

测。1
第二部分首先扼要提出了李斯特理论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倾向,简述
其贸易保护内涵。{重点介绍了经济发展阶段论,枚举了五个时期,进而将其划
分为三个阶段,并且把每个阶段的特征及其相应对策进行了描述和罗列。其次
从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发展不平衡、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制定贸易
规则的主导权和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几个问题展开了论证。)
第三部分总结了国外保护民族工业的实践活动。擞为集中地介绍了转变政
府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本国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的几种做法;从而找出
了一些异同点;在总结诸多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时,既阐述了保护不会“过时”
的道理,又反映了发达国家也重视保护的客观现实。}
第四部分提出了一些资政对策,重点从八个方面展开了思考,即加强法制、
限制收购、提高透明度、走出去、管理涉外借款、国家安全、国民健康、幼稚
工业等。在思考的同时还兼及开放四个新领域、加深开放程度和改善投资环境
三个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 中国利用外资直接投资民族工业保护
5j士学位论丈
.】j≮I FR S r}{[:SI、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oreign invest and the national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problem.
Based on the lot of material,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ondition that our country
use the foreign invest and the measures that the foreign country protect the national
industry.Then the writer think no matter absorb the foreign invest or protect the
national industry it should be suitable.
nle thesis Can be divided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shows the influence of the foreign invest on China from three
sides.At first,the thesis researches the bad and good influence of the foreign invest
on China;the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that some industries should meet,
such as automobile,insurance,monetary;at last the thesis foresees the changes that
the foreign inveSt will take.
In the second part,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content of the Lizt Theory in details
firstly.Secondly,the thesis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theory today.
In the third parts,the thesis researches how the foreign countries protect the
national industry.The writer points out the measures that the foreign countries take.
Based on these,the writer thinks we should handl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oreign invest and the national industry correctly.
In the forth part,the thesis advises how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s from eight
sides.At the same time,the thesis researches three new fields.
Key words:China absorb foreign invest direct invest
protect the national industry
⑧ 硕士学位论文
q^ol FR S T}IESI S
前言
2000年lO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
计划的建议》中指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将
吸收外资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和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为此,
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3月就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有关内容进行说明时,也指
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且强调:“要努力提
高利用外资的水平。”这些照耀着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蓝图与规划,既合
乎国情,又顺乎民意。那么,在利用外资问题上如何“扩大”?如何“提高”?
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进而又如何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
革和西部大开发”?这些直接体现质与量对立统一关系的问题都是我们必须思
考的问题。为此,笔者拟就利用外资与保护民族工业的相关问题作些研究。尤
其是对保护民族工业的相关问题,时至今同,笔者强烈地感受到把握“度”是
何等的重要!试想,如果把拆掉羊圈迎接狼群比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话,
那么羊圈中的小羊是否还要设防;如果设防是必要的话,那么何以为据:如果
世界多数国家在拆羊圈时总有一块呵护小羊的静土的话,那么中国是否也要学
习借鉴外国的办法,让本国的小羊在一定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真正呈现“羊狼
共舞”的局面;如果说呵护有多种形式与办法的话,那么,我们已知几何呢?
同理可证,利用外资也有个“度”的界定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循着上述思路,
围绕如何坚持适度原则的问题,对影响我国经济的外国直接投资、李斯特的保
护理论、外国保护民族工业的实践以及我国利用外资与保护民族工业的思考等
四个问题作些探讨。
(⑩ \.Σ:/
硕士晕垃论文
Ⅵ、、:I-k‘::{}、:-
中国利用外资与民族工业的保护
一、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从
其在我国工业产值、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中就可以凸现出来。
外商投资企业占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占总出
实际利用外资占
年度固定投资的比重
工业总产值比例(%) 口比重(%)
(%)
1994 11.26 28.69 17.08
1995 14.3l 31.5l 15.62
1996 15. 14 40.71 15. 10
1997 18.57 41.OO 14.79
1998 27.OO 45.06 13.23
1999 27.5l 44.80 14.54
2000 29.03 45.89 16.3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所占的
比重基本上呈逐渐加大的趋势。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业、服装及其他纤
维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
备制造业等。
因此,为了辩证地把握其影响,这里有必要就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
总体影响、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影响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的趋势等问题分别加以探究。
(一)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
中国从1994年以来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入国家,仅次于美国:同时
又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引资大国。利用外资不仅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
步、进出口、体制转换、产业重组等诸方面都有显著影响,而且是我国改革开
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外资的大量流入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1、外资的大量流入,既增加了我国外汇储备和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又加
硕士学位论丈
Ⅵ~‘』lR S』fieSf S
大了我国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我国一直实行适度从
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财政透支和银行贷款只控制了基础货币国内部分的投放,
没有切实控制住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国外部分。而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国外部分
大幅度投放的主要原因就是外资的大量流入。尽管中央银行为此加大了对商业
银行回收再贷款操作的力度,但由于此举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直接控
制能力,而在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直接调控手段发育滞后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
调控手段上的真空。因此,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际处于两难选择中。90年代以
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需求不足,但由于外资流入规模有增无减,
通货膨胀的潜在危险并未消除,因而在货币政策上只能对利率作出一定调整,
而对货币供应量特别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始终采取较少严格的控制。这样就大大
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国内经济的作用。
2、外资的大量流入,既弥补了我国国内资金的不足,又造成了国内资金的
大量闲置。1994年以前,我国金融机构从总体上看一直是存款少于贷款,资金
缺口由银行贷款补贴,在此情况下利用外资弥补我国资金缺口,对于稳定我国
的货币供给,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自1994年以来,我国金
融机构连续出现存差, 尽管规模巨大。但1994—1996年流入我国的外资却处
于闲置状态。同时都大量引进外资,心甘情愿让外商赚取利息和利润。出现这
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家长期对银行贷款实行严格的限额管理,导致一些企业
资金供给小于资金需求,迫使许多企业转向利用外资以弥补资金不足;再加上
国家对外资实行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国内企业引进外资既可以满足自己对资金
的需求,又能享受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这又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对外资的需求。
1998年初,中央银行将银行贷款的限额管理改为实行存贷比例管理。但只要是
对外资企业所实行的优惠政策仍然存在,国内企业对外资的需求就不会减弱,
国内资金闲置的状况短时间内就难以彻底改变。
3、外资的大量流入,虽然对提高我国的技术设备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
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总体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毫无疑问,如果没有
外资的大量进入,没有当年的合资合作,我国很难有今天的“康佳”、“海尔”、
“小天鹅”等国产名牌与进口洋货抗衡,并成为出口创汇的新生力量。当然,
士章7二;:天
、I r R。【l、h
外商投资的目的在于盈利,它们在向别国出售转让技术设备时,绝对不会把自
己真正先进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转让出去,它们所能转让的充其量只不过是二
流水平以下甚至是国际上已淘汰的设备和技术。正因为如此,尽管目前三资企
业在我国出口中的比重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很少有过硬的
技术和竞争能力强的名牌产品,也没有形成出口的主导产业。外资也不可能为
使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不顾其经济效益,特别是外商并购我国企业后,通常
是将该企业纳入自己的集团网络,然后根据集团的总体利益来决定该企业的产
品种类和产量,而不会考虑到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问题。
4、外资的大量流入,既挤占了国内市场,又加剧了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
为了引进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允许外商投资企业按一定比例在
我国国内市场销售其产品,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90年代以来,外商
投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与民族经济的市场争夺中越来越激烈,小至化妆品、洗涤
剂,大至电梯、轿车,外资企业品牌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一些行业甚
至出现了外国资本垄断或控制部分国内产业的势头。与此同时,国有资产大量
流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曾对东南沿海一些省市3万家合资企业进行评估,
发现在中外合资过程中,80%的中方企业丧失了约40%的应得效益,导致国有资
产流失近百亿元。几年前,有人在《上海改革》载文分析三资的效益时,称中
方不少企业是“披洋皮、零利润”。现在看来,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原因至少有
三个方面:一是外商采取各种手段侵吞我国国有资产,如高报投资物价款,投
资不到位或抽回“到位”资金另立帐户进行“滚动”投资,控制购销大权,转
移定价,高进低出等;二是中方非理性态度合资心切,对作价投资的国有资产
尤其是品牌、销售网等无形资产漏估、低估甚至不评估,对外商投资疏于监管
等:三是由于外商盈利分配用于再投资,而中方往往因内部机制、资金紧张等
不能与外商同步追加投资,结果造成中外双方出资比例变动甚至变成外商控股,
致使中方权益受损。
(二)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现在看来,受到跨国公司的系统化投资战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低估:
①“民族工业”:世贸组织没有“民族工业”的概念,所使用的是“国内产业”、“特定工业”、“国内生产
者”等提法。因几个新概念有语义差异,故本文使用“民族工业”.
4
I
}

f
I

⑧然勰篡轰
它会对我国幼稚工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我国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以
及保险业、金融业等敏感的领域的挑战。
首先是对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的挑战。中国的汽车工业是在80年代
中期才建立起来的幼稚工业。我国一年的产量不及某些西方国家一个跨国公司
的产量。这必然产生汽车工业整体上规模小,集中度低,效率低,呈现“散、
乱、差”的局面,并抑制全国汽车市场的成长与发展。现在我国的关税是100
%,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尚能与国外汽车厂商竞争;如果关税降到50%,与外商
也还具有抗衡能力;但如果关税降到了50%以下,中国汽车生产厂家的竞争力
那就明显处于劣势。目前,中国进口汽车关税为180%--220%。而在WTO缔约
国中,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为5%,发展中国家约为15%。中国加入WTO后,
进口关税必将大幅度降低,民族汽车工业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尤其是附加值
高的轿车工业所受的冲击最大。中国的汽车工业将还面临外国轿车大量涌入的
巨大压力。据中美F/TO协议,中国承诺至2006年将汽车的进口关税由现在的
80%一100%降至25%,汽车零部件的平均关税降至lO%,并取消汽车进口配
额。关税这一保护伞的逐渐削弱,使本身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工业将面
临严重的挑战。
其次是对电子工业的挑战。我国已经在减少并将逐步取消进口商品许可证
管理制度和各种进口数量限制产品目录清单。这对我国电子工业必将带来一定
的冲击。在我国还处于进口许可证制度管理的53大类商品中,电子产品就占到
20种,电子工业产品的比重很高。进入wTO后,我国电子工业将逐步取消进口
许可证制度。从总的趋势看,今后除了极少数幼稚工业电子产品的进口有可能
实行一些特殊审查外,对一部分取消许可证的产品将实行透明度较高的进口配
额和关税配额制度,而对多数电子产品则实行招标采购和市场竞争的进口方式。
这样一来,对我国电子工业中的电子基础行业、雷达行业、电子计算机行业、
通信导航行业、广播电视行业等五大行业都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计
算机、录像机、彩电及彩管、广播电视设备、通信设备等一些国内起步对我国
高附加价值的电子产品十分不利的另外一种现象,即进口商有可能集中进口高
利润率的电子产品,如摄录一体机、录像机、彩管集成电器、计算机等。再加
上WTO的准则的实行,我国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只能是雪上加霜。
再则是对保险业的挑战。也就是外国人要保中国人的险。1999年4月,4
家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目前已有9家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登陆,
还有上百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l'l夕l-等待。而保险也属于我国的幼稚产业:
起步晚,资金少,经验不足,服务水平低。这一领域成为中美1999年4月谈判
中的敏感领域。从已报道的情况看,我国放松了对这一领域开放的态度,准许
WTO成员国进入这一领域。虽然尚有一定限制,但对体制不善、管理不好、信
誉不够的我国保险业而言将面l临致命的竞争。就消费者而言,极有可能选择国
外公司投保,把钱放在更为放心的地方。在转轨变型时期的中国,不少百姓对
本国保险心中无底。因此,我国保险公司要与国外保险竞争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不能只靠百姓。就百姓而言,事关国家命脉,即使选择外国公司投保,也难免
心中不安。
最后是对金融业的挑战。即我国金融监管也面I临严重的挑战。首先,由于
我国金融监管水平较低、监管工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对外资银行在经营活动
中的违规行为监管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体系风险。一些外资银行向
我国境内转移低质量资产。还有的外资银行劳动资金不足或调出境外,也有的
外资银行退缴漏缴存款保证金:相当多外资计提呆帐储备不合理,有的不提,
有的提取标准不按我国规定,而按其总行规定办等等。其次,在追求高额利润
动机驱使下,外资银行将其业务重点在中间业务方面,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
与国有银行进行竞争,而对我国经济建设中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则不屑一顾,
甚至将风险转嫁给国内银行,加大我国金融业的风险。因此,民族工业的保护
已迫在眉睫了。
(三)我国加入WTO后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趋势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外资直接投资将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外资注入会增加。入世承诺中,我国开放了不少新的投资领域。这
些新领域目前外商投资比较少,因此吸引外资的潜力很大。另外,我国开放程
度的加深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都非常有利于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
第二,要对已经进入的外国直接投资作较大的调整。我国现有的外国直接
6
仑(吲j萄) 硕士学位论之
、I 3≮I o R o j[;F、I、
投资都属于“市场寻找型”投资。形成这种类型的投资的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
产品直接出口形式受到了我国高额关税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采取直接
投资的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入世后随着我国这些产业的关税及非关税保护的大
幅度降低,产品直接出IEI将可能成为许多跨国公司替代投资的选择。另一种调
整是提高现有投资的技术、设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现有产品档次,与母公
司的全球或地区生产经营网络相融合。与这种调整相伴随的是大规模的增资、
扩资投入。
第三,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结构也要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因为在我国入世
后新开放的电信、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优势
很强,港澳台中小企业难以与之相抗衡。因此,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
公司的比重会有较大的上升。另外,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实行国民待遇,
利用政策优惠的中小型港澳台投资会减少,而凭借自身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会
增多。
第四,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的基本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流入中西部的外资比重将有所上升。
总体上讲,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直接投资结构调整将会有较显著的
变化。其调整的方向:一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会相对增加,中小型投资相对
减少;二是欧美日国家的投资将相对增加,港澳台的投资将相对减少:三是服
务业的投资将相对增加,工业投资将相对减少。
二、李斯特的民族工业保护理论
(一)李斯特理论的提出及其主旨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很多都是幼稚工业,经不起先进国家廉价商品的冲击,
只有对其加以保护,才能促进它们的成熟,参加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当英国
工业化的车轮滚滚向前时,德国仍然是农业国家停留在中世纪田园生活时代。
在德国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的最大愿望就是:使德国进入工业国家的行列而与
英国分庭抗礼。于是,李斯特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出版了他一生
最重要的著作一一《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该书着重分析了德国的历史
和现实,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贸易保护的思想。
⑧ 5i士学f::j丈
1卜f}P、·、
李斯特反对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认为经济落后国家参与国际
分工和交换的目的是发展本国的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他认为,财富和财富
的生产力完全不是一回事,“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
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
财富获得补偿”。①财富就好比果实,而生产力却是果树,财富是生产力的结果,
惟有生产力才是财富有源泉。向别国购买廉价商品,虽然从表面上看要合算一
些,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德国等落后国家的生产力就不能获得发展,德国将永
远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位。而保护性关税,起初虽然会使工业品的价格
提高,但经过一定阶段,生产力提高了,商品价格和生产费用就会跌落下来,
甚至会跌N≠'I-国商品以下。因此,“保护性关税如果会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
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这就是说,为了生产力的发展,
即使暂时牺牲一些使用价值,也是值得的。
李斯特还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阐明经济发展阶段与贸易政策之间的相
互联系,作为其保护贸易理论的依据。他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时期:
①原始未开化时期;②畜牧时期;③农业时期;④农工业时期;⑤农工商业时
期。贸易政策的制定应取决于经济发展过程,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应采取不同的
政策。
同时他提出对外贸易的“三阶段政策”:
第一阶段,即经济发展水平处在第一至第三时期的国家,应对技术先进的
国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出口农副产品、进口工业品,以此为手段使自己脱离
未开化状态,在农业上求得发展,加速工业化。
第二阶段,即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四时期的国家,应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这一时期本国工业逐渐发展、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开始出现,国内市
场的有机结合开始形成,因而应采取保护政策,防止发达国家的工业冲击本国
工业,促进本国工业、运输业和对贸易的全面发展。
①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8页.
②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28页.
⑧ 硕士聿拄i釜天
Ⅵ、Ii}R o:-{I o{。
第三阶段,即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五时期的国家,待本国工业具有相当的
竞争能力,财富积累到相当高的程度时,再逐步恢复到自由贸易,通过国内外
市场的充分竞争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国内产业不断
保持优势地位。
扣住“三阶段”政策,结合欧洲有些国家的实际,李斯特认为当时的英国
处于农工商时期,法国处于这一时期的边缘,自由贸易会给他们带来利益,德
国处于农工时期,必须实行贸易保护。
概括地说,李斯特第一个创立了保护主义的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
后起工业国的需要,并对以后的国际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依据李斯特的“经
济发展阶段论”的划分标准来判断我国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尚处在第二阶段。
并非处在第三阶段(第五个发展时期)这一李斯特认为的经济的理想境地。为
此,我国在加入WTO进入冲刺阶段的今天,在利用外资和保护本国工业的关系
上二者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在某些方面不能不参考李斯特的理论而强调“保
护”二字:因为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位置。
(二)经济全球化使得民族工业的保护更显迫切
尽管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但是,国际贸易保护思潮还
是占主流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可以说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的扩张、渗
透和蔓延。全球化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使竞争达到白热化的地步,甚至是负面
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竞争的固有好处。各个国家的经济被越来越深地卷入到统一
的世界市场体系和国际互联网之中,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至相互依存关系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但是,现实与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目前,经济全
球化的发展趋势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李斯特的保护理论是否过
时,这是需要从本质上加以认识的问题。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总体上来说,应当是一个资本运
动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归根到底,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它具
有一种不断扩张的本能一一追逐剩余价值,以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这个本能
就是经济全球化最深刻的来源,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称说可以变换,具体
表现形式、表现能力和作用范围有所不同罢了。近年来,姑且称之为“经济全
9
球化,,的资本扩张。其实,到目前已有三轮。早在200多年前是第一轮的经济
全球化,资本主义建立起以欧洲为中心,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众多殖民
地和半殖民地在内的世界市场体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第二轮。资本主
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的国际化达到了更深、更广的程度。这
一时期,资本扩张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发展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垄断
资本更是一举爬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霸主的“宝座”。到了20世纪80、90年代
第三轮。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为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消除了
大量障碍。这一轮仍处在发展中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其来势之猛,能量之大,
范围之广,作用之剧烈,是前两轮所无法比拟的,它的主导力量、发展进程和
利弊得失,已经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
第二,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
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步伐
加快,受益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劣势,由于受各种条件
的束缚,从总体上已经遭受到明显的损害,在分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时需
要付出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努力。这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秋季的联合国一
次会议上深刻指出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
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饱受贫
穷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
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
化趋势的发展,北方发达国家的财富不断积累,南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继续加
剧,结果是南北差距越拉越大。在2001年1月下旬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年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许多同类每天依靠不
足两美元的生活费苦苦挣扎着,全球卫生研究预算只有不到10%用于解决影响
世界90%的人口的健康问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要比对基本人权的维护举
措强有力得多。”“如果我们不能使全球化为所有人发挥效力,那么它最终就不
会为任何人发挥作用。受益不均,以及在制定全球规则方面的失衡,是当今全
球化的特点。”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一斑。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以隶属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到1999年底,
全世界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
直接投资的90%以上,发达国家拥有全球6DP生产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
82%,而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仅分别拥有14%和18%。据联合国
贸发会议2000年10月3日公布的(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
接投资大幅增长,已由1998年的6600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8655亿美元,
增长30%,并估计2001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这些外国直接投资的3/4是在
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而发展中国家吸收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则由1998
年的38%下降到1999年的24%。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购并主要在发达国家之
间的这种大幅度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国际需
求相应减少,竞争加剧,价格下降。
第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控制着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主
导权。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金融规则不断翻新、频频出台,商品、
技术和服务贸易领域中的国际规则以及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变成了发达国
家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大门的武器。例如,从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意识到可
能将来在农业(自然条件禀赋)和许多制造业,如集成电器、飞机、汽车制造
业等方面不占据优势,对这些领域,美国极不主张自由贸易。在美国认识到自
己的优势产业今后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和知识产权后,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坚
决要求达成服务贸易协定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因为美国在银
行、保险以及围绕资本市场等一系列服务贸易领域(包括投资银行、法律、会
计、保险、评级公司)具有强大优势。同时,由于美国注重教育、科技、吸引
人才,因而在专利、工业产权、音像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美
国一定要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促成上述两个协定的签署,更不惜将谈判拖延了
7年之久。目前,发达国家还不断通过滥用反倾销、或以设限、技术壁垒、环
保壁垒等新的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其中一些国
家频频对我国滥用反倾销措施,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五,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显示的硬币式影响应予以充分估计。其有利
方面是,多元化和更有效率的资本流动,对于提高资源在全球配置的效率,促
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着积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
趋势中,国际资本流动的最大获益者首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和各
种机构投资者以及某些证券投机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到境外的某
此资金支持,也可能由于在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相对容易。但与此同
时,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但加剧了发生经济和金融动荡的危险性或危害程
度,而且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牢固而加大了引发局
部波动的可能性。这给发展中国家调控国内宏观经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
际经济和金融的动荡以及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广泛运用,都大大提高和扩
大了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范围,产生出巨大的波及效应和放大效应。一个相对重
要的国家或一个经济区域经济和金融形势不稳定,通常都会通过日益紧密的经
济联系迅速“传染”给有关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动荡已
成常态。这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经常处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活动之中。更为
严重的是,国际金融动荡及其迅速产生的波及效应使得单个国家或国际金融组
织在市场抗衡中大都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及时实施有效的抵御,以致造成往往
超出人们的预料的损害程度。所以,全球化的发展向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
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处在世界经济联系空间紧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
知识经济时代,若孤立于世界潮流之外,则一定是没有出路的,落伍的。而落
后就要挨打。一部中国近代史,已经再清楚不过地刻划了闭关锁国、自我封闭
的可叹、可悲结局。有鉴于此,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进程,它对
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上经济
全球化日益冲击着各发展中国家的的基本支柱一一民族市场,其国家主权也在
一定程度上遭受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保护民族工业的迫切性。
三、国外保护民族工业的实践
(一)国外保护民族工业的具体做法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许多国家在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贸
组织(WTO)前。各国就保护民族产业的问题各自对本国的法律和政策做了一些

t眵+j
\Σ:./
硕士举位论丈
q^q T[R o¨ff·SI、
调整。因为世贸组织的法律和规则具有强制性,这对申请加入的国家提出了转
变政府管理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本国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的紧迫课题。
一些国家的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逐步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和控制,提高
政府管理与运行水平。新加坡自1973年加入关贸总协定以来,一方面减少行政
部门,另一方面强化从行政机构中剥离出来的公共企业的职能。如新加坡电信
集团的前身是新加坡电信局,1992年4月转为国家控股公司,1993年11月成
为挂牌上市的股份公司。菲律宾政府对大部分行业实行民营化,培育了生力集
团、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等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
2、加强立法,制定有效的国内产业政策,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日本1955年“入关”后,通过立法和其他行政手段制定了发展汽车、石油化工、
机械、电子、钢铁、造船等工业的产业政策,如《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
和《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规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
时间表,政府则提供所需的资金,并且准许企业为此结成的卡特尔组织,不受
“禁止垄断法”的限制。在采用新技术方面,日本提出了“一号机引进,二号
机国产,三号机出口”的口号,并将有活力的民间企业定为新技术引进、消化
和创新的主体。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新加坡为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需
要,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外资,
使炼油、航空、金融等许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99年新
加破的服务出口达229亿美元,居世界第16位。菲律宾融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
后,服务业得到巨大发展。1999年,菲律宾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
产总值中的比例分别为20%、34.5%和45.5%。全国2900万就业人口中,
在服务一部门就业的占45%左右。
4、各国在履行世贸组织成员义务的同时,保护国内经济;在开放经济的同
时;又实行一系列限制进口措施,保护本国利益。主要有七种保护措施:
一是实行限量进口政策。印度为了防止过量进口冲击国内经济,截止到
2000年尚有2000种商品实行限量进口。目前在世贸组织136个成员国中仍有6
个国家还采取这种做法,并得到世贸组织的认可。
=是设置技术性壁垒。日本先是通过进口数量配额制和外汇配额制对外国
工业产品和外国资本采取的限制措施,后来转向设置非关税壁垒。如制定严格
的规格标准、详细的审查手续等。阿根廷规定进口商品必须出具指定的或具有
国际权威性的检验证明,方能办理进口手续。另外,还设置了动植物产品的检
疫标准、电器的技术标准、玩具的安全标准等相当苛刻的商品进口条件。1994
年9月,墨西哥政府修改了有关产品原产地的规定。1998年9月,墨西哥对来
自亚洲、东欧和南非的一些产品实行进口申报制度。
三是加强反倾销措施。墨西哥1986年实施《反对国际贸易不动产行为条
例》,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迄今,墨西哥共对40多个国家的产品征
收过288项反倾销税,以保护竞争力不强的本国行业。1995年1月,印度政府
修改了相关法律,加入了反倾销条款。印度商业部于1998年成立了反倾销管理
总局,负责受理企业提出的倾销投诉并开展调查。阿根廷则缩短反倾销调查程
序,反倾销的仲裁有效期多为2—5年。在仲裁有效期满后,还可以应起诉方要
求,对该案进行复查,复查期间仍实行的反倾销措施。
四是严格的审查批准制度。一些国家对金融保险业、军工、电力、电讯、
新闻、铁路、航空、水运、石油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
公共服务、国家和社会安全方面的特别行业或项目,实行严格的审查批准制度。
主要有批准登记制、核准登记制和审批登记制。
五是加强对国家金融市场的保护。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
市场都不是完全开放的,它们都对外资金融机构设置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如
日本政府规定外资机构不得进入受国家长期保护的产业,并不得作为辛迪加联
合融资牵头人。大多数国家不允许外资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限制外
资保险公司开办特定的险种。英、德、韩等国限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央行的贴
现市场。马来西亚通过收购、合并手段整顿本国金融行业,在全国确定10家主
导银行,以确保金融市场在开放中稳定发展。
六是加强政府采购,扶持国内企业发展。印度通过政府采购引导投资流向,
扶持特定的社会经济群体、小企业和落后地区的发展。如印度政府官员的公务
14
⑧ 硕士学位论之
、l^、rrH、r}f【、!L
用车基本上是国产的“大使”牌轿车。墨西哥政府扩大建桥筑路的计划,增加
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带动了水泥和建材高层。
七是对外资进入本国市场实行相应的限制。马来西亚政府限制外资在一些
重要领域的参股,如在电信业和银行业,外资股权限额为30%;限制市场准入,
规定参与方式,如规定必须通过联营方式才能进入。墨西哥政府只允许外国本
在金融机构中拥有少量的股本。除几个经济特区外,印度政府通过审查、批准,
外资比例限制和特定行业禁入等手段对外资实行严格管理。印度的卡车生产行
业就几乎没有外资进入。菲律宾注意循序渐进地开放本国资本市场,在金融业
方面,外资虽然可以拥有个别银行的全部股份,但外资在菲律宾整个银行业中
的投资比例不得超过60%。在零售业方面,只是有条件对对外资开放。
(二)民族工业保护的国际tE较
为了在民族工业保护的问题上寻求可资借镜的措施与办法,笔者在对美国、
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智利、印度尼西亚和波兰等国的民族工业保
护的相关措施归纳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的异同点十分明显。
1、许多国家在民族工业保护中所体现的共同点
(1)重视产业安全,采取限制措施。一个国家的经济要迅速发展,就必须
处理好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关系。由此而引发的产业安全(经济安全)是任
何国家都不会忽视也决不能忽视的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这样,而且发达国家
也是这样,世界上极少有对自己的民族工业不设防的国家,都是很重视保护的。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国内重要行业的保护从未停止过,只不过是比发展中国家
更隐蔽、更灵活、更具歧视性、更有针对性。比如法国,为了使其名牌产品更
多地占领世界市场,制订了一整套保护法国名牌产品的法律和措施。40多年前,
他们就成立了一个名牌保护委员会一一科尔贝委员会。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它从未放弃对民族工业的保护,近年来,
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如1992年欧共体就美国设立投资壁垒问题发表声明,指责
美国借国家安全之名,限制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因为,美国依据1988年通过
的贸易法案中的第5021条款制定了为国家安全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即凡是被
认为影响了美国国家安全的企业,并购活动要受到专门委员会的审查;总统有
权根据该委员会的建议,下令阻止外国投资者的并购活动。并且,美国至今仍
然在国内航空运输、水上运输、核电、水力发电等方面限制外国直接进行投资,
对纺织业等可能因受到冲击而危及经济安全的产业实行保护政策。直到1995
年底,美国联邦运输委员会才宣布完全解除外国人持有美国电信业及移动电话
业务股份的限制,但仅限于电信业,并不包括传播业。
(2)维护国家主权,力争独立自主。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推进工
业化过程中着实抓了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考虑的是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和发展
民族工业,增强独立自主能力。即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战后纷纷取得了政治上
的独立,但在经济上工业化水平却很低,很大程度上仍然附于西方发达国家,
而经济地位的软弱使得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性大打折扣。其次是保护民族
工业方面采取了诸多有效的措施,实行保护的网络化,形成以政府保护为主,
产业界和消费者积极策应的综合保护体系。韩国实现工业化具体表现是把保护
建立在积极主动和灵活多变的基础上。他们不是把韩国经济排除在国际经济之
外,而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把加快民族产业的发展、加快国内企业竞争力的
提高作为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采取三种对策:一是根据国内外经济环
境和变化趋势,及时确定需要扶持和保护的战略性产业。韩国先后把机械、电
子、汽车、钢铁、造船、化工等确定为新兴产业和成长产业。实践证明,这些
产业后来确实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产
业。二是保护市场的开放节奏。韩国自1967年加入GMA了,经过逐年开放,直
到1982年才基本实现了进口自主化。三是保护措施的应变性。这就是设立多重
“壁垒”进行保护,具有选择性。第一重是关税措施,第二重是非关税措施,
第三重是用国民的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来阻挡。
(3)高筑贸易壁垒,坚持严厉管制。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任何国家在其
经济崛起的一定阶段都曾为本国工业的保护采取了一些高而严的措施。19世纪
以来,德国和美国等国家为了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曾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
垒多种措施,对当时较发达的英国的竞争出台积极的对策。印度政策的调整,
印度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几十年来一直实行严厉的贸易管制,用高关
税、非关税这两堵墙守卫其国内工业,印度的关税结构,在世界上几乎是最高
16
谂(j㈤。)硕士学垃
\三/¨⋯¨!
j≥天
的。韩国政府根据客观需要,把经济手段,把关联调节作为主导手段,注重发
挥弹性关联的调节作用,把非关税手段作为调节的重要补充。目前仍对部分商
品的进口实行数量限制。在外资进入方面,韩国1984年专门制定过《引进外资
法》,对外国资本在韩国控股或收购股权进行限制。在国内产业发展方面,韩国
1986年出台过《工业发展法》。战后的日本特别重视对进口的管制,一向把限
制进口作为对外贸易的一个方面。限制进口的制度也是五花八门。
(4)利用“祖父条款”,保留原来措施。利用“祖父条款”这一保护伞,
保留原来的贸易限制措施,主要是那些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提出来的。尽管履
行关贸总协定的义务,实际上要求缔约方推行开放贸易的政策,但开放的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国内的经济体制提供的可能性。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很
典型的例子。印度政策的调整也表明经济全球化潮流影响之巨大。虽然匿方媒
体认为印度改革的努力已经归于失败的结论下得过早,但企图收到立竿见影的
效果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印度货币基金组织继续施加压力促使印度加快开放经
济的步伐,目的是使印度尽快具备偿还外债的能力;国内的公众则对持续上涨
的物价极为不满,认为几年之后才能享受新政策成果的许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印度的艰难处境似乎还说明,迟到的调整是要付出代价的。
2、不少国家在民族工业保护中存在一些差异
各国的实际是千差万别的。尽管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各国的民族利益,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政府干预)所制订的保护政策也不尽相同,其
效果各异。
(I)有的不善于调整本国的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调整经济发
展战略似乎在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潮流,而且一国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有的则不然。如印度政府一开始对其经济改革政策抱有乐观的情绪,但仅仅几
个月后,这种情绪就消失了。西方新闻媒体评论说,“印度的经济继续在压力下
呻吟,致使在40年严加管制贸易和商业之后实行贸易自由化的热切努力归于失
败”。促进出口的措施还未收到效果,印度卢比的贬值已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由于缺乏新的投资,新的工业计划也难也执行:外汇短缺使放松进口控制的计
划也难以落实。印度政府不得不承认,“我们是在困难的条件下开始改革的,存
在着许多捉摸不定的因素”;“只有再经过3年的时间之后,政府现行的政策才
会显出积极成果。所以我们必须有耐心”。
(2)有的难以把握对外资本交易的自由化力度与时机。首先是智利。在宏
观的经济稳定和商品市场的自由化政策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迅猛地实施了
对外资本交易的自由化,招致了激烈的资本流入,由于对保护力度不够,从而
诱发了通货膨胀和后来的债务危机。其次是印度尼西亚。由于首先实施了对外
资本交易自由化和国内的高利率,产生了资本流入和货币升值,导致出口停滞,
经济萧条。再则是波兰。虽然在宏观稳定经济方面获得成功,但是却抑制工资
增长和对企业的流动资金的情况迅速地推进了经济自由化政策,因而使内需不
振,最后不得不改变自由化路线。
(3)有的没有签双边合作协议就不能享受优惠待遇。日本根据不同国家对
日本的不同意义和作用,分别签订双边经济合作协定,使日本能够获得更大的
贸易利益,如果没有双边经济合作协定的保护,日本就会承受巨大损失。这点
特别表现在与黑西哥的贸易关系上。根据以往的日墨保税工区制度,日本可享
受零关税优惠将汽车零部件上和原材料从本国运到墨西哥,但因墨西哥财政方
面出现困难,该制度于2001年取消,这意味着日本今后要承担5%至20%的关
税。但由于美国和欧盟(EU)企业与墨西哥签订了FTA,这些企业仍然享受零
关税待遇,没有与墨西哥签订FTA的日本,在与美国和欧盟(EU)企业的竞争
力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日本政府计划于今年底与新加坡签订双边协定。
其主要内容不只是在商品贸易领域,而且还侧重信息技术和金融领域。日本希
望借助新加坡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共同主导东亚信息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民族工业保护在过去漫长历史中存在,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也
还将表现得非常充分。这是因为各国情况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也不同,尤其
是各国的资源优势不同,而形成的经济优势自然就不同了。要想保护这些优势,
形成真正的“势”,标以真正的“优”,其保护措施也就各不一样了。为此,中
国要发展,要向经济全球化靠拢,必须依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与措旆,千万不能让“恶狼”咬死了“善良的小羊”。
(三)外国的经验对我国保护民族工业的启示

在总结诸多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时,我们受到的启发也是多方面的:
1、民族工业保护永远不会“过时”。巴西、加拿大利用外资的历程就是这
样向我们昭示的。巴西是最早吸引外资的国家。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跨
国公司对巴西投资猛增。70年代后,有56个国家和地区在巴西投资年均递增
速度为25%。巴西用法国的资本和技术发展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和军事工业,利
用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发展了自己的钢铁工业、造船工业。巴西的汽车已向世界
上60多个国家出口,巴西的微电子工业也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在跨国公司
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带动下,出现了“巴西奇迹”:70年代其国内生产总
值增长率曾超过lO%,1979年人均GDP达1739美元,80年代初已超过2200
美元。但同时,巴西的民族工业也成了巨石下的小草,受到外来者的排挤、打
击,使巴西经济严重依赖外国的跨国公司:全国最大的10家制药公司,最大的
4家橡胶公司全由外资控制,汽车工业全部为外国人控制,34家最大的机器制
造工业有20家为外资控制,17家最大的电力公司中14家为外资控制。对此,
巴西的许多民族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已达成共识:巴西民族工业与跨国公司竞争
中,在许多方面处于劣势。跨国公司严重损害了巴西的民族经济的利益。建议
政府采取多种形式限制外国资本行动,禁止向外国公司出卖民族企业。1995年,
约300家巴西企业被外国资本收购。面对这种局势,圣保罗工业联合会提倡民
族主义,率领民族资本家与工人于1996年5月在首都举行示威活动。
加拿大在二战后逐步对外资开放。受地缘因素等影响,美国资本大量涌入
加拿大,形成以美国资本为主导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格局。1951一一1989年加
拿大吸收美国直接投资年均递增7.8%。截至1998年底,加拿大吸收美国直
接投资668.56亿美元,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7.9%。其中,在石油业美
资占16.3%,制造业占48.4%,贸易业占5.9%,金融业占18.9%,其他
行业10.5%,加拿大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以美国为主的格局,导致经济在一定
程度上受美国跨国公司的控制:1970年,300家美国公司在制造业中占52%,
在国内的固定资产形成中占34%,就业人数达55万人。加拿大主要经济部门
中占统治的都是美国大公司的子公司,形成所谓的“分厂经济”。1970年,300
家美国公司在加拿大化学工业产出中占85%,电机工业占82%,仪器工业占
⑧ 硕士辛。二;二‘
叭、::.<、.、
90,非电气工业占80%,橡胶工业占93%,运输设备占90%,汽车工业占95
%。美资对加拿大经济的高度控制给加拿大经济自我调控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此,1968年加拿大人在《外国所有权与加拿大工业的结构》这一半官方报告
中指出:因外国所有权而使加拿大付出的最严重代价是(外国)法律与政策侵
A.Y=!Jn拿大,加拿大推动经济生活的主要部分一一经济控制权,并对该国的经
济生存能力表示了高度的重视和深切的不安。
2、发达国家也卷入了保护主义的浪潮。1967年,一位法国学者出版《美
国的挑战》一书,全书强烈表达了保护法国民族经济的愿望。指出:美国的挑
战已不同于过去军事上的侵略,而是凭借在欧洲的美国跨国公司充裕的资本、
卓越的科技和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才,对欧洲进行了广泛经济侵略。针对80
年代外国资本收购美国企业的狂潮,美国也开始对经济自主权问题表示强烈的
关注。对此,有的美国学者说:“当我们迈向90年代时,经济民主主义已经扎
了根。”近年来,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频频发威,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日本,或
西欧国家,以至一度援助过的台湾都存在贸易摩擦,且接二连三,动则就使用
“301”条款或实施“经济制裁”相威胁,其民族主义性早已是路人皆知。从美
国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以及1988年《综合贸易与
竞争力法》中的一些内容可以被看作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和局部的胜利,但它
们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贸易政策的总的趋向。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
显的今天,美国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地位,美国贸易保
护主义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原始的功能,它更多地与自由贸易措施
一起,成为促使对方开放市场,而采取威逼、利诱交替使用的武器。
3、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做法值得参考。1992年韩国出口汽车45.6万辆,
进口仅1811辆,而当时韩国汽车的关税只有15%,1995年降到5%。发展中
国家对韩国的成就都很羡慕,但韩国汽车的发展是有其自身的国际和国内特殊
环境的。7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取消了日本对美出口的一些优惠条
件,日本只好将部门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单位转移到韩国,由韩国进口日本零部
件上,组装成整车,再向美国出口,这为韩国的汽车发展提供了基础。还有一
个重要的因素,韩国长期对日本汽车实行进口限制,这种做法显然是违反关贸
20
⑧ 硕士章位论文
Ⅵ、Sl E K、f[{l o!。
总协定的规则的,如果日本诉诸争端解决解决机制,韩国必输无疑。但历史上
日本长期占领韩国,对韩国有一种负疚感,默认了韩国的这一作法,这样韩国
就避免了日本汽车进口的冲击,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从国内环境看,韩国为本
国汽车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政策条件。本国国民爱用国货,也是韩国汽车发
展起来的原因。显然其他国家并不具备韩国这些条件,特别是当时的国际环境。
但韩国的经验无法照搬并不是说韩国发展汽车的经验毫无借鉴之处,这至少证
明后来居上是可能的。同时在汽车产业方面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经验。第一,
韩国政府为达到汽车产业规模经济而采取的有力的干预政策。韩国政府只允许
大字、起亚、现代三家集团生产汽车,在金融、税收、价格、投资等方面,给
予重点倾斜,通过强制性的重组,使大企业进一步壮大,小企业无法生存,在
国内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空间。第二,韩国在汽车发展的起步阶段,
不可避免地走了一段“购进散件,组装整车”(即CKD)的道路,但很快通过引
进技术,消化吸收,开始独立自主地开发韩国轿车,并且获得了成功。
由此可见,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各国都高度重视本国民族工业的保护,民族主义日渐抬头。民族工业保护并不
“过时”。
四、我国利用外资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对策思考和探索
总结以上各国利用外资和保护民族工业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似乎可以提取
一些好的“公因素”为我所用。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所强调的那样:“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
要求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
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
(一)利用外资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对策思考
1、制定和颁布外资法,明确规定对外资的附加和限制条件。无论是发展
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过程中,为保护本国利益,摆脱外
国投资者对东道国在战略产业上的控制,对外商投资规定了一些附加和限制条
件,各国普遍的作法是给外国投资者划定投资范围,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某些
5i兰圣位;含之
5、。一t■:‘1,,。:、
领域。
发展中国家制定投资范围的主要作法,一是确定外资投资领域,将外商投
资划分三类:一类属于不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二类属于限制外商投资的领域,
三类是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是仅规定禁止和限制的投资领域。如墨西哥政府
1973年颁布的《鼓励向墨西哥投资和管理外国投资法》规定只能由政府经营、
只能由墨西哥人或附有不准外国人参加条款的墨西哥公司经营和外国资本可按
一定比例投资的事业或企业。《印度尼西亚外国投资法》(1970年追补)规定了
禁止外商投资的9项领域和限制外商投资的42项领域。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
注重于限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某些领域。如日本1949
年和1950年分别制定《外汇法》和Ot-资法》:明确规定外资进入的认可和不
认可标准。美国的涉及投资法也在限制和禁止外国直接投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
规定。
2、严格控制外资收购本国企业。近几十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出现了一
个重要变化,即直接投资用于新建企业的比重减少,购买和兼并原有企业的比
重急剧上升。为限制外资收购本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各国从本国实际出发,采
取了各种控制政策。主要有5种:
(1)严格审批。像瑞典有关法律规定,外资购买国有股和一些重点企业的
股份时,需要瑞典中央银行批准。
(2)限制购买。一般来说,涉及国防和国家安全的企业不向外国出售。比
如加拿大对一些重要企业规定购买期限,并在这一期限内制定利润上限,期限
-30,国家有权将企业收回。
(3)以控股公司方式控制国有企业。一些国家鉴于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
所占的重要地位,以建立国家控股公司的方式,防止外资收购那些关于国计民
生的国有企业。如新加坡建立了三大控股公司,这三个公司的股份100%为政
府所有,其主要职能是控制国有企业的股份。
(4)限制“创业基金”对企业的控股。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对“创业基金”
收购企业的股份都有限制,一般不允许“创业基金”对所投资的企业实行控股
或全盘收购。
(蓟\:::::/
硕士辛位论天
u、SfER 1.,¨≮【、
(5)合理确定外资控股。我国在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时,为防止本国经
济受外资的控制,对外资控股的问题均有明确的规定。按照国际惯例,外资比
例是50%,即达到企业的控股,可形成兼并和收购。为此,我国依据实际情况
确定了合理的外资控股比例。
3、提高透明度。要总结得失,抓紧清理、修订和完善有关经济法律法规,
2000年我国初步克服了弧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利用外资出现明显回升迹象。全
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2532家,比上年增长31.8%;合同外资金额626.6亿
美元,同比增长50.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07.7亿美元,比上年增0.93
%。截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64345个,合同外资金额6767.2
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已达3486.2亿美元。20年来,我国在制度建设和
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
的不稳定性仍然经常使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产生些抱怨。这说明我国利
用外资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环境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未来各国引资竞争日趋激烈
的背景下,“十五”时期应当继续解决这些问题,并作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指引下,找出差距,尽快规范市场主体及其竞争行
为与秩序、完善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
4、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我国开
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也扩大了利用外资的规模。可以说,到海外投资办企
业,实际上就是在海外利用外资。此外,从投资的方向上,我国在海外的多数
投资项目,都以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为目的,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我
国在境外开办的一些矿产开发、海洋渔业和林业开发等方面的企业,这一作用
尤为明显。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或其一部分股份,
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吸收了其中的先进技术、专有技术和新工艺,吸收了行之
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用以改造和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和工艺水平,改善企
业内部管理,缩短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了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传统产业如轻纺、家用电器等行业,国内“市场已趋于
饱和,生产能力过剩”,亟待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随着今后国民经
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还会不断地出现过剩的加工能力和技术。这就需要在大
力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通过大力拓展海外直接投资业务消化和吸收过剩的加
工能力,把部分设备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并带动我国半成品、原辅材料、
传统技术和劳务的出口。
5、国家统一管理对外借款。外债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虽然通过
借入资金可以达到增加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如果规模过大或
使用不当,也有可能使债务累积成为巨大的负担,影响一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
展,正确引导借款的主要投向,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与此
同时,结合中国的发展,也要制订一些防治大气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固体废
物污染等项具体法律规定。
6、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最终是世界各国增进国民
的物资福利。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国际分工是密切相联的,然而国际分工在使
一国的某些产业部门得到扩大的同时,会使另一些产业部门趋于萎缩。有些生
产部门,如粮食、棉花、武器等等,并非所有国家都具有比较优势。然而从战
略上来考虑,这些部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保持必要的生产规模。这是
因为,在平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得这类商品很方便,而且消费者只要支付较低
的价格。但一旦发生战争或出现了敌对状态,就会面临生存必需品供应的危险,
或者敌对方实行乘人之危的手段阻挠我国的发展。因此,对这一类产业加以保
护乃是国家安全之必需。
7、保护国民身体健康。有些商品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身的健康和安全,
如食品、医药制品等等。如果自由进口和销售,就有可能传播疾病。比如,如
果我国与欧盟自由进口牛肉制品而忽视检疫,那有可能使疯牛病、口蹄疫传入
我国,那谁还敢来中国投资呢?更谈不上利用外资了。
8、要适度保护幼稚工业。众所周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外国人来华
投资,为的是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国家对幼稚工业过份的保护,那将会减少
外资进入中国,况且国家长期对幼稚工业实施保护政策,幼稚工业就会象永远
长不大的孩子,不求进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侏儒”产业。像巴西的飞机
⑧ 硕士掌生论文
、j1\j1 R、.1强、5\
工业在保护政策下经过了几十年,仍然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因此我国对幼
稚工业的保护要适度。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领
域,一定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律以保护,同时对那些高新技术的引进予以鼓
励。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实际中,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民族工业市场政策出现了
一些新的动向,这综合反映了各国最新的做法。一是保护范围的确定以对本国
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体系完善具有关键性影响力的瓶颈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要
指向,尤其对于瓶颈产业,由于它在产业再生产关联中处于最薄弱环节且发展
不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障碍,因而受到了最严格的保护,新兴产
业的保护则以其能够保持正常成长而不因遭受外部冲击窒息为基本目标。二是
充分肯定在适度保护条件下维持适度市场竞争的必要性,贸易壁垒高度的设定
以受到保护产业的生产者在得到保护利益的同时能够充分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气
氛为准则,强调通过适度的把握以促成企业技术进步,规模扩张,并尽快形成
参与未来竞争的基础。三是基于贸易限制具有双重效果的事实、对于受保护产
业的名义关税率的制定基本上形成一个上游产品逐渐升高的梯形结构,以健全
关税征管机制和逐步取消在投资条件下给予外国的关税减免政策优惠为配合手
段,强化民族工业保护的成效。
(二)在尚未结束的“入世”谈判过程中的探索
为了入世,我国与不少世贸组织的成员国签订了协定,其中与具有特殊作
用的美国签订了近400多页的协定。在引资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上,我国作
了如下三方面的探索:
1、我们的承诺开放了四个新的投资领域。这些新的领域包括银行业、保险
业、电信业和专业服务业等。
第一,银行业。在中国入世后2年,外国银行可以与中国企业进行人民币
业务往来:在入世5年后,外国银行可以与中国居民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在
入世5年内,地域限制或顾客限制都将撤销;入世后非金融业金融公司可提供
汽车消费信贷:允许少数外国人拥有的合资公司参与基金的管理,条件与中国
公司相同,随着中国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展,外国合资公司债券公司可享受同等

\\二//
;I士章。二::走
卜:X。1:、【、
业务扩展。少数合资公司将获准包销国内证券和包销及交易以外币计算的证券
(债券和普通股);中国参加《金融服务协定》。
第二,保险业。中国入世后,外国人寿和财产保险公司可立即在全中国范
围内进行高风险项目的保险业务:在5年内逐步扩大外国保险商的业务范围,
使之包括占保险费总额85%的集体、医疗和退休金方面的保险业务;只在咨询
原则的基础上发放保险营业执照,在发牌数量上没有经济审查或资格限制:允
许外商拥有50%的所有权,取消对外国人寿保险公司合资企业的繁琐要求,并
逐步取消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外国人寿保险商可选择合伙人;在非人
寿保险方面,中国将在两年内允许外国保险商扩大业务或合资拥有51%的所有
权和建立独资附属机构;再保险业务经同意即可完全开放(100%,没有限制)。
第三,电信业。中国入世后,中国将逐步取消所有的传呼和增值服务的地
域限制,5年内取消流动电话的限制,6年取消对国内电话线路的限制;约占中
国国内电信往来75%的北京、上海和广卅f的主要电信服务通道,将立即对所有
电信服务商开放;允许所有电信服务领域中外国投资股份可达到4970,增值服
务两年后,传呼服务3年后,外商拥有的股份可达50%:参加WTO的《基础电
信协议》。
同时,视听和旅游业。中国入世后,中国将允许外国公司分销录像机,录
音机和照相机,并允许外商在录像机和录音机的分销合资企业中占49%的股权;
同意入世后进口40部电影,并在3年内逐步增加至50部,其中20部利益分享:
在3年内允许有能力建造100%独资酒店的经营者不受限制地进入中国市场,并
在入世后准许它们拥有多数股权。
第四,在专业服务方面,中国也作出承诺:允许外国专业人员根据高度透
明的程序进入中国的法律、会计、税收、管理咨询、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医
疗和与电脑有关的服务市场。
在这四个领域中,目前我国禁止外国直接投资的介入,或对其业务范围和
经营地域有严格限制。我国新开放的领域,实际上也是全球范围内投资和贸易
自由化的重点领域。这几个新开放的行业均属于服务业,前后关联及对整个经
济影响比较广泛,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进入这些行
kt■fl,▲■l
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投资规模并不需要很大,但是,其控制力却非常广泛。
2、我们的承诺加深了对外开放的程度。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t
第一,完全的贸易和分销权的授予将大大加深我国市场开放的程度。长期
以来,我国对三资企业的贸易权(进出口权)和分销权(批发、零售、维修、
运输等)进行比较严格的限制:不允许外国公司在我国境内分销在海外制造的
产品,或拥有或管理分销网络、批发市场或货仓等:产品的内销比例也有限制:
还通过发放商业许可证的方式限制外国公司进行市场推销、售后服务、维修和
顾客支援活动等。这些措施有力地缓减外国商品和服务对我国市场的冲击。
去年十月,我国已就“三资企业法”的有关条款作了必要的修改。入世后,
给予外国公司完全的分销权和贸易权,一方面,会直接吸引来更多的外国直接
投资;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上,跨国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会大大提高,从而
对国内企业形成更大的冲击。
第二,在视听产品的分销和旅游业的经营中,将允许外资更多的介入。
第三。汽车、电子和化学工业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减让承诺将促使现有的外
资投资项目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活动。其中,汽车和化学工业属于我国的技术、
资本或资本技术的双密集型行业,投资额较大。这两个产业的关税和非关税水
平比较高,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的内部市场,属于“市场
寻找”型投资。因此,随着我国关税和非关税水平的降低,国内市场的不断开
放,现在的这些投资将要作出较大的结构调整,如需要在贸易进入,还是投资
进入战略之间作出重新权衡等。
第四,信息技术产品上的关税减让,也非常有利于外资的进入。在我们的
承诺中,我们答应参加《信息技术产品协定(ITA)》。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主
要樗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参加《信息技术产品协定》意味着我国IT产业的关税
水平将降到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不仅仅把我国看成是一个
低成本的出口生产地,而且更看成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市场,并开始大举进入
我国信息技术产品市场。加入ITA后,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障碍将会进一步降
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也会更多。
3、我们的承诺将进一步改善跨国公司及其直接投资在我国的经营环境。在
“入世”承诺中,我们公开声明要加入《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定(TRIMS)》和
《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这两个协定将大大改善外国投资者在我国
的经营环境。
《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是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之一。它要求任
一成员方不得实施与1994年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国民待遇原则(第3
条)和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11条)不相符的任何投资措施。在最后达成的协
议中正式列明的不得采取的投资措施有:当地采购或国产化率要求;将企业的
进口与出口挂钩;一般限制性企业进口;将进口用汇量与该企业的出口创汇量
相联系;限制企业的出口或出口销售。我国作出加入TRIMS的承诺,将会进一
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
《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是wTO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该协议
的存在保护了投资企业技术优势的正常发挥,强化了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为
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展创造了一个更加有保障的外部环境。在高新技术产业中,
是否存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影响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承诺加入
此协议将有利于我国在技术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中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者。
、乏h一
,f
半丁●一生:一H一陆耋|


‘ ●
⑧ 硕士学位论丈
q、E r L R S I?{!、l。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
(2)芽:髓:《关于国民经济和社璧踢£展第十个五年凇n纲曛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01年3月
(3)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皈
(4)王洛林:(2000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一一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 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8月
(5)李京文:《中国社会前景》,团结出版社2000年12月
(6)张向晨:《发展中国家与wr0的政治经济关系》,世界贸易出版社2000年6月
(7)张海涛、吴越涛:《夕卜资能否吞并中国》,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8月
(8)王东京、张宝江、杨明宜:,《与官方淡西方经济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7

((91)0国)王家春绕涛汁局:《《中融国入统世汁界年经鉴济》,的中新国起统点计》出,版㈣社11929090年0年皈6、月2000年版
(1 1)弛鼬:《氽Il碉论与中国仓lk改革》,j晾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2)郑志海、薛荣久:《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
年8月
(13)石磊:《中国产埘盔撇因与转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14)陆南泉、姜长斌:《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5月
(15)李永恒、支U军:O'ro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则面经济出舾料生2000年4月16)}鹾新文:《二板前-场:鼢自q摇篮》,中国经济h濒$土2000年8月:
(17)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E睨》,东北财经大学出席}}土2001年1月
(18)陈治东:全国律考指定用书《国际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
(19)王贵国:《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第3卷2000年8月
(20)5{季松:(21世竣魁会的新趋势.知谚{{空济》,j崂涮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3
(⑩
\::::/
5i士学位论丈

(21)陈永全、萧崴:《国外专家谈中国经济问题》,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7月
(22)龙永图:《中国加入1】rr0和参与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2000年第l 1期(23)范卫清:僦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及对策》,《经济评论》,2000年第5

(24)宋泓、柴瑜:《关于承诺的实施》,《国际贸易》,2000年第3期
(25)刘国光:《:21型幼的中国经济增长》,《开敬H4代》,2001年第2期
(26)张润琴:认世对中国汽车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3期
(27)卫新江、张建红、张书汉:《我国的投资环境与利用外资政策:基于提高企业
竞争力的分析》,2001年第3期
(28)邓福光:《入世对我国引进外资的影响及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1

(29)仲瞵心:《力匝入世贸币睡E御耻璺佳备》,《参蝴息》,2001年4月1日
(30)赵瑾璐、张晓霞:《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还是乐园》,《商业文化》,
2001年第l期

I

’ {
◎ 硕士学位论文
、I^S【ER S rl{I-SI S
后记
如果古人的“卒章显其志”是指文章结束时表现主题的话,那
么,在此我认为“卒章莫忘师”。
诚然,“三年磨一文”是要多种“营养”的。但我首先要感谢我
的导师陈银娥博士:因为本文是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写就的。无论构
思取材,还是定稿修改,都凝聚了她的教诲。
同时,我要感谢经济学院的曹阳教授、张绍焱教授、刘小怡教
授、李庆华副教授、梅德平副教授、李振方副教授及凡是给我授过
课的老师的孜孜不倦培育:因为本文也融进了他们平日所浇灌的心
血。
我还要感谢院办公室的邹祖健老师、严世英老师、望作定老师、
许昭华老师、王仁志老师和校研究生处的詹一虹老师、汪昌海老师、
刘为钦老师等诸位老师的关怀与培养。临近毕业,我要向热情帮助
过我的所有同窗好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文尽管经过多次改动,tl己仍嫌不够。不妥之处多请老师们
指正。
邹向俊
200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