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112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福利问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 S732S8
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福利问题
——从效率与公平看我国经济福利的提高
We|fare in econOmic gr0卅h——imp巾Vemenl 0f
economIc welfare bolh{n e仟iciency and in juslice
类别: 经济堂亟±
院系: 经进堂瞳
专业: 酉左经透堂
作者: 王堑
指导教师: 韭连越熬援
完成日期: 三雯雯峦玺三且=旦一
摘要
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福利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出现的贫困
与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有人认为社会在倒退,有人认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
必然。总之,在面对这一矛盾现象时,人们的意见很不统一。福利经济学认为,
经济增长——经济福利提高,收入差距过大与贫困——经济福利下降,本文就
是从福利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角度来解释这一矛盾现象,从而说明:就我国的
经济增长途径与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式来说,提高效率必然
会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困等公平性问题。
首先简要说明福利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并引出在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
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效率问题与收入分配状况
——公平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指出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收入差距扩大和
贫困等公平性问题。对这个问题,文章从我国经济的不平衡性增长方式、增加
国民的经济福利采取“效率优先”以及服务于效率优先的分配方式“各生产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得出:在经济发展中,为追求效率,必然会牺牲一些公平,
出现的收入差距过大与贫困问题是必然现象。
文章对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的同时,还指出我国为
了提高国民的经济福利水平,不仅仅是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更重要的是,要
从公平角度提高国民的经济福利水平。因为我们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市场经
济是解决效率问题的,丽政府是要解决公平问题的。政府利用大量资金进行扶
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不过这些成果,多数是在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贫困的,
广大农村地区的扶贫中取得的。而对于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追求
效率过程中因改革而受损迸入贫困阶层的人群,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如城市贫困阶层,这些人更应该受到相应的补偿,或者国家的补偿力度不够。
文章在最后对公平性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福利效率公平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lU
Abstract
Pcople hold di踟Ient Opinions against thc poVeny and the expandillg income
disparity issues which emcrged in the fast growiIlg of national economy as well as in
the increasin出y enhancemcnt of economic welfafe.Some people believe it the
rctrogrcssion of society while Others bclieVe it the ineVitabi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respects to the contradic£ion that econQmy擎蝴—.Welfare.
%hanccd,income disp盯ity cxpaIlded aIld the poVeny—welfarc reduced,this paper
makes explanation iIl fainwss卸d c伍dcncy Of wdfare ecoⅡomics and meallwhik
d船ws condusion也at鹤for 1he c。o咖ic g删ing appfoach删tllc auocation pl壮
of“effici锄cy鹞pdority followcd by faim髑s”thc country adopted at mis stagc,such
faimc豁issues私iI啪me g叩粕d poVeny afe incvitable in cour∞of cnh柚cing tlle
efficicncy.
Firstly,this p印er summarizes the c0小爆ponding content 0f welfarc economy’
elicits the c0蚰Otati∞卸d iⅡterrclatiOn of坷mcss aⅡd emciency aIld men elaboratcs
∞thc national e∞nomic dcVclopmental status of the country.Wi也rcgards to the
麟paIIding income disparity蛐d tlle p0Veny existcd in economic gmwtll,this paper,
∞thc b鹳is of n册cquilibfium∞∞彻血c铲Dwing appfo粒h,thc“cffici如cy邵触
p面dty foUowcd by faime辎”拙d all∞ali衄plan wllich∞r%s§or the“effidency
first”that“all也c pIDdud clcmcnts should bc allocatcd by锄蹦bution’:draws the
cond惦ioⅡthat thc income di州ty柚d thc poVerty issl增s arc incVi渊c in tlI占
pu体uit 0f c伍dcncy.
Scconmy’也is pap惯not Only pays cnough al商∞atiOn t0 the矗vit也c country
had ma:ke in ec(momic口Dwtll,but also pOiⅡtS out the econoIllic wclf缸e should be
%hanced mther丘.0m the asped of fa确燃s to e伍d∞cy s抽ce the countfy’s ult讧nate
goal is me co蚴on eIIrichment.The e蛳ciency isSue is the rcsponsibil“y ofthe
markct while the faimess issue belon萨to the govemment.In tlle past decades of
yeafs,the窖∞c啪ent had aVailed of large姗。咖ts of fIlnds jn hclping the poor and
did make tremeⅡdous e丘bcts.HaweveL mOst of tllese ea如ts were achieved in
klping the朋ral area wherc thc povcIty was causcd by cenain historicalre弱ons but
nOt oovcfcd those llrban dlizcns whose benefits wefe destmycd jn the course of
refomation她d whO we咒伯nked证the p口verty.Hereby'tbe papcr puts forwards
some p01.t油l suggcstions against me faimess issue砒tlle cnd,for iIls扭nce,paying
IV
morc attention and making cnou曲complements to me poor in ufban area,etc.
Key Words:Economic wclfare,Effidency,Faimess,hl∞me disparity'EconOmic
目.owth.
V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福利问
题》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
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
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曼盆日期:4年』月三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
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
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圣纽导师签名:曩锻期:出工月3日
1引言
1.1研究我国福利问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经济发展越是深入,人们越是反省自身的行为,经济学者KGMyrdal说:“不
仅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等。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域
的内部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
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不能再用简单的量化方法去说明了,它已
经在经济结构、教育文化、道德观念、家庭决策以及公共政策等诸多社会领域
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许多问题(例如:
贫富差距过大、贫困和就业等)也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
的障碍性因素,所以,政府必须要调整相关政策用以提高国民经济福利。只有
让更多的人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片面的不协调性向全面的协调性进化的一个逐步
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活动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相互促进、彼此协
调的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整体发展的基础。为了确保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的
实现,为了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理念,更需要实实
在在的福利政策的改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由于社会福利政策的扭曲而引
起的不公的分配结果势必挫伤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承受能力,激起弱势群体对
社会政策甚至是社会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抵触,这种具有传递性的不满情绪会增
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潜在的社会不安定。一个社会的持续和谐的发展必
然少不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通力合作。但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的人
格尊严,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同时增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持
续、稳定的增长。
本文就是从福利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角度,看我国的经济福利状况,从而
提出我国目前经济福利中存在的公平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1.2关于福利经济学文献综述
福利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个人福利是指~个人获得的满足,它可以看
作是“幸福”或“快乐”的同义语,这种满足既包括个人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
也包括个人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
l 引言
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在社会福利中,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
的那部分社会福利,叫做经济福利。经济福利就是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
文中的社会福利就是指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产生于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的代表作《福利经济学》标志着福利经
济学的产生。西方经济家对福利经济学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早期的福利经济
学家把福利经济学说成是研究社会幸福及其变化的经济原因的科学。福利经济
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庇古(A.C.Pigou)认为,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增进世界的或
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的学科。后来的主要经济学家多从另一角度
给福利经济学下定义。英国经济学家李特尔(I.M.D.Little)认为,“最好是把
福利经济学看成是研究经济体系的一种形态比另一种形态是好还是坏,以及一
种形态是否应当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问题。”萨缪尔森(P aul A.Samuelson)
认为福利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途径,收入的最佳分配以及最
佳的税收制度的科学。
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边沁(J.Benth锄)的功利主义。边沁的功利
主义包含两个原理:一是功利原理或幸福最大原理,二是自利选择原理。就幸
福最大原理来说,边沁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因社会由个人组成,故社
会仅是~假象团体,所以社会幸福只是个人幸福的总和。这样,社会利益只能
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标准,而判断个人行为和政府政策的准则只能是功
利原理,即增加幸福的行为应肯定,减少幸福的行为应否定。就自利选择原理
来说,边沁认为,每个人是否幸福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所以他是自身是否幸福
的最好判断者。每个有理性的人都为自身谋求最大幸福是人性的某种倾向,所
以政府应依据功利原则最低限度地行使权利,即只限于保护自由和财产安全。
福利经济学是衡量经济政策的标准,也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它主要是
在论证:通过最适度的自然资源配置和最适度的国民收入分配,就能使整个社
会福利极大化。“最适度的自然资源配置”就是指效率问题;“最适度的国民收
入分配”就是指公平问题。针对效率问题主要形成了“补偿原则理论”,形成的
主要补偿标准有:卡尔多标准、希克斯标准、西托夫斯基标准、李特尔标准。
虽然福利标准不同,补偿原则各异,但是他们的核心论点是统一的:如果生产
和交换的任何改变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
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种改变会增加社会福利,因而是
可取的。其思想本质是,坚持效率第一的原则,“只要坚持效率原则,国民收入
就能较快增长,社会福利就能大幅提高”。针对公平问题形成了“社会福利函数
理论”,他们认为,由于国民收入如何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直接决定社会
2
l引言
各成员的商品消费量和要素占有量等。从而间接决定社会福利的高低。所以最
优(公平)的国民收入分配是使社会福利达到惟一最优的重要前提条件。帕累
托最优度条件只是经济效率条件,而经济效率是社会福利达到惟一极大值的必
要条件,公平(不是平均)分配才是充分条件。只有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同时
实现,社会福利才能达到最优的均衡状态。
1.3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从福利经济学角度介绍效率与公平的一般性概念,第3章,从效
率与公平两个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经济福利状况。第4章,对我国改革开放以
来经济增长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的同时,指出,我国在追求效率过程中,出现
了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困等公平性问题。第5章,从公平和效率角度对我国的经
济福利进行评价分析。第6章,进一步分析得出出现公平性问题是市场追求效
率的必然结果,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政策主张。
3
2经济福利中的公平与效率
2.1对公平与效率的综述
由于资源的最优配置意味着“效率”,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意味着“公平”,
所以“公平”与“效率”既是福利经济学所追求的基本社会目标,也是它的基
本政策目标。。庇古认为,要增加社会福利,一方面要加大国民收入的增长——
追求效率,另一方面要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追求平均。因此,效率和平均
是增加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新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论者认为,应该把收入
排除在福利积极性之外,要增加社会福利,就要提高国民收入,只要在提高国
民收入中。收益者在补偿受损这之后有剩余,社会福利就能增加。所以,他们
坚持效率导向和经济效率第一的原则。新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
要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解出社会福利函数的唯一最大极值,经济效率只是必
要条件,雨分配公平(注意:不是庇古的平均)才是充分条件,只要同时满足
这两个条件,社会福利就能达到唯一的最优均衡状态。所以,他们即讲效率又
讲公平。另人遗憾的是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却证明这只是一种空想。也就是说,
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最大的选择自由”、“最高的经济效率”和“最公平的
收入分配”三大社会目标中。经济效率与收入分配是不可调和的。这就产生了
以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阮n)为首的把效率目标置于绝对领先地位
的极端观点、以约翰·罗尔斯(J0hnR鲫)为首的把公平耳标置于绝对优先地位
的极端观点和以亚瑟·奥肯(Arthur 0kun)为首的公平和效率交换的调和观点。
2.2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2.2.1公平的内涵
“公平”在英文中有两个单词:Justice和随uity,前者词义为“正义、
正当、公正、公平、合理等”:后者词义为:“同等、平等、均等、公平、公正
等”。通常,在文献中把公平、均衡和平等作为名词在使用,并不做仔细的划分。
围绕如何定义公平以及如何使其量化等问题,理论界仍没有定论。综合相关文
献,公平的含义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法律公平。其一般含义包括:规范
。郑玉故,‘应用福利经济学》,经济管理出敝社,2004年
4
2经济福利中的公平与效率
的或合法的行动限制仅仅取决于行动的性质。而不是行为主体的身份。也就是
说,法律同样地对待处于同样地位的人,而不是按照与行动无关的一些特征对
谁实行歧视。法律公平的核心是保护人权,反对特权。二、机会公平或过程公
平,是指在经济制度中人们获得机遇的公平,是为取得最终地位而必须经历的
过程给予所有人同样的机会。通常。人的初始状态即个人天赋、家庭、出身、
继承权、财富多寡存在着很大差距,机会公平存在着不可能性。三、收入公平
或结果公平。结果公平是指收入或商品的公平分配,也就是指最终商品或收入
的平等分配,即向所有人提供等量报酬。然而,用结果公平来表示公平也存在
一定的难度,因为各个人、各个家庭的需求不同,要达到同等的福利水平,不
同的个人和家庭,就有不同的收入。如果实现了收入公平或结果公平,那么个
人、各个家庭的福利水平就不相同了。
由于的公平的价值判断不同,对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强调不同,形成了
多种公平理论,在此对其中三种做简要介绍:
2.2.1.1功利主义公平观
功利主义的公平观认为公平就是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这种公
平观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质疑。一些经济学家指出,有许多东西是不能包含
在效用这个观念中的,如美丽、健康和家庭等不可转移的属性。因此即使商品
分配是公平的,仍然会存在某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美丽、健康等的嫉妒。另一些
经济学家认为,效率最大化没有考虑分配状况。另外,该公平观是以效用的可
比性为基础,现在的问题是,社会效用最大化能否从个人效用最大化中导出。
2.2.1.2罗尔斯主义公平观
罗尔斯的公平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资源的平均分配可能会消除使最有生
产力的人努力工作的刺激,最公平的配置应是使境况最糟的人效用最大化。罗
尔斯从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观念出发,认为“某些法律和镪度,不管它
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每个人都
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以社会整体之名也不能逾越。
因此,正义否认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削另外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不
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罗尔斯
的公平观为此也称为正义的公平观,他把正义当作公平的价值标准,以此作为
收入分配的准则。他反对损人利己,认为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获得利益,不能以
损害他人的利益和自由为代价。如果一些人获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就是不
正义不公平。即使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只有当这种不平等的环境使穷人的生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
z经济福利中的公平与效率
活比富裕的入改善得多,这种不平等才能够被认为是正义的,或者是公平的。
同样,罗尔斯的公平理论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例如不利地位的含义是什
么?以谁的标准来衡量公平?等等。
2.2.1.3市场主导公平观
该公平观实际上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公平观。这种观点认为:竞争性市场进
程的结果是公平的,因为它奖励那些最有能力的人。例如,如果A状态是竞争
性均衡配置,则A状态就被认定是比B状态更加公平,即使在A点的商品配置
没有在B状态那么平均。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指出,自由竞争是一种公
平的制度安排,公平的实现不能以牺牲自由为代价,如果公平的获得牺牲了自
由,那么这种公平的实现是不可取的,而且也是没有意义的。公平应该是机会
平等,而不是权利平等,而机会平等又要以自由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自由竞争
就不可能实现机会平等,公平是实现不能离开自由。市场机制是一种机会均等
和自由竞争的机制,因而市场竞争的制度安排是公平的。“在安排我们的事物时,
应该尽可能多的运用自发的社会力量,而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这个基本原
则能够做千变万化的应用。”。自发的社会力量就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只要尽可
能多的运用市场的力量,就有可能实现公平。
2.2.1.4能力主义公平观
特别引起发展中国家重视的公平观点是阿马蒂亚·森的能力主义公平观。
森提出:更合理的公平观念,可能要求人们的基本的潜在能力的分布予以直接
注意。所谓能力主义公平。实际上就是满足人们的需要作为公平的基础。这种
公平观的困难在于:需要的明确含义是什么;如果只考虑需要而不考虑个人能
力,那么谁来做蛋糕和谁把蛋糕做大。
2.2.2效率的内涵
效率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也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组成部分。
众多经济学家都曾对效率问题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关于效率的定义。熊
彼特(J.A.Schumpeter)认为效率强调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卡尔多提
出的补偿标准指出,一种经济变化使受益者得到的利益补偿受损者的失去利益
而有所剩余,这样就是有效率的。同样,希克斯补偿标准提出的效率概念是:
当经济变化的受损者不能促使受益者反对这种变化时,也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改
进。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啥维·莱宾斯坦提出了技术效率或x效率的概念,它
是指企业内由于职工的努力使现有资源能生产更多产量所引起的效率,这种效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
2经济福利中的公平与效率
率与资源配置的改善无关而是取决于企业全体职工努力和协调程度。另外,普
莱尔研究了消费效率,他认为,所谓消费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为不降低任
何人(甚至是一个人)消费效用的水平,除非改变消费者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形
式,生产形式就不能改变。
在经济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也是较少争议的效率定义就是帕累托最优,
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无论怎样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一个
人收入增加而不是另~个人的收入减少。这样,帕累托最优不仅把最优这个概
念表现为一个抽象标准,而且证明了竞争性均衡可以产生一个最优资源配置,
从而使“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变得明确。但是,帕累托最优在完全竞争的条件
下是可行的,但是没有考虑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另
外,纳什批评了帕累托效率中关于经济主体入之间互不相关的假设。认为经济
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为此,提出了纳佧均衡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
该状态没有一个经济主体愿意单方面改变自己的消费或生产计划,如果经济主
体人自己单方面改变消费或生产计划只会使自己的处境更坏。这是互动的经济
主体人之间可能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这种稳定是经济主体人单方面不愿意改
变的。如果互动是在不同的规则或制度安排之下进行的,那么所达到的稳定状
态或纳什均衡是不一样的。因此,纳什均衡是一个与规则和制度安排有关的稳
定状态,在这个意义上,他比帕累托最优更具有一般性。但是,新制度经济学
的制度概念也好,纳什均衡效率状态也好,与帕累托效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3.1静态角度
2.3.1.1效率优先论
这是自由经济理论的一种延伸。其代表人物有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的哈耶克
和货币主义学派的领袖弗里德曼。效率优先论强调经济增长中市场机制配置资
源的重要作用,将与市场相联系的效率放在优先的政策目标,反对政府干预再
分配的以收入均等化为中心的“结果均等”。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点:一是认
为效率是与市场竞争相联系的,而市场竞争又与经济自由相联系。没有自由就
没有市场竞争,也就没有效率。自由是效率优先的前提,又是效率优先的结果。
哈耶克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既是公平的也是有效率的。人们通过市场的
等价交换,不仅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且交换双方都能够获得大于不交换时的
福利。这是因为,通过交换人们把对他来说效用小的物品换回效用较大的物品,
双方都从交换中获得福利。哈耶克于是认为,应该把市场竞争放在首位,不要
7
2经济福利中的公平与效率
采取人为的均等化措施,强求平等,给社会带来福利损失。弗里德曼强调:一
个社会把平等——即结果均等——放在自由之上,其结果是既得不到平等,也
得不到自由。二是效率本身意味着公平。因为效率来自于个人的努力程度,按
照个人的努力程度分配报酬是最公平的。
2.3.1.2公平优先论
其代表人物有庇古、罗尔斯、勒纳等人。庇古认为,应该通过国家的一定
干预,采取由政府向富人征税,再补贴穷人的政策措施,使二者之间的收入差
距缩小,实现收入的均等化。在他看来,市场自由竞争形成的收入差距不仅仅
是个人收入不平等的问题,而且有损社会福利,不利于提高效率。因为按照边
际效用递减法则,随着收入数量的增加,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意味着
一个人的收入越多,增加收入部分的效用较低:一个人的收入越少,增加收入
部分的效用较高。显然,如果在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社会里,增加的收入部分
更多的向富入倾斜,效用增长的幅度较小;而更多的向穷人倾斜,效用增长幅
度则较大。因此,如果把富人的部分收入通过所得税、遗产说等方式由政府征
收上来,然后通过转移支付,如养老金、免费教育、失业救济、医疗保险等形
式补贴给穷人,就可以增加效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庇古于是认为,贫富之
间的差距越小,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和提高效率。由此得出收入均等化的政治
主张,并认为有公平就有效率。不过新福利经济学家对庇古的收入均等化的政
策主张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庇古的公平效率的理论缺乏依据。因为旧福利经
济学假设效用可以用基数来度量,效用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比较和每一个人都具
有同样的收入效用函数,值这些假设都没有得封证明。勒纳主张平均分配是一
种最优分配。他认为收入分配是在一部分人占有资本。而另一部分人没有资本
这一历史的、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分配是不可能公平的。因此,勒纳主
张通过国家干预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总之,公平优先论强调:收入分配
的不公平会导致机会和权利的不公平,从而不公平会导致人的积极性和工作热
情的下降从而降低工作效率,降低福利的总体水平。
2.3.1.3效率与公平兼顾论
其代表人物有萨谬尔森、凯恩斯、布坎南和阿瑟·奥肯。在他们看来,市
场是一种公平的机制,收入不平等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既然规则公平、机
会平等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平等;收入的均等化有利于公平
又不利于效率的提高。那么,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不应该是公平优先,也不应
该是平等优先,而是需要二者兼顾。他们认为,既是公平和效率发生冲突,也
不应该发生妥协。不过,如果某些平等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或者某些效率要
8
2经济福利中的公平与效率
以牺牲平等为代价,要求其中的任何一种牺牲要以得到另一种的更多补偿为前
提。例如,阿瑟·奥肯则认为平等和效率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平等和效率
双方都有价值,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的优先权,在二者冲突时应达到妥
协,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为此,他们提
出了一些效率与公平达成妥协的办法。萨谬尔森认为,要效率又要平等的途径
是通过政府干预来辅助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布坎南则提出,通过社会制
度结构来解决公平与效率二者不能兼顾的问题。
2.3.2动态角度
从动态角度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型理论”分析了经济
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时序。1958年,库兹涅茨借助于基尼系数,以少数富
裕国家和贫穷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收入分配的部分数据资料为依据,提出了“倒U
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发展由初期的收入分配比较平等开始,在其发
展过程中,为提高经济效率,必须扩大收入差距,使社会日趋不平等,当经济
发展达到一定人均GDP的发达阶段后,收入分配才又重新趋于平等。这一收入
分配的变化趋势如果用曲线表示,呈现倒“U”形状,故称“倒U型理论”。实
际上,库兹涅茨的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的经
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主要原因。”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9
3我国的经济福利现状
3.1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演变
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在对待公平与效率问题上曾出现过严重的认识
偏差,简单地把公平理解为平均主义,其结果是造成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下降,
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980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中央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有了变化。党的十
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效率是经济发展、社会进
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不可少的前提,物质极大丰富了,才能实现真正的按
劳分配。但效率提高的冠时也要体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公平进行收入分配。
效率是主要问题,效率上不去,公平也无从实现,最后还会回到平均主义的老
路上去。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
如分配不公、不平等竞争、寻租行为等。要效率也要公平的呼声日高。面对新
情况,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但是,这一“兼顾”的笼
统提法在贯彻中较难把握两者的关系,甚至在一些企业中又出现了吃“大锅饭”
的现象,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有所减退。针对这种现象,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这个八字方针的出台,很快纠正了牺牲效率求公平的平均主义的回潮。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收入分配差距过
度拉大,分配不公等问题又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这表明效率与公平关系
仍然有待进一步妥善解决。十六大报告指出:“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
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
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收入过大
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提供市场、竞争等价值标准,
激发个人奋斗积极性,从而使社会经济有效率地进行,还要保证公平、合理、
正义等价值标准,追求社会全体成员的麸同富裕。要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状态。
lO
3我国的经济福利现状
从某种程度上说,关键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邓小平同志针对传统社会
主义理论忽视和破坏效率原则而造成生产严重破坏、生产力发展缓慢等问题。
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方针。
只有效率优先所带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极大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公平,突出效
率原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兼顾公平问题,更不能把公平问题推到可有可
无的境地。效率和公平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目标。
3.2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效率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二十
多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在上世纪末城乡
居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阶段的历史跨越。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9
亿元,2000年达到89404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计算,48年间增长33.8l倍年
平均增长7.6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人民币。
1952—2000年我国GDP和人均GDP增长情况
GDP 人均GDP
时间
增长倍数年均增长率% 增长倍数年均增长率%
1952—2000 33.81 7.68 14.6l 5.89
1952—1978 3.72 6.15 1.80 唾.03
1978—七000 6.38 9.5l 4。58 8.13
1990—-2000 1.62 10.10 1.35 8.94 .
我国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状况如下。(单位: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E趸嚼国
一,,一’i-7一i ,i
—ro‰j一_一一p -J,, 1
.一.一. .r一
2:。一j一,、, { 一。。∥ I
。-,-__IdEd!±譬!:!’:!.二。。;。.一。,....。;..{
擎$毋$挚$霉擎妒擎事擎擎萨
∞∞∞∞∞∞∞啪。

勰淼粼嬲。
3我国的经济福利现状
单位:元/人
人均同内生产总值
1一一人均圜内生产总值1
L‘UUU
,i
10000 “。/.
8000
_,, 、
6000 , ‘
4000 c;{;/ 2000 .,.,...、_;;-。·=·i-:·:。誓...。...。.,.,。U
擎$p$擎妒葶擎擎守擎§◇秽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也就是说2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史无前例的。在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的前5年,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就是在2003年,尽管受到sARs和世界
贸易增长放缓的影响,但是由于来自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推动,中国经济依然
高速增长,经济增长达到117251.9亿元。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
增长中大约有1/4——1/3来源于组织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1979年一1984
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劳动力从农业向乡镇企业转移的结果。家庭责任制的推行,
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以及可以在完成政府订购任务之外按照市场价格自由
出售农产品。平均每年农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15%,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以前从未
有过的。农村收入提高后储蓄增加,这样就可以为建立乡镇企业提供资金。农
村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62%下降到1985年的53%,而乡镇企业的就业比
重从7%上升到14%。1985年一1992年经济增长收益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随
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业产品的价格不断放开,以及国民经济中市场交易范围
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开始开放贸易投资。价格的自由化,更大地发挥市场配
置资源的作用以及开放对外贸易都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一点可以通
过劳动生产率的较快增长速度反映出来。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进一
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更依赖于技术进步。到1994年,每年外商直接投资的总
流入上升到占GDP的6%。1987年到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资本设备比国
内企业的进口量多出2.5倍。在这方面的进口是附着型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来
源。也就是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的进出口在该阶段发挥重要,
而且更重要的是带来技术进步,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增长。
12
3我国的经济福利现状
3.3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状况——公平问题
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是:“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所谓按劳分配,按照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诠释,就是社会根据劳动者提供
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取得等量产品,不劳动者不得食。
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在分配领域中的关系是平等的。按劳分配的劳动虽然是
由劳动者个人提供的,但从性质上说必须是符合市场需求的、被社会所承认的
劳动。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不具有直接社会性,
而是范围非常有限的(如企业范围)局部劳动。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唯
一途径就是该劳动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能在市场上成功出售,实现其价值。如
果劳动者进行劳动,但不为社会所承认,也不能成为分配的依据。
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社会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过程中
投入的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换句话说,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劳动、
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诸多生产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即根据生产要素“功
能”进行,每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来自对生产的贡献。其中,劳动的收入是工资,
资本的收入是利息,土地的收入是地租。每种收入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
决定。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意昧着在
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生产要素作为物质和劳务产品生
产时投入的资源,其理历当然地也包括在市场调节的范围内,而市场对要素配
置的调节又主要是通过要素价格即要素提供者所获报酬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正是在不断地流动,不断组合中,生产要素不断的按照市场的需求得到配置。
由于要素价格就是根据要素投入所获取收益和稀缺程度给要素提供者的相应报
酬,这就意味着在按要素分配。所以,要素价格的实现也就是按要素分配的实
现。没有按要素分配,市场对资源配置不可能起基础作用,因而也就没有市场
经济本身。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进入生产过程的一切资源的价值和作用的承认
和实现,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和文化进步的有利杠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不仅使所有制
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而且进一步使分配方式多样化,使按劳分配和
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互为补充。而这两者的结合必须要通过市场的结合才
能实现。而有效结合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产权明
确确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取得工资收益是以让渡劳动力的使用权为
条件,所有者取得收益是以让渡资本的使用权或法人所有权为条件,就是国家
征收税金也要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条件。显然,没有经济资源产权的
3我国的经济福利现状
明确界定,就不可能有资源权利让渡中的等价交换,就不可能使资源的所有者
和使用者在市场的交换过程中,实现各自应得的利益份额,从而也就不可能实
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所有者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市场均衡。劳动力产权关系
的界定,应是企业与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订立合同契约和平等交换的
原则来实现的。劳动者通过让渡劳动力的使用权,享有合同契约规定的工资收
入,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险等项权利,负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为企业生产
财富的责任。企业取得劳动力的使用权,依法自由使用和承担劳动力再生产的.
责任。劳动力与企业的这种关系,就是劳动力的产权关系。这是把劳动力的使
用全当作商品,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让渡形成的。通过这
种让渡,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来,所有权归劳动者,使用权归企业,
构成劳动者和企业所有权之间的对等关系。资本产权关系的界定是在资本市场
上通过资本的让渡实现的,所有者购买股票,让渡资本的法人所有权,享有资
本收益、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负有企业债务的有限责任。
企业取得资本的法人所有权,能够以其法人财产依法自由经营、自负盈亏,负
有保证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所有者购买债券,让渡资本的使用权,享有到
期索取本息的权利,承担债券经营风险。企业取得资本的使用权,需要承担到
期还本付息的责任。
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另一个条件是公平竞争。就要素
市场来说,交换双方的利益目标互不相同.其经济行为也不完全一致,对市场
均衡价格的影响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其中要素供应者的利益目标是,追求尽可
能高的个人收入,从而会过高地估计要素的价值,抬高市场的价格水平。而要
素的需求者的利益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会过低估计要素价格,压
低市场价格水平。如果供应者或者需求者形成垄断,则有可能把价格抬高到其
价值之上,或压低到其价值之下。因此,要由市场客观评价均衡价格,就必须
消除要素供给垄断或需求垄断,实现让渡的公平竞争。不然的话,只要供求的
任何一方占优势,就有可能过分地抬高或压低价格,使之偏离市场均衡价格水
平。所以,公平竞争是市场均衡价格形成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就是按劳分配与
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基本条件。
但是公平竞争是有条件的,即市场上必须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和劳
务是同质的;要素能够自由转移以及买者和卖者有完全的信息。劳动力是一种
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要实现自由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劳动力必须商
品化,企业在劳动力的交换中得到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实现商品和剩余价值的
生产;二是允许失业的存在,劳动者不满意现有的工作岗位或劳动报酬,有权
选择再就业的自由;企业不满意现有的劳动力价值,有权解雇劳动者。两个条
14
3我国的经济福利现状
件只要缺少一个,劳动力的自由转移都是不可能的。当前,中国劳动力就业制
度不够完善,竞争也不很充分。例如,工资分配和劳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
产权制度还带有极其浓厚的传统计划经济色彩,社会劳动力充分以至于没有那
么多的工作岗位能以劳动力的价值作为工资标准吸收剩余劳动力。除了劳动力
市场外,其他要素市场也存在竞争不充分、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4.1收入差距问题
4.1-1收入差距的测量方法及我国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
在对居民(家庭)分组的基础上,分析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通常做法是构
造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先将全体居民按收入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并将其分
为相等的m组,然后计算前n组(n=l,2,3⋯⋯m)人数占全体居民总人数
的百分比(即累积人口百分比),记为x;再计算相应的前n组(n=1,2,3⋯⋯
m)居民收入之和占全体居民收入之和的百分比(即累积收入百分比),记为y;
最后在x—Y坐标系中将相应的(x,y)点用一条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这就
是洛伦兹曲线。一般而言,洛伦兹曲线满足下列三个性质:
1、过(0,0)和(1,1)两点:
2、单调递增即dy/dx>O;
3、向上凹即d2y/dx2>O
洛伦兹曲线
图中对角线代表“绝对平均线”,如果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线重合,则意味着
所有个人(家庭)的收入都相等,收入分配处于收入完全平等状态。如果洛伦
兹曲线和直角坐标折线重合,则意味着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家庭)手中,
收入分配处于收入完全不平等状态。从洛伦兹曲线上可以看出每个收入阶层的
收入比重,从曲线的弯曲度可以观察出每个阶层的收入差别情况,从不同曲线
的对比中可以得到不同地区或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程度,或同一地区或国家在
16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不同时期的收入差距变动情况。洛伦兹曲线离绝对平均分配线越近,表示收入
分配差距越小。洛伦兹曲线的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程度,
便于进行不同空间或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分析,其缺点是只能在几何
图形上观察,而无法以一个确切的数值来表示收入差距程度,特别是在不同曲
线发生交叉时,直观的观察就很难判断哪一条曲线所代表的收入分配差距程度
更大或更小。基尼系数是从洛伦兹曲线推导出来的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一
个指标。它以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分配线所围成的面积(记为E),除以绝对
平均线与对角线下面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记为F)为基尼系数数值(G=e/f)。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反之则越小。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
配差距大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计算也可因资料不同丽异,不受样本容量的
影响,并且避免了人为的福利判断标准,因此它是经济学界最常用的衡量收入
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本文正是利用基尼系数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白争
变化规律。
因数据来源或计算方法的差异,不同学者计算基尼系数的结果也不相同,
但研究结果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一般认为,2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基尼系数处在0.3以下,80年代中期,基尼系
数超过了O.3,进入90年代,基尼系数继续扩大,1993年约o.40,1995年
达到O.45左右。世界银行和中国社科院认为1995年为0.445,李强认为1996年
为O.458。陈宗胜认为1994年为O.436,1997年为O.403,中国国家统计局
铡算结果认为,1990年全国基尼系数为O.343,1995年为O.389,1999年时
达到0.397,2000年时为0.417。
4.1.2从不同角度看收入差距
我国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城乡居民内部、不同地区居
民之问、不同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4.1.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变化,经历了缩小、扩大、趋缓的过
程。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年至1984年呈逐步缩小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
距倍数是2.39,1984年为1.76,六年间收入差距倍数缩小了26.3696,平均
每年缩小4.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
特别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村长期以来被抑制的生产力得
到了极大的释放,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1985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城镇
的逐步展开,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1985城乡收入差距倍数
是1.72,1995年扩大至2.47倍,2001年进一步扩大到2.9倍。如果考虑
17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福利以及兼职收入、灰色收入等隐形收入,城乡居民收
入的实际差距会更大。具体来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演进经历了四
个阶段:
第~阶段为1978~1984年。这一时期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与深化
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加,这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不大,结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缩小,达
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由1978年的2.57倍下降至1984年的1.54
倍,年均下降8.18%。
第二阶段为1985~1994年。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而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却几度陷于停滞,结果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由1985年的
1.86倍上升至1994年的2.86倍,年均增长4.90%。第三阶段为1995~
1997年。这一时期国家意识到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严重性,采取了一些积极措
施提高农村收入水平,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有所降低,由1995年的2.71倍下
降至1997年的2.47倍,年均下降4.53%。
第四阶段为1998年至今。这~时期城乡收入差距重新扩大,达到了改革
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高点,由1998年的2.51倍扩大到2004年的
3.2l倍,年均增长5.50%(见表)。
1塞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表城乡居K人均纯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绝对数指数绝对数指数
年份(元) (1978=100) (元) (1978=100) 城乡收入差

1978 133.6 100.o 343.4 100.0 2.57
1979 160.2 119.2 387.0 112.7 2.42
1980 191.3 139.0 477.6 1”.0 2.50
1981 223.4 160.4 491.9 127.0 2.20
1982 270.1 192.3 526.6 133.9 1.95
1983 309.8 219.6 564.O 140.6 1.82
1984 423.8 249.5 651.2 158.1 1.54
1985 397.6 268.9 739.1 160.4 1.86
1986 423.8 277.6 899.6 182.5 2.12
1987 462.6 292.O 1002.2 186.9 2.17
1988 544.9 310.7 1181.4 182.5 2.17
1989 601.5 305.7 1375.7 182.8 2.29
1990 686.3 311.2 1510.2 198.7 2.20
1991 708.6 317.4 1700.6 212.4 2.40
1992 784。0 336.2 2026。6 232.9 2.58
1993 921.6 346.9 25仡4 255.1 280
1994 1221.0 364.4 3496.2 276.8 286
1995 1577.7 383.7 4283.6 2如.3 2.71
1996 1鲫虹l 418.2 船38.9 301.6 2.5l
1997 2090.1 437.4 5160.3 311.9 Z47
1998 2162.O 456.2 5425.1 329.9 2.5l
19999 2210.3 473.5 5854.0 360.6 2.65
2000 2253.4 483.5 6280.0 383.7 2.79
2001 2366.4 503.8 6859.2 416_3 2.90
2002 2475.6 528.0 7702.8 472.1 3.11
嬲2622.2 550.7 8472.2 514.6 3.23
2004 2”6.4 588.1 9421.6 554.2 3.2l
资料米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19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相当高的。按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
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
三个国家超过2,中国是其中之一。从近年的具体数据看,1999—2004年我国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854元、6280元、6859.6元、7702.8元、8472.2
元和9421.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2lO.3元、2253.4元、2366.4
元、2475.6元、2622.2元和2936.4元。城镇居民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的
2.65倍、2.79倍、2.90倍、3.1l倍、3.23倍3.2l倍。自1997年以来,.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由1996年的9%持续下降到2002年的
4.6%,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7%左右。2002年我国农村
居民入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纯收入的32。l%。比1∞7年的40.5%下
降了8个百分点。
4.1.2.2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扩大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国际上通
常采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定量指标。据世界银行测算,在改革
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是O.15,这反映当时中
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中平均主义盛行。到199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提高为0.37,这表明改革开放十多年,我国城镇
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合理拉开。但是近几年,随着下岗和失业等城市相对贫困
人口的增多,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开始出现过度拉大的现象。世界银行
统计认为,到1998年中国城镇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过O.4的警戒线(当年为-
O.415)。城镇基尼系数偏高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
具体看,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同阶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反差日益突出。据国家
统计局1999年的调查显示,人数不到总人口1%的高收入阶层(私营企业主、
个体工商户、部分企业承包经营者、有特殊专业技术或特殊专业的从业人员以
及少数靠黑色收入致富的人等),人均年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年总收入上
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亿元的也大有人在。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城市中存
在着大量以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者为主的贫困人群。
第二,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地区收入差距日益突出。据
统计,1997—2000年,上海和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平均每年
要比上一年多增加1.57个百分点,而山西和河南只比上年增加O.25个百分
点。1997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山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1.69倍,到
2000年,这一比值增加为2.48倍。
“商培勇,《收入分配:经济学界如是说》.经济科学出版}上,2002年
20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不同行业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1990
年,收入最高与最低的行业人均收入比为1.29:l,到1995年达到2.23:1,
到1999年进一步达到2.55:1。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同行业收入高低的
位次也在发生明显变化。
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无论
高收入阶层还是低收入阶层,2000年的收入水平相对于1990年都获得了巨大
增长。但另一方面,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1990年,
最高收入组是最低收入组的6.34倍,到2000年,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
差距扩大到9.51倍。从绝对收入来看,1990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差距
为1592.25元,到2000年时这个差距则增大到5890.98元。因此,不管是
相对收入差距还是绝对收入差距,都在拉大。
4.1.2.3地区收入差距
不同地区的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反映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
差距的扩大上。198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最高的地区(上海)是最低的地区(陕
西)的2.79倍,2000年为4.2l倍(最高为上海,最低为西藏)。1990年城
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广东)与最低的省份(内蒙古)的人均年收入的
绝对差距是1154元,1995年增至4576元(最高为广东,最低为内蒙古),2000
年增至6994元(最高为上海,最低为山西),相对差距则由1990年的2倍,
增至1995年的2.6倍,2000年的2.48倍。
4。1.2.4行业收入差距
行业职工收入分配差距主要体现为垄断性行业与非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
差距。职工平均工资摊在前列的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保险
业、邮电通讯业和房地产业等垄断性行业或者垄断竞争性行业;排在后列的是
农林牧渔业、采掘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国有垄断程度最高的金融保险
业是国民经济中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的部门,与1978年相比,该部门职工
平均工资增长了17.4倍。从1994年起至今,人们关注的电力、煤气及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电信业、金融保险业等部门成为国民经济中工资水平最高的行
业。与1990年相比,2000年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技术服务业收入增幅最
高,分别达到470%、542%和466.8%,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增幅最低,仅为
236.4%和206.8%。其他行业增幅在250%一400%之间。行业工资差距有逐
渐扩大的趋势。1988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收入水平是最低行业的1.58倍,
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业最低平均工资的绝对差为745元。1998年,平均工
资最高行业收入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35倍,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业最低平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均工资的绝对差为6105元;2000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收入水平是最低行业
的2.63倍,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业最低平均工资的绝对差为8294元;2002
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收入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99倍,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
业最低平均工资的绝对差为12737元(见表)。
不屙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单位:元
行业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农、林、牧、鱼业2042 2819 3522 4050 4311 4528 4832 5184 5741 6398
采掘业3711 4679 5757 6诘2 6833 7242 7521 8340 9586 11017
制造业33船4283 5169 5642 5933 7064 7794 8750 9774 11∞1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
4319 6155 7843 8816 9649 10478 11513 12830 14590 16440
供应业
建筑业3779 4894 5785 6249 6655 7456 7982 8735 9484 10279
地质勘聋业
3717 S4S0 5962 6581 7160 7951 882l 9622 10957 12303
水利管理业
交通运输仓储
4273 5690 6948 7870 86叩9808 10991 12319 14167 16044
和邮电通讯业
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2679 3537 4“8 4661 4845 5865 6417 7190 8192 9398
金融保险业,m 6712 7376 8●06 9烈l嘟12046 13478 16277 19135
房地产业4320 6288 7330 8337 9190 10302 11505 12616 14096 1550l
社会服务业35鹋5026 5982 6778 7553 蹦9263 10339 11869 13499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3413 S126 5860 6790 7599 8493 9664 10930 12933 14795
教育文化和广播电影
3278 4923 5453 61“ 6759 74” 8510 9482 11452 13290
电视业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
3505 4962 5526 6340 6981 7773 8978 10043 12142 13975
会团体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4.2贫困问题
4.2.1贫困的概念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大敌,长期以来,对待贫困问题,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资
源与财富的匮乏。随着后来人们对贫困认识的不断发展,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
解贫困占据了主流。这种理解方式逐渐形成贫困的定量研究取向,它以“绝对
贫困”、“相对贫困”、“贫困线”等为主要概念,注重对贫困的测量度、可比性、
可行性和操作性研究。正如朗特里所下的定义,贫困是指缺乏所得,从而相应
的导致低消费水平和福利水平的一种状况。但用来判断所得水平的标准应该是
什么则并不清楚。这时候就有了两种可能概念,即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由于
二者的区别对于不同时期的贫困水平的变化和减轻贫困的政策有着重要影响,
于是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用绝对标准定义贫困,还是用相对标准定义贫困,
这其实就是从程度分类的角度来定义。
绝对贫困。绝对贫困就是生存贫困,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即
维持人的生存的最低物质条件得不到保障,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从生产方面。
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质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
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类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
本需要的最低条件。绝对贫困概念假定存在某种构成贫困的固定的最低消费水
平,它不依时间或地点而改变。这种最低消费水平常指足以维持健康的饮食和
住房、衣着。根据这一观点,如果所有家庭的所得上升,最终就不再有贫困。
就绝对贫困概念而言,消除贫困是完全可能的。
相对贫困。大多数经济学家主张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贫困有两种定
义:一种可以称其为相对低收入型贫困,是指同一时期,由于不同地区之间、
各个社会阶层之闻和各阶层内部不同成员之阃的收入差别而处于底层的那一群
人组的生活状况,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互不包含的子集。另~种
定义则认为相对贫困指生活收入低于平均收入一定比例的状态,按这~定义,
相对贫困包括了绝对贫困。
贫困线。作为衡量贫困的起点,贫困线无疑是主流经济学对贫困研究的重
要问题。一般认为,所谓贫困线就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
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口q贫
困标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认为确定的,因为要在贫困和非贫困之间截然分开
是难的。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文献中划定贫困线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标准做法。
从中国国内看,政府和学术界对贫困的描述最初也是大多数着眼于纯经济状态
!垡垦丝叠塑型主查堡塑塑墼
的范围。J下如研究贫困的学者康晓光所概括的:“中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使用贫困
概念主要是指经济意义上的贫困,而且强调的是绝对贫困。”
除了以上关于贫困的概念外,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从“人文发展”角度来衡
量一个国家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
了“人文贫困”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人均国民收入的囡索,也包括人均寿命、
卫生、教育和生活环境质量等因素,具体指标有:40岁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
例,文盲率,获得基础性卫生保健服务的条件,可饮用水和合适的食物状况等。
这种“人文贫困”的界定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一国的经济水准和生存状况,
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以这个标准衡量,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
的总体表现。
4.2.2我国目前的贫困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贫困也成了经
济发展的障碍。中国的贫困人口曾经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的20%,经过近20年
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运动,这种局面无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
乡村贫困人口为例,1978年有2.5亿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之中,经过以联产承包
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到1985年已下降到1.25亿人;又经过20
世纪80年代以来的扶贫开发及相关措施的实施,1998年这一数据已下降到4200
万人,乡村赤贫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30.7%降低到4.6%。然而,这表明中国脚
贫困问题在快速缓解,与基本解决贫困问题的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很长一段
距离,即中国现阶段依然存在着严重的贫露问题,而且很多是新出现的,反贫
困任务仍相当严峻。
盯啦盎螺鲻俯时,趟帐蠖。鼎嘲隧醯求<掣:蕊妖宣烽鼎求怔。聪果菇斑
量器
一一
誉萋
一寸


嚣葛
口高G
‰ 锫
各2

& 量譬
一舄
一H 一一


H 暮

8 导
一嚣H
晷葛& R
窨“ H H = 一
謇= u
一旨一
萋譬
翟2


兽茫

2 N 一
警豪是
一=

H
交蓍譬鏊
H =

H H
蛊磊
曼一d
H
謦警%
一器高

§ 客罱s!
n ≈ 一
H 鬻

n
臂暑
^ ^ ^
慷^ k ^ 嚏,、
V 冰、, 冰、, 零



V

、一
一< 需< .9{- _< 糌
圈圈圈圈圈圈
枢枢辐枢担招
靶嚣撼撼匝皿
《《盛馨水粕
^8呈衾.【u制器需斜匾枢隧Ⅱ、r暖抠哑哥
§
客导
2 “
gH
雾一
器一
謦咤
一一
一器一
器磊
量一

孽罨
一=
誊一
磊q
宝一

=
葛龟
2 鬲
盘吨
曼-一

2


m
星啦
曼寸
随^ 长

冰^ ^
V
#
、一
术术晕
翟V V
罪堪搽啦* 呔
垤皿也垂I
嘲厘圈挺宴《露吼导
磷宦蛊榭件导熏糕螓翻趣秣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贫困人口及贫困翠变动轨迹(1978—2000)绘制
现阶段中国贫困问题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贫困结构复杂,程度深
刻。以1998年为例,集中在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人口即达4000万人,如果再加
上城镇贫困入口2000一3000万人,以及非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人口,目前全
国的贫困人口将在7000万——8000万人左右。不仅乡村中贫困人口面临着基本
生活条件缺乏保障的困境,城镇中因各种先天、后天原因(如失业、下岗等)导
致的贫困人口同样面临着生存困境,部分居民生活水平极端低下,无钱治病、无
钱送子女上学等现象并不罕见。
我国目前的贫困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并存”。
4.2.2.1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如美国人口普查局
1999年的统计表明在各大都会地区,市中心居民的贫困率为18.5%,比郊区居民
的贫圃率8.7%高出一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乡村,中国的
状况是城市贫困与乡村贫困并存,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贫困人口不断
增加。1999年全国农村贫函人口已减至3400万入.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以下;
城市贫困人口1995年为12∞万人,贫困发生率3.蹦,到1998年分别增至2000
万人和5.3%。与此同时,城镇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在日益加深,各地下岗职工
每月仅能领到几十元到250元不等的生活费,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下岗职工从原单
位得不到任何收入。
4.2.z.2绝对贫霭与相对贫困并存,相对贫困将成为反贫困工作的主要对象
我国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各个社会阶层之问和各阶层内部不同成员之间
的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目前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现阶
段的贫困问题不仅表现为不同阶层社会成员在收入和生活状态方面的不平等,而
且也表现为不同贫困人口群体在生存条件与保障条件方面的不平等。在中国的农
村与城市。绝对贫困入口与相对贫困人口都有一定的比例,但随着我国农村绝对
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尽管仍然会存在少部分绝对贫困人口。但是因收
入不平等和分配差距所造成的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将成为我国反贫困工作的
主要对象。
4.2.2.3 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区域性贫困将更加显著
就区域丽言,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农村贫困人口集
中分布在22片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
85%:抽样调查表明,近几年我国农村脱贫的人口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中
西部一些贫困面较大的省区脱贫进度相对缓慢。阶层性贫困主要出现于改革开放
以后,主要由失业人员、无业人员、老人和穷人子女等组成。有关资料表明,1997
年按城乡居民家庭收入计算,收入最高的l/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51。4%,收入
最低的1/5人口仅占有4,06%,二者相差11.66倍。可见,阶层性贫困问题不仅
客观存在,而且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城市阶层贫困问题正随着经济的发展日
趋严重。区域贫困问题与阶层贫困问题此消彼长的趋势,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
下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和社会发展的不平等,也决定了政府在继续作好扶贫工作的
同时还应筹划缓和阶层贫困问题的对策。
4.2.2.4物质贫困与人文贫困并存,人文贫困更加严重
若用人文发展指标来衡量,中国的“人文贫困”状况更加严重。在联合国开
4我国经济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发计划署《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对175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排在108
位。联合国人文排序的新指标包括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初等中等和
高等教育综合入学率、人均GDP等。这一人文发展指数更能反映人类文明的进步
程度,对“贫困”的理解也更深刻。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不仅
仅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重要是在反映综合水平的人文指标上,而后者的差距
比前者更难弥补。后者这些指标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潜力,反映了一个国
家的综合实力。
5对我国经济福利状况的评价
5.1 改革初期,不论从效率还是公平角度经济福利显著提高
改革初期(1979——1984年)重点在农村,农村改革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贫困人口显著下降,不论从效率还是从公平角度人们的经济福利都得到显著提
高。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是公平的经济增长,贫困人口的大规模减少是改革以来
我们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这一时期,粮食产量快速增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城乡贸易条件改善,这些因素使得农民实际收入的年增
长率达到15%。由于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而且在改革的早期农村贫困人口分布
范围很广,因此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减少中国贫困人口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所以,在这个阶段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贫困人口也迅速减少,以改革来
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来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这一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富民政策取代了人民公社时期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体制的变革为我国
的农村经济全面恢复起了关键作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部分自然条件、经济条
件较好的地区率先从富民政策中得到实惠。农村贫困人口从最初的2.5亿减少到
1.25亿,年脱贫人口1786万人,年脱贫率为7%。
所以,改革初期不论从公平还是从效率角度考虑都达到理想目的,人们生
活水平大幅提高。
5.2随着改革的深入,仅从效率角度提高经济福利,而在公平角度
人们经济福利的损失不断加大
随着改革的深入(从85年开始),特别是近几年(从90年代开始),改革在
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贫困的作用弱化,收入差距扩大,贫困问题严重,基
尼系数在2000年已经超过O.4。经济福利仅仅从效率角度得到提高,而在公平
上人们的经济福利下降同样显著,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缺乏公平性。
1985——1989年,这一时期最为悲观:不仅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年平均速
度增长不到1%;而且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基尼系数从0.297上升为O.349.也就
是说不论是从公平还是效率角度,经济福利都在降低。
在1990年到现在,经济继续以平均近9%的速度增长,但贫困减少的速度存
所下降。农民收入的整体增长速度下降,农产品购买力下降是其主要原因。
5对我国经济福利现状的评价
此外,乡镇企业面临竞争加剧和资金困难,发展受到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
移更多的是采取从农村到城镇人口流动的形式。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城镇中存在
着大量由于失业下岗而进入贫困阶层的人。
虽然,国家下大力度进行扶贫工作。
1985——1993年:以区域经济发展推动脱贫。国家的扶贫转为由发展区域
经济、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来达到脱贫的目的。这种区域带动战略在80年代发挥
了积极作用,实现了大面积减少贫困人口,但由于区域开发并不能迅速改善贫困
人口贫困状态,在实践中产生大量矛盾,因而开发扶贫逐渐转变为缓贫开发。这
个时期是我国农村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
期,也是我国政府开展的目的明确、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扶贫活动展开的时期。
1986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摆脱贫困的~些项目正式纳入了国家的第七个
“五年计划”。同年六月,中国成立了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扶贫办公室,其基本
职能是管理和协调全国各地的脱贫工作。国家将“救济式”扶贫方针调整为开发
式扶贫方针。针对我国农村贫困区域性特点,国家要求各地“改变一般化的领导
方式,实行特殊的政策和措施,集中力量,重点解决集中连片的最贫困地区的问
题”。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各地普遍重视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扶贫工作,区域
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脱贫的速度也较快。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市场经济给
扶贫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渐渐暴露出来,全国扶贫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农村脱
贫的条件越来越苛刻,政府扶贫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农村贫困人口虽然进一步从
1.25亿减少到8000万,但年均脱贫人口减少为562.5万,年均脱贫率下降到4.
5%。回
1993年至今:缓贫开发。通过各种措施、手段增加食物,或者发展能够交
换食物的其他生产,达到缓解贫困的目的。1994年正式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订
划”,要求用7年时间解决当时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6年七月,中
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召开了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
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为了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央决定“把
扶贫攻坚的任务和措施落实到贫困村和贫困户,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
对象,把扶贫任务分解到村,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它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方
针,由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工作,调整为直接面对最贫困人口。由于目标明
确,措施衔接有利,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这一阶段扶贫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
步。农村贫困人口从8000万降到3500万,年均脱贫人口600万,平均脱贫率回
升至7.5%。
在扶贫工作中,自1986一1997年国家共投入2000亿元。“八七扶贫攻坚
“’郑乇敞,《应用福利经济学》,经济管理出敝社,2004年
30
5对我国经济福利现状的评价
计划”实施的七年里,中央政府累计扶贫投入超过looO亿元,加上地方和各部
门的投入,累计扶贫基金将超过1500亿元。从1997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再新
增15亿元,重点用于最贫困的省、自治区的农田基本建设,修建乡村公路,解
决人畜饮水.推广科学技术和农业技术培训。同时在现有扶贫信贷资金的基础上,
每年再增加30亿元用于扶贫贷款。国有商业银行也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帮助和
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
近期贫困减少的情况
贫困人口比例
(以每天收入1黄元为标准) 1990 1992 1996 1998 1999 2000
全国23.1 2L 6 10.6 7.9 7.8 8.8
农村31.0 30.O 14.9 11.4 11.2 13.7
城镇0.9 0.O 0.2 O.0 0.25 0.3
(以每天消费l美元为标准)
全国32.9 30.2 17.4 17.8 17.8 16,l
农村44,4 41.4 24.8 26.2 27.O 25.0
城镇1.0 0.8 O.4 1.O 0.5 0.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到2000)所做的估算
虽然国家对农村下大力度进行扶贫开发,但是贫困问题并没有象改革初期
“以改革带动脱贫”那样成功,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在原有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农
村贫困人口、城乡差距等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的同时,又出现很多新的贫困人
口,不仅在农村中,而且在城镇当中,其中由于下岗等原因造成的城镇贫困、城
镇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更为突出。这些新增贫困人口其实质是改革的受损者。
所以,在这一时期,我们既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提高的同时,也在遭
受这种不公平的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损失。
6公平性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及解决措施
6.1 出现收入差距过大、贫困等公平性问题的制度性原因
在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优胜劣汰”
的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困问题。并且在
出现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困问题时,政府的公平性政策的缺位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
不可忽视的原因。
6.1.1不平衡增长方式,必然造成收入差距过大
因为我国目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解决的是把“蛋糕”做大的问
题,其实质是把提高经济效率作为首要任务。为更快地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经
济发展选择了不平衡增长方式,这样必然带来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中国现有的自然资源、企业家、资本等生产要素
严重缺乏,平衡增长理论是不可行的,我们不可能将有限的生产要素同时投放到
所有的经济部门和所有的地区。不平衡增长就是,集中有限的生产要素首先发展
联系效应较大的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
发展:同时,地区发展也必须有一定的次序,不同地区按不同的速度不平衡发展。
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和大城市。并以较快的速度优
先发展,以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经济增长迅
速并能对其他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发展极地区的优先发展,最
终将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等方式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
展。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不平衡增长在实践中还表现为:在经济发展初期,
某些部门和某些地区会得到优先发展,而这种优先发展在产生扩散效应的同时,
又会产生回波效应,即当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要素由于收益差异吸引而
发生由落后迨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时,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将不断
扩大,从而两类地区的收入差距也将不断扩大。
中国经济遵循的这种不平等发展模式,造成了工业相对于农业继续得到优
先发展,经济基础较好,文化、教育、科技等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
区得烈了更多的政策倾斜而优先发展起来。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和西部高素质
的劳动力大量流入到城市和东部地区,造成了城市相对于农村越来越发达,东部
相对于西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由
此分析得知,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为快速提高经济增长而采取的不平衡经济
6公平性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及解决措施
增长模式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在不平衡增长的一定阶段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是
必然。也就是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6.1.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式,必然会造成贫困问题
我国的分配方式“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其实质也是为提高经
济效率发展经济而服务。这样必然会在原有贫困问题的基础上,带来新的贫困问
题。
从上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贫困问题极其复杂。造成贫困的
原因有多种多样,如历史原因、自然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家庭和个人原
因、由于经济转轨而造成的失业和下岗的原因等等。但对于新出现的贫困问题,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贫困问题如城市贫困问题,其原因大多可以归结为收
入分配原因。收入分配对贫困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追求效率而造成的行业
分配不公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两个方面。首先行业分配不公既体现在工资收入上
也体现在工资外收入,各个垄断行业不仅工资收入高而且工资外收入更高;涉外
单位与部分股份制企业则可以为员工提供高工资待遇;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农、林、牧、渔等行业整体收入较低,导致部分职工及其家庭沦为低收入阶层,
生活陷入贫困境地。其次是财产所有权、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分配领域,.
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肯定会导致一部分人贫困,迸一步拉大居民的
收入差距是必然。虽然资本与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分配领域是时代要求和经济发
展的需要,但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财富总是一定的,拥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
的人而出现收入急剧扩张,甚至一夜暴富现象也不为罕见,而只能凭劳动赚取收
入的人所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却少而又少。所以缺少生产要素来参与分配是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的实质。如,为中国经济整体利益提高而作
出牺牲的下岗职工,常年来一宜靠劳动而获得报酬,一旦下岗而又没有其他生产
要素来获得收入,必然会走入贫困阶层。而有些下岗职工再就业后迅速富有起来,
其原因也是因为这些入拥有相关的技术,以前靠劳动在下岗后靠自己的聪明才智
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来实现本身的富裕,但这毕竟是少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
然造成贫困问题。
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困问题是追求效率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不能任由这种
差距扩大下去,否则,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大
打折扣,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6公平性问题的伟I度性原因及解决措施
6.2从公平角度提高经济福利的政策建议
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市场经济,追求效率,目的就是促进经济增
长,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情况来看,这个目的我们是达到了。也就是从效
率角度,人们的经济福利显著提高。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带来的贫富差
距过大和贫困问题,又使得人{f]的经济福利降低,要想通过市场经济来解决贫富
差距过大和贫困问题是不可能的,阿罗不可能定理,已经证明了在最大选择、最
大的经济效率、最大公平三者之间效率和公平是完全对立的。效率更多是市场运
行的结果,是通过微观主体的自主活动而获得的,政府则主要为市场和微观主体
的运行制定基本的规则,以减少交易费用,即为长久效率提供保障。而公平更多
的是政府行为的结果,市场和微观主体是无须顾及也无力顾及的。市场经济仅解
决效率问题而且这个目的我们已经达到。而公平问题就要由政府来解决。正如阿
瑟·奥肯所说:当公平和效率发生冲突时,应尽量平衡二者关系。我们现在需要
做的就是要由政府出面,调和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
既对改革中的受损者进行补偿,也就是要牺牲某些效率(不是放弃效率),而获
得公平,来减小收入差距,解决贫困问题,从而使整体社会的经济福利获得最大
提高。用萨缪尔森的“收入可能曲线”来说明就是:
穷人
重新分配整个社会的GDP对GDP总量的影响

假设初始的收入分配状态为A点,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采取必要的再
分配措施。最理想的状态是使A点沿着与横轴成45。夹角的直线运动到E点,
达到穷入、富入收入均等的状态,同时也使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不变。
6.2.1运用税收手段
即从高收入者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
6公平性问题的制度性原冈及解决措施
活。目前,中国政府对居民收入的税收调节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利息税等,财产
税、增予税和遗产税还未开征,所以对个人收入调节作用有限。就目前中国财富
分配状况来看应该开始征收财产税等,用以调节过大收入差距。就个人所得税来
说应该再次提高起征点,而且税率也可以同步提高一个档次。使税收真正做到“杀
富济贫”。同时增加个人收入的透明度,目前我国的个人收入的透明度极差,存
在隐性收入、福利收入和事物收入,影响了对个人所得税征管和对过高收入的调
节。
6.2.1.1优化税制结构
一般而言,税制结构是指税收制度在内的税种构造。即税收制度中各税种的
构成以及各税种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税制结构与税收调控职能之
间具有重要的联系。就税收调控个入收入丽言,一个国家的税制结构,特别是主
体税种的选择,决定了一个国家税收制度调控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向和程度。因此,
要研究税收调控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必须首先考虑如何优化税制结构。要从优化
税制结构入手,利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种,对垄断性行业和高利产品
规定较高税率,提高其税负,缓解不周行业之间利润悬殊的现象i利用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将企业因客观自然条件优越而产生的级差收入调节到合理水平;
利用企业所得税消除政策性、垄断性和其它因素带来的商利或低利,调节行业或
企业的可分配利润。
在优化税制结构时,切不可把调节收入分配作用,单纯寄托在所得税身上,
而应当建立一个多税种协调配合、覆盖个人收入运行全过程的税收调节体系。个
人收入是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的,但它不会永久停留在收入状态上,取到收入后,
必然要进行消费,其余的可能用于投资或者储蓄也可能用于购买财产,最后形成
遗产。如果我们在个人收入运行的各个环节,都设立相应税种加以调节,比如在
取得收入时征收一道个人所得税,在消费环节设置一道课税客体有选择的消费
税,对个人拥有的财产征收财产税,最后在遗产环节征收遗产税,就可以形成~
个对收入分配完整的调节体系。
6.2.1.2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一是要采用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目前
世界上普遍实行的是综合所得税制或混合所得税制,如美国。分类所得课税模式
在我国的实践表明,不仅缺乏弹性,而且增大征税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
收入来源渠道的增多。这种课税模式使得税收征管更加困难且效率低下。但在我
国目前情况下,完全方式的分类所得课税模式是不现实的,会加剧税源失控、税
收流失。因此建议采用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傅税制,
6公平性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及解决措施
按照不同所得合理分类。从应税所得上看,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
项目,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票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宜实行分类所得征税;
属于劳动报酬所得和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
承包承租、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项目,宜实行综合征收。
二是拓宽税基,尽量减少减免范围。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扩大税基。如美国1987年的税改,把所
有实现了的都包括迸税基,取消了对某些红利的扣除,将所有来自失业救济金的
收益均纳入税收范围。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应扩大课税
范围,把一些减免项目纳入征税范围。如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得
的奖金免税、个人所得的代扣代缴税款的手续费免税等等,都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三是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个人所得税的最基本目
标是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其主
要体现也就在家庭收入水平的差距上。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中,对工薪收入春
和承包经营者实行单一标准的定额生计费扣除办法,虽简便易行,但极不舍理。
一是不考虑赡养人口的多少:二是未考虑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改革、医疗制
度改革、教育改革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加重了纳税人尤其是中低收入纳税人的负
担。因此,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应集中到对家庭收入的调节上。选择以家庭为纳税
单位,可以实现相同收入家庭纳相同的个人所得税,并且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实现
一定的社会政策目标。如对老年人、残疾人、无生活能力的儿童采用增加基本扣
除的办法。
6.2.2运用财政支出手段
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调节收入分配。财政的分配职能是指对收入的再分
配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提供的生产要素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
同以及各种非竞争性因素的干扰,各经济主体获得的收入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导
致分配失之公平,使市场机制缺乏全面的有效性。这就为财政参与居民的收入再
分配提供了合理性和必要性。况且政府利用公共权利进行收入再分配本身就是提
供一种公共物品,这符合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
6.2.2.1财政转移支付
现阶段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中央政
府向中西部的纵向转移支付和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也就是优
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进行补偿。除了转移支付外,政策也要向有利
于西部发展倾向,加快西部城市建设,从而形成西部地区的发展极,以带动临近
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制定详细、明确的
6公平性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及解决措施
优惠政策,利用有限的资金改善西部的交通运输状况,优化投资软环境,吸引外
部资本和劳动力向西部移动。政府应加大对西部教育事业的投资,通过提高西部
人口的素质来提高他们参与经济竞争的能力,从而消除东、西部差距,达到共同
富裕。二是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主要是政府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它对缓解
低收入者困境效果较明显。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要能否被满足,是社会分配收入
的底线。目前中国贫困入口主要集中的农村、城镇困难企业。另外,无收入或收
入较低的老年人、残疾人、下岗人员等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社会保障可
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帮助和救济。例如,开展再就业工程和相关的职业培训、
落实养老金保险制度和失业救济制度等,使特困人员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而且
这种保障制度的力度要加大。
6.2.2.2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要正确
运用财政补贴手段,慎重选择补贴对象,使之真正达到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政策
目的。例如,政府应当对亏损国有企业的的补贴适当转向直接帮助亏损企业的下
岗职工、退休职工和因公伤残或患有职业病的贫困职工。同时,对城镇居民普遍
给予的各种补贴逐步转向直接补助给低收入、贫困居民和家庭。
6.2.2.3财政教育支出
人力资本是提升个人社会经济地位、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重要手段。显而易
见,那些潜在生产能力强的人,将在竞争较好职位中占有优势。这样自然就会使
个人收入拉开差距。衡量一个入潜在生产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就是受教育程度。
而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职责,尤其是在基
础教育投资方面。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使人力资本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
用。具体来说就是:增加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建立、健全教育援
助制度,助学贷款制度,奖、助学金制度和勤工助学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和下岗
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6.2.2.4财政支农支出
首先,财政应该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
服务等领域,扩大农业经营规模,阔宽农业增收空间。其次,增加对农业基础设
施的投入,为农业的长期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最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
对农业科技开发和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使广大农村居民走上富裕道路,逐步缩小城乡居民
的收入差距
6公平性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及解决措施
6.2.3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应大力消除不合理收入分配因素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是缓解当前收入不合理、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措
施。要打破行业垄断,整顿不合理垄断收入,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垄断行业的
存在阻碍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建立。对垄断造成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要重点
加以解决。对于非自然性垄断行业,要逐步允许社会资本的进入,最大限度地弓【
入竞争,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对自然性垄断行业的高额利润,要通过
开征特别税费加以调节,如资源税等,将超额利润转化为税收,增加国家的税收
收入从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够建公平的竞争环境时,一定要加大法律监督力
度,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严厉打击钱权交易、不公平竞争、不正当经营等行为。
一定要重点防范权利过度介入收入分配领域。以减少权钱交易和寻租空间。
由于公平与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政府在进行调节时一定要注意力度的
适中。再看萨缪尔森的“收入可能曲线”,从A点到E点的运动反映了从收入较
高的一部分人那里转移出来的收入全部转移给收入较低的一部分人,而整个社会
的收入保持不便。但在现实经济中,由于再分配政策引起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的存在,所以税赋和转移支付必然存在效率的损失,从而导致收入的减少。从图
中可以看出,A点的运动会偏离45。线的方向,开始向内弯曲,收入水平较低的
Az曲线就代表了实际收入水平。也就是说公平追求公平必然会带来效率的损失。
所以,在实施公平措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困问题时,一定要克服用公平替代
效率的极端,防止回到改革前的经济状态中。我们要的是公平的经济增长,丽不
是完全放弃效率。
总结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绩,但在经济
增长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困等问题。这些问题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必须由政府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实现经济的公平增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
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使人们的纾济福利最大限度的提高。
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使人们的纾济福利最大限度的提高。
后记
我是抱着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来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经过两年多时间
的努力,论文终于完成了。在这篇文章中,我始终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并力求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从论文的完成情况来看,这
个目的基本上达到了。
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张连城老师,他对我的论文倾注了大量的心
血。在我进行硕士论文的创作期间,他不只一次地对我进行了悉心的辅导。这篇
文章中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每当我感到创作过程遇到困难无法进行下去的时
候,张连城老师都毫无保留地对我进行指导,对我从未接触的一些知识进行单独
的教授和辅导,使我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时也使
我的论文得到了圆满的完成。作为学生,我对他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学术水平感
到深深的钦佩。在这里,我要再次对张连城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此外,还要感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的所有老师,因为我已经在经济
学院就读8年了,从高中毕业的毛头小子,到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是经
济学院的所有老师带我进入的经济学领域,并帮我提高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和学术水平有限等各种原因,文章必定还有许多不尽如
人意的地方,需要我继续努力。总之,我希望这篇毕业论文能为我三年的学业划
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再次感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所有老师对我这三年来的辛勤培
育。

参考文献
[1]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颐、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 阿瑟·奥旨,《公平与效率——重大的抉择》,华夏出版社。1999年
【3] 罗尔斯,《正义论》,何包钢、何怀宏、廖申白译,京华出版杜,2000年
[4] 林毅夫,《关注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课题组
[5] 李实,《中国收入分配实证分析》,杜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6] 赵满华、王尚义,《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7] 郑玉歆,《应用福利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8] 信卫平,《公平与不公平——当代中国的劳动收入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2002年
[9]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10]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11]庇古,《福利经济学》,英文版,1983年
[1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出版社2000年
[13]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年
[14]牛京辉,《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一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出版社,2002年
[16]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18]肯尼斯·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加尔布雷斯,《经济学和社会目标》.商务印书馆,1979年
CzO]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1]游宏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2]杨宜勇,‘公平与效率一当代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23]唐钧,‘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24]《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25]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26]世界银行,《共享增长的收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27]朱之鑫,《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4期
[28]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29]尹世洪,《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30]《走向更加公正的杜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2003
[31]马从辉,《开放经济条件下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32]高培勇,《收入分配:经济学界如是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33]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4]费兰科·莫迪弧尼,《关予稳定政策的争论》,jB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35]罗刚,《中国财政扶贫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36]姚明霞,《福利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
[37]吴易风,《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5年
[38]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39]贾根良,《发展经济学》,南开人学出版社,2004年
41
[40]J+冰、张连城,《现代两方经济学说》。中国经济出版杜,2002年
[41]张其仔,《社会资本一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2]A·castello and R.Domenech,Hum蛆c叩i僦I∞quality卸d B∞nomic Gr∞油,the
Economic Joumal.2()02'mardl
[43]DilipMool(1leljee&Debraj Ray’Is Eq岫liIy Sabk?,AEA pape体and pmceedings May 2002
[44] Giogio Brosio,E哪mic Jusncc,、,0lume l&1I,AⅡElg盯Reference Colkcdon,
Cheltenbam,UK’NorthampIon,MA,USA
[45]Pertra E.T0dd and Kc蚰eth I.WblpiIl,On the Sped触tion柚d estilllation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Co辨itive AchieveImnt,the Eb)nomic J0umal,FebrIIary 2003