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122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假说与经验检验

分类号
U D C
密级
编号
浙江大学
搏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假说与经验检验
姓名: 王堂达
工作完成日期: 2QQ§笙!Q目!目
提交报告日期: 2QQ§生!Q目!Q旦
浙江大学(浙江)
2005年12月
内容提要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斯密、李嘉图、奥林、约翰·穆勒等古典和新古
典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不仅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贸易的静态利益,而且还包
含有丰富的关于贸易动态利益(亦即发展利益)的思想。无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
理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基于对生产条件亦即供给条件分析基础之
上提出来的,并未考虑需求条件。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种商品能否给其生产者
带来额外收益,不仅取决于这种商品的生产条件,即供给条件,而且还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其消费条件,即需求状况。约翰.穆勒和马歇尔正是在引入需求因素
的前提下对李嘉图贸易理论进行扩展,由此而形成一个新的贸易分析模式,即相
互需求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在研究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上取得重大
突破,经济学在贸易和增长两个领域都获得长足进展,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
长理论,它们认为贸易导致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规模经济导致的生产率提
高,由于干中学和知识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溢出。
本文以相互需求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从需求视角提
出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假说,认为区际贸易能促进区域间与区域内商
品与要素均衡流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传统观点并不符合区际贸易发展的
实际。在现实的区际贸易中,贸易的利益更多地被发达地区得到,不发达地区在
同发达地区的贸易中获利很少,甚至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增
长不平衡程度扩大。
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形成机理是:在区域开放和区际运输效率不断提
高的情况下,厂商生产地的选址往往取决于一种需求的外部性,即制造商总想定
位在市场最大的地区,再把其产品运输到市场容量较小的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区
域由于满足区域内和区域外市场需求的产量仅需较少的就业人数,使得这些区域
在低就业水平上达到产品市场的供求均衡,从而影响收入的增长,进而影响有效
需求的增长,造成市场在人均消费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出现供过于求,经济增长被
迫在需求制约下以需求确定产量的情况下出现均衡。我们把这种均衡叫做区际贸
易的低水平均衡。区际贸易的低水平均衡把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限制在一个狭
小的范围内,从而使其丧失了发展的权利。
从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形成机理可以看出,一个区域如果仅仅从供给方面
进行比较,根据自然资源差异和社会资源差异,如资本、劳动力、技术等来确定
自己生产何种商品有利,生产何种商品无利,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从需求方面进
行比较,看哪种商品需求量大,哪种商品需求量小,否则会获得贸易的比较利益,
却丧失了发展的绝对权利。
甘肃省的临夏与浙江省的温州都是在原有工业基础薄弱、国家投资极少的基
础上。通过个体工商户走南闯北进行原始资本积累,走以区际贸易推动区域工业
化道路的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践,温州经过市场秩序的扩展、专业化交
换组织的成长与产业积聚的良性互动,基本上实现了区域工业化。而临夏的地域
性商人群体的创新行为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并没有催生新兴产业的根植和工业
的发展。两个发展起步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区,一个能通过区际贸易的发展来实现
区域工业化而另一个则不能的原因何在?
根据上述理论假说,我们认为,在已具有制造业初步优势的条件下,制造商
总想定位在市场容量较大的温州地区,而不愿意将厂址选在市场规模狭小的临夏
地区。尽管临夏的贸易较为发达,但其主要功能是发达地区的商品在这里集散,
而本地区的产品销往发达地区的价值比例则很小。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临夏地区来
说,在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状态下,由于市场需求的不足,区际贸易还不能催生
新兴产业的根植和工业的发展。因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
内及产业之间的需求效应,是临夏破解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Trade is the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In their works,the classical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sts such as Adam Smith,David Ricardo,Bertil
Ohlin,John Stuart Mill etc.not only convincingly demonstrate static
gains from trade but also contents abundant thoughts of dynamic gains
“e.development gains).Both the Smith’S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and
the Ricardo’S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a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duction conditions viz.the supply condition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demand conditions.However,in the reality,whether a commodity can
bring its producer the extra profits,depends on not only its productive
conditions viz.supply conditions,but also its consumption conditions viz
demand conditions in a large extent.John Stuart Mill and Marshall
expend Ricardo’S theory right on the premise of introducing the demand
factors,and lead to a new trade analysis model viz.reciprocal demand
model.After 1970’S,owing to the big breakthrough of the research on th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structure,economic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es in the fields of trade and growth,and the new trade theory and
the new growth theory have been set up.These theories insist that the real
reasons why trade can induce economic growth are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vity that results from scale economy,learning by doing and
spill—over effect of the knowledge from developed regions to
less-developed regions
Based on the reciprocal demand theory,the new trade theory and the
new economy growth theor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 hypothesis of interregional trade from the view of
demand.The traditional view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that the
interregional trade can promote the equilibrium mobility of goods and
factors inter-regionally and intra·regionally and then realize balanced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y.In the real interregional trade,in contrast
with more gains of developed regions,less—developed regions get fewer
gains or even get damage to different extent,which enlarged the
imbalanced ofregional economy growth
The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S form mechanism of interregional
trade is that when the efficiency of inter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interregional opening increases,the selection of firms’production
location depends on the externality of demand,i.e.the manufacturers
always want to locate on the region which has larger market volume,and
then to transport their commodities to the less-developed region which
has smaller one.Developing regions have to come to market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on the low-level employment because the
production needs less employment that can satisfy the interregional and
intraregional demand.The growth of income or effective demand is
influenced,and the market has to be imbalanced that supply exceeds
demand on condition of extremely low-level consumption per-person.
Under the restriction on demand the economy is compelled to be
equilibrium provided that demand determines output.This is defined the
low-level equilibrium of interregional trade.Since the low—level
equilibrium of interregional trade limits the developing regions’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narrow and small scope,these regions lose the right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s form mechanism,it is far from
sufficient to consider the supply aspects,according幻differences in
natural and social resources,such as capital,labor,technology etc.to
determine what kinds of commodities to produce and what kinds not to
for a region.It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demand aspects to decide which
kinds of commodities’demand quantity is larger and which kinds’is
smaller.Otherwise the region could obtain comparative gains from trade
but actually lose the right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weak original industry basis and less amount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both Gansu Linxia city and Zhejiang Wenzhou
city are the regions which implement the original capital accumulation by
individual entrepreneurs traveling extensively and take the way of
interregional trade to realize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Through more
than 20 years’development,Wenzhou has mostly carried out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 by effective interaction on the enlargement of market
order,growth of specialize exchange organizations and industry clusters
8
But the Linxia’S regional businessman group’S innovation actions and the
form of small commodity markets haven’t made newly industry rooted
deeply and industry developed.These two regions have basically
identical origin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But why one has achieved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 b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regional trade but
the other can’t?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talked above,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manufacturers always would like to locate on Wenzhou
city with larger market volume rather than Linxia city with smaller one
Although trade in Linxia is prosperous comparatively,its main function is
that the commodities from developed regions are stapled,the proportion
of local products value that are sold to the developed regions is very
small.To Linxia,a less-developed region,in the status of low.1evel
equilibrium of interregional trade,it still can’t make newly industry
rooted and industry developed for the lack of market demand.Therefore,
Linxia should try to build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lusters and
make demand effect of inter-industry and intra-industry.This would be
the effective ways for Linxia to break through the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 of interregional trade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地域分工与区际贸易
~、地域分工
在人类发展史上,分工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色诺芬。柏拉图
在“理想国”第二卷中提出了职业的专门化对于社会福利和基本需要的满足所具
有的作用,并且他把这一现象同交换以及同对“市场和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的
需要联系起来。色诺芬把分工、专业化同大城市联系起来,因为大城市提供了对
单个商品相当太的需求,而职业的进一步分工提高了工人的技术。到十七世纪末,
经济学文献中重新出现了分工的概念,并把它同生产率增长、成本降低和国际竞
争的加剧联系起来,同时还把分工规模同城市化形成的市场扩大联系起来。配第
在《政治算术》一书中分析了纺织业分工的经济性,“譬如织布,当一个人梳清,
一个人纺纱,另一人织造,又~人拉引,再有一人整理,最后由一人将其压平包
装,这样分工生产,与只是由单独一个人笨拙地担负上述全部操作相比,其成本
比较低”。在《再论与伦敦城市增长有关的政治算术》一书中,配第指出像伦敦
这样的大城市所得到的主要好处来源于它所导致的制造业的改进和增长,“因为
在如此之大的城市中,制造业会相互影响,每一个制造业将被分成尽可能多的部
分,由此而使每一个手工业劳动者的工作变得简单和容易”。配第还提出,专业
化的好处可以通过将某一制造业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地区而实现。在这里,配第已
经暗含了地域分工的好处。
伴随着对劳动分工的研究,一些经济学家也开始注意地域分工的作用,第一
位提出地域分工概念的是经济学家托伦斯,他认为地区分工是“由于与不同的生
产增长相适应的不同的土地和气候所引致的”,由此导致了产品的地区专业化生
产。在这里,产品与它“不同的土地和气候”最相适应,把地区分工的优势用于
地区之间贸易,就像制造业分工那样,可以扩大劳动生产力,并且增进国家的财
富。陶西格把地区分工称之为地理分工,他认为这种分工的利益得自于“不同的
地区由于气候和资源的禀赋的原因而选择生产某种物品”,同时也得自于一切形
式的专业化所带回来的一般效率的增加。
在亚当·斯密之前,就有许多圣贤哲人讨论过分工问题,看到了分工在社
会经济中的作用,但第一次真正把分工置于经济学之首要地位的是亚当·斯密。
正如熊彼特在他所处的时代所说:“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
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追溯地域分工的理论起源,当属亚当·斯密这位经济
学大师。他在不朽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写到:“劳动生
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
是分工的结果”。。亚当·斯密不仅重视一般分工的研究,而且把分工扩展到空
间层面,从而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他指出:“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
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
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这既包括部门、企业间和企业内
部的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4”列宁指
出:“同一般分工直接联系的是地域的分工,即各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
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部分”。
二、区际贸易
在《经济大辞海》中,区际贸易是指“区域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影响和决
定区际贸易的主要因素有:生产性因素,即区域拥有生产要素的广度、丰度及组
合比例:区域性因素,即区域的贸易区位如何;体制性因素,即国家的经济管理
体制对贸易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区际贸易产生的综合性影响,决定着区际贸易的
发展规模。”。5:简言之,区际贸易可以看作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连接带,它既
含有国内贸易的部分,又涉及到了国际贸易的范畴;它既包括了一国国内地区间
的贸易,又触及到了异国地区闻的贸易往来。
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一国国内,特别是大国,存在生产要素禀赋
的地区间差别,这似乎是产生国内区际贸易的根本原因,然而,人们往往不能从
一般性的观察中得到充分的分析,毕竟贸易的直接原因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
产要比在另一地区便宜。换言之,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是通过货币成本与价格
上的差异而显露出来。瑞典经济学家贝蒂尔·奥林(Bertilohlin)认为区际贸易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存在相对的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上的差异,且他们之间
会相互影响各自的需求,最终由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来决定价格体系和贸易。区际
贸易的特征表现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
会经济中的作用,但第一次真正把分工置于经济学之首要地位的是亚当·斯密。
正如熊彼特在他所处的时代所说:“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
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追溯地域分工的理论起源,当属亚当·斯密这位经济
学大师。他在不朽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写到:“劳动生
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
是分工的结果”。j‘亚当·斯密不仅重视一般分工的研究,而且把分一扩展到空
间层面,从而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他指出:“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
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
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l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这既包括部门、企业间和企业内
部的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列宁指
出:“同一般分工直接联系的是地域的分工,即各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
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部分”。
二、区际贸易
在《经济大辞海》中,区际贸易是指“区域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影响和决
定区际贸易的主要因素有:生产性因素,即区域拥有生产要素的广度、丰度及组
合比例;区域性因素,即区域的贸易区位如何;体制性因素,即国家的经济管理
体制对贸易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区际贸易产生的综合性影响,决定着区际贸易的
发展规模。””。简言之,区际贸易可以看作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连接带,它既
含有国内贸易的部分,又涉及到了国际贸易的范畴;它既包括了一国国内地区问
的贸易,又触及到了异国地区间的贸易往来。
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一国国内,特别是大国,存在生产要素禀赋
的地区间差别,这似乎是产生国内区际贸易的根本原因,然而,人们往往不能从
一般性的观察中得到充分的分析,毕竟贸易的直接原因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
产要比在另一地区便宜。换言之,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是通过货币成本与价格
上的差异而显露出来。瑞典经济学家贝蒂尔·舆林(Bertil051in)认为区际贸易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存在相对的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上的差异,且他们之间
会相互影响各自的需求,最终由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来决定价格体系和贸易。区际
贸易的特征表现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
贸易的特征表现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
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
三、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从供给角度看,国内贸易尤其是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
企业实现其产品价值的最后阶段,是再生产得以维持和扩大的关键。从后进国的
角度看,国际贸易与国内区际贸易的不同在于: (1)国际贸易是参与国际的竞
争,面临的是来自先行国家的竞争压力,国际竞争优势的缺乏使后进国家可能受
到伤害而得不到补偿;而国内区际贸易是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不管谁胜谁败都是
本国企业,从国家总体上看无所谓补偿的问题。(2)对于新进入的企业而言,
由于国际贸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更高,且与先行国家同行的差距更大,开拓国内
市场比进入国际市场容易得多。(3)在国内区际贸易中,一个地区的“出口”
就是另一地区的“进口”,反之亦然。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没有必要区分“出口”
和“进口”的作用;但在国际贸易中,出口意味着本国市场的扩大和延伸,而进
口意味着本国市场的缩小。(4)大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性相对小国而言会降低,
而区际贸易的地位要相对提高。
第二节研究区际贸易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贸易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贸易是刺激经济增长的
~个重要因素,它扩大了贸易双方的消费能力,使整个世界的产量得到增加。区
际贸易作为一种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贸易形式,通过使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均
等化,提高贸易区域的实际收入,有效地使用每个区域的资源禀赋量,最终实现
区域的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认为,贸易的利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贸易的静态利益,二是贸
易的动态利益。所谓贸易的静态利益,是指贸易开展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
经济利益,它表现为资源总量不增加和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通过贸
易分工而实现的实际福利的增长。所谓贸易的动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后,对贸
易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的积极影响。贸易的静态利益偏重于通过
贸易所获得的消费方面的好处(当然,这种好处与分工后生产力的提高有关),
而贸易的动态利益则注重于开展贸易后对生产的刺激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其
他诸方面的积极影响。如果说,贸易的静态利益是直接的贸易利益,那么,贸易
的动态利益就是贸易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利益。贸易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
“互通有无”,亦不仅仅着眼于通过交换获取静态贸易利益,提高消费水平和增
进国民福利,而更多的是通过开放与贸易的发展促进信息、物质、思想的交流,
激发创新机制,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妖密、李嘉图、奥林、约翰·穆勒等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
不仅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贸易的静态利益,而且还包含有丰富的关于贸易动态利益
(亦即发展利益)的思想。无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李嘉圈的比较优势理
论,都是基于对生产条件亦即供给条件分析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并未考虑需求条
件。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一种商品能否给其生产者带来额外收益,不仅取决于这
种商品的生产条件,即供给条件,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消费条件,即需
求状况。约翰.穆勒和马歇尔正是在引入需求因素的前提下对李嘉图贸易理论进
行扩展,由此而形成一个薪的贸易分析模式,即相互需求模式。20世纪70年代
以后,由于在研究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上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学在贸易和增长两
个领域都获得长足进展,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它们认为贸易导致经
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规模经济导致的生产率提高,由于干中学和知识由发达
地区向发展中地区的溢出。
本文理论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从贸易理论的演进入手,试图把有近200年发
展历史的贸易利益理论扩展到地区层面,梳理出区际贸易利益理论的研究脉络;
其次,以相互需求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从需求的视角构
建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框架。上述理论研究不仅能进一步拓展贸易理
论研究的空间视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淡化贸易
代价分析的缺陷,从而使新贸易理论更具解释力。
二、现实意义
研究区际贸易,不仅有其理论价值,而且在不断开放的发展中大国特别具有
现实意义。
首先,是发展中大国充分利用区际贸易促进工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客观需
要。传统的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为分析单位,以国内贸易机会的完全被利用为前
提考察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此,它舍象了国内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这一重要问题。其实,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历史,大国国内区际贸易的作用
似乎比小国更加明显。根据Chenery.H研究,在大国工业化过程中,国内区际
贸易的扩张对轻工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约80%,对重工业的平均贡献率约65%,
而小国分别为60s年u 40%。。”据库兹涅茨的研究,对大国而言,如果国内区际贸
易发达,在国际贸易依存度很小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经济增长,原因是大国的国
内市场和资源条件允许其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7⋯我国学者熊贤良认为,国
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有替代和互补关系⋯1。由此可见,分析区际贸易,对于
国内区际贸易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我国而言,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国内巨
大的市场会使我国区际贸易量远远超过对外贸易量,国内区际贸易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可发挥出比对外贸易更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在国内存在大
量贸易壁垒和国内区际贸易占GDP总额较小的情况下,各地就积极发展对外贸
易,并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国际贸易偏好。““这种贸易格局使得我国作为大国经
济所拥有的全国范围内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分工和专业化等优势难以发挥。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逐年兑现WTO承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协调国内区
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区际贸易对我国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已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是发展中大国探索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途径的迫切需要。区际贸易从理
论上讲应促进区域间与区域内商品与要素的均衡流动,有助于实现区域的均衡经
济增长,但现实的区际贸易中,贸易利益更多地被发达地区得到,不发达区域在
同发达区域的贸易中获利很少,甚至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增
长不平衡程度的扩大。甘肃省的临夏与浙江省的温州都是在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国家投资极少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工商户走南闯北进行原始资本积累,走以区际
贸易推动区域工业化道路的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践,温州经过市场秩序
扩展、专业化交换组织成长与产业积聚的良性互动,基本上实现了区域工业化。
而临夏的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创新行为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并没有催生新兴产业
的根植和工业的发展。两个发展起步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区,一个能通过区际贸易
的发展来实现区域工业化而另一个则不能的原因何在?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从区
际贸易的视角深入探讨像甘肃临夏这种典型的后发展区域实现区域工业化的困
14
境及其破解途径,这对于促进后发展区域经济起飞,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项目首先从贸易理论的演进入手,把有近200年发展历史的贸易利益理
论扩展到地区层面,梳理出区际贸易利益理论的研究脉络。其次,在批判古典贸
易利益理论存在只注重供给分析而缺乏需求分析的缺陷的同时,以新贸易理论和
新增长理论为基础,以需求制约为核心概念和中心线索,构建区际贸易低水平均
衡陷阱的理论框。第三,以需求产量、就业人数、收入增长、人均消费水平、供
求均衡为主要内容和基本层面,揭示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形成机理。第四,
在上述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甘肃临夏地区为例证,对发展中区域在区际贸易过
程中处于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
的产业集群入手,探讨发展中区域扩展市场规模,形成需求效应,最终促进新型
产业根植和经济聚集,从而破解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有效途径。从研究思路看,
本项目总的逻辑思路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二、研究方法
任何理论上的创新,关键在于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区际贸易现象是复杂的经
济社会现象。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没有合理的抽象和简单的模
型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完全应用复杂数学模型来模拟区际贸易现象也不太可能,
因此,本文的理论从简单合理的抽象开始,应用概念模型和过程模型等形式。
本文主要是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通过对区际贸易现象的系统分析,构建区
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理论框架,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区际贸易过程的内在
规律。在此基础上,以甘肃临夏为案例,展开对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实证分析,
从而使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实证研究是本文的
归宿。
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现象是动态演进的累积过程,因此,理论研究不仅注重
了均衡分析,而且结合动态分析采用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章是导论。本章首先对地域分工与区际贸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比较;
其次,对研究区际贸易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最后对本文的研
究方法、结构及其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概括性说明。
第二章是区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本章的目的是试图从贸易理论演进的视角入
手,把有近200年发展历史的贸易利益理论扩展到地区层面,梳理出区际贸易理
论的研究脉络。本章在回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贸易理论并将其扩展
到区域层面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约翰.穆勒、马歇尔为代表的贸易的相互需求
理论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贸易的规模经济理论在区域层面的普适性,从而为本文
第三章论证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假说提供理论铺垫。
第三章是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假说的提出。贸易理论的演进,自开始一
直是贸易利益论一统天下,但自历史学派产生,尤其是发展经济学诞生以来,还
一直存在着另一个研究的分支~.贸易代价论,如贸易保护理论、比较利益陷阱
理论、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在区域层面探讨了贸易的代价
问题。本章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区际贸易的代价问题,而与以前贸易代价论有所
不同的是:我们运用均衡分析的方法,从需求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区际贸易低水
平均衡陷阱的理论假说,来揭示区际贸易过程的内在规律。本章主要是运用均衡
分析方法,从需求的视角论证了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形成机理,认为区际
贸易的这种低水平均衡现象把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限制在了一个狭小的范围
内。
第四章是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应用分析。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甘肃临夏发
展的实证分析来说明前面的理论假说是成立的,即通过对浙江温州模式和甘肃临
夏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认为甘肃临夏正处于区域开放与发展的低水平均衡阶
段。首先,通过对甘肃临夏贸易经济的溯源及发展历程的描述,说明临夏模式的
形成、发展与特点。其次,利用近几年的统计数字,说明制造业主要分布于温州
等沿海发达地区而未投资于临夏这种发展中区域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因为临夏的
地理位置和投资软硬环境太差,而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这里的市场规模(最终消费
品、中间投入品和科技服务市场规模)太小。因此,如何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展形
成需求效应,是像临夏这种典型的发展中区域跳出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实
现区域工业化的基本途径。这就要求I临夏这种发展中区域必须在通过着力培育有
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的途径,促进最终消费品、中间投入品和科技服务市场
规模的扩大,并以此促成新型产业的根植和经济聚集。
注释:
[1]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l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版,第285页。
[2]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版,第5、11、16、
17、267、253、347页。
[3]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l版,第1、28页。)
[4]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一卷第25页。
[5]《经济大辞海》海洋出版社1992年7月。
[6]伯特尔·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lO页。
[7]Chenery.H.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日Comparative Study.Oxford
University,1986.152—187.
[8]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76—183页。
[9]熊贤良: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及在我国的表现[J],财贸经济,
1994年12期,第38-42页。
[10]钟昌标:国内区域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1
期,第94一lOO页。
第二章区际贸易利益论
在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我们经常看到国际贸易的理论文献,而很少提供
区际贸易的专门理论。但这并不表明经济学理论就丧失了对区际贸易问题的解释
力。事实上,在经济学说史中,有关区际贸易的论述源远流长。比如,俄林于
19世纪30年代,在他的伟大著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把“地区”当作
一个比“国家”更一般的分析单位,认为国际贸易与区际贸易有共同的基础。因
此,进行区际贸易问题研究,有必要把前人关于贸易研究的相关成果整理出来,
并将其扩展到区域层面,从中汲取营养,为区际贸易低水平陷阱问题的研究提供
一个理论背景。
第一节区际贸易的绝对优势论
一、贸易、分工与绝对优势
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划时代的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性质与原因的研究》
(即《国富论》)一书中,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并且阐述了一种新
的贸易理论,即绝对优势说(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这一理论的核心
思想是:贸易是互利的,并非损人利己的;互利贸易的基础则是地区与地区(国与
国)之间生产特定商品的绝对成本差异。斯密绝对优势说的逻辑推理是:
第一,分工是国民财富得以大幅度增加的原因,而人类天生的交换偏好则是
分工产生的原因。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以制针为例,说在没有
分工的情况下,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枚针,有的甚至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
来。而在分工之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针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了几百倍,这显然是分工的结果。“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下
层人民那样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斯密
认为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他说:“由于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通过
契约、交换和买卖取得的,所以当初产生分工的也正是人类要求相互交换这个倾
向。”⋯在斯密看来,人们为了追求私利,便乐于进行这种交换;为了交换,就
要生产能交换的东西,“这就鼓励大家各自委身于一种特定业务,使他们在各自
的业务上,磨炼和发展各自的天赋资质和才能。”。’这就产生了分工。分工“把
各种才能所生产的各种不同产物,结成一个共同的资源,使各个人可以从这个资
源随意购取自己需要的别人生产的物品”。
第二,长期的分工与交换实践告诉人们,专业化劳动分工与交换能够最大限
度地增加自己的利益。“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似所费
的小,就永远不会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
制作他的鞋子,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自己的衣服,而雇佣裁缝制作。农民
不想缝衣,也不想制鞋,而宁愿雇佣那些不同的工匠去做。他们都感到,为了他
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
面,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分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
要的其他任何物品。””l裁缝和鞋匠相比,裁缝在裁制衣服方面具有特长,拥
有绝对优势;鞋匠在制作鞋子方面具有特长,拥有绝对优势。他们各自生产自己
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分工,然后用一部分产品相互交换,则能使双
方都获益,这就是绝对优势原理。
显而易见,斯密上述推理的落脚点是绝对优势原则。按照这种原则,无论家
庭与家庭之间,还是地区(国家)与地区(国家)之间,交换所信守的原则是:
同一件商品,如果自己制造比别人或别国制造所费成本高,就放弃自己制造,而
宁可购买。
二、区际贸易的绝对优势
现以一个模型对区际贸易绝对优势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假设东部和西部都生
产大米和棉花,但各自生产大米和棉花的效率不同,如表2—1所示。
表2一l 东西部的绝对优势—;X譬东部西部
大米(吨/小时) 6 1
棉花(吨/小时)4 5
表2—1表明,东部在大米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因为它每小时可生产6吨,而
西部每小时只生产1吨;西部在棉花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因为它每小时可生产5
吨,而东部只能生产4吨。所以,东部专门生产大米并用一部分向西部换取棉花,
西部则应专门生产棉花并用一部分向东部换取大米。为什么这种分工是一种最佳
选择呢?因为这样分工以后进行区际贸易,能使东西部比原来没有分工以前获得
更多的大米和棉花。如果东西部按照l:1交换大米和棉花,即1吨大米换1吨棉花,
东部用6吨大米可换取西部6吨棉花,比自己生产可多得2吨,因为自己在同样时
间只能生产4吨棉花;而西部用6吨棉花换取了东部6吨大米,这些大米如果是自
己生产的话要用64,时,在6小时西部能生产30吨棉花,比自己花出去的6吨大米
整整多出24吨。可见,,东西部在不同的商品上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实
行区际分工后通过交换可以使双方都受益。
区际分工是指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是区域内部的分工超越区域界线广泛发展的结果。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
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各地区的经济专业化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国民收
入。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各地区以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为专
业化生产领域,地区之间相互交换其专业化产品,能够使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
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亚当·斯密的分工原则建立在生产商品的成本差异基础
上,而且这种成本差异是绝对差异。一个地区之所以要输入其它地区的产品,是
因为该地区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上处于劣势,即本地区生产的成本太高,不如购买
其它地区的便宜。而一地区之所以能够向其它地区输出产品,是因为该地区在这
些产品的生产主具有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他的绝对优势理论,因此在他的理论
中,生产成本是用劳动耗费量来衡量的,成本的差异归结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而形成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基础在于各地区拥有的优势不同。亚当·斯密把这种优
势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优势,就是超乎人力范围之外的气候、土地、矿产和其
它相对固定状态的优势;另一类是获得性优势,这是指工业发展所取得的经济条
件,如资金、技术等。一个地区在生产和输出某种商品上具有自然优势或获得性
优势,也就具有成本优势。
按照亚当·斯密的思想,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有各自生产某些特定商品的
绝对优势,如果各地区都按其绝对优势去进行专业化分工,然后彼此交换,则能
促进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贸易的发展,对双方都有利。这就是区际贸易、分工的
绝对优势原理。
第二节区际贸易的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是古典经济学的杰作。后来,随着经济学的变革尤其是经济学在
19世纪未期的革命性变革,经济学家们需要在新的框架下解释这个理论,由此而
形成了对比较优势的不同解释。最主要的有两种解释,分别为古典的解释与新古
典的解释。
一、区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古典解释
绝对优势原理告诉我们,只要东西部具有各自的绝对优势,那么都按照绝
对优势进行区际分工然后交换,对双方都有利。可是现实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
步和交通运输的发达,西部原来拥有的资源优势正在丧失,极化效应使得东部拥
有各方面的优势,那是不是东西部就不能进行区际分工了呢?比较优势原理告诉
我们,在东西部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即使东部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
对优势,西部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东部专门生产优势较大
的那种商品,西部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区际交换,
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大卫·李嘉图在阐述比较优势原理时,是从个人的情况谈起的。他说:“如
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
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
而那个较差的人专fT$,J帽,岂不是对双方都有利么?””。我们由个人推及地区,
东西部也应按这种“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分工。即使
东部在各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西部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实现区际分工仍
能使各方面都获好处。
让我们仍以上节那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只不过为了符合东部在大
米和棉花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西部在大米和棉花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假
设,将其中一个数字做了改动。
、疗\毋趔\ 表2-2东西东部部的比较优势西部
大米(吨/小时) 6 1
棉花(吨/小时) 4 2
表2—2表明,东部在大米和棉花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因为它每小时可生
产6吨大米,而西部只能生产1吨;它每小F时可生产4吨棉花,而西部只能生产2
吨。但是,如果单就东部来看,它的大米生产和棉花生产相比,大米的优势更大
一些;单就西部来看,它的大米生产和棉花生产相比,棉花的劣势更小一些。也
就是说,东部具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西部具有生产棉花的比较优势。根据比
较优势原理,东部应专门从事大米生产并用部分大米换取西部的棉花,而西部则
应专门从事棉花生产并用部分棉花换取东部的大米。如果东西部大米与棉花的交
换比例为1:l,东部用6吨大米交换西部6吨棉花,比自己生产可多获2吨棉花,因
为同样时间自己只能生产4吨棉花;西部用6吨棉花交换东部6吨大米,这6吨棉花
西部要用3小时生产(因为它每小时生产2吨大米),同样时间它只能生产大米3吨
(因为它每小时生产大米1吨),现在却得到了6吨大米,多了3吨。可见,即使西部
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不利的地位,通过区机际分工与贸易,东西仍然都能
获益。李嘉图这一揭示贸易发生原因的出色论述,一个多世纪来一直为经济学家
们所交口称誉,几乎成为一切贸易理论的基石。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是指不同地区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或成本差异,各个地区应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或成本较
低)的产品。尽管一个地区(一般是落后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的成本可能
会高于另一个地区(一般是发达地区)不具有相对优势的同一产品的成本。这一
命题对后发展地区的重要启发是,后发展地区不论条件如何,不论在发展阶段或
发展水平上与先发地区相比有怎样的差距,都仍然可以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都
可以通过绝对劣势中的相对优势来发展自己,获得比较利益。
二、区际贸易比较优势的新古典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是置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允析框架之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的。经济学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抛弃了古典的劳动价值论,引入新的分析基础与
方法,由此也给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巨大挑战。贸易经济
学家们的任务是,将李嘉图理论置于新的分析框架之下,应用新的分析方法与概
念,予以重新解释。而在迄今为止所有新的经济分析框架与方法中,新古典经济
学框架最为庞大而完整,因此,贸易经济学家们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
大多都是置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下,运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概念与范
畴进行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核心是完全竞争的均衡分析。在这一体系下,经
济学家们对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重新解释,主要借助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机
会成本,另一个是生产可能性边界。1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新古典经济学最基本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
概念之一。《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解释说,机会成本“是为了获取已挑
选的具体实物中具有更高价值的选择物而放弃或损失的价值”。这一概念表述了
稀缺与选择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暗含着拒绝和挑选备择品。而萨缪尔森等人说
得更明确:在稀缺的世界上,选择一种东西就意味着放弃其他别的东西,一项决
定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的成本都
归结为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或转换曲线(transformation curve),不仅是
对机会成本概念,而且还是对资源约束、一般均衡、帕累托效率等新古典概念最
为形象而丰富的图解。在最简单的形式下,它被用来表示一个经济体在要素为一
定的约束条件下,增加一种产品产出必须放弃的另一种或其他所有产品的产出
量。
将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两个概念同时引入贸易理论中,并给予李嘉图
理论以第一个完整而简练的新古典解释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哈伯勒
(Haberler,Gottfried)。他在1933年出版的《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商业政策应用
分析》一书中对比较优势的系统分析,奠定了李嘉图理论之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
基础,时至今日,多数贸易经济学家仍然在沿用这一方法。
把机会成本引人李嘉图贸易理论中,首先涉及到对于成本概念的修改。在古
典的李嘉图理论中,成本是生产中劳动的实际耗费;但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
成本则是机会成本。而在一个只有两种商品的模型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意
一点都准确地反映了两种商品互为机会成本的关系。
在李嘉图的分析中,一国为增加葡萄酒产出而放弃的毛呢的数量是固定不变
的,按照新古典的范式,这实际上意味着以机会成本之不变为暗含条件。但是,
机会成本的鲜明特点是它的可变性,尤其是递增性。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要
增加一种商品的供给,所放弃的其他可能选择下别的商品或服务供给量将呈递增
之势。这里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即同类生产要素的所
有单位并非完全一样,或者说它们在质上完全不同;其二是要素比例的非同一性,
即在不同商品生产中,各种要素之间的比率不完全相同。由于这两个原因,将生
产甲产品的要素移出用于生产乙产品时,随着乙产品产出量增加而发生的,是甲
产品产出量以递增趋势减少。因此用放弃的甲产品量所表示的乙产品的机会成本
自然呈递增之势。此正所谓新古典经济学所强调的递增机会成本趋势
(increasing opportuni ty cost)。
基于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理论可通过以下例证来说明。东部为动员足够资源
追加生产1吨大米,必须把一部分资源从棉花生产领域转移到大米生产领域,如
果因此舍弃了0.5吨棉花生产,那么大米的机会成本就是0.5吨棉花。引入机会成
本概念以后,我们就可以放松劳动价值论的假定,其结论是:当一个地区在一种
商品的生产中相对另一个地区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地区在这种商品上便拥
有比较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根据由机会成本决定的比较优势
进行区际分工和交换,可以给各方都带来贸易利益。这个结论和比较优势原理原
来的表述是一致的,如表2—3所示。
表2—3基于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区东部单位机会成本单位机会成本
西部
。晶\\
大米(吨/d,时) 6 2/3吨棉花1 2吨棉花
棉花(吨/d,时) 4 3/2吨棉花2 1/2吨棉花
表2—3表示,东部生产1吨大米的机会成本是2/3吨棉花,而西部生产1吨大米
的机会成本是2吨棉花,显然东部在大米的生产上机会成本低,具有比较优势。
东部生产1吨棉花的机会成本是3/2吨大米,而西部生产1吨棉花的机会成本是1/2
吨大米,显然西部在棉花生产上机会成本低,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东西部各自
在机会成本低的商品上进行专业化生产,就是在比较优势大的商品上进行专业化
生产,通过交换双方都能受惠。
从本质上看,机会成本也是边际成本,即每增21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它反映了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种商品产出与另一种产出的相互转换关系。在完
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机会成本还计量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即In位一种商品所
能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三、区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几何分析
24
若用图来表示,机会成本不变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而机会成本递
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则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由此,可以按照机会成本不变或
递增的不同假定条件,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重新解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比较优势
在剔除劳动价值论之外盼李嘉图原有假定条件之上,设东部、西部两区域倾
其全部资源分别生产两种产品⋯棉花与大米,则两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
及其利得可以借助两张简单的几何图形予以说明,参见图2—1。


Y
Y1
Yo
O Xo Xl Sl大米0 Xo XI X‘ 大米
图2-I机会成本不变假定条件下的比较优势
如图A所示,东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S.Y 7。封闭经济下东部倾其全部资源,
可以生产S,量的大米,或者Y’量的棉花;如果两种产品都生产,则其生产组合须
沿其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其中S。为多种选择之一种。在s。点,其生产组合为x。
单位的大米加上Y。单位的棉花,这也代表了其国民所能达到的最大可能的消费水
平(或福利水平)。开放贸易之后,按照比较优势法则,东部将倾其全部资源生产
大米。它可以生产S,量的大米,其中Ox.量用于国内消费,X,S。量用于出口,按照
s,c-线段及其延长线所代表的区际交换比率,它可以进口OY。量的棉花。结果,东
部国民消费水平(或福利水平)可以达Nc。点,明显高出s。点所代表的水平。至于
东部的贸易伙伴西部的比较优势,则可以用图B予以说明。非常清楚,与东部不同
的是,西部的比较优势在纵坐标轴所代表的棉花的生产上,因此开放贸易之后,
它集中其全部资源用于棉花的生产,其生产点自然在s.点,但国民福利水平,则
可以达到较高的C。点。

\.

西
\、
/1 。,瞌

、、~、_1

、\
5&一

、一



.,一
















一j
显而易见,在假定机会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新古典模式下的李嘉图的比较优
势理论,与古典模式下没有大的差异。就是说,两区域都可以集中其所有要素,
生产本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国际分工。
(二)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优势理论,同样可以借助几何图形予以说明,参
见图2—2。
棉花
Y2
O
图2-2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优势
大米
图2-2只给出两区域贸易模型下一区域的贸易图。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表
明,该区域在生产大米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条直线P。P。之斜率分别代表两产品
贸易前后的交换比率(也是价格比率)。如图所示,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东部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开放贸易之前,其生产点与消费组合点同为s。;开
放贸易之后,其生产点会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横轴移动。但由于越接近横轴,
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越大,因此,它不可能像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那样实现完全
的专业化分工,即不能将其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大米,而必须同时生产两种产品。
但它仍然可以通过出口大米进口棉花,使本区域国民消费水平达到较高的C。点。
这种不完全的区际分工依然符合比较优如去则。
可见,即使在更接近现实世界的机会成本递增之假定条件下,李嘉图比较优
势理论仍然是成立的。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假定条件下一区域比较优势发挥的主
要差异在于,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一区域可以达到完全的专业化区际分工:
但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一区域不能达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它只能尽可能多
地生产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据此参与区际贸易与区际分工。
第三节区际贸易的要素禀赋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概念
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互利贸易的基础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生产特定商
品相对成本的差异,这种差异由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重新演绎。新古典经济学家
们借助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等分析手段,将比较成本差异描述为国与国之
间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但无论是李嘉图算术式的举例表述,还是新古典经济
学几何式的图形描述,都暗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区域之间在生产特定产品方面存
在差异。一些地区擅长生产某些产品,一些地区擅长生产另一些产品。然而问题
在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为什么一些地区生产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生产
另一些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换句话来说,在一个两产品模型中,为什么一个地
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x轴倾斜,另一个地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y轴倾斜呢?这个问
题的提出与探索,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理论,这便是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
理论是继比较优势理论之后贸易经济学的最大发现,构成现代贸易理论体系的重
要基石。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史学家艾利·赫克舍尔(Heckscher,Eli Filip)
首创,后经其学生、瑞典经济学家波蒂尔·俄林(Bertil Ohlin)阐发而形成的。
1919年,赫克舍尔在一篇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中,提出了
要素禀赋理论的重要论点;1933年,俄林在哈佛大学出版的名为《区际贸易与国
际贸易》的博士论文中,更加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与阐发了赫克舍尔提出的思想,
使要素禀赋理论得以成型。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区域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禀赋的差
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国要素禀赋中某些要素丰裕,另一些要素稀缺;区
际贸易中一地区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地区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
口的则应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因此也可以说,~地
区出口的是本区域供给丰裕的要素,进口的是本地区供给不足的要素。
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推论可以简单地归纳如下:区域之间同一种商品的价格
差异是导致区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有差异是因为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成
本不同,而成本差异又是因为要素价格差异引起的:两国间要素价格差异源于要
素供给量的不同,而要素供给量不同实际上意味着要素禀赋的不同。
按照俄林的推论,特定时间一个地区内部商品及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它们各
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需求与供给一边各有一对因素在发挥作用。需求一边分别
为消费者偏好与个人收入,供给一边则分别为生产要素的供给亦即要素禀赋和物
质条件。这四种决定因素共同构成一个区域所有要素和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如
果~区域某些生产要素的供给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给较大,则这些生产要素的价
格必然比较便宜,从而密集使用这些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成本也必然较低:另一
方面,供给量相对较少的其他生产要素必然相对比较昂贵,从而密集使用这些稀
缺要素的商品也相对昂贵。因此,一区域出口的应当是那些密集使用本区域较丰
裕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的则应是那些密集使用本区域较缺乏生产要素的商品。
理解要素禀赋理论,首先必须理解这种理论所引用的一些概念。其中以下概
念对于准确理解要素禀赋理论至关重要:”1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这是指一个地区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
量。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认为,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原因和经济
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之间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同,这些要素之间的
比例也不同,因此禀赋不同。区域之间在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产
出上的差异。比如,一个拥有丰富铁矿资源与煤炭资源的地区,可能只有少量的
可耕地用以种植小麦;与其相反,另一个区域拥有大量可以种植小麦的可耕地但
却缺少铁矿与煤炭资源。由此可以推断,前者的要素禀赋较适宜生产钢铁,不太
适宜种植小麦;后者则恰恰相反,适宜生产小麦而不适宜生产钢铁。显而易见,
正是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两区域生产成本和特定产品生产的差异。
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它是指在一个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
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应量较大的情形。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测算一区域
某种要素的丰裕程度:将本区域该要素总供给量与其他要素总供给量的比率与别
的区域相同两种要素总供给量比率进行比较,如果本区域比率较高,就表明本区
域是该要素丰裕的地区。
要素稀缺(factor scarce)。这是与要素丰裕相反的概念,是指一个地区某
种生产要素的供给量相对于另一地区较少。对一个地区来说,一定会有某些要素
是相对丰裕的,其他要素是相对稀缺的。我们常见的人均耕地面积、劳动/资本
比率等说法,可以反映生产要素的这种丰裕或稀缺程度。
要素比例(factor proportion)。这一概念指的是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各
种要素之间的比例。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认为,各种商品因其属性特点,生产
中所要求的要素比例不同,比如农产品生产要求较多的±地,工业品生产要求较
多的能源,纺织品生产要求较多的劳动,如此等等,使得这些产品生产中要求的
劳动与土地或劳动与资本比例有差异。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这是要素比例概念的延伸。根据产品生产
所要求的不同要素间的比例,可以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将
特定产品生产中耗费最多的要素称做该要素密集型产品。例如,生产一种产品需
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少量的资本,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通常情况下,贸易经济学家们将商品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土地(含
自然资源)密集型等三种基本类型。
二、要素禀赋与区际贸易
(一)其本假设
赫克舍尔与俄林创立的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用传统的经济学范式表述的,
主要是文字描述与逻辑推理,后来的贸易经济学家将他们首创的理论置于新古典
经济学框架之下,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发展成了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并归
纳出了一个简洁的定理,这便是赫克舍尔一俄林定理,简称H-0定理。
H-0定理的基本表述是:一地区出口的是那些比较密集地使用在本地区较为
丰裕因而便宜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那些需要在生产上密集使用本
地区相对稀缺因而昂贵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简而言之,一个劳动丰裕但资本稀
缺的地区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迸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
稀缺的地区则相反,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个定理
基于一系列假设条件,主要的假设条件包括:(1)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
完全竞争的;(2)两地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3)两地相同部门的生
产函数相同; (4)两地消费者偏好相同; (5)规模收益不变; (6)假设A地为
资本丰裕的地区,B地为劳动丰裕的地区; (7)生产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
(8)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9)不存在运输成本和其
他贸易障碍。
由以上假定可知,A、B两地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都是完全相同
的。
(二)相对价格与区际贸易
所谓相对价格,是这样一个概念:假设Px和P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XSUY的货币
价格,又称为名义价格,那么Px/Py定义为x的相对价格。它的含义是用商品Y代
替货币作为商品x的计价单位,它表示用1个单位的商品x与商品Y进行交换,所能
得到的商品Y的数量。两地相对价格之间如果存在差异,那意味着什么呢?图2-3
描述了A、B两地相对价格存在差异,其中A地x的相对价格要低于B地,那会出现
什么情况。
O
P x/Pv
X
Px,Pv
图2-3 A、B两地相对价格差异
X
在图2—3中,横轴0x表示x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x的相对价格。两地在没有
贸易往来即封闭情况下,B地均衡的相对价格为2,大于A地均衡的相对价格l。如
果两地之间开放了,商品可以自由流动了,B地的消费者会发现,从A地生产者那
里购买x商品,要比从本地生产者手里购买x便宜。因此,B地会从A地输AX。反
过来,B地的Y商品的相对价格Py/Px:I/2,要低于A地的Y商品的相对价格Py/Px=1,
A地的消费者也会发现从B地购买Y要比在本地购买便宜,所以A地也会从B地输入
Y,于是两地之间便发生了贸易。
由此可见,两地之间贸易的发生是以两地相对价格存在差异为先决条件的,
30
即地区间的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之上的。由于A地在封闭条件下X商品
的相对价格低于B地x商品的相对价格,所以A地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同样道
理,B地则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地之间的贸易方向取决
于比较优势,即每个地区输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输入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
(三)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那么两地相对价格差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由第一个问题的分析可知,它是
由两地供给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而供给差异又是由要素禀赋差异造成的,所以,
两地相对价格差异完全是由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
Y
B
A
0
B A
图2-4要素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在图2—4中,横轴0x表示x商品的数量,纵轴OY表示Y商品的数量,从’是A地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BB’是B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A、B两地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
价格由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决定。在封闭条件下,A地的均衡
点为E^,B地的均衡点为EB。因为两地的消费者偏好相同,所以图中两地的社会无
差异曲线形状相同。
通过E一点上的相对价格线P^为A地的均衡价格,通过E。点的相对价格线P。为B
地的均衡价格。不难发现P^(PB,这表明A地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地则在
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资本充裕地区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
X
劳动丰裕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开放以后,因为在B地X的相对价格高于A地,所咀A地将输出X到B地。同理,
商品Y将由B地输向A地。也就是说A地将输出x输入Y,B地则相反。x商品由A地输
入B地的后果是A地x的相对价格将上升,B地x的相对价格将下降,最终两地x的价
格趋于一致,即两地面对相同的国内均衡价格。
国内均衡价格由A、B两地的相互需求共同决定。在图2—5中A地x的过剩供给
曲线与B地x的过剩需求曲线交于E,决定了国内均衡相对价格P-。P-处于A、B两地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Px/PY

PA \ ,,A地过剩供}
Pw \量/ //\⋯糯乡
O
曲线
曲线
X的过剩供给或过剩需求
图2-5国内均衡价格的决定
开放后,相对价格发生变动,A地面对比原来更高的相对价格,生产均衡点
将由原来的E^点(如图2—4所示)向下移动到q^点,如图2—6所示。Q。与E。相比,x的
生产增加了,Y的生产减少了。由于开放后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消费均衡点
与生产均衡点分离,沿过Q.点的国内相对价格线P。上移,到与社会元差异曲线的切
点cn CA为开放后的消费均衡点。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C。0,Q.被称为A地的贸
易三角形,因为它的两条直角边0,Q一和C.0.分别表示x的输出量和Y的输入量。
对B地来说,开放后X的相对价格由原来的P。下降为P,,因此其生产均衡点由原
来的E。点(如图2—4所示)上移到Q。点,而消费均衡点为图2—6中的切点C。。这时B地
的贸易三角形为QeoeC。,其中Y的输出量为0。Q。,X的输入量为0。C。0B。
图2-6开放条件下的两地贸易
综上所述,A、B两地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供给能力的差异,
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最终结论就是:一个地方输出密集使用其丰富要
素的产品,输入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第四节区际贸易的相互需求论
无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基于对生产条
件亦即供给条件分析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并未考虑需求条件。然而在现实世界中,
一种商品能否给其生产者带来额外收益,不仅取决于这种商品的生产条件,即供
给条件,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消费条件,即需求状况。如若将需求因素
也考虑进来,就得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修正。后来的经济学家约翰.穆勒
(Miller,John Stuart)和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正是在引入需求因素的前提
下对李嘉图贸易理论进行扩展,由此而形成一个新的贸易分析模式,即相互需求
模式,或称相互需求理论(Theory of Reciprocal Demand)。这种模式同时强调
供给、需求两个方面的因素对贸易模式、贸易利益的影响。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穆勒通过把贸易国需求的相对大小引人图形进行分析,首先提出了相互需求
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从供给方面说明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
品,然后相互进行贸易,都能得到贸易利益。穆勒在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着
X
重从需求方面的分析人手,探讨贸易的实际价格的现实决定问题。穆勒的相互需
求理论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作了重要的说明和补充: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
上下限解释互惠贸易的范围;用贸易条件说明贸易利益的分配;用相互需求程度
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l、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的范围
穆勒在比较利益论的基础上,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阐述了贸易双方
获利的范围问题。现在以东部、西部两区域按比较优势原则生产和交换大米、小
麦为例,具体说明如下。假定东部、西部投入一定量的劳动生产大米和小麦的数
量如表2-4所示。
表2—4 东部、西部两区域两种产品的区域内交换比例
区域内交换比例
大米(吨) 小麦(吨)
西部10 15 lO: 15
东部10 20 lO:20
无贸易时,西部区域内15吨小麦换10吨大米,东部区域内20吨小麦换lO吨大
米; 西部大米便宜,东部小麦便宜。按比较优势原则,西部和东部的贸易格局
必然是西部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东部反之。那么,两区域以什么样的比例交
换呢?对西部来说,出口10吨大米至少要换回15吨以上的小麦,对东部来说,出
口20吨小麦至少应该换回10吨以上的大米。因此,两区域间大米和小麦的交换比
例必须为介于东、西两区域的区域内交换比例之间,才会使两区域都能从贸易中
获益。
10:20(大米和小麦的交换比例(10:15
在这一范围内,区际交换比例越接近西部区域内交换比例,东部获利越多.;
越接近东部区域内交换比例,西部获利越多。达到或超过任何一个区域内交换比
例上下限的区际交换比例都意味着一方获得全部贸易利益而另一方损失了利益,
因而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交换比例。因此,实际的交换比例只能介于两个区域内交
换比例所确定的范围之内,即比较成本确定了贸易条件的上下限。
2、贸易条件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
区际贸易能给参加区域带来利益。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区域内交换比例
之I'B-]范围(即互惠贸易范围)的大小,而双方在贸易利益分配中所占的份额的多
少,则决定于具体的贸易条件。区际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区域内的交换比例,
对本区域越不利,本区域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少。因为越接近于本区域内的交换比
例,说明本区域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越接近于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产
品量。相反,区际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对方区域的区域内交换比例,对本区域
越有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因为越接近于对方区域内交换比例,意味着离
本区域内的交换比例越远,本区域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超过分工和交换前自己生
产时的产品量越多。
3、相互需求状况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
穆勒将需求因素导人区际贸易理论之中,提出了相互需求方程式。以说明贸
易条件的确定和变动。穆勒认为,一切贸易都是商品的交换,一方出售商品便是
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便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所以供给和需求也
就是相互需求。在比较成本确定的两区域间互惠贸易的范围内,实际的贸易条件
是能使贸易双方的总出口恰好支付其总进口的那种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或两区域
间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两区域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它与两区域相互需
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这样才能使两区域贸易达到均衡。如果两区域的需求
强度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或两区域间的交换比例必自然发生变动。
贸易双方对对方产品的需求状况决定两区域现实的贸易条件。如果相互需求
不均衡,那双方就要或者调整进口需求量,或者调整交换比例以达到均衡。贸易
条件的变动必须使相互需求方程式成立。进行贸易的两种商品实际的贸易条件是
根据双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强度进行调整的,调整到双方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
恰好相互抵补时确定。按照两区域相互需求所决定的实际贸易条件是使总进口和
总出口达到处于均衡状态时的贸易条件。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强调需求因素在决定商品的区际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上
的重要作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阐述了商品区际交换比率的确定过程,为比较成
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穆勒对比较成本理论作了两点重要的补充:
(1)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补充了区际贸易为双方带来利益的范围问题。穆勒
认为,双方得利的范围在于超出双方区域内交换比率这个上下限之闻,也就是说,
对双方有利的交换比率的变动有一个客观界限,超出这个界限,区际贸易便不会
发生。在李嘉图的模式中,两区域间的交换比例不过是这一范围内的一个个别的
贸易条件,他没有说明所有的贸易条件。贸易条件的上下限还意味着,贸易利益
实际上是超过本区域内交换比例的部分,这个超出的部分是由区际分工和区际贸
易带来的比区域内生产和交换多出的产品量。
(2)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补充了贸易利益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穆勒认为,
贸易条件越接近于本区域内交换比例,其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反之,越接
近于对方区域内交换比例;其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关于相互需求强度决定贸易
条件的论点不切实际,因为它的假定前提是物物交换下供给等于需求。实际上,
出口和进口不是以物易物同时进行的,而是彼此分离的。因此,用相互需求强度
决定贸易条件存在较大缺陷。
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
马歇尔用均衡价格论来解释、描绘贸易条件的提供曲线,通过几何图解方法
来说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贸易条件,从而较为精确地描述了两区域就两
种商品进行贸易时交换比例的确定及其变化趋势,并对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作了进
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1、互惠贸易条件的范围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虽然能够解释区际交换比率的确定,但不够精确。马歇
尔用几何方法表示了穆勒的互利贸易条件,如图2-7所示。
纵坐标Y表示大米的交易量;横坐标x表示小麦的交易量,OK斜率代表西部内
交换比率;OJ斜率代表东部内交换比率。如果西部内交换比率为1吨大米交换1.5
吨小麦,东部内交换比率为1吨大米交换2吨小麦,那么两区域内的交换比率可以
用从原点引出的射线的斜率表示。OK斜率为1:15,代表西部内的交换比率:OJ
斜率为1:2,代表东部内交换比率。0K与Y轴之间区域是西部不参加贸易的区域,
OJ与x轴之间区域为东部不参加贸易的区域,而KOJ区域为互利贸易区域。
大米y
图2.7两地区互惠贸易条件的区域
小麦x
这样,互利贸易条件可以解释为:从原点引出的、通过开区间线段AB的任意点
的射线的斜率。并且,实际贸易条件越接近于A点,对西部越是不利,而对东部有
利;越接近于B点,对东部越是不利,而对西部有利。
2、提供曲线及其性质
穆勒用相互需求方程式说明贸易条件的决定,而马歇尔则用提供曲线来解释
贸易条件的决定及其变动。提供曲线(offer curve)的基本涵义是:在各种贸易条
件下,一区域为了达到最高的福利水平所愿意进行的各种进出口组合。提供曲线
既可以看成是一区域的出口供给曲线,也可视为一区域的进口需求曲线。作为出
口供给曲线,它表示在不同贸易条件下,一区域所愿意提供的出ISI产品的数量。
随着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即贸易条件的改善,一区域愿意出ISI的商品数量会
增加。作为进口需求曲线,它表示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区域对进ISI产品的需
求量。随着进口产品相对价格的降低,一区域愿意进口的商品数量会增加。从此
意义上说,提供曲线又常常被称为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 demand curve)。
提供曲线是由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以及可发生贸易的各种不同
相对价格曲线推导出来的。各区域的提供曲线凸向代表本区域具有比较优势产品
的坐标轴,表示相对价格对本区域越来越有利。用马歇尔的供求价格论解释,有
两个原因:一是出口产品边际机会成本递增;二是进ISI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对
一区域而言,一方面,随着出口的增加,必须增加出口产品产量,使边际机会成
本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用一定数量的出1=1产品必须交换更多的进口产品,该国
才能继续扩大贸易;另一方面,随着进出1:3贸易的增加,国内进口产品由于消费
数量增加而效用下降,而出口产品的消费量减少,效用相对提高,这也决定了该
国出I=1同样数量的产品必须换回更多的进口产品,才能使它继续扩大贸易。总之,
由于产品的效用和机会成本两方面原因,使一区域的提供曲线凸向代表具有比较
利益商品的坐标轴。如果将两区域的提供曲线置于同一坐标图中,两区域的提供
曲线位于两区域内商品相对价格之间,这与前述的互惠贸易的范围介于两区域内
相对价格之间是一致的。
3、以提供曲线表示的贸易条件的均衡与均衡的恢复
如果把贸易双方的提供曲线合并到~张图上,它们将相交于一点。由于两条
提供曲线在原点的斜率不同,即两区域内的均衡价格存在差异,它们总会在某处
相交,因此两区域内均衡价格不同就为贸易提供了基础。如果区际市场的贸易条
件偏离了贸易均衡点,两区域的供求力量会自动使市场恢复均衡,参见图2—8。
大米Y
R
R2
Ro
o 小麦x
图2-8东部对进口商品需求的增加引起的提供曲线的转移
所以说只有E点满足了贸易均衡的两个基本条件:(1)各区域商品的进I;3和出
口需求平衡。(2)各区域的贸易收支平衡,P。=R/P,=一OR。/0乳。
除E点外,两条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不具备这些性质,即贸易都不平衡。这
与相互需求原理的分析是一致的。
东、西两区域开始时的贸易均衡点为E,贸易条件为P。由于消费选择的改
变,东部对进口商品大米的需求相对于小麦而言大幅度增加。东部愿意提供更多
的小麦来交换大米。因此,东部的提供曲线由OA移动至OA’,东部的供求情况则
变为P点。而西部对小麦、大米的供求不变,仍处于E点,两区域间贸易将失去平
衡。这种状况导致区际市场上的小麦供大于求,大米供小于求,大米的相对价格
将会上涨,贸易条件相应地由P。往右下方移动,直至P。,两区域贸易在G点恢复均
衡。
4、提供曲线的移动
提供曲线既可看做一区域的出口供给衄线,又可视为一区域的进口需求曲
线。因此,当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时,一区域的提供曲线的位置就会移动。
从需求方面看,引起提供曲线转移的主要原因有消费偏好、收入水平、需求
构成的改变等等。例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改,以及传统
产品出现某种新的用途等等。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需求的变化会改变一区域提供
曲线的形状。从供给方面看,造成提供曲线转移的主要因素有资源总量、技术水
平和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等等。提供曲线的移动不同于同一提供曲线上贸易数量的
变动,它往往会改变一区域的贸易条件,进而对一区域的总福利水平和贸易利益
发生显著影响。
因供求变动使得提供曲线移动时,将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贸易条件效应;
二是贸易数量效应。供给情况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变动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
是区域内对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另一种是区域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需求
变动导致提供曲线移动对某个区域净福利的影响则取决于上述两者的比较。如果
贸易条件改善的有利程度大于贸易数量缩减的不利程度,一区域总的贸易情况改
善,净福利增加:反之,则一区域总的贸易情况恶化,净福利减少。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理论就均衡贸易条件所得出的结论与穆勒的相互需求原
理是一致的,即均衡贸易条件决定于进行贸易的两个区域各自对对方商品的相对
需求强度,但提供曲线的分析比穆勒的文字叙述更为精确。可以说马歇尔的提供
曲线对贸易条件的分析开创了把几何方法作为贸易理论的分析工具的先河,为西
方传统贸易理论增添了新的表达手段和研究手段。但他的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
论对提供曲线的解释不尽合理,并且也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穆勒和马歇尔探讨的是贸易条件决定问题,他们从需求方面说明,
在两区域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时,现实的交换比例是如何决定的,从而从需求
角度对比较成本理论作了补充和发展。他们的研究为贸易条件理论奠定了基础,
其理论阐述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启发意义。
三、偏好差异下的区际贸易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都假定需求是给定的,而没有探讨过各区域的需求有
什么差别,以及这种差别是怎样决定的。而事实上,各区域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是
很不同的,即在同样的价格下,各区域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会有很
大不同
造成各区域对同一商品需求不同的原因主要包括:(1)实际需求。所谓实际
需求指的是地理气候等环境的差别造成的需求不同。(2)喜爱偏好。对商品的不
同喜爱偏好主要是由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造成的。各区域消费
者喜爱偏好的差异会造成对同一商品需求不同。不过与实际需要不同,偏好随着
各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互相影响而改变的可能性比较大。随着喜爱偏好的转
移,对商品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3)收入水平。实际上,各区域对同一商品的需
求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入水平不同。对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旅游度
假、高档住宅等商品的需求,发达地区都远远高于发展中地区;而对粮食尤其是
基本谷物的需求,发展中地区则相对比较高。这种需求上的差别是由收入水平不
同造成的。
首先分析由于偏好不同而产生的贸易。为集中说明需求偏好方面的原因,假
定各区域在生产方面的能力是完全一致的,即同样的生产技术、同样的资源比例、
同样的生产规模等。各区域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假设是相同的。
在图2—9中,假设西部和东部在小麦和大米上有相同的生产能力(用同~条生
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但有不同的需求偏好。西部人喜欢大米,东部人喜欢小麦。
在双方没有贸易的情况下,西部人根据需求不得不多种水稻,甚至不惜在不适合
种水稻的土地上种水稻,生产和消费都在C。点。东部人不得不多种小麦,也可能
把本来应该种水稻的土地改种小麦,其生产和消费点在A。。东部的小麦机会成本
和相对价格(Pz)比较高,大米的相对价格低;而西部正好相反,小麦相对便宜
(P,),而大米的成本高。
两区域大米和小麦市场价格的差异产生贸易的可能。如果开放贸易的话,东
部会增加成本较低的大米生产并向西部出口以换取小麦;西部也不必人为地将早
地改种水稻,而将这些土地有效地用来多生产小麦然后跟东部换水稻。如图2~9
所示,贸易和分工的结果使两区域的生产都移向S点。
偏好不同可以成为互利贸易的一种基础。如果一区域与东部的差别在于偏好
格局方面,不在于生产能力方面,进行贸易能在区域上导致消费方面而不是生
产方面的某种专业化。
小麦
O
图2-9需求偏好不同所产生的区际贸易
开放贸易前,东、西部两区域生产点和消费点分别位于c。、A。点,小麦相对
价格分别为PINUPz。开放贸易后,按区际价格Y+,西部向东部出口(S-R)吨小麦,
换回(cz—R)吨大米;东部则进口(A。-T)吨小麦,出口(S-T)吨大米。c。RS和ST&分
别是两区域的贸易三角,在贸易平衡的情况下,(S-R)等于(m—T),(C。一R)等于
(s—T)。贸易使两区域的消费都超出了自己的生产水平,分别为c:和A2。
四、偏好相似而收入变动下的重叠需求与区际贸易
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urenstam Linder)提出的
偏好相似理论(The 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从需求面探讨了贸易发生的
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区域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区域的需求
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偏好相似理论具有下列基本假设:首先,一种产品的区域内需求是其能够出
口的前提。林德认为一种产品是否生产取决于区域内市场的有效需求,而若要出
口,还须有来自区域外市场的有效需求。当厂商决定生产什么产品时,完全要看
他所能获得利润的多少。要使生产有利可图,则先决条件是这种产品先在区域内
有市场。总之,厂商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来决定其生产方向与内
容,而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对其产品的有效需求。
其次,林德假设,一个区域的需求由其“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决定。
影响一个区域需求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
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
~个区域的“代表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会随着该区域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转向
奢侈品并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当人们收入提高,对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的
需求增加时,本区域的工业品和奢侈品生产也会增加。
再次,他还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
同,即需求的重叠部分越大。这样,一个区域生产很容易与另一区域的需求相适
应,两区域之间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也越大。
根据上面的基本假设,可推断两区域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
致的。如果两区域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区域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反之,
如果两区域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它们的需求结构也必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
欧、美的一些高收入国家收入水平比较接近,打高尔夫球是一项比较普及的运动。
但在非洲的一些低收入国家里,虽有少数富人有能力从事这种运动,但打高尔夫
球是代表性需求,这些国家的人民大量需要的可能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
两区域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区域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也就越雄厚。
若两区域的需求结构相同,则对任意一个区域的厂商来说,他会发现对其产品的
需求,除了区域内之外,还有区域外。那么厂商不断地扩大生产,改进技术,通
过贸易(出口)来扩大其产品的有效需求,获取更多的利润,就成为~种自然的选
择。结果是,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从而使该区域有能力向别的
区域出口。对于该区域出口的工业产品,只有与之收入相近的区域才会有需求。
因此,进口工业产品的主要区域也是收入较高的区域。
在图2一lO中,横轴表示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Y),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
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所需的商品档次越高,则其品质等级就越高。人均
收入水平越高,则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中的OP
线表示。
图2.10偏好相似的重叠需求模型
现在,假设A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NA地区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
D为基点、上限为F、下限为C的范围内。假设B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则其所
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在以G为基点、上限和下限分别为H和E的范围内。对于两个
地区来说,落在各自范围之外的物品不是太高档就是太不够档次,是其不能或不
愿购买的。
图2—10中,A地区的品质等级处在C和E之间的商品,B地区的品质等级处在F
和H之间的商品,均只有区内需求,没有区外需求,所以不可能成为两个地区的
贸易品。但在E和F之间的商品,在两个地区都有需求,即存在所谓的重叠需求。
这种重叠需求是两个地区开展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越大,表明两个地区收入水
平和消费结构越接近,那么地区之间的贸易基础也就越雄厚。如果两个地区的国
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
现,贸易也会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由于初级产品的贸易是由自然禀赋的差异引起的,所以初级产品的需求与收
入水平关系不大。也就是说,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在收入水平相差很大的地区之
间进行。而工业产品的品质差异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一个地区的收入水平有很
大的关系,所以只有收入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其消费结构才会相同或相近,
其重叠需求才会很大,成为两个地区之间贸易的基础。因此,工业产品的贸易主
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地区之间。也就是说,高梯度地区与低梯度地
区之间的合作主要是产业间的贸易,即初级产品与工业产品的交换,而高梯度地
区之间的合作则主要表现为产业内的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第五节区际贸易的规模经济论
由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共同组成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有个重要的
假设条件是要素规模报酬不变。这种理论揭示,各地区按照其要素禀赋所决定的
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区际分工,通过贸易交换各自生产的产品,由此将导致各贸
易参与者福利的提高,因而将导致全国福利的提高。然而若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
传统贸易理论主要倾向于解释区域之间不同种类产品的贸易,典型的例子是酒和
昵绒的贸易,或小麦田与布的交换。由于不同种类的产品是由不同的行业或产业
生产出来的,因此传统贸易理论解释的实际上属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不同产业所生产的产品间的贸易。然而当今世界,大量的贸易,尤其
是发达地区之间的贸易,并非产业间贸易,而带有典型的“产业内贸”
(intra—industry trade)特征,即具有相同或相似要素密集度的同一产业或行
业所生产的产品的贸易。
对于产业内贸易传统贸易理论的解释显得有些苍白。经济学家们认识到,要
解释这些新现象,必须另辟蹊径,由此导致了在传统贸易理论之外解释上述现象
的贸易的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通常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因此它对区际贸易模式的决定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一、内部规模经济与区际贸易
要理解规模经济须先搞清楚一个概念,这便是规模报酬。规模报酬(return
to scale)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时,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总产量的变化
情况。根据产量的变化程度,规模报酬可分为三种情形:(1)规模报酬不变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同比例的增
加。(2)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
了产出水平较小比例的增加。(3)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更大比例的增加。上述第三种情形也就是通常
所说的规模经济(scale of economies)。如若存在规模经济,则随着生产规模的
扩大,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意味着平均成本下降,生产
效率提高。
根据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内部规模
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
模而非行业规模;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则指的是单位
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内部的和外部的规模经济对市场
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
厂商数量呈反比,即厂商数量越少,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规模收益也就越高。内
部规模经济依赖于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下,大厂商比
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能够迫使小厂商退出市场,从而获得市场势力,也形成
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新古典经济学常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往往是以要素边际收益递减为前提条
件的,也是以边际成本递增为前提条件的,这种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转换曲线是一
条凹向原点的曲线。但若考虑到规模经济因素,则要素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而
边际收益递增也意味着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递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条凸
向原点的曲线。规模经济下的区际贸易模式及利益,可以借助一个简单的生产可
能性曲线图式予以描述,参见图2-11
假定有东部、西部两区域,生产X、Y两种产品。再假定两区域规模、消费偏
好等其他条件完全~致,则规模经济下的两区域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如下特点:
将完全重合且凸向原点。
在没有贸易之前,两区域均要生产两种产品,无法从规模经济因而边际报酬
递增上获得利益;开放贸易后,两区域各自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东部集中其
所有要素生产x产品,西部集中其所有要素生产Y产品,而后经过贸易,两区域福
利水平均得以提高。
图中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重台的两条曲线,表示两区域要素禀赋
与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规模报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性。若两区域不存在贸易,则
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相同,P。/PFP^。开放贸易后,东部可以在C点生产商品x,西
部可以在点c生产商品Y。通过彼此间用X.和Yj丰目互交换,两区域最终消费组合均
为无差异曲线E上的点E,,在贸易中都获得了x。一x。,和Y.一Y。只有各区域都在一种
商品上面临规模经济时贸易获利才会发生。
Y
C
Yl
Yo
O Xo Xl C X
图2.1l基于规模经济的区际贸易
东部沿着其生产可能性曲线向E。点右侧移动,则商品X的相对价格(生产可能
性曲线的斜率)就会不断下降直到东部在x上实现完全分工为止。同样地,如果西
部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E。点左侧移动,PdP,就会不断上升直到西部在商品Y上
实现完全分工。所以,两区域的孤立均衡点E。是不稳定均衡点。
=、外部规模经济与区际贸易
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许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厂商构
成,且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即大厂商比小厂商并没有更多的成本优势。
外部规模经济或外部经济是,由于各种原因某个产业集中在~令或几个特定
的区域内集中生产,这种地理上的产业集聚降低了该产业的成本。导致外部规模
经济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厂商集中能够促进专业化的供应商形成;二
是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三是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产生知识
外溢。这~切都使整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所有厂商的成本下降,该产
业有一条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产业的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
这种外部经济的存在决定了贸易模式。具体地说,由外部经济带来的成本优
势,能使该区域成为商品输出地。或许输出产业的建立是偶然性的,但一区域一
旦建立起大于别区域的生产规模,该区域就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这样,即使
其他区域更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该区域已先行将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其
他区域就不可能成为该产品的输出地。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形下,贸易模式
并不能根据比较优势而加以确定,强烈的外部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可能
导致一区域被“锁定”在某种以无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导致
该区域因区际贸易而遭受损失。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士的钟表业。
P
Co
Pl
0 Q1 Q
图2.12外部规模经济与生产专业化
分析外部规模经济,可以在如下假定条件下,借助一个简单的图式进行,参
见图2—12。假定有东部、西部两区域,两区域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对于单个厂商来
说均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并且由于厂商内部不存在规模经济,两区域的产业都是
由许多完全竞争的小厂商构成,竞争的结果使得产品价格等于厂商的平均成本。
由于历史原因,东部首先建立了自己的这种产业,那么国内市场的均衡点在E。,
其中产量为Q。,价格为P。。现在来讨论西部介入生产的可能性。如果西部能够占
领国内市场,均衡点会变为E:,但西部未曾生产过该产品,即Q等于零,那么有
意于从事该产品生产的西部厂商就得按生产成本C。生产,而这是市场所不能接受
的。
最主要的外部规模经济一般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当某个厂商通过经验积累而
提高其产品质量或生产技术时,其他厂商可通过对该技术的模仿从中获益。随着
该产业整体知识的不断积累,这种知识外溢就有助于产业内各厂商的生产成本下
降。
如若考虑产业知识随时间推移而积累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非单纯成本
下降,则外部规模经济就是动态的。一般情况下,知识积累最初由个别厂商突破,
而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外溢”与模仿传播至整个产业,导致整个产业整体知识积
累的增加,由此使产业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这个过程与单个企业的边干边学
(1earning by doing)极其相似,实际上是单个企业边干边学模式的放大,因此
也可以借助学习曲线图式予以描述。如图2—13所示,产业累积产量与成本之间的
关系意味着,一区域某个产业的积累产出越大,其单位成本也就越低。
单位成本
C
O Q。累计产量
图2.13动态规模经济
图中D代表某种产品的世界需求,该产品可以由东部或西部来供给,平均成
本分别为Ac.和Ac。。两区域的产业都是由许多完全竞争的小厂商构成,竞争的结
果使得产品价格等于厂商的平均成本。由于历史原因,东部先建立了自己的这种
产业,那么国内市场的均衡点在E。。如果西部能够占领国内市场,均衡点会变为
E2。虽然西部潜在地能够比东部生产更廉价的产品,但是,东部具有的规模效应
阻止了西部进人该产业,并维持先期建立的优势地位。
图2—13中横坐标为累积产量,纵坐标为单位成本。L,是先期进人某产业的东
部的学习曲线,而L:是另一个具有低要素成本但缺乏生产经验的西部的学习曲
线。假定东部的累积产量为Q.,对应的成本为C。;而西部从未生产过该产品,那
么其初始成本C。要高于C,,因而西部可能进入该产业。如果为了增进社会长期福
利,西部政府往往通过提供补贴来鼓励该产品的生产或排除外来竞争,来保护所
谓幼稚产业的发展。
第六节本章结论
从贸易理论的演进可以看出,贸易的基础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比较优势,
一是规模经济。而最为普遍的是最早被分析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来源进一步
可分为三个,即双方需求偏好的差异、技术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本章从贸
易理论演进的视角入手,把有近200年发展历史的贸易理论扩展到地区层面,梳
理出区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脉络,从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主要
体现在:
1、区际贸易理论为本文研究欠发达地区的贸易利益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以
上我们从区域开放角度较为详细地考察了贸易利益理论的演变。可以说,随着分
工、贸易的发展,人们对贸易带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利益的认识更加深化。区际
贸易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互通有无”,亦不仅仅着眼于通过交换获取静态贸
易利益,提高消费水平和增进福利,而更多的是通过开放与贸易的发展促进信息、
物质、思想的交流,激发创新机制,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
化。综观区际贸易利益论的各种主张,他们既强调发达地区的的贸易利益,更强
调落后地区的贸易利益,而本文关于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假说,就是
基于对落后地区贸易利益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区际贸易理论为本文研究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形成机理提供理论依
据。无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基于对生产条
件亦即供给条件分析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并未考虑需求条件。然而在现实世界中,
一种商品能否给其生产者带来额外收益,不仅取决于这种商品的生产条件,即供
给条件,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消费条件,即需求状况。约翰.穆勒和马
49
歇尔正是在引入需求因素的前提下对李嘉图贸易理论进行扩展,由此而形成一个
新的贸易分析模式,即相互需求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在研究垄断竞
争的市场结构上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学在贸易和增长两个领域都获得长足进展,
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它们认为贸易导致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由于
规模经济导致的生产率提高,由于千中学和知识由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的溢
出。本文从需求视角提出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假说,就是以区际贸易
的相互需求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为依据的。
注释:
[1][2][3]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楠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
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8、29页。
【4】参见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
第113-115页。
【5]参见赵伟主编:《国际贸易一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4年,第22.23页。
[6]参见赵伟主编:《国际贸易一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4年,第48.50页。
[7]参见赵伟主编:《国际贸易一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4年,第37.42页。
[8]参见赵伟主编:《国际贸易一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4年,第76.80页。
50
第三章区际贸易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一个假说
上一章是从贸易理论演进的视角入手,把有近200年发展历史的贸易利益理
论扩展到地区层面,梳理出区际贸易利益理论的研究脉络。然而,贸易理论的
演进自开始,尤其是自发展经济学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着另一个研究分支⋯.贸
易代价论,如贸易保护理论、比较利益陷阱理论、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等。这些
理论扩展到区域层面就是区际贸易的代价理论。本章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区际贸
易的代价问题,而与以前贸易代价论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运用均衡分析的方法,
从需求的视角,提出了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假说。
第一节经济均衡理论及其历史沿革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
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的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
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
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愿望能够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
认为,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静止点
的均衡状态。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构成的交叉图通常是学生在黑板上看到的第一个经济
学模型。两条交叉曲线给出了一个非常确定的结果,即两条曲线的交汇点决定了
市场价格。在该价格下,供给等于需求。价格调整以使供给等于需求只发生在某
一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上,就叫局部均衡。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
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
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上都达到均衡的
情况下才能实现。
一般均衡分析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主要为现代经济学描述市场机制的
效率与稳定性、宏观经济分析以及经济分析的逻辑依据等提供了关键的基础理论
支撑。经济学家们之所以会对一般均衡分析感兴趣,其原因在于这里所说的均衡,
是指在包括供给与需求在内的经济中存在的诸多力量的驱使之下,经济体系达到
了由一系列配置和价格构成的理想均衡状态。这种理想状态是我们所希望的经济
体系运动的静止点,或者说经济体系处于朝此方向运动的过程之中。
二、古典经济均衡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非常形象的定义过均衡概念。他们认为:均衡是经济运行的一
种特殊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以此为中心波动不已。受到干扰后,经济将
偏离这一状态。与此同时,在某种力量的驱使下,经济又朝此中心做回复运动。
关于经济是如何达到均衡,最著名的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陈述:“看不
见的手”导引着众多市场主体参与并完成相关资源的配置。萨伊(Say)还提出
了“供给创造需求”的法则。包括李嘉图(Richard)、穆勒(Mill)、马克思(Marx)
和杰文斯(Jovons)等在内的19世纪众多的经济学家们都提出过静态均衡的概
念,认为经济总是在朝该均衡点运动,并且,都不约而同的强调市场间相互均衡
(一般均衡)的重要性,只是没有把这些概念用正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三、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
奥古斯T·古诺(Augustin Coumot,1838)曾经以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过部分
均衡的概念。在阿尔弗莱德冯歇尔(AlfredMarshall,1890)所做的相关论述之后,
部分均衡分析中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图也被称为马歇尔供给与需求曲线图。
古诺和19世纪的其他经济学家们已经非常明确的知道,部分均衡只是一种
特殊情形,一般化的考虑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才是恰当的研究方法。但是,他们
没有以数学方程的方式来阐述一般均衡模型。第一个完成此项工作的是里昂·瓦
尔拉斯(Leon Walras)。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后来由帕雷托、希克斯、诺伊
曼、萨缪尔森、阿罗、德布鲁及麦肯齐等人加以改进和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家们都信奉一个理论,即“在整个经济中不存在一种会阻碍达
到最高生产能力的内在力量”,“社会通过竞争可以达到最佳利用资源的均衡”⋯j。
也就是说,自由竞争总能使资源自由流动到边际效益最高的领域,使得消费者得
到最大效用,生产者得到最大利润,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速度无限逼近
其潜在增长率,政府无需对宏观经济进行任何干预。在凯恩斯以前,人们对均衡
价格理论几乎坚信不疑,那就是一切都是供求决定价格,而供求关系总能使要素
的配景达到最大化,资本主义市场总能自动的实现平衡。经济调节只要调节利息
率就足够了,甚至利息率也可以由市场自动调节。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创新
理论是一个例外,他坚信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市场可以自动达到均衡。但
他运用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等各方面动
机,来分析创新的实践群体一企业家的行为,从而分析了由于技术创新而使经济
从均衡达到非均衡,再走向均衡的循环往复的周期波动规律。
四、凯恩斯主义均衡理论
无论是古典学派还是新古典学派,他们的基本经济观都是均衡,认为完全的
市场经济不会发生全面的市场过剩型经济危机。但是,1929年一1933年由于生
产过剩而导致世界范围内全面经济危机宣告了上述理论的破产。大规模全面生产
过剩在长达4年的时间内没有能够自动回到均衡,失业率急剧上升,资源充分利
用成为空话。这说明:经济均衡的条件仅靠市场的调节是难以满足的,而且越来
越难以满足。因此,经济发展的现实日益远离古典均衡而去。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他通过有效需求
理论和收入决定理论,对经济均衡做出了新的解释。他打破了充分就业的均衡学
说,提出了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概念。他认为,经济在非充分就业水平下达到均衡,
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得消费需求不足;流动使得利率在一定水平上调节投
资失效,直接影响投资需求不足。因此,按照凯恩斯的分析,经济不能达到充分
就业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不能及时完全转化为投资,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关键不
是利率的变化,而是收入水平的变化,收入水平的变化又决定支出变化,即有效
需求的变化。因此,源于前期支出的收入形成新的支出的比例下降,导致新的需
求增长减速,使得当前生产出现相对过剩。如果这一过程进一步推移下去,就会
导致全面的生产过剩,造成经济萧条。也就是说,凯恩斯指出了均衡可以在资源
非充分利用的状态下发生,这是一种低水平的货物均衡(货币可能是非均衡的),
这种均衡只能导致经济萎缩。这时候,因为有大量闲置生产能力存在,如果增加
政府投资(或有较多的外来投资)形成新的需求,就会具有较强的乘数作用,从
而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
在凯恩斯理论中,资源充分利用的均衡要借助于政府的干预才能实现。说明
凯恩斯均衡离现实的距离比古典和新古典理论认为的要大得多。后凯恩斯主义主
要流派,即新古典综合学派只不过是将凯恩斯的解释增加了诸如合理预期、信息
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内容。
第二节区际贸易的均衡分析
一、区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l、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连续生产一种商品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
但在现实经济中,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递增的。这是
因为生产资源不是同质的,有的适合生产这种商品,有的适合生产那种商品。当
越来越多地增加一种商品产量对,就会越来越多地运用并不适合生产这种商品的
生产资源,从而使机会成本递增。例如男劳力适合于耕田,女劳力适合于织布,
即所谓“男耕女织”,而当布匹的需求增加,女劳力忙不过来时,部分男劳力也
加入织布的行列,他们不会织布,机会成本必然增加。由于机会成本递增,所以
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不是直线了,而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如图3-1所示。
棉花
B
C2
d2
O
图3-I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
图3—1中,在曲线ABi,c点的斜率K。=1.O,表明当大米的产量是C;时,额外
增加1个单位大米产量须放弃的棉花产量是1个单位;D点的斜率K。=2,0,表明大
米产量的代价由1个单位棉花增加到2个单位,即大米生产的机会成本递增。
2、社会无差异曲线
对于一个人来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几种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可能
给我们带来同样的满足,例如两桌酒席,7个冷盘8个热炒,或8个冷盘7个热炒,
给我们带来的满足程度差不多。如果分别用横轴和纵轴表示两种商品的数量,我
们将那些表示能给个人带来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的点找
出来,并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条属于个人的无差异曲
线。将无数个个人无差异曲线综合起来,就能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如图3-2所
示。
图3—2中,横轴0x代表x商品的数量,纵轴oY代表Y商品的数量,u为社会无差
异曲线,线上任何一点的x商品和Y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给社会所带来的福利水平
是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表
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同样的福利水平,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图3-2社会无差异曲线
X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社会元差异曲线。同~条社会无差异曲
线代表同样的福利水平,不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福利水平。离原点越
远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社会元差异曲线所代
表的福利水平越低。图3—3中,u。、U。、u:是三条不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其中u。
所代表的福利水平最低,U:所代表的福利水平最高。
圈3.-3不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X
第三,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社会元差异曲线绝不能相交,否则在交点两
条社会元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福利水平,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因为,随着某种商品数量
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减;随着另一种商品数量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递
增,所以某种商品能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因切线斜率可以用来
表示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所以它也是递减
的,这就形成了凸向原点的曲线。
3、区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我们已经知道,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地区全部资
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它反映的是供给方面的信息;社会无
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福利水平上消费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数量组合,它
反映的是需求方面的信息。现在将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结合起来分
析东西部地区按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的效果。
棉花
N2
S
N
O
棉花
M2 Ml S 大米O
东部地区
M1 S M2大米
话部地区
图3.4东西部专业化分工的效果
图3—4中,SS和S’S’分别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U。、U,和
U。’、U.。分别是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在东西部没有合作的时候,
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分别相切于S。和S。’点,即东部在s。点消
费其自身的产出,西部在s。’点消费其自身的产出,两地的福利水平分别为u。和u。
,价格线分别是P。和Pd’。因为Pd的斜率小于P一‘的斜率,所以东部在大米的生产
上具有比较优势,西部在棉花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东西部地区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积极开展区际贸易,东部输出大米换取西
部的棉花,西部输出棉花换取东部的大米,那么随着贸易的开展,东部大米减少
价格上升,棉花增多价格下降,P。便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路向下转动,斜率逐渐
增大;西部棉花减少价格上升,大米增加价格下降,P。‘便沿着生产可能性凸线s
‘S‘向上转动,斜率逐渐减小。最后,Pa和、P。’都到达P,的位置,东西部形成一
个比较稳定的价格,使东西部的生产和消费都达到均衡。对东部地区来说,这时
Pw与Ss切于s。点,表明东部生产大米M,,棉花ON。;P,与u。切于E点,表明东部消费
大米O地,棉花0N2,因为0M.>0M2,说明大米有剩余,0^I。一0M2=M2M,即为剩余部分,
可卖给西部;又因为ONz>0N1,说明棉花有不足,ON:一ON。=N。N.即为不足部分,可
向西部购买。如果东部地区正好能用M。%的大米向西部换回N。N,的棉花,福利水平
就能提高,由uo提高到ut。因为三角形ECS。的两条边分别可表示东部的输出与输
入,HIJCS。=MN.,EC=N2N。,所以被称为东部的贸易三角形。
这时P,inS S。切于S。’,表明西部生产大米OM。’,棉花ON:’;P。和u。。切于E+,表
明西部消费大米OM2‘,棉花0N:’。因为OM2‘>OM,‘,表明大米不足,0‰1|0M。’=M、
+M。‘为不足部分,可向东部购买;又因ON。’>ON。’,表明棉花剩,ON。’ON:’=N。
N。4为过剩部分,可卖给东部。如果西部正好能用N,+N:’的棉花向东部换回M。+
M。。的大米,$it'J水平就能由u。4提高Nu,。因为三角形S。‘C’E+的两条边分别表示
西部的输出与输入,即C‘E’M。’M。’,S.‘C’N。‘N:’,所以被称为西部的贸易三
角形。
由以上分析可知,东部和西部各自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
后相互交换,能使东西部的经济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
二、区际贸易的局部均衡
以上我们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了区际交换价格、贸易规
模和贸易流向以及贸易的N_i'J性。这种分析属于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方
法是很有用,但对于诸如贸易利益如何在东西部之间及其内部分配的问题,它却
难以给出简明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为此,还需要从局部均衡角度进行考察,这
就要用到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l、需求曲线
经济学里讲的“需求”,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需求”,而是指消费者在某
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作为需求要具备
两个条件:第一,有购买欲望;第二,有购买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需求曲线是一条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比如,某人在某商品价
格是12元时需求量是6个,价格是10元时需求量是7个,价格是8元时需求量是8
个。我们在以横轴oQ表示需求量,纵轴0P表示价格的坐标上将这些对应的点用一
条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NT"这个人对这个商品的需求曲线D,如图3—5所示。
Q
图3-5需求曲线
从图3—5可以看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
存在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减
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如果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如消费者收入增加了,嗜好
改变了等,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可以用需求曲线的平移来表示,向右平移表
示需求量增加,向左平移表示需求量减少。
需求曲线反映了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化情况,但不同的商品其需求量随价格变
化的反应灵敏程度不同。有的商品价格一个微小的变化,需求量就有一个比较大
的变化,我们就说该商品需求价格富有弹性,其需求曲线就比较平缓;有的商品
价格~个较大的变化,需求量仅有一个较小的变化,我们就说该商品需求价格缺
乏弹性,其需求曲线就比较陡峭。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得到效用,而随
着购买的某物品数量增加,每增加1个单位物品所增加的效用(即边际效用)是递
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样,他愿意为同样的物品所付的价格必然会
减少。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叫做消费者
剩余。消费者剩余反映了消费者心理上的满足程度。比如某人到农贸市场买鸡,
在第一个摊位上买了一只鸡用了10元钱,到了第二个摊位本来不准备再买鸡了,
但同样一只鸡只要8元,他就又买了一只,觉得自己在这只鸡上占了2元钱的便宜。
P他¨加9
8
7
6
5
4
3
2●o
这2元钱就是他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可以用需求曲线与价格线所夹
的面积来表示,如图3—6所示的阴影NBA就表示了消费者剩余。
P
A
N
O M
图3-6消费者剩余
Q
2、供给曲线
经济学中所说的“供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供给”也不相同,它是指生产
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作为供
给也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出售愿望:第二,有供应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如某厂商在某商品价格
是20元时供给量是5吨,价格是40元时供给量是46吨,价格是60元是供给量是77
吨。我们在以横轴0Q表示供给量,纵轴0P表示价格的坐标上将这些对应的点用一
条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该厂商的供给曲线s,如图3—7所示。
从图3-7可以看出,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这表明价格与供给
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着价格的
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在其他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技术水平提高
了,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了等,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可以用供给曲线的平移来表
示,向右平移表示供给量增加了,向左平移表示供给量减少了。
60
圈3-7供给曲线
Q
供给曲线反映了供给量随价格的变化情况,但不同的商品其供给量随价格变
化的反应灵敏度是不同的。有的商品价格一个较小的变化,供给量就会有一个较
大的变化,我们说该商品供给价格富有弹性,其供给曲线比较平缓;有的商品价
格一个较大的变化,供给量才有一个较小的变化,我们说该商品供给价格缺乏弹
性,其供给曲线比较陡直。
P
N
H
o
图3-8生产者剩余
M
Q
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生产者供给商品能获得利润,价格越
高,供给量越多,利润就越多。但在实际中有时价格很低,厂商仍愿供给同样的
P




商品。可见,厂商在商品的供给中享受到了一种剩余,这种剩余就是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厂商销售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它表示了生产者获得的实际好
处。它的大小可以用供给曲线与价格线所夹的面积来表示,如图3—8中阴影N}IE
就是生产者剩余。
3、区际贸易的局部均衡分析
在一个2×2经济(即只有A、B两个地区、只生产x和Y两种商品)中,可以任意
选择其中的一种商品(比如Y)的输出输入状况进行局部均衡分析。假设图3—9(a)
代表A地区Y商品的区内市场,(b)代表B地区Y商品的区内市场,(C)代表Y商品的
国内统一市场,横轴0Q,表示Y商品的数量,纵轴OP,/P。表示Y商品相对x商品的价
格。当A地区:}IJB地区无贸易时,A地区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交于E1,此时区内
供给等于需求,实现了均衡,决定了均衡数量为Q,,均衡价格为P。;B地区的供给
曲线S。与需求曲线D。交于巴,此时区内供给等于需求,实现了均衡,决定了均衡
数量为Q:,均衡价格为P。。由于P,>R,B地区占有Y商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并输出Y,
而A地区成为Y商品的输入区。当A地区和B地区开展贸易并建立了国内统一市场
后,形成了国内均衡价格P,P位于P。和P。之间,此时A地区的供给是Q。’,需求是
O。~,供不应求的缺口(Q,’’一Q。’)通过从B地区买进来解决:B地区的供给是Q2’,
需求是如。。,Q:’>Q。。。,供过于求的剩余(Q。一Q。。’)用于向A地区出售。又因国
内贸易保持平衡,Q。~一Q。‘=如’一Q2~,所以国内均衡价格psi以惟一确定。
进一步考察Y商品的国内统一市场。以s表示Y商品的输出供给曲线,输出供
给等于B地区对Y的超额供给Se—DB;以D表示Y商品的输入需求曲线,输入需求等于
A地区对Y的超额需求D^一s.。由于一定的价格变化同时引起区内供给和需求两者反
向变动,所以输出供给曲线和输入需求曲线的弹性分别大于区内供给曲线和需求
曲线的弹性。很明显,s和D在纵轴上的截距分别等于封闭经济条件下A、B两地的
均衡价格P。和P。。
图3-9 A、B两地区Y商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4、贸易利益的分配
我们知道,区际贸易使A地区和B地区都能从中获益,但事实也表明,不同地
区其获利程度可能存在差别,即使在同一地区内部,一些企业、集团或地方政府
可能成为贸易的受益者,而另一些企业、集团或地方政府却可能遭受贸易带来的
损失。
从图3—9(a)中可知,A地区在开展贸易前,消费者剩余为C,生产者剩余为
(a+e)。与B地区开展贸易后,A地区输入Y,区内消费量扩大到O。“1,生产量缩
小到Q,’,价格降至P,消费者剩余变为(a+b+c+d),生产者剩余变为e。因
此,通过两个地区的贸易,AJedg区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c+d)一C=a+b+d,
生产者剩余减少了(a+e)一e=a,整个地区利益的变化为(a+b十d)一a=b+d。
也就是说,尽管A地区从B地区输入Y使得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
整个地区的利益是增加的,增加的幅度为b州。
同样的分析可知,B地区通过向A地区输出Y,消费者剩余减少但生产者剩余
增加,整个地区利益增加了f。
现在我们来分析A、B两地区开展贸易以后,给哪个地区带来的利益更大一些。
从图3—9(c)可知,b+d是A地区从B地区输入Y以后带来的利益,f是B地区向A
地区输出Y以后带来的利益,国内贸易给哪个地区带来更大的利益的问题,其实
就是b+d和f哪个大的问题;b+d和f哪个大的问题又和D、s的倾斜度即弹性有关。
如果D的弹性小、S的弹性大,如图3-10(a)所示,那么b+d>f,即A地区获利大
一些:如果D的弹性大、S的弹性小,如图3—10(b)所示,那么b+d<f,即B
地区的获利要大一些。
P
P
P2
O
(a)
Q
图3.10 A、B两地区贸易利益的分配
Q
第三节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一个基于需求视角的假说
毋庸置疑,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亦或是凯恩斯经济学,
都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自宏观经济学诞生以来,他们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
平和市场完善程度始终处于前沿。因此,这些理论难以解释包括我国在内的区域
差异不断扩大国家的后进区域低水平就业均衡的现实。
一、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提出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贸易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区际贸易是刺激区域
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现实区际贸易当中,贸易利益更多的被发达区域
获得,发展中区域在同发达区域的贸易中获利很少,甚至还不同程度的受到伤害,
导致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程度扩大。而这一切同区际贸易过程中的需求变化密切
相关。下面就区际贸易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简要分
析。
在区域未开放条件下,假定有甲和乙两个区域,人口各为100万,每人每年
需要2000元的农产品和30000元的工业品,总需求各为320亿元,其中20亿元
为农产品需求,300亿元为工业品需求。由于这两个区域没有区域分工和贸易往
来,因此,他们必须各自生产20亿元的农产品和300亿元的工业品,才满足本
区域的需求。于是两个区域的总产值分别达到320亿元,相应的,人均收入为
32000元。如表3-1:
区域人口农产品需求工业品需求总需求总产值人均收入
田100万20亿元300亿元320亿元320亿元32000元
乙100万20亿元300亿元320亿元320亿元32000元
如果在区域开放条件下,两个区域发生区际贸易,情况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假定甲区域生产农产品成本低、效率高,而生产工业品的成本高、效率低:乙区
域则相反。在区域开放的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将出现区域分工,即甲区域发挥
自己的优势,专门生产农产品,放弃劣势产品一工业品的生产;乙区域发挥自己
的特长,专门生产工业品,放弃劣势产品一农业品的生产。然后在两个区域进行
区域交换,互通有无。这虽然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率,降低了成本,但由于人们对
农产品和工业品的需求量的不同,两个区域所拥有的总需求将发生这样的变化:
从甲区域看,它的总需求是由农产品需求构成的,而两个区域对农产品的总需求
为40亿元。于是甲区域总需求从区域开放以前没有区际贸易的320亿元减少到
区域开放后有区际贸易的40亿元,相应的,其总产值也从320亿元降到40亿元,
人均收入从32000元降到4000元。从乙区域看,它的总需求是由工业品构成的,
甲乙两区域对工业品的需求共为600亿元。但乙区域只需要20亿元的农产品,
因此,甲区域用输出农产品的货币只能购买20亿元的工业品。这样,甲区域对
工业品的实际需求或市场需求为20亿元,剩下280亿元的潜在需求。于是,乙
区域所获得的工业品需求就不足600亿元,而是320亿元,其中20亿元为甲区
域对工业品的需求,300元是乙区域多工业品的需求。相应的,乙区域的总产值
是320亿元,人均收入为32000元。可见,在开放条件下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是
两个区域产生了巨大差距,仅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乙区域是甲区域的8倍⋯。
见表3-2
区域人口农产品需求工业品需求总需求总产值人均收入
田100万20亿元20亿元40亿元40亿元4000元
乙100万20亿元300亿元32亿元32亿元32000元
从表3-2可以看出,专门生产农产品的甲区域由于农产品需求量小,因而总
产值和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专门生产工业产品的乙区域。甲区域能否自己生产工业
品来满足本区域280亿元的潜在市场需求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工业品生产是
乙区域的优势,同时也是甲区域的劣势。在区域开放条件下,甲区域即使建立起
工业品制造企业,也会因为竞争不过乙区域的企业而破产。因此,甲区域只能依
靠发展农业来提高自己的收入,同时满足甲乙两区域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以上分析表明,像甲区域这样的发展中区域,满足区域内和区域外市场需求
的产量仅需较少的就业人数,使这些区域在低就业水平上达到产品市场的供求均
衡,从而影响收入的增长,进而影响有效需求的增长,造成市场在入均消费水平
很低的情况下出现供过于求,经济增长被迫在需求制约下以需求确定产量的情况
下出现均衡。我们把这种均衡叫做区际贸易的低水平均衡,或区域开放的低水平
均衡。区际贸易(区域开放)的这种低水平均衡使发展中区域的经济限制在一个
狭小的范围内,从而使其丧失了发展的权利。
从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概念可以看出,一个区域如果仅仅从供给方面进行
比较,根据自然资源差异和社会资源差异,如资本、劳动力、技术等来确定自己
生产何种商品有利,生产何种商品无利,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从需求方面进行比
较,看哪种商品需求量大,哪种商品需求量小,否则会获得贸易的利益,却丧失
了发展的权利。
二、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几何分析
我们假设一个国家,生产只可能位于两个地区:东部和西部,生产两种产品:
制造业产品和农产品。生产农产品使用一种地区特有的要素(土地),因此,农
业人121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外生地划分:目前我们假设两个地区各有一半人口。
制造品(有许多对称的种类)可以在其中的一个地区生产,也可以在两个地
区都生产。如果某种制造品只在一个地区生产,为其他市场服务就有运输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两个地区都生产该产品,又会有额外的固定开办费用。在每个地
区,在制造业就业的劳动力与该地区制造品的产量成比例。最后,假设每个地区
对每种制造品的需求与该地区的人口严格成比例。
下面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字的例子来说明这一基本的思想。=“。假设一个国家
60%的劳动力是农民,东部和西部各有一半。另外再假设对一种典型的制造品,
总需求是10单位。因此,如果所有的制造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那么该地区需
求是7单位(当地农民需求3单位,制造业的工人需求4单位),另一个地方需
求3单位;如果制造业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划分,那么,每个地区当地有5
单位的需求。
为了说明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需要设定固定成本和运输成本;假设开办一
个工厂的固定成本是4,单位运输成本是1。那么,情形如表3—3所示。该表所
示的是一个典型厂商的成本情况。根据所有其他厂商的定位策略,它有三种定位
策略。因此,假设所有其他的制造业都集中在东部。那么,该厂商在东部当地就
会有7单位的需求。在西部就只有3单位的需求。如果它在东部开办工厂生产,
而向全国的市场出售产品,它将会负担4单位的固定成本,3单位的运输成本。
很明显,这样做的成本小于在西部生产向全国出售产品的做法,后一种做法厂商
需要负担相同的固定成本,加7单位的运输成本;这样做的成本也小于在两个地
方各建一个工厂,向当地市场出售产品,后一种做法虽然节省了运输成本,但却
要负担两个固定成本,共计8。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会选择在东部生产,向全
国出售产品。
表3--3 一个制造业定位的故事
制造业就业的分布典型厂商的成本,如果生产是位于:
东部两地西部
只在东部固定成本4 8 4
运输成本O 7
总成本8 11
50一50划分固定成本4 8 4
运输成本0 5
总成本9 8 9
只在西部固定成本4 8 4
运输成本0 3
总成本11 8 7
因此,如果每一个厂商都在东部生产,那么,制造业就全部集中在东部——
这正是我们假设的。因此,生产集中在东部就是一个均衡。
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均衡。正如表中其他部分所示的那样,如果制造业集中
在西部,每一个厂商同样也想把生产集中在西部。如果东部和西部都生产,每一
个厂商也会想同时在东部和西部生产。因此,在本例中存在三种均衡,分别是东
部、西部、两地均分,如图3—11所示。
西











西部制造业就业在总制造业就业中的份额
图3-1l
在图3.11中,水平轴SM衡量的是西部制造业劳动力所占的份额,垂直轴
SN衡量的是西部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MM线表示制造业分布对人口分
布的依赖关系;PP线表示的则相反:是制造业分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先看PP线,这条线代表的是制造业劳动力就业与总人口的关系。用/'g来表
示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用l一厅表示从事农业的人121在总人口
中比例。因为有一半的农民居住在西部,所以西部的人口比例至少是(1一x)/2。
西部的制造业越多,这个比例越大:
SN=字+艚。
这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线,但比45度的线更平坦一些。
下面来看看MM线。假设西部人口份额很小。那么,厂商就不值得承担在
西部建厂的固定成本;在东部建厂,向市场提供服务比较便宜。相反,如果西部
人口所占的份额很大,就不值得在东部生产制造品。如果固定成本相对于运输成
本不太大,只要人口的分布在两地足够平均,就会使制造商在两地都生产,并在
当地市场销售。将这些观察结果放在一起,我们就得到了如图所示的那种形状的
MM线:西部人口少的时候不在西部生产。当西部人口处于一个中间水平时,产
出与人口成比例,如果西部人足够多,就不在东部生产,用X来表示一个典型制
造厂商的销售量,F表示开办一个工厂的固定成本,t表示将一单位制造品从东
部运到西部或从西部运到东部的运输成本。那么,只要S。xt<F,在东部建厂生
产并向西部的市场提供服务就比在西部开办一个工厂更便宜;如果
(1一S。)xt<F,在西部建厂生产并向东部的市场提供服务就比较便宜;如果上面
两个条件都不成立,在每个地区各开办一个工厂就较为便宜。因此,如果固定成
本相对于运输成本不太高,我们就有如下关系:
P
当S。<二,则SM=0,即全部在东部投资,西部处于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状

态;
F F
当二<S。<1一二=1,则SM=0.5,即制造业在两地均分:
既既
F
当1一二<S。,则SM=I,即全部在西部投资,东部处于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

状态。
假设制造业的生产逐渐向均衡水平调整,则其动态调整过程如图3-1l中箭
头所示可能达到的三种均衡,但是最终在现实中出现哪种均衡,则取决于初始的
历史条件。
现实中的均衡总是上述几种均衡中的一种。在已具有制造业初步优势的条件
下,厂商生产地的选址往往取决于一种需求的外部·l生(tlp厅),即制造商总想定位
在市场最大的地区,而许多制造商一起互相影响又强化和扩大市场容量。因此,
制造业初步优势往往与制造业人口比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或称“正反馈”关系。
但是这种“正反馈”关系引起的制造业容量扩大,在更经常的情况下是不一定大
于分散的农业部门。同时,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可以表示为许多制造业厂商分散于
农村周围的均衡(类似于中国的小城镇),从而无法形成制造业的规模经济。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推导出制造业集中在一个地方的必要条件。如果
所有制造业在东部,西部人I:3在总人I:Z1中的比例是(1.,r)/2,那么,一个典型的
制造商在东部生产并向西部市场提供服务的运输成本tx(1一,r)/2,在西部开办
一个工厂的成本是F。生产的集中一旦在东部建立起来并持续下去的条件是:
F>tx(1一石)/2。相反,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则该地区制造业的初步优势地位可
能被逆转。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及可能的逆转情况发生与否
同时取决于以下三个系数:F、t、石。如果F较大,则初步优势的制造业规模经
济越大,制造业的优势越不可能被逆转;如果t较小,则初步优势的制造业越可
能发生规模经济,制造业的优势地位也不可能被逆转;如果万越大,则人口越向
初步优势的制造业地区聚集,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只能被进一步强化。
三、劳动力非流动性低水平均衡
上一个问题是在没有考虑规模经济和交易费用等空间因素的情况下对区际
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抽象分析。事实上,在考虑空间因素情况下,区际贸易低
水平均衡还存在多种表现形式。以下我们借用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来
说明这一问题。
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鼓励制造业设
置到接近大市场的地区。在劳动力不流动而资金流动的假设下,Krugman和
Venables(1990)对两个大小不同(发达程度不同)的区域的工业结构进行了分析。
他们证明,如果交易费用水平中等,规模经济会鼓励很多制造业厂商在大区域(发
达区域)设厂,以至于在大区域(发达区域)的制造商与在小区域(发展中区域)
的制造商的比例远远高于两区域的人口比例(在偏好和潜在市场供给相同的情况
下,一个区域内的市场大小取决于该区域内的购买力。在只考虑劳动力资源的简
化模型中,如果生产技术相同,人口多的区域意味着市场大)。也就是说,区域
大小的不同会带来生产上的差异,产生所谓的“产地内的市场”效应。’。
在“产地内的市场”效应下由于规模经济鼓励厂商在大区域(发达区域)设
厂,小区域(发展中区域)仅需从大区域(发达区域)购买产品就可以满足区域
内市场需求,这就使得小区域(发展中区域)在低就业水平上达到产品市场的低
水平供求均衡。
在“产地内的市场”效应下,大区域(发达区域)对劳动力的高需求会导
致大区域(发达区域)内工资的上升。而当交易效率进~步改进,交易费用变低
时,因靠近市场而节省运输费用的好处可能抵不过工资成本的上升,所以有些厂
商就可能会迁移到工资较低的小区域(发展中医域),这将有助于小区域(发展
中区域)低水平供求均衡的破解。但这一现象的出现需以劳动力非流动性为假设
前提。
四、劳动力流动性低水平均衡
1991年,Krugman发展了上述劳动力非流动性模型”1,指出市场的大小应该
是内生的,市场大小的内生来自于工人在两个区域间的流动性和工农业产品在消
费中的替代性。这个一般均衡模型有两个区域,两个部门:工业和农业,农业生
产是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农民假设被捆束在区域内的土地上;而工业生
产具有规模经济,工人可以在两个区域间自由流动,因此工业厂家可以设置在任
何一个区域。在工业部门,制造商们垄断竞争性的生产替代工业品,每一替代品
只有一个区域生产以节约固定成本。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Krugman认为制造商愿意把生产地选在需求较大的地方
以节约销售产品所涉及的交易费用。因为制造商都愿意在人多的大区域(发达区
域)设厂,从而会使该区域内的工资上升,小区域(发展中区域)的工人便会移
居到人多的大区域,因此人多的大区域(发达区域)内的市场需求会变得更大,
这被称之为“前向连接”。由于大多数制造厂家在人口多的区域且该区域的人口
不断上升,规模经济得到发挥,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下降,工业品变的相对便宜,
工业品的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这样该区域将成为更大的制造品市
场,从而产地内的市场效应更强,这种因果关系被称为“后向连接”。
由于“前向连接”和“后向连接”效应,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相互作用导
致了不均匀的区域发展。当交易费用很高时(比如区域间运输能力很低),每个
区域都必须自给自足。但是随着交易费用的下降(比如区域间交通运输效率的提
高),较显著的规模经济和工人的自由流动会使制造业集中到一个区域,使该区
域成为工业“核心”,并出口工业品到另一“外围”区域。
上述模型虽然假定小区域内工人受大区域内工资上升的引诱便会移居到大
区域(发达区域),似乎小区域(发展中区域)内不存在低水平就业均衡问题,
但大区域(发达区域)内的厂商集聚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的,新技术水平下
的产业工人及管理者均需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因此,小区域(发展中区域)内
的工人向大区域(发达区域)流动会受到人力资本条件的制约,能流入到大区域
(发达区域)的都是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而大部分低素质劳动力仍然停留在小区
域(发展中区域)内,使得这些区域在低就业水平上依靠从“核心”区域进口工
业品达到产品市场的供求均衡。
五、纵向连接低水平均衡
1995年,Krugman和Venables提出一个新的区域市场均衡模型“,认为市
场规模的大小是由于厂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而内生决定的。当工业以投入产出结
构连接时,下游产业就形成对上游产业产品的需求。此时,产区内的市场效应意
味着上游产业的厂商会选择在许多下游产业厂家的地方进行生产。同时,许多上
游厂家集聚于一地将有利于附近的下游厂家,因为在这种情形下,那些下游厂家
能够通过节约运输费用、运用中间产品之间的替代,以及由于上游厂商增强了竞
争而更便宜的获得生产所需的中间财货来降低生产成本。上游厂家追逐下游厂家
的好处和上游厂家群聚的好处结合在一起,就可能使上游产业集聚于相同的地
方。上游产业生产的中间产品在下游产业生产投入中所占的比例越高,上、下游
厂商毗邻的好处就越大。
该模型是一个包含两个区域、两个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制造部门己具有规
模经济的生产技术生产不同的替代品,农业部门以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技术生产
相同的产品。两个区域在选择自己的生产之前有相同的人口、相同的消费偏好、
相同的潜在技术,劳动力在两区域间可以自由流动。在以上假设条件下,该模型
显示:当下游产业是中间投入密集型、生产的规模经济显著,且交易费用中等对,
上、下游厂商的聚集最有可能发生。
当交易费用很高时,两区域都自给自足,既生产工业产品又生产农业产品。
随着交易费用的下降,两区域进出口不同的制造品。在中等交易费用水平上,制
造商们有可能聚集到一个区域生产,出口制造产品到另一个区域,并从另一个地
域进口农产品。因为假设这两个区域是先天相同的,所以这种聚集可以发生在任
何一个区域。不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有某种原因使其中一个区域
有稍大的制造业部门,则上下游的厂商之间的需求连接意味着该区域较大的中间
产品市场将吸引更多的上游制造商来此地生产。该区域生产的品种繁多的中间产
品将降低下游厂商的生产成本,从而会吸引更多的下游厂商来此地生产。因此,
交易费用的下降把两个区域分成一个工业中心和一个周边外围区域。在工业中
心,快速增长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将提高该区域内的工资。当交易费用进一步下降
时,交易费用的节省抵不过工资成本的上升,所以~些制造商开始迁往工资较低
的周边区域,发展中区域的低水平均衡有望破解。但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在
劳动力自由流动情况下,发达区域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发展中区域大幅度提高是不
可能的。
Ql,Q2
交易效率
图3.1 区域工业布局
上述区域工业化模式可以用图3.1描述:设工业化时的发达区域(工业中心)
为区域2,发展中区域(周边外围区域)为区域1,图中纵轴度量区域1相对于
区域2的工业产出比,横轴度量交易费用水平。当交易费用很高时,两区域生产
相同量的工业品;在中等交易费用水平上,工业集聚到区域2,区域1相对于区
域2的工业产值将非常低,处于低水平均衡陷阱;当交易费用进一步下降时,一
些工业会迁往区域1,区域1相对于区域2的工业产出又会上升,区域1的低水
平均衡陷阱被打破。
六、价格扭曲与开放区域经济利益损失
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区域分工与贸易必然会带来区域经济利益的增进,但其
前提是假设商品交换比例为I:I不变。这个假设在现实经济中过于苛刻,很难
实现。比如,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价格扭曲,各区域的经济利益
能否在分工开放中得到增进以及增进的程度要取决于分工交换的商品的比价。
如果区域A生产商品x的成本和生产商品Y的成本均大于区域B,即
C】【A>CxB,CyA>CYB,且cyA:CyB=l/2:l,3<CxA:CxB=l/3:1/6,如表3-3,说明区域
A相对落后,区域B生产Y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小,则区域A应专门生产机会成
本较小的X,而区域B专门生产Y,若X与Y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为1:1,则
AB两区域分工开放后利益均有所增进,如表3—3:
C。Cy Cx/C。
区域A l/2 1/1 1/2
区域B 1/3 1/6 2
而当x与Y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大于2或小于1/2时,就会有一个区域不
能因区域分工开放而获得经济利益,如表3.4
X与Y交换比例1:1/2 1:1 l:2
A的利益增进O O.5件Y l+5件Y
B的利益增进1.5件X 0.5件X 0
假设x与Y两种商品的实际交换比例为l:K,要使A、B两地区在分工中
均不同程度的获利,K必须满足C√CyA<K<C)【B/C,B;若K≤c√cvA,则区域A
不能获得分工利益,甚至分工造成区域经济利益损失;若K≥CxB/CyB,则区域B
在分工中所获利益非正。若要使区域A区域B在分工中获得开放利益均等,则
必须使K7=(C。A/CyA+C。B/CyB)/2,因为K值在域值范围内可以取数值无穷多,
因此K=K 7的概率是很小的,就是说区域开放使各区域获得分工利益均等的机
会是无穷小的。在价格严重扭曲的情况下,K不在值域范围内也是可能的。在现
实中,更容易出现K≤C。A/CyA,即相对落后的区域更易于在分工开放中使区域
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注释:
[1]杨君昌:《凯恩斯革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页,第9页。
[2]该分析借鉴了周学的研究成果,参见周学:《从贸易理论创新看西部经济
发展战略》,《经济学家》,2001年第1期。
[3]参见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4-31页。
[4]Krugman P and A.J.Venables。1990,“Integr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eripheral Industry.in C.Bill and Gde Macedo(eds),''Unity witll Diversity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CUP/CEPR,PE56—75
[5]Krugman 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m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PP.483—499
[6]Krugman P. and A.J.Venables,1995, “Global ization and the
Inequal ity of Nations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 10(4),PP.857—880.
第四章甘肃临夏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临夏贸易经济的发展:地理素描与历史溯源
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
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抱罕,后改导河、河州,是历代兵
家必争之地,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番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是明
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有“河湟雄镇”之称。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
1956年11月19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己成为中国西部重
要的商贸集散地,人称“旱码头”。
一、临夏经济的地理素描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定西,西接青海省,
南部靠甘南,北连兰州。临夏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的丘陵沟壑过渡带,州
内山谷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
平均海拔2000米。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
东北部干早,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年平
均气温6.3。C,年平均降雨量537毫米。全州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2004年底,全州总人口达到196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0人。州
内聚居有回、藏、东乡、撒拉、保安等18个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
总人1:3达到i07.75万人,占总人口的56.48%。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我州为主要
居住地区的两个少数民族。
自治州有耕地215.3万亩,荒地285万亩,林地252.8万亩,水面108.6
万亩。农村人均占地五亩,其中耕地1.4亩,分为川塬、山阴、干旱三类地区,
大体各占三分之一。川塬山阴地区降水多,雨热同季,利于农作物、牧草和林木
生长:干旱地区光照丰富,雨量稀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蚕豆、
青稞五大类,经济作物主要有大麻、甜菜、瓜果、花椒、药材类。蚕豆是临夏的
传统优势作物,粒大昧美,营养丰富,是外贸出口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临夏大
麻色白质柔,为陇上名产;唐汪大接杏久负盛名,远销香港等地。
临夏回族自治!}rlm处黄河上游,著名的矿藏宝库祁连山和西秦岭山脉的交
汇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已发现矿物计七大类35种,占全省已知矿种的40
%。主要有: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有色金属:铜、铅、锌、钨、钼、
锑。贵金属;金、银、铂。冶金辅助原料:耐火粘土、白云岩、石灰岩、硅石、
萤石。燃料矿产:煤、泥炭。化工原料:磷、盐、钾长石、方解石、蛇纹岩、重
晶石。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石膏、水泥原料、砖瓦粘土、面大理石、花岗岩。铸
石原料:玄武岩、辉绿石、沸石、硅灰石。
自治州境内河流纵横,有黄河、洮河、湟水及其支流大夏河、牛津河、广通
河、三岔河、冶木河等30多条。黄河自西入境横贯北部,流长102公里,平均
最大流量1027立方米/秒;洮河流经州界东部边沿92公里,平均最大流量162
立方米/秒;大夏河自西南流经临夏盆地58公里,平均最大流量34.3立方米/
秒。还有其它河流和季节性山溪,年过境经流量332.5亿立方米。全州水利理论
蕴藏量为32.81万千瓦,现有28.81万千瓦的水利资源尚待开发利用。
临夏民族文化和民俗风’隋独特,古迹名胜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
厚。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遗产星罗棋布,“半山文化”、“齐
家文化”因最早在临夏发现而命名。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的国宝“彩陶王”
也出土于临夏,故河州又有中国“彩陶之乡”的美誉。驰名中外的炳灵寺石窟是
沿古丝绸之路寻胜访古的旅游热点之~。碧波万顷,灿若明珠的刘家峡水库是西
北内陆最大的水库,素有“高峡平湖”之称。黄河三峡的奇异风光正的成为新的
旅游热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积石雄关,传述着大禹“导河自积石”的
典故。以“花儿会”和秀丽景色闻名的国家森林公园松鸣岩和莲花山自然保护
区, 成为全国独具一格的旅游景点。穆斯林群众相对聚居,伊斯兰文化特色较
为浓郁,各式清真寺溶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阿拉伯特色于一体,庄严肃穆,秀丽
壮观。色香味俱佳的各类传统小吃,特别是清真风味小吃,享誉西北。河州“花
儿”浪漫雄浑,是民族民间文艺珍奇瑰宝。
临夏地处中原农区和西部牧区的结合部,本地少数民族素有经商的传统,独
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为发展商贸流通业提供了条件。近年来,经过多方面培
育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商品市场,新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城乡的综合市
场和各类专业市场,形成了批发、中转、零售三个层次配套、州内外相连接的市
场网络。临夏已成为吞吐量很大的毛皮、木材、茶叶等物资的集散地,被外界誉
为中国西部的“旱码头”。
=、临夏贸易经济的缘起及茶马互市
临夏回族缘何能够形成善于经商的优点?这和民族传统,信仰伊斯兰教及其
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1.伊斯兰教对回族经商的积极影响
回族的远祖是来自中亚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等国人,自古以来,
经商就是许多阿拉伯人的职业,先知穆罕默德青年时代也是商人,他曾说过,“我
的民族的给养,十分之九是来自商业”,“最尊贵的营生是自食其力,所有的买
卖都应是正当的。”伊斯兰教认为,宗教信仰与赚取利润并无利害冲突。即使一
年度的朝觐季节,伊斯兰教也允许穆斯林在完成功课之余,可以利用这世界性的
穆斯林盛会进行买卖交易。《古兰经》和《圣训》中也有许多鼓励和赞同穆斯林
从事正当商贸活动的规定。如买卖公平、不欺行霸市、不趁人之危、随意抬高市
价等。《古兰经》中的古莱氏章,则专门讲述古莱氏人经商的情况。《古兰经》
里还有10多次提出过这样的警告:“真主允许做买卖,而禁止高利贷。”伊斯兰
教经典中这种浓厚的商业意识和商业道德,无疑对回族从事商业贸易产生了积极
影响。
2.临夏回族先民的商业活动
唐宋时期的西域人,是临夏回族最早的先民。公元7世纪,大食与唐朝正式建
交。其后,两国交往相当频繁。当时丝绸之路的商道自内地经临夏、乐都而到敦
煌(为丝绸之路三条通道之汇合点),然后穿过新疆,经葱岭到伊朗、伊拉克、阿
富汗、巴基斯坦等地。那时,唐朝是一个开放的国家,经济也很发达,不少西域
人经丝绸之路来长安等地从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宋代,西域来华人数越来
越多。他们“往往散行陕西诸路,久留不归”。为便于管理,宋朝政府乃在熙州
设驿站,接待使者、商人暂住,“同时在湟州、河州(今临夏)设榷场(专卖机
构)进行茶马、绢帛交易,使利归于国家”。这一时期,来临夏的阿拉伯人、波
斯人、中亚人等,大多数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其中一部分留居临夏后仍然从事商
贸活动。从历史渊源上讲,他们是临夏回族最早的先民,他们所从事的商业活动,
是临夏回族商业经济的开端和雏形。
3. “茶马互市”之地为临夏回族商业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I旌夏地区有着连陇右、接河湟、通洮岷、达金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历史上曾
以“河湟雄镇”著称,是有名的商品集散地。据史料记载,这里的正规贸易始于
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历经唐、五代、宋、金各代,经久不衰。13世纪初,成吉
思汗出兵中亚,将俘获的许多工匠编入“金军’,还有大量的回回军、商人和平民,
随军到达中国各地,河州城为集中地之一。这些回族先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
时,利用临夏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良好的经商环境,又多兼营牧业及手工业和商业。
作为善于经商的临夏回族,其经商优势从元代就奠定了基础。
明初,政府在河州等地设立了管理民间农牧贸易的行政机构“茶马司”,主
要负责中原地区与藏区的茶马贸易。茶不单纯指生活饮用茶,而是泛指其他农产
品和生活用品,马也不仅是民用和军用马,而且也包括羊毛、牛皮等畜产品。
“茶马互市”其实就是对当时民间农牧贸易的简称。临夏回族在茶马互市中,积
极参与茶马交易等商业活动,使茶马互市成为他们发挥传统经商优势,从事商业
贸易的主要依托和发展商业经济的一个有利条件。到了明朝后期,临夏回族商人
在进行茶马贸易的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始经营饮食服务、小型皮货加
工、牛羊屠宰、鲜货、杂货零售等生意,进一步扩大了商业活动的领域。
三、临夏贸易经济的历史发展变化
1.清朝前期临夏回族的商业情况
清朝时期的l临夏仍是甘肃回族主要的聚居区和商业中心。自清初至乾隆,“关
陇腹地不睹兵革者近百年。国民以生以息,户口之著亦臻极盛”。迄清中叶,回回
“准河州最多,其种类亦强”。“盖八方(坊)为回民商务聚集之地,富甲省垣,
居民三万余人,全系回族”。
这一时期,回族农民和居民中以搞副业为生的“脚户”(行商)不断增多,
商业队伍日益扩大。“脚户”们历经长途跋涉,将陕西、四川等地的茶叶及其它
地区的辣椒、旱烟、调味品、纸张杂货等,贩运到临夏,丰富了商品货源,促进
了市扬的繁荣。
清同治初年和光绪二十一年,临夏回族人民因两次反清起义的失败,遭到清
朝统治者的残酷镇压,农业生产及商品流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萧条达二三十年
之久。
2.临夏回族商业向藏族地区的拓展
清中叶以后,在临夏回族商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中部较先开发的山西、陕西、
河南、湖北等省的客商,也陆续来临夏经商。他们设立字号,成立庄口,当地商
入称其为“客货家”’、“字号家”或“山陕商”。这些外地客商大量运销土布、
棉花、小百货、副食品等。随后,京染市布、洋布料子等新产品和舶来品,也经
客商之手,出现在临夏市场。这种形势,一方面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刺激了临夏
的回族商业,使原先经营杂货的回族商人也开始兼营土布,还新设了许多专营百
货、布匹的零售商店,另一方页,客商的大量出现,对不少本钱小、信息闭塞的
本地商人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一部分回族商人,开始将经
商的目标转向气候严寒、客商很少涉足的甘南及青海藏族地区。他们根据藏族的
生活习俗和需要,将青裸(藏民做炒面的主要原料)、松州大茶、布匹、装饰品
及宗教用品等,用牲口驮运到拉h楞(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赶“丛拉”
(集市),向藏民销售商品。同时,从藏民手中收购羊毛、皮张等土特产品,贩
销给临夏及东部地区的商人。就这样,临夏回族商人凭着机动灵活、吃苦耐劳的
精神,找到了新的经商基地,自发地开始了与藏区的贸易。
临夏回族,有一句谚语,叫“学了藏话值银子”。为了做好与藏族的生意。
临夏商人在经商过程中刻苦学习藏语,加强与藏民之间的联系,在藏族中树立了
威信。一部分临夏商人在拉h楞设立商号,成为当地的坐商。其中比较殷实有名
的有“同心盛”(经理牟来福)、“义兴马”(经理马五子)、“世兴锡”(经
理马乐天)、“德兴元”(经理马云清)、“公兴元”(经理马仁轩)、“天顺
祥”(经理马曼巴)等。这些商号的经理和雇用人员都会说流利的藏语,与当地
寺院的喇嘛活佛交往密切,关系融洽。有些商人还逐渐深入川北马尔康及海南、
果洛、玉树等藏区,认当地千百户为主人家,穿行于牧民帐房之间,以物易物,
换取羊毛、皮张、牛羊、马匹、野牲皮、麝香、鹿茸等。
3.清末民初羊毛商与皮货商的兴盛
临夏回族商人在藏区收购羊毛、皮张后转销临夏的经营活动,使临夏的皮毛
市场逐渐活跃起来,形成了一批专营皮毛的皮毛大商。从清末开始,驻天津的英、
美、德等国外商洋行,如“新泰兴洋行”、“聚利洋行”、“高林洋行”、“眙
和洋行”、“天长仁洋行”,相继派买办(经纪人)来临夏设庄,销售洋货,收
购羊毛。这一贸易的开展,进一步带动了临夏羊毛商的兴盛。
洋行经纪人来临夏后,与当地羊毛商取得联系,议订羊毛价格及交货合同,
委托羊毛商代理收购、承运业务。当时,承揽羊毛生意的临夏回族商号主要有“同
兴店”(经理王圭璋)、“昌兴店”(经理海安轩)、“天庆魁”(经理兰晓轩)
等。这些商号派人去拉h楞等地大量收购羊毛,用牲口驮运NI Jt备夏境内的黄河
岸边(今临夏县莲花乡),将羊毛整装于牛皮袋内,联成大筏(每筏装4万斤左
右),雇佣当地的专业筏子客(俗称水手),从黄河经兰J、li运至内蒙包头,交洋
行收验结帐,然后由洋行装大车运到天津出口。
当时,临夏的羊毛商因本钱的大小,拥有牛皮袋及其它水运设备的多少,承
运羊毛的数量各有不同。如“同兴店”,每年可承运40至50万斤,较少的也能承
运10余万斤。当时每万斤的全程运费为1700两银子。承运商除开支拉h楞至临夏
的陆路运费,黄河筏子客的工资及水上沿途税务费用外,每4万斤的一个大筏每
次可获得纯利润2000余两银子。⋯羊毛商如此承运几年,收益基丰。同时,也给
l临夏城乡近2000户居民提供了驮运、筏运、择晒羊毛等劳务,增加了收入。
民国9年前后,驻临夏的洋行经纪人陆续撤回天津。从此,临夏羊毛商开始自
购自运,将所收购的羊毛直接卖给天津洋行。其后一段时间,羊毛畅销价格上涨,
使羊毛商财运亨通。出现了“复兴隆号”(经理王慎奄)、“王盛公号”(经理
白洁如)、“隆顺和号”(经理毛福亭)、“步云祥号”(经理马步云)、“福
顺祥号”(经理马肇业)等新的羊毛大商,他们拥有资本十几万或几十万元不等,
其中“同心店”经理王圭璋(时任临夏商会会长)成为百万富翁。到民国15、16
年,羊毛生意达到鼎盛时期。随着羊毛生意的兴隆,羊毛商的社会交往不断扩大,
视野不断开阔。他们在天津出售羊毛后,遍游津、京、沪、汉及景德镇等城市,
大力采购布匹、绸缎、百货、瓷器等商品。京津的货物由火车运到包头,再雇性
口运到临夏,沪汉等地的货物装火车运到潼关,再雇畜力车运到临夏销售,丰富
了市场货源。可惜到民国17年,国民军火烧临夏回族商业的中心一八坊,商业贸
易随之中断,至民国二十年,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羊毛生意才得以恢复。
在羊毛交易兴旺之际,天津外商还从临夏订购肠衣(羊肠)。肠衣货源主要
还是依靠藏区,临夏“琳义成”(“同心成”分店)商号专做肠衣生意。为了满
足外商的需要,“琳义成”派专人分头去拉h楞及青海同仁、贵德、湟中、西宁
等地收购肠衣,并就地进行腌制加工后,运至天津,卖给外商,每年的转销量为
5-6万付左右,收益也不错。民N26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天津等地沦陷,
临夏商人与外商的羊毛交易及肠衣生意中断。
80
皮货商是临夏回族商业中与羊毛商并驾齐驱的另一支商业队伍。皮货商业在
时间上也有百余年的历史,初期由于交通不便,收购及加工数量较少,只在本地
及兰州、川北部分地区销售。进入民国以来,皮货的产销量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
长,临夏的皮货商业是和皮货加工联系在一起的,即先由皮货商分头去甘肃甘南、
青海海南藏区及河西武威、永昌等地收购羊皮。一般以收购羔皮为主,也收少量
的老羊皮和野牲,运到临夏后出售给皮货作坊老板,由皮匠经过浸泡、发酵、清
洗、裁剪、缝纫等工序,制做成各式男女皮袍,尔后再由皮货商运到各地销售。
当时,藏区产的羔皮称番皮,河西产的羔皮称江北皮,其质量虽赶不上宁夏
滩羊皮,但数量上要比宁夏多。番皮皮袍适销于四川、汉口、西安、北京,江北
皮皮袍远销上海,野牲皮及其皮衣大多由外国商人购买。在皮货商业发展旺盛时,
较大的皮货商一般每年购进羊皮5-6万张,从事加工缝制皮袍的作坊有几百户,
每年加工销售皮衣达万件以上。皮货商在销售皮货的过程中,熟悉了经营渠道,
进一步掌握市场行情,后纷纷在西安、成都、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设立常
住庄码,一面销售皮货,一面采购各地新式产品及西北少数民族用品,运到临夏
销售,进~步沟通了临夏与各大城市、商埠的贸易渠道。
4.20世纪30年代回族商业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前期,临夏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回族商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皮毛生意发达的同时。其它商业贸易也变得日趋活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瓷器经营。甘肃等地的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人民喜欢用“三
炮台”的盖碗喝茶,讲究用“五香茶”招待客人。因此,盖碗是每个家庭的必备
品,藏族的日常生活以喝奶茶、吃酥油炒面为主,他们喜欢用大小适宜的“藏碗”,
尤其喜欢印有龙凤、八宝、三道鱼等彩釉的小“龙碗”。为了满足回族和藏族的
需要,l临夏的许多商号专门经营瓷器,部分商号还派专人常驻瓷都一江西景德镇,
向瓷器生产厂家订做各种图案的瓷碗、盖碗以及其他瓷器,随时运到临夏、甘南
等地出售。制做一个子“瓷碗”成本为5角,而拿到甘南、青海的藏区销售,竟
能卖5元硬币。解放前,临夏有瓷器商几十家,有些还将“藏碗”用牦牛驮运到
西藏的拉萨销售,倍受西藏人民的青睐。
(2)茶叶贩运。喝热茶有利于消化和抵御寒冷。西北少数民族大多都有喝
茶的习惯,特别是食肉较多的藏族同胞,对于茶叶的需要量是较大的。适应这一
需要,临夏的茶叶贸易也很活跃。临夏茶商主要从陕西、IN)}I和云南等地贩运茶
叶,品种有陕茶、茯茶、松州大茶和春尖茶等。当时较有名的茶叶商号有“重露
祥”、“隆盛德”等。
(3)木材交易。民国时期,临夏由于靠近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上
游沿岸的有利条件,木材交易也比较发达。临夏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设在城南的
河滩关,称木厂。经营的木商,最多时约有70余家,多为城市回族商人。一般木
商只通过乡间商贩间接收购木料出卖,不能进土门关到林区直接采购。当时有所
谓“八大家”的木商,均为漠泥沟“今临夏县”人,皆与西军(马安良系)、宁
海军(马麟、马步芳系)有密切关系,则可以直接去甘南藏区采购砍伐木料,通
过大夏河水运到河州城出售。黄河、挑河木筏,大部分直放兰州,少数木料在三
甲集(今临夏州广河县)、莲花河沿(今临夏州永靖县内)出水,拉运到河州各
集镇销售。民国17年以后,兰州因橡子木料缺乏,兰州木商到河州采购,最多时
一年运出500筷筏(15000根),因此,兰州小西湖一带也有木商设厂经营。
(4)珠宝生意。临夏珠宝商主要经营妇女首饰。回族妇女喜欢戴宝石耳坠、
金戒指、玉翠手镯:藏族妇女喜欢戴珊瑚、琥珀、玛瑙、象牙做的装饰品。为满
足这两个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妇女的需要,珠宝商人去北京等大城市采购珠宝,
有些跑到陕南沿海及台湾采购,经销利润相当可观。
(5)对外贸易。为了开辟新的生财之道,获得丰厚的利润,临夏一部分回
族商人还通过各种关系,办理护照,出国经商。1939年,临夏著名回族工商业家:
马辅臣(亦叫马矿务),利用陪送13世达赖喇嘛吉h坚措去西藏的机会,带儿子
及同乡马元海、马子恺等商人,去印度做生意,首先临夏回族出国经商的先河。
他们一行带去大批国产绸缎、金银首饰、瓷器等商品销售后,从印度购买价值10
万元的白洋商品,先运回西藏,再从西藏雇用200头牦牛驮运到临夏销售。一时
间,外国的毛哔叽、呢绒、香料等货物,大量出现在临夏市场。由于宗教信仰的
关系,临夏回族与中亚、西亚的阿拉伯国家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交流。每逢去麦
加朝觐,一部分哈吉从沙特、斯里兰卡、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购买精致的
工艺品及各种名优产品,带到临夏销售,为本地消费者所称道。
(6)回族官僚经营的商业。临夏是西北“三马”(马占整~马安良一马廷
勒系:马麟、马麒一马步青、马步芳系;马福祥一马鸿逵系)的家乡。当看到在
l临夏搞商业贸易有利可图时,这些官军阀及其亲属便从二十世起,先后在临夏设
立商号,将一部分资本投入商业,赚取商业利润。如马步青在武威驻军期间,曾
收购经营河西产的大烟、沙金、驼毛、羊毛、皮张等,大发横财,被其弟马步芳
夺并军权后,回到原籍临夏,将剩余的大烟、布匹筹向市场抛售。并开设“勤平
茂”杂货栈,继续经营商业。马步芳自其父、叔到他本人,从民国切年至解放为
止,占据青海地区达37年。曾在青海设立“德兴海”商号,“湟中实业公司”,
其商业势力在临夏也有很大的影响。总之,这部分商人所经营的商业在临夏回族
商业中资本雄厚,带有官僚垄断性质。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I临夏回族商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临夏回族商业是在
继承其先民经商传统的基础上,利用临夏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经商环境,经过
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逐步发展起来的。第二,回族商业的兴衰,与政治及社会的
稳定息息相关,社会稳定则商业兴,社会动乱则商业衰。第三,开展与藏区的贸
易是临夏回族商业的一大优势,反映了临夏回族商业经济显明的地域特色,这种
情况延续至今。为青藏牧区的经济开发,方便藏族人民生活,扩大民族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由于I临夏资源贫乏,人口稠密,大部分回族商
人的经营仍以生存为第一要旨,本小利微,勉强维持生计的小商人居多,而资金
雄厚的百万富翁、官僚资本家毕竟很少。第五,临夏回族商业由于长期受到封建
统治者“重本轻末”、“熏农轻商”政策抑制制,加上社会动乱的影响,发展缓
慢。20世纪30年代以来,又由于马家军阀对西北市场的垄断,临夏回族商业更是
步履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回族人民落后、贫弱的命运。
第二节临夏模式:形成与发展
解放初期,临夏回族的商业有了一定程度地发展。但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
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临夏回族传统的私营商业一度被迫停顿。60年代初,回族
商业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因时间太短未能得到充分发展。10年“文革”中,
l临夏回族商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临夏回族商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又一次得,NT发展的机遇。经
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出现了重振”茶马互市”的势头。一方面,临夏作为传统
的皮毛、茶叶、木材、牲畜及其它民族用品交易市场的地位得以恢复,进一步发
挥了商贸集散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大部分回族商人继承本民族商人的经营传统,
开展与藏区及其他地区的贸易,经商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出现了“以商促工”
的势头。作为一种制度转型范式和区域工业化范式,临夏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
了两个重要阶段。
一、临夏模式的形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是临夏模式的形成时期。改革开放
初期,临夏较早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释放出来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一方面,临夏地区民众历史上有经商的传统习惯,另一方面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
济政策对经济活动的主体限制开始放松,同时商贸领域也是私营经济最容易进入
的行业,这些劳动力,再加上原来的个体从业者,他们构成了临夏州最初的不同
于传统的经济活动主体,打破了公有经济垄断商贸经营的格局,形成了与工业化
初期相适应的“轻、小”型的经济结构和具有显著的古典式市场经济特征(主要
表现在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大生产相适应的科层
组织、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经济自由度较高等)的制度结构。在这一阶段,尽管
文化传统和政策因素对商贸业的发展有不小作用,但优越的地理位置比其他因素
来得更为重要,因为在贸易开放条件下,地理优势将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的
发展变成了主要的经济增长机制。临夏模式的形成,源自两方面力量的推动:
1、政府:巧妙组合“政策与民族”优势
临夏一面靠青藏高原,一面靠黄土高原,地上无良田,地下无矿藏,是个有
名的穷地方。而且人多地少,十年九早
在计划经济时期,临夏的民族优势横遭遏制,不擅耕种的少数民族农民被束
缚在田野里,“茶马互市”的辉煌成了当地人遥远的美好记忆。八十年代初,州
委、州政府经过认真调查,对州情民情有了正确认识:I临夏是个农业区,但完全
依靠农业,经济只能低水平、低速发展。临夏西有皮毛资源极为丰富的青藏高原,
东有广大的皮毛加工基地,要打好地缘优势这张“牌”,办法是把党的开放政策
与回民善经营的优势组合起来,让这两种优势在组合碰撞中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
量,再造“茶马互市”的辉煌,振兴民族经济。
1983年,当西北各省区仍然毫不走样地念“计划经”的时候,临夏率先摆脱
计划经济的束缚,出台了放开搞活商贸流通的政策。这个名为“六个支持、八哥
搞活”的政策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面放开市场,搞活流通。第二年,又出台鼓
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二十八条”,提出出了“黑(枪弹)、白(毒品)、黄
(金)”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商品不能经营外,其他均可在市场经营买卖,“进来
的不堵,出去的不挡”,并提出“东进西出,南来北往”全方位开放的方针。为
了显示政府的决心和政策稳定,州政府先后在西藏、青海、北京、南京、深圳、
兰州等地设了十个办事处,专门为本州商贩服务。
切合实际的政策一旦和当地群众的发财本领相结合,便会创造一系列奇迹。
以回族农民为主的临夏穆斯林们出州跨省,在商贸流通领域各显其能。1986年以
来,全州每年有5.6万户、8万农民在青藏高原和沿海各省做生意,另有好几万人
以农为主,间歇性贩卖上货。全州每年成交的牛羊皮不下700万张,是本地产量
的25倍;羊毛2万多吨,是资产量的10多倍;茶叶不下150万公斤,是过去计划供
应量的30倍;木材不下20万立方米。在昔日贫瘠荒凉的临夏大地上,冒出一批千
万富翁、百万富翁,全卅『农民的脱贫步伐大大加快。“青藏的毛皮富f临夏”,“甘
南的木材富临夏”,在甘、青、川、藏的少数民族地区已成公论。
2、农民:巧妙组合“资源与市场”优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精明的临夏回民发现,青藏地区拥有数额巨大的皮毛
资源,但由于这一地区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加之国家收购部门的官商作风和价
格不合理,大量牛羊皮毛难以货畅其流。东部大批皮毛加工企业急需西部皮毛,
但单靠国家调拨,难以满足需求。
位于皮毛产地与加工企业之间的临夏回民,在州政府的引导下,扮演了粘合
东西部市场“断裂带”的角色,“头戴小白帽,身穿烂皮袄”的回族农民商贩们,
一边忍受青藏高原恶劣气候的折磨,一边同当地设置的各种皮毛关卡的“围追堵
截”周旋。他们徒步或骑自行车,翻山越岭,深入广大的牧区,挨家挨户收购牛
羊毛皮,再靠双肩用担子挑到集中点,用拖拉机或汽车拉到临夏。他们甚至跨域
国界,把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的皮毛贩运到临
夏。然后,他们在位于西部牧区与中原农区的交汇点广河县三家集起一个大市场,
继而奔赴沿海各省推销皮毛,吸引客商到临夏采购。很快,小小三家集成为全国
最大的皮毛集散地之一,高峰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曾达5万人,比三家集镇总
人口多近一倍,被誉为“西北第一集”。资源和市场,就这样被临夏回族农民巧
妙地在广河县三家集组装起来。
临夏回民还担当起开拓青藏高原市场的重任。他们上青藏之前,先到兰州等
大城市采购日用品,雇车运上去,在青藏一边收购皮毛,一边向藏民推销同用品。
后来,一些回民索性在海拔三四千米的拉萨、那曲、日哈则、格尔木等地安营扎
寨做生意。临夏人在拉萨开的商店,曾占全市商业网点的一半。
被人们誉为中国西部“旱码头”的临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成为少数
民族用品、土畜产品的集散地。穆斯林群众需要的汤瓶、乔其纱、木钟、盖碗茶
具等商品,藏族群众喜爱的铜锅、龙碗、奶钩、藏袍、藏鞋、呢绒、绸缎、兽皮、
腰刀、地毯等商品,在这里应有尽有。这些商品除在本地销售外,大部分远销到
青海、宁夏、四川、西藏等省区。据统计,当时临夏市场上80%的货源来自外地,
80%的商品销往外地。这说明,两头在外、大出大进已是当时临夏市场最显著的
特点。从皮毛、茶叶、木材等大宗商品的销售来看,这种特点显得尤为明显。这
里不是牧区,而皮、毛年上市量分别为700多万张和l万多吨:这里不产茶叶,而
茶叶年上市量达200多万公斤;这里不是林区,而每年上市的木材多达2万余立方
米。当时在临夏已有3~4万穆斯林群众组成的庞大贩运队伍,他们用卡车将内地
产的丝绸、瓷器、服装、茶叶、食品糕点及饮料等,运往广大牧区销售,又把牧
区的皮毛、蹄角等亩产品和林产品及印度的毛料、香料、化妆品、稀有皮张等收
购到手,运到临夏,转而供应东部市场。
二、临夏模式的发展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至十年代末期,是临夏模式的发展时期。随着第一
阶段商贸业发展的良好开端,临夏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私营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的经济政策,随即更多的人员进入到商贸流通领域,私营经济所能够进入的行业
也越来越多,随着资金和管理经验的积累,商贸业从最初的分散流动、小规模、
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正在向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方向发展,据统计,1999年底,
临夏州共注册个体商业户11896户,完成消费品零售额8.01亿元,其中民间商贸
完成零售额5.84z,元,占全州消费品零售额的72%;个体私营商业网点发展到17500
多个,占全≯I'IN务网点的90%以上,全州每百人就有一个商业网点;流通领域从
业人员14)巧-人,占输转劳动力31.497人的45%;各类市场发展到136多个,其中各
类专业市场49个,皮毛、茶叶、牲畜、钢材、煤炭等专业市场建设面积达60余万
平方米,集贸市场成交额8亿多元,其中民间成交占90%以上,j特别是广河县三
甲集市场、滨河市场以及临夏市河滩关市场己成为享誉全国的大型综合市场。
1992年以来,随着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临夏的各大商业主纷纷跳出临
夏走“西iZl”,开展边贸外贸活动。作为中国的“小麦加”,临夏商人有着进军
伊斯兰大市场的独特优势。当时在中东,侨居沙特阿拉伯等lO多个伊斯兰国家的
临夏穆斯林人数不断增多。他们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民族感情上的广泛联系
及民间友好往来,成为两地发展经贸合作的良好契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l临夏穆斯林赴麦加朝觐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
加强,来临夏投资办厂的华侨也逐渐增多。由归侨集资兴办的华侨实业公司,除
向沙特及其他中东国家出口阿拉伯袍和民族工艺品外,还大量经营陶瓷和丝绸。
州内生产的雕刻葫芦、仿彩陶、保安腰刀、礼拜毯等民族特需用品,也己打入南
亚、中东等国际市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临夏农民商贩们,已不甘心当
东部与西部之间原料与工业品的“二传手”,他们对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作了更
高水品的排列组合,回族农民圈地建厂,购置设备,四处招工,做起了厂长经理,
打破了沿袭几千年地回族人只能做小买卖的传统,实现了由皮毛商到制造商的历
史性大跳跃。一些富有远见的临夏回族商人开始把资金投向原料、销路“两头在
外”,以加工尊板皮、洗净毛、民族特需用品和清真食品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
以及与外商(主要是台港商)联合的合资企业。1990年,在临夏市和广河县,陆续
建成10多家机械洗毛厂和皮革加工厂,年洗净毛1万多吨,加工蓝板皮近百万张。
在全州近2万多家个体和私营为主的乡镇企业中,70%的工业资金是从流通资金中
转移而来的。在全州,乡镇企业产值与国营和集体工业产值各占一半,临夏市场
已初步形成了以加工皮毛、地毯、建材、服装、鞋帽及民族用品为主的企业群体,
可加工各类产品500余种。临夏市民族商场根据民族特点成立“河州穆斯林融资
公司”,筹集股金173万元,1990年吸收存款累计1亿多元,发放贷款累计4500
多万元,资金周转率达95%,不仅解决了个体、集体商业经营者的资金需要,而
且还扶持发展了25家地方工业,形成了一个以商场为依托、财团为支柱、地方民
族工业为后盾的商、财、工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富商最多的三家集,发挥西部皮
毛集散地的优势,兴办皮毛加工企业上百家。从三家集镇的上集到洮河岸边的临
园,出现一个长达十里的工商走廊。在临夏市的几个木材市场周围,木器加工悄
然崛起,河滩木材市场上,加工木器的便有40多家。一些私营企业主还不满足对
畜产品进行初加工,他们从东南沿海引进技术,搞精深加工,生产牛绒衫、地毯
等产品。
临夏这个前几十年没有现代工业的边远穷州,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皮
毛加工为主导产业的非国有经济迅速崛起,使临夏综合经济实力得到前所未有的
提升。据统计,1990至1999年,临夏国内生产总值由6.46亿元增)JIN20.29亿元,
年增长8.76%,其中第一产业由3.27亿元增)J口N9.4亿元,年均增长5.85%;第二
产业由1.1亿元增)Jllj!lJ4.29亿元,年均增长12.6%:第三产业由2.1亿元增)J口N6.6
亿元,年均增长14.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06.9元提高至lJl091元,增长2.7%;
财政收入由0.47亿元增加到.51元,年均增长13.9%。2001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
(包括中央、省属单位)达N30.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lO.53亿元,增长2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03亿
元,增长2.5%,第三产业9.78亿元,增长15.4%。全州不包括中央省属单实现国
内生产总值2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的成果,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21.2:36.8:31.0调整
为2001年的34.8:33.0:33.2。全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09元,比上年增长12.2%。

三、临夏模式的内涵特征
从临夏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可以看出,临夏模式的实质在于市场机制与地理优
势和文化背景的充分结合而产生的不同于一般区域发展的区域发展道路,其经济
发展的轨迹没有被一般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所困绕,生产要素的配置也没有依据
一般的流动方向而拘泥,而是遵循地区比较优势,跨越三次产业的演进顺序,打
破生产要素的常规配置,从农业的发展直接进入服务业和商贸业的发展,尽管发
展过程还需要提高和完善,但它是对经济发展进程的新的尝试。
临夏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商贸经济的发展,通过调查,其内涵主要表现
为:一是连接内外、沟通城乡的商贸流通网络己基本建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加之临夏各族群众有经商传统,农商兼营是
当地大部分家庭的生产经营方式,这些人员进入流通领域,成为专职的商业人员,
从70年代的肩挑背扛、走街串巷的小商品交换开始,到目前初步形成了城乡衔接、
批零配套、专业与综合相结合的市场网络,有些从业人员的经营范围甚至突破地
域,远达京津和东南沿海,更有少数人员走出国门,将生意作到了周边国家。
二是以传统经营方式为基础的新型商业经营方式正在兴起。以传统方式经营
的商贸业开始向正规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经营方式由传统型逐步向现代型转变,
出现了代理制、连锁店、便民超市等新型业态,并显现出继续增多的势头。截止
目前,l}缶夏州共有代理制企业22家,连锁店8家,便民超市7家。新型业态的运作
特点是商品种类齐全,选购余地大,商运速度快,售后服务和管理方式都比较先
进。目前新型业态的商品销售份额虽然不大,但对传统经营机制的转换起到了有
力的推动作用。
临夏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家庭(私人而非公有制)为经营单位。从
最初的以家庭为主的小摊位小铺面起步,积极发展家庭经营的商品经济,使家庭
经营成为临夏农村所有产业部门的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经营方式,这种以血缘为基
础建立的经营组织形式是与传统的小农意识中关于利益内化的价值取向相统一
的,反映了临夏模式的微观组织的封闭性和内在性。
第二,以商贸流通为主。从非公有制总体的行业结构来看,临夏主要以从事
第三产业中的餐饮和商贸流通为主,商业网点和各类市场遍布全州,这既是他们
资本原始积累的起步基础,又是拓展涉足其他行业的过渡桥梁。商贸流通业的发
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在资源配置及获取方式上增加了多种可能性,特别是为
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积累了资金,而且从更深意义上讲,商贸流通业的发
展向传统的农村社会引入了新的调节机制,即利益调节机制,从而打破了过去那
种仅仅依靠血缘、地缘和宗教来调节社会关系的状况。
第三,以民族经济为依托。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临夏经济发展中表现得最有特
色。在当地上市流通的产品主要是与民族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加工工业的
重点也是与民族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产品。这是临夏模式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最
为显著的一个特征。
第四,是两头在外、过境集散的贸易活动比较活跃。临夏州处于东部农区与
西部青藏高原牧区的结合部,利用这一地缘优势,一部分商户从东部省区购进日
用消费品、工业品、粮食、蔬菜等,将临夏市或重点集镇作为中转站和集散地,
批发销售给周边各县及甘南、青海、西藏等地的经销商。另一部分商户从西部购
进牛羊、畜产品经临夏市集散,销往东部各省区。据统计临夏州全年市场成交额
中的34%为两头在外的过境贸易,每年的交易额在3至4亿元左右。在贸易开放条
件下,地理优势将外部直接投资和乡镇企业发展变成主要的经济增长机制。
第三节临夏模式的困境与成因
一、临夏模式的困境
依赖于商贸经济和以皮毛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临夏模式,虽然为临夏经济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这~模式并没有使临夏经济实现起飞。进入二十一世纪,
临夏地方经济发展仍然落后,尤其是与经济起步条件基本相同的温州模式相比
较,临夏模式显然落后了许多。
首先,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罨勤2002年临夏国内生产总值
为33.79亿元,增长比例为10.8%;而当年温州国内生产总值为1060.96亿元,
增长比例为13,1%。温州国内生产总值是临夏的31.2倍,增长比例比临夏高2.3
个百分点。2002年临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178元,低于甘肃省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4493元和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927元的水平;而当年温州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为14357元,是临夏的12.2倍。
表1 2002年临夏、温州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值(亿元1 增长(%) 总值(元) 增长(%)
全国10239 8 7927 6.10
甘肃116l 9.4 4493 7 4
临夏33.79 10 8 1178 9.9
温州1060 96 13 l 14357 13 6
注:甘肃、临夏数据来源于{2003年甘肃统计年鉴》}全国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出版:温州数据来源于(2002年温州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州市统计局出版。
其次,从人均收入水平看,2002年临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752元,低于
甘肃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151元和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的水平;
而当年温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45元,是临夏的3.6倍。2002年临夏农
村人均纯收入l 131元,低于甘肃农村人均纯收入1590元和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
2476元的水平;而当年温州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091元,是临夏的4.5倍。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
总值(元) 增长(蛳总值(元) 增长(嘲
全国7703 13 4 2476 4 8
甘肃6i5l J4 2 1590 4 9
临夏3752 12 4 1131 7 l
温卅l 13645 10.5 5091 8.7
注:资料来源同表l。
第三,从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02年临夏城
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为1630.85元,低于甘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4033.49
元和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6765.98元的水平;而当年温州城乡居民人均储
蓄余额为10095元,是临夏的6.2倍。2002年临夏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18
亿元;而当年温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91.09亿元,是临夏的43。93倍。
表3 2002年临夏、温州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总值(元) 增长(呦总值(亿元) 增长(%1
全国6765 98 17l 40911 8.8
甘肃4033.49 124 433,54 9.6
临夏1630.85 11 7 1l 18 16,9
温州10095 27.9 491 09 120
注:资料来源同表1。
第四,从产业结构层次看,2002年临夏第一产业增加值占三产的比重达
33.3%,远远高于甘肃省18.4%和全国14.5%的水平;而当年温州第一产业增加值
占三产的比重仅为5.3%,比临夏低28个百分点。2002年临夏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三产的比重达33.48%,低于甘肃省45.7%和全国51.7%的水平;而当年温州第二
产业增加值占三产的比重为56.6%,比临夏高23.12个百分点。2002年临夏第三
产业增加值占三产的比重达33.21%,低于甘肃省35.9%和全国33.7%的水平;而
当年温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三产的比重为38.1%,比临夏高4.89个百分点。
表4 2002年临夏、温州产业结构层次比较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增加值增长比例增加值增长比例增加值增长比例
(亿元) (%) (%) (亿元) (%) (%) (亿元) (%) (%)
全国14883 29 14 5 52982 99 51.7 34533 7.3 33.7
甘肃214 45 5 8 18.4 530.36 10.8 45 7 416.62 9 6 35 9
临夏1I 25 6 5 33 3 ll,3l 12 7 33.48 11 22 13.6 33 21
温'Jt4 56 04 4.2 5 3 601.12 13 2 56.6 403 81 14.4 38.1
注:资料来源同表1。
第五,从财政收支状况看,2002年临夏财政收支比为0.17,低于甘肃省0,55
和全国0.86的水平;而当年温州财政收支比为1.92,比临夏高1.75个百分点。
表5 2002年临夏、温州财政收支状况比较\ 财政收入(亿元) 财政支出(亿元) 财政收支比(%)
全国18914 22012 0 86
甘肃150.34 274 0l 0.55
临夏2 2l 13 36 017
温州[26 26 65.76 1 92
注:资料来源同表1。
实践证明,单纯的以买卖为主的商品流通和单一的产业结构,并不能带动整
个民族经济起飞。
二、从区际贸易视角看临夏模式困境之成因
甘肃省的临夏与浙江省的温州都是在原有工业基础薄弱、国家投资极少的基
础上,通过个体工商户走南闯北进行原始资本积累,走以区际贸易推动区域工业
化道路的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践,浙江温州经过市场秩序扩展、专业化
交换组织成长与产业积聚的良性互动,基本上实现了区域工业化。而甘肃临夏的
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创新行为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并没有催生新兴产业的根植和
工业的发展。两个发展起步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区,一个能利用区际贸易实现其发
展目标而另一个则不能的原因,虽然我们可以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与环境、经
济基础、区域制度创新能力、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等层面的差异中寻求多种解释,
但区际贸易的低水平均衡可能是不容忽视的更为重要的原因。
在区域开放和区际运输效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厂商生产地的选址往往取决
于一种需求的外部性,即制造商总想定位在市场最大的地区,再把其产品运输到
市场容量较小的欠发达地区。从需求的角度看,像甘肃临夏这样的发展中区域,
其满足区域内和区域外市场需求的生产量仅需较少的就业人数,甚至是在低就业
水平上仅依靠从发达区域进口制造业产品来达到区域内产品市场的供求均衡,从
而影响人均收入的增长,进而影响有效需求的增长,造成市场在人均消费水平很
低的情况下出现供过于求,经济增长被迫在需求制约下以需求确定产量或供给量
的情况下出现的均衡。区际贸易的这种低水平均衡把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限制
在了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从需求的角度看,一个地区投资引诱的大小取决于商品市场的容量。像临夏
这样的发展中区域,由于人均收入低,社会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也低,因而市场容
量狭小。这样,即使有了储蓄,也会缺乏投资引诱,因为市场容量有限,商品不
易销售出去,企业不愿贸然进行大量投资。
首先,从市场规模看,2002年,临夏州共有各类商业网点13377个,市场
130处,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787万元,同比增长16.93%;集市贸易成
交额达111053万元,同比增长9.42%;实现餐饮旅游业综合收入27185万元,
同比增长28.15%。2003年,温州有各类专业市场47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64
个,生产资料市场96个,生产要素市场14个。商品交易市场全年成交额514.37
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超亿元市场68个,年成交额369.47亿元,超十
亿元市场lO个,年成交额200.7亿元。与温州相比较,临夏的市场规模显的非
常狭小。“1临夏商贸业的发展特征,不仅表现为市场规模小,而且还表现为市场
的功能主要是发达区域的最终消费品在这里集散,而本区域的产品通过这里销向
其它区域的比例很小,这是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重要表现。
其次,从投资情况看,2003年临夏投资总额为14.99亿元,温州为448.60
亿元,温州是临夏的近30倍。。51投资主要分布于温州等沿海发达地区而未投资
于临夏这种发展中区域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因为临夏的地理位置和投资软硬环境
太差,而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这里的市场规模(最终消费品、中间投入品和科技服
务市场规模)太小。
由此可见,在已具有制造业初步优势的条件下,厂商生产地的选址往往取决
于一种需求的外部性,即制造商总想定位在市场最大的温卅『地区,而不愿意将厂
址选在市场规模狭小的临夏地区。
第四节临夏模式的二次创新
对任何~个区域来说,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按照萨伊的专业化
分工的观点,一个人如果专业于某一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则他自动产生对别的制
造业产品的需求,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临夏市来说,在区际
贸易低水平均衡状态下,由于区域市场需求的不足,不能催生新兴产业的根植和
工业的发展。因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内及产业之间的需
求效应,是临夏破解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陷阱的有效途径。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
l、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
“集群”(ClusteO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企业战略专家迈克尔啵
特(Porter,M.E.)于1990年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1998年他在《哈
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论文“集群与新的竞争经济学”,对集群这一现象作了充分
论述。波特认为,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中一组相互关联的
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或者说,集群是在某种产业
领域里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这些公司和机构同处于一个特定
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产业集群主要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
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
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基本内
容:①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的,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
②产业集群是一个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个相关行为主体
的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⑧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是特定的地方优势产业,
比如前文提到的浙江、福建晋江、广东东莞等地的“块状”产业,这种特定的地
方的优势产业是产业集群得以构建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从资源禀赋的角
度来看,产业集群就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多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
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产业集群具有特定的“产业内涵”,集群内企业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
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等基本特征,其中专业化经营是集群最本质的特
征。集群的成员企业既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
供应商;又包括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还从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
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等”1。产业集群正
是通过集群内大量的同行业企业和相关企业之间发展高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
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j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因而有着持久的
生命力。
产业集群已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成长的一种显著特征。在我国东部沿海
地区也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并呈现出“脱颖而出”的发展之势。纵观当今世界,
不难发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产业集群战略的抉择及产业集群的
蓬勃发展息息相关。从美国的“硅谷”到英国苏格兰科技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区
和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再到中国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园区:从意大利
普拉特的纺织业区到德国鲁尔钢铁和机械制造区、瑞士的钟表业区、美国加州的
葡萄业区,再到中国被称作“块状经济”的浙江特色工业产业区、广东东莞的制
造业基地;等等,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
力,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正如波特指出的那样,“集群
的因素支配着当今世界经济版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
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81
2、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
波特还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
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
群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竞争优势的源泉。政府研究和发展实
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
(1)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会带来经济的外部效应或外溢效应。各企业在发展
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表现在共享公共资源、技术管理方法快速扩散、市场集聚和
辐射作用方面。在基础设施、产品原料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方面,许多同类企业
甚至完全不同的企业有许多可以共享的资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会实现范围经济。从产业集群的外部来看,集群是
一个大量生产某一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它实现了某一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而
从集群内部来看,这一最终投向市场的产品在集群内部是通过弹性的分工体系来
组织生产,因此其内部生产是建立在范围经济的基础之上的。产业集群是规模经
济和范围经济完美结合的一种经济组织模式,它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超乎寻
常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其具有一种将众多存量资源要素向现实经济实
力转换的有效转换体系。
(3)产业集群会带来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一是环境成本低。集群内企
业呈现相对的地理空间布局,分布密度高,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
规模经济优势,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均使用成本的降
低。二是交易成本低。集群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成,不仅为企业带
来基础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开展,信息交流与传
播和交易费用的降低。三是信息成本低。产业集群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集群区域内企业相对集中,它与功能发达而完善的专业市场共存,使企业容易通
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技术信息,丰富人际渠道,将信息高效传
播,使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大大节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贴近市场,甚至
超前于市场。四是配套成本低。专业化经营是企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集群内
部各种不同形式的专业化企业只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相互之间形成了高
效的分工协作系统。由于这些企业处于同一区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配套产
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以及人才招聘成本。
(4)产业集群模式具有技术制度创新优势。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
力的温床。波特认为,企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表现一是企业彼此接
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而不甘落后的自尊需要和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
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集聚带来的有效的竞争压力,既加
剧了竞争,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二是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由于地
理上接近,业务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捷,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
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企业通过这
种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三是健全的服务体系。随着集群区域
的发展、壮大,除了生产企业集聚外,还汇聚了大量的服务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
技术性支持的机构。如管理咨询机构、技术开发机构、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对
加强技术的研发、交流和扩散,对区域内企业技术进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5)产业集群模式具有市场优势。一是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企业集群与
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一个成熟的企业集群并不是纯粹的
生产性企业,而是由生产性企业与流通性企业共同构成的,企业集群的发展会为
区域内形成专业市场提供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将推动产业的发展。二是有
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企业集聚,利用群体效应,有利于区域性品牌的建立。区
域性的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广泛持续
的品牌效应,即使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资源
等外部原因使企业集群衰退或转轨,区域性品牌效应更易持久。三是有利于企业
走向国际化经营。企业集群利用产业规模可以帮助单个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
争,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集群战略对临夏破解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的意义
集群战略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战略模
式。同时,从以上我们对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表现的叙述以及产业集群这一经济
发展模式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经济效应分析来看,像临夏这种欠发达地区要
实现经济的崛起,加速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必须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速产业集聚,
为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换言之,临夏完全有可能借助
产业集群模式,破解区际贸易低水平均衡,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产业集群能够化解中小企业市场需求不足的压力
临夏欠发达地区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规模普遍偏小,中小企业规模偏小
这一先天不足导致其市场接近难、市场势力弱、融资渠道少、人才贮备不足、信
息资源欠缺。而产业集群的网络化优势就在于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
成一个有效的网络,尤其是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各厂商都只是该产业集群网络
中的一个节点,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产业集
群整体的规模很大,市场势力很强,集群内的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有
效地避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
2、产业集群的“乘数效应”能够引导集群内企业之间产生相互需求,能够
放大区域内市场空间
从产品的供给来看,集群内相关产品众多,不仅降低了顾客产品的搜寻成本
和交易成本,而且增加了作为买方力量的议价能力,集群内的产品对顾客更具有
吸引力,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有效需求:集群内大量集中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配套
条件降低了建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更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创业者更容易
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从而促进新企业的诞生和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集聚体
规模扩大后,对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在新的市场机遇的拉
动下,■些配套企业和服务性企业相伴产生,这样,集群内企业就会出现全方位
的高速扩张,不断拓展产业链,使产业群规模成倍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放大。
3、产业集群的持续创新能力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分工效率有利于区域内外市
场的拓展
创新需要路径依赖,不仅包括技术上的,还包括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创新。为
了更有效地利用投入要素,需要持续地创新。而持续创新的重要基础就是依靠本
地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集聚形成“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一个有完
97
善的、发达的供应商,有经验、挑剔的客户群,垂直、水平联系的众多企业和各
个支撑机构之间共同作用,形成知识和技术创新及其有效的扩散系统。在创新的
支持力量上看,集群内的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
在空间上的集聚,是产业创新中的重要支持力量,使产业创新后劲十足。集群使
产业形成不断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区域内外市场的拓展。另外,集群通过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或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使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
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
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和增强区域竞争力。
4、产业集群有利于产业形成共同进化机制,不断延伸市场空间,克服产业
衰退
产业的发展通常要受产品生命周期的约束,一旦进入成热期或衰退期,产业
发展的空间就会明显被制约。单个大企业由于资产专用性难题,产业退出的沉淀
成本太大,不能快速实行产业转型,但集群是由众多企业构成,通过协同效应,
形成类似于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共同进化机制,企业容易通过收购兼并、战
略联盟、业务整合等,实现价值链活动的空间分工,使产业不断升级换代,继续
维持价值链活动中的高附加值环节,不断形成新的市场空间,从而延续产业的衰
老现象,或尽早实现产业转型,维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s、产业集群能增强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

集群战略强调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在发展形式上,不仅强调大企业在区
域发展中的作用,如推行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网络”的发展模式,而且
也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甚至认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不易
发生区位移植,更具有地方“根植”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象我国浙
江特色产业区的中小企业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活力,而且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
展。由于重视中小企业与中间生产的重要性,不过分强调最终产品总价值,从而
避免了过去一些专业化地区产业和区域经济脱离的“二元制”结构,即专业化大
企业和区域经济关联度很小的情况发生。
6、产业集群战略通过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途径使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和
市场购买力不断提高
欠发达地区市场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
低。如2003年临夏城镇化水平为11.3%,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9.23个百分
点,低于发达省份30.7个百分点(浙江的城市化率42%)。临夏迄今仍有88.7%的
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工业突出表现为规模小、水平低、产品粗、效益差等,与
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明显滞后。:“”
对于l临夏地区而言,工业化与城镇化是难以回避的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
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工业化,它是解决欠发地区农村问题的关键,也是城镇化的基
础。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途径有多种,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动农民就地创办小企业,
促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员工。农民就地创办的小企业不仅面临中小企业发展的
普遍问题,而且还有教育水平低、技术能力不足、管理素质不高、基础设施很差
等问题,可谓困难重重。而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小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中技术溢
出和衍生企业的便利性能够促进新企业不断产生;公共服务部门的职业培训、技
术支持有效地弥补农村企业的先天不足;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可以不断提高本地
基础设施与发展环境。可以说,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促进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
径。工业化、城镇化使农民转化为产业员工,解决了农民就业,稳定提高了农民
的收入,扩大了市场需求;反过来,城镇化又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物品的
聚集而促进农村工业化。
三、临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在我国,无论是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还是发展实践,从整体上讲,都处于起
步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已出现的产业集群雏形,发展势头良好并具有一定的竞争
优势。在甘肃临夏地区虽然形成了广河县三甲集、临夏市河滩关等大型皮毛专业
市场,但这些专业市场的形成并没有促成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临夏现有的产业
基本上是靠国家投资、依赖区外要素推动形成的,而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
产业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
的相互认同和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
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因此,在临夏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
产业集群。
2、产业链缺损,没有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
甘肃临夏地区的工业体系基本上是矿产采掘业、食品加工制造业、纺
织服装业、皮革加工业、木材加工业、造纸业、印刷业、金属冶炼业、
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由于轻工业以及重工业内部加工工业发展水平
低,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从而形成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断层和原材料
产品结构与加工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结构之间严重错位,大部分原材料输往区
外,而加工工业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又从区外输入。这种产业链缺损现象,无法
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区内产业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
3、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性合作网络
甘肃临夏地区的现代工业如甘肃省光学仪器工业公司等,基本上是按照“全
能型”企业模式创建,形成集企业管理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为一体,基建、供应、
生产、销售、生活服务自成体系的“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其产品的70—90%
销往区外,生产协作链条也部分甩在区外:同时,地方性小企业则规模不足,生
产要素短缺且质量差,其产品主要在本地区寻找出路,很少得到大中型骨干企业
的辐射效应。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远辐射性和地方小企业的内向性导致了两个关联
程度极弱的循环体系双轨运行,形成“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这种“双重封闭
的二元结构”使得大企业与小企业无法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也无法通过企
业间的共生互补效应来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合作网络,而这一点
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非常重要。
4、缺乏产业集群形成的适宜的制度环境
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率最高律在产业间和
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引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成的,它的形成必须有一个
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我国经过20多年以市场为取向
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己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
尤其是在甘肃临夏这样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在计划经济
体制下形成的以纵向管理为主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金字
塔式的企业组织结构还相当突出,各自为政、条条或块块自成体系的现象还相当
普遍,从而人为地割裂了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本来内在联系,使得分布在
同一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在经济技术上难以协调发展,增加了企业布局与区域经济
发展的矛盾;同时,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影响还根深
蒂固,而市场机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各种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行
100
为还较严重,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还要受到各种壁垒的阻碍,从而
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集聚和关联产业群的形成。
5、缺少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企业家队伍和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
目前临夏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出身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综合
素质相对较低,这严重限制他们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一些人仍然保持着农民
传统的“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进一步开拓大市场的意识。许多企业做不大做
不强的原因就在于此:有些个别企业虽然规模作的比较大,但其内部管理还是比
较混乱,没有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甚至有的企业主对所谓现代企业管
理制度不屑一顾,认为企业只要抓好市场就足够了。
临夏的产业发展基本上还处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从
产业链结构看,由于缺乏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及产品设计人才,产品的整体利
润率低,很难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高阶段进行竞争。l临夏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
稀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族式中小企业对引进外来高素质人才缺乏
热情,对族夕}籍社会网络以外的人缺少信任,这是中国家族式企业管理中的通病;
二是临夏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很难吸引或留住高素质人才。
四、临夏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1、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
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在临夏地区,尽
管贸易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早,但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企业制度变革缓慢而导致
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缺乏,仍然严重制约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群的
形成。因此,加快改革步伐,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应成为推进临夏产业集群形
成的关键举措。(1)加快市场化变革,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在资源配黉中的作用,促使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地区间、产业间自由流
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建立
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进一步营造商品和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2)加快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尽快
改变国有企业按部门、按地区条块分割的隶属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
国有企业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变革,使大多数处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成
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并按照经济本来的内在联系加强区内外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
系形成既分工又协作的地方经济系统““。
2、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太、
中、小企业高度分工、密切合作的一体化生产体系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产业集群的实质,就
是以特定产业为依托,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主体,通过企
业间的高度分工与协作形成的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正是这种柔性生产综合体代
表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目前临夏地区国有大型企业与地方小企业之间“两
张皮”、彼此封闭隔阻的结构现状,很不符合产业集成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
积极引导区内大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推进区内大、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等
机构的协作与配合,依托特定的产业格局,深化分工,形成集成产业的新格局。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有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大型企业的近辐射功能,
加强国有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前、后向关联,通过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
对同大型企业经营方向有联系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改造,使之成为自己的零部
件厂、加工厂、协作厂,并且通过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集聚经济和乘数扩张效应
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小企业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
动调整发展方向,通过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其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
大企业配套服务,并且,要通过增强地方小企业对国有企业先进技术的吸纳能力,
促使信息、资源等要素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传递与流动,使大型企业的发展得到强
有力的支持,从而改变国有企业在临夏经济中的“孤岛”状况,增强其在本区的
“根植化”。
3、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通过相关产业和企业在区域内“扎堆”而形成的特
色产业体系,因具有明显的群体优势和区域品牌效应,因而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因此,推进特色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增强临夏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临
夏特色产业群的培育,就是以临夏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
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植具有市场前景、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
的特色产业,并集中力量,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
群。培育临夏特色产业群的关键,是产业的专业化整合问题,其核心是要打破行
业、部门和地区乃至所有制的界限,冲破自成体系、门类齐全的地方经济格局,
筛选出能够影响经济大局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实行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的倾
斜式发展。通过“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在短
期内迅速形成气候,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在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和
l临夏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产业关联强度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临夏宜就以下特色产业
群为重点培植竞争优势:一是皮革产业群。这一产业群的发展与竞争优势的提升,
关键是要广泛地发展产业关联,扩展产业链,通过县、市联合、产业联动,把各
县、市孤立分散的优势聚集为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二是电
子信息、照相器材与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三是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旅游线路和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旅游广告宣传在内的旅游
产业集群。这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扩展,重点是要搞好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和
旅游线路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以及下游产业的发展。
4、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
根据波特的论述和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
程中政府是可以有所为的。一是政府要在构建产业集群总体思路下设计外资(包
括外商投资和东、中部投资)的目标吸引政策,有目标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
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区内,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
和竞争优势的提升。二是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对产业集群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
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
施建设,以改善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外部“硬”环境。三是政府要增加对教育的投
入,以提高本区人力资源素质和人才资源存量,确保竞争性产业成长环境的形成。
四是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
构,如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教育培训中心
等,为区内集群的成长提供组织、协调和保障作用。五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
环境。产业集群的扩展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有赖于一个适宜的创新环境。要通过建
立产、学、研一体化机构,形成产业区内的创新中心;鼓励有协作关系的企业形
成相互参股的渗透关系;建立鼓励创新基金,扶持创新活动;组织企业家沙龙,
鼓励企业家交流和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等途径来营造一个推进创新的
有利环境。
总之,临夏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市场缺失、企业家和民间
03
力量薄弱,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启动乏力。为克服起步阶段的初始障碍,由临夏
州政府出面代替企业家和市场,实施政府第一推动力,能有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的进程。但政府直接推动的结果有可能导致“大政府一小市场”或“强政府一弱
企业”的后果,所以在政府启动产业集群发展之后,随着发展的深入,政府应适
时退出,将其职能还原于市场。
注释:
[1]马占奎丁化:临夏回族商业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回族研究》,1994年产期。
[2]妥进荣:甘肃临夏州民间商贸发展及对策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3
期。
[3]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4]《临夏回族自治州年鉴(2001—2002)>>,临夏回族自治州地方史志办公室编
[5]以上数据由<<2004年甘肃年鉴》及2003年温州统计公报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6]迈克尔啵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厦出版社,2002年。
【7】王缉兹:《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Porter,M.E.,The CompetitiveAdvantage of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
【9】9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厦出版社,2002年版。
【1 o】以上数据由<(2004年甘肃年鉴》、((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2003年温
州统计公报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11]支lJ再兴等:《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
【12】张立等:推进我国产业集成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当代财经》,2002年
第7期。
104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
[2]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
[3]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
[4]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5]《经济大辞海》海洋出版社1992年7月。
【6]伯特尔·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7]熊贤良: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及在我国的表现[J],财贸经济,
1994年12期。
[8]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楠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
馆,1992年。
[9]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
[10]赵伟主编:《国际贸易一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1]杨君昌:《凯恩斯革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12]周学:《从贸易理论创新看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学家》,2001年第l
期。
[13]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4] Krugman P. and A,J.Venables,1990, “Integr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eripheral Industry ,in C.Bill and G.de
Macedo(eds),”Unity with Diversity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CUP/CEPR,PP.56—75
[15]Krugman 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m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PP.483—499
[16]Krugman P.and A。J.Venables,1995,“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v
of Na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0(4),PP.857—880.
[17]马占奎丁化:临夏回族商业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回族研究》,1994年3期。
[18]妥进荣:甘肃临夏州民间商贸发展及对策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
3期。
[19]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2004年。
[20] 《临夏回族自治卅1年鉴(2001—2002)》,临夏回族自治州地方史志办公室

[21]迈克尔·波特:4国家竞争优势》,华厦出版社,2002年。
[22]王缉兹:《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3]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
[24]迈克尔·波特:4国家竞争优势》,华厦出版社,2002年版。
[25]42004年甘肃年鉴》
[26]4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
[27]刘再兴等:《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
[28]张立等:推进我国产业集成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当代财经》,2002
年第7期。
致谢
本研究报告在选题、写作过程中,得到我的合作教授浙江大学博
士生导师赵伟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浙江大学
金祥荣教授、汪斌教授、陈建军教授、黄先海副教授在研究报告开
题评议会上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使我在写作过程中受到很大
启发;经济学院研究生科赵国言老师、人事处彭玉生老师、经济学院
研究生吴欣等在我博士后工作期间给我诸多帮助,在此向各位表示诚
挚的感谢。
感谢浙江大学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感谢所有指导、
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
2005年10月10日
王必达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1.后发优势: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复旦学报》,2001年第5
期。
2.中国西部地区人口转变若干问题解析,((复旦学报》,2002年第5期。
3.区域开放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9期全文
转载。
4.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经济地理》,2002年第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 003年第i期全文转
载。
5.贫穷的教育与教育浪费,《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6.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产业障碍-9政策选择,《中国开发》(香港),2003
年第1期。
7.关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资本形成问题的若干解析,《新疆财经》,2000年第
6期.
8.试论全球化浪潮中的西部经济发展,《新疆财经》,2002年第3期
9.模仿创新及其后发优势效应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 002年第4期。
108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1.《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一个文献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理
论经济学》(一级)2004年9期。
3.临夏模式:形成、发展与转型,《经济地理》(一级),2005年5期
4.制度变迁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经济学解释,((西北师大学报》(核心),2004
年2期。
5.甘肃省人力资本的形成:现状与对策分析,《开发研究》(核心),2005
年第6期。
6.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启示,《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3
期。
7.关于后发展区域经济制度变迁问题的理论探讨,《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
年第6期。
8.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9批判,《全国区域经济学年会论文集)),电子科
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10.中国西部地区的追赶战略:困境-9对策分析,《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一实证
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 004年1月
个人简历
王必达,男,1 964年出生于甘肃省庄浪县,博士,教授。1 989年
兰州大学经济学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商学院任教,1994年5
月破格晋升为讲师。1994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政治-9行政管理学系
行政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7年7月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l 998年7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经济学
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2003年7月毕业,获经济学博
士学位。2003年9月进浙江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区际
贸易与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工作。2004年7月晋升为教授,2005
年1月入选甘肃省“5 55”创新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现任兰州商
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教学-9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并广泛涉猎制度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诸领域。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其中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1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教材
1部,获省级科研奖励四次。
附博士后期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